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少年Pi的奇幻漂流》——真相无非是一个故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命本来就像圆周率π一样无穷无尽,任何形式都容纳不下它。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个中文书名,很容易使读者关注中间的漂流部分,忽略了前面那90多页的铺垫。英文书名Life of Pi,涵盖的范围更广,因为这部小说不单纯是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也包含了少年Pi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扬·马特尔现在是位享誉国际的作家,但坦白讲,当初并没有太多人了解他。这部小说当年出版的时候到处碰钉子,好多家大出版社根本不愿意出版,最后找了一家小出版社,没想到2002年有点爆冷地得到了英国最大的文学奖——布克奖,让很多人掉了一地眼镜碴子。

    少年Pi原来叫Piscine,法文意思是“游泳池”。印度同学觉得他的名字很可笑,因为与英文“pissing”(小便)谐音。于是他自己改名叫Pi,即圆周率π。中国内地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将“Piscine”译为“派西尼”,其实不太准确,法文发不出这个音。

    这部小说的结构很简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作者的代言人“我”为了写一部好小说,到处寻找故事。有人推荐了一个好故事,说是能够让人有信仰。于是“我”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Pi,他跟“我”描述小时候在印度老家生活的情形。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讲一艘日本货船本来要带Pi一家人像挪亚方舟一样驶向加拿大,然后在那边落地生根,结果船在途中沉了。Pi落在一条救生艇里,最初陪伴他的有非洲鬣狗、婆罗洲红毛猩猩、非洲斑马和孟加拉虎,最后仅剩那只非常凶猛的孟加拉虎在他身边。经过227天的海上漂流,他终于在墨西哥海岸获救。第三部分讲日本货船公司的两个调查员试图从海难唯一的生还者Pi口中搞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很多人觉得第一部分太冗长,就连为本书作序的著名书评人也认为可以删掉很多。然而在我看来,如果你想了解Pi最后领悟到的生命的意义,就会发现第一部分的故事很重要。Pi一家经营动物园。Pi说很多人认为动物园是在囚禁动物,动物失去了自由,应该放它们出去。他打了一个比喻:“如果你到一户人家去,把前门踢开,把住在里面的人赶到大街上去,说:‘去吧!你们自由了!像小鸟一样自由!去吧!去吧!’你以为他们会高兴得又叫又跳吗?他们不会。小鸟并不自由。”Pi的意思是说,动物到哪里都要迅速适应环境,待在动物园里未必生存得不好。Pi认为驯服动物的方法是让它们搞清楚谁是老大,让它们把你当成同类,而且认为你就是这个群体的老大,它们才会听你的话,就像马戏团里的动物会服从驯兽师的命令一样。

    这些铺垫让我们知道Pi对动物有一定的理解,最后才能够平安无事地跟老虎产生一种同伴关系。更重要的是,第一部分道出了Pi的信仰。Pi自幼就有强烈的宗教倾向,同时信仰三个宗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最早接受的是印度教,这对他的影响最深。印度教里有“梵天”的概念。少年Pi认为:“至尊人格梵天是在我们有限的感觉面前体现的梵天,是不仅通过神,而且通过人、动物、树木、一捧泥土表现出来的梵天,因为一切都有神的踪迹。生命的真理在于,梵天与自我,也就是我们心中的精神力量,你可以称之为灵魂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同,个人的灵魂向世界灵魂接近,就像一口井向地下水位靠近。”

    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决定了少年Pi后来的命运,以及他对这个命运的认知。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少年Pi遭遇海难,在海上与一只老虎共同生活,遭遇了种种近乎超自然的奇观,整个过程隐约指向了那个我们称之为“上帝”“安拉”或“梵天”的超越人世理解的存在。小说在这段奇幻旅程里试图寻找的就是这个东西。

    然而这本小说并不魔幻,反倒相当写实。作者很认真地写救生艇上配有什么装备,在海上漂流时会遇到什么问题,以至于他写到的大自然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观,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会相信,例如少年Pi“低头看看海水,吃惊得倒抽了一口气。我以为自己是孤独一人。静止的空气、灿烂的星光、相对安全的感觉——这一切都让我这么想。……只匆匆一眼,我便发现大海是座城市。就在我脚下,在我身边,我从未察觉到的是高速公路、林阴大道、大街和绕道,海下的车辆行人熙熙攘攘。在颜色深暗、清澈透明、点缀着几百万发出亮光的微小的浮游生物的水里,鱼儿好像卡车、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在疯狂疾驰,同时无疑在互相鸣响喇叭,大叫大喊。最主要的颜色是绿色。在我所能看见的深度不同的水里,有发出磷光的绿色气泡形成的一道道转瞬即逝的光痕,那是快速游过的鱼留下的痕迹。一道光痕刚刚消失,另一道光痕又立即出现了。这些光痕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又向四面八方消散而去”。写得多漂亮!

    这本小说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比如少年Pi杀过一种很大的鱼叫鲯鳅,鲯鳅死的时候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它开始闪烁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颜色一种接一种迅速变化着。伴随着它的不断挣扎,蓝色、绿色、红色、金色和紫罗兰色像霓虹灯一样在它身体表面忽隐忽现,闪闪发光。我感到自己正在打死一道彩虹。”明明是一个血腥的宰鱼场面,却被描写成在宰一道彩虹。正因为有这样的描写,接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似乎变得可信了,比如由肉食性植物组成的食人岛等等。

    Pi获救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前来调查海难的日本人听,两个严肃的调查员当然无法相信。Pi说既然你们不相信这个故事,爱情同样不可置信,你们为什么还要相信?这句话揭示出整个故事的核心:生命中有太多不可置信的东西,在我们认为可信的范围之外,有无法穷尽、无法解释的广大灵性的存在。

    为满足两个日本调查员的穷根究底,Pi又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个故事显然现实得多:船上一个坏心肠的厨师害死了Pi的母亲,他甚至吃人肉,最后被Pi杀死了。整个故事变得很血腥、很恐怖,似乎也更可信。然后Pi问两个日本人,你们愿意相信哪个故事?日本人说,有动物的故事好像比较好听。Pi说,没错,谢谢你们,你们的想法跟上帝一样。

    什么意思呢?这世界无非就是一个故事而已,但故事为什么要好听呢?因为它的意义超乎现实。Pi说自己是一个相信秩序、相信和谐的人:“只要可能,我们就应该赋予事物一个有意义的形式。比如说——我想知道——你能一章不多、一章不少,用正好一百章把我的杂乱的故事说出来吗?我告诉你,我讨厌自己外号的原因之一就是,那个数字会一直循环下去。事物应当恰当地结束,这在生活中很重要。只有在这时你才能放手。否则你的心里就会装满应该说却从不曾说的话,你的心就会因悔恨而沉重。”

    生命本来就像圆周率π一样无穷无尽,任何形式都容纳不下它。尽管如此,就像言语形容不了梵天一样,我们仍努力地去捕捉它,在将要捕捉到或者捕捉不到的一刹那,它奇幻的光芒就会闪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