我相信朋友们对英山的评价不是出于奉承,而是由衷的感受。因此让我非常高兴。
英山地处大别山腹心地区,是湖北最东的一个县,也是黄冈市最小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交通闭塞,英山不能开风气之先。但是,正是由于交通闭塞,英山又保持了风俗之淳。
在中国的古代,存在于民间的最淳的风俗莫过于耕读传家。种田与读书,既是物质生活的方式,也是精神生活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英山人,莫不陶醉于“南瓜粑、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田园生活。他们自得其乐,很少有非分之想。但是,无论是贫贱还是小康,家乡父老都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进学,成为知书达理之人。这就是我的故乡为什么到现在,在物欲横流的形势下,依然保持着重文尊教的乡风。
既无通邑大都的便利,又无攀龙附凤的可能。从古至今,读书便成了英山人走向广阔世界的唯一通途。改革三十年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变化目不暇接,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读书与参军乃至打工走出英山的人才,较之过去,已成喷涌之势。部长与将军,院士与作家,教授与巨贾,几乎每一个重要的领域里,都有英山人的身影。功成名就者,尚在扬鞭奋蹄;艰苦创业者,犹自克难奋进。成就虽有大小之分,但吃苦耐劳,不事张扬的乡风却激励着每一位外出创业的英山人。
数年前,我曾写过一首诗送给乡友:“回首英山山隐约,寸心常逐白云飞。乡情醉我情何似,簇簇林花入翠微。”共同的乡音,共同的乡情,让每一个英山人都能用自己的真诚温暖对方。不管何时何地,故乡挂念着每一位远方的游子;而每一位游子也因为拥有一个共同的故乡而心存感激。
2011年12月5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