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做人要注意的100个细节-为人处世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想和别人和睦相处,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生存技巧。凡事要自己多动脑,多思考,多向别人请教,只要自己不断努力,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得更好。

    13.做人还是谦虚点好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亘古不变的良训。只有那些谦虚谨慎的人才能够在累积中不断进步,到达人生的巅峰;那些骄傲自满的人只能会一辈子自欺欺人,聊以度日。

    在一个经常交织着风雨雷电的古老星球中,住着两位仙人,一位叫自负,另一位叫谦虚。有一次,自负仙人自认为自己比谦虚仙人了得,就想去挑战谦虚,想战胜在这唯一能与他抗衡的仙人。见到谦虚,自负自认为一定能战胜谦虚,总纠缠着他不放,谦虚为了不伤和气,也就勉强接受了他的挑战,不过不是动武,而是提出要赌一场。赌什么呢?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决定要赌:谁能在另一个星球中走向成功。主意已定,两人便一同向未来的地球飞去了。来到地球后,他们各自化作一个寻工者,来到同一家公司应聘,当踏进此公司时,自负就向谦虚夸下海口说他一定会被这家公司聘用。自负什么也没说。进入面试室后,自负改不了自身的毛病,一坐下来就翘起二郎腿,滔滔不绝地说着他的宏伟蓝图,还把工作员递给他的一份企划案批得一无是处;而谦虚保持着他一贯的态度,对企划案礼貌地提出不同的意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虚心地询问工作人员。面试后,自负很是得意,认为自己留给工作人员的印象一定不错,肯定能被聘用。心里越发瞧不起谦虚,甚至想象着回到星球后如何大张旗鼓地庆祝自己赌赢了。过了一会儿,面试结果出来了,工作人员宣布正式聘用谦虚。听到这个宣布,自负很不服气地对工作人员说:“我哪样不比他强,为啥不选我呢?”工作人员只说了一句话:“因为你太自负了。”最后自负低着头,灰溜溜地走出了这家公司。自负仙人知道自己输了,沉着脸,低着头,飞回那古老星球。以上这个小故事向我们昭示着一个道理:自负招损,谦虚受益。因此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一个人如果谦虚谨慎,那么他就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倾听别人的见解,从而寻求不足,发现问题,马上纠正;相反,一个人如果骄傲自负,那么他会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盛气凌人,言谈举止中表现出傲慢的态度,长此以往他只能是不求进取,毫无建树。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虽然家境优越,出生贵族,却置上流社会鄙视普通百姓的作风于不顾,主动和社会上的各阶层人士交往。在他的眼中,任何人都没有上流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等级观念,因此他的朋友不仅有上层社会中的重要人士,也有普通的农民、仆人等等。通过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难怪他说只有亲自到普通民众家里走一走,看一看,才会了解到群众的不满。当他竞选成为美国总统后,采取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措施,因此他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

    在社交场合,谦虚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博得人们的好感。他们言谈举止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易于与别人进行沟通,肯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通常谦虚的人会找到志同道合的真心朋友,当他遇到困难时,朋友会帮助他渡过难关;有了朋友的帮忙,他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

    当取得一些成就,面对别人的鲜花与掌声,是淡然处之还是到处炫耀?有的人在荣誉面前不沾沾自喜,在成绩面前不好大喜功,而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居功自傲,浅尝辄止,令人汗颜不已。他们取得一点小成绩,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所向披靡。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再接再厉,而不是沾沾自喜。居里夫人因发现镭而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并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女儿和女婿也从事了科学研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一家两代三次获奖,在世界科学史上实属罕见。她那种谦虚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笛卡儿是法国乃至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有人曾经这样问他:“你博学多识,竟然还感叹自己的无知,是不是谦虚过度了?”笛卡儿引用了哲学家芝诺的一段话,回答道:“我画了一个圈,圈内是已经知道的东西,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道的东西越多,圆圈就会越大,圆周与外界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就显得更多了。”

    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听了这番话一定会觉得内疚,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学无止境,一个人懂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无知。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就会知道世界还有很多奥妙,那些正是自己需要探索的领域。而无知的人如坐井观天,学识浅薄。事实上,只有那些对自己事业没有把握的人,才会在别人面前自吹自擂,以掩饰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有那些稍有成就就自我满足的人,才会经常自我炫耀,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成绩。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过人之处,过去的成就像流星一样流逝,他的特长不应成为他炫耀的资本,羁绊他的成长,相反应成为其自信的基石,成为他进步的力量。

    往往一个成功人士是不会自我吹嘘的,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事业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即使事业成功以后,也没有必要自我炫耀,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尽管知识渊博,才高八斗,但相对于人类有史以来浩瀚的知识海洋,他所学到的只是沧海之一粟,因此他更应该奋发图强,谦虚好学,不断进取。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意在讲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的确如此,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只要认真揣摩,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

    14.一半清醒一半醉

    俗话讲,“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过于精明的人未必会有好下场。所以难得糊涂,也是人生的一门高深的学问。

    人一生要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如果事事都要认真盘算,势必会使自己精疲力尽。所以,在一些小事上最好糊涂一点,尤其是面对个人的名利问题时,不要过分强求。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

    关于何为糊涂,鲁迅先生认为“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什么,坚持着什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坚持着什么”。之所以要“糊涂”,是因为将世上的一些事情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只会增加烦恼,索性放下包袱,轻松、潇洒地生活。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中能够做到“小事糊涂”的人其实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人无法达到超然的境界,自己的生活包袱里装满了大事小情,而且还被琐事所困扰与牵绊着。

    糊涂看世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就要求人们在观察社会上的大事小事时,对一些不要紧的事情糊涂处之,而涉及至关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时要清醒对待。如:对待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在糊涂与聪明之间,不能丧失做人原则和起码的人格。

    如果能做到像大肚弥勒佛那样“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说明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纵观古今,达到这种境界,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也有很多。晋代的裴遐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裴遐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命家人设宴款待裴遐,他的司马负责劝酒。由于裴遐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司马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为此司马非常生气,以为裴遐是故意怠慢他,顺手便推了裴遐一下,不料裴遐没有留意,被推倒在地,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难忍这种“羞辱”而对司马勃然大怒。谁知裴遐慢条斯理地爬起来,神情自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人下棋。后来王衍问起裴遐,当时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举止安详。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将视线从古人的身上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恶言相向,这些人不懂得小事需糊涂的真谛。有一次,许多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观棋。其中下棋的两位老人,只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双方互不相让,他骂他是臭棋篓子,他骂他是卑鄙小人,骂得不过瘾还动了手,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从此以后,双方成了仇人,再不一起下棋,即使双方见面也彼此翻白眼。

    俗语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就是告诉人们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一些,不要太计较,而真正遇到大事时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慧。尤其是在交际会话和发表演说的时候,自找台阶,故作不知,装一装糊涂是非常重要的。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发表演说的时候,有一个故意捣乱的人突然大喊道:“狗屎!垃圾!”遇到这种不及预防的干扰,如果换为别的人,采取的措施可能就是对那个故意捣乱的人大声的斥责,或者就是充耳不闻,但威尔逊却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为了使演讲能圆满的成功,威尔孙很镇静地说:“这位先生请不要急,你所不满的脏乱差问题我马上就会谈到。”通过对捣乱人意思的故意曲解,威尔逊移花接木的安全渡过险滩,使得演说顺利的进行。由此以可以看出,装糊涂也是应付别人刁难的一种好方法。

    现实生活中,也要适时地装糊涂,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得太实太死,太过于绝对很可能让不怀好意者钻了空子。遭受他人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时,冥思苦想毫无意义,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含糊的语言回答他含糊的疑问,借此摆脱困境,让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王元泽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时就表现出其过人的智慧。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让王元泽分辨哪个是獐,哪个是鹿。王元泽的回答不但说得头头是道,还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他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那位客人对王元泽的回答已没有了说辞。尽管王元泽回答得含糊其辞,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但回击了刁难他的客人,也表现了自己的聪颖之处。假设王元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不但显示不出他的过人之处,得不到客人们的赞赏,还会给王安石丢脸。遇到像这种模棱两可的问题的时候,回答它最好的方法非含糊其辞莫属,因为这样不但可以顺利脱身,还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华。

    15.人生要外方内圆

    古语云: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不是老于世故的表现,实际上,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实质。

    人生就像大海,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我们是与所有的阻力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呢?有些人面对这个人生疑问时,选择了消极地逃避而不是积极地面对。

    为了绚丽的人生,需要许多痛苦的妥协。必要的合理的妥协,这便是这里所说的“圆”。不会“圆”,没有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碰得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旧中国,在封建高压之下,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许多正直而又明智的知识分子,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的性格。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面临更多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有时也同样要来点“外圆内方”。也许某些人是可恶的,他是这样的小家子气,如此的自私,这般的狂妄,出奇的愚昧,让人无法忍受的独断专行等等。可是朋友,可能你是一个很高尚的人,有知识、有修养、长得也漂亮,容忍他人吧,容忍他人的怪癖甚至丑陋,就像容忍自己的阴影一样。

    鲁迅是一个反愚昧、反迷信、反封建的斗士,可是,据周建人回忆,他祖母死时,鲁迅也披麻戴孝,跪在祖母灵前,烧香化纸……在此境此情中,鲁迅也“圆”了一下。

    他人的觉悟程度,是他人人生经历的结果。改变他人就像改变自己一样,是一个艰难的痛苦的过程。我们固然需要对他人的劣根性的批判,然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他人施以自己诚挚的厚爱。

    愤恨他人的人,其内耗是极大的。这是否也是一种自我的丧失?丧失在自己偏激的怒海之中。内心坚定的人,没有工夫叹息,没有时间愤恨,他把别人用来品头论足的时光,都花在对事业田野的辛勤耕耘上!

    圆,是一种豁达,是宽厚,是善解人意,是与人为善,是心脑的宽阔,是生活的轻松,是人生经历和智慧的优越感,是对自我的征服,是通往成功的坦荡大道。

    做人就要像古代铜钱一样,“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例如,对周围的环境、人物,假如有看不惯处,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

    16.太直易伤人,含蓄好相处

    讲话太直白经常会伤及别人的自尊,让别人在公众场合出丑,因此学会含蓄做人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含蓄做人,才会让别人觉得你会体谅别人,长时间与你相处。

    直白做人犹如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晶莹透彻,深可见底。它可以表现一个人坦荡的胸襟和透彻的心灵,然而直白讲话的人口无遮拦,极易将别人的私人小事作为自己津津乐道的故事大肆宣扬,闹得满城风雨。因此,直白的人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有时有的人愤世嫉俗,直言不讳,虽然一针见血,但是伤及无辜。有时别人不愿意对外人公开的话如果被直白的人当面讲出,会让别人当场尴尬,心存怨恨。过于直白的人不很得势,有点儿另类,有点儿离群索居的境遇。长此以往,他便会生活在孤独寂寞之中。更有甚者,由于他不正当的言论,极易使别人成为众矢之的,为人所诟病,为人所指责。另一方面,做人太直白,会让人觉得轻率草率,不很成熟。直白的人城府不深,见到不合理的人或事就要说几句,所以往往被认为是爱发牢骚的人。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讲话过多常失言,含蓄冷静方为佳。含蓄是人生处世的巧妙艺术,是睿智之士的特有专利。日常生活中,说话讲得含蓄,原本直白的话语显得机智风趣;文章写得含蓄,读者则有耐人寻思、回味无穷的味道。含蓄中的机智可使生活中少几分尴尬与无奈;含蓄中的风趣在消除误会、化解矛盾之余,可以不露声色地探测对方的心路;含蓄中的幽默会使双方心照不宣地开怀大笑,一解忧愁和烦恼。

    含蓄的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交际场合,智者之间以含蓄解含蓄,上演聪明的对决与较量;官方场合,含蓄的言辞既可以避开自己的难言之隐,又能拒他人于千里之外;商业场合,含蓄的表达既能主动出击、赢得商机,也可使对方承受难以琢磨的心理压力;情场恋人之间的含蓄是传递情爱信息高明的招数,在暗暗地射出丘比特之箭之时,又可准确隐晦地表露心迹,表达爱意。

    万事有度,过犹不及。做人太含蓄,太隐忍,遇到问题态度含糊支吾,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摸不着头脑,理不清脉络。含蓄的人一般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只用不易被人察觉的点头或摇头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有时做出表态也是不置可否,唯唯诺诺。因此与太含蓄的人打交道很吃力与费解,看不清他的底牌,分不清他的路数,让人觉得这人太虚伪。所以长时间与太含蓄的人交往,容易让人心理设防,时间一长便会对他敬而远之。

    某局长准备提拔自己的手下做自己的助手,他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了两个人身上。其中一人得知后,逢人便鼓吹自己的政治远见和发展谋略,声称自己有能力改变单位现状。他总是在公共场合尽量显示自己,引起其他人的重视和注意。最后局长觉得他心高气傲,野心勃勃,办事浮躁,以一句“像你这样能力太强的人,局里用不起”拒绝提拔他。而另一位则含蓄地表达:“我在没做成功之前,不敢随便许诺”。局长对他讲实际、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表示认可,所以决定提拔他作为自己的助手。

    有时有的人费尽心机地想达到目的,倒不如顺其自然。言多必有失,行多必有误。社会中有的人自诩为天才,怀才不遇,急于求成,经常说出“世界之大,唯我独尊”的豪言壮语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恃才傲物的人会让多心的领导觉得手下瞧不起自己,小庙里容不下大和尚!过分显示自己才华的人会让周围的人对他产生厌烦感和审美疲劳,因此会对他产生排斥的心理。

    一群箭鱼在蔚蓝的海洋里遨游,由于认为自己锋利的嘴巴曾使凶猛的鲨鱼都望而生畏。所以它们自以为自己是海洋中最伟大的鱼种,无鱼可比。一次一艘远航轮船经过此地,箭鱼的首领第一个冲上前去,傲慢地要求轮船对它们敬礼致敬。而轮船竟视而不见,它们一个个恼羞成怒,纷纷朝轮船刺去,结果嘴巴都被折断了,变成了鲨鱼一顿美餐。所以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掌握一些本领。尤为重要的是掌握本领之后所表现的心平气和的态度。如果得意忘形、目中无人,他就只能品尝到更加苦涩的果子。

    今后的岁月里,每个人都应含蓄做人,沉着冷静面对各种考验,遇到问题分析要透彻,有深度,不能拘于肤浅片面,不要轻易发表自己武断的主张。然而这并不是说坐等机会,守株待兔。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热衷于推销自我的同时,含蓄做人也必不可少。

    17.宽容待人心胸广

    世界上最广阔的既不是浩瀚无比的海洋,也不是广阔无垠的天空,而是人的胸怀。一个人只有胸襟广阔,才能宽容待人,得到别人的认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要告诉人们要“大肚能容,宽厚为本”。人一旦有了自私、狭隘的心理,不利于与人相处,在为人处世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信奉“大度能容,宽厚为本”的宗旨。

    大度能容,意思是告诉人们,对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要用不计前嫌、热情对待来取代斤斤计较、有仇必报,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而且还是提高人气的好方法,你包容了对方,对方出于感恩,有可能还你一个更大的人情。

    武则天时期,朝中有个名叫娄师德的丞相,他所表现出来的大度,才真可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史书上说他“宽厚清慎,犯而不较”,意思是说他处世谨慎,待人宽厚,对于曾经对不住自己或触犯自己的人,从不给予打击报复,而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

    娄师德的弟弟任代州刺史,上任前,弟弟为了让他放心,便说:“请哥哥放心,以后我走在路上,如果行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擦干就是了,绝对不与对方计较。”而娄师德却忧虑地说:“正因为你把别人吐在你脸上的唾沫擦掉,我才担心啊!人们唾你脸,肯定是生你的气,你把唾沫擦掉,这不等于是和他对抗吗?这样做只能让别人对你更加恼火。”弟弟看着娄师德忧郁的表情问道:“依哥哥的意思,我该怎么办呢?”娄师德语重心长地说:“人家唾你,你要笑眯眯地接受。唾在脸上的唾沫,也不要动手擦掉,而是让它自己干。”

    然而,这种“唾面不拭”,不讲是非原则,只知道一味退让的做法,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眼中,就是迂腐、无能的表现。可是,娄师德的“宽厚清慎,犯而不较”的精神,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最起码表现了他宽厚待人的伟大人格与大度能容的雅量。

    大度能容,宽厚待人,对促进社会交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人在社会上闯荡,怎么能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产生矛盾呢?在冲突与矛盾面前,如果能像大肚弥勒佛一样“容天下难容之事”,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对待你的态度终归会改变,这样双方的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在受到他人误解、与人因冲突彼此产生隔阂时,应该有“单恋”的精神。不要因为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恶劣,而改变自己宽厚待人的原则,始终以友好的方式对待对方。正是这种“单恋”的做人态度,才能唤起对方的良知。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三国时期,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双方关系相当紧张,周瑜并没有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而将程普的过错,全部包含在自己宽大的度量中。

    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的宽宏大量所感动,令他钦佩不已,以至与周瑜交往若“饮醇醪自醉”,就像喝了又浓又醇的美酒,让人心爽神清。

    还有一则故事,大家并不陌生,那就是战国时的“将相和”。设想如果蔺相如发现廉颇羞辱自己以后,立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与廉颇针锋相对、怒目相向,双方的矛盾还能有化解的那一天吗?不但矛盾化解不了,他本人也会失去一位忠实的朋友,给整个赵国带来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大度能容,宽厚待人,是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消解矛盾和冲突的一剂良药。大度能容,宽厚待人,不单单可以促进人际关系,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身形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希望自己能给他人留下个好印象,从而提高一些人气,如果没有了人气也就相当于没有了影响力,这样的领导者不足以统领下属,教师不能教育好学生,商人卖不出货物,农民种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见,树立形象、提高人气有多么地重要。归根结底,说一千道一万,究竟怎样才能提高人气、扩大影响力呢?其实,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不过,最为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就要数大度能容,宽厚待人了。

    当然,大度与宽容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要求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必须摒弃个人私欲,不能被自私自利的想法控制了思维,为自己的一己之利与他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伤害了他人。同样,像那种“报复之心”、“妒嫉之念”作祟时,更应该及时消除,不能让它们在自己的脑海中存活。要想做到大度能容,宽厚待人,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还必须有点忍让精神。无缘无故受到冤屈时,只要不伤大雅,就让它过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8.多结人缘少结怨

    常言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得罪一个人,可能就为自己堵住了一条去路。多一个冤家,可能就为自己埋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人与人之间,或许会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在办公室里这种仇恨一般不至于达到如此地步。毕竟是同事,都在为同一家公司而工作,只要矛盾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况,总是可以化解的。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削减。中国有句老话:冤家宜结不宜解。相见就是缘分,既然同在一家公司谋生,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比较有利于你自己。

    你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与你关系最密切的搭档,不知为何突然变得对你十分不满,他不但对你冷漠得吓人,有时甚至你主动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有些关心你的同事,曾私下探问过,为什么你的搭档对你如此不满?

    可是,你究竟在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连你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天,你实在按捺不住了,索性拉着对方问:“究竟有什么不对呢?”但对方只冷冷地回答:“没有什么不妥。”双方的关系僵到了这个地步,如何是好。

    别急,既然他说没有不妥,那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因为万一我有不对的地方,我乐意改正。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怎么样,一起吃午饭好吗?”

    这样,就可逼他也面对现实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真的没事,共进午餐是很礼貌的行为。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吃下午茶。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神聊一番。总之,充分发挥神侃的威力,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的对待,对方怎样也拒绝不得?

    另外,假如你另有高就,准备递交辞呈,肯定心里会想:那几个平时视我的痛苦为快乐的同事,一定很开心,如果趁此时,乘机向老板告他一状,岂不是很好?奉劝你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世界很小。说不定今天被你告状的同事,明天也会成为你新公司的同事,你将如何面对他?这岂非陷自己于危险境地?要是对方的职位比你高就更加不妙,所以何必自设绊脚石呢?此外,同行虽然是冤家,但同行间的往来还是不少的,你原来公司的上司没准正跟你新公司的上司是好朋友,一旦将你背后打小报告的情况相告,你以为你在新公司的前途会怎样?所有上司都不会喜欢乱打小报告的下属。他们会想,整天忙于侦察人家的缺点,还有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要做“小人”,所谓“少一个敌人就等于多一个朋友”,开开心心地去履行新职,又与旧公司保持良好关系,才是上上之策。

    之所以强调“不轻易”得罪人,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当事有不可忍时,当正义公理不能伸张时,还是要有雷霆之怒的,否则就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了。这种雷霆之怒的得罪固然有可能为自己堵住一条去路,但相信会开出更多的康庄大道。除了这一点,还是不得罪人好。

    所以,当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时,不被尊重时,请想想,勿轻易动气。此外,也切记不要气焰高涨,盛气凌人,这种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态度也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常不自知。

    当然,在工作中,谁也难免会与人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产生一些摩擦和碰撞,引起冲突。这时候,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加深鸿沟,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双方关系的彻底破裂。特别是当与上司发生冲突,问题就更复杂了。善于给自己留后路的人都懂得“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他们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即使是上司错了也灵活处理,以求和解。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下属偏偏遇到的是位不近情理、心胸狭窄、蛮横霸道的上司,大搞顺者昌逆者亡,把下属的顶撞视为大逆不道,必欲将其置之于死地时,处于如此环境、如此高压之中的下属,就没什么值得留恋,不必抱什么希望了,这时,就应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三十六计走为上”。

    19.切莫落井下石

    当别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他所需要的是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但是有些居心不良的人不但不对别人予以同情,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趁机落井下石。这种行径是极为卑劣的,是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的。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现实中有的朋友仅仅因一己之私在背后挖朋友的墙角。当朋友落魄时,他最需要的是外人的理解,哪怕一句深情的祝福都会让他失落的心情有所缓减。但是这时很多人却是躲着他走,生怕自己的利益会因此而受到威胁。更让人可恨的是那些受过朋友恩惠的人,此时他们早已将别人的恩惠忘到九霄云外,有的甚至进行冷嘲热讽。

    华某在一家外贸公司担任销售员。由于她自己曾经留学澳大利亚,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她平时穿衣打扮比较张扬,显得有点傲气。公司一些作风保守的同事对他的所作所为有点偏见,不过为了和气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天,她和销售总监因一张订单发生冲突,两人平日里便有所误会,此时关系更是急转直下。其他同事见战火引燃,纷纷过去围观。同事小王本想力争,劝阻他们和解,不要影响公司的团结。但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矛头直接指向华某,小王一人显得力量单薄,她无奈只好掩面而逃。随后,众人将自己平时的抱怨一一列举,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打击华某,批评她自以为是,孤高自傲。由于和同事的关系日益恶化,不久华某便辞职离开了公司。

    以上这个事例便是典型的“棒打落水狗”,它也就是对失势的人或遭遇困境及外来攻击的人再加以打击。落水狗已经够惨了,你还用棒子去打它,它焉能不死?说起来很残酷,但却是社会真实的一面,这种情形在有人的地方就会发生,而且你自己也有可能碰到。

    棒打落水狗在人性上是有根据的,因为人具有求生存的本能,求生存除了靠一己之力外,也要靠他人的提携及团体的庇荫,因此人总是向力量强大的一方靠拢;有钱人朋友满天下,穷人连朋友都没有,道理就是在此。这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当你成为落水狗时,你在同仁眼中已失去了价值,而别人为了和你划清界线并向占上风一方示好及表态,当然也要打你一棒,也许他无意伤害你,但常常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这么做。

    当然,落水狗被打还有其他原因,例如平常和别人不易相处,锋芒太露,引人嫉妒,妨碍了别人的利益等等,这都会使人有把你除之而后快的心理,所以棒打落水狗除了人性的因素之外,个人在团体中的作为关系也很大。

    由于价值观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行事原则也并不相同。这便使得同一行为有可能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一句很平常的玩笑话,如果放在平时别人会觉得这很正常;但是当别人处于危难之时,你的玩笑话很可能让别人觉得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所以每个人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绝对不能开玩笑,在轻松的场合说一些书面语会让人觉得不爽。

    当别人遭遇人生的不幸时,雪中送炭可以让别人解燃眉之急。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知。只有那些在自己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所以亲爱的朋友,只有你与别人真诚交往,别人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对你。那些乘人之危谋取私利的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

    20.多为他人着想

    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学会在别人不幸时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孙叔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从小就心地善良,凡事总为他人着想。有一次,儿时的他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由于他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很快就会死去,于是他便将蛇杀死并埋了。回家后,他以为自己也快要死了,一直闷闷不乐。母亲发现后问他原因。他便将自己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安慰他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善报。果然孙叔敖长大后当了楚国的宰相,他因十分爱护百姓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孙叔敖从小便知道凡事多替别人想,这为他后来成就伟业奠定了基础。作为普通人,平日里懂得关心他人,在别人有困难时为别人雪中送炭,为自己在危机时赢得别人的帮助累积了成本。

    多为他人着想,就要在细微处关心他人。别人过生日时,一句真诚的问候让别人感到友谊地久天长;别人生病时,一份微薄的礼物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别人困难时,自己的解囊相助是别人渡过难关的重要信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这场空前的灾难牵挂着全国人民的心,源源不断的急用物质从四面八方运送而来。不计其数的志愿者纷纷来到前线,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开战了一场抗震救灾的大战役。

    美国舞蹈家邓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被称为自私自利的人,并非因为他寻求自己的利益,而在于他经常忽视别人的利益。”由此可见,一个忽视别人利益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冷遇。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不仅不会帮助他人,而且还会为了一己之利损人利己,贻害他人。有的人更可恶,经常招摇撞骗,害人不浅。近年来,传销组织遍布大江南北,让无数无辜群众深受其害。传销组织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诱骗亲朋加入。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同学、同乡和战友,其不择手段的欺诈方法导致人们之间信任度严重下降,有的已经亲友反目,甚至家破人亡。要是那些自己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人员多为别人考虑一下,他就不会去害别人,进而对社会造成危害。

    爱心犹如一阵风,能够卷来浓密的云;爱心又是一朵云,可以化作及时雨来滋润久旱的树;爱心还是一棵茂密的大树,为大家撑起绿阴。为他人着想,将会让自己得到快乐,别人收获幸福。

    21.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交际场合,一个人应该严于律己,但是对别人则不能求全责备。一个对别人斤斤计较的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排斥与反感,双方的关系每况愈下。因此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君子的表现。

    春秋时期,楚国在一场战役中击退敌军,大获全胜。楚庄王十分高兴,决定大摆筵席,大宴群臣。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日落西山、夕阳西下时,宴会尚未尽兴。于是庄王命令点烛掌灯,继续欢饮。这时大家都略带醉意,为了庆贺楚庄王特意叫来自己最宠幸的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当大家正在摆宴欢庆的时候,突然刮来了一阵风。这风来得十分迅猛,一下子将蜡烛都吹灭了,刹那间宫里漆黑一片。就在此时,一人趁着这个机会接近美貌的许姬,暗中扯她的衣裙,拉她的嫩手。许姬十分慌张,她左手绝袂,右手顺势将那人的帽缨揪下来。她取缨在手,趋步走到庄王跟前,附耳奏道:“妾奉大王命敬百官酒,其中一人无礼,乘烛灭,强拉妾袖。妾已揽其缨在手,大王快命人点烛,看看是哪个小子干的!”庄王听后,他并不是让掌灯人点灯以查出那个失礼的人,而是告诉掌灯者切莫点烛,他要继续和群臣开怀畅饮。同时他还命令大家统统绝缨摘帽,喝个痛快。文武百官感到莫名其妙,将自己的帽缨去掉。随后,庄王才命令点烛掌灯。就这样,那个调戏许姬的人便被遮掩过去了。

    当君臣尽兴而散、楚庄王席散回宫后,许姬怪他不但不惩罚,反而还偏袒罪臣,不给自己出气。楚庄王略微一笑,说道:“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风景?”这时许姬才明白楚庄王的良苦用心。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便源于此。

    过了几年,楚庄王伐郑。一位名叫唐狡的战将自告奋勇,主动请缨,率领部下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结果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败敌军。当楚庄王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唐狡拒不接受,他坦承数年前宴会上对许姬无礼的便是自己。正是当时大王的不杀之恩,今日他才英勇奋战,报答恩情。楚庄王知道后不禁感叹,如果当年自己论罪处罚,那么今日便少了一名得力助手。随后他特意把自己宠爱的许姬赐给了唐狡。

    楚庄王正是不计前嫌,宽宏大量,才能赢得群臣的敬仰。这最终使得他能够平定内乱、夺取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做人也应如此。平日里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一定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唯有待人和善、宽容大方的人才能够赢得众人的喜爱。

    很多人经常对别人的错误十分在意,有时甚至拿此来取乐;他们对于自己的过失则视而不见,觉得自己犯错是理所应当。当别人犯错的时候,真正的朋友应当及时指出他的错误,帮助他早日予以改正。小黄是某公司的副总,他经常自以为是,觉得自己重拳在握,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于是他经常对其他同事指手画脚,长时间下来,员工在背后经常数落他,在年终的总结会上他因得罪同事被挤出了董事会。

    当自己与朋友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自己先吃点小亏,或许日后别人对你的回报会远远大于当年自己小小的损失。

    22.切记不要揭人短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有的人经常拿别人的短处取乐,喜欢以戳别人的短处为乐。这种习惯是极其不好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当上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自以为朱元璋会顾及昔日共同受罪的情面,封他们一官半职,一生享受荣华富贵。没想到朱元璋却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他认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的好友,特意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儿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这就是戳人痛处的下场。

    在待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能说,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讳,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待人处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群人在看电视剧,剧中有婆媳争吵的镜头。张大嫂便随口议论道:“我看,现在的儿媳真是不知道好歹,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也不想想以后自己老了怎么办?”话未说完,旁边的小齐马上站了起来,怒声说:“你说话干净点,不要找不自在,我最讨厌别人指桑骂槐?”原来小齐平素与婆婆关系失和,最近刚从家里搬出另住。张大嫂由于不了解情况,无意中揭了对方的短而得罪了小齐。所以只有了解交际对象的长处和短处,为人处世才不会伤人也伤己。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的减肥药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不喝你,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小张不由闹了个大红脸。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找麻烦才怪哩。

    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戳人痛处。

    23.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很多人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他们所需要的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改变自我,才能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必须严于律己,才能精益求精,不断向成功靠近。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只是为了换取别人的同情,寻求心灵的安慰。这根本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它不但会使自己丧失改正错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自己永远停滞不前,不求进取,他们注定一辈子一事无成。找借口是一种消极心态,它犹如一颗毒瘤生长在怯懦者的体内,毒害着他们的灵魂,侵蚀着他们的思想。他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

    有的人经常将年龄当成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认为奋斗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事情。其实奋斗不分年龄,不分男女,只要存活于世上,就应该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冰心老人以“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坚持从事文学创作。虽然身体大不如前,有所不便,但她仍然笔耕不辍,形成了一个美丽灿烂的晚年创作景观。对于年轻人来讲文学创作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作者冥思苦想,殚精竭虑。而年过八旬的巴金并不服输,他历时八年完成了《随想录》这部达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这对老人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巴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来拷问自己的心灵,反思自己的人生,塑造了自己的真实人格。“最美不过夕阳红”,这些老人们超越年龄界限,仍然不断拼搏的精神激励着后辈不断进步。

    有的人经常将学历作为自己事业不佳的借口。其实不然,纵观成功人士的奋斗史,他们之间大多数人的学历并不高。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仅仅读过四年级就在社会上闯荡。华人首富李嘉诚上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的去世使他被迫辍学,为了养家糊口维持家计,他开始了自己的艰难创业。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是高中时就告别校园,开始了个人的奋斗。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任何人只要怀着一颗好学的心,不管学历与年龄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现实中自学成才的人不在少数,作家三毛便是其典型的代表。她从十三岁便开始在家自学,在父母的教导下,三毛孜孜不倦,勤奋不已,读唐诗宋词,看四大名著,学绘画,弹钢琴。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英、日、法和德文。数学家华罗庚也是花五年时间自学完成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掌握了微积分、解析几何等基础的数学理论。没有他的自学,便不会有他日后的惊人成就。由此可见,一个人只要怀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就会通过刻苦努力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所谓的学历根本就是那些泛泛之辈自我解脱的借口。

    “我没有足够的资金”,有的人还经常将缺乏资金作为自己创业不成的借口。殊不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富翁都是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当年就是从一家小米店起家的,他通过“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的经营理念使得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台湾惟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关于资金的来源渠道很多,既可以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又可以找银行贷款、找人合伙。凡是做大生意的人,一般都不是靠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和社会的闲散资金来发展的。

    总之失败者常找借口,光借口就一大堆。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整日找借口的人,他们永远不会找到走向成功的突破口,永远不会正视自己的缺点,他们只能与失败相约到永久。

    现代社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苦苦拼搏。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有的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却离梦想越来越远。当每个人都怀揣希望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时,我相信,我们的憧憬都是一样的,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呢?在这本著名培训师梁子先生写的《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能告诉我们答案:成功和失败看起来似乎天壤之别,但促成它们形成的原因,也许就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小小的习惯,比如:常常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而寻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是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甚至于自己的智商。其实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惟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让你对现存的状况无动于衷,并且给你一种心理暗示:我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引导下,你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需要做一点点努力就可以成功。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首先要有责任心,为工作负责,为企业负责。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领导批评我们,处分我们,我们心里总是不服气,认为那不是自己的原因,至少不全是自己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肯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承担责任,想方设法的去把事情做好,那将得到什么呢?企业会因我们把事情解决了重视我们,奖励我们,让我们去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成就。

    只为成功找方法,其实就是我们思维惯性与工作习惯。当我们面对问题或苦难时,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寻求方法解决,不推脱,勇于负责,习惯也就悄然形成了。工作时,我们的大脑总是按照惯性搜索最近使用与最常使用的信息,并引起外显的条件反射。借口,就像是毒药,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与温水煮青蛙的韧性,也有着铜墙铁壁似的顽固性,正是因循了人类思维的这种特性,肆无忌惮,以至于让许多人都成了它的阶下囚。主动找方法,也是如此,只要你长此以往,那成功就会永远伴随你左右。

    其实,成功真的很简单,只要你把“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思想永存心中,并照此执行,那么,成功指日可待。

    24.不要随便答应他人

    有的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本事,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宣称自己如何有能耐。事实上他们的讲话大部分是假话。

    一般来讲,承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觉的承诺,明确地答复人家,应允其请求之事;一种是不自觉的承诺,这就是自己本来并未应允,但在别人看来,你已应允了。其实,在应酬中轻易承诺很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拿破仑曾说过:“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可自拔的错误。”

    例如,一个朋友托你办一件事,而这件事在你看来可以办或不可以办,或介乎两者之间,你可应允一定为其办理,这叫自觉承诺。你也可能会说“让我想一想”,这叫不自觉承诺。在人家看来,你也承诺了。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一位老人正坐在树下歇息。突然,一个年轻人飞奔到老人面前,惊慌地哀求老人救他,说有人误以为他是小偷,正带领一帮人追捕他,要剁掉他的双手。说罢,纵身爬到那棵大树上躲了起来,并再一次要求老人不要告诉追捕他的人他躲在树上。老人看年轻人的长相不像个小偷,便回答说:“让我想一想。”

    就是老人这句不自觉的承诺,使年轻人放心了。不一会儿,追捕的人赶到大树下,问老人:“你有没有见到一个年轻人从这里跑过去?”谁知这个老人曾发过誓,今生绝不讲假话,便随口回道:“见过。”追捕的人又问:“他往哪儿跑了?”老人随手朝树上指了指。年轻人终于从树上被拖了下来,剁掉了双手。年轻人当然大骂老人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背叛了他。

    有时候,我们会在无意中,由于用词或说话的口气不同,就会使人们对你要表达的意思产生曲解。我们常常在应酬中听到某位朋友说,某某分明答应为我办一件事,可是他却食言了。仔细地想一想那位朋友的话,虽然某某曾经答应过他,但那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应付,或者是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办到;其实,恐怕连那位朋友也心知肚明,他所请托之事有些强人所难。但是他会责备自己而不责备别人吗?如不细想,即使我听了,也会觉得某某不对,因为到了这地步,谁还会顾及当初某某自觉或不自觉地应允朋友时的为难境地呢?有人不禁会问:“在朋友面前,对朋友提出的请求非应允不可,而实际上这种要求根本就办不到,那时自己该怎么办?”

    日本的应酬学家掘川正义告诉我们:“我们在聆听别人陈述和请托完毕之后,不妨轻轻地摇头,不必强烈地表示出拒绝的态度。”这就是说,做人不必用伤害感情的强烈言辞去拒绝,只要轻轻摇一下头,把拒绝的意思含蓄化。

    这样,朋友便可以理解。再加上你充分陈述拒绝的理由,朋友会更容易接受。还有一些人当朋友提出某种请求时,不是果断地回答,而是采取拖的办法,这都是不好的应酬之道,后果必然不好。

    25.稳健活得踏实,浮躁容易出事

    心烦气躁的人往往难成大事,稳健大方的人才能事业有成。因此做人要摆脱焦躁不安,做事要沉稳大方。

    据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的观察,那些精神失常的人大多数是由于浮躁或忧虑造成的。他们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的世界,而跟周围的环境脱离了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来解脱自己心中的忧虑。所以成大事者首先应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躁情绪。

    稳健的人,总是善于捕捉机会,总是能够洞察先机。抓住机遇,努力拼搏。他始终有一颗稳定、清醒的心去面对一切。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兴旺时期,许多新鲜的外来事物都纷纷地涌了进来,花花世界的花花事物,难免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诱惑,而这极大的诱惑,会使人变得浮躁。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欲速则不达。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订方针、策略以稳步前进,结果呢,就适得其反了。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性急吃不得热豆腐。”

    如果能把浮躁的心态稍稍收敛,使它变成一种渴望,一种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这种浮躁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带着它走向成功。

    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会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会制订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实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有一个成功的人,是我们人人皆知的——李嘉诚,他就是稳健、不浮躁的典范。

    11岁那年,李嘉诚来到香港。到了14岁,由于父亲去世,他辍学打工。再后来,他舅父让李嘉诚去他的钟表公司上班,但是他没有答应,因为他要自己找工作。

    从他年纪轻轻就不肯接受帮助而要自己闯这点上,就表现出他自强独立和自信的性格。这种性格,将培养出他以后的稳健前进的工作作风、不浮躁的工作态度。

    他先是想到银行寻找机会,因为他觉得银行一定有钱,因为银行是同钱打交道,它也不可能倒闭。但是银行的梦想没有成功,他当了一名茶馆里的堂倌。

    就在当堂倌的时候,他就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地向目标迈近。这些小事是这样的:他给自己安排课程,以自觉养成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习惯。这些课程包括:时时处处探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然后找机会验证;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既高兴又付钱。

    后来他又以收书方式读了很多书,并把看过的书再卖掉。

    就是这样,李嘉诚既掌握了知识,又没有浪费钱。

    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在茶馆里没有前途,就进了舅父的钟表公司当学徒,他偷师学艺很快学到了钟表的装配及修理的有关技术。其后,他建议开钟表公司的舅父迅速占领中低档钟表市场。结果大获成功,因为香港对低档表的需求量确实很大。

    1946年,他17岁,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不浮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他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也是他的稳健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是一片空白。这是一个机遇。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

    作为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李嘉诚是很会判断机遇、抓住机遇的。

    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

    他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他立即想到另一个消息,那个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他于是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胶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稳健的工作作风,一条辉煌的道路,由此向他铺开。

    正当李嘉诚全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会出现了。一位欧洲的大批发商在看到了李嘉诚公司的产品样品后,与李嘉诚联系。这位批发商是因为李嘉诚公司的产品价格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而来找他的。但他通过一些渠道得知长江公司是资金私有制。为保险起见,他表示愿意同李嘉诚合作,但条件是他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进行担保。李嘉诚知道这位批发商的销售网遍及欧洲,要占领主要的市场——西欧和北欧,与他合作是很好的方式,是十分有利的。可惜,他竭尽全力都没有找到担保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争取,这是他成功的一个法宝。他与设计师一道连夜赶出9款样品。批发商只准备订一种,李嘉诚则每种设计了3款。第二日他来到批发商的商店。批发商望着他因通宵未眠而红的眼睛,欣赏地笑了,答应了谈生意,在李嘉诚没有担保的情况下,签了第一份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从而解决了长江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足问题。

    长江公司很快占领大量的欧美市场。仅1958年一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多万港元。塑胶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

    不浮躁且稳健的人往往有这样的素质,就是做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不甘心失败的。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应该记住:你着急可以,切不可以浮躁。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稳步前进才能坚持到终点,赢得成功;如果一开始就浮躁,那么,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后就会累倒在地。

    能否战胜浮躁,做到稳健,对于一个人成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只有摆脱浮躁,客观务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吃得苦中苦,最终成为人上人。

    26.避免无意义的争辩

    在日常交往中,和人说话时要永远避免正面冲突,一味地与别人争辩只能会让别人觉得你刻薄无理,减少与你的接触,最终你将失去更多的朋友。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场战争刚刚结束后的一个夜晚,卡耐基获得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当时他担任澳洲飞行家史密斯的经理人,在大战期间曾代表澳大利亚在巴勒斯坦担任飞行的工作。

    战事结束宣布和平后不久,史密斯耗时三十天绕地球飞行半周,他的行为使得举世为之震惊,澳洲政府特意颁赠给他五万元奖金,同时英皇还封授他爵位。顿时史密斯爵士一下成名,他甚至被誉为不列颠帝国的“林白”。

    那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了欢迎史密斯爵士的宴会。当时坐在他旁边的一位来宾,引用了一句成语,讲述了一个很幽默的故事。来宾认为自己所讲的那句话出自《圣经》,而卡耐基一下子意识到对方的错误。为了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优越,卡耐基立即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而那人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辩称那句话出自《圣经》。

    这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贾蒙坐在他旁边,他的这位朋友平时经常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所以让他来当评委再合适不过。因此他们都同意将此问题交给贾蒙先生去决定。贾蒙静静听着,在桌下用脚踢了卡耐基一下,说道:“卡耐基,确实是你错了,这位先生才对,那句话是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路上,卡耐基疑惑地问贾蒙说:“你明知道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什么竟说我不对呢?”

    贾蒙回答说:“是的,一点也不错……那是在莎翁作品《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上。然而你是否知道,我们是一个盛大宴会的客人,为什么一定要找出一个证明,指责人家的错误呢?”

    贾蒙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样做,人家会喜欢你,对你产生好感吗?为什么不给他留一点面子呢?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你又何必去跟他争辩呢?最后我要告诉你,永远避免正面的冲突,那才是对的。”卡耐基恍然大悟,原来为了给别人留点情面,完全没有必要与别人过分争执。“永远避免正面的冲突”,这才是难得的为人处世之道。如果一个人经常与别人争执,那只会让他失去更多的朋友。

    卡耐基原来是个固执、拗强的人,从小喜欢与兄弟们争辩,上大学后,他所研究的是逻辑和辩论,因此他经常参加各项辩论比赛。从那以后,卡耐基开始聆听别人的种种批评,从事数千次的辩论。通过这段经历,卡耐基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够使辩论获得最大胜利,那就是尽量避免辩论。

    卡耐基培养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名叫奥哈尔。由于他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特别喜欢与人争辩,这让他丢掉了不少工作,他不仅当过司机,又做过汽车公司推销员,但由于业务表现并不理想,他十分苦恼,自己的脾气也十分大,推销汽车时经常不接受顾客的批评而发生口角。

    卡耐基了解他的情况后,告诉他导致自己不如人意的原因所在,那就是惯于争辩的习惯在作怪。因此卡耐基告诉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交流的过程中避免和他人争执。如今奥哈尔已经是纽约怀特汽车公司一位成功的推销员。

    佛祖释迦牟尼有句名言:“恨永远无法止恨,只有爱可以止恨。”因此双方的误会用争论是无法解决的,只有赋予对方同情、避免争执才能够将难题解决。美国前总统林肯认为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斤斤计较,处处为难别人。与其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辩,不如立足现实寻求问题的突破口。无谓的争论只能使双方两败俱伤。因此在尽可能的情形下,一个人不妨对他人谦让一点。

    避免正面的争辩,会让人得到更多的良师益友,会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让自己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因此,我要学会温婉地拒绝别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