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咱们的中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祈祷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祈祷》首节与末节内容相同,首节总起,末节应和,首尾呼应;第二至第五节是对“这民族的伟大”的“记忆”的分述。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该诗是一首四句一节的新格律诗,两句一韵,在听觉上给人以错落有致的音韵美。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神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谁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溜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在这首诗中,诗人热情歌颂了祖国的伟大:第二节中“尧舜的心”“荆轲聂政的血”“神农黄帝的遗孽”重在抒发历史的渊源与英雄人物;第三节中“河马”“九苞凤凰”则是充满传奇意味的中国符号;第四节用“五岳”“泰山”“大江黄河”等意象,歌颂伟大祖国的壮美山河;第五节“孔子吊唁死麟”“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用富有深意的文化典故勾起读者的文化记忆,让人忍不住地要“把记忆抱紧”。

    积累与拓展

    诗中“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对应着传头文化中的几个著名成语或典故,请你找一找,庄周的笑(“鼓盆而歌”)、淳于髡的笑(“大笑绝缨”)、东方朔的笑(“东方朔忽大笑”)各自讲了什么故事,他们的笑对应着怎样的人生道理?

    _____

    一个观念

    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

    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

    一点亲密的意义,一股火,

    一缕缥缈的呼声,你是什么?

    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

    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

    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

    呵,横暴的威灵,你降伏了我,

    你降伏了我!你绚缦的长虹——

    五千多年的记忆,你不要动,

    如今我只问怎样抱得紧你……

    你是那样的横蛮,那样美丽!

    《一个观念》中的“观念”本是抽象概念,诗人却赋予“爱国观念”以血肉,使其变得形象化。开篇连用一系列比喻为“一个观念”做答案:“隽永的神秘”催人探索;“倔强的质问”促人思考;像“一道金光”璀璨夺目;像“一股火”引人自豪;有“一点亲密的意义”给人温暖。

    积累与拓展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祖国的伟大形容为“绚缦的长虹”,这个总结性比喻之前,诗人用了一些比喻与修饰词来为“绚缦的长虹”的出场做铺垫,做映衬,这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为突出与集中,请你想一想,把它们找出来。

    _____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发现》一诗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又很别致。按照常人的思维,诗人写“发现”就应先写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再写返回故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写对祖国的期望。但他没落俗套,却是独辟蹊径。开篇突兀而来,直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当诗人听到祖国召唤时,便鞭时光,驾罡风,擎火把,千里迢迢赶了回来,可映入眼帘的竟是满目疮痍的祖国,现实像“噩梦”一样,让人绝望。诗人为寻找“我的心爱”的祖国,“问天”“逼风”“擂地”,可“总问不出消息”。

    积累与拓展

    诗的结尾出人意表,然而掷地有声,他哭喊着,“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话一改前诗沉闷压抑的情感基调,有醍醐灌顶,令人豁然开朗之感。诗人最终“发现”的是什么?

    _____

    一句话

    《一句话》体现了闻一多新诗“建筑美”的主张。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整齐,整体外形给人以建筑美感,是闻一多诗歌的得意之处,也是他别具一格的新诗创作形式。《一句话》全诗共两节十六句,节与节、行与行之间对仗工整。两节的前五句字数完全相等,后三句词语大致相同,造成反复回环之势,整齐匀称,浑然天成。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积累与拓展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中国(“咱们的中国!”)坚不可摧的信念。闻一多曾经预言道:“然而人类底灵魂究竟没有死,在这绝望与消极之中又时时忘不了一种挣扎抖擞底动作。二十世纪是个悲哀与兴奋底世纪。二十世纪是黑暗的世界,但这黑暗是先导黎明的黑暗。二十世纪是死的世界,但这死是预言更生的死。这样便是二十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底中国。”(《<女神>之时代精神》)“火山的缄默”即是指“先导黎明的黑暗”“预言更生的死”。

    醒呀!

    众

    天鸡怒号,东方已经白了,

    庆云是希望开成五色的花

    醒呀,神勇的大王。醒呀!

    你的鼾声真和缓得可怕。

    “天鸡”“白”“醒呀”化用李贺诗句。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他们说长夜闭熄了你的灵魂,

    长夜的风霜是致命的刀。

    熟睡的神狮呀,你还不醒来?

    醒呀!我们都等候得心焦了!

    汉

    我叫五岳的山禽奏乐,

    我叫三江的鱼龙舞蹈。

    醒呀!神的元首,醒呀!

    满

    我献给你长白的驯鹿,

    我献给你黑龙的活水。

    醒呀!勇武的单于,醒呀!

    蒙

    我有大漠供你的驰骤。

    我有西套作你的庖厨,

    醒呀!伟大的可汗,醒呀!

    《醒呀!》采用戏剧形式,以“众”和“汉满蒙回藏”各民族的口吻,面对世界大舞台发出了响彻寰宇的吼声,表现出遭受摧残的中华民族争自由、求独立的抗争精神。

    回

    我给你筑碧玉的洞宫,

    我请你在葱岭上巡狩。

    醒呀!神圣的苏丹,醒呀!

    藏

    我吩咐喇嘛日夜祷求,

    我焚起麝香来欢迎你。

    醒呀!庄严的活佛,醒呀!

    众

    让这些祷词攻破睡乡的城,

    让我们把眼泪来浇醒你。

    威严的大王呀,你可怜我们!

    我们的灵魂儿如此的战栗!

    醒呀!请扯破了梦魔的网罗。

    神州给虎豹豺狼糟蹋了。

    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狮!

    听我们在五色旗下哀号。

    积累与拓展

    关于《醒呀!》这首诗的创作缘由,作者写道:“这些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本已交给留美同人所办一种鼓吹国家主义的杂志名叫《大江》的了。但目下正值帝国主义在沪汉演成这种惨剧,而大江出版又还有些日子,我把这些诗找一条捷径发表了,是希望他们可以在同胞中激起一些敌忾,把激昂的民气变得更加激昂。我想《大江》的编辑必能原谅这番苦衷。”

    晴朝

    闻一多的诗常借助多种手法来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展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炙热的情怀。尤为突出的是闻一多诗中惯用比喻。他的诗习惯将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运用比喻来加以说明,将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之以生命。比如《晴朝》一诗,诗人将“迟笨的晴朝”比作“懒洋洋的冻蛇”,将“厌病的晴朝”比作“负创的伤蛇”,曲折地表达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些新奇的比喻,形象生动,让人耳目一新。

    一个迟笨的晴朝,

    比年还现长得多,

    像条懒洋洋的冻蛇,

    从我的窗前爬过。

    一阵淡青的烟云

    偷着跨进了街心……

    对面的一带朱楼

    忽都被他咒入梦境。

    栗色汽车像匹骄马

    休息在老绿阴中,

    瞅着他自身的黑影,

    连动也不动一动。

    傲霜的老健的榆树

    伸出一只粗胳膊,

    拿在窗前底日光里,

    翻金弄绿,不奈乐何。

    除外了一个黑人[2]

    薙草,刮刮地响声渐远,

    再没有一息声音——

    和平布满了大自然。

    和平蜷伏在人人心里;

    但是在我的心内

    若果也有和平底形迹,

    那是一种和平底悲哀。

    地球平稳地转着,

    一切的都向朝日微笑;

    但我只觉着这些

    都已经与我无关了。

    皎皎的白日啊!

    将照遍朱楼底四面;

    永远照不进的是——

    游子的漆黑的心窝坎:

    全诗也至此结束。

    一切的都向朝日微笑;

    闻一多在写给朋友的信(《致吴景超》)中写道:“让你先看完最近的两首拙作(指《太阳吟》《晴朝》,编者注),好知道我最近的心情。‘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我想你读完这两首诗,当不致误会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我也不是不会笑,

    泪珠儿却先滚出来了。

    皎皎的白日啊!

    将照遍了朱楼底四面;

    永远照不进的是——

    游子底漆黑的心窝坎:

    一个厌病的晴朝,

    比年还过得慢,

    像条负创的伤蛇,

    爬过了我的窗前。

    积累与拓展

    除了将“晴朝”比作“蛇”,诗中还有许多地方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有的如晴朝与蛇的比喻,既出现本体,也出现喻体;有的则只出现本体,而喻体却表现得很隐晦,比如将“淡青的烟云”直接形容为“偷着跨进了街心”的“他”,读者可以想象为一个行动鬼祟的鬼影,烟云缭绕着的朱楼朦胧模糊起来,好像被“他”带入梦境一般,读者于不知不觉之间,感受到比拟的修辞之妙。请你找一找《晴朝》中所有的比拟,想一想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拟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感或思想有什么好处?

    _____

    七子之歌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 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全诗由《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节组成。真切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疆崩丧的时代真正有血性有骨气的一代中国人的心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纪念碑式的重要意义,也因其创作的大量的饱含爱国深情的诗篇,闻一多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坛的“文化代言人”。朱自清评价闻一多的诗歌道:“他的诗不失其为情诗,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吮着我的脂膏;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洲是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啊,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的拥抱着你的脚髁。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这首诗中,诗人善用比喻,想象力丰富而富于艺术感染力。闻一多把被帝国主义侵略者践踏侵占的土地喻为“七子”,生动揭示了寸土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脉渊源;香港被比作“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喻香港人民连续不断的反抗殖民统治的刚猛与英勇;台湾被比作“东海捧出的珍珠”,喻祖国山河秀美及其与大陆无可辩驳的地缘归属关系;广州湾被比作“一把铁锁”,威海卫被比作“防海的键将”则形象地表现其地理位置对于中国南北海防的关键意义。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们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刊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四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期

    积累与拓展

    鲜活生动的比喻是本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除去“七子”,你还能不能从诗中找到其他的比喻,想一想诗人用这些比喻来表现什么?再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串联起对七个不同地点的抒情?划出具有串联意义的诗句。

    _____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

    我是地球上最高处来的,

    帕米尔便是我的原籍。

    第一节 开宗明义,点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黄帝的神明血胤”。

    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

    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

    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

    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

    “帕米尔”“昆仑山坡”“五岳”“太平洋”,表现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民族文化(“优美的风俗”)源远流长。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底度量,

    春云底柔和,秋风底豪放。

    我们的历史可以歌唱,

    他是尧时老人敲着木壤,

    敲出来的太平的音乐,——

    我们的历史是一节民歌。

    第四至六节 ,抒写赞颂历史文化,表现各有侧重:“尧时老人”“可以歌唱”的“一节民歌”表现历史的悠久;“金礨”“芳醴”表现中华文明的典雅;“一掬清泪”“一阵狂笑”背后的历史典故表现了中国人丰富而热烈的情感,以及一歌一哭中皆蕴含深沉的人生智慧。

    我们的历史是一只金礨

    盛着帝王祀天的芳醴,——

    我们敬人,我们又顺天,

    我们是乐天安命的神仙。

    我们的历史是一掬清泪,

    孔子哀悼死麒麟的泪;

    我们的历史是一阵狂笑,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我的心里有尧舜底心,

    我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我是神农黄帝底遗孽。

    我的智慧来得真离奇,

    他是河马献来的礼;

    我这歌声中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心头”——“戈壁的沉默”、“脸上”——“黄河波涛的颜色”、“忍耐”——“泰山底石溜”、“胸怀”——“峥嵘的剑阁”勾勒出一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肖像画。

    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

    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

    泰山底石溜滴成我的忍耐,

    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

    我没有睡觉!我没有睡觉!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我的记忆还是一根麻绳,

    绳上束满了无数的结梗;

    一个结子是一桩史事——

    我便是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过去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将来五千年的历史。

    我要修葺这历史的舞台,

    预备排演历史的将来。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首歌:

    还歌着海晏河清底音乐。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杯酒,

    又在金礨里给皇天献寿。

    诗人用“四万万不灭的明星”与“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表现中国人不灭的自信力:我即中国之一,中国即世界之一,心中有“灵火还在燃烧”的中国人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文明的生命力不灭,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上“位置永远注定”。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滴泪,

    我的泪洗尽人类的悲哀。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声笑,

    我的笑驱尽宇宙底烦恼。

    我们是一条河,一条天河,

    一派浑浑噩噩的光波!——

    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

    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

    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原载一九二五年七月《大江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积累与拓展

    闻一多的诗中多有对中国悠久历史与文明的颂扬,他谈自己的写作心境时说道:“中国人现实方面的痛苦,这时正好利用它们来补偿。一想到至少在这些方面我们不弱于人,于是便有了安慰。说坏了,这是‘鱼处于陆,相濡以湿,相嘘以沫’的自慰的办法。说好了,人就全靠这点不肯绝望的刚强性,才能够活下去,活着奋斗下去。这是紧急关头的一帖定心剂。虽不彻底,却也有些暂时的效用。代表这种心理的人,虽不太强,也不太弱,惟其自知是弱,所以要设法‘自卫’,但也没有弱到连‘自卫’的意志都没有,所以还算相当的弱,平情而论,这一类型的复古倾向,是未可厚非的。”(《复古的空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