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痛彻心扉,也要对世界微笑-失败再惨痛,重来永不言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失败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能够把握失败的人,也能拥有成功。面对失败要有理智的态度,一次失败左右不了人生,左右人生的是永不言败的意志。

    1.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天底下没有永远不幸的人,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抱怨、后悔、自责,有时候应该学会换个角度、转个弯来考虑这个问题。

    曾经,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封信,它是英国的凯恩斯写给朋友的,在信中他这样说: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渴望考入剑桥大学。为了这个理想,我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我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坚信,日后剑桥一定有我的一席之地,根本不可能发生意外。可是,这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后来,我得知自己根本没有被剑桥录取,这个消息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粉碎了,我觉得再没有什么理由支撑着我活下去。我开始忽视我的朋友、我的前程,我抛弃了一切,既冷淡又怨恨。我决定远离家乡,把自己永远藏在眼泪和悔恨中。

    当我清理自己的物品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封早已被遗忘的信——已故的父亲给我的信。他在信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不论活在哪里,不论境况如何,都要永远笑对生活,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可能的失败和打击。”我把这段话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父亲就在我的身边,正在和我交谈。他仿佛在对我说:“坚持,不管发生什么事,向它们淡淡地一笑,继续活下去。”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虽然没有进入剑桥,虽然又遭遇了几次失败,但我终于知道,笑对失败就是对失败最大的报复,一味地哭泣只能让失败愈加嚣张。今天,这种积极的心态已经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有句话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其实它和凯恩斯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当你遭遇了失败的时候,若是一直哭泣,一直沉浸在自责和痛苦中,那只会让自己更加悲伤,甚至丧失斗志。而那杯已经打翻的牛奶,也永远不可能再重新回到杯子里。面对生命中的一些失败和打击,我们不要抱怨客观因素,要学会从错误中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然后忘记错误,重新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具备足够的勇气。因为失败和挫折就如同屋子里的尘埃,只要你轻轻一掸,就可以拥有一个清净亮丽的屋子。

    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忙碌着工作的事情,而岑威却想自己创业。他曾经给一家私立大学做过代理招生,这让他萌生了创办一个成人教育班的念头。毕业后,他东挪西借凑了几万块钱,终于把教育班办了起来。

    起初,教育班发展得还不错,可是因为缺乏经验又疏于财务管理,岑威只顾着将资金投入到广告宣传、租房和日常开销上,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升教育实力。结果,他的教育班虽然引起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可他自己所得的经济效益并不好。几年干下来,岑威不仅没有赚到钱,反倒将当初借的那些钱也赔了进去,这几年他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一次的创业失败给岑威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自责没有考虑周全,这种状况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那段日子,岑威整天闷闷不乐,有时候就一个人喝闷酒,神情恍惚,根本没有心思重新发展自己的事业。

    一天,岑威在街上闲逛,突然遇到了自己大学时的老师。那位老师当初很欣赏岑威,如今看到他憔悴不堪的样子实在不解。当岑威将自己的事情告诉老师之后,老师想了想,真诚地对他说:“事情都过去了,你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呢?这只能让你心情越来越糟,意志越来越消沉。你要试着接受失败,从这些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你还年轻,完全可以重新开始。”

    听到老师的一番话,岑威感觉自己不再彷徨了。很快,他就振作了起来,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中。

    在工作和生活中,谁都可能暂时地做出愚蠢或者失策的行为,不同的是,有些人选择改正错误继续前行,有些人则沉浸在失败中自怨自艾,无法走过这个难关。诚然,遭遇了巨大的打击之后,要重新振作需要巨大的勇气,有些人事先没有心理准备,因此失败降临之后,他们便乱了方寸,除了抱怨和痛苦之外,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你可以试着这样宽慰自己:告诉自己事情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让自己暂时喘一口气,然后再慢慢消化这些问题;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败,找到原因,进行客观地分析,以此为鉴;学会放下,放下痛苦和过去,重新开始。

    如果此刻的你也在遭受着挫败的打击,不妨由衷地告诉自己:“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有些事已经无法改变,那就试着改变心态吧!汲取失败的教训,然后轻装走向下一次的成功。

    2.不以成败论英雄

    任何一场比赛,有赢家,也有输家。赢的人无不兴高采烈,而输的人却各有不同。有的人,输了比赛便垂头丧气;有的人,却懂得享受比赛本身,懂得从失败中发现不足,取得进步。这样不同的心态,让同样失败的结果,对于人生却有了不同的意义。

    不是每朵花都会结出果实,但是花朵本身就已是这株植物的意义;不是每段旅途都有美丽的终点,但那些沿途的风景就是旅行的意义;人漫漫一生,不是每次努力都有收获,不是每次付出都有所得,更不是每次拼搏都能获得胜利。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奔跑”者。各自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奔跑”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目的地,没有到达胜利的巅峰,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努力了、拼搏了,其中的经历感受到了,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也就是真正的英雄。

    夕阳西下,在看似平静的草原上,狮子和羚羊都在自己的领地上暗暗沉思。

    狮子想,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要奋力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羚羊想,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第二天,狮子发现了正在专心吃草的羚羊,立刻飞奔过去,羚羊警觉地发现了朝自己冲过来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开始逃命。

    最后狮子没有追到羚羊,被其他的动物嘲笑了一番。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它当然要跑得更快了。”

    这一次狮子没有追到羚羊,但那又如何呢?狮子并不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就丧失百兽之王的地位,而追到羚羊也好,没追到也好,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丰功伟绩只能成为平凡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却不能论成败。就是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踏实地做出一点别人所无法替代、重复不了的工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也算是一种成功。所以,在任何时间,我们都切莫以成败论英雄。

    在人生道路上,只要毅然追寻自己的理想,无论成功与否,只要你真诚地付出了,努力了,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你就是英雄。

    我们对《老人与海》的故事都并不陌生,在古巴圣地亚哥的一位老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快要饿死了。但他不肯认输,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在海中钓到一条身长18米的大马林鱼。

    但是这条鱼实在太大,渔夫明知道对方力量比自己强,他还是决心战斗到底。他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与对方奋战了三天三夜,最终杀死了那条大马林鱼,并把它绑在船后,准备拖回家。

    在归程中渔夫又一次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反抗:渔叉没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小刀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用舵把来打……最后回港时大马林鱼只剩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个故事,结果看似是失败了,但是渔夫勇敢面对失败,在暴力、死亡面前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即便结果是失败,但在过程中,却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困难,这怎能不算是一种成功呢?更何况,他从中体味到与困难的生死较量是任何人都感受不到的,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失败呢?

    成功和失败本来就都是生命的意义,最灿烂的花——无论玫瑰、百合还是郁金香,往往不是为了结出最丰硕的果实而开放的。如果过程足够灿烂,如果在路途中已经尽过最大努力,那么就算结局失败又有什么关系?

    成功的乐趣绝不仅仅在于享受目标达成的那一刻,而在于享受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激情、艰辛,甚至磨难!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不要认为自己没能达到目标就是失败。要知道,成败的结果只是人生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唯有过程才是永久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给自己鼓掌,学会欣赏自己,如此你将获得无比精彩的人生。

    3.做积极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一家私企的董事会上,12位投资人正在讨论如何建造亚洲最大的游乐场。

    可以说,他们个个都是业界精英,发言也都相当精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12个人都在谈论“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以及在哪一个环节上最有可能失败,甚至还具体筹划到“准备赔5000万,如果还不能赚钱,就放弃”。

    12个人千里迢迢聚在一起,经过周密的调查和严谨的论证,得出来的更像是为失败做的一个计划。

    人生长路何等艰辛,肯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可许多最后成功的人,他们的行事风格大都是在没有成功之前,就已经提前咀嚼了失败的苦涩与伤感。他们的成功计划反而更像是一种为失败准备的周密流程。而那些最终失败了的人,却很少做过失败的打算。在这样的基础上看来,把失败计划做好,也许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实,从我们准备出发的那一天起,就要从此承担以后有可能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动手开启新的篇章前,必须从各方面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同时把“危机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

    这种落实首先就体现在心理上,也就是心里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建设。心里有所准备,在遇到挫折时便不会自乱阵脚。多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避免走前人的“老路”,就能真正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即使为错误付出了“成本”,也不会过于丧气失望,从失败中分析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对日后更广阔的发展未必就不是件好事。

    聪明的人善于把最坏的打算作为经历挫折、承受打击的底线。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再遇到小的涟漪,就会对自己说:“这点波浪算得了什么?”越早在心理上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往往越具有坚定的意志力以及工作的战斗力,以至于在日后真正能承受住打击,很好地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

    如今,对于世人来说,40年前美国宇航局阿波罗11号登月的辉煌成功已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了。但很多人也许至今都不知道,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甚至都已经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了失败演讲的准备。

    这份为尼克松总统所写的预备演讲词如今静静地躺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当中,只有当阿波罗11号任务发生悲剧,使指挥官尼尔·阿姆斯特朗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永远留在月面,而他们的同事迈克尔·科林斯在指挥舱中绕月环行时,才会被尼克松总统读出。

    这个中的渊源要追溯到指挥了阿波罗8号绕月任务的宇航员弗兰克·伯尔曼身上。他向尼克松的演讲词作者威廉·沙费尔建议,出于谨慎的考虑,最好要妥善做出后备计划,以防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之下不幸牺牲。

    在这份十年前才公之于众的预备演讲词中,人们看到了这样具体的言语:“命运已经注定了这些心怀和平到月球上探险的人将永远留在月球上安息。这些勇敢的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知道他们没有回来的希望,但他们同样知道他们的牺牲将会给人类带来希望……从此,每一个于夜晚抬头凝视月亮的人,都知道在另一个世界中有某个角落是永远属于人类的。”

    当然,登月灾难并没有发生,而阿波罗11号也完好无事。但尼克松曾为此做好的“悲剧准备”无疑是对第一批探月者所面对的未知风险的一个绝好提醒。

    要想有更足够的把握,就要事先“舍弃”一些固有的主观认同。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把对错误、困境、危机和失败的分析研究常态化,做到未雨绸缪,预先充分准备。要知道,失败往往不是一个具体错误造成的,而是一连串错误和多重困境叠加而导致的。

    随时把“万一”握在手心里,积极地准备,做好失败的打算,如此,自然不会被“还不算太坏”的情况所击倒。只有正视困境,才能在人生路上未雨绸缪,最终走向成功。

    4.反求诸己,终登人生巅峰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并从所学中自我反省,这样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够行为无过。

    一个人只有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时时剖析自己,知道自己不善之处,方能不断改善自己、提高自己。人生的每一次挫折和失败,我们不妨都看作是上帝给我们开的一张张罚单,只有慎重地为每一张罚单做检讨,寻找失败原因,才能走上成熟与成功之路。

    不过,反省自我,要求的是“反求诸己”,是寻找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这犹如用锋利的手术刀解剖自己,毫无疑问这是痛苦的,这也正是人们之所以不敢反省的主要原因。

    因此,一个人若要想赢得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就应当改变对自省的恐惧心理,学着勇敢一点,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自省,并养成善于自省的好习惯,然后不断改正,做更加完美的自己,以完美的态度去做事。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他的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等,均受到了读者热烈的追捧。他的成功秘诀便是——自省!

    在写作过程中,狄更斯对自己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没有认真检查过的内容,绝不轻易地读给公众听。每天,他会把写好的内容读一遍,使自己能够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正;作品写完后他还要花上一段时间不断修改。

    直到最后定稿,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不断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狄更斯的作品笔墨精雅深奥、结构简练完美、悬念重重设置又有富有创造性的探索。

    自我反省是一次检阅自己的机会,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更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是选择消极地逃避,还是积极地自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为每一张罚单做检讨,是要我们能正视自己犯过的错误和自己经历的失败,只有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错和失败,才能从失败中走向成功。

    面对自己的失败并不容易,但是要知道,所谓失败,仅仅是失去了这一次达成目标的机会,但同时,也得到了排除错误的一个宝贵信息。我们可以败在经验、败在技巧上,但绝不能败在心志和信仰上。意志力坚强的人懂得在失败中培养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并将它变成一种习惯,以至于在今后的人生长途中,无论遭受多少挫折,仍有坚持朝成功顶端迈进直至抵达为止的力量。

    往往,那些懂得检讨自己失败和错误原因的人常常以其恒心和耐力而获酬甚丰。作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回馈,不论他们所追求的是怎样高远的目标,都能如愿以偿。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将得到比物质报酬更为可贵的经验:“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一颗同等利益的成功种子。”

    最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对于失败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否则也不会有那千万次的“尝试”。

    在爱迪生的发明中,遇到困难最多、耗费时间最长的要算是蓄电池了。他一共花费了15年的时间才研制成功,在这个试验中他共失败了五万多次。当所有人都灰心丧气时,他却乐观地说:“我想,‘自然’它并不是无情的,它一定不会永远深藏着蓄电池的秘密。”终于,他成功了!他的蓄电池被用于火车、轮船上,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这种蓄电池。

    在研制白炽灯时,他尝试了上千种材料,均告失败。有人嘲笑他说:“你永远不会成功。”爱迪生不为所动,沉下心、坚持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他仔细考查每一次失败的原因,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新的知识,而确信自己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终于,他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电灯泡,给自然界带来了光明。而他的名字也熠熠生辉地烙印在史册上,经岁月流洗而不褪色,盛名流传至今。是爱迪生懂得正视失败,从每一次失败中进行检讨,才最终创造了非凡的成就。

    当我们因为某件事而受到挫折时,不妨想想爱迪生在给整个世界带来光明前,那千万次的失败。爱迪生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能够从每一次的失败中检讨自己,学到新的东西。正是因为他为每一张失败的罚单做了反思,才会发明出许多当时的科学家不可企及的东西。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当我们接到人生的罚单时,不要沉溺于挫败感中,不要逃避,不要失望,以勇士般的精神来反思自己,从中不断得到修正和积累,最终得以蜕变为更好的自己。

    5.莫让相同的石头绊倒两次

    人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常常有脚步不稳而摔跤的时候,这是人生不可避免要交的学费。然而,交过学费,就要学到东西,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因同样的石头跌倒两次。

    有些人自尊心很强,一旦被指责就觉得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这样的人一般不会生活得太幸福,因为他们的内心过于脆弱,一个小小的浪头都能让他们站不起身来。其实,面对指责,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反省自己,如果自己真的有错,就要大方承认,并积极改正。

    积极承认并改正错误,才能避免诸如此类的委屈再次出现。如果一被指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哭一场,搞得像是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那到头来最受影响的还会是自己。

    想要让手边的每一件事都顺利进行,就不能怕被指责,被指责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只要不一错再错,及时将错误改正,就是值得推崇的。

    “二战”期间,一直在维也纳做律师的乔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瑞典。到瑞典后,他身无分文,急需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因为他会说好几国语言,所以很希望能在一家进出口公司担任秘书之职。

    他投递了很多简历,但统统遭到回绝。对方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所以不需要会说多国语言的人才。当然也有说话不客气的,有一家公司在回信中就曾这样写道:“你以为你很厉害,其实你很愚蠢,你根本搞不清我们公司需要的是什么。告诉你,我根本不需要什么替我写信的秘书,就算我需要,也不会雇佣你,因为你的瑞典文写得很差劲,你的信中有非常多的错误。”

    乔治看到这封信时,肺都要气炸了,他恨不得冲到对方公司将指责自己的人大骂一顿。但几分钟后,逐渐冷静下来的他不禁反思:“或许他说的是对的,虽然我学习过瑞典文,但它毕竟不是我的母语,我很有可能写了很多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错句。”

    这样反思了一通后,乔治决定要好好补习一下瑞典文,并且他对写信给他的那个老板也由最初的愤怒变成了感激。他想,就算那个人只是单纯拿自己出气,但至少让他了解了一些事情。于是,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那位老板。而这一封信,每一个词他都查过了字典,每一个句子都确保写到准确无误,在检查了好几遍之后,这才寄了出去。

    那位老板自然没有想到自己大骂了一通的人竟然写信感谢自己,并积极承认了他在瑞典文上的不足;更没想到的是,仅仅几日之隔,他的信中的文法竟然有了巨大的进步,那位老板不禁对乔治另眼相看。第二天,乔治收到了那位老板的聘任书。

    乔治在盛怒下及时反省,并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指责他的人。而在这封信中,他改正了自己在之前信中暴露出来的不足,这一举动为他赚来了一个工作机会。从中可见,及时反省自己、及时改正错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同的石头不能将我们绊倒两次。当我们第一次跌倒时,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在意是否有人嘲笑,不如去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为,想想如何才能避免再次跌倒。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反省作为一种习惯,进步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得到孔子这样的赞誉:颜渊无二过。鲁国公曾问颜回为什么同类的错误绝不会再犯第二次?颜回回答,他经常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哪些事,如果事情真的做错了,他就会立刻改正,并且坚持不再犯,坚持久了,就真的做到无二过了。鲁国公赞叹道:“经常反思,从无二过,可以称之为圣人了。”

    我们在生活中犯了错误也该学学颜回的态度。这次的摔跤已经不能更改,那么,就想想怎样才能不再因同样的原因跌倒,做不到从不为过,那么就不二过。

    6.低头,是因为在走上坡路

    莫泊桑曾说过:“天才,无非是长久地忍耐。”忍耐不是为了一味地委曲求全,不是一味地妥协和认输,而是为了在忍耐之后,走出人生的辉煌。

    中国有句俗语:“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其意是说人处在困境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处于屋檐下,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心宽有志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以图将来东山再起;那些懦弱的人,往往会彻底失去希望,畏缩不前,不愿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导致最后的彻底失败。

    不懂在屋檐下低头的人,只能被一时冲动所操控,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痛苦,当然也常常带来极大的成功和快乐,甚至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命运,比如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最好的例证。

    “大丈夫能伸能屈”,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一时屈辱,此时的屈,是为了日后更好地伸,在屋檐下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日后能走向更高的山峰、更广阔的天地。

    西汉名将韩信武功盖世,称雄一时。但当他还是贫困潦倒的平民百姓时,曾经有个地痞侮辱他说:“你敢杀人吗?你若敢杀人,那你就先杀我;要是不敢的话,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面对这等奇耻大辱,韩信很想与地痞一决高下,但他深知“包羞忍耻是男儿”的道理,因此,他选择了暂时低头,硬是从地痞裤裆下钻了过去,围观的人都讥笑韩信懦弱。

    而就是这个懂得低头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作为军事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沉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

    试想,假如韩信不肯低头,却一时冲动刺死那个地痞,情况又会怎样呢?他免不了要吃官司,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枉死鬼,或者只能亡命天涯,颠沛流离,命运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而如果没有面对胯下之辱都可以冷静对待的心理素质,韩信又怎可能在百万大军厮杀的情势中冷静分析,运筹帷幄呢?历史也许就会重写。

    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压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形,除非你能顶天立地,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风躲雨呢?所以,当你在别人屋檐之下时,就有必要对自己的心态做一下调整了。既然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只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能在韬光养晦之后,闯出自己的天地。

    一对夫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冬天,他们一起来到加拿大魁北克滑雪。在他们滑雪的山谷里,并没有特别的风景,而细心的两个人注意到山谷西面的坡上长满了各种松柏、女贞等树木,而与它仅一谷之隔的东坡却只有雪松。夫妻俩对这样奇妙的自然现象着了迷,查了很多资料却都没有找到解释。

    晚上,夫妻俩支帐篷在这山谷中度夜。夜里,天气突变,山谷中突然下起了大雪。夫妻俩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发现,山谷的东坡是迎风坡,没过一会儿时间,东坡的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积雪。就在两人心想这样大的雪怕是要把树枝压断时,只见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优美地弯曲下来,直到积雪从枝干上滑落。就这样,每当树枝上积了足够厚的雪,树枝便躬身将积雪掸落,如此反复。不知不觉中,地上的积雪已没到人的大腿,树却还是完好无损。

    发现了这一现象的妻子对丈夫说:“东坡一定也长过别的树,只是因为不会弯曲,再大的风雪都硬扛着,所以被雪摧毁了。”丈夫点点头:“如果能谦卑地低头,再大的风雪也能渡过的。”

    人也是一样,只有懂得适时地低头才能熬过风雪,才能迎来下一个春天的辉煌。如果一味采取“宁折不弯”这种对付敌人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世事,那么世界也将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你。

    总而言之,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保持一种主动、和谐的关系,将二者的摩擦和冲突降至最低点,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更是一种从容生存的智慧。人在屋檐下,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且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或者已经来到“屋檐”之下时,请告诉自己:该低头时就低头。

    7.行百里者半九十

    丘吉尔曾说:“要看到日出,就要坚持到拂晓;要看到成功,就要坚持到最后。”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在于做事不彻底,往往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再做了。”二人的话都说明了,成功不会轻易到来,要熬得过严冬、挺得过黑暗,人生中的春天和黎明才会降临。

    一段路,越到最后越是难走。就像黎明前总有一段最黑暗的时候。但这最难走的最后一段路恰恰也是最关键的一段,也许你的下一脚就会迈到成功的彼岸。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那一脚。总有人在冬天的最后一日放弃等待春天到来,从而导致功亏一篑。

    冬天过去,春天就会到来,心中要始终坚持对春天的信仰,不要因一时的寒冷和风雪而放弃希望。

    1952年,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鼓作气地从卡德林那岛游到了加利福尼亚海滩。为了再创纪录,在多年后的一天,她开始横渡英吉利海峡。

    那天是大雾天气,在海里已经泡了15个小时的她,看不清自己距离海岸还有多远,忍不住想要放弃了。在脸已经冻得发僵时,她向一直伴随着自己前行的游艇喊道:“快拖我上去吧,我实在坚持不住了。”

    小艇上的人鼓励她说:“再坚持一下吧,离海岸只有一英里远了。”

    但当时四周一片白茫茫,弗洛伦丝全身一阵阵发寒,她看不清海岸,甚至看不清小艇,她以为小艇上的人在骗她,便再三请求拉她上去。

    最后,筋疲力尽、全身发抖的弗洛伦丝被拉上了小艇,但很快,她就发现小艇上的人并没有骗她,她上小艇的地方离海岸真的只有一英里远。

    几天后,弗洛伦丝告诉记者:“如果当时我能看到海岸,或者相信‘离海岸只有一英里远’的劝告,我就一定能游到终点。但那天雾太大了,我什么也看不到,这让我放弃了坚持到最后一步。客观地说,阻止我成功的不是浓雾,而是我内心的疑惑。”

    两个月后,弗洛伦丝再次尝试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那天依旧是大雾天气,海水也依旧冰凉刺骨,身处一片白茫茫中的弗洛伦丝暗暗告诉自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最后。又是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被冻得嘴唇发紫的弗洛伦丝坚持不懈地向前游着。虽然看不见海岸,但她相信,海岸就在不远的前方,最终,她成功了。她告诉身边的人:要想让梦想变成现实,首先就得相信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并且,你要为了梦想坚持到最后一步。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通常,拦住我们的不是这些表面上的“拦路虎”,而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如果我们能打败心中的怯懦,沿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一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走到胜利的终点。

    再长的道路也有尽头,再冷的冬天也不会无尽。不要轻易说你已经尽力,看看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他们是不是已经远远把你落下。如果有人走在你的前方,你就应该相信你也可以再多走一步,再多试一次。再多试一次,即使早已满心绝望;再多试一次,即使脚下布满荆棘。再多试一次,成功就在你脚下。

    理查德因为一次意外,被学校开除。为了生计,他一个人跑到得克萨斯油田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渐渐对野外钻探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当一名独立的石油勘探商。

    在赚了几千美元后,理查德就真的去租赁设备,钻井取油。但很遗憾,他第一次钻井就挑到了一口枯井。但执着的理查德并没有因此放弃心中的理想。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一旦他攒够了钱,就去钻井。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打出了29口油井,可惜很遗憾,这些井全都是枯井。

    尽管如此地不顺利,理查德还是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他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艰难前行。可是,直到年近四十,他还是一无所获。

    在痛定思痛后,理查德专门去攻读了地质结构、油层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地质学知识,以此提高钻井的成功率。在理论知识的帮助下,他又租来一块地皮进行再一次的钻探。这一次,他的脚下不再是枯井,而是巨大的油藏。

    《战国策·秦策五》中有诗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告诫世人末路很艰难,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一半,人们要用充沛的精力,一鼓作气将剩下的路走完。走同一段路,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前者坚持不懈地把路走完了,而后者却在最后几步泄气了。

    想看到彩虹,就要经历风雨;想看到春天,就要跨越寒冬。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密布着众多的荆棘,失败不可耻,失败了不敢继续向前才是真正的可耻。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因绝望和艰难而停步时,是不是真的无法再向前走一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再试一次,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机会。只有再试一次,才能超越自我,攀登到新的成功高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