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计;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却说司马懿料苟安行计停当,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回。诸葛亮在四伐中原节节胜利之时,不料蜀后主刘禅中了司马懿派遣的内奸所设的离间之计,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孔明只好退兵,但又恐司马懿乘势追来,孔明于是设了“增灶退兵”之计,虚则实之,让司马懿不辨真伪,认为诸葛亮埋有伏兵,不敢轻易出击追赶。就这样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平安回到了成都。诸葛亮采用的“增灶退兵”之计,是巧妙地使用了孙膑减灶与虞诩增灶之谋略,以虚而实之之计来伪装强大,迷惑敌人,使敌方无法判断我方的虚实情况而不敢轻易与我方决战的策略。
在商业经营中,这种以弱示强,虚张声势的经营谋略也大有用场,它可以作为疑兵之计,使对方难以分辨自己的真实情况,从而掌握主动,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