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历史的抉择》启示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葆华

    大凡好作品都是应时而生。不是应一时之景观,趋尚时髦,而是被时代的潮汐所催生,裹挟时代阔大的呼吸。人们从这类作品身上认识时代,理解吋代。由深圳市新闻影视制作中心、光明日报社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大型政论电影纪录片《历史的抉择》就属于这样的作品。它相当适时地帮助我们去深入领会党的十四大所弘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我们党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人们惊叹这部影片诞生的适时,实是惊叹它的敏锐和深刻。

    《历史的抉择》通过全方位展示创办深圳特区的风雨历程,以及深圳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全国改革开放的推动,着力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无疑,这部纪录片选择了一个难题。要回答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怕是洋洋数万言的论文也难以尽述其详,况且又是纪录片,属于一个艺术门类,担此理论重任会不会流于抽象而空洞的说教?人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纪录片所应承担的责任?结果是,这部片子所具有的巨大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它卓尔不群,成为近年来纪录影片创作前所未有的重要收获。

    这部片子的编导们,深知自己作品所蕴含的重大时代课题,同时他们又深知这个题材和样式所具有的局限,他们谨防陷入题材决定论的误区,他们清醒地注重叙述技巧。影片以邓小平同志今年南巡深圳的活动为叙述框架,以深圳十二年来全方位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为叙述内涵,以展示和阐释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改革思路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为主旨。这个叙述椎架,带有小平同志对深圳和全国改革开放的检阅,它坚实地支撑起整部影片的框架,并使之具有了强烈的纪实性和珍贵的文献性,而内涵的叙述则生动而有力地印证了深刻的题旨。整部影片十分注重整体感的浑然一体,与一气呵成和排浪般的冲击力。它将具象与抽象、抒情与政论、思辨与叙述有机而紧密地揉合在一起,又精心选择叙述框架与叙述内涵的契合点,使叙述与政论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叙述框架所展示的小平今年南巡活动有六组镜头构成,而深圳十二年来的风雨历程及全国的改革进程巧妙地构置于其间,而关于深圳优势和对全国启示的论证则一波一澜,层层推进。

    叙述框架的第一组镜头,1992年1月19日9时的深圳火车站,小平同志走下列车。月台上欢迎的人们目光中流泻着深深的企盼。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她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都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每一个思绪、每一步决策休戚相关。这组镜头所构筑的情绪段落很自然地引领出16年前的深圳,引领出中国和它的深圳经过十年动乱之后,摆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的新时代命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全片的立论由此而生。那是在深圳河畔荒芜土地上所回荡的小平同志的声音广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改革开放的时代命题被生动地再现出来。

    叙述框架的第二组镜头是1992年1月19日10时,深圳迎宾馆桂园。88岁高龄的邓小平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却没有一丝倦意,他刚坐下喝完一杯茶就急不可待地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看看。世事苍桑,深圳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变。影片用生动的推进式的画面,表现出八年来的中国改革步伐,暗含深圳这个排头兵的历史作用。

    第三组镜头展示小平同志于年1月20日9时35分在深圳53层的国贸大厦顶端的旋转餐厅上。他老人家登高望远,看到深圳几与香港可比肩,两者相映生辉,他欣喜地笑了。于是,引领出叙述内涵:深圳的高楼,深圳的奇迹是怎样崛起的。影片从令世人震惊的深圳速度引领出深圳新观念时间与效率观念,进而引领出深圳由政策优势转化为体制优势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影片令人信服地展示和论证了深圳由思想解放所创造出的速度优势、经济体制优势、高科技优势以及开放型的用人制度优势。

    《历史的抉择》看似随意为了再现真实,而求叙述的随意,求生活的实录,实则精心结构,匠心独运。比如,深圳肩负着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的使命。这个命题的提出和论述被艺术地置入小平同志于1月21日9时50分游览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区这个叙述段落叙述框架的第五组镜头,隐喻着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政治目光足可覆盖整个中国大地,也隐喻着小平同志那博大的情怀、智慧和力量。

    《历史的抉择》不但会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民族所肩负的时代重任,而且也会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把握电影艺术自身。它对电影纪录片片种是个开发,政论纪录片片种焕发了沉寂已久的电影纪录片的生命力。只要我们的镜头对准时代命题,对准人民关注的热点,我们的电影艺术自会引起轰动效应。

    载《光明曰报》1992年10月30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