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学校影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教育中的变革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如果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职责,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解决人生遇到的种种问题,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过去,孩子们接受的通常都是家庭教育。手工匠从父亲那里学会一门手艺,经过实践,掌握这门手艺,然后再将手艺传给儿子。然而,如今的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学校分担一些父母的工作,让孩子们在这些领域继续深造。与此同时,要想融入社会,年轻人需要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这一点单靠家庭教育无法满足。

    欧洲教育虽然比美国教育发展得更为全面,但是有时候我们仍然会看到传统教育的影子。起初,在欧洲的教育史中,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接受正规教育。他们是唯一具有价值的社会成员,别的人只能老实本分干自己的活,安于现状。后来,被认定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人增加了。宗教机构接管了教育,一些人经过挑选,学习神学、艺术、科学以及其他专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陈旧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人们为争取更大范围的教育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村子和镇子的学校的教师往往是当地的鞋匠和裁缝。他们上课时手里总握着棍子体罚学生,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只有教会学校和大学才有艺术课和科学课,甚至有些皇帝也是文盲。但是,工业革命要求工人们读写算画样样都得会,公立学校由此应运而生。

    但是,这些学校总是按照政府的需求建立,而当时的政府需要的是受教化的驯服臣民,为的是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必要时能够上战场,因此学校的课程都是以此为宗旨。我记得,奥地利一度部分地保留着这种学校教育,让最下等阶级接受教育,目的是让他们安分守己,不要做越轨的事。但是,这种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随着要求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工人力量的日益强大,他们不再安于现状。公立学校为适应形势而进行变革,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教育理念,即: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多多了解文学、艺术和科学,长大成人后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不想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谋生,或者只能胜任工厂的一项工作,我们需要的是能团结起来为大众谋利益的人才。

    教师的作用

    无论我们知道与否,那些提议进行学校改革的人,都希望提高社会生活中的合作能力,这就是改革的目的。拿性格培养的需要做例子,如果我们能从这方面思考,这一需求的原因显而易见,但是,总的来看,人们还没有完全领会教育目的和技巧。我们要求教师教出来的孩子不仅会谋生,而且还得有益于社会。教师不仅要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来完成这一使命。

    性格培养的重要性

    性格培养的作用还在检验阶段。我们不要在意成文的规定,因为那里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关性格培养的认真而系统的尝试。但是,即使是在学校,结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如果孩子们在家庭中已经具有一些缺陷,来到学校后,苦口婆心的训诫对他们不会起作用,他们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素质,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并在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

    我研究了很多学校,觉得维也纳的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先人一步。别的地方也给孩子们安排了心理医生,给出自己的建议,但是如果教师不认同也不理解实施办法,又有什么用呢?心理医生一星期跟孩子见一两回面,甚至一天见一回,但是事实上,他们并不了解环境、家庭、家庭之外、学校等给孩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总是会写个方子,建议说孩子应该吃得更营养些,或者应该接受甲状腺治疗。他们或许也会暗示教师某个孩子需要个性化的治疗。但是,老师并不明白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因为缺乏经验,自然避免不了犯一些错误。只有当他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后才能帮得上忙。心理医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教师必须了解心理医生知道的事,这样,经过对孩子问题的讨论,他们可以各自从容行事,不用寻求别人的帮助。如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他们也会像心理医生一样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最实用的方法就是仿效我们在维也纳建立的顾问委员会,我会在本章的最后对它进行具体的介绍。

    孩子们一开始踏进校门就会面临全新的社会生活考验,这种考验能够暴露出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不足。和上学之前相比,他们的合作范围扩大。如果此前一直在家里受到溺爱,他们可能不愿意离开父母的呵护而跟其他孩子一起活动。所以,从第一天上学,我们就能看出娇生惯养的孩子的社会情感的缺乏。他们可能哭着要回家,对学校作业和老师不感兴趣,不会倾听,心里只有自己。可以想见,如果他们继续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话,在学校就无法取得进步。经常有一些问题儿童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在家有多乖,可是到了学校就惹麻烦。这也许是因为孩子觉得家才是对他最有利的地方。家里没有什么考验,因此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就不会暴露出来。但是,一旦到了学校,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就会产生挫败感。

    有个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开始,什么也不做,无论老师说什么,他都会嘲笑一番。他不愿意做作业,学校认为他智力发育落后。我就问他:“大家都想知道你在学校为什么要嘲笑老师呢?”

    他回答说:“学校就是爸爸妈妈开的玩笑,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耍他们。”

    他过去在家里总是被取笑,因此认为任何新环境都是家人跟他开的玩笑。我让他明白是他自己太敏感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开他的玩笑。后来,他对学校产生了兴趣,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师生关系

    教师有责任去发现学生的问题,纠正父母的错误。他们发现有些学生已经为迎接社会生活做好了准备,家庭已经教会了他们如何关心别人,但有些学生因为准备不足,表现出犹豫和退缩。他们看上去反应慢,但绝不是智力低下,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因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融入新环境。

    但是如何帮呢?他们必须像学生的母亲一样——跟学生培养感情,引起他们的兴趣。孩子们对最先接触到的人的兴趣大小,决定了他们以后的改观程度。严厉和惩罚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孩子们来到学校,很难跟老师和同学相处,可能会遭到批评和训斥,这只能让他们更不喜欢学校。如果我是孩子,在学校总是受到训斥和责备,我会尽可能离老师远点,想办法脱离这种环境,不受学校的管束。

    对于那些逃学、表现差、愚笨和不服管教的孩子来说,学校不是个让人舒服的地方。他们实际上一点也不笨,他们为逃课编造种种理由,或者模仿父母笔迹给学校写信,他们干这些事可是相当有一套。在学校外面,他们跟其他逃学的孩子混在一起。他们从这些玩伴中得到了更多的欣赏,认为跟那些小混混在一起才是自己的归宿,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种情况让我们了解到,在学校得不到平等对待的孩子最初是如何走向犯罪道路的。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就一定要发现孩子以前对什么感兴趣,并给予鼓励,要他们相信自己能够从这些或者其他的兴趣中获得成功。如果孩子有信心学好一门课程,激发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兴趣就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要了解孩子们是如何观察事物的,他们的什么感觉最敏锐,然后因材施教,进行训练,以求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有些孩子最喜欢观察事物,有些善于倾听,有些特别好动。视觉型的孩子对能看到的事物感兴趣,比如地理或画画。他们对老师的讲解不感兴趣,不能做到认真听讲。要是他们不能通过观察去学习,接受能力就会比较慢。人们想当然地将这一切都归结于遗传所致,认为他们缺乏学习能力,或者天生愚笨。

    如果要说是教育出了问题,那就只能是因为教师和家长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我的意思不是提倡对儿童早期教育进行专门的训练,而是应该借助孩子们已有的兴趣去激发其他的兴趣。现在有些学校教授一些能全面调动孩子感官的课程。比如,建模和绘画跟传统课程相结合,这种模式应该得到提倡和进一步发展。最好是将所有的课程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孩子们就能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及其实用价值。经常有人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还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依我之见,这不是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比如,把数学知识的讲解和造房子联系起来,让学生们算出需要多少木材,建成后能住多少人等等。

    一些课程可以放在一起很容易地讲授,也有很多教师善于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在跟学生散步时就能发现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植物的结构、生长过程、用处,气候的影响、地形特点以及农业史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前提得是教师对学生真正感兴趣,否则,教育就没有希望可言。

    学校里的合作与竞争

    当前教育体制下有这样一个现象,孩子们刚上学时,心理上做好了与别人竞争的准备,但是却没有准备好与人合作,而且竞争意识的培养贯穿了整个学校生活,不论对于遥遥领先、不甘人后的好学生,还是学习落后、自暴自弃的坏学生来说,这都不是好事。这两种情况都说明他们只关心自己,主要目标不是奉献社会和帮助他人,而是谋取个人私利。其实,学校也应该像家庭一样,所有成员必须团结一致,人人平等。他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开展互助合作。

    我见过很多“难对付”的孩子,通过教育,他们学会关心同学,跟同学合作,最后彻底改变了错误的人生态度。我想特别讲讲一个孩子的事。他以前认为家人都对他充满敌意,同学对他也不友好。由于学习成绩很差,他在家还会受到父母的惩罚。事情常常就是这样:孩子们学习成绩很差,在学校会受到老师的训斥,等他们把成绩报告单拿回家,还得再挨父母的惩罚。一次惩罚就让人够受的了,别提两次了。怪不得这个孩子学习不好呢,在班里总搞破坏。最后他遇到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这位老师向全班同学解释他为什么觉得大家对他不友好。他号召同学们帮助他,让他相信他们都是他的朋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这个后进生改正了先前的错误行为,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进步。

    有人会质疑这种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能让孩子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孩子通常比他们的长辈更能理解同辈。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两岁的女孩和一个三岁的男孩——来到我的诊室。小女孩儿爬到了桌子上,妈妈被吓坏了,吓得不敢动弹,只是在那里喊:“下来!下来!”小女孩根本不理睬。三岁的男孩说道:“待在那里别动!”这个女孩马上爬下来,安全无恙。男孩子比妈妈更了解妹妹,他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在谈到如何培养在校生的团结和合作能力时,通常的建议就是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不过处理这些问题仍旧需要我们慎之又慎,必须尊重老师的意见,确保孩子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否则,孩子们才不会把自我管理当回事,他们还以为是闹着玩呢。他们可能比老师还要苛刻,还要严厉,甚至会利用学生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攻击别人,从而变得居高临下。因此,老师在一开始就得加强监督,给出建议,这一点尤为重要。

    儿童发育状况评估

    如果我们希望能及时掌握儿童的智力发展,性格特点和社交能力的高低,就不可避免地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有时候,某种测试,比如智力测试,的确会对孩子有利。举例来说,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因此老师希望他留级,但是给他做的一个智力测试结果却表明他完全有能力胜任高年级的学习。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无法预测。智力测试只能让我们了解孩子的不足,然后找到可行的办法进行弥补。据我所知,只要被测试者的智力不是真的低下,那么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测试结果就可以被改变。经验告诉我,如果孩子们经历了多次智力测试,他们就会对这种测试愈加熟悉,越来越了解它们的规律,孩子们因此熟能生巧,智商得分当然会越来越高。需要谨记在心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智商得分的高低不能决定孩子后天所能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这跟命中注定或与生俱来都毫无瓜葛。

    智商测试的结果也不应该告知本人或其家长。因为他们不了解测试的真正目的,会误将其当作最终定论。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绝不是由孩子们的不足造成的,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所持的看法。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智商得分不高的话,孩子们可能会因此变得心灰意冷,认定自己成功的希望渺茫。而教育的责任就是尽全力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让他们通过对生活的亲身解读,自然消除他们对个人能力人为设定的上限。

    学校报告单也是如此。教师给孩子一个糟糕的评价,只是想借此刺激他们更加努力些。但是,如果这些孩子家教甚严,他们就不敢把报告单给父母看。他们可能会离家出走或者在报告单上做手脚,甚至一些孩子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因此,教师应该考虑报告单会引起怎样的后果。虽然他们不需要对孩子的家庭生活及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负责,但是也有必要对此考虑周全。

    如果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孩子拿回去糟糕的报告单肯定要受到责骂。如果老师对孩子更友好和宽容些,孩子们可能会在鼓励下努力进取,取得成功。如果孩子的报告单总是很难看,大家就会认为他们是班级最差的学生,他们自己也会逐渐接受,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法改变。然而,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可以取得进步,很多名人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成功证明后进生也能重拾自信,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直至取得斐然成就。

    即使没有成绩报告单,孩子们自己通常也知道谁成绩好,谁成绩差,这一点很有意思。他们清楚谁数学学得好,谁写得好,谁画得棒,或者谁体育好,并且也知道他们成绩如何。但是,他们常常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当他们看到有人比自己学习好时,就觉得自己永远赶不上他们。一旦孩子的这种思想根深蒂固,那么他们可能就会终生不得志。即使成年后,他们也会比照别人来评价自己,认为别人什么都比自己强。

    无论在哪个年级,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劣等生的成绩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跟遗传毫无关系,是他们自信心不足,自己束缚了自己的发展。有些成绩很差的孩子突然有了惊人的进步,成绩直线上升。孩子们应该明白,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这种思想必定会束缚个人发展。教师和孩子们都不能再抱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的智力发展跟遗传有关。

    先天因素和后天培养

    最错误的教育观念莫过于认为个人发展会受到遗传因素限制。教师和家长借此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推卸责任,为自己的放松懈怠开脱,巧妙地摆脱自己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责任。任何逃避责任的企图都是错误的。如果教育者真的将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发展程度归结于遗传因素,那么他们不可能取得任何职业成就。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态度和努力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他们才会感到责无旁贷。

    这里所说的遗传不是身体缺陷的遗传。遗传导致的生理缺陷不在讨论的范围。我觉得,只有个体心理学才能认识到此类遗传问题对精神发育的重要影响。孩子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缺陷,认为这些缺陷会束缚自身的发展。不是身体缺陷本身对思想产生了影响,而是他们自身的看法影响了发育。因此,要让这些孩子明白,身体缺陷并不意味着智力和性格上也必定有缺陷,这是至关重要的事。如前一章所讲,一方面,身体缺陷可能会成为刺激,激发孩子更加努力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巨大障碍。

    当我首次提出这个观点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仅仅是我的一己之见,既不符合事实,又缺乏科学性。事实上,我是凭借个人经验,在积累大量证据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的思考才得出这一结论的。如今,很多精神病学专家和心理医生都殊途同归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那种认为性格是遗传而来的观点简直就是迷信。当然,这个迷信由来已久,存在了数千年了。当人们希望逃避责任时,就会拿出宿命论为自己辩解,于是性格特点是遗传所致的理论应运而生。一个最为常见的说法就是:孩子生下来时秉性已经形成。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是那些根本不想承担责任的人为自己找的借口。

    “善”与“恶”,跟其他描绘性格的字眼一样,只有在社会背景下才具有意义。它们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秉性。这些字眼包含着一种评判,即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有利”还是“对他人有害”。孩子出生之前没有接触到社会环境,出生后就有可能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至于他会选择哪条路,取决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和感觉,以及他们如何理解这些印象和感觉,其中关键因素就是他受到了怎样的教育。

    智力水平的发展也是如此。促进智力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就是兴趣。如果人的兴趣发展受阻,那肯定不是遗传因素所致,而是因为当事人失去信心,害怕失败。毫无疑问,大脑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遗传而来的,但是它只是个思维的工具,绝非思维产生的源头。如果缺陷不是过于严重,只要经过适当训练,受损功能也可以得到弥补。每一个特殊才能的背后,不是特别的遗传因素起作用,而是由持续的关注和不断的训练造就而成。

    即使是那些人才辈出的家庭,也不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实际上,家庭中某个成员的成功对他人具有刺激作用,其他孩子耳濡目染,一心想继承前人的事业,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他的父亲只是个药店老板,所以我们不会认为他在化学方面的才能是先天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是他所处的环境激发了他对化学的兴趣。在那个年代,当大部分孩子还不知道化学为何物时,李比希对这个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了解。

    虽然莫扎特的父母对音乐感兴趣,但是莫扎特的才华也不是遗传而来的。他的父母对他百般鼓励,培养他对音乐的兴趣,从他一生下来,父母就为他营造了热爱音乐的氛围。通常杰出人物都会有一个“早期培养”,比如四岁时开始弹钢琴,或是很小的时候给家里其他人写故事。他们对事物有着持续的兴趣,自觉接受广泛的训练,形成了自信果敢的性格。

    孩子们一旦把自己的能力发展限定到一定的范围,而教师也认为这些限制不可改变,那么这些限制将会变成现实。如果老师对孩子说:“你没有学数学的脑子。”老师可能会感到轻松,但是却让孩子变得灰心丧气。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经历。曾经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后进生,自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幸运的是,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解决了一道老师都解不出的难题。这个意外的成功使我对数学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之前,我对数学的兴趣全无,现在兴趣重新燃起,我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结果,我成了学校数学学得最好的学生之一。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所谓的特殊才能论或先天能力论纯粹是无稽之谈。

    不同的性格类型

    如果接受过儿童教育方面的培训,就不难区分出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态度。要想判断孩子们是否善于合作,只要注意他们的姿态,观察和倾听的方式,跟别的孩子的距离,交朋友是否自然以及他们的注意力和关注力如何等等,就能找到答案。如果他们记不起家庭作业或者总是弄丢课本,那就意味着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必须找出他们讨厌学校的原因。如果他们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这就说明他们性格上有些孤僻。如果他们总是向别人求助,这就说明他们缺乏独立性,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一些孩子只有受到表扬,得到欣赏才会好好学习。一些被溺爱的孩子,只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才能学习好。如果他们得不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就会出现问题。只有在别人的关注下,他们才能表现得好,否则,他们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这类孩子的数学成绩往往不佳,他们只会靠死记硬背赢得别人的赞赏,但是面对一些需要独立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

    这似乎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这些孩子总是要求别人的帮助和关注,就会对别人的利益造成最严重的破坏。如果这种态度保持不变的话,即使长大成人,他们也会继续要求别人的支持。无论他们遇到什么问题,总是会想方设法让别人帮他解决。他们的一生也将碌碌无为,不仅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反而成为他人甩不掉的累赘。

    有些孩子一心要成为关注的焦点,如果事与愿违,他们就会搞恶作剧,扰乱班级秩序,带坏其他学生,到处招人烦,这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斥责和惩罚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相反他们倒视其为一种享受。他们宁愿受惩罚也不愿意被忽视。他们的劣行招致的惩罚令人不快,但是如果能换取别人的关注,似乎是桩合算的买卖。一些孩子把惩罚当作个人挑战。他们会把它看作一场比赛或者游戏,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他们总是最后的赢家,因为胜算掌握在他们手中。所以,一些总是跟家长或老师作对的孩子,常常会在受罚时嬉皮笑脸,而不是愁眉苦脸。

    如果孩子不是专门为了气父母或者老师而表现出懒惰,那他们几乎都是些渴望成功但又害怕失败的人。不同的人对成功的含义理解不同,孩子对失败的定义让人诧异。有些人认为只有超过所有的人才能称得上成功。即使他们已经成功了,但是看到有人比他优秀,他还是会有种失败感。懒惰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受过真正的考验,因此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失败的经历。他们避开问题,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展开竞争。别人会认为如果他们没那么懒,一定会克服困难。他们自己也总在白日梦中寻求安慰:“我只要努力,肯定会成功。”一旦失败,为了赢得自尊,减轻失败的打击,他们就会说:“失败只是因为我懒,而不是能力不够。”

    有时老师会鼓励懒惰的孩子说:“如果你再努力些,就一定能成为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这种赞誉,又何苦费劲争取呢?如果他们变得勤奋起来,别人可能还会看出他们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别人会根据他的实际成就,而不是他们有可能取得的成就,来判断他们能力的高低。懒惰的孩子还有一个优势:有点成绩就能受到表扬。大家都希望他们能够开始改变习惯,鼓励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勤奋孩子身上,可能不会有人在意。懒惰的孩子就是这样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他们被宠坏了,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依靠别人的习惯。

    还有一种领头羊类型的孩子,特点也非常鲜明。人类离不开领袖人物,那种带领着为大家谋利益的领袖人物,但是这个意义上的领袖在孩子中却很少见。大部分的孩子都只想让别人听他的,只有成为首领,他们才会参加同伴的行动。因此,他们的未来并不光明,以后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如果这样同种类型的两个人结成夫妻,成为同事,或者成为朋友,其结局不是悲剧就是闹剧,因为谁都想居高临下,操控对方。有时家里的老人还会觉得娇生惯养的孩子的霸道还挺逗乐,他们时常笑着纵容这种行为。但是,老师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做法既不利于性格培养,也无益于有意义的社会生活。

    当然,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我们并不是要把他们塑造成同一类型,这一点非常明确。但是,我们想做的是阻止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以免会误导他们走向失败或陷入困境。这些不好的习惯在儿童时期纠正过来还是相对容易些。如果得不到纠正,会对成年后的社交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儿时的错误和成年后的失败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孩子不懂合作,成为神经官能症患者、酒鬼、罪犯甚至自杀者的极端情况就会出现。

    患有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儿童怕黑、怕陌生人、怕新环境。忧郁症患者小时候很爱哭。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那些最需要建议的父母从来都不去求助,所以我们不可能跟所有的家长都沟通,给他们提供帮助,以免犯错误。但是,我们希望跟所有的老师沟通。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实现跟所有孩子的沟通,从而尽力纠正他们已有的错误,培养他们成为独立、勇敢而又善于合作的人,这与人类未来的幸福休戚相关。

    关于教育的几点观察

    即使是在一个大的班级,我们也能看出孩子之间的差别。如果我们对孩子足够了解,就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大班肯定有弊端。一些孩子的缺点被掩盖,所以老师不知道对他们采取什么方式才好。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否则无法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我认为孩子们在几年内跟随一个老师必定大有裨益。有些学校的老师半年左右就更换一次,这样,老师就没有机会跟学生们打成一片,因此看不到他们有什么问题,也不能跟踪他们的发展情况。如果老师能跟同一批学生待上三四年,肯定更容易找到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纠正孩子们错误的人生态度,而且还能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善于合作的集体。

    孩子跳级通常不是件好事,父母对他们过高的期望值让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如果孩子在班里年龄太大,或者比其他孩子发育快,不是不可以考虑跳级。但是,如果班级真如我们所说是一个整体,那么一个孩子的成功对别的孩子都有好处。如果班里有一些优秀的孩子,整个班级就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剥夺他们的这种良性刺激是不公平的。我想提个建议,让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在完成班级日常作业之余,再做些别的事,培养别的兴趣,比如画画。他们在这些爱好中取得的成绩也会为其他孩子树立榜样,鼓励他们共同进步。

    留级对孩子来说更不利。所有的教师都有一个共识,虽然也有例外,但通常说来留级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会惹麻烦。除了少数留级生乖巧听话,大部分都是学校落后分子,不招人喜欢。同学们对他们评价不高,他们也觉得自己没什么才能,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杜绝留级现象绝非易事。有些教师利用假期帮助后进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人生态度,从而省去了留级的必要。一旦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们就会在下一个年级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实际上,让他们认识到对自己能力估计错误,从而从这种思想中解放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这才是我们帮助孩子后进生的唯一办法。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被分成优生和差生时,我注意到一个显著的事实,我主要在欧洲见过这种情况,不确定在美国是否存在。我发现差生班里都是智力发育落后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而优等生主要是来自富裕的家庭。这一事实似乎足够说明问题了。穷人家的孩子没有为上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的父母面临着太多的困难,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或许家长自己都没受过太多的教育,又怎么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呢。

    但是,不能因为孩子没有为上学做好准备就把他们归入差生班。训练有素的老师知道如何弥补他们准备上的不足,让他们跟那些好学生建立联系。如果他们被放在了慢班,不光自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会受到快班孩子的轻视,从而造成了孩子的失落,为了获得优越感而最终走上歪路。

    原则上说,男女同校应该受到鼓励。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这种方式都能让他们彼此加深了解,学会跟异性合作。但是,那种认为男女同校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却是个严重的错误。男女同校也有它自身特有的问题,除非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想办法解决,否则,两性之间的隔阂比纯粹的男校或女校还要严重。

    比方说,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十六岁之前,女孩比男孩发育得快,如果男孩子不明白这一点,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他们会觉得比不上女孩子,因此感到灰心丧气。成人之后,由于不能摆脱曾经失败的阴影,他们就会害怕跟女性竞争。如果那些赞同男女同校的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如果他们不能完全赞同男女同校,而且对此问题毫无兴趣,肯定失败。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在性的问题上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性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教室不是开展性教育的地方。如果教师对着全班同学谈论性的问题,是根本无法知道孩子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孩子们是否做好准备,或者如何跟自己的生活方式相联系,如果教师对此一无所知,那就可能引起孩子对性的兴趣。当然,如果孩子想知道得更多,私下里去问老师,老师也应该实事求是做出清楚的解释。这样,他们就能趁机判断孩子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反复谈论性的问题并不好。肯定有一部分孩子会产生误解,认为性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这种性教育也没有任何意义。

    咨询机构的任务

    十五年前,为了跟教师建立联系,我设立了一个学校咨询项目——个体心理学咨询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维也纳和其他欧洲国家反响很好。拥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志向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找不到实现方法,一切都是空谈。十五年的经历告诉我,这些咨询委员会全部获得了成功,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孩子问题,教育他们成为有责任的公民。我相信,如果咨询委员会坚持以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跟其他流派的心理学家们合作也是必要的。实际上,我一直在提倡,咨询委员会应该建立跟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的联系,对不同流派的成果进行对比研究。

    在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流程中,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一起讨论老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去学校,听老师讲述孩子的事情或自己遇到的问题:孩子可能很懒,或者好斗、逃学、偷窃,或者成绩很差。心理医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接着双方展开讨论。他们会讨论导致对孩子产生最早影响的家庭生活和性格发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双方的经验都很丰富,因此很快在解决办法上达成共识。

    心理医生到学校做访谈,孩子们和家长都要参加。心理医生和老师决定如何跟家长做最好的沟通,说服他们,要他们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家长还会告诉他们更多的信息,心理医生和家长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心理医生会告知家长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通常家长们都很高兴接受咨询,给予积极配合,但是如果他们不接受,心理医生或者老师讨论一些类似的情况,并从中得出结论,并将结论运用到相关的孩子身上。之后,心理医生把孩子叫过去,谈他们的问题,而不是错误。心理医生试图从孩子身上发现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他们是不是受到冷落,等等。心理医生不会斥责孩子,而是和颜悦色地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心理医生不需要明白指出是孩子的某个错误,而是把错误作为一种假设提出来,以此引出孩子的观点。孩子们理解力之强,整个态度转变之快,足以令那些没有经验的心理医生大吃一惊。

    在这方面接受我的培训的老师都很开心,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放弃。培训使他们能够更有兴趣地工作,付出努力也获得了回报。培训并未给他们造成额外的负担,相反,他们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能解决困扰他们数年的难题。整个学校的合作能力得以提升,一小段时间后,大的问题没有了,只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解决,老师也成了心理医生。他们学会了把个性看作一个整体,个性的各个方面和表达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问题突然出现,老师就能自行解决。实际上,我们希望看到,所有的老师都能接受心理学培训,学校就不再需要心理医生。

    比如,如果班里有个懒惰的学生,教师可以提议跟学生谈谈懒惰这件事。他可以这样引起话题:“惰性从哪里来?为什么有的人会懒惰?为什么不能变得勤奋些?”孩子们会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他们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在谈自己,但是他们确实存在这种问题,所以也很感兴趣,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如果目标直指他们,他们就什么也学不到了,如果他静下心来倾听讨论,就会自己思考,改变想法。

    由于老师跟孩子们整天待在一起,所以没人能像他们一样了解孩子的思想。他们见到过太多类型的孩子,经验会帮助他们跟每个类型的孩子都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他们的教育方法决定了孩子早期的错误是否继续或得到纠正,就像孩子的家长一样,他们是人类未来的守护神,他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