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奋斗笔记-险中求胜:接受起义大潮来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起义打响反秦第一枪

    眼看北斗七星坠入地平线,瞬间,英雄豪杰如鬼魅般出现。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时光兜兜转转便到了公元前209年7月。大秦朝廷又征了一大批贫苦老百姓去渔阳服役戍边,即今天的京津冀一带。大秦的首都是咸阳,那北京密云一带都算边塞了。这和刘邦率一群劳工去给秦始皇修阿房宫一样,明摆着又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活儿。

    此时,这一行九百多人,有老有小,稀稀拉拉的劳工队伍像一段绵延的万里长城,在差官的押送下行走在茫茫官道上。衣衫褴褛的百姓,每走一步都离地狱更近一步。繁重的劳役、兵役,百姓苦不堪言。那烽火连年的岁月,老百姓就是黑夜里的行人,永远都看不到黎明的曙光。彼时修长城,筑阿房宫,守岭南,修大坟,都是华丽的大工程,需要二三百万劳力,然而全秦总人口才不过区区两千万。所谓年年白骨埋荒外,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这支队伍到达现安徽蕲县镇大泽乡时,适逢暮秋,天降暴雨,雨水连绵不断,道路都被大水冲毁了。这些劳工累的累,病的病,队伍几乎难以前行,现在天公不作美又误了时辰,根本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到达。

    前面说过大秦的律法很残酷,逾期不到斩立决,领头的陈胜和吴广一商量,横竖都是个死,天无绝人之路,不如反了。于是二人杀了押解的将尉,发动兵变,打响了反秦的第一枪,并建立了张楚政权。

    雷鸣电闪之间,大秦的天就变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遍大秦的每一个州县,起义的烽火很快地蔓延着。沛县离安徽小刘村不远,萧何上班就听到消息,曹参差属下来通报最新情况,隔壁的同事们正在眉飞色舞地八卦着,整个县衙都是人心浮动。这个特大新闻,在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三两人聚首之处,必在讨论起义消息。每个地区的公告栏贴满了朝廷的通缉令,头版头条处处可见陈胜、吴广的巨幅画像。萧何一流的政治敏感度,既是与生俱来的,也得益于后天的好学上进。不论何时何地,都是知识成就未来,这不是空话。萧何闻见广博,学问渊雅,练达人情,洞明世故,更是慧眼观天下。大秦当局正兴师动众地忙活着去镇压起义军。萧何闻到了空气中都弥散着战争的味道,仿佛听到了铁蹄踩踏、鼓角争鸣的声音,秦朝的高楼大厦即将坍塌,秦朝真的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但凡成功的人都有强烈的欲望,萧何的心里正惊涛拍岸,席卷着狂澜,他眼前浮现出刘邦的身影。

    大秦江山原本可以说像一个铁桶,嬴政统一六国,举世瞩目。如若大秦政通人和,百姓安居安业,经济繁荣,社会一定和谐地向前发展。然而,如若一个国家动荡不安,经济萧条滞后,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纵使没有外敌入侵,也会从里面腐烂起来。这摩天大厦就像绣花枕头盖鸡笼——外面好看里面空,说坍塌就坍塌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和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一样的,都有一定的过程。

    萧何一番忧国忧民的长谈,让曹参、夏侯婴、卢绾、周勃等众兄弟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2.只有选对人,才能改变命运

    彼时莽苍,长夜未央,剑刃出鞘的寒光,将这天下照亮。

    萧何睿智的眼眸里透着一股异样的光芒:“兄弟们,没有横征暴敛,就没有揭竿而起,这样的爆发已积蓄多时,迟早会发生,这是大势所趋。”

    曹参是武将,直爽地往桌上一拍道:“痛快,真他妈的痛快,杀了这些贪官污吏。这个世界太混乱,很多人太混蛋……”

    夏侯婴的眼睛里更是闪着兴奋的光芒,他凑近萧何,对曹参结结巴巴地说:“你们说怎么干吧?三哥……三哥那边最近来信了吗?”

    咱中场八卦下刘邦做泗水亭长的那些事儿。在那段日子里,夏侯婴趁着驾车送客的时候,时不时拐到刘邦的办公室去坐坐,喝杯茶,聊聊天儿,陪着刘邦打发打发闲散的时光。

    有一天刘邦心血来潮说要学开战车。开战车是秦朝男人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刘邦也想多学两招,艺多不压身嘛。万一沛县哪个旮旯里有匪徒伤人,他刘邦可以耀武扬威地开着战车去追捕,那是件多么拉风又快意的事儿。其实说白了,主要还是因为刘邦刚参加工作时一腔热血,瞅着夏侯婴单位里的战车很好玩儿,撺掇着夏侯婴开出来,教他耍下。夏侯婴为人义气,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哥儿们,便偷偷地把战车开出来教刘邦。别看刘邦天天混江湖,却真没鼓捣过这蹊跷玩意儿,上车后手脚并用都忙活不过来,一不小心战车就失去了控制,向夏侯婴冲了过去。结果,夏侯婴挂了彩,战车也磕坏了。刘邦说:“老弟啊,这事作大了。私开公车,已是违犯条例,会受重罚的,这可怎么办?要不,要不就说我们俩是闹着玩儿不小心摔伤的。”

    夏侯婴和刘邦关系铁啊,怎会把他给供出去,就咬牙把这事给扛下了。

    县衙的领导们都不傻,夏侯婴身上的伤怎么都不像是摔伤的,连萧何求情都毫不管用。夏侯婴获了重罪,不仅被打板子,还被判一年有期徒刑。然而从此以后,夏侯婴和刘邦更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此时就算夏侯婴不提到刘邦,萧何听到农民大起义的新闻时,想到的第一个人也是刘邦。在他的心里刘邦就是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是能够撑起一片晴空的。当然他把他当作未来的领导来培养,是梦想着让刘邦这棵大树枝叶繁茂,为这天下的百姓遮一方风雨。

    熙熙攘攘闹哄哄的乱世,是多事之秋。大厦将倾,终将家亡人散。萧何清楚只有选对人,才能改变命运。话说这天下的事儿,唯有深谋远虑的人,才能根据现已发生的事儿来推断将来要发生的事情,这叫政治远见,正所谓是见微知着。这类人对信息的捕捉和掌握,是迅速、全面、及时、准确的。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继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萧何就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他似乎眼看着大秦正披着落日余晖,登上了即将沉没的快艇。

    3.萧何配戏,与县令密谋反水

    县太爷这会儿子正猫在大堂上,拨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这心里是七上八下,没个着落。秦朝要是跨台,谁先最顶不住?还不是那些显贵高官吗?他们生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朝天子一朝臣把他们无情地拍死在沙滩上。头上的红顶子抹了,官位清零了不要紧,头等大事是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现在,外面风云突变,那群泥腿子土棒子如今没王法了,居然闹腾着在太岁头上动土了,还真敢反了。想起刚才听朋友传来的小道消息,邻县好几个当官的都失踪了。唉,县太爷是冷汗涔涔啊,再不想个辙,估计今晚爬上床,都不知道明晚还能不能看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阳。

    这县太爷挥挥手差人出去,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萧何和曹参齐刷刷地站在他办公桌前。县太爷也没费话就直接对他们说:“想必二位都清楚,本县急匆匆地把你们找来的用意。早上的布告都看了吧,形势逼人哪,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这是关系到咱们身家性命的问题,可不是开玩笑,所以找你们来商量一下对策。”萧何和曹参对望了一下。

    “这么说吧,我明人不说暗话,眼下这帮泥腿子快要杀到沛县来了,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县太爷还真拿自己当狄仁杰了,硬是把皮球踢给了萧何,那眼神分明是在问:“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萧何如果回答:“这么重要的敏感问题大人怎么问属下?”明摆着是不尊重领导。他如果回答:“好啊,咱们两耳不闻天下事,任他绵绵战火还能烧到咱家门口来吗?”县太爷指定骂萧何掩耳盗铃,这么多年的秘书白干了,连最起码的政治敏感度都没有。

    唉,想想《神探狄仁杰》里的李元芳才是个行走江湖的老江湖,长期混迹于官场,陪伴在高级领导干部身边,那说话做事都是十万分小心的。遇上大案、要案狄仁杰每每都会说:“我有一种隐隐的感觉,这其中定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李元芳十有八九一句话:“大人真乃神人也,此事必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聪慧如李元芳,这种万能句式,回答得不卑不亢,既不显得自己无能,又不会在领导面前显摆自己太能,炫耀自己比领导聪明可是官场大忌啊。李元芳说话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火候把握得也准,面对领导的发问不多言,不妄言,既尊重领导权威,又给领导断案搭建好平台。做高级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可不容易,元芳的回复看似简单却又透着很深的官场智慧。

    萧何可以说是李元芳说话风采的鼻祖,只是这位七品的县太爷跟人家狄阁老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大人一向英明,立场坚定,斗志昂扬,您的意思是说,咱们咔嚓了那帮叛贼吗?”曹参配戏似的作势拔出佩剑,刷地一比划,县太爷大笑:“哈哈,此言差矣,我的意思是说咱们来个倒戈,直接加入到他们的阵营中去!”这回轮到萧何闻言色变,大吃一惊了,曹参也惊怔地抬起头来。

    紧接着萧何和曹参又是相视一笑,心想这钝嘴巴的小鸟还想到磨眼里挑食吃——这不欠扁吗?莫非他真想反水?没有信仰的人真可怕,简直就是一棵墙头草,哪边有风哪边倒。

    萧何的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一本正经地问县太爷:“大人,您想,这些年,您也给大秦当局当牛做马,立下了汗马功劳。且不说远的,单说最近您费心费力地给大秦征兵去咸阳修阿房宫这事吧,您功不可没啊。坊间百姓都知道您是大秦的得力干将。您说您现在要背叛大秦,人家那些起义军,不,那些贼子们会相信吗?就算陈胜和吴广那两个头儿会虚情假意地欢迎您,他手下那些泥腿子们也不会买您的账。您忘了上个月咱们派人去押送的那些劳工们的眼神吗?那种仇恨的眼神,都能杀人了。我看咱手中的白旗还没有打出去,人家就抹了咱们的脖子了。”

    萧何长篇大论的糖衣炮弹夹带着恐吓,把县太爷给搞蒙了。加上外面风声传得紧,县太爷本来就恐慌,巴望着这两位属下能给自己出个好主意,现在倒好让他们给吓得腿肚子直发软。但县太爷没有生气,萧何是他的心腹干将,绝对信得过,这些年,可以说县太爷对萧何是言听计从。他哪里知道萧何的心早就扑在刘邦那儿了。

    县太爷瞅着曹参一直在擦拭手中的长枪,就问了句:“曹所长,你看呢?”曹参瞅着萧何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直想笑,可他非常默契地回答:“属下认为萧秘书说得有道理。”

    接着县太爷竟然给萧何倒了杯水,请他继续。萧何惶恐地站起身,双手把水杯捧给县太爷,并把已经慌乱得六神无主的县太爷扶到座位上,说:“大人,属下有个拙见,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得到首肯后,萧何接着说,“属下斗胆讲了,如果您觉得属下说得对,就笑纳,如果您觉得不对,就当我啥都没说,咱们再从长计议好不好?”

    萧何刚才就是想试探下县太爷,别只说不干,到时还没起义,他先把自己给卖了,自己的小命搭进去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会拖累刘邦。现在看来县太爷主意拿得挺结实的,便顺水推舟地把县太爷推进水里,目的还是要鼓动县太爷反水,为刘邦开路。

    县太爷一个劲地直点头,水也没喝示意萧何讲下去。萧何道:“属下认为咱们应该把芒砀山里的那帮流窜犯给召回来。听小道消息说他们现在也有百几十号人呢,那些人可都已修炼得有勇有谋,特别擅长山地作战。到时候,把他们招到您的麾下,这无形中就壮大了咱们自己的力量啊。在您的统一指挥英明领导下,咱们雄赳赳气昂昂蹚过泗水河,挺进咸阳,端了大秦的老窝。到那时咱们就是先遣军,前途繁花似锦。”

    县太爷听得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光辉灿烂的明天一样,他是个老油子啊,知道只要自己的红顶子摘不了,官位保住了,有了前途,就有钱途啊。县太爷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扫了萧何一眼:“可是,你觉得那些聒噪的刁民能听本县令的吗?”

    萧何请他坐下:“大人,咱们这可是借助他人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实力啊。这事儿想必大人比属下更清楚,那群乌合之众现在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边不得好啊,他们是彻底开罪了朝廷,没有了出路,东躲西藏的,那是人过的日子吗?那是亡命天涯啊!咱沛县才是他们的家,您才是他们的靠山。再说了,他们哪个没有妻儿老小在这里,他们做梦都想着回家啊,大人你宽宏大量地给了他们出路,把他们引领到光明大道上来,他们不都得向你磕头谢恩吗?”

    曹参手中的枪都擦得溜光,强忍着笑不让自己出声,他一边听一边腹诽萧何:“这家伙,葫芦里卖的啥药,县太爷不知,俺曹参可算瞅得清清楚楚了。”

    这平时看着迷迷瞪瞪的县太爷此时忽然变得无比清醒,萧何的一番话让他瞬间平添了无穷的力量,但他依然不放心地问:“可是那帮刁民,当初是被俺硬拉上马的,如今世道变了,这帮大胆刁民越发无法无天了,要是他们倒过来踩俺一脚,俺不是白拾着吗?”

    “哎呀,我的县令大人啊,您想啊,那帮冥顽不化的刁民里也有明白人。他们如今落魄江湖,也体谅您在江湖的身不由己。您是咱沛县的老大,可您上面也有领导,您也是给上面的领导传话的,也是迫不得已啊。上面的天再大,咱们可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一方水土养育起来的亲人啊。如今朝廷不知道乱腾成啥样,这天要变可不容易啊,县令大人,咱们可得给自己寻条明路啊,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俺们就是整个家的中流砥柱啊!再说了,上个月您家六姨太不是才给您添了个大胖小子吗?您就忍心让他们跟着您担惊受怕,没有活路了吗?”

    这萧大秘书不是一般的有才华,那嘴皮子耍得那叫个溜。铁齿铜牙两片嘴,他是从国说到家,从大说到小,说得这县太爷是心悦诚服。这话要换别人说,县太爷指不定会打个折扣好好想一想,可萧何是他的心腹,跟在他身边这些年,他说话他受用,他办事他放心啊。

    “可是如今,官场多坎坷,本来指望着这辈子官道平坦老了能平安着陆,哪料想如今要变天,行路难,多歧路啊。曹所长,你一直沉默不语,你说咱们临时扯起的这叶破帆悬挂到船头,能稳稳当当地济沧海吗?”

    曹参脸色严肃地看了萧何一眼,回县太爷道:“大人,属下认为萧秘书说的话在理儿,这算是一条明路,您就别指望着上面的人会帮你,这工夫恐怕他们都自顾不暇,收拾着家当要趁机外逃呢。您在官场混了这些年,您比属下更清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错过了这一村咱可就没那店儿了。大人,咱们可是乡里乡亲啊,在选择中游移是会误大事的啊,历史是要不断向前的,当断不断必成后患啊!”

    萧何趁热打铁,补充道:“大人,曹参讲的是实话,这年月,除了俺们两个谁还肯跟你说话啊!上面的那些大领导靠不住啊,人家都是飞鸽牌的,大人您是永久牌的,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员啊。人家来咱沛县一时半会儿的,拍拍屁股又飞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几年咱也没少往上头进贡,可上头比咱还黑啊。混到了这把年纪了,做好咱的一县之长,比啥都强,您是沛县土着,祖祖辈辈亲戚朋友都扎根在这里,大难临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萧何和曹参的煽情表演,配合得恰到好处,有理有据,有感情有滋味,把县令大人顺利拿下。退出县令大人的办公室后,久候的夏侯婴说他们说完,三个人忍不住击掌高呼“耶”。

    给领导疯狂灌迷魂汤,是需要智慧的,没有头脑的恭维,不会说动领导的心。萧何的字典里没有失败,只有执着和坚持不懈,任凭你是怎样的冥顽不化,他也得给你说下三层皮。

    萧何是一个优秀合格的好属下,在领导眼里,他是奇才,而且从不恃才傲物。

    有才的人最忌讳自以为才华了得,就傲慢得把谁都不放眼里。而萧何最大的优点就是重视每一个人,上至领导下至同事,甚至整个县衙大院里的闲杂人员,包括烧锅炉的、打扫卫生的、看大门的,没有他不放到眼里的。

    萧何善用计谋,城府深,管他是城池还是堡垒,先攻下他,方为上上策。说到底还是一句话,有知识走遍天下,没文化寸步难行。能长久地稳居沛县一秘的位置,在县太爷这个老油条身边工作,仅有旷世的才华是不够的,关键是你还得会对活心眼儿,如若说萧何没有城府,整个人像张白纸一样,展开透视镜就能把他的弯弯肠子瞧个一清二楚,这样的人能不能走出沛县都是个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