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三国-吴国太和乔国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备“过江招亲”得以圆满归来,使孙权和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除了孔明的锦囊妙计之外,还多亏了吴国太作主。其实,孙权这位继母完全是《三国演义》作者“强加”给他的。

    周瑜定下妙计,要骗刘备过江招亲,然后将他扣留作为人质,逼迫他退还荆州。谁知到头来弄假成真,“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固然是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识破周郎用心,安排下锦囊妙计,但是,诸葛亮一整套计划能够顺利实现,还全靠一位老太太作主,这位老人就是吴国太。

    如果把孔明的一整套计策比做一副杠杆,那么吴国太可以说是这副杠杆的“支点”。没有这个支点,杠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吴国太坚决作主将女儿许配给刘备,那么,刘皇叔就不是东吴的乘龙快婿,而要成为孙权的阶下囚。孔明的一整套锦囊妙计也就付诸东流了。所以,凡是熟悉“过江招亲”这段情节的读者,大概都不会忘记那位虽然满头银发,但杀伐决断不逊须眉的吴国太。

    吴国太何许人也?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她是孙坚的吴夫人之妹,姊妹俩共事一夫,一同嫁给了孙坚,所以她算是孙坚的次妻。《演义》说,吴夫人生了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四兄弟,吴国太则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名朗,女儿就是孙夫人。建安十二年,吴夫人去世,临终前命孙权要像事奉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她的妹妹。有“大孝”之名的孙权后来果然十分孝敬吴国太,而吴国太也俨然一国之母,颇有威严。后来吴国太大骂孙权、周瑜,断然推翻了他们的“美人计”,自作主张把女儿嫁给刘备,孙权虽然是一国之主,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

    其实,这位颇有须眉气概的吴国太,根本就是《演义》虚构的人物。历史上从来就不曾有过这样一位孙坚次妻。

    如果查问有关史书,可以在《三国志·吴书·妃嫔传》中查到孙坚吴夫人传。吴夫人是钱塘人,嫁给孙坚之后,生了四男一女,四男就是孙策、孙权、孙翊和孙匡,女儿之名则不见记载,很可能就是后来嫁给刘备的那位孙夫人。除此之外,在任何史书或笔记中都找不到所谓“吴夫人之妹——吴国太”的记载。由此可见,吴国太这个人物纯粹出于小说作者的杜撰。

    《演义》为什么要虚构吴国太这样一个人物呢?当然完全是出于“过江招亲”这一重要情节的需要。

    诸葛亮为刘备过江招亲定下的锦囊妙计,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其身份地位必须在孙权之上,孙权也得对其俯首听命,这个人可以不受阻拦地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而且能够保护刘备在虎穴之中安然无恙。这样的人物,只能是孙权的长辈:父亲或母亲。

    但是,史书已经明确记载,孙权的母亲吴夫人早在建安七年就去世了,《演义》的作者不便公然违背这样的史实,便只得为孙权再“找”一位继母,而且要让她在孙权面前有亲生母亲一样的权威,才能演出后面的那场好戏。历史上的孙坚确实还有一些身份低下的姬妾,其中一人也为孙坚生过一位“庶子”孙朗。但这样的身份是不足以对孙权产生亲生母亲那样的影响和作用的。

    想来想去,《演义》的作者让吴夫人有了这样一位妹妹,她同姐姐一起嫁给了孙坚,她不是孙坚的小老婆,而是他的“次妻”。本来,吴夫人为孙坚生过四男一女,《演义》却只让她生了四个儿子,那个女儿则变成了这位“次妻”所生,以便为她日后的“女儿须是我的”那句话作个铺垫。为了让这位“吴夫人之妹”日后有“国太”的名分和权威,《演义》在第三十八回专门用一段文字作个交待:建安十二年(其实是建安七年)十二月,吴夫人病危,临终前招孙权、张昭、周瑜交待后事,要张、周二人尽心辅佐孙权。又对孙权说:“吾妹与我共嫁汝父,则亦汝之母也。吾死之后,事吾妹如事我。汝妹亦当恩养,择佳婿以嫁之。”

    这样,就为吴国太日后的身份地位定下调子,也为日后刘备“入赘”打下伏笔。后来的孙权果然待这位“姨母”如同母亲。而这位由“姨母”而变成“母亲”的“小吴夫人”也动不动能摆出“国太”的架子,训斥孙权时便要拿出那句话:“我姐姐临危之时,分付你甚么话来?”一到这时,有孝子之名的孙权便只好俯首听命了。结果,刘备好事得谐,而孙权和周瑜只得望洋兴叹,“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吴国太这个人物虽然出于虚构,但她的性格作风却很像他的“姐姐”,也就是历史上的孙坚吴夫人。据《三国志·妃嫔传》的记载,吴夫人是个有主见,又不乏杀伐权变的“女强人”。史书说,吴夫人在娘家时,便以才貌双全而闻名。孙坚慕名前来求婚,吴家是个大族,看不起小吏出身的孙坚,不同意他的求婚,孙坚又惭又恨。吴夫人对娘家人说:“你们何必为了我而让一家人冒大祸之险呢?如果我嫁到孙家没有好结果,只怪我命不好吧。”吴夫人就这样嫁给了孙坚,为他生了四男一女。孙坚去世后,孙策和孙权相继以少年统带江东部众,吴夫人帮助儿子治理军国大事,“甚有补益”。有一次,孙策部下魏腾因为意见不合顶撞了孙策,少年气盛的孙策要杀他,众人劝止不住。吴夫人把孙策叫来,倚着井栏训斥他:“你刚刚开拓了江南局面,众多大事还在草创之中,正急需优待人才。魏腾在你父亲手下尽心尽力,很有功劳,你今天杀了他,就会让众人寒心,明日大家都会离你而去了。我不忍心见你父亲的基业毁在你手中,不如先投井自尽了吧!”策见状大惊,立即释放了魏腾。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吴夫人的智谋和权变。

    在《演义》的吴国太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吴夫人的影子。吴夫人的刚强性格,对《演义》塑造吴国太不无影响。

    最后,顺便说一下,“国太”这个称号,如同刘备的“皇叔”一样,也出于《演义》的杜撰。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名号。在古代,帝王的母亲,正式的名号是“太后”,俗称“国母”。《演义》的作者大概认为,东吴虽然可称一国,但当时孙权既未称王,更未称帝,称为“国母”,似乎不太合适。想来想去,便生出了一个“国太”的名号。

    至于乔国老的“国老”一号,则古已有之。“国老”是对“退休”大臣的一种尊称。乔国老,据说就是东汉末年的大臣桥玄。他当过“三公”之一的大尉,是级别最高的大臣。称他为“国老”是很合适的,并非因为他的大女儿嫁给了东吴国主孙策的缘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