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廉洁自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廉洁、俭朴,是做人的一种美德,铺张浪费,是事业灭亡的征兆。

    季文子以俭为荣

    在我国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很有政治才干的宰相,他的名字叫季文子。

    季文子出生在鲁国贵族家庭,他的爷爷是鲁国国君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名叫季成友。由于季文子出身于鲁国上流社会,能有机会更多地接触鲁国的政治,因而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华。他通晓政治,勤于政务,在他当宰相期间,辅助鲁国国君制定了不少对鲁国发展有益的具体措施,做了很多有益于鲁国百姓的事,在鲁国有很高的威信。

    季文子在外交方面也很有才华。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政治斗争十分激烈,由于季文子很擅长外交,使鲁国在诸侯纷争、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实力,季文子也因此在各诸侯国中有很高的名望。

    季文子治国有方,政绩显着,因而在鲁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均担任宰相,前后执政三十多年。

    季文子在鲁国从政的时间长,官位高,却十分注重俭朴律己。平日里,他最看不惯那些整日以炫耀财富为荣的贵族,尤其厌恶讲排场、搞浮华的风气。他家的住房极其简陋,平常饮食也总是粗茶淡饭。在衣着方面,他不仅自己平时很少穿丝绸衣服,就连他家的仆人,服装也比一般有钱人家的下人要俭朴许多。季文子对粮食非常爱惜,他家的马匹,从不允许喂一粒粮食。

    由于季文子厉行节俭,看不惯贵族社会一些奢侈腐化现象,因此,那些铺张浪费,爱讲排场的人,对他很看不惯。

    鲁国有个叫孟献之的大臣。他的儿子仲孙不懂得节俭是一种美德。一次,他见季文子出入朝廷时常穿布衣,坐的马车也十分寒酸,就耻笑地对季文子说:“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出入入连件像样的绸衣裳也没有。喂的马不许用粮食,只许吃草。大人每天坐着这样的瘦马拉的破车,难道不怕别人笑话大人过于小气吗?再说:大人生活这样小气,要是让别国人知道了,说不定还会以为我们鲁国不知穷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季文子听了仲孙的话,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以为仲孙先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气派。我觉得,一个人身处恶劣环境,懂得节俭,这是不难办到的;但一个人身处高位,物质条件极其丰厚,还仍能注重节俭,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一般人很容易为自己的贪欲所支配。但是,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却能克制贪欲,因为他懂得俭朴能使人向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有气派、令人钦佩的人。我想,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百姓会很快形成一种节俭、奋斗的风气,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仲孙先生怎么能说节俭是丢脸的事情,是会使国家衰败的事情呢?”

    季文子一番有关节俭的话,语重心长。仲孙听罢,一时无言对答,只得红着脸走开了。后来,仲孙的父亲知道了此事,狠狠地批评了儿子一顿,并把他关在一间破屋子中,让他闭门思过。仲孙静下心来,反复思索季文子的话,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后来,他不但不再嘲讽季文子的节俭,自己也逐渐改掉了爱讲排场的毛病了。

    又有一次,季文子家中来了一位贵宾。这位贵宾非常赏识季文子的才华,可见他案头的文具过于陈旧,就非常惋惜地说:“您的才思怎么能和这些破旧的东西相搭配呢?”说完,他特地为季文子送上了一套非常考究的文具。

    季文子见这位贵客送的文具过于讲究,又见人家一片诚意,因而对客人风趣地说道:“你看我居室中哪样东西能和您这礼物配上套呢?我一向用惯了这旧物件,真要是一下子用了您这上等东西,恐怕文思会大减的。我看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就这样,季文子硬是让他把礼品收了回去。

    公元前568年,季文子因病逝世。由于他一生追求俭朴,他的家人为他入殓的时候,国君前往探视,发现随葬品都是些案头、橱中破旧的东西,不禁问道:“家中难道不舍得拿出些值钱的东西陪葬吗?”

    季文子家人听罢,摇着头答道:“家中实在没有一件金、玉等贵重物品。”

    鲁君不解地又问道:“为什么不购置些来呢?”

    季文子的管家听罢,含着泪说:“国君,我家主人一生节俭,从不多占国家一文钱,还常为国事而解私囊,这样他实际上没有积蓄。如若不信,这里有账可查。”管家边说,边向国君奉上季文子家的账簿。

    鲁君边看,边感动地点头,随行的不少官员亲见此事,也大为震撼。此事传至百姓中,人们都异口同声地夸赞季文子品德高尚。季文子节俭的美名越传越远。

    季文子一生厉行节俭。他并不是没有条件过更舒适的生活,而是把俭朴精神看作是人应具有的一种道德修养。这在封建社会里,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优秀品质。季文子的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俭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什么惊人之举,而要像季文子那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我们有的人随意浪费粮食,衣服旧了些便不愿再穿,这样下去,俭朴谈不上不说,恐怕连古人都不如了。

    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晏婴生活俭朴

    春秋时代末期,齐国有位有才能的宰相,他的名字叫晏婴。晏婴是我国古代一位很出色的政治家,他在当齐国宰相的时候,为齐国的富强,为减轻当时齐国百姓的负担和痛苦,做过不少好事。由于晏婴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时,都在齐国做高官,所以他又被人称为齐国的“三朝元老”。别看这位“三朝元老”在齐国居官的时间长、地位高、有名望,但他在生活上却从不追求奢华,日子过得相当节俭。

    一次,齐景公为了奖赏晏婴治国之功,把晏婴找来,决定把齐国的平阴和棠邑这两块地方赐给他。

    这两个地方是相当富足的,在当时有些人想要还得不到呢,可晏婴却不肯接受。他态度诚恳地对景公说:“国君我不敢接受您的恩赐。我认为:当官的,首先应为君主和国家着想,其次才应为自己着想。现在百姓的生活贫困不堪,他们已经对朝廷和官府有了怨恨情绪,我们为臣的不顾及这些,还在拼命地追求自己的享乐,这会使百姓更加无法忍受,对公室的怨恨也会更加深的。”

    齐景公见晏婴的话句句在理,态度又十分诚恳,也就没有再坚持。

    又一次,晏婴正在家中吃饭,突然景公派人到晏婴家来。晏婴得知这位使臣还没吃饭,便把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没吃饱,晏婴也没吃饱。使臣回宫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听后十分感慨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说完,他当即派人带了一大笔钱给晏婴送去,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

    可晏婴又是坚决不收。他对送钱的人说:“这钱我晏婴不能接受。我为朝廷做官,已经按官位得到俸禄了。我的生活并不穷,这些钱您还是拿回去还给国君吧!”

    齐景公见晏婴既不要封地,也不要钱,心里实在有些不过意,他就命令手下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服晏婴,让他把这钱收下。于是齐景公手下的人又去了晏婴家两次。他们左说右说,一会儿说晏婴的功劳比一般大臣高,一会儿又说晏婴现在的生活有些过于俭朴了,因此晏婴应该把这钱收下。可晏婴就是不肯收,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来者陈述说,自己的地位高,就更应该在生活上注意俭朴,这样才能给官员作出榜样,从而使国政更加清廉。

    来者见晏婴实在不肯收钱,就把自己的难处告诉了晏婴,说这是齐景公的命令,我们如果没有执行好,是要受到国君怪罪的。

    为此,晏婴亲自找到景公,对景公拜谢道:“我的家并不穷。因为有您的恩赐,我的亲族、朋友都得到了不少好处,我们已经很感激您了。您千万不要再给我什么其他钱财了。您还是用那些钱财去救济百姓吧!他们得到了您更多的恩赐,是会更加感激您的。如果您硬要把这些钱财送给我,我是很难办的。我把它们分给百姓吧,那是做了以臣代君来治理百姓的事,一个忠臣是不能这样做的;如果我收下了它,又没有什么用,那我就会像个装东西的筐子、箱子一样,成了守财的人,一个公正廉洁的大臣,也是不会这样做的。所以,你还是别硬把这些钱塞给我,我是不会做看管财产的傻事的。”

    晏婴说完,向景公行了个礼,就要告辞。这时,齐景公慌忙上前拦住晏婴,对晏婴说:“您说的话句句都对。可是,先君在世的时候,朝中也有一位很有才能的大官,他的名字叫管仲。管仲一生为齐国做了不少好事,他的威信也很高。可桓公封给他五百个村社,管仲并没有推辞,而是很乐意地接受了,这说明……”

    “这说明什么呢?”齐景公的话还没说完,晏婴便把话接了过来,对景公说道:“俗话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觉得这话正是说管仲先生的不足。他一生的确为齐国做了不少好事,可他的生活却过于奢华。我觉得管仲先生在这一点上是做错了。”说完,他再次拜谢齐景公,拒绝了钱财。

    齐景公见晏婴硬是不肯收钱,也没办法。他总是听到周围的人讲晏婴生活十分俭朴,于是便决定亲自去晏婴家观察一下。

    一天,景公专找了个吃饭的时间,来到晏婴的家里,他故意不让随从报告,自己径直走到晏婴饭桌前。这时,晏婴正端着一碗糙米饭在吃,饭桌上只放着两盘菜:一盘鸟肉,一盘青菜,而且量还相当少。齐景公看到这种情形,再次说:“您的生活如此清苦,这是我的不对啊!您总说您生活并不贫穷,今天我算是亲眼见了。”说完,景公惭愧地低下了头。

    可晏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先客气地请景公坐下,而后语调平和地说:“大王,我的生活的确很不错了。现在百姓的生活很不富裕,一般作小官的,每顿不过吃饱小米饭。

    我的饭桌上有一盘鸟肉,这就等于一般小官的两顿饭了,现在又加上了一盘青菜,这就等于人家的三顿饭了。您说,我的才能不会比普通人高出一倍,可我却吃了他们三人的饭,我的生活能算清苦吧?”齐景公又是被晏婴说得无话可说。他指着晏婴,无可奈何地摇着头。

    后来,齐景公要给晏婴造一所新的住宅,也被晏婴拒绝了;景公见晏婴上朝时坐的车子很旧,又让手下人梁丘据给晏婴送去一辆漂亮的车子和几匹好马,又都被晏婴退了回来。就这样,晏婴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为齐国的官吏在厉行廉洁、反对奢侈浪费方面做出了榜样。

    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韩信贫而励志

    韩信幼年时,家里很穷,饿极了,他就四处讨饭。有一次,他两天没有吃饭了,心想,河里有鱼,干脆到河里去摸几条鱼回来煮煮吃。来到河边,他跳进河里。摸鱼,谈何容易!他本来就饿,摸了好一阵,一条也没摸着,又急又气。他回到岸上,一屁股坐在岸边,望着几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奶奶。

    有一位老奶奶见韩信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问:“你是不是病了?”韩信摇头。老奶奶明白了,说:“哦,你是饿的。我带的有饭,来,分给你一半吃。”

    一连好几天,韩信都到河边上来。老奶奶也每天分饭给他吃。韩信心中十分感激老奶奶,他说:“老奶奶,谢谢您给我饭吃。今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老奶奶一听,十分生气地冷笑一声,斥责他说:“一个堂堂男子,连自己都养活不起,难道不害臊吗?我是看你可怜,同情你,才分给你饭吃,谁稀罕你的报答。”

    老奶奶说罢,转过头去,再也不看他一眼。

    听了老奶奶的话,韩信心里一震。他又害羞,又感激,说:“我懂了,我懂了!”从此,韩信刻苦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找些零活儿干,不再浪费时间。

    韩信爱听古人打仗的故事,爱看兵书,决心长大当一名率军征战的将军。他买了一把宝剑,挂在腰上,一有时间,就舞练一番。

    有一天,他上街办事,正向前走,迎面走来了一个小伙子。那小伙子长得膀宽腰圆,一副流氓相。他有心要侮辱佩剑的韩信,就几步跨上前,挡住了韩信的去路,大声喊:“喂,站住!”韩信的个子也很魁梧,他突然被拦,忙问:“你要干什么?”那无赖说:“你个头挺大,看样子力气也不小,还佩着一把剑。”

    “这不关你的事。”

    “哼,你看——”

    那无赖一指自己的头,接着说:“你有没有胆量,把我的头砍下来?我看你不敢。哈哈哈,大家看,他是个胆小鬼!”

    顿时,这里围了许多人观看。

    那无赖又大声喊:“如若你没有胆量杀人,那就乖乖地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这时,看热闹的人中有人喊:

    “对这无赖不能客气,杀了他!”

    “给他一剑,让他知道厉害!”

    也有人喊:

    “哈,果然他是胆小鬼!”

    “还佩剑呢,丢人!”

    韩信听着这些喊声,望着这凶煞似的无赖,心中在思考应该怎样做。他可以举剑杀人。

    他也可以用剑砍断无赖的胳膊。他还可以揍他一顿,他相信自己的力气决不比无赖小。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在众人哄笑中,韩信竟趴在地上,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吓!这可给围观的人提供了嘲笑的材料,他们指着韩信的脊梁骨喊:“这小子白长了一身子好筋骨,个子不小,可是豆腐做的!”

    “从人家裤裆下爬过去,真没出息!”

    “窝囊废!”

    韩信并不感到羞愧,他只是淡淡一笑,然后信步离去。

    怪吗?不。人们哪里知道,韩信是胸怀大志,不屑与那个没有教养的年轻人争斗。即使杀了他,或者揍他一顿,又有什么意义呢!

    后来韩信参加了项羽的起义军,不久,又转入刘邦部下,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汉王朝建立以后,他曾回到过家乡。如果此时报当年胯下之辱,那是易如反掌的。

    韩信想起当年胯下的事,他命令部下:“打听一下,把那无赖找来!”

    很快,就找到了当年那个无赖。那个人吓坏了。连忙跪在地上求饶:“君侯饶命!都怪我年轻气盛,不学正道,得罪了您。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大家以为韩信会重重地处罚他,可韩信却说:“过去的事就不讲了。你愿意参加我的部队吗?”那年轻人说:“当然,只是不敢妄想。”

    韩信说:“如果愿意,那就任命你当个军官。职务虽然不高,可我相信你愿意为国效力。”后来,那青年当了个小军官,十分认真。

    有人问韩信:“你是怎样想的?”韩信说:“当初,我不是不敢杀他。可是,我杀了他,没有任何意义。他是侮辱了我,可我想,这点小事和我胸中的远大志向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不但没觉得受辱,反倒激励我更加努力上进。从这个方面讲,我还应该谢谢他呢!”

    人的一生,贡献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比人们的预料更多地取决于心灵的生活。

    黄香寒夜温席

    黄香是东汉江夏安陆人,字文疆。

    少年时代的黄香博学经典,善写文章。当时京城文人学士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可见黄香当时已才名大震。

    黄香最难能可贵之处还不是他的才气,而是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侍奉老人。

    冬夜,天气寒冷,室内温度也很低。黄香在父母的教导下,夜读经书。

    夜深了,父亲、母亲催促黄香安歇。

    黄香收了书籍,竟先钻到父母的床上,躺在被子里睡了片刻,再跑回自己的床上睡觉。

    母亲问他:“香儿,你在折腾什么?”

    黄香说:“我是为父母亲温暖席子啊,这样二老睡上去才不至于太冷!”

    母亲听了,心疼地叹了口气:“我家香儿真懂事!”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的父母都在院子里纳凉。月上东窗,父亲和母亲正要安歇,却发现黄香不在身边。母亲忍不住喊起来:“香儿,你在哪里?”

    “母亲,我在房中!”卧室中传来黄香的声音。

    父亲和母亲很奇怪,掌着灯来到屋里,见黄香手执一把蒲扇,站在帷帐前,正在一下一下地向帷帐扇扇子。

    父亲问黄香:“我儿这是干什么?”

    黄香说:“我用扇子扇一扇,使帷帐内蚊虫远避,枕席清凉,好使二老安歇!”

    母亲忍不住把黄香拢到身边说:“苦了我的香儿了。”用手一摸,黄香的脑门儿竟沁出了汗珠。

    黄香却说:“这是我该做的!百行之首,以孝为先。”

    后来,黄香长大了,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汉安帝时,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饥寒交迫,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受灾的贫民,受赈百姓无不感激涕零。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霍去病廉洁自俭

    公元前117年的一天,阴雨连绵。这一天,人们要为刚刚去世不久的着名将领霍去病举行隆重的葬礼。霍去病的死,使西汉皇帝汉武帝心情万分悲痛,清晨刚过,他便亲临为自己预建的坟墓——茂陵旁边,准备为霍去病赐葬。与此同时,成百上千的身着黑色盔甲的西汉将士,个个怀着悲哀的心情,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地把霍去病的灵柩一直护送到茂陵旁边的墓前。送行的队伍绵延几十里,其悲壮场面是空前的。

    人们不禁要问:一位年轻的将领去世,为什么能牵动这样多的人的心呢?原来,霍去病在当时不但是一位英名盖世的沙场英雄,而且还是一位品行卓着的清官。霍去病居功不傲,廉洁自爱,在当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霍去病出身十分贫寒,少年时期还曾在贵族家中做过奴仆。他的姨母卫子夫做了汉武帝的皇后之后,霍去病才有机会跻身于贵族行列。后来,霍去病官拜侍中,出入皇宫,接近皇帝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霍去病从没有因为地位的改变,而丢掉他自小养成的艰苦节俭的本色。他在宫中做官时,从不像一般贵族公子那样花天酒地,寻花问柳,而是每天起早贪黑,练武习文,研读兵法。由于他一心钻在习武读书之中,在宫中常常错过了开饭的时间。每逢这时,他从不在乎,常常是吃点剩饭,再去学习,或边吃饭边读书。武帝见他如此刻苦俭朴,常常在别人面前夸他是“栋梁之材”。

    公元前123年,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率领八百名骑兵初战匈奴,大获全胜,歼灭了敌人千余人,还活捉了匈奴国王的叔父。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万分高兴,破格赐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霍去病立功升官后,没有居功自傲,他总是不忘节俭,处处与兵士同甘共苦。一次,霍去病又率大军奔赴前线。临战前,汉武帝为了表达自己祝霍去病取胜的心愿,派人由长安远道为霍去病送去了两坛上好的美酒。霍去病见到酒后,首先想到的是士兵。他认为:征战沙场的士兵应该最先慰劳,我们做将领的决不能搞什么特殊化。他当即命令:将酒分给全军士兵,让大家共享。可是,酒仅有两坛,全军将士怎么分才合适呢?要是认真分起来,恐怕每人连饮一口也分不到。于是,有人劝霍去病说,这回酒太少,大人就破例自己独享了吧!可是霍去病依然不肯,他考虑再三,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分酒的好办法。

    一天,霍去病把全军将士召集到一个清泉周围,待将士们坐好后,霍去病将两坛美酒倾坛倒入泉水中,然后下令让大家马上汲取泉水,开怀畅饮,以此来分享美酒。清泉旁,将士们手捧杯碗,互敬互证,一时间欢声雷动,全军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片热烈气氛之中。人们在分享美酒的同时,又都为霍将军爱兵如子、廉洁自爱的美好品德所感动。

    霍去病生活的时代,正是匈奴和西汉两大势力从和亲到大动干戈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霍去病等率军对匈奴的讨伐,基本解除了长期以来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对保障中原地区的安定和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由于霍去病屡战沙场,战功显赫,汉武帝一次次为他晋升官职,最后提升他为大司马。汉武帝见霍去病的住宅很一般,又特意让人在长安为他营造了一所豪华精美的府第,准备送给霍去病。

    这一天,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的住宅完工了。汉武帝兴致特别好,他命霍去病一同前往参观。

    没过半个时辰,武帝和霍去病便来到府第门前。汉武帝抬眼望了望巍峨高耸的门楼,感到很有一派富丽堂皇的气象,心里有了几分满意。可当他把头转向霍去病时,见霍去病不仅没有流露出半分喜色,相反,眉间仿佛有一缕不悦。武帝暗自认为霍去病可能仍嫌这门面不够气派,于是忙唤人引他们参观一下府第内的建筑。

    跨进豪华的大门,出现在霍去病和武帝面前的是金碧辉煌的主楼。负责营造此住宅的大臣告诉武帝:主楼中建有豪华舒适的寝室、宽敞气派的会客间、环境幽雅的书房以及多间厢房;出了主楼,是一片宁静如画的小花园。这花园,虽说面积不算很大,但其中亭台楼榭应有尽有,满园建筑在奇花异草衬托下,显得格调异常高雅。

    汉武帝满以为这下霍去病该喜出望外了,可整个参观过程中,霍去病脸上始终没露出一丝笑意。末了,他神情严肃地对武帝说:“陛下,您对我的恩赐,霍去病领了。但是这所豪华的府第为臣却不能要。现在匈奴虽暂时被击退,但他们并未彻底被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我怎能忘记国家大业,而追求个人的安逸呢?”说完,他一再拜谢汉武帝,希望武帝能理解他。

    武帝见霍去病态度如此坚决,也只好不再提赐宅的事情了。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刘晏厉行节俭

    刘晏,是我国唐代一位着名的理财能手,他在朝中任职共二十年,其间曾先后担任过管理盐铁买卖、转运粮食财物、管理赋税、铸钱等诸项重要经济工作,并经常以皇帝专使的身份出使东南地区,管理当地财政经济;后来,他官至左仆射,成为专门管理唐朝财赋的大官。刘晏在朝中做经济工作的时间长,经他手的钱财数目也相当大,但是刘晏为官期间却始终清廉节俭。二十多年里,他屡次升官,但朴素节俭的生活作风一点没有变。

    在长安城东南部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上,有一座普通的住宅。大门早已褪了色,而且门表面的漆皮也已脱落。大门两侧,没有安放任何其他象征主人身份的奢侈品。走进门内,院内只有一排俭朴的住房,没有亭台楼阁,更看不见奇花异石。

    这座住宅便是当朝财政大臣刘晏的家。刘晏当官几十年,没有为自己盖过一间华丽的住房,有人劝刘晏说:你家的那条街道过于繁杂,您住在那里太有失身份;也有人说:刘晏的住宅过于破旧,一个普通的中等官吏的住宅也会比刘晏的家有气派,并建议刘晏重修自己的府第。刘晏每次听到这些,总是一笑,他常对朋友讲。“居住只求安全方便就可以了,不必讲究阔气。追求门面的气派,居室的华丽,都会造成浪费,这是不符合勤俭的精神的。”

    刘晏在住房上追求俭朴,在生活起居诸项花费上也厉行节约。

    有一年冬季的一天,北风呼呼地叫着,大雪过后,房顶上、路两旁,到处是一片银白。五更时分,天依旧是灰黑色的,刘晏已经坐上了他的旧马车,准备去上朝了。这天天气格外冷,刘晏身穿的冬衣早已破旧,刘晏坐在车上直打哆嗦,两只脚冻得似乎已僵硬了。这时,刘晏的车子来到了一家卖食品的铺前,刘晏向里张望了一下,忙叫停车子,想到铺中买点吃的,暖暖身子。可当他走进铺中一看,铺内样样早食价格都不便宜。他犹豫了片刻,又从铺中退了出来。

    后来,他又遇到了一家烧饼铺,打听到这家铺子的烧饼价格相当便宜,便叫仆人去买几个来。当仆人捧着几个热烧饼回来后,刘晏便摘下帽子,用帽子把烧饼一兜,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与刘晏同行的几个官员,见刘晏这一副寒酸相,都捂着嘴偷偷笑他,有个阔家子弟,见刘晏这副样子,竟毫不客气地上前骂刘晏“乡下佬”、“土包子”!刘晏却摆出毫不在乎的样子,他边吃边说:“蛮香嘛,好吃得很!”从那以后,刘晏常到那家烧饼铺买烧饼充当早餐。

    他的仆人见主人总是这样,有时也责怪他:“太不讲究身份了。”可刘晏听了这话后,总是很认真地说:“节俭是贤者的美德。一个人失掉了这个,才是真的没有了身份呢?”

    刘晏在朝主持财赋期间,唐政府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其中不能不说与刘晏很会节俭有极大关系。

    但是,在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对一个正直、廉洁的清官来说,归宿常常是悲剧性的。刘晏为官期间,由于他厉行节俭,对贪官、赃官极其看不惯,因而也招来了他们的怨恨,奸臣杨炎经常在皇帝面前讲刘晏的坏话,诬陷他经济上不清白。后来皇帝听信了谗言,先解除了刘晏左仆射的职务,而后又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发配他到四川一个荒僻的小地方当刺史,最后又派太监在四川秘密处死了他。他死后十九天,朝廷才正式发布“赐死诏书”。刘晏死后,他的妻子儿女也被充军发配,他的家族友人中因受牵连而被迫害的达数十人。

    刘晏被迫害的消息传出后,官府中一些正直的人纷纷上书朝廷,谴责奸臣杨炎对刘晏的诬陷,有人还上奏皇帝,要求朝廷为刘晏正名。

    朝中那些奸臣、赃官见社会上对刘晏之死议论纷纷,俨然摆出一副主持公道的面孔,他们不但不敦促朝廷对刘晏做出公正的评价,反而一口咬定刘晏贪赃有罪,并让朝廷下令抄没刘晏的家,声称要没收他的全部家产。在这些昏官、赃官看来:刘晏在朝中主持财政工作已数十年,经他手的钱财何止千万,刘晏要是不贪污、不婪赃,那简直是见了鬼了。因此,奸臣杨炎不顾朝中一些正直大臣的反对,硬是下令抄了刘晏的家。

    抄家那天,刘晏家门前挤满了人。在人群中,知道刘晏平时为人的,见此情景愤愤不平,有人甚至伤心地落下了泪;对刘晏了解不多的人,此时见刘晏宅第设施如此简朴,心中也不免生起几分敬佩。整个抄家过程中,那些贪官及其走狗气焰相当嚣张。但是,这伙人在刘晏家翻腾了大半天,最后只从宅中抄出书籍两箱、米麦数石。在事实面前,他们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说不出一句话,然而,刘晏厉行节俭、廉洁自好的美德,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传颂。

    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杜甫忧国忧民

    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按他自己的说法,“少小多病,贫穷好学”。所谓贫穷,是相对而言。因为他曾祖是河南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着名诗人,只是到他父亲杜闲,才越发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杜甫生母去世较早,他自幼被抚养于姑母家。他爱读书:“群书万卷常暗诵。”他也爱玩:“一日上树能千回。”

    青年时期,为了丰富阅历,开阔眼界,了解风俗民情,他游览了吴越、山东。24岁后,开始走科举仕进的路,但到长安应试却屡试不第。公元747年,唐玄宗下诏,命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去应试,以收揽人才。杜甫很高兴,他和诗人元结都参加了。结果,这次连一个人也不录取。原来,这是李林甫搞的一个骗局。李林甫是礼部尚书。他喜欢迎合皇上的旨意,以固其宠;妒贤嫉能,以保其位,为人面柔心毒。应试的人,一个没录取,李林甫反而上表向皇上贺“野无遗贤”,从而讨好皇帝,堵塞贤路。杜甫经历了这个骗局,对权奸专横的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闲居长安,郁郁不乐。直到44岁,才得到了兵曹参军这样一个极低微的官职。

    这是公元755年冬季。天寒地冻,在长安通往奉先的路上,杜甫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这些年来,对外战争不断,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可那些贵族老爷却过着骄奢淫逸的豪华日子。他亲眼看到长安街上一边是饿死的穷人,另一边是欺诈百姓,挥金如土的富人。

    从长安到奉先要途经骊山。骊山有唐朝皇帝的行宫,皇上和后妃在这里游乐、狩猎。瞧那灯火辉煌,歌舞声声……杜甫心中一阵阵绞痛,啊!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不平等?

    他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这是他给妻儿临时安置的一个住所,一切都极简陋。

    叫开柴门,见到妻子泪流满面,忙问:“唔,一年不见了。你们可好?是不是出了事?”

    妻子泣不成声地说:“小儿子,他,他饿死了!”杜甫忍不住也流下了泪。是啊,全国都处于苦难中,他的亲人也不例外。

    晚上,杜甫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终于有一首诗酝酿成熟了,他拿起笔,一句句写下来,这就是有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其中有两句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两句诗鲜明地描述了那个社会的贫富差异,深刻地揭示了当时阶级对立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杜甫的不平,他同情那濒临死亡线的千千万万老百姓,他挂念着穷苦的人们。

    后来,他看到朝政黑暗,而他又得不到信任。即使有抱负,有才能,也难以施展,于是就辞了官,带着一家老小,到四川成都定居了。在朋友裴冕等人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南浣花溪畔搭起了几间草房,就算安了家。此时,杜甫已经五十多岁,眼花了,耳朵也聋了,头发也快脱光了,一副极度苍老的模样。在草堂,杜甫种了些菜蔬,与当农家民常常来往,日子虽然艰难,心情却还愉快。但最让他惦记的仍然是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第二年的八月,天气渐渐凉了。一天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好大的风啊!狂风吹过,把杜甫住的茅草房子上的茅草全都给刮跑了。

    杜甫急忙拄着拐杖,到外面去捡拾茅草,可已经晚来了一步,南村一群顽皮的孩子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杜甫望着远去的孩子,又回头望望自家没有茅草遮盖的屋子,无可奈何地唉声叹气……风是雨头。果然,不一会儿,雨就下了起来。草堂顶上的茅草被风刮去,屋里到处都在漏雨。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草草吃罢晚饭,在屋里角落安排妻儿睡下以后,杜甫再也忍耐不住,创作的激情冲击着他的心扉。

    他坐在小油灯下,写出了着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诗的最后,他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怎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住上天下的穷人,家家笑开颜,安稳得像座山一样,风吹雨打都不怕。啊!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样的房屋,我的这草房破漏,把我冻死我心里也满足!

    杜甫一生坎坷,辗转漂泊,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的危难和人民的痛苦。他在四川九年,身体越来越差。为了寻找亲友,他流落在湘江,以船为家,公元770年不幸病逝,才活了59岁。

    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后人不公称赞他的诗,也十分赞赏他的品德,称他为“人民诗人”。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吴道子遇挫拜师

    吴道子是唐朝开元盛世时的画圣。

    他天资聪明,在向师傅学画的一群学生中,他的成绩最突出,画得很好。师傅看他学有成绩,让他出去闯荡一番,临别时向他赠言:“不拘成法,另辟蹊径。”

    吴道子认为自己了不起,恃技狂傲。有一次,与很有名的杨惠之比画,结果惨遭失败,他羞愤难当,不仅撕了自己的画,也把杨惠之的画抢过来撕掉了。

    他没想到还有人比他画得好。他衣衫不整、失魂落魄地来到一家酒肆。正巧,当朝的秘书监贺知章和长史张旭正在豪饮。他们醉后挥笔,贺知章提笔写出一幅古拙沉雄、具有飞动之势的狂隶书:“酒中去寻蓬莱境,悠悠荡荡上青云。”

    张旭放臂挥写,两行狂草出现在墙壁上:“张颠自有沧海量,满壁龙蛇碗底来。”字迹真如龙蛇狂舞,气势豪壮。

    吴道子看得发呆,仿佛得见天人一般。他奔到张、贺二人面前,扑地跪倒,叩头便拜。

    张旭和贺知章见一个满脸污垢的人跪在面前,以为是乞丐,连忙扔下两把碎银子,向门外走去。

    吴道子慌忙站起,跑到门前把张、贺二人拦住,重又跪倒说:“在下姓吴名道子,愿投在二位老先生门下学习书法。”

    张、贺二人这才明白吴道子的用意,但看他这副怪样,都不大欣赏地摇了摇头。在他们看来,这个小叫花子怎么能学好字呢?贺知章拉着张旭,绕开吴道子又向门外走去。

    吴道子一看,他们不肯认他为学生,重新又站起来,急得大叫:“二位先生慢走!”然后跑过去连连叩拜不起,只叩得额头流出血来,嘴里还不住地说:“道子实在是为先生的技法倾倒,望能收下弟子,望能收下弟子。”一时间声泪俱下。

    张旭、贺知章为吴道子的一片真诚所感动,过去把他扶起来。

    张旭取出自己写的真、行、草三幅字给吴道子,要他先临习两年,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勤奋就是诀窍。”

    烈日炎炎,蝉鸣不已,吴道子在室内赤膊挥毫,练习楷书,他大汗淋漓,案上堆满了已书写过的纸张。

    秋去冬来,大雪盖地,吴道子在书写狂草。

    一年过去了,吴道子去拜见恩师。

    张旭看见吴道子来马上问道:“你为何刚临一载就来找我?”

    吴道子把一幅自己写的草书呈给张旭:“弟子来请恩师指点一下……”

    张旭将条幅展开一看,很生气,随手掷于地上。吴道子见了,连忙跪在地上说:“恩师,弟子知道,技法还远未练成,然而弟子不是为学书法而学书法的。”

    “嗯?”张旭面有愠色。

    吴道子说:“弟子本来志在丹青。现如今画坛技法俱已陈旧,弟子志在创新,另开蹊径,然而苦于无从下手。也是苍天助我,幸得偶见恩师书法,笔走龙蛇,大气磅礴,猛然悟得若能以书法绘画,便可一改前代画风,于是拜在恩师门下。现有一拙作,望恩师赐教。”说毕,将一幅“兰叶描”金刚力士像呈到张旭面前。

    张旭接画在手,展开观看。吴道子在一旁窥视着他的脸色。但张旭却一脸矜持,不露声色。

    观后,张旭把画卷了起来。

    吴道子起身道:“弟子还要游遍远近山川庙宇,再练山水画技,就此告辞了。”说完,对着张旭拜了三拜,转身离去。

    张旭待他走后,才展开画幅重新看,嘴里叹道:“绝顶聪颖绝顶狂,天生道子世无双。”

    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

    杨时程门立雪

    在宋朝的熙宁和元丰年间,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在洛阳设学,宣讲孔孟的儒家经典。黄河与洛河的读书人,都不约而同地去拜他们为师。杨时也慕名到程颢处登门求教。他学习用功刻苦,长进很快。当他学成回家时,程颢感叹地说:“我的学术思想传播到南方去了。”

    四年之后,程颢死了,杨时听到噩耗,设置了程颢的灵牌,在寝室的门外哀痛地号哭;并且给曾在一起读书的同学们写信,把老师去世的消息告诉他们。

    后来,杨时四十岁的时候,为了深造,又去拜程颐做老师。

    有一天中午,杨时学习碰到了疑难问题,便和同学游酢一起去请教老师。

    他们到达程颐家时,正赶上程颐在睡午觉。他们想,老师讲课很累了,不能把老师吵醒。

    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他们就静静地站在大门外边等候。

    那天,正巧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在雪地里站着,任凭雪花飘落在头上、身上。等啊等,手、脚冰得生痛,他们还是悄悄地站在门外,一声不响。

    过了很久,程颐一觉醒来,发现学生杨时和游酢不声不响、毕恭毕敬地在门外侍立着,两个人满身是雪,成了雪人了。程颐深受感动,连忙说道:“你们二人有什么事?快请进来吧!”

    这时,两人才迈步进屋,向老师求教。

    此时,门外的积雪已有尺把厚。他俩的全身都挂上了一层白絮,站立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人要随时随地利用所有的方法,使用各种手段,在有生之年进行学习。

    包拯廉洁尽职

    提起包公,谁都知道他是一个善于断案、专为百姓伸冤除害的清官。他的名字叫包拯,是北宋中期一位有名的政治家。由于他清廉、正直,生前就博得了很好的名声,人们尊称他为包公。

    包拯在天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时,发生过一起断牛舌案。

    一天,一个农夫忽然发现他家喂养的牛嘴里流血,行走气喘。仔细一看,原来是牛舌头被人割掉了。他又恨又急,就去县衙门告状。

    包拯看了状词,询问了情况,断定这件事是这个农夫的仇人干的。可是没有凭证,怎么办?

    包拯暗自思忖,被割掉舌头的牛反正活不成了,就让这个农夫把牛宰了卖肉。他相信这样做,坏人自己就会暴露出来。

    按照当时的法律,私宰耕牛有罪。第二天,果然有一个人来县衙告发那个农夫违反法令,私宰耕牛。包拯一听,勃然大怒,厉声喝问道:“你干的好事!你为什么偷割了人家的牛舌头又来告人家的状?”这一问好像是晴天霹雳,一下子把那人震呆了,只见他脸色大变,惊慌异常,只好低头认罪。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天长县。

    不久,包拯升任为端州(今广东高要)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贵的砚台,叫做“端砚”,与湖笔、徽墨、宣纸齐名。端州每年都要进贡一定数量的端砚。从前的知州,总要在朝廷规定的数额之外加征几倍乃至几十倍。用以贿赂权贵。但是,包拯在端州任上,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按上贡定额命令工匠制作,当他卸任的时候连一块端砚也没有带走。

    因此,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包拯离开端州的时候,人们知道他连一块端砚也没有带走,都赞叹不已,但又感到过意不去。于是,有人用黄布包了一块端砚,偷偷放在船舱里。当船行驶到羚羊峡口(在今广东肇庆附近的西江上)的时候,突然狂风暴雨大作,船走不动了。

    包拯十分诧异: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为难自己呢?他自信没有做下对不起端州百姓的事。直到在船舱里发现那块端砚,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立即把它投入江心。据说这一来狂风暴雨顿时止息。不久,在包拯掷砚的地方出现一座沙洲,就是那块端砚变成的,人们称之为“墨砚沙”。

    后来,包拯到了朝廷任谏官,在谏官任上,他又是一个直言敢谏的诤臣。他曾经三次弹劾国戚张尧佐,七次弹劾鱼肉百姓的王逵。

    张尧佐是嫔妃张美人的伯父。张美人长得漂亮,又善于逢迎,很受宋仁宗宠爱,被封为贵妃。张尧佐凭借侄女的力量,也当上了掌管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一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于是,包拯愤然上书,弹劾张尧佐,指出正当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任用这样的庸人理财,违背民心,会酿成财政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仁宗皇帝听不进这些话,不久,又加封张尧佐为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权力更大了。诏书一发布,朝廷内外都感到震惊。

    包拯再次上奏章,怒责张尧佐,并和仁宗当面争辩,言辞激烈得连唾沫都溅到仁宗的脸上。

    由于包拯和其他谏官不屈不挠的谏争,宋仁宗终于“感其忠恳”,削去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两职,还作出外戚不得担任军政要职、干预国家大事的规定。

    但是事隔一年,仁宗皇帝又加封张尧佐宣徽南院使。御史中丞王举正说:“陛下滥赏张尧佐,请免除我的官职吧!”仁宗不予理睬。

    这时,包拯又上奏章,指出仁宗的偏执,要求让张尧佐出守河阳,不准回京供职,更不许担任使相。仁宗无可奈何,只好表示:以后如升迁张尧佐,就找出包拯这个奏章呈报。事实上同意了包拯的请求。

    包拯嫉恶如仇,最恨的是贪官污吏。他上过一道《乞不用赃吏》的奏章,要求朝廷罢免贪官污吏,一般不再起用他们,即使再起用,也不让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

    有一个臭名昭着的酷吏叫王逵。他任地方官时,飞扬跋扈,随意增派苛捐杂税,一次就多收税三十万贯。他把搜刮来的钱财进奉朝廷,博得朝廷的欢心,却坑苦了当地的老百姓。他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时,许多老百姓被迫逃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洞里。被他杀害的老百姓不知有多少,人民对他恨之入骨。当他被调往池州时,当地老百姓几千人聚会庆贺,城里数万家居民接连三天张灯结彩。

    就是这样一个酷吏,却官运亨通。不久,又从池州升迁为江西转运使。到了江西,依然是严刑酷法,鱼肉百姓,动辄抓人入狱,判罪充军。

    有人告发了王逵的劣行,朝廷下令本路主管司法的提刑司调查处理。包拯上书反对,指出本路提刑司肯定会包庇他。朝廷没有采纳包拯的意见,结果事情不了了之。王逵怀疑告发他的人是前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卞咸,就制造冤狱,逮捕了卞咸,被牵连的人竟达五六百之多。包拯调查了这个事件,再次上书弹劾王逵。于是,王逵被贬为徐州知州。

    但是,王逵和朝中宰相有旧交,没过多久,又被提拔为淮南转运使。对此,包拯气愤异常,又一次上书弹劾他,认为王逵刻暴成性,难以悛改,不能把百姓交给王逵,听任他肆意残害。由于包拯前后七次弹劾王逵,据理抗争,仁宗只好罢免了王逵的转运使的职务。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陶宗仪摘叶着书

    陶宗仪,号南村,浙江黄岩县人。他少年的时候很好学,曾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官运亨通,光宗耀祖。可当他第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落榜而归后才发现,所谓的什么“考试”全是骗人的鬼话,那都是为富家子弟而准备的,穷人家的孩子根本就别想踏进官场。从此,他就抛弃了做官的梦想,回到家中,一边务农,一边自学。

    渐渐地,陶宗仪长大了,他的知识也逐渐地丰富起来。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但是他自己却并不满足。于是,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到浙江东部一带游学。他到过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朋友,最重要的,还是他拜访了许多有名的老师,像张翥、李孝光、杜本,等等,他都拜访过,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开阔了眼界。他的诗歌、散文都写得很不错,但是他最拿手的还是书法。他有个舅舅叫赵雍,是个书法家,他便拜在舅舅门下,专习篆字。他的篆字是很有功底的,就连当时的大官僚泰不华和丑驴也对他另眼看待,几次派人请他出山为官,怎奈他执意不肯,方才作罢。

    那时候正是元朝末年,朝廷内忧外患,国家政治异常腐败,多次强征民税,老百姓不能安心度日,只好背井离乡,到处流离。陶宗仪也不例外,他在朋友的帮助下,逃难来到了江苏的松江镇。

    陶宗仪来到松江以后,靠着教书的一点微薄收入,购置了几亩薄田,利用空余时间种点粮食来勉强度日。虽然陶宗仪是一个外乡来的教书先生,但是由于他非常平易近人,所以村里的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聊天。农民耕地有个习惯,就是在累了的时候,都要跑到田地旁边去喝点水,歇一会儿,尤其是在夏天更是如此。当时,在陶宗仪的田地边上,正好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外面骄阳似火,树下却凉快得很。宗仪先生读书多,见识广,又会讲故事,因此,每到歇息时,大伙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那棵大树下,一边喝水,一边听宗仪先生讲故事。

    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目瞪口呆,完全忘记了劳动的疲劳。等故事讲完了,大伙也休息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回到地里继续耕作。

    有一天,大家都走了之后,宗仪先生仍坐在树下没有动。他在想:“要是我能把这些故事都写进书里,让更多的人都能读到,那该有多好啊!”

    可是当时兵荒马乱的,纸张很贵,哪里有钱去买纸啊!宗仪先生正在苦思冥想,这时,突然一阵风起,几片树叶随风而落,正好落到宗仪先生的脚下。他望着脚下的落叶,忽然灵机一动:“唉,唐朝不是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吗?我何不也学一学呢?”

    他高兴极了,赶忙起身,拾了一些树叶,跑回家中,取出砚台,提起笔就开始在树叶上写起来。一叶,两叶,三叶……从此,宗仪先生每天下田都要捡回一些树叶,把自己所记得的,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奇闻异事都记在树叶上面,并压平、晾干。时间长了,树叶多了,他就把树叶放进一个罐子里,埋在院中的地下。就这样,宗仪先生十年不辍,写出的树叶共装满了十几个罐子。后来,在学生的帮助下,他把这些罐子挖出来,再加以整理,编成了《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在这部书中,琴棋书画、字帖碑刻、语言文字、种植技术、风土人情、历代掌故等等,都有记载,可说是无所不包。人们所熟悉的纺织家黄道婆的故事,就是他记录在这部书中的。《辍耕录》对于研究古代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书成以后,宗仪先生仍不满足,重新对原书做了修订,又编成《说郛》、《书史会要》、《四书备遗》,都流传于后世。

    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海瑞铁面无私

    在明朝277年的历史上,海瑞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官场上,他是奸臣权贵讨厌的刺儿头,不通情达理,铁面无私;在民间,他是备受百姓崇拜的英雄。他在民间有实际影响,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宰相和皇帝。

    海瑞进入仕途的资格是举人出身。按明朝吏部的规定,就是做名小小的知县,也得是进士出身。因此,当海瑞做浙江淳安县知县的时候,已经熬到四十五岁了。

    淳安县是三省交通的要道,过境的官员及其随从所需的食物、马匹、船轿挑夫,都由县民负担。于是,过境的官员越多,老百姓的负担越重。如果不顾百姓的死活,在这个交通要道上做县官,巴结讨好上司的机会也很多,容易获得升迁的机会。

    海瑞一做官,处世和治事的作风就异乎寻常。

    一次,京城里派出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到浙江视察。鄢懋卿惯于敲诈勒索,收受贿赂,这次又是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到地方巡视。这个贪官每到一地之前,先派人发出通知,声称,“自己的喜尚简朴,讨厌奉迎。地方官府迎送一切从简,不许铺张浪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这样做实际上是一箭双雕,表面是标榜自己俭朴,以此可以沽名钓誉;实质上是通知你为他的到来作好进贡的准备。地方官都知道其中的奥妙。鄢懋卿一路上花天酒地,光收到的“孝敬”钱就有几千两银子。

    海瑞接到鄢懋卿的通令后,知道鄢大人也要到淳安来搜刮一番。海瑞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为国尽忠和为公众服务是他年轻时就立下的志向。他对这类投靠权臣严嵩发家,贪婪无厌的官吏深恶痛绝。海瑞也看出这个鄢懋卿是个狡猾的贪官,发下所谓的“通令”只是官样文章,目的在于防备地方官抓他的小辫子弹劾他。

    海瑞想:其他地方的县令怎么做我管不了,但是,休想在我管辖的淳安县捞到一文钱、一寸绸缎。让你鄢大人知道,大明王朝还有像我海瑞这样不买账的清廉官吏。

    海瑞决定顺水推舟,借鄢懋卿发下“一切从简”的通令,给鄢大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当鄢懋卿启程赴淳安的前一天,他接到署有“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海谨禀”的公函。这鄢懋卿是第一次当钦差大臣,沿途不断地接到下属呈递的公函,起初还亲自过目看看,从那些阿谀逢迎之词中品味做钦差的尊贵,陶醉一番。一路南下,他很快就对地方官场的那套奉承麻木了,对这类公函不再像以前那样亲自过目,只是要属吏读给他听一听罢了。

    海瑞呈递的公函却使鄢懋卿气急败坏。公函上说:“我接到您发下的通令,要本县迎送招待一切从简。可是,据我属下打探的消息,您所路过的地方,都设盛宴款待,每次宴席花费三四百两银子,而且还有不少人将金银绸缎在宴席上奉献给您;下榻的住处也极为华丽铺张,别的不说,连尿壶都是银子做成的。这使我很为难,按您的通令办,恐怕怠慢了您,对您不恭;像各地一样铺张奢华,又怕违背了您下达的通令。请您决定该怎么办,并迅速通知本县,以便按您的要求准备。”最后,海瑞还写道:“朝廷大臣如果不能拒绝地方官的阿谀恭维,接受重金厚礼,势必无法做到公事公办,完成皇上委托的重任!”

    鄢懋卿心里盘算起来:要我白纸黑字地写明他们该怎么迎接?如果说按其他地方一样办,不就为他留下了告发我的证据吗;可按通令办,我去淳安县一趟又有什么甜头呢!

    这次千里之行,鄢懋卿还没有这么难受过。他明白,自己的把柄已被海瑞抓住了。想来想去,又有些害怕。最后绕道到别的地方去了,没敢进淳安县一步。

    海瑞在淳安做知县时,顶头上司是浙江总督胡宗宪。胡宗宪是一名文官,他投靠严嵩后才出任总督,肩负防御倭寇的重任。他做事雷厉风行,又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境内的官员和百姓都十分畏惧他。

    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大帮随从和行李路过淳安县,住在县城的驿站里。海瑞曾经给驿站立下一条规矩:不管是哪一级官吏,都不准额外破费,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驿丞接待胡公子,照旧如此。

    胡公子平时养尊处优,横行霸道,远近闻名,别人怕他都来不及,可在淳安,县官不来巴结他,驿吏也把他当普通客人对待,他骄横的脾气就上来了,再一看饭桌上的简单饭菜,气得掀了饭桌,砸了门窗,还叫随从把驿丞绑了起来,吊在屋梁上抽打,骂他有眼不识泰山。驿吏吓得跑来禀告海瑞。

    海瑞早就风闻胡公子为非作歹的劣迹,现在竟在淳安县无理取闹,吊打驿丞,海瑞决心认真地收拾一下胡公子。

    听完驿吏的报告,海瑞便命令衙役皂隶去拘捕这位公子和他的随从,带到公堂上审讯。

    那胡公子一上堂,口口声声称自己是胡公子,暴跳如雷,还威胁海瑞。海瑞喝道:“总督大人一贯要求下属奉公守法,自己也为人表率,哪里会有你这样胡作非为的儿子。你敢假冒胡公子,威胁本官!来人,给我打二十大板!你若不服,我还要从重惩办。”胡公子从小娇生惯养,哪里受过这种罪,挨过板子,嘴也不硬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乖乖在供状上认罪画押。

    海瑞还没收了胡公子随身携带的大量银两。

    第二天,海瑞命令衙役把胡公子押解到总督衙门,并让他们带去呈报总督的公文。

    胡宗宪一见儿子的狼狈相,知道他吃了大亏,十分心疼,怒气冲冲地打开海瑞禀告的公文,只见上面这样写道:“此人自称胡公子,非法损毁驿站的公物,吊打驿丞。现押解至总督衙门,请您查实后发落。我认为,这是一个假冒胡公子的刁民,因为胡大人廉洁清高,不可能有这样骄横的花花公子,也不可能随身带着那么多的金银财物。”

    胡宗宪看完信,有苦说不出,承认是自己的儿子,事情张扬出去,反而有损自己的威望,只好将这口气往肚里咽。

    在严嵩当道的时候,海瑞敢于反抗严嵩的亲信、自己的上级,很需要勇气,海瑞忠于职守和正直的声名也在朝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赞赏。

    过了二年,严嵩被皇帝免职,他的党羽相继倒台,鄢懋卿和胡宗宪也被削职。海瑞在他们当权的时候就敢于和他们作对,因此声望大增,升任为户部主事。

    海瑞一生抱定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宗旨。自到京城做官,对嘉靖皇帝的昏庸荒惰和官场的腐败看得很多。嘉靖皇帝长期不上朝,只在宫中设醮并向道士求长生的秘方。尽管他不了解朝政,但是,朝廷的大事他仍然主观独断,还容不得任何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果他决定的事情办糟了,就杀一个昔日的亲信推卸自己的责任,平息舆论。还自以为圣明如尧舜一样,这样一来,朝政日非,纲纪不振。

    海瑞对这一切忧心如焚,经过慎重考虑,他向嘉靖皇帝递上了震惊朝廷的奏疏。奏疏中指出:“现在官吏弄权狂法,贪污腐化,宫廷无限浪费,徭役赋税沉重,各地盗匪滋生,皇帝本人应负直接的责任。皇帝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求长生不老之术,是捕风捉影,痴心妄想。陛下已经成为一位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奏疏中最刺激嘉靖皇帝的话是:

    “普天下的官员和百姓,很久以来就不认为您是正确的!”

    海瑞的奏疏极端尖辣,但又恪守人臣的本分。这样的奏疏,在明朝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指责皇帝的性格,否定他所做的一切,等于说皇帝是尸位素餐,这比唐朝魏徵的劝谏还激烈。

    海瑞自知保不住性命,在递奏疏前,他就买好了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人们也都吓得逃散了。

    嘉靖皇帝读了奏疏,把奏疏使劲摔到地上,愤怒地嚷道:“抓住这个海瑞,别让他逃跑了!

    ”

    一位知内情的太监急忙跑下禀奏说:“这个人是有名的书呆子,听说他已经在上奏章以前就买好棺材了,现在正在家里等死呢,他是不会逃跑的。”

    嘉靖皇帝听完,长叹了一声,从地上拾起奏疏又读了几遍。过了两个月,嘉靖皇帝才下令把海瑞抓了起来。刑部判了绞刑,可嘉靖皇帝始终没有批复。

    十个月后,嘉靖皇帝死去,海瑞才被释放出来,又继续他为民请命、报效国家的政治生涯。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杨翥让地三尺

    忙过了一天公务,明朝礼部尚书杨翥缓步走出衙门。春天的暖风吹来,使人感到舒适、惬意。他伸伸懒腰,吩咐等在衙门口的佣人:“回府。”佣人们连声应道:“是,老爷。”

    杨翥登上轿子坐下。此时,他才感觉到有些疲劳。他微微闭上眼睛,不大功夫,竟进入了梦乡。

    忽然,一阵争吵声使他惊醒了。他抬起头,伸手撩起不大的轿子窗帘向外看。原来是路帝两个中年女人吵架。那吵架的女人一胖一瘦,两个人怒目而视,互不相让。胖女人指着脚下的地喊:“想占我家的地,妄想!”

    瘦女人同样指着脚下的地,喊:“你家的地?谁说的?分家的时候,明明分给我家的,现在怎么会成了你的!你不是在做梦吧?”

    胖女人冲上去,一把揪住瘦女人的衣襟,推推搡搡地说:“你说什么?分家时分给你了?胡说八道。公公的话我记得清清楚楚,说这片地分给我家。你的脑子让狗吃了?”

    瘦女人不甘示弱,也伸手揪住胖女人的衣襟,说:“你放开手!”

    胖女人说:“我不放开!你不讲理,我饶不了你!”

    大概轿夫也被吵架的女人吸引住了,脚步越走越慢。

    杨翥明白了,这两个女人是妯娌,为争脚下土地而争吵,眼看越吵越烈,快要打起来了。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唉,这是何苦呢!”

    他很想停下轿子,下去劝一劝那两个女人,为了一点小事不要争吵不休,更不该动手打起架来。

    可是他的身份,又使他打消了下轿的念头。是啊,作为当今礼部尚书,怎好为妯娌打架而抛头露面呢!

    轿前开道的人正要去呵斥那两个吵架的女人时,突然从屋后跑出一个中年男子。他一把拉住胖女人,说:“受了什么魔,疯疯癫癫与人家争吵?真不像话!快放手!”胖女人放开手。

    那男子瞪了胖女人一眼,说:“快回家去。”胖女人悻悻地转身离去。那男子又向瘦女人说:“嫂子,请原谅她,她做得不对。不管当初爹活着的时候怎么说的,这块地您尽管用。”

    那瘦女人望着那连连道歉的男子,忽然呜呜哭了起来,说:“好兄弟,我不是要争这块地,我是要争这口气呀!其实,用不用这块地,没什么要紧。只怪我心眼儿小,与弟妹争吵,望兄弟不要见怪。”

    那男子点点头,说:“自从哥哥病逝以后,嫂子拉扯着侄儿们,也不容易。嫂子不要再说了,这地您用吧!”

    听到这里,杨翥掀开轿帘,对开道的下属说:“往前走,不要管他们了。”

    看到那个大度豁达的男子,杨翥心中称赞说:“好!好!”

    又走了半里路,杨翥到了家。他先到书房歇息了一会儿,等待吃饭。不大功夫,夫人走进书房。杨翥抬头,笑着问:“夫人来请我吃饭?”

    夫人摇摇头,说:“饭还没有做好。老爷,我来是有事相告。”

    杨翥说:“夫人请讲。”

    夫人向前走了几步,说:“本来不想将这些杂事告知老爷,可此事不讲,又觉不妥。大概是因为春天到来,许多人家动土,或种植,或修建。咱家西侧邻居今日修了一条篱笆,占去了咱家宅地一二尺。”听到此处,杨翥笑了,心中说:“真是巧合,今日路上亦遇到此类之事。”

    夫人接着讲:“按说,邻人多占我家宅地是不对的,可是,可是——”“可是什么?”夫人犹豫了一会儿,说:“我意是说,区区一二尺地,我们就不去计较了,不知老爷以为如何?”

    听了夫人的话,杨翥笑了,说:“夫人所言甚是,我赞成。”夫人也笑了,说:“我看出来了,你又要诗兴大发,写首新诗了。”

    杨翥点点头,说:“夫人猜中了,我有四句诗,待我写来,请夫人指教。”

    说罢,杨翥提笔铺纸,写下了四句:

    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作两家墙。

    普天之下皆王土,让他三尺又何妨。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笼鸡榻侧

    在浙江浦江县一带,流传着一个明代大学者宋濂以模范行动影响学生“笼鸡榻侧”勤学的故事。

    宋濂在浦江东明书院任教时,有个叫郑洧的学生读书极不用功。有一次,宋濂让他背诵《诗经》,他断断续续地背着,背不下去了,眼睛就偷偷地往手掌上溜。这一作弊行为马上就被发觉了,宋濂用严厉的目光瞪了他一眼,郑洧红着脸低下了头。当天夜里,郑洧由父亲领着前去向先生检讨、道歉。父子俩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宋濂的住宅——青萝山茅庐。走进门,只见宋濂正在残烛的微光下,用火炉烤着结了冰的墨砚,虽然双手冻得通红,可还在一笔一画地批阅文稿。

    郑洧见此情景,两颗泪珠溢出了眼角。他咬紧嘴唇默默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要了个鸡笼,将家中那只报晓的大雄鸡关了进去,然后放在床榻侧旁。黎明前雄鸡一唱,他便翻身下床,捧卷苦读。从此,郑洧进步很快。

    宋濂一生勤奋治学,不愧为人师表。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只得到附近有藏书的人家登门求借。回家之后,立即动手抄录。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天,他都坚持抄书,毫不懈怠。冬天,有时砚池里结了厚厚的冰,手指冻得不能伸直,他也不肯烤烤火,为的是不延长借书期限,免得以后别人不愿再借。附近的邻居见小伙子蛮讲信用,说好什么时候还书就什么时候还,因此,凡是宋濂来借书,都有求必应。不几年,宋濂就把附近的书都借遍了,自己家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手抄本图书馆。

    到了20岁,宋濂的求知欲更旺了,他感到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没有名师指点,许多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于是,他便只身出门访师求学。

    其时正值数九寒冬,他脚穿草鞋,肩背行李,在冰天雪地的深山峡谷中艰难地行走。路上的积雪数尺深,脚冻得裂了很深的口子,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印在雪路上,他仍咬紧牙关坚持向前走。等到了旅店歇息的时候,双脚已冻得不能动弹了,别人替他用热水烫上许久,才慢慢恢复知觉。他住在旅店里,每天粗茶淡饭还不能吃饱,更不用说鱼肉荤菜了。然而,生活上的苦楚,丝毫也影响不了他求师的急切心情。

    有时访到名人门下,那儿已有许多富豪子弟在听讲,他们穿绫罗绸缎,戴朱缨宝饰,佩白玉佩环。宋濂则粗布敝衣,侍立在后面。有时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些疑问,向老师请教,遇着老师不耐烦,训斥他一顿,他就恭恭敬敬地低着头听着,一声也不敢吭。老师见他色恭礼至,便平息了怒气。等到老师心平气和之后,宋濂马上又继续质疑问难。

    就这样,宋濂在名师的指点下,勤奋苦读了多年,终于成了当时一位才学渊博的大学者。他不仅主修了《元史》,而且有《宋学士文集》等名着流传后世,在学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多学知识才明事理,多拜老师才有智慧。

    林则徐封仓救灾

    清朝道光四年(1824),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

    半个多月来,天天大雨。林则徐站在窗前,双眉紧锁。他想,这雨再要不停,涝灾将使农民颗粒不收。老天啊,你若有眼,就停一停吧!停一停吧!老天并不因林则徐忧心如焚而转晴停雨,不但不停,反而越下越大。又是几天的阴雨。尽管林则徐想尽办法,开渠挖沟,排水除涝,但仍然面临着大面积的灾荒。逃荒的人成群结队,不断有人饿死病死在荒郊野外。

    林则徐换上便服,来到乡间,察看灾情。之后,又到城镇,了解粮食价格。在一家存米不多的粮店,林则徐询问老板:“你的米多少钱一斗?”老板满脸愁容,说:“每斗七百文。”

    林则徐惊叹道:“怎么涨到这个价格,比灾前竟涨了一倍!”

    老板诉苦说:“没有办法!即使涨价,也无法解决米荒。我店无有存货,卖完也就得关门了。”

    林则徐打量打量了粮店,问:“这里有什么秘密?”

    老板叹了口气,说:“财主囤粮,百姓遭殃啊!”

    说到此处,老板不再讲了。林则徐点了点头,听出老板话中有话,心里已有了新的谋划。

    林则徐回到衙门,立即行文,发布官府告示:“连日阴雨,造成灾害。荒民遍地,已无生路。米行要即时粜米,以平市价。殷绅富户,存积米粮,亦需乘时出粜,不许观望迁延。”

    告示贴出以后,百姓生机有望,纷纷高呼:“林青天知民之心!”“林大人救了我们啊!”

    林则徐多方了解,终于探知一个名叫潘世恩的富家囤粮万石,不肯救济灾民。

    这潘家的主人潘世恩,是朝廷大员,原在京师做官,目前正在家为父亲守孝。

    林则徐为了解救灾民苦难,不顾个人劳累,亲自来到潘世恩家,动员潘家开仓粜米,赈济饥民。

    潘世恩傲慢地说:“林大人亲自登门来劝,本应给大人一个面子。嘻嘻,可本官并非那种随便赏人脸面的人。实话相告,我家没有粮食去赈济饥民。”

    林则徐心中虽然愤怒,但忍了又忍,问:“大人说贵府没有米?”

    潘世恩点头说:“对,没有可以赈济别人之米。”

    林则徐又苦劝道:“潘大人三思,若能救救灾民,当是功德无量之事。还望潘大人发济世之心。”潘世恩冷冷一笑,说:“本官心有余,力不足呀!”“真的?”“真的!”“潘大人家里那众多粮仓——”没等林则徐说完,潘世恩就连连说:“那些粮仓都——都是——都是空的。”“空的?”“空的。”

    潘世恩不敢用硬的办法,因为如若林则徐向朝廷告他一状,他也怕皇上怪罪,所以就声言粮仓是空的。林则徐虽官居按察使,但料他没有胆量搜查朝廷命官。

    林则徐沉思一下,心中早已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但又软中有硬地说:“空的?哈哈,那太好了!”

    潘世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吃惊地望着林则徐。林则徐大声接着说:“既然潘大人的粮仓是空的,那本官就暂时借用一下。”潘世恩措手不及,反问:“借用?”林则徐站起身,态度坚决地说:“对,借用一下!”

    说罢,他立即命令手下人将潘世恩家的粮仓全部贴上封条,派人看守。潘世恩追悔莫及,恨透了林则徐,却又无可奈何。过了一天,林则徐开仓放米,赈济饥民。

    林则徐为百姓智斗权富,威名大振。

    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