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父母——孩子智力发育的“把关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最早、也是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教育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起着指引、导向的作用。在孩子看来,父母是最好的效仿对象。如果父母想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孩子合格的榜样。

    合格的“启蒙之师”

    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可造之材。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无数的爱,有的孩子能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听话懂事、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不听话、难以管教。当孩子难于管教时,很多父母都会抱怨,“我怎么就碰上这么个孩子呢?你看××家的孩子,人家怎么就又乖又听话呢?”殊不知,孩子的负面表现,主要是因为家长不是一名合格的启蒙老师。

    曾参即曾子,与孔子、孟子、子思、颜子被公认为五大圣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位列七十二贤,深得孔子真传,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曾子性情纯厚,言行谦恭,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人生戒条,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也非常讲究以身作则的家训。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临走时,儿子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就哄骗儿子说:“你在家好好玩,妈妈很快就回来,等妈妈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儿子一听可以吃到猪肉,非常高兴,就答应在家等着妈妈回来。很快,妻子从集市回来了,推门一看,发现家里的猪已经用绳子捆起来了,曾子正在磨杀猪刀。妻子大吃一惊,急忙上前问:“你这是要杀猪吗?”曾子说:“是啊,不是你跟儿子说要杀猪吃的吗?”妻子赶紧说:“我不过是被他缠得没有办法,才哄他说要给他杀猪吃肉的,你又何必如此认真呢?”曾子严肃地对妻子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欺骗孩子,孩子也会学着父母去说假话骗人,这不就等于是父母在教小孩子骗人吗?而且当父母的骗了孩子,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可信。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了威信,以后再去教导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也不会听从了,这样又如何能把孩子教育成才呢?”

    妻子听后,觉得曾子的话句句有理,十分懊悔自己欺骗孩子的事情。于是,她和丈夫一起磨刀把猪给杀了。晚上,儿子终于吃到了香喷喷的猪肉。

    曾子为了履行妻子随口答应孩子的承诺,杀了一头猪,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做人要诚实守信。

    一天晚上,曾子的儿子刚睡下,又忽然从床上起来,拿着一本书就往外走,曾子问儿子要做什么,儿子说:“我从小朋友家借了一本书,说好今天要归还的,就是再晚我也要给人家送回去,做人不能言而无信。”听了儿子说的话,曾子赞许地点了点头。

    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因此一直被后世传为美谈。它反映出的正是父母以身作则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一名合格的家长,在对待孩子时,应该学会用真诚的言行规范孩子的行为,引领他们走上成才之路。

    爱心指导

    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启蒙老师”

    1做孩子的好榜样。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最早、也是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教育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起着指引、导向的作用。在孩子看来,父母是最好的效仿对象。如果父母想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孩子合格的榜样。

    2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孩子没有任何人生经验,也不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这样做,有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辨别是非能力的机会有许多,如与孩子一起阅读有教育意义的名人故事,用说故事的形式将人生道理传授给孩子等。

    3教育孩子,父母要有“三心”。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慢”塑造过程。教育孩子时,父母只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有耐心和信心。信心要求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怀着“天下无不可教之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材。要做到耐心教育孩子,就需要父母能够包容、忍耐孩子的小缺点,循循善诱,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相信在父母爱心、信心和耐心的教育下,假以时日,孩子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品行良好的人。

    别忽视了孩子的“为什么”

    为什么太阳在白天出现?为什么小兔子的耳朵那么长?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的?为什么小鸟会叫却不能和我们说话?孩子总是特别喜欢提问,他们会一天到晚缠着大人,仰着小脑袋不停地问为什么。该如何看待孩子的“为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以及家长给予孩子认真或敷衍的解答分别会对孩子产生何种影响。美国一些心理学研究员曾经专门对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进行过测试,结果在提交上来的570多份的记录中,发现了超过3000处的“为什么”,研究人员在试验报告中总结道:“孩子对获得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成人们所想象的程度。”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他的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们喜欢问“为什么”,正是他们好奇心强烈、思维力活跃、智力发展的表现。当然,在孩子提出“为什么”的同时,也是家长提高孩子智力发育水平的机会。因此,作为家长,千万别忽视了孩子的“为什么”。

    《影响中国互联网命运的十位女人》一书介绍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中10位传奇女性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厦门女性,名叫陈宇华。1990年,她以厦门文科第一的骄人成绩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作为当年大陆唯一的一个本科生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1997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并获得MBA学位。1998年,就职于美国高盛投资银行香港亚太区总部。2000年,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总裁。看到这样的简历,家长们都不免会好奇地问:“这样杰出的人是生活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中呢?她的父母又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呢?”

    据她爸爸回忆,陈宇华是个很喜欢提问的孩子。小时候宇华很喜欢玩具汽车。一次,爸爸正在看报纸,小宇华在一旁摆弄玩具汽车,她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汽车有四个车轮呢?”“因为四个车轮会比较稳。”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答道。“那三轮车怎么是三个车轮呢?”“……三个轮子也比较稳。”爸爸翻着报纸有些不耐烦地回答。“那自行车呢?怎么只有两个车轮呢?”小宇华不依不饶地继续问。爸爸将视线从报纸上移开,小宇华的脸上充满疑问,正在盯着自己。爸爸看出女儿强烈的求知欲,回答说:“这是几何上的几个数学原理。”接着,爸爸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话给小宇华讲解了几何理论。小宇华认认真真地听着,十分专心。爸爸十分高兴,孩子由于好奇而发问,大人讲解的时候,孩子就会特别专心地倾听,这样知识也就能掌握得特别牢固。

    渐渐地,爸爸发现小宇华真是个“问题多多”的孩子,她会一直缠着爸爸不停地提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不吃饭人就会觉得饿”、“为什么花是红色的,草是绿色的”……面对小宇华各式各样的问题,爸爸也有无法解答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赶紧翻出书来仔细研究。只要小宇华提问,爸爸就会耐心解答,爸爸将小宇华每次的提问都看作是一次教会女儿知识的机会。

    就这样,小宇华一直不断地提出新问题,爸爸一直认真给予解答,小宇华获得的知识也逐渐多了起来。小宇华在爸爸的鼓励下,求知欲日益强烈,对知识追求的兴趣也不断增加,这对她后来的学习生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可以说,正是由于爸爸的耐心解答和正确引导,才成就了现在杰出的陈宇华。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家长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有利于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加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思路。

    爱心指导

    家长应对孩子的“为什么”的几个技巧

    1对于孩子的提问,家长要有耐心。喜欢提问,是孩子具有很强求知欲和探索欲的证明,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很有利。因此,对于孩子的“为什么”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总是发问,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这会扼杀孩子善于思考的天性,导致孩子变得不爱用脑,思维能力下降。

    2孩子提问时,家长要给予表扬。孩子爱问“为什么”是他们肯动脑筋的表现,家长应该在孩子提问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明白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这样做,能激发出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凡事勤于用脑、善于思考,智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引导和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家长应该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答复。对于一些孩子自己也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积极思考。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翻阅相关书籍、观看科教节目或是上网查找答案,让孩子亲身参与到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使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

    4家长要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与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相比,一个未知的谜题更能激发出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当孩子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或是科学上还没有做出明确解释的问题时,家长不要支支吾吾、含糊其词或是不懂装懂地给孩子错误的解答,而要诚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办法给他作出准确解释,并鼓励孩子以后通过努力学习,亲自去解开谜题。

    给宝贝最“益智”的玩具

    “益智”玩具是家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小道具,将玩具和智力开发相结合,可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智力。益智玩具可以同时调动手、眼、大脑,促进孩子身体机能的协调;可以对孩子的左、右脑进行锻炼,促进孩子脑域的充分开发,使大脑细胞更加活跃;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力和观察力,促进孩子逻辑能力的提高;可以加深孩子对各种不同图形的感知力,增强孩子的空间概念……

    不同类型的益智玩具,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例如,一按键就会发出各种动物声音的“小钢琴”,一握即响的“响环”等,可以有效刺激孩子的听觉。

    当然,对于儿童益智玩具是否真的具有益智功能,有许多家长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英国皇家科学院研究表明,经常玩益智玩具的人与不玩益智玩具的人相比,大脑思维能力较高,智商也能高出11分左右。可以这样说:不同的益智玩具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接触和认知更多的新鲜事物,从而激发孩子的聪明才智。

    不久前,军军妈妈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儿童早教的文章,上面引用了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一句话:“婴儿生下来的第三天才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了。”看过文章,军军妈妈产生了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军军已经3岁半了,从来没有接受过什么儿童早期“特殊教育”,“这样军军的智力水平岂不是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小朋友?军军妈妈感到事不宜迟,决定马上对军军进行智力开发教育。

    起初,妈妈给军军报了各种各样的幼儿学习班,又给军军买了许多书。军军整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这让他烦透了,再加上休息时间太短,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妈妈本来以为报了这么多学习班,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商一定会有所提高。可谁想,孩子体力日渐透支,脑子也越来越笨。这让妈妈很头疼。正在这时,爸爸从外地出差回家了,他看到平时总是活蹦乱跳的军军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很奇怪,还以为儿子生病了。妈妈对爸爸讲出了事情的原委。爸爸一听,笑着说:“何必如此啊,我这次出差带回了既能让孩子玩,又能开发智力的‘秘密武器’。”妈妈拿过那包东西一看,上面写着“儿童益智玩具”几个字,她疑惑地望着孩子的爸爸:“玩具也能开发智商?”爸爸向妈妈详细地讲解益智玩具的原理和作用,妈妈总算放心了。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军军的房间,对着正在愁眉苦脸地背唐诗的军军说:“来,儿子,咱们全家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个新玩具。”果不其然,军军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玩具,玩得爱不释手。

    从此以后,军军不仅恢复了原来的活蹦乱跳,而且脑子也越来越灵活了,再也不用爸爸、妈妈催着学习了。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妈妈给军军安排了大量的学习任务,不仅没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反而消磨了孩子活蹦乱跳的天性;而爸爸的益智玩具不仅开发了孩子的智力,而且也还给了孩子好心情。对于小孩子来说,家长应当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在娱乐中学习显然比在高压下学习效果好得多。

    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玩具的价值是有限的,但是鼓励、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的确,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值得许多家长学习。

    爱心指导

    家长为孩子挑选“益智”玩具的几个技巧

    13岁的孩子处于全身器官协调感增强,对事物开始产生认知兴趣的时期。此时最好选择一些可以锻炼、提升他们感觉,使感官精确化的益智玩具。如简单的形象拼图、各种角色的玩偶、叠杯、橡皮泥、积木、彩色笔、厨房设备玩具等。

    24岁孩子的感知仍然依靠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辨认,他们的小肌肉群开始发育,适宜多做一些能够锻炼手、眼协调性的游戏。此时最好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形象有趣,并且需要孩子自己动手进行装配的益智玩具,如彩色套碗、穿珠、套桶、彩圈、穿线板、图案稍微复杂的拼图、配对玩具等。

    35岁孩子的肢体协调性有了很好的发展,思维能力也开始提高,他们已经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和分析。此时最好选择一些能够拆、装或需要孩子动脑筋才能继续玩下去的游戏,如魔方、跳棋、五子棋、七巧板、多米诺魔板等。

    大小手工作“益智家务”

    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发育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总是把大把财力、物力放在学习上。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高尔基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像火花,它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劳动不仅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孩子的意志、情感、兴趣、性格、品德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巧妙地引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也可以达到益智的效果。

    例如,妈妈洗衣服前,让孩子把所有的黑色衣服塞进洗衣机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做不仅可以认识颜色,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学到按照某种秩序给家里的事物分类的知识,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此同时,孩子也会意识到,既然我能够帮妈妈做一些“大人的事儿”,证明我已经长大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

    一天,家里来客人,妈妈就让丽丽帮着拿碗筷,丽丽非常高兴地拿了。这时候,客人夸奖丽丽道:“丽丽真是长大了,都能帮妈妈做家务了。”丽丽一听很高兴,于是又在每个座位上放了一个碗,然后在每个碗边放了一根筷子。放完之后,丽丽手中还有很多筷子,妈妈说:“你是用一根筷子吃饭吗?”丽丽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又在每个碗边加了一根筷子。

    可是当大家都坐下来吃饭的时候,丽丽发现没有妈妈的碗筷。妈妈说:“怎么没有给妈妈拿碗筷啊?”丽丽感到很奇怪,因为自己当时分明算了妈妈的,于是她又挨个数了一次,发现原来没算自己。妈妈玩笑着说:“你没算自己,就不要用碗和筷了吧!”丽丽不好意思地又去拿了一套碗筷。

    晚上,丽丽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家务了,现在我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吗?”妈妈顺水推舟说:“那你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完成两件事,怎么样?”丽丽高兴地说:“好!”后来妈妈就叫丽丽睡前把自己玩过的洋娃娃收拾起来,然后换上自己的睡衣。

    在妈妈看来,女儿聪明懂事,是一个好孩子。相反,爸爸则认为,女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女儿将这两件事情看作一个新游戏,玩腻了就不会再这样做了。

    案例中,妈妈是很善于通过家务事来引导孩子动脑筋的。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妈妈总是在提示,而没有直接去拿来碗筷。同时,爸爸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因为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刚开始接触家务活,有一定的新鲜感,仿佛是一种趣味十足的游戏。他们做家务过程,不仅是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也是一个开发大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家长掌握不好度,时间久了,孩子也会心生厌烦,不再坚持下去。

    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精心“设计”,从而使孩子得到充分的智能训练。这里可以举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洗碗。第一次把洗碗的工作交给孩子之前,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对孩子说:“好好想一想,这些碗筷,大小不一,应该先洗哪只,再洗哪只,才能既快又好?”孩子可能会想一想,然后回答:“应该先洗大碗,再洗小碗,因为洗好的碗要从大到小往上叠整齐。”这样做,就可以让孩子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将事情做得井井有条。

    爱心指导

    家长指导孩子进行“益智”家务的几个技巧

    1让孩子明白家务是义务而不是帮忙。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孩子满脸自豪地对着大人说:‘妈妈,我帮你把地扫干净啦!’”乍一看,这不过是孩子做完家务期待得到大人夸奖的画面,但实际上,它反映的却是孩子把家务看做是家长的责任而与自己无关的心理。家长们在让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孩子是在为自己的义务进行劳动,而不是在帮别人做事。

    2家务要与孩子的能力相符。家长们为孩子安排家务劳动时,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劳动技能掌握程度,尽量找一些孩子力所能及,不太复杂、繁重的工作。以免孩子进行“力不能及”的家务劳动,影响到身体健康或是使孩子对家务劳动产生厌烦感。

    3让孩子积极地去做,而不是家长积极地去指挥。在孩子刚开始进行家务劳动时,由于缺乏经验,难免需要家长的指导。当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务劳动锻炼后,家长就不需要再指挥孩子,而应该引导孩子自发积极地去做家务。

    4增强劳动的趣味性。要想调动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就必须增强劳动的趣味性。比如采用竞赛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又可以使劳动变得更有趣,而且还可以使孩子的观察力、表现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睡眠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意义。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熟睡之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因此睡眠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儿童智力的发育。此外,如果睡眠质量好,儿童醒来之后精力就很充沛,也就能接收到身边的更多信息,并且进行更多的思考。

    如果他睡得不好,醒来时状态不好,总是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之中,那么他也就不能更多地接受周围的事物。因此,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更加聪明、出众,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睡眠。

    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曾经对8000名儿童的家长进行过电话调查,随后对孩子进行了读写能力和数学智力测试。结果发现,测试成绩高低与孩子的睡眠习惯显著相关。如果孩子在4岁时已经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且每晚睡眠时间达11小时,他们的测试成绩往往很高;而那些不能按时上床睡觉且睡眠时间不足11小时的孩子在测试中则表现较差。

    研究人员指出,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的“管教”非常重要。虽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但是幼儿睡眠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晚睡”和“不敢自己睡”。晚睡多数是由睡前玩得太兴奋、没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午睡时间太长等原因引起的;不敢自己睡则是由害怕黑暗、父母的恐吓之词、媒体中的恐怖镜头等引起的。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家长就不难采用一些措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小光是一个睡觉很少的孩子,据妈妈说,她在怀光光的时候由于睡眠障碍,常常要到深夜才能睡着,小光大概就是“遗传”了她的作息习惯。每晚,当其他小朋友都已进入到了香甜的梦乡时,小光还在要求妈妈讲故事,或者缠着爸爸做游戏,有时候大人实在是累了,就自己看动画片、堆积木,反正就是不睡觉。不仅晚上不睡,白天时,小光也不喜欢睡午觉,据幼儿园老师反映,小光在幼儿园从来不睡午觉,每次别的小朋友都睡着了,他还总是张着大眼睛左顾右盼,有好几次,还把别的小朋友吵醒了,对此,老师也很无奈。

    起初,妈妈并不在意,认为可能是由于孩子爱玩的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从一本书上看到:“孩子睡眠不好,会对身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她带着孩子一起去医院,大夫的说法与书上的内容相差无几,而且还说:“如果不及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医生为孩子提了几个建议:睡前安排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散步、看小人书等;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妈妈按照医生的话做了,刚开始小光并不听话。后来,在妈妈的努力下,孩子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妈妈也可以睡个好觉了。

    两个月之后,小光看上去不再那么瘦弱了,脑子也越来越灵活了,在课堂上总是积极发言,总是受到幼儿园老师的夸奖,这让妈妈十分高兴。

    小光是一个睡觉很少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主要是由于睡前玩游戏,使孩子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作为家长,应该重视起来,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保证孩子的睡眠,从而让孩子逐渐变得身体健康、聪明伶俐。

    爱心指导

    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几个技巧

    1为孩子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孩子快速地进入睡眠状态,家长最好按照孩子的喜好布置卧室和床铺,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睡房。在孩子睡觉时,要关闭或调暗灯光。大人说话声音要放轻,电视以及音响的声音要调小,避免声音吵到孩子,影响孩子入睡。

    2控制孩子玩耍的时间。家长要控制好孩子玩耍的时间,避免孩子在睡前进行游戏,导致精神太过兴奋而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对于夜晚难以入睡的孩子,家长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多玩耍,并减少孩子午睡的时间,以促进孩子夜晚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3睡前放松孩子的心情。紧张、不安的情绪会让孩子难以入睡,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放松孩子的心情,以促进孩子快速地进入睡眠状态。家长可以在睡前为孩子放一段节奏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进入睡眠状态。

    4为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家长可以为孩子制订一个睡眠作息表,要求孩子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坚持实行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到接近将要睡眠的时间,大脑就会发出要睡觉的信号,自然就会产生睡意。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从而保证睡眠时间。

    有益大脑发育的“对话”

    语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只把语言当成一种交流媒介,并没有认识到“对话”也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

    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对20名出生2—9天(平均年龄为44天)、身体健康的孩子进行研究。为了测量流向婴儿大脑前部的血液供氧量,研究人员分别在每个婴儿的大脑前额两侧贴上了一个红外光谱传感器。

    在研究人员的要求下,母亲对着已经睡着的孩子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声音来朗读故事。在他们讲故事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母亲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对着孩子三番五次地播放。当然,为了避免孩子一看到母亲使大脑更加活跃的情况发生,孩子始终处于睡眠状态。

    结果表明:孩子听到母亲的声音后,大脑前部的供氧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父母与孩子进行对话,有益于大脑发育,从而让孩子更聪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的聪明才智正是来源于父母与孩子进行有益大脑发育的“对话”,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受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从0岁开始的教育》等书中教育思想的影响,“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十分注重幼儿早期的语言教育。

    在刘亦婷刚刚15天大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对她说话,并尽量用平缓的语气、一字一句清晰地表达。妈妈当然知道只有15天大的小亦婷根本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她的目的是为了让小亦婷在会说话前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使女儿在“对话”中记住一些词汇,让这些有用的信息在女儿的头脑中留下印象,以开发女儿的智力潜能。

    小亦婷在稍大一点后,妈妈就开始教她认识实物。妈妈先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摆在女儿面前,然后反复地对女儿说这件物品的发音。只要是碰见了小亦婷感兴趣的东西,妈妈就会不厌其烦地在旁边与女儿进行对话,她基本上是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房间里的摆设、人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庭院中的花草树木等等,都成了妈妈与小亦婷进行对话的练习对象。

    在对话的过程中,妈妈坚持使用成人式的规范用语,不用诸如“脚脚”、“香香”等“奶话”。这使得小亦婷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够听懂妈妈“将这袋糖果递给奶奶”的指令,语言水平超过了同龄儿童好几倍。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刘亦婷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哈佛女孩”,离不开家长有意地与孩子进行益智“对话”。所以,每一位合格的家长,都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选择地为孩子“灌输”各种有用的语言信息。与孩子进行对话练习,可以促进孩子语言智能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语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大有益处。

    爱心指导

    家长与孩子进行“益智”对话的几个技巧

    1与孩子对话不怕“早”。大人与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对话时,由于孩子的词汇认知有限,难免会有“不知所云”的反应,此时家长仍然要继续对话,让孩子慢慢感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成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

    2尽量使用规范语言。家长要尽量使用规范用语,避免使用“奶话”或是方言,这样可以为孩子日后学习词汇、语言打好基础。当说到具体实物时,家长要尽量少用“这个”、“那个”等代词,而是直接说出实物名称,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让孩子记住更多的词汇。

    3积极给予孩子回应。当孩子询问、讲述或是呼唤时,家长要积极回应孩子,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说出更多的话。

    4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家长要经常询问孩子,引导孩子多说、多表达。对于孩子的回答,家长要纠正其中语法错误的地方,并引导孩子拓展思路,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答案表述。这种一问一答的语言环境,可以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锻炼,提高孩子的语言熟练度。

    帮孩子融入集体生活

    经常会听到周围的妈妈焦虑的声音:“我的孩子不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怎么办?”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中受到的是一种众星捧月般的爱,而缺乏一种与父母平等交流的体验。这就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那么,在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时候,势必会产生一种受到冷落的感觉。渐渐地,孩子就不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而变得自闭起来。

    其实,人的本性是合群的,脱离了群体而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社会中将无法立足。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要想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有效开发,一定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让孩子变得合群。

    小童是家里的宝贝,今年4岁了,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很宠他,经常给他买各种高级玩具,陪他做游戏。在家人眼中,小童一直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可自从小童上幼儿园开始,他的性格就似乎“改变”了。幼儿园老师跟小童妈妈反映,小童的性格太内向,平时都不爱说话,也从不主动和别人交流,很难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他从来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管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还是学习,小童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相反,小童一到家里就缠着大人陪他玩耍,闹腾得没完没了。妈妈觉得,孩子当然是希望和别人一起游戏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这样下去对孩子身心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妈妈采取了“孩子外交行动”: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妈妈就会带着孩子到亲戚家去,让孩子和自己的表兄弟姐妹一起玩耍。果然,孩子玩得很开心,并且学会了对姑妈、舅妈等长辈的礼貌用语。妈妈告诉小童,也要邀请兄弟姐妹们到咱们家来玩啊!小童果然邀请了,兄弟姐妹们也时常来小童家,这让东道主小童感到非常高兴,对兄弟姐妹们谦让有礼,孩子们在一起其乐融融。

    这时候,妈妈又告诉小童,亲戚离得比较远,平时你可以邀请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还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虽然小童有些为难,但是有了前面的经验,他还是邀请了邻居小朋友,结果也玩得很开心。后来到幼儿园,小童再也不排斥小朋友们了,很快融入了幼儿园的大家庭中。

    像小童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很常见,一些在家爱玩爱闹的孩子之所以一到集体中就变得少言寡语,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人际沟通能力,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所致。聪明的妈妈先从孩子比较熟悉的亲戚入手,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那么融入小朋友的队伍中就水到渠成了。

    爱心指导

    帮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技巧

    1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交流环境。与人交流的机会较少是造成很多孩子缺乏交往能力,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主要原因。家长为孩子创立一个充满交流机会的环境,有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家中也有同龄儿童的朋友或邻居家做客,或是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这些方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交流机会不足的遗憾,为孩子创造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消除对人际交往的障碍和恐惧,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2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让语言成为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助推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必备条件。只有孩子敢于在人前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话时口齿清晰、思路敏捷,而不畏畏缩缩、结结巴巴,才能保证孩子与人交流时没有障碍。家长可以经常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提问孩子一些问题,“迫使”孩子当众回答,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在别人面前说话时不再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而是“敢”说话了,这对孩子融入集体生活是很有好处和必要的。

    3要培养孩子合群,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人和睦相处,家长关心孩子,子女关心父母,切不可围着孩子转,过分溺爱孩子。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不可随便打骂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养成合群的性格。

    4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少年宫组织的展览、科技馆的兴趣小组、儿童夏令营等。一旦孩子进入同龄人的群体中,就会逐渐学会相处的知识,像如何相处,如何在一起玩耍等。但是,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时“吃亏”,便要求孩子照顾好自己,和其他小伙伴少交往等。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剥夺孩子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5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集体”的概念。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让孩子懂得自己时时处于集体生活之中,是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家长要给孩子合理引导,使孩子明白自己在享有集体权利的同时,还必须要服从集体的基本义务,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集体的利益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家庭也是社会中的一个小集体,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种集体关系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教育孩子在享受社会提供的福利时,更要学会遵守社会秩序,比如骑车靠右通行、不横穿马路、不破坏公物等。这种权利与义务的教育,能使孩子从小就建立起集体观念,对他们以后顺利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有着很大的帮助。

    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有关专家观察发现:如果3岁以下的孩子缺乏家长的关爱和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但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导致智力发育缓慢。孩子2—3岁的时候,正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父母改变传统的压制型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将会有着重要作用。

    在新型“家庭关系”中,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面对孩子的现实。孩子到3岁左右的时候,已经明显形成了一些性格特点,可能是调皮的,可能是聪颖的,可能是内向的……无论是哪一种,父母都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只有正视孩子的现状,父母才能够找到切入点来引导孩子,开发孩子的智力。

    2多观察孩子的举止。要想了解孩子的现状,就必须与孩子进行交流。而交流之前,父母有必要先观察孩子的举止,这是了解孩子思维模式必不可少的。时代的发展使“代沟”加大,孩子的很多举止是父母根本无法想象出来的。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父母正确地引导孩子去学习。

    3尊重孩子的隐私。注意不要将观察孩子的举止与偷窥孩子的隐私相混淆。要了解孩子并不是要掌握孩子的秘密,也不是要在背后议论孩子。这些做法都会引起孩子的戒心,从而对父母加以防范,反而增加亲子之间的壁垒。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很多方面的积极性会受挫,这对孩子智力的发育是极其不利的。

    4微笑面对孩子。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总是躲进自己的小屋子。原因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总黑着脸,让孩子感到畏惧。生活在阴影之中的孩子,每天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哪里还有心思去天马行空地想象,更不敢向父母问“十万个为什么”,智力发展当然会受到影响。

    5与孩子说话要温和而有力。温和表明你对孩子是友好的,是为孩子着想的,是真心和孩子沟通的。有力表明你是慎重的、严肃的,对孩子有建设性的意见。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很强,当听到你温和的语气之后,他自然就会认可你,和你沟通,和你玩笑,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主意,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6多鼓励、少批评。孩子毕竟是孩子,年纪小,很容易犯错误。如果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误就加以批评,那么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批评中变得麻木或者逆反。相反,如果你采用鼓励的方式,孩子就非常愿意接受,而且按照你的鼓励去放手实践。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7原则问题不让步。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可能导致孩子误入歧途,那么父母就必须严肃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要孩子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孩子从根本上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原则,孩子所走的道路都错了,当然更谈不上智力的发展。

    高考文科状元刘庭梅的母亲说:“家长必须知道孩子是什么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很好沟通,因材施教。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并不了解,比如她喜欢的东西你不知道,她不喜欢的你又强加给她。因此,对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深入、透彻地了解。从刘庭梅五六岁的时候她就知道,不管她要做什么事情,都瞒不了妈妈,所以还不如跟妈妈讲。跟我讲了以后,我不会直接告诉她不要做什么,而是跟她充分地交流,告诉她这件事情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沟通以后,她也学会了分析,而且更信任我了。当她再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主动找我商量怎么办……”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开放的关系,才让刘庭梅的智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开发,一步一步踏上高考状元之路。

    可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友情交流而非亲情爱护。也就是说,孩子需要与家长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希望家长能够敞开胸怀与孩子进行交流,并不是总以“家长”的身份压着孩子。

    爱心指导

    家长在与孩子建立“新型”家庭关系时的几个小技巧

    1少用强制口气,多用商量口吻。家长与孩子交流,希望孩子听从自己决定时,要少用“不许”、“不准”等强制性口气,尽量多用“最好你可以”或“我希望你”一类带有商量、探讨的口吻的话,引导孩子去积极思考。这样既可以加深孩子对家长意见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启发孩子的智力。

    2让批评变为一种有效的教育交流。孩子缺乏人生经验,不具备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把错误看作一种负担,或是说是孩子带来的麻烦;相反,这正是教育孩子、提升孩子智力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用和缓、坚定的语气为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懂得正确的方法。

    3给孩子适当的鼓励。3—5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很在意大人的看法,希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让孩子在表扬中得到肯定,明白这样做是对的,应该继续发扬。当孩子遭遇小挫折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让孩子在激励中变得自信,从而更有信心地去战胜小困难,养成坚韧的品格。

    4要关爱,而不要溺爱。关爱是保护孩子成长的温暖臂膀,而溺爱则是禁锢孩子成长的锁链。孩子做错事时,家长要给孩子必要的惩罚,避免由于溺爱和无原则的迁就,导致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形成歪曲的是非观。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营造让孩子更加聪明的“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很大部分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交际环境的塑造。对于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教育环境对生长、智力发育等起着主导的影响。

    生活环境是孩子认知世界、学习知识文化的学校。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更加“聪明”的氛围,可以开发孩子的潜在智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禀赋,成为一个高智商的优秀人才。

    早年,孟子一家住在城北的乡下。临近他家,刚好有一片墓地。每天都有人来这里葬送亲友,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孟子看到这一切觉得很新鲜,于是他和小伙伴们每天都学着那些人送葬的样子,模仿死人出殡时的场景。孟母看见孟子玩耍的情景,感到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儿子学习、成长,于是决定搬家。

    孟母将家搬到了城中商业繁华的地方,附近有很多经营生意的店铺,做生意的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孟子每天看到街上商人做买卖的情景,觉得十分有趣,就开始模仿起小商贩们高声叫卖的样子。孟母看到这一切,意识到这样的商业氛围还是不利于儿子学习,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回,孟母将家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那里面都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每天在一起研究学问。孟子经常在学校的门口张望,时不时会看到老师带领着学生们演习周礼,诵读诗书。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孟子很快对诗书、礼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演习周礼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一切非常欣慰,决定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出了环境对于孩子行为的导向作用,正是由于孟母三迁其家,为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才使孟子最终对学习产生兴趣,成了著名的思想家。

    一棵小树苗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雨露,而且还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经过风吹雨打,小苗才能长成令人惊叹的参天大树。孩子同样如此,要成为有用之才,除了自身努力、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之外,拥有一个让孩子更加聪明的“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爱心指导

    家长如何为孩子创建有利于发挥聪明才智的家庭“氛围”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行为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家长在孩子身边多摆放几本与学习相关的书籍,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书的氛围中,接触到积极的教育思想。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即使有些事情是根本难以做到的,孩子也渴望通过亲自动手而将其完成,这是孩子的天性。聪明的家长要想方设法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如孩子总喜欢把玩具拆开、把手表弄坏等,这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明其中的道理,而不应该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横加阻拦。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喜好,投其所好地为孩子创建学习氛围。比如,孩子喜欢音乐,家长就经常与孩子一起观看演奏会,为孩子购买各种音乐书刊及影像卡带;孩子喜欢美术,家长就经常与孩子一同观看画展,为孩子购买画笔、临摹本等绘图工具;孩子喜欢体育,家长就经常陪同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带孩子进行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