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尊重他人是尊重自己的前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们。任何人都有活着的理由、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学会首先去尊重别人。

    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格与尊严,不要强求别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心意。我们若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好“尊重”这最起码的礼貌,就会给自己架起一座座通往每个人心灵的桥,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1.不自尊焉有人尊

    尊重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心态。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重自己,他是不可能会尊重别人的。

    我们要从小就树立一种尊重的心态,在实际生活中尊重自己,并进而去尊重别人,这样就会收获美好的未来。

    自尊心就像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一般,它是我们的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个人活着而丧失了自尊心,几乎不能算是活着。

    自尊恐怕是这个世上最贵重的宝物了。受人尊敬,就表示你的道德情操、价值观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每个人都想拥有能够接受自己想法的朋友。可是在青年时期,由于个性的贫乏、缺乏魅力,或是在某种运动和艺术方面能力上的缺乏,而无法让“大伙”接受,这种不幸是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时常感到困惑的。

    虽然,对现代青少年来讲,周围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但是青春是现在和以前都无法变化的,它是一生中最富有波澜,最具挑战的时期,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环境的缘故而放弃自己优秀品格的培养。

    哲学家、罗马皇帝马库斯奥勒留斯的训诫应该是聪明的,他说:“被你毁了的约定,或丧失自尊心的事,不能期望为你带来利益。”

    我们要学会自尊,尤其要懂得自尊心的价值。苏格兰诗人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这么说:“青春的一切都是实验。”希望你注意专心的实验,并聪明地加以选择。

    一只骨瘦如柴的狼,因为狗总是跟它过不去,好久没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这天遇到了一只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扑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寻思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狼满脸堆笑,向狗讨教生活之道,话中充满了恭维,诸如仁兄保养得好显得年轻,真令人羡慕云云。

    狗神气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要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就必须离开森林。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样脏兮兮、饿死鬼一样,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为了一口吃的都要与别人拼命。学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狼疑惑地眨巴着眼问。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摇尾乞怜,讨好主人,把讨吃要饭的人追咬得远远的,你就可以享用美味的残羹剩饭,还能够得到主人的许多额外奖赏。”

    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不觉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于是它跟着狗兴冲冲地上了路。

    路上,它发现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没有毛,就纳闷地问:

    “这是怎么弄的?”

    “没有什么!”

    “真的没有什么?”

    狗搪塞地说:“小事一桩。”

    狼停下脚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么!难道你是被主人拴着生活的,没有一点自由了吗?”狼惊讶地问。

    “只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没有关系?不自由,不如死。吃你这种饭,给我开一座金矿我也不干。”

    说完这话,饿狼扭头便跑了。

    人如果柔弱得连自尊都失去了,那么他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自己瞧不起自己,别人怎会瞧得起你?灵魂是不能屈服的。

    几年前,杰克在香港出席一次教育会议,要作主题报告,并且开办改进学生感情健康的培训班。其中有一个班令人难忘:教育者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学校工作,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杰克逐渐意识到有几位受聘于美国学校的教师,一年不到就先后离去。显然,他们无法继续胜任,只得中途辞职。杰克既感到惊讶,又觉得好奇:是什么事情使得美国学校产生这么大的负面效应,致使这些教师改变初衷,早早知趣而退,另谋高就?

    因此,杰克设法找到几位教师,和他们分别谈话,探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位刚从加利福尼亚州回来的澳大利亚教师悄悄地告诉他,原因并非是学校,并非是家长,也并非是其他的教师,原因是孩子们自己。

    “孩子们?”到这时候,杰克真的关心起来了。“我们的孩子怎么啦?”

    “我没有办法教他们,他们缺乏自我尊重!”

    自我尊重!这就是这位教师早早回家的原因吗?杰克到处打听。于是,他拦住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年轻女士,她也缩短了在美国的教学。

    “你们的学生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权威;并非所有的学生,但是已经多得令人在教室里难以应付了,”她解释道。“如果他们不看重我的意见——别去说听这些意见了——那我们怎么教他们呢?所以我离开了。”

    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教师听见他们的谈话后,补充说:“而且他们对同伴同样地不尊重:因为学生们相互之间非常粗鲁,我不得不终止课堂讨论。他们就是不知道应该有礼貌地仔细听同学发言。”

    “我还看见他们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另一位教师说道,“而且那要比他们对我们还要糟糕得多。他们非常无礼,甚至蛮横。”

    “但是所有这些又与缺乏自我尊重有什么呢?”杰克问道。

    一位澳大利亚教育者对杰克解释说:“你们许多学生好像很伤心,甚至生气。哦,听起来他们似乎很自信,但是在内心深处,我认为,他们许多人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他们只不过是以对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别人罢了。”

    这群教师一致认为遭遇到同样的问题:美国学生缺乏自我尊重,而且表现在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中。正如一位教师所指出的:“如果不尊重自己,怎么能尊重别人呢?”

    对一个人来说,尊重别人和自我尊重是不矛盾的。故事中,因美国孩子缺少自尊让老师们纷纷辞职。同样,现实中因为缺少自尊会让我们在未来的社会中丧失掉交往和立足的重心。

    解析

    一群远离家乡的各国及各地区的教育者发现了影响到我们青少年的一个关键问题,此时,许多美国人却仍然困惑不解。问题出在我们渴求尊重:一个基本的道德美德,而且是一个对获得实实在在的品格至关重要的美德。似乎资料证实了这些教师的看法:我们青少年的自我尊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下降,而且这种在自我尊重方面的下降导致我们既对自己又对别人作出无礼的行为,常常表现为粗暴、无礼、轻率、目无尊长、粗鲁、以及粗俗。缺乏自我尊重的基础,要培养自我尊重谈何容易。毕竟,一个正派的、有道德的生命始于对每一个人无穷价值的认识,所以,要具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学会首先尊重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尊重别人,对待别人时做到体贴入微、善解人意、敬重恭谨。

    测试

    下面的句子表示自我尊重的青少年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估计你这方面的情况,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加上所有的分数得出总分。

    10=一贯;8=经常;6=有时;4=偶尔;2=从不

    (1)礼貌地对待周围的人。

    (2)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

    (3)使用尊重的口吻说话,注意自身形象。

    (4)不因自己的行为,而让别人歧视自己。

    (5)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总分

    如果在这项测试中得到40~50分,说明了你的自我尊重意识非常强烈;如果得到30~40分,说明你的这种意识相对较强;如果得到20~30分,说明你的这种意识一般;如果仅仅得到10~20分,说明你不太懂得自我尊重,这时,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你的自我尊重的意识。

    培养自我尊重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与父母商量,尽量让你穿属于自己的衣服。就是家境非常的不好,也尽量不要穿别人的旧衣服。因为这样做会无形中损害到你的自尊心。

    (2)用行动取信于人。如果你想自重,那么就必须先取得别人的信任。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只有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自我尊重。

    2.让尊重架起友谊和成功的桥梁

    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任何人都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任何人都要去尊重别人。让自己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就如同搭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

    一位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忘记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来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没想到纽约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使得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你也许会遇上同一类情况,你希望自己是哪一个人呢?同情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他(她)无私的帮助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是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助人,而非像施舍者一般高姿态自居。否则,只会好心办坏事,让被帮助的人离我们而去。

    无论是一个富贵的人,还是一个卑微的人都具有同等的尊严,尊严天生是为所有的人而来。只不过,自爱者珍视它,自弃者丢弃它。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请记住,不仅要懂得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曾经在选举问题上和一个名叫佩斯的人发生争吵,佩斯当场把华盛顿推倒在地。华盛顿部下想为其报仇,华盛顿阻止了他们。第二天华盛顿把佩斯约到酒店去,佩斯以为是一场决斗,但华盛顿却说:“犯错误乃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光荣的事。昨天是我的不对,你在某种程度上已得到满足,如果你认为可以解决的话,请握我的手——让我们交朋友吧。”从此,佩斯成为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

    可见,佩斯由于得到了华盛顿对他的谅解和尊重,最后成为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尊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朋友。

    有个推销员,他的工作就是为强生公司拉顾主。顾主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的店不想再卖强生公司的产品了。这个推销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好久,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

    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推销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说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中,唯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我同意这个看法,所以我决定还购买你的产品并且数量要比以前多一倍。”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重视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它能为你赢得更多的友谊,带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记住,嘲笑别人最终只能使自己被嘲笑。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很瘦。一天他碰到一位胖胖的绅士,那人奚落萧伯纳:“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不慌不忙地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闹饥荒的原因了。”

    绅士在奚落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只能自讨没趣。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只能自食其果。

    所以,若想得到别人尊重,首先考虑一下我们是否尊重了别人。

    解析

    尊重是强化黄金规则的美德。我们以要求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时,就将帮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加符合道德标准的场所。将尊重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的人更有可能呵护别人的权利。因为我们呵护别人,所以我们也得到别人的尊重。很多老师都反映,有懂得尊重人的学生在教室里真令人开心,因为他们能以更加正面的、更加关爱的态度为别人着想。

    培养尊重对真正做人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而且,因为尊重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生来就有的价值和尊严加以对待,所以尊重也是我们拒绝暴力、非正义以及仇恨的基础。事实上,这种美德是我们在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的每个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测试

    下面的句子表示懂得尊重的青少年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估计你这方面的情况,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加上所有分数得出总分。

    10=一贯;8=经常;6=有时;4=偶尔;2=从不

    (1)用尊重的口气说话,不在别人背后说坏话和暗中伤人。

    (2)尊重别人的隐私,进屋先敲门。

    (3)倾听别人说话时,姿态尊重(不抽烟、不转动眼睛、不摇晃脑袋、不将身体侧转)。

    (4)举止文明,无需提醒就能使用礼貌语言,如:“对不起”、“请”以及“请原谅”等。

    (5)不骂人,不做下流手势。

    总分

    如果在这项测试中得到40~50分,说明你非常善于尊重别人;如果得到30~40分,说明你在这方面还不错,若能进一步提高将对你更有益;如果得到20~30分,说明你的尊重意识一般;如果仅得到10~20分,说明你的尊重意识比较淡薄,这时,你就要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尊重意识了。

    给你的建议

    培养尊重意识,你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把身边的每个人都当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因为只有当你把身边的每个人都当作最重要的人来对待时,你才会从心里关心他们,与他们和睦相处,因而才会尊重他们。

    (2)专心地、尊重地倾听别人的想法。许多人期待别人做得更多些的行为是倾听,真正地倾听他们说话。专心倾听是传递尊重的极好方法。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放下手中在做的事情,集中注意力,这样他们会感觉到你真的珍惜他们的意见,从而用真心和你交流,而你也会因信任而感到愉快。

    (3)全身心地传递尊重,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大多数时候,你听朋友说话,远远不及他们观察你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以及听出你的声调。因此,在与朋友说话时,要全身心地传递尊重。你可以说:“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但是如果朋友看见你耸耸肩膀、扬起眉毛、假笑或转动眼睛,他有可能获取一种完全不同的信息。虽然你并没有对他们的想法不感兴趣或不尊重他们的感情。所以,在与朋友交谈时,要全身心地投入。

    (4)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给自己贴上“胆小鬼、犟驴、神经病、笨蛋”等标签会大大降低你的自尊,让你天天想到自己没有用。不管这些标签是真还是假,你如果这样暗示自己就会信以为真。因此只能用建立肯定的自我概念的标签。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就能拿出最好的状态,去把事情做到最好。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能依赖别人,包括父母。你只能做你自己,让自信写满你的脸。坚信路就在自己的脚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你肯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3.让尊重之花在平等中绽放

    尊重是相互的,平等的,要取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人;要求父母尊重我们,就应充分考虑父母的意见和态度,这样要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无论别人地位高低,都要平等待人,不因卑微而鄙视,不因位高而逢迎。

    晚上9点多,上下班高峰已过,地铁车厢里的乘客并不多。这时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蓬乱着头发,满身脏兮兮地挤过来,不用看就是乞丐。有的人对此冷漠地看着,有的人闭上眼睛装睡,有的好心人则或多或少地给他点钱。

    乞丐离我越来越近了,他机械而带几分媚笑的脸就要转向我的时候,我身边的一位小伙子站起身来,很恭敬、很郑重其事地将手里的钱递到了那位老乞丐的手中,就像是一位下属把自己的文件递给上司一样。

    当时我的心里猛地一颤,觉得这位小伙子太可亲可爱了。后来我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要那样做?能施舍他就已经不错了,何必站起身来递过去。

    “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人,是一位老人,我只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小伙子平静地对我说。

    真正的平等应该是不分国籍、年龄、身份和性别的,我们的尊重,不能因对象的差别而有所保留,在尊严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唯一的、神圣的,生命需要尊重,尊重可以扬起我们生命的航船之帆,不管迎着太阳,还是迎着风暴,都能使我们有信心勇往直前……

    解析

    其实,在生活当中,父母与我们难免会有一些思想上的冲突或行为上的冲突,这时我们可以郑重其事的告诉父母,不要认为我们还小,不知道羞耻,或者我们是父母生的,父母打几下有什么关系。这种想法,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其实我们心里想的是做父母的所不知道的东西,如果这时候我们试着与父母沟通,使他们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与需求,许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因此,我们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使他们尊重我们,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注意尊重别人的权利。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做到遵守家庭纪律和社会规范,而不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当父母对我们的行为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反省自我,并从实际行动上予以执行,从而和父母建立起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加深彼此间的尊重。

    测试

    下面的句子表示在平等对待中具有尊重意识的青少年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估计我们这方面的情况,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最能代表我们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加上所有的分数得出总分。

    10=一贯;8=经常;6=有时;4=偶尔;2=从不

    (1)能尊重他人,不管年龄、信仰、文化或性别。

    (2)坦率地倾听意见,而且不打断别人。

    (3)能与任何人做到互相尊重。

    (4)别人给了尊重的行为,能以同样的方式报答。

    (5)对一方受尊重,一方受冷落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总分

    如果在这项测试中得到40~50分,说明你在平等对待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尊重意识;如果得到30~40分,说明你的这种意识中等偏上;如果得到20~30分,说明你的这种意识一般;如果只得到10~20分,说明你的这种意识较差,这时,你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增强你的这种意识。

    给你的建议

    为了在平等对待中培养尊重意识,你可以试着做到以下几方面:

    (1)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他人,就应该把他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看待。青少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会作为集体的一员去参与一些团体活动,遵守集体规则,希望自己能融入这个集体,可以说这是青少年的群体的塑造。同时,他人又是作为一个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与他人可区分的独立个体而存在,可以说这就是他人的个性所在。所以,你要学会尊重人,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的个性,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别人,而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互相促进。

    (2)正确理解和发掘你的兴趣。每个人都厌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的行为受内心欲望和直接兴趣支配,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是不愿做的。如果是在强迫之下做,那是很难取得进步的。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但任何人,要想取得成就,也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为依托,我们不能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不好好学习,要做的是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和爱好,而不是以没兴趣为由与老师或父母对抗。一个人做事成功与否要依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努力地去干,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是被逼迫着去干,则常常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发掘并培养有益的兴趣,为发展创造条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