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书写辉煌的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返回马萨诸塞的“绿色草地”后,巴顿一直闷闷不乐,认为命中注定自己将碌碌无为地虚度此生了。然而,准曾想到,当美国人高唱和平主义的颂歌,徜徉在平安无事的环境中时,亚洲和欧洲的形势却急转直下,东西方的法西斯强盗正在磨刀霍霍,决心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将全世界置于他们的铁蹄之下。

    在远东,日本早已成为世界战争的一个重要策源地。1931年,它经过长期精心策划,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首先攻占了沈阳,然后迅速扩展进攻,野蛮地烧杀抢掠,在不到4个月的时问内就侵占了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又制造了“芦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欧洲,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意大利上台后,即加快了走向战争的进程。一方面,他们大肆宣扬军国主义、仇外情绪和“争夺生存空间”的思想,另一方面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1935年10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妄图一口吞掉这个古老的国家,但遭到了当地军民极其强烈的反抗。在此前后,最大的战争祸患法西斯德国也在逐步走向战争,他们退出了国际裁军会议,废止了《凡尔赛和约》,后来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公然向国际社会挑衅。德国还与意大利支持佛朗哥分子发动西班牙内战。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正式结成联盟,形成了“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巴顿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重返指挥岗位的。

    1938年初,他奉命到赖利堡骑兵学校任教。此时期,他以职业军人特有的嗅觉,敏锐地感觉到了战争危机的逼近,也意识到装甲兵的时代即将到来了。虽然由于不愿得罪那些持正统观点的军方高层,巴顿很少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给学生授课时,他则大谈特谈装甲部队的优越性和有关战术问题。年中,他被晋升为上校并调任得克萨斯州克拉克堡的骑兵团长。他欣喜若狂,他来到了一个真正的野战部队,感觉自己离战争已经越来越近了。他马上托人向陆军部打招呼,告诉他们,只要有战争,巴顿招之即来。

    一到克拉克堡,巴顿就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他剔除了许多陈旧的军事知识,把一些新的理念和军事技能补充到了作训计划之中。当时,西班牙内战已经达到高潮,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坦克和一系列新的战争手段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对此,一些老朽的将军视而不见,而巴顿则做出了敏锐的反应。他设法收集到了德国新生代将领和军事专家们的军事著作,不仅潜心阅读研究,而且与军事专家们进行探讨,以便把一些新的作战原则和方式、方法运用到训练中,应付战争的需要。

    巴顿的严格管理、大胆要求,尤其是他的实战演习和全新的训练方法,引起不少人的反感,其中也包括不少军界的上层人士。许多人骂他是“战争狂人”、“克拉克堡的疯子”。而一些“关心”他的朋友则讥讽他说:“这个大傻瓜,难道他不明白这是在自取灭亡吗?”

    命运有时候很让人捉摸不定,就在巴顿紧张地练兵备战之际,11月27日,一纸调令把他调到迈尔堡任要塞司令。这是令巴顿无法容忍的——大战即将来临,而他却要离开战备部队,回到一个灯红酒绿、暖风醉人的社交场上去。难道是有人捣鬼?巴顿不得其解。无论是巴顿的敌人还是朋友,都对这一调动感到高兴。敌视他的人感到幸灾乐祸,而朋友们则认为,离开是非之地对于巴顿是一种解脱,免得他四面树敌。以致当巴顿离开克拉克堡时,送行的场面竟空前隆重。

    但是,巴顿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特殊调动的幕后却隐藏着乔治·马歇尔的良苦用心。

    乔治·卡特尼特·马歇尔一战后任潘兴将军的高级副官。后担任佐治亚州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骨干。1936年晋升为陆军准将。1938年接任恩比克将军的陆军副参谋长职务,晋升为上将。1939年春任代理陆军参谋长,登上了美国陆军首脑的宝座。

    马歇尔到华盛顿赴任之时,欧洲和亚洲正是狼烟四起、乌云密布——西班牙内战进入高潮,希特勒的军队开进奥地利,强占苏台德区;在远东,大半个中国遭到日本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困难的阶段。美国报刊虽然对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做了大量报道,但并没有警醒昏昏欲睡的美国军队。对此,美国政界和军界的有识之士深为担忧。马歇尔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位新任参谋部战争计划处处长看上去文质彬彬,充满书卷气,从外貌和气质上看,似乎都与职业军人格格不人。但正如他的夫人凯瑟琳·马歇尔所指出的,他身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品德加才华”。马歇尔头脑清醒,知人善任,而且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和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他清醒地认识到法西斯德国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是美国的头号敌人,德美之战将不可避免。同时,他还对战争艺术和科学的进步有深刻了解。他知道,在当今世界,作战样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方面,美军已远远落在了德军的后面,一大批老朽的将领把持着美军的领导权,顽固地反对改革和创新。所以,美军的当务之急是清理军官队伍,大胆启用新人。

    马歇尔开始筹划对军队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他知道,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才问题,因此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清除老朽无能之辈,把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巴顿是首批进入马歇尔视野的人之一。马歇尔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年轻有为,所以年龄超过50岁的一般不在考虑之列,而巴顿此时已年过半百了。但马歇尔对巴顿却另眼相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马歇尔是1917年在法国战场前线认识巴顿的。当时巴顿是潘兴众多副官中不起眼的一位,而马歇尔则已经进入了军队的关键部门,任第1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处长,参与制定作战计划。当时两人虽互相知晓,但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却不多。后来两人同在朗格勒的陆军参谋学院学习,交情也不深。但巴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几个月的杰出表现给马歇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率领一支刚刚拼凑起来的坦克部队打败了一个旅的敌人;他用严格的纪律、威武的军容和过硬的作战技术训练出一支坚强有力的坦克部队;他是名副其实的美军第一坦克手,杰出的战术专家,所有这些都使马歇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马歇尔认为,美军迫切需要组建一支具有实战能力的坦克部队,实现部队的机械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最需要的是启用一批能适应现代战争的人才。他对巴顿在法国战场亲率坦克兵冲锋陷阵的形象记忆犹新。出于准备重用巴顿的考虑,马歇尔把巴顿调到了迈尔堡。他对副处长杰罗中校说:“巴顿是军中最优秀的坦克手……我要把他调得近一点,以备需要时召之即来。”马歇尔认为,虽然巴顿已经53岁了,但他对于坦克这种新式武器的深刻理解以及他的战术原则和攻势作战思想,都远远地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在他那古怪、粗鲁、反复无常的表象下面蕴含着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思想,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

    1939年9月,德军向波兰发动“闪电战”,使波兰遭受严重破坏。首都华沙遭袭击后变为一片废墟,大批平民死亡。这便是巴顿从克拉克堡调到迈尔堡的幕后情况。可以说,这次调动是巴顿后半生的重大转折点,从此揭开了巴顿人生中那光彩照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页。

    巴顿到迈尔堡接任要塞司令刚满9个月,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在欧洲爆发了。1939年9月1日正巧是马歇尔就任陆军参谋长之日,这一天的凌晨4时45分,希特勒德国对波兰进行突然袭击。至10月6日,波军伤亡、被俘达90多万,几乎全军覆没,大部分国土沦丧。在这次战役中,德军实施以坦克和飞机为核心的闪击战,对波军实施大纵深分割包围,波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在兵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军事理念和战术落后,不到1个月就土崩瓦解了。

    德波战争打响后,英法虽然迫于舆论压力对德国宣战,但只是1个月后象征性地向法国和比利时边境派遣了4个师。英法百万大军静静地坐在钢筋水泥工事后面,与德军遥遥相望。直至第2年春天,双方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战斗,总计伤亡近2000人。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臭名昭著的“奇怪战争”,或叫“虚假的战争”。

    英法希望德国占领波兰后会挥师东向,入侵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一幻想被德国人所利用,他们一方面对英法施放和平烟幕,一方面加紧战争准备。在大举进攻英法之前,德国首先派军清除所谓“侧翼威胁”。1940年4~5月,德国对北欧和低地国家发起全面入侵,很快就打败了丹麦、挪威、荷兰和比利时。随后,德军一举突破天险阿登山口,越过马奇诺防线,向英吉利海峡扑去。英法军队兵败如山倒,从敦刻尔克撤入英国。6月22日,法国无条件投降。

    号称拥有第一流陆军的世界大国法国,居然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被彻底击溃,俯首称臣,这件事当时震惊了整个国际社会。法国战败的原因很复杂,除去内政、外交和国际局势等因素外,法国在军事理论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严重落后,显然是重要原因。法国人忽视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过于依赖马奇诺防线,实行消极防御战略,从而丧失了战争主动权。所以,当法西斯德国使用最新的作战样式——闪击战进行打击时,法国人竟然毫无招架之力。

    战争的惨剧震惊了世界,也教育、警醒了善良的人们。德国的闪击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件东西——飞机和坦克。法国就是被这两种战争机器灭亡的,而美军最缺乏的也是这两种新式兵器。组建独立的坦克部队已成为燃眉之急。

    此时的巴顿虽然仍在骑兵部队任职,但他时刻关注着这场发生在军事理念和作战样式上的深刻变革,只要相关的著作翻译出版,他就想办法去索取,尔后便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英国的富勒、利德尔一哈特、德国的古德里安、隆美尔、法国的戴高乐等人的著作,他不知熟读过多少遍。巴顿被这场深刻的军事变革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对世界军事史上最先进的军事理念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为了不得罪那些老朽的高级军官,所以,当时巴顿为装甲兵的辩护是含糊其辞的,甚至说过一些违心的话,因此有人怀疑他是否真心拥护装甲部队。但这一切并不能迷惑马歇尔的洞察力。他知道,巴顿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坦克专家,而且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巴顿的好战心又激荡起来,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代。他四处奔走游说,试图找到能尽早参战的机会。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巴顿四处碰壁,因为美国此时还置身于战争之外呢。情急之下,他异想天开地把目光转向国外,给他的一位老朋友、在英军中服役的麦克诺顿将军写信,要求参战。这次巴顿竟得到了同意,虽然只能降级使用,但仍使他兴奋不已。

    但就在此时,美国军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希特勒机械化部队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打败了世界一流强国法国,促使马歇尔下决心重整军备。1940年7月10日,他终于采取了决定性的步骤,签署命令,决定组建一支2个师的装甲部队,巴顿奉命到本宁堡组建一个坦克旅,不久又晋升为准将,终于实现了重返装甲部队的夙愿。

    成立独立的装甲部队,由阿德纳·查菲将军出任司令。以此为起点,美国的装甲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战争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强大突击力量。

    新组建的装甲部队被编为美国陆军第1装甲军,由查菲本人兼任军长。两个师长分别是马格鲁德将军和斯科特将军。不久,巴顿便来到了第2装甲师,出任旅长,到本宁堡参加创建工作。

    对于巴顿来说,这次调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是他人生道路上最重大的转折点。多年来,他始终不懈地研究坦克及其战法,为建立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而奔走呼吁,希望这一革命性的武器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如今,奋斗的目标终于变成了现实,已经黯淡了的前程突然又充满了光明,因为,早已经成为美军中不可多得的坦克专家的他要发挥作用了。但由于这一调动也意味着他将永远离开神圣的骑兵和心爱的战马,所以巴顿此时的感情世界是复杂微妙的,既有对未来事业的憧憬,也有对已逝美好岁月的感叹和惋惜。从某种意义上说,巴顿对骑兵的感情要更为炽热而深沉,即使在后来坦克大战的硝烟之中,他还经常用英国元帅黑格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对骑兵的深刻理解:“步兵和炮兵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只有骑兵才会使它们胜得有价值。”对骑兵的眷恋之情伴随了巴顿的一生。

    但如果从战争发展史和理智的角度看问题,巴顿比谁都明白,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使骑兵的辉煌业绩渐渐化为历史,骑士们跃马挥戈,所向无敌的战斗场景已经不会重演。随着大量新武器和新技术的问世,骑兵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了。但是,巴顿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骑兵的热情,这并不仅仅是天性使然,巴顿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骑兵的荣誉和一个个杰出战例将永垂青史,而它留给世人的宝贵传统——骑士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奔赴疆场,为国捐躯。

    本宁堡位于佐治亚州腹地,古时是印第安人的商埠,至今仍保留着当时的一些地名。这里的气氛紧张而凝重,一切都井然有序,全无骑兵部队中那种喧嚷躁动的气息。刚刚组建的装甲兵部队就集中在这里。所有的人——包括指挥员和士兵们,都在这里进行训练和试验,接受全新的事物,一切对于他们都显得既神秘又陌生。

    初来乍到,巴顿的第一感觉是,自己似乎落伍了。回想一战期间创建装甲学校时,他事必躬亲,对每一件工作,甚至对装甲车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了如指掌。但如今,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支完全现代化的部队,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军事装备的科技含量极高,仅坦克、摩托车的各种型号就令他有些眼花缭乱。面对挑战,巴顿感到既新奇又刺激,他暗想:“当年的那套管理方式和经验已经过时了,让一切从零开始吧!”

    在查尔斯·斯科特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巴顿表达了自己建设这支新部队的信心。他用一番振奋人心的语言阐明了他的部队的奋斗目标,指出:装甲部队需要“勇敢和机智”,才能不断在战斗中取得胜利,而他所指挥的部队就是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把每个人都训练成“他妈的顶呱呱的坦克手”。巴顿的话在装甲部队中引起了巨大震动,成了脍炙人口的趣谈,新闻界也做了大量报道。一位记者在文章中故意把“勇敢和机智”写成了“热血与豪胆”,以加深读者的印象。由于巴顿认为这个绰号虽说有些刺耳,但符合自己的性格,因此便默认了。很快,它就传遍了全国。

    就在此时,阿德纳·查菲将军患了癌症,身体极其虚弱,但面临战争危机的美军离不开这位“装甲奇才”。为了使查菲集中精力抓好装甲部队的建设,美国军方对装甲部队领导层做了调整,任命斯科特接替第一装甲军军长一职。这又给巴顿带来了机遇,很快他便出任第二装甲师代理师长,晋升为准将。巴顿颇有些时来运转的感觉。但他却毫不谦虚,认为此职务非自己莫属,“序幕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面呢!”

    巴顿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完成第二装甲师的创建工作。巴顿上任时,该师有实际作战能力的部队只有一个旅。巴顿决定再组建两个旅。他立即调来3个助手,搬来军官的花名册,开始“闭门造车”——决定各个旅、团的军官配置。但他发现助手们的动作太慢,于是干脆只留一个人帮他打杂,全部实质性工作由他一个人操办。

    部队的建制虽然形成了,但距离实战的要求仍相差甚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装备和人员方面。这是巴顿需要解决的第二个大问题。当时巴顿部队的装备已经陈旧不堪,特别是几百辆坦克早就超期服役了,其中一些根本无法开动,更别说用于实战了。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的素质太差。大部分坦克兵是刚刚入伍的,不仅不懂军事技术,而且人心涣散,纪律松懈。他们只不过是一些穿上军装的老百姓。由于美国人长期处在和平繁荣之中,战火频仍的欧洲与他们远隔重洋,因此许1940年美国的“钢铁之军”——M1和M2型坦克群。多人对战争毫不了解,对艰苦的军旅生活充满了厌倦情绪,甚至相当一批人不知纪律和军法为何物。这样的军队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吗?

    对此巴顿充满了信心,他决心把这群“乌合之众”训练成真正的战斗部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巴顿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首先是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激励部队。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身作则,并力图使全师的人都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以便让人们仿效他,追随他。其次,巴顿对部队施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他对每一项工作都制定了很高的标准,严厉地要求每个单位和个人务必达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为此,他经常耐心地向将士们解释平时训练与打胜仗的关系,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品脱美国人的汗水可以挽救美国人的一加仑鲜血。”最后,巴顿采取各种方式奖励成绩突出的官兵,以提高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他常常以一个心理学家的探索眼光来观察每一个军人,设法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进取心,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对集体的自豪感,鼓舞他们做一名好军人,优秀的坦克手,争取在未来的战斗中成为一名杀敌立功的勇士。

    经过多年的磨炼和努力,巴顿已成为全军最杰出的演说家和战斗鼓动家,他的讲话有时激情四射,语言恣肆狂放,有时又寓意深邃,温馨感人。巴顿用这些风格极为鲜明的演说和讲话来鼓舞士气,激发官兵们的战斗热情。在他第一次向全体军官的演说中便显示出了这种魄力与自信,他那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分析能力给在场的每一个官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演讲主题是“关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战局”,但其主旨却在于鼓舞起军官们的备战热情,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在总结了纳粹闪击战的特点和国际局势后,他给官兵们讲了一个关于恺撒的故事。据说恺撒总是在冬季刻苦练兵,因此在春天的作战中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打胜仗。其用意在于告诉他们,刻苦地训练可以使他们以微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胜利。巴顿大声说到:“上帝只垂青于通过奋斗而取得成功的人士……我们需要的是成功,而敌人则需要怜悯。”在另一个场合,巴顿用粗鲁的语言向士兵们讲解战备训练的真实意义。他说:“你们想打胜仗吗?你们想活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吗?那么,你们就认真刻苦地投入训练吧!不要摆花架子,把你们的刺刀插向敌人的心脏。这是一种粗暴的训练方式,但它既可以打胜仗,又可以减少伤亡。”

    从晋升那天起,巴顿就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他昼夜忙碌,而且让下属们也跟着他转。他在全师开展了大练兵运动,苦练基本功,以便迅速掌握装甲车辆和各种武器的性能,并能很好地使用它们。为此他请了不少专家为官兵们授课,自己一有空也常去充当教官。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想方设法启迪官兵们的智慧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明白个人对集体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把整个部队锤炼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战斗群体。总之,他要向部队灌输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拼搏意识。

    无论在指挥部中还是训练场上,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巴顿的身影。他指导参谋们研究制定部队的训练计划,策划和指挥各种军事演习。他驱车四处视察,及时发现并解决部队在训练、管理、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奖优罚劣,所以官兵们对于他的大声斥责很快就习以为常了。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每当巴顿出现时,官兵们便会精神振奋,充满豪情。巴顿就是以这种方式,指挥部队的行动,激励部下的士气,使他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他那样的“热血与豪胆”。

    1940年12月,为了检测前一阶段训练的效果,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实战能力,经上司批准,巴顿率领部队搞了一次长途拉练。这是一次真正的考验,因为这次行军不仅路途遥远——即往返于乔治亚州的哥伦布和佛罗里达州的巴拉马之间,而且参加的兵种复杂(空军也参加了行动),车辆众多。作为总指挥,巴顿不仅要调度1000多辆坦克和机动车辆在地面行进,还要组织空地协同行动,路途还要随时解决维修和补充油料、给养等问题,其复杂程度在美国装甲兵历史上是空前的。

    巴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他的指挥下,装甲部队军容威武雄壮,纪律严明,技艺娴熟,浩浩荡荡的钢铁大军在几天内便顺利地走完了全部行程。更令巴顿感到振奋的是,他们在沿途受到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成千上万的居民自发地拥到路旁,用惊奇羡慕的眼光目送一辆辆坦克从他们面前隆隆地驶过。甚至学校也放了假,许多孩子组成了啦啦队,为美国的装甲英雄们大声喝彩。整个行军简直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可以想象,每一个观看了这场演习的人都对坦克这种新式武器留下了1941年9月8日,巴顿在路易斯安那州军事演习途中凝思。难忘的印象,同时也大大坚定了他们战胜法西斯主义的信心。

    这次行军不仅在军事训练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舆论上为装甲部队做了最有效的宣传,壮了它的声威,使人们对巴顿不久前的预言确信无疑:“装甲部队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毁灭工具,它能以惊人的力量杀开一条血路,无情地冲击敌人。”与此同时,对巴顿的赞誉之声也陡然高涨,他甚至成了某些人崇拜的偶像,所谓“巴顿神话”也再次四处流传,它将伴随着二战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完善。

    为了扩大“战果”,巴顿决定于1941年1月举行一次公开的阅兵,为此他做了精心的准备。巴顿总结了上次行军的经验,对全部军用车辆进行一次彻底的检修,油漆一新,并亲自为装甲车辆组队和编排行进路线。为了鼓舞士气,巴顿设法组织了一支军乐队,比阿特丽丝还专门谱写了一首进行曲。

    阅兵正式开始了。首先奏乐,礼炮轰鸣,接着,1300辆战车编队行进,做出各种战术动作,威风凛凛地通过了检阅台,坐在炮塔上的军士向阅兵首长行标准的“巴顿式”军礼,整个阅兵式没有出任何疏漏。此刻,巴顿心里感到无限欣慰和骄傲。他在一次工作总结中宣布:“我们从无到有,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战斗力量。”

    但巴顿并没有为这些成绩所陶醉,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他以充沛的精力、火热的激情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不断创造出新的佳绩。他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广大官兵和新闻界所津津乐道,也使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陆军部长史汀生等关心提携巴顿的军界要人感到十分满意。不久,他被正式任命为师长,晋升为少将。

    巴顿的荣誉是靠他的干劲和勇气得来的。但是,他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一个“莽撞粗俗的冒险家”。他的确十分强悍,也有几分粗鲁。但凡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粗中有细,外刚内柔,是一位有真知灼见、有胆有识的军事统帅和战术大师。为了提高装甲部队的战斗力,他冥思苦想,翻阅了大量材料,并亲自进行试验,琢磨出了不少好点子。

    巴顿认为,装甲师是一支科技含量高、规模庞大的部队,这对于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创建的历史短,管理者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棘手的新问题,弄得不好,大部队在行进中很容易成为敌人飞机射击的靶子。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防空?如何有效地进行通讯联络和发布命令?如何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和攻击力?如何从封闭的坦克中救出伤员?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可靠办法,巴顿找了许多专家和装甲部队的指挥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他还亲自深入到基层或训练和演习的场所,搞调查研究。为了从空中进行观察,他买了一架小型飞机,亲自驾驶飞机在部队上空飞行,从实地调查中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通过驾机飞行,他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发现小飞机有许多用途,如快速传递信息、进行空中侦察、确定炮兵射击方位等等,但最令巴顿感到满意的是为他及时地下部队、上前线提供了方便,而且他本人非常喜欢从空中俯瞰地面战场的那种感觉。他的这些发现后来在战争中全部得以应用。

    有人说,战争会使人和事物早熟。在练兵备战期间,巴顿的战术思想也迅速地成熟了,其特点是简捷实用。例如:充分运用坦克的火力;发挥坦克部队进攻的突然性;充分发挥大集群作战的速度和机动性;空地协同;步坦协同等等。这些战术思想在今天看来已经平淡无奇,其中有些已经过时了,而在当时却似乎有标新立异之嫌,充分体现了巴顿要“干天下未干之大事,创人间未有之奇迹”的胸怀。

    1941年。美军正在试验一种可以通过坦克的浮桥。1945年战争中,巴顿将军指挥的部队成功地利用这种浮桥迅速渡过莱茵河,在德国境内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功夫不负有心人,展示巴顿部队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的机会终于来了。1941年春天,鉴于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陆军部决定组织装甲部队等兵种进行一系列军事演习。由于巴顿部队在近期训练中的出色表现,他的装甲师被选为主力参加了演习。

    这是一场全军性的模拟近期欧洲大战的演习,对于巴顿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演习,他可以更深刻全面地了解部队的实战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刚刚结束的北非沙漠地带的战斗中,英军坦克部队遭到隆美尔指挥的德军的重创,200辆坦克被击毁,顿时舆论哗然,人们对坦克这一兵种的作用和前途又陷入了深深的疑虑之中。巴顿决心通过这次演习,彻底解除人们的疑虑,同时狠狠驳斥那些反坦克派的谬论。

    对于自己部队在演习中的表现巴顿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他也急于表现自己。但此时最令他担心的是,旧式陆军的演习评估标准不能适应装甲部队新的作战方法。装甲部队的主要特点是机动性和突然性,因此在长途奔袭作战、对重点目标实施战略性打击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这与旧式陆军的传统作战理念相去甚远。为了在演习中取胜,向人们(特别是陆军领导层)证明装甲部队的威力,巴顿决定大胆地发挥装甲部队的特长。他认为,如果演习圆满成功的话,可能会对加快装甲兵的建设起好的作用。

    在动员大会上,巴顿发表了他在练兵备战期问最具有震撼力的个性演说。他首先强调了装甲部队的巨大威力和特点,然后话锋一转,对全体官兵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不停地运动……必须发现敌人的意图,控制住他们的行动……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决心。”他告诫官兵们要牢记该师的信条:避强击弱,不停运动。最后,他高度赞扬第2装甲师是一支忠心耿耿、士气高昂的威武之师,并预祝演习成功。他指出:“我希望每一次演习都比上一次好,这样,当最后一次演习结束时,我们就会怀着必胜的豪情上场打仗了!”巴顿的讲话使全体官兵的心深受震动,极大地增强了自豪感。与此同时,平时严酷训练所受的累和委屈全部化为乌有,他们更加敬佩自己的师长了。过去他们称他为“铁胆”和“绿蜂”,如今他们又给他增添了一个响亮的称谓——“咆哮的乔治”。

    6月,演习在田纳西州开始。早已跃跃欲试的巴顿装甲师犹如猛虎出山般驰骋疆场,很快就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他们的队形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战术的运用合理而新颖,战斗作风勇猛、迅捷而富有节奏,使装甲部队突击性和快速的特点得到全面体现。在演习中,巴顿本人的指挥能力和战术技巧也得以充分发挥,原计划两天的行动,他只用9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毋庸置疑,巴顿已完全掌握了坦克战、闪击战的艺术,他的装甲师已经具备了与强大的敌人相抗衡的能力。

    第一阶段演习结束后,巴顿和他的第2装甲师受到了军界和舆论的高度赞扬。《生活》杂志还发表了关于巴顿部队情况的专题报道,杂志封面上刊登了巴顿的大幅特写:他头戴钢盔,手拿望远镜,眼睛里流露出桀骛不驯的神情。在某些人看来,这简直是一幅令人生畏的大兵形象,但在第2装甲师官兵的眼中,师长已经几乎能与拿破仑相媲美了。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7点55分,从日本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向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偷袭给美国造成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损失。此时的巴顿也沉浸在快乐之中,言谈举止显得颇为自得。一位好心的朋友劝告他不要锋芒太露,但被他拒绝了。其实,巴顿并没有忘乎所以,他已经在为下一阶段演习做准备了。他一再告诉部队:“我们应该牢记,战争已迫在眉睫,我们下一次所面对的将不是假想的敌人,而是发烫的子弹!”

    1941年8月,查菲去世了,雅可布·德弗斯继任装甲兵司令。

    8月至11月,军事演习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重新开始。在演习中,巴顿再一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说服斯科特军长采纳了他的战术安排,在他精确而果断的指挥下,他的装甲部队调度有章有法,运动快速机动,出击迅捷有力,不费吹灰之力就击中了“蓝军”的要害部位,从而一举控制了战斗主动权。在演习中,巴顿还搞了一个“恶作剧”:其手下士兵在一次偷袭中擒获了“蓝军”司令德拉姆中将,并把他藏了起来。第2装甲师再次向人们展示了装甲部队机动性和突然性的特点,官兵们的快速进攻和勇敢精神受到热烈赞扬,巴顿的指挥和协调能力也受到军方的充分肯定。

    就在这一时期,国际局势不断恶化。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希特勒德国不宣而战,向社会主义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和它的附庸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芬兰等国出动190个师,其中包括19个坦克师,近4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4700多门火炮,193艘舰艇,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克里米亚半岛的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全面而猛烈的进攻,企图用“闪击战”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希特勒利令智昏,竟然狂妄地叫嚣:“只要我们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房子就会倒塌。”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早晨,日本不宣而战,派出庞大的特遣舰队袭击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海军基地珍珠港。日本共出动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大型舰艇约40余艘,舰载飞机423架。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美军共损失各种舰只40余艘,飞机200余架,伤亡和失踪共4000余人。在珍珠港的熊熊大火还未完全熄灭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怀着沉痛而庄重的心情向国会发表了战争咨文,他说:“1941年12月7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国终于成为参战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就在此时,巴顿的地位又一次发生了变化:马歇尔将军把斯科特调到中东担任观察员,任命巴顿为第1装甲军军长。很显然,这是对巴顿辛勤工作的奖赏,更激发了巴顿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他恨不得马上就率部奔赴海外作战。但仅仅时隔两个月,巴顿又接到命令,调他到一个偏僻的地区去创建沙漠训练基地。对此他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是因为我的部队演习成绩太好了而让我永远当一名教官吗?‘”

    其实,马歇尔将军的这一举措是有针对性的。此时,北非战事日益吃紧,“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意军团打败了英军主力,攻占了昔兰尼加机场,企图逼迫英军退出这一地区。此时,轴心国已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正在准备向欧亚大陆出击,对盟军实施侧翼包抄。为了制止住事态的恶化,出兵非洲,支援英军重新夺回盟军在北非的战争主动权,美军就必须为进行沙漠战做好艰苦而细致的准备工作。时间已十分紧迫了。马歇尔认为,巴顿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最好人选。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1942年3月,巴顿飞往一个叫里弗宾德的地方。这里位于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亚利桑那三州的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荒漠地带,除了偶尔能见到一种蓬蓬草之外,遍地是流沙和砾石,人迹罕见,甚至难见到一只飞鸟,环境与北非荒漠十分相似,而且地面极其辽阔,非常适合进行军事训练和实战演习。但这里的生存环境艰苦得惊人,不仅没有任何像样的生活设施,就连平时饮用的淡水也只能定量供应,洗衣服、洗澡就更困难了。因此在许多军官眼中,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根本不适合大部队进行正规训练。但巴顿却认为,这正是一个进行模拟实战训练的理想场所。安营扎寨之后,他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训练中心的创建工作。他说:“我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久,这个中心就正式启用了。

    沙漠战训练开始了。在巴顿的安排和指挥下,训练工作十分艰苦紧张,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负荷能力。部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完成10分钟内1.6千米跑,紧接着是两小时急行军,然后便是一连串令人筋疲力尽的战术操练和实弹演习,甚至夜里也常有军事行动。而巴顿也从不得闲,他总是亲临现场督察,认真地把握每一个环节,给士兵讲授技战术要领,还经常亲自做示范动作。为了检查军事行动的详细情况,他踏遍了训练基地的每一个角落,乘坐过各种交通工具——从最现代化的飞机、汽车,一直到骡马,甚至轿子,到处都可以看到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听到他巨大激昂的吼声。他偶尔也向官兵们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种魔鬼般的训练,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只能听到他那更加严厉而刺激的话语,因为他认为眼下是在进行战前的适应性训练,并不是发慈悲的时候。对此,有不少人抱怨他对部下过于残酷了,他回答道:“平时的艰苦训练是战时胜利的保证,这才是对士兵的最大仁慈。”“如果能在这个鬼地方训练成功,你们就能毫不费力地杀死在任何地方遇到的狗娘养的敌人。”

    训练期间,根据自己对现代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实际情况,巴顿对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指挥和后勤系统都做了大胆的改进。例如,进行了坦克集群作战试验;陆空协同作战演习;步坦协同作战演习;完善了无线电指挥系统以及装甲车辆的维护、抢修工作等等。

    巴顿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训练工作上,但他并没有忘记千里之外战火燃烧的旧大陆,担心坐失参战的良机。于是他经常给一些要人写信,详细地告诉他们沙漠战训练的情况、自己在训练中的心得体会,目的是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要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同时他坦率地承认,他希望参战而不是担负训练任务。他对一位友人说道:“在我作为军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光是在和平中度过的,如果没有战火的洗礼,人生对于我还有什么价值呢?”

    当然,此时巴顿是不会被遗忘的。1942年6月,马歇尔把巴顿召到华盛顿。这一时期,北非战局急剧恶化,隆美尔的装甲集群频频发动攻势,进展神速,英国第8集团军困守沙漠,局面已经岌岌可危。应英国政府的要求,美国打算派一个装甲师驰援,美方的另一个目的是借此机会获取实战经验,为下一步大规模参战做准备。派谁去担任这个师的师长呢?马歇尔将军立即想到了巴顿,并征询巴顿的意见。巴顿快人快语,马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师不足以对北非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美国应派遣两个师参战。但就在巴顿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的时候,马歇尔已经做出了决定:暂不派遣军队,迅速向英军提供他们所需的坦克和榴弹炮,以解燃眉之急。巴顿的参战计划又化为泡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