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作风与纪律建设-引言 党的作风与纪律建设进入新时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心向背看作风,人们对一个政党的评价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其作风的好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服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大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带动全面从严治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

    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打开新时代作风建设的突破口。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八项规定”是给中央政治局定的,但其精神适用于全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带头示范,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经过持续努力,“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话语。

    聚焦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4年9月底基本结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整风精神对党内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达到了预期目的,党的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主要内容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次专题教育从2015年4月份启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按照深入学习教育、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标准、坚持以上率下、确保取得实效的要求,聚焦“三严三实”,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特别是绷紧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增强了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化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的成果。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推动其常态化、制度化。这次学习教育从2016年2月启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这些举措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党的作风建设呈现出喜人局面。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实现作风建设根本性好转,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衷心拥护,确保了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一是全体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把学习教育贯彻始终,按照中央要求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注重学习先行、思想发动,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促进思想认识提高,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祛除歪风邪气、树立清风正气,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二是各级党委增强了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明确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级党委丰富了管党治党经验,进一步认识到抓作风建设要返朴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管住全体党员;作风建设一定要咬住“常”“长”两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领导干部中不严不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开局亮相、以正风肃纪先声夺人、以专项整治寻求突破,出重拳、用重典,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恢复和发扬,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政治生态清朗起来。

    四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制度执行力和纪律约束力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作风建设中及时把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利器。坚持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坚持健全制度与执行制度相结合,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颁布实施和新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强化了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显著增强,党的纪律更加严格,党内生活更加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带动了党风民风社风明显好转,在全党全社会弘扬了正气,使党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面向未来,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的任务还很重,解决党内作风深层次问题的任务还很重。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因此,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优良的民风,确保党能够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要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