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精神卫生的目的归结为预防精神不健康和增进精神健康两点。前者从各个方面查明引起精神障碍和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原因,创造适合精神健康的环境;后者在于培养锻炼有全面适应能力的健全人格。所谓健全人格应包括如下内容。
1.为人诚实和富于正义感。
2.勤奋工作,热爱劳动,不懒散、无惰性。
3.人不分亲疏,都能和睦相处,宽以待人;事不分巨细,都拿得起、放得下;地不分南北,都能做到入乡随俗。
4.乐于帮助别人。
5.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处处尊敬、感谢别人。
6.无论在逆境或顺境中生活,都能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7.坚持自己的信念,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解决矛盾。
8.有自知之明,能承认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和忠告。
9.面对失败或挫折不气馁、不推诿,能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10.在任何不幸或磨难面前,都能泰然处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时常保持乐观开朗的状态,豁达大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