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未解之谜-发明创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发明创造可以是一种新的机器,一个新工艺工具,也可以是一种做事的新方法。

    有一些发明创造源于发明者的灵感,但绝大多数的发明创造是人们努力钻研的结果。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发明创造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和氏璧之谜

    和氏璧是我国最负盛名的珍宝。围绕它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而如今它的下落也是一个谜。传说春秋时有个楚国人卞和,看见凤凰落在一块青石之上,于是把石头献给楚厉王。但经玉工辨认只是一块普通石头,厉王一怒之下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登基。卞和再次献宝。玉工依然认为是石头,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脚。后来文王即位,命人把石头剖开,果然得到了稀世宝石,为赞扬卞和献宝的精神,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的命运

    公元400年后,楚国丞相打仗有功。楚威王便把和氏璧赏赐给了他,可是有一天,丞相大宴宾客,拿出玉璧赏玩时,旁边的深潭里突然跃出各种鱼儿。宾客们争相观看,混乱中玉璧不知去向。后来,和氏璧辗转到了赵国。秦王得知,派使者提出以城换璧,才引出了“完璧归赵”的着名故事。秦灭赵国后,秦始皇将和氏璧制成一方玉玺,上刻“受命于人,既寿永昌”8个篆字,希望能代代相传。从此,玉玺就成为历代皇帝权力的象征。然而不久之后,秦朝就灭亡了。秦王子婴将玉玺献给刘邦。刘邦将它带在身上,号称“汉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派弟弟王舜向小皇帝索要玉玺。太后气得将玉玺摔在地上,从此玉玺缺了一角,只好用黄金镶补。东汉末朝,玉玺一度失踪。后来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发现一口井里冒出红光,命人打捞,从捞出来的宫女尸体项下的锦囊中找到玉玺。孙坚死后,玉玺被献给曹操,后又传到晋朝,最后落入唐太宗之手。唐末,天下又陷入五代交叠的大乱局面,传国玉玺也从此失去了踪迹。尽管此后不断有玉玺被发现的传闻,却始终得不到确证。

    和氏璧之谜

    和氏璧传国玉玺代代相传,前后持续达1619旧多年之久。那么这一为天下人争夺不休的稀世奇珍究竟是什么宝物呢?传统观点认为和氏璧应是一种玉。因为“璧”在古文中的意思就是“平而圆,中间有孔的玉”。然而史书又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而一般的玉并不能变色。于是又有人认为和氏璧是一种名叫月光石的矿物。月光石的色泽类似珍珠,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但这依然不能证明和氏璧就是月光石。因为和氏璧被发现时是包裹在普通岩石之中的,即所谓的“璞”。正因如此,卞和才失去了双脚。而月光石则是裸露在岩石之外的一种天然晶体。况且,月光石也不会单独生成,但自卞和发现和氏璧之后,再没有在该地找到其他类似的宝石。另有一种叫蛋白石的矿物,其特征与和氏璧有几分相似,然而楚地荆山一带并没有发现这种矿床。不过,无论什么宝石也不会有和氏璧如此传奇的经历,寄托了如此多的野心和欲望。也许,这才是和氏璧被传为天下至宝的根本原因所在。

    指南针之谜

    指南针原理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如果你对它的“家世”稍感兴趣的话,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谜团。它的“始祖”究竟是谁?产生于何时?

    最初样式如何?我们的祖先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已普遍地认识到磁的指南性和吸铁性了。那么究竟磁的吸铁性和指南性最早发现于何时呢?虽然有不少学者辛勤探究,但终因文献记载的缺乏和局限,而使它们成为数千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由于磁体的吸铁性及指南性最早发现于何时还不能确切地断定,故如指南针这样的磁指南器最早产生于何时,也就自然而然不甚了之。“司南”说考证说: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成勺形。它的勺底呈球状,将其南极磨成勺子的长柄,然后放在地盘上,盘的四周刻着“八干”(甲、乙、丙、庚、丁、辛、壬、癸),“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四维”(乾、坤、巽、艮)二十四方位。盘子中央有直径5~10厘米磨得很光滑的地方用来放勺。使用时,将勺轻拨,使之转动。等勺停下来时,它的长柄便指向南方。

    “指南鱼”说

    但有些细心的学者根据上述史料反问道:不是说“先王立司南”吗?那么这“先王”到底是指何代的先王呢?这不可不谓是对“司南”说的挑战。天然磁石磁性不强,很难想象经琢磨震动后还能指南。同时,当时的人很难定出磁石的南北极。如不按南北极方向制勺,则勺纵有磁也不会指南。为什么要制成勺形,而不能制得更简单些呢?这就是“指南鱼”说的主要观点。此外,他们认为,除《韩非子》、《论衡》二书有“司南”的资料外,六朝以前的其他文献均无司南的记载,甚至还把司南与指南车混淆。他们认为目前发现的关于磁性指南仪器的最早明确记载是北宋曾公亮着的《武经总要》中的“指南鱼”。这是一种用薄铁叶剪成的6厘米长的鱼形物,通过焯火、磁化等手段而赋予磁性,“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无论是“司南”说,还是“指南鱼”说,都各自言之有理。究竟孰是孰非呢?或者说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这还有待于矢志于此的学者和读者,从浩瀚的文献中去发掘。另外,也有待于考古的新发现。

    人类文字起源之谜

    没有文字时,人们只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艰难地跋涉。一旦有了文字,人们就插上了双翅,拍动着灵翼,飞上了智慧的高空,然而这人类的智慧之翼--文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最原始的非书面的联系手段是与利用参照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一堆石头标志着一个坟墓,一组棍棒是一些事物的标记等。后来被描绘和雕刻出来作为“文字”一词词源的符号出现在不同的语言中。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绘画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古文字学家所确认的最古老的图画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种作为原始文字的图画描述,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因为它既不想也不能达到复制声音的水平。“画谜文字”,几乎同时在苏美尔和埃及产生。从文字发展的线索来看,它是朝真正文字迈出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它使得简单的描绘概念成为可能,使之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它仍然与有形的物体联结在一起,它的符号还没有成为一个发音的符号,即在具体中渗透着抽象的成分。多数古文字学家认为,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在公元前1800年对人类文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居民的创造性文字的历史也就迈进了音节文字阶段。

    音节文字应是字母文字形成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的印度文、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A、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以及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中国甲骨文都处在这一阶段。随着文字的发展,发音符号的抽象性逐渐加强,大大超出了符号的具体性,愈加灵活了。

    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美国语言学家格尔帕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为字母文字的应该是希腊语。希腊语在公元前9世纪充分接受了塞米特语的音节表,发展了元音制度,而且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导致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的问世。

    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苏美尔人印刻在泥板上的图画。后来,当文字的发展较为显着时,削尖的、楔形形状的茎秆笔成为常见的书写工具,这种楔子形状的文字逐渐被称为“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最早是从上至下在圆筒上书写的,后来到了公元前2600年就改为在水平面上从左到右书写了。

    张衡制造地动仪

    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的政治比较平稳。汉章帝死后,年仅10岁的汉和帝继承了皇位。窦太后临朝执政,她的哥哥窦宪掌握了朝政大权,东汉王朝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段时期里,出了一位着名的科学家--张衡。张衡是南阳人。17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先后到了长安和洛阳,在太学里用功读书。朝廷听说张衡很有学问,便召他进京做官,先是在宫里做郎中,继而又担任了太史令,叫他负责观察天文。这个工作正好符合他的研究兴趣。

    经过观察研究,他断定地球是圆的,月亮的光源是借太阳的照射而反射出来的。他还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心。这种学说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在1800多年以前,能得出这种科学结论,不能不使后来的天文学家感到钦佩。

    张衡还用铜制作了一种测量天文的仪器,叫做“浑天仪”。上面刻着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那个时期,地震发生频繁。有时候一年发生一两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波及到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倾斜倒坍,造成人畜伤亡。张衡记录了地震的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预测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类似酒坛,四周刻铸了八条龙,龙头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着一个铜制的蛤蟆,蛤蟆的嘴大张着,对准龙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进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对准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原理,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

    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半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还出现了山体崩塌。

    张衡61岁那年得病死去。他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毛笔发明之谜

    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书写工具。千百年来,流传着毛笔是秦朝时蒙恬发明的。我国手工业的各行各业,在旧社会都有自己行业所崇拜的祖师爷。制笔工人像供奉神明似的供奉着蒙恬的神主牌位,把蒙恬当作制笔业的祖师爷。根据《辞源》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明确记载着蒙恬发明毛笔的事。

    毛笔真的是蒙恬发明的吗?蒙恬是何许人也?原来蒙恬是2200年前的秦朝大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贵族对汉族的掠夺,保卫了北方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死后,赵高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蒙恬被逼自杀,但人们却怀念着蒙恬的功绩。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传说蒙恬率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情瞬息多变,文书往来频繁,用刀契刻速度极为缓慢。蒙恬手下的人,几乎天天熬夜赶刻,还是来不及。情急智生,蒙恬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起来。写着写着,觉得速度较快,于是蒙恬命手下的人,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野狼较多,士兵经常打狼,剥制狼皮,做衣取暖。废物利用,就把狼毛做成笔头。塞外草原,人民多放牧羊群,作为食粮,因而也用羊毛做成笔头。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狼毫笔和羊毫笔了。

    1954年6月,长沙左家公山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战国木椁墓,随葬品保存良好。其中竹筐内发现毛笔,据记载,毛笔“全身套在一枝小竹管里,杆长18.5厘米,径0.4厘米,毛长2.5厘米。据制笔的老技工观察,认为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做成的。做法与现在的笔有些不同,不是将笔毛插在笔杆内,而是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然后用细小的丝线缠住,外面涂漆。与笔放在一起的还有竹片、铜削、小竹筒三件,据推测可能是当时写字的整套工具,竹片的作用相当于后世的纸,铜削是刮削竹片用的,小竹筒可能是贮墨一类物质的。这枝毛笔的发现,对中国毛笔的发明史是一个最重要的证据,在研究中国文化史上是具有重大价值的。”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较早最完整的一枝毛笔。它比蒙恬发明的毛笔时间要早。

    在清朝光绪年间,发现了甲骨文字。它的功绩在于确证了商朝的历史,证明了司马迁着的《史记》中关于商朝的历史是可信的。在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商代的甲骨文,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成熟的文字,是现在使用的汉字的前身。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规划整齐,刚劲挺拔,有的字纤如毫发。龟甲与兽骨,质地非常坚硬,究竟用什么工具契刻,至今还是一个谜。甲骨文究竟是先写后刻,还是直接契刻,至今也是一个谜。从清朝末年至今,在各地发现的甲骨文字,有数十万片之多,其中也发现了一些写而未刻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3000年前,在毛笔发明之前,究竟是用什么东西作为书写工具的?

    五六千年前,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它的文化特点是彩陶,是我国古老的艺术珍品。彩陶器形较多,有陶质的盆、钵、碗、壶、罐等。在外部或口沿,或里面,绘有各种各样生动美丽的图案,如人面纹、鱼纹、鸟纹、鹿纹、蛙纹、三角纹、圆点纹、网格纹、波折纹等等,有的图案还带有原始社会的神秘感,线条流畅,技法多变。彩陶的制作过程,是先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然后放在窑内烘烧。推测当时的描绘工具,应届毛笔一类较软而富有弹性的,这样才能使图案流畅自然,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绘画工具,至今没有发现实物,所以不得其解。如果确实是毛笔一类的工具,那时间就要往上推到六七千年之前了。

    总之,千百年来相传毛笔是蒙恬发明的,且有史籍记载。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有毛笔了。但究竟是什么人发明毛笔的,为什么会把毛笔的发明权加在蒙恬的头上,至今还是一个谜。

    楷书产生之谜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因字体端正规范,堪称楷模,故得此名。提起它,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唐代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为这些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楷书。其实不然。那么,楷书最初产生于何时呢?

    秦汉之说

    一些人认为,楷书的产生可以上推至汉初,甚至有人提出上至秦始皇时代。例如宋代着名的书法理论着作《宣和书谱》在《正书叙论》篇中叙:“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汉初建初(汉章帝年号,公元76~83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也遂行焉。而或者乃谓秦羽人(羽人一说为职官名,掌征集羽翮作旌旗车饰之用;又一说是道士的别称)。王次仲作此书献始皇以赴急疾之用。”

    东汉、三国之说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楷书始于东汉,也有的说是三国时代的魏时。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正、行二体始见于钟书。”钟,指三国时魏人钟繇。而今人钟明善在《中国书法简史》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从汉字书法发展上来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书法从小篆转向隶书。这是第一次重大的决定性变革,从此汉字由圆变方,至今都沿袭了这种方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真书、行书、草书这三种汉字书法的重要书体的定型是在魏晋200年间。魏甘露元年《譬喻经》墨迹、西晋元康六年写的《诸佛要集经》墨迹等。此时真行草三体具备”。当时“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崭新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钟繇在这种新书体(楷体)的完善、推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按照这种说法,楷书经钟繇的完善并推广得到了大发展,其出现当然还得在此以前了。那么,楷书之根究竟在何处呢?

    绘画始祖之谜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中国绘画的起源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从陶器上的各种花纹、图案上可以看出绘画的痕迹。但这些花纹、图案又远非现代意义上的绘画。那么,中国画起源于何时?谁是中国画的始祖?我国古籍对此众说纷纭,其中传说甚多:黄帝说、史皇说、仓颉说、史皇仓颉说等,在我国古籍中均较常见,当然神话色彩颇浓。这些人物生活在黄帝时代,可见中国绘画可能起源于黄帝时代。然而,究竟谁是中国画的始祖呢?有人认为是敤首。

    敤首是传说中英雄人物舜的妹妹。《说文解字》日:“舜女弟名敤首。”她曾“脱舜于瞍象之害”,探知恶徒们欲置舜于死地后,立即报告了两个嫂嫂,救了舜一命。《列女传》盛赞她善画,“造化在心,别具神技”。敤首又名嫘或画嫘。她之所以又叫画嫘,就是由于绘画创始于嫘的缘故。《画史会要》中说道:“画嫘,舜妹也。画始于嫘,故日‘画嫘’。”美术史家郑昶先生认为,黄帝、史皇等所画之物,反映的仅仅是当时人的宇宙观念、生活状况,“其制作之动机,系人生的而非艺术的。故时人无有以画为专艺者。”因此他们都称不上中国绘画的始祖。在敤首以前,虽有图画,但“究属为极幼稚之线描”,无非是似文字又非文字的雏形画,根本无美术性可言。及至敤首,可使绘画自成为中国美术之一体。因为虞舜时代,我国的一切文化雏形业已确定,有可能创作了带有美术性质的绘画,所以敫首“足当画祖之称”。郑昶先生进一步指出,自此以后,中国绘画才脱离了象形文字的范畴,故此说敤首为中国绘画之祖未为不可。然而,敤首的绘画事迹,因年代久远,某些古籍的记载又缺乏有力的根据,往往带有神话般的传说,故无从查考。因而敤首为画祖说的可信程度究有几何,值得进一步考证。

    戏曲形成之谜

    歌唱何时开始之谜

    卡拉OK,是当今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比较喜欢的一项娱乐。演唱的人,手拿麦克风,跟着屏幕上的画面,边舞边唱,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情感。可是,你可知道,中国何时开始有歌唱的?这却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谜团”。古书《诗经》上说,当人们内心的情意被外界感应的时候,心里就会激荡,于是就会在唇吻之间发出声音来表示。而这种声音在经过调和美化之后,便成为歌唱,甚至还会引起手舞足蹈。即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所说的“嗟叹”、“歌咏”,就是歌唱的形成过程。至于从谁首先开始的,说法就多了。

    始于帝舜

    一种说法是歌唱始于帝舜。据《史记·乐书》记载说:舜是一个孝子,为了表达他的思亲之情,先制作了一张五弦琴,然后用这琴声来伴唱孝子思亲的歌曲--《南风》。于是,乐官夔根据他唱的歌,谱成乐曲,赏赐给各地的诸侯,希望天下都能受到舜的影响,起到普遍的教化作用。“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而《尚书·尧典》的记载,更生动具体。但没有说舜曾作琴、唱歌,而说他下了一道命令,任命夔为乐官,要他作曲谱歌,用歌唱去教育年轻人,让他们变得正直而温和,宽大而谨慎;并做到情性刚直而不凌人,态度简约而不傲慢。为了要夔做好这一工作,舜还谆谆教导说,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唱则是借助语言把这种感情咏唱出来。唱的声音既要抒发胸中的思想感情,又要符合音律,使之优美动听。伴奏的乐器,还要注意和谐、协调,让神听了也感到快乐和谐。“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始于长琴

    另一种说法是歌唱始于长琴。《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说,颛顼的孙子祝融生了一个儿子叫长琴。他住在摇山上,开始为人们创制各种乐曲。“在摇上,其中有人,号日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摇上,始作乐风。”而《山海经·海内经》还记载说,帝俊的儿子也创造了歌舞。记述中还强调帝俊有个儿子叫晏龙,首先创造了琴瑟,于是他的七个兄弟开始歌唱跳舞。“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儿八人,是始为舞。”《山海经》中说的长琴和帝俊的八个儿子,是放在不同地区说的,显然指的不同部落的人。再有一种说法还要早,说是始于三皇之一的葛天氏。据他那时不仅有了歌唱,而且还有多人的载歌载舞。他们唱的歌,就是着名“八阕”。看来歌唱始于何时,可能是一个永远难解的谜。

    公元834年,日本遣唐使藤原贞敏在长安拜琵琶博士刘二郎为师,并于公元840年回国前与刘二郎之女--一位弹筝名手结为百年之好。公元888年,唐僖宗派遣弹筝博士皇孟学率领62人的乐队赴日本传授中国音乐,日本天皇诏书内教坊女乐人石川色子拜中国音乐家为师,学习筝艺。从此,中国筝在日本落了户,并逐渐演变成具有日本特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一直流传至今(据日本《大日本史》和《筝曲知识》)。而朝鲜的伽耶琴和越南的16弦琴也是中国筝的变体。今天,古筝的伯牙和子期不仅层出不穷于东方--新加坡现有数以千计的学筝者,而且初露头角于西方--近几年就有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留学生在我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筝。但是,对于这件早已走向世界的乐器从何而来,历代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

    有人认为,筝是战国时代秦国名将蒙恬(?~前210年)发明的,这是东汉应劭首先在《风俗通》中提出来的。但是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却没有关于蒙恬造筝的记载;而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却有“大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的文字。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关于筝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约生于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比蒙恬的卒年只晚六七十年;如以《史记》成书的年代计算,也只晚100多年。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不仅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而且还进行了广泛的实地采访,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如果蒙恬造筝是史实,司马迁不太可能不将蒙恬的这一重大发明写入《蒙恬列传》中去。因此,《旧唐书.音乐志》对蒙恬造筝说提出了异议:“筝,本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今有人认为,《风俗通》可能将“蒙恬造笔”误作“蒙恬造筝”因为笔的繁体字“肇”与“筝”相似,容易混淆。而1979年版的《辞海》“秦筝”条则日:“相传秦人蒙恬改制,故名。”

    有人认为筝源于瑟:秦人鼓瑟,兄弟争之,一破为二,故名筝(争)。这个论点自唐赵磷在《囚话录》中首先提出来后,宋、明、清及近代的不少书籍均有类似的记载。在日本筝史里则演绎成秦始皇的两位爱姬因争25弦瑟而破之,传人日本的是13弦筝,流至朝鲜的则是12弦筝(据日本《筝曲知识》)。今有人则认为这是望字生义,牵强附会之说。从乐器制造学的角度来说,无论什么乐器都是由若干部件组合而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装饰性的部件除外),更不用说将一件乐器一破为二了;在中外乐器中似乎也没有一件乐器取之另外一件乐器的一半而形成的。据《风俗通》记载:“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改作也。”可见最早的筝不是瑟,而是有人改作后才如瑟的。

    郭沫若在《历史人物·隋代音乐家万宝常》一文中根据中国音乐的发展始终受着外来影响的规律和中外乐器的读音比较,认为筝是在秦朝时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日本学者也依据秦国地处中国的最西部,与西域接壤这一现象,认为筝很可能是从西方传人的(据田边尚雄《东洋音乐史》)。挪威王国曾发行过一套乐器邮票,其中有一张画的乐器名叫长筝,但不知这种长筝在挪威的情况如何。

    有人认为筝很可能起源于筑(一种古老的击弦乐器)。因为据《风俗通》、《说文解字》和宋陈肠《乐书》等记载,筝和筑最早都是五弦之乐,并且外形相同,奏法相似(筝为左手按弦、右手弹弦,筑为左手按弦、右手持竹击弦);从汉字造字的规律来看,筑因用竹制成,故以“竹”为头,而筝由筑演变而来,并且定弦较高,发音有“铮铮”声,故从“竹”为“筝”。这种如筑之筝约在战国末期才发展成如今的似瑟之筝。持这一观点的有我国和日本的一些音乐史学者。

    筝,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并以其独特的光辉闪耀了两千多年。历代筝手层出不穷,遍及上至皇帝、下至乐妓的各个阶层。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在至今出土的众多乐器中还不见有筝;而与筝相似的乐器--瑟,却时有所见。筝与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筝的弦数少于瑟。所以,最近又有人认为,筝与瑟可能是同器异名,小者日筝,大者谓瑟;或民间日筝,宫廷谓瑟。但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

    要解开古筝从何而来这个谜,还有待于音乐学、考古学、语音学和中外关系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新的发现。

    与象棋一样,围棋同样也是源于古代的一种棋戏,其发源地一般认为在中国。《大英百科全书》称围棋起源于公元前2356年左右的中国;《美国百科全书》记载中国人于公元前2300年发明了围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围棋的记述:“传说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约在隋唐时传人13本,19世纪时传人欧洲。”关于围棋的起源时间,一般有两种看法:其一是认为围棋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代,此说主要取材于后人记载的一些远古传说;有学者认为围棋的产生与当时部落间的战争有关,是部落首领们用于研讨战争事宜的一种工具,且棋子只有黑白两色,无等级地位的高低之分,反映出围棋产生时社会上尚无明显的阶级之分。近年的一些考古发现,如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的原始社会彩陶罐以及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均曾发现有类似棋盘的图案。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围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持此说者的依据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文献的记载,如《论语·阳贷》有“不存博弈者乎”;《孟子.离娄》有云:“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尤其是《左传》中的一段记述:“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日:“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有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发不免矣……”此段话是指当时卫国宫廷的一场斗争,讲述者首次用了“举棋不定”来比喻拿不定主意。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当时围棋已经产生并广泛流行于各诸侯国之间。当然,人们从中也不难看出,上述记载只是说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是一种比较成熟且至少在宫廷和士大夫中相当普及的娱乐活动,由此推断,在这之前围棋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时期。《世本》和《博物志》中的“尧造围棋”的说法虽然只是来源于古代的传说,但也说明了围棋的源远流长。

    镜子何时产生之谜

    镜子,多么普通的日常用品啊,我们天天要用它。可是原始的镜子是什么样子的?最早的镜子又产生于什么时候呢?

    几千年前,还没有镜子的时候,人们对着河水、井水梳洗。水中的影子并不清晰,还时不时地会有清风激起一阵阵的涟漪。聪明的人就将水放在铜盆里,再用来照影,这种铜盆就叫“鉴”。铜鉴盛水照影还是不太方便,于是就有人把青铜铸成平面,代替了原来盛水的水平面,并将青铜表面磨得非常光滑。“鉴”的背面通常会刻上花纹。“鉴”就是最早的镜子了。

    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曾经绘制过一幅《女史箴图》,图中有一美貌的仕女在铜镜前给一男子梳弄发髻。镜子悬挂在镜架上,镜子背面布满花纹,中间有钮,钮下是孔,可以绶带悬挂。镜子旁边是盛装梳洗工具的漆奁。这是至今流传下来的有关我国使用铜镜最早的绘画。

    那么中国古代的镜子是否都如图中所绘的样子呢?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各个时期的铜镜吧!

    铜镜在铸造早期一般是素面无纹的。到战国以后,多数镜子的背面都有精美的图案,每个时代图案风格各不相同。战国时期的镜子有两种:一种镜身厚实,边沿平齐,镜背刻有蟠虺纹;另一种镜身材料极薄,边沿上卷,图案花纹一般在精细的地纹上再加上各种主题浮雕。战国时的铜镜用“玄锡”作为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并用“玄锡”做成磨镜药。当时的“玄锡”就是现在的水银。有的战国铜镜在地下已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仍然保存完好,出土时还没有生锈,镜面黑光如漆,甚至还可以照人。

    到了汉代,铜镜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图案也更为丰富。铜镜上开始铸有铭文。铭文就是镌刻在铜镜背面的文字。铭文大多是一些表达吉祥如意的话。常见的花纹有蟠螭纹、星云纹、四神规矩纹等。四神就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方位神。汉镜铭文大多是七言韵语,祝愿人们平安幸福。西汉还有一种小型平面镜,镜身厚实,刻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八字铭文,这种镜子是爱情的信物,男女生前相互赠送,作为长久纪念,死后埋人坟墓,表示生死不忘。汉镜中还有东王公、西王母、伍子胥等车马人物镜,立体感很强。

    西汉还有一种透光镜,光线照在镜面,却能把镜背的花纹清晰地反映在墙上。这种透光镜现象,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已有详细的记述。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全盛时期,铜镜是贡品。唐镜中有加工精美的金银平脱花鸟镜、嵌螺甸镜等,还加有镀金、贴银、嵌玉等工艺。唐镜除圆形的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像葵花等植物的花形。唐镜镜身厚实,镜面净白如银。大的直径超过40厘米,小的仅如一个银元大小,有的还带有镜柄。唐镜图案华丽,反映了唐代文化的昌盛和开放,内容丰富多彩,有串枝葡萄、鸟兽蜂蝶、嫦娥奔月、八卦等。唐朝铜镜的华丽图案,在中国铜镜工艺发展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趋于衰落,铜镜铸造也受到影响。到南宋时,一般家庭里使用的铜镜通常不再镌刻花纹。到清代乾隆以后,铜镜逐渐被玻璃镜所取代,铜镜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铜镜开始使用的时间,解放前考古学家认为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个年代又上推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但最近出土的一个铜镜又表明,铜镜出现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以上三种说法似乎都有确凿的证据,但证据却又都不够充分。中国最早的镜子--铜镜,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陶器何时发明之谜

    你知道制陶的全过程吗?制陶前先要采集一些特别的黏土,对黏土进行化学处理,并加入特殊的材料,处理过的土经机器压模或手工捏制,形成各种形状,然后再放置在高温炉中加热,直至成形,最后再上釉。一件陶器的成形过程并不复杂。

    早在6000年前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我国就有了陶器,而且品种极为丰富,有彩陶、红陶、灰陶、黑陶、石陶、印纹陶等,当时的制陶技艺在各方面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制陶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界标,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但是陶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发明者又是谁?一直以来有着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神农氏制造了陶器。神农氏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孔子《逸周书》记载,神农氏耕田时用了陶器,他把黏土烧制成陶斧、陶刀、陶铲,还有陶制的纺车、陶罐、陶瓮,用来纺纱织布、播种和收割粮食。当然,神农氏是否确有其人值得怀疑,但是古人曾用陶器作为农耕用品却是事实。

    第二种说法是燧人氏制造了陶器。据说燧人氏是远古时期钻木取火和结绳记事的发明者。燧人氏是否有其人同样值得怀疑,但是陶器发明在钻木取火和结绳记事时期,这种说法却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人类极有可能在学会了人工取火之后就开始用泥土制陶了。

    第三种说法是虞舜发明了陶器。虞舜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史记》中就记载了舜在河滨制陶的故事。《周礼》中也有虞舜进献陶器的说法。这种说法后来被许多着作引用,看起来似乎较为可信。

    第四种说法是昆吾发明了陶器。战国时期吕不韦召集的门客们在《吕氏春秋》中记载,远在黄帝时就已设置了制陶专官陶正,由昆吾来管理制陶。相传,昆吾是颛顼的后裔,传说他发明了制陶技艺。三国时的谯周认为神农氏时代并没有陶器,到了黄帝时才有了制陶的釜甑,昆吾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夏代的昆吾族,擅长烧制陶器和制造青铜器。

    还有不少人指出,陶器不是具体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无数先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改进的产物。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描绘了19世纪美洲印第安人将泥涂在树枝做的筐壁上,晒干了盛物品。由晒干的泥器到烧制而成的陶器,这一过程中累积了各种生产经验,所得到的进步必然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不能归功于某一人。

    陶器究竟是某一个人发明的,还是集体经验累积的结果,至今尚无定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