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三国-引子:一方顽石引发的血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石头有灵性,这是中国文化一个有趣的话题。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虽然神奇,但与“传国玉玺”比较起来还是要逊色许多。因为,这方顽石所引发的,远远不止一个家族的兴衰,而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一场场血雨腥风。

    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是从董卓进京正式拉开大幕的,这一年是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到三国归晋,全国重新统一,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将近一个世纪。这场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的混战,造成“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空前浩劫。引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天下群雄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争夺。

    在中国古代,代表皇帝身份和权力的是一块特殊的石头,因为被雕刻成为皇帝印章,这块石头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名称——玺。几千年来,历朝历代制造了无数宝玺,其中只有一颗被人们公认为天下共传的“至宝”,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来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传说春秋时,楚国玉工卞和在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偶见凤凰栖在一块青石上。古人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说法,卞和因此认定这块石头包藏着稀世之宝。他将此璞献给楚王,果然得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经良工雕琢成为玉璧,人称“和氏璧”。这块石头,从此被人们视为“天下共宝”。

    几百年后,和氏璧被赵王拥有,成为赵国的镇国之宝。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在赵,假意愿以十五座城相换。赵王迫于秦国之威,派蔺相如怀璧使赵,于是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不过,赵国最后还是被秦国吞并,和氏璧随之落入秦国。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皇帝的宝玺自然要选用天下绝无仅有的宝贝。于是始皇命人将和氏璧琢成一颗宝印,由丞相李斯书写了八字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末,刘邦率兵进入关中霸上,秦王子婴出降,献上这颗始皇宝玺。刘邦称帝之后,“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汉书·元后传》),又称“传国玉玺”。此后历朝历代,都将传国玉玺视为至高无尚的神器。只有得到这块玉玺,才能表示“天命攸归”,名正言顺地做“真命天子”。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当时的皇帝孺子婴只有两岁,传国玉玺由孝元太皇太后保管。王莽命其弟王舜去长乐宫向孝元太后索取玉玺。孝元盛怒之下,将传国玉玺狠狠摔在地上,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

    汉光武帝刘秀夺取天下,也夺回了传国玉玺,它又成了汉家天下的象征。

    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围绕着这方出自荆山的顽石,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传奇故事。

    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四月,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同年八月,宦官张让、段圭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执政的大将军何进。何进的部下袁绍率兵杀入宫中。张让等挟持少帝逃出皇宫,最后在黄河边上被追兵赶上。段圭被杀,张让投河自尽。皇帝一行被迎回宫后,检点重要物件,结果一应俱全,唯独不见了那方传国玉玺。

    半年之后,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为避联军锋芒,纵火烧毁京城洛阳,挟持少帝逃往长安。参加联军的孙坚率军进入洛阳,驻扎城南甄官井附近。夜间,人们发现井上有五色光闪烁。孙坚派人下井,探得传国玉玺。后来,孙坚在与刘表的武装冲突中阵亡。孙夫人吴氏扶棺归乡途中,被袁术拘留,传国玉玺转入其手。袁术死后,传国玉玺被其手下徐璆得到。徐璆本是汉朝的大臣,便携玺前往许昌将其献给朝廷。这时的汉朝廷实际上已被曹操掌控,但曹操没有占有玉玺,将其交还给汉献帝。徐璆因这场大功被授予卫尉一职。后来曹丕称帝,又从他的妹妹——献帝曹皇后手中索要到传国玉玺。司马氏代魏,玉玺归晋。

    传国玉玺是个精彩的话题,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也不愿意放过这个宝贝。于是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进行一番加工。总的来说,基本线索与文献记载没有大的区别。但作者的这番加工,读来却似有一番深意。

    《三国演义》写道,孙坚进入洛阳,驻扎在皇宫建章殿的废墟之上。当天夜里,部下军士发现殿南一口井上有五色毫光闪烁。孙坚遂命士兵点起火把,下井打捞。士兵们从井中捞出一具妇人尸体。只见她一身宫女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见内有一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打开小匣,里面装着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钮,旁缺一角,以黄金镶嵌。玺面刻有八字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正是半年前不见了踪影的“传国玉玺”。

    孙坚得到传国玉玺,顿时惊喜交加。传国玉玺是天下至宝,是皇帝身份的象征。拥有了它,必然有“登九五之分”。于是他决定托病辞归,立即返回江东,以图“大业”。

    消息很快传到袁绍那里。当孙坚前来辞行时,袁绍就以讨董联军盟主的身份要孙坚交出传国玉玺。孙坚矢口否认,并指天发誓:“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剑之下。”袁绍不死心,随之派人通知荆州的刘表,要他在途中拦击孙坚,夺取传国玉玺。刘表和孙坚在荆州边界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孙坚大败,好容易才逃回江东。孙刘两家从此结下深仇,多次爆发复仇战争。最后,孙坚中了刘表的伏击,被乱箭射死,应了自己当日所发的毒誓。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继领部众。因势单力薄,不得已投靠袁术。心雄志大的孙策不愿久居人下,遂忍痛将父亲用性命换来的传国玉玺作为质当,向袁术借得三千士兵、五百战马,率父亲的老部下程普、黄盖等人渡江东下。经过艰难百战,终于创下了江东基业,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演义》添加的孙坚发誓和孙策借兵这两个细节,很值得玩味。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实至名归”。传国玉玺无论如何神秘和神圣,但实质上仍然是个“名”。孙坚在偶然中得到这个“神器”,就不顾大敌当前,退出讨董联军,急匆匆地回去创建“帝业”。但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手中掌握的“神器”反倒成了一道催命符,招来旁人的觊觎,最终死于非命。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历史上的袁术,其结局与小说中的孙坚颇有几分相似。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自以为“天命”在我,不顾时机尚未成熟,便迫不及待地在淮南称帝,圆了他的皇帝梦。谁知竟成为众矢之的,千夫所指。当时在名义上还是袁术部下的孙策首先宣布与他“断绝关系”。本来打算与他联姻的吕布,也将他派来的使者逮捕送交许都,并与之绝交。不久,这位出自名门,“四世三公”的袁皇帝就被曹操一败再败,最终众叛亲离,凄凄惨惨地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

    反过来,小说中的孙策的行为就十分明智。虽然手握“神器”,但他十分清楚,没有足够的实力,传国玉玺只是一方顽石而已,不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会招来横祸。于是用它向袁术换得兵马,以此开疆拓土,创建了江东基业。孙氏虽然从此与这块石头再也无缘,但却当了几十年货真价实的皇帝。后世的人们,没有谁因为他不曾拥有传国玉玺而质疑过孙吴政权的实际存在。而拥有过传国玉玺的袁术,从未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君主。

    曹操担任汉朝丞相,掌握着实际权力,皇帝只是一个傀儡。即使如此,当传国玉玺送到面前时,曹操也不稀罕这块石头,而是郑重其事地将其奉献给汉献帝。他十分清楚,只要天下是曹家的,任何时候需要,这块石头马上就可以到手。既然自己眼下还不是皇帝,把传国玉玺抓在手中,就只会“务虚名而处实祸”。曹操死后,曹丕逼迫献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情况就像西汉末年的太皇太后王氏一样,传国玉玺很快就从曹丕的妹妹、献帝的皇后手中交了出来。“汉传国玺”顺理成章、实至名归地变成了“魏传国玺”。曹丕还命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下“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隶字。

    真正取得成功的曹操、刘备、孙权,注重的都是这方顽石所代表的实力和地盘,他们并没有拘泥于这方顽石的本身。

    《三国演义》对传国玉玺下落的这一番发挥,可谓得意之笔。为了一块小小的石头,两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死于非命,使这块本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石头又增添了一层新的神秘。

    在群雄混战的汉末,与这块顽石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并不多,但参与这场大混战的诸侯们费尽心力所争夺的,实际上是这方顽石所代表的至高无尚的权力。那些一代枭雄们为此而表现出来的野心、贪欲以及种种尔虞我诈,全部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简单叙述晋以后传国玉玺的流传概况。

    曹丕代汉仅45年,司马氏就以同样的方式逼迫魏帝禅让,传国玺归晋。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传国玺在十六国的几个君主刘聪、刘曜、石勒等人手中转来转去。后赵皇帝石勒还曾命人在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晋穆帝永和八年(352),晋将戴施从后赵将领冉智处得到传国玉玺,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司马氏。

    东晋灭亡后,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隋朝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隋炀帝杨广死于江都之后,他的皇后萧氏携太子元德带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唐朝初,太宗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玺,遂刻了几方“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630),萧后与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玺又归于李唐。唐朝灭亡后,传国玺归后梁皇帝朱全忠。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最后一个掌握传国玉玺的皇帝是后唐末帝李从珂。936年,后唐灭于后晋,李从珂和后妃登玄武楼积薪自焚,传国玉玺自此神秘失踪。

    此后几个王朝的创立者,在夺取江山之后,仍然对秦汉以来的那方顽石心向往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公开承认,没有得到传国玉玺是一大遗憾。既然上有所好,便会有人投其所好。因此,好几个朝代都发生传国玉玺“惊现”于世的事情。遗憾的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赝品。最后一次假冒传国玺事件发生在清乾隆帝在位期间。这枚“贾(假)宝玉”至今还藏在故宫博物院中。但历史上那枚曾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甄(真)宝玉”却永远消失了,给人们留下的是不尽的感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