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词语修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莫言认为小说一是要有故事,二是要有语言。他说他在写作时,小说的语言就会自己蹦出来,自言自语,自我狂欢。在莫言的小说中,词语的运用非常有特色。

    名词的巧用

    莫言小说中的名词运用十分巧妙,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表义恰切

    莫言运用名词对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归纳和概括,表情达意,恰如其分。如:

    (1)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这件家族史上骇人的丑闻、感人的壮举、惨无人道的兽行、伟大的里程碑、肮脏的耻辱柱、伟大的进步、愚蠢的倒退……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但那把火一直没有熄灭,它暗藏在家族的每一个成员的心里,一有机会就熊熊燃烧起来。

    (《红蝗》)

    (2)总有一天,我要编导一部真正的戏剧,在这部剧里,梦幻与现实、科学与童话、上帝与魔鬼、爱情与卖淫、高贵与卑贱、美女与大便、过去与现在、金奖牌与避孕套……互相掺和、紧密团结、环环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红蝗》)

    (3)这无疑是一个庄严的宣告、一个严厉的警告、一个振聋发聩的提醒。从大表哥的声音里,我听到了对于食草家族的最后判决,像红色淤泥一样暖洋洋甜蜜蜜的生活即将结束,一个充满刺激和恐怖、最大限度地发挥着人类恶的幻想能力的时代就要开始,或者说:已经拉开了序幕。

    (《二姑随后就到》)

    (4)“为什么?”我说,“抢呗,现在可是‘原始积累’时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拳头大的是爷爷!”

    (《四十一炮》)

    例(1)中,家族中因违反伦理、近亲交媾而生出很多手脚上粘连着蹼膜的孩子后,村民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为了种族的延续,严禁同姓通婚成了村里几代人严格执行、不能违背的准则。但这项规定颁布后,却有一对手脚上粘连着蹼膜的男女却违背准则,私自在一起,并且还有了身孕,于是被人活活烧死。在叙述这一事件时,作者连用了“爱情悲剧”、“丑闻”、“壮举”、“兽性”、“里程碑”、“耻辱柱”、“进步”、“倒退”这几组看似矛盾,却又十分精准的名词。“爱情悲剧”描述的是这对情侣荒谬、畸形、乱伦的爱情和可怕而悲惨的结局;“壮举”、“里程碑”、“进步”则说明人们禁止、消灭同姓通婚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是正确的,就人类发展而言是一种“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一次“壮举”;“ 丑闻”、“耻辱柱”表明这次事件已经成为村里丢人的、有损声誉的、非常令村民引以为辱的事件;而“倒退”、“兽行”这两个词却一语道破此次人们消灭同姓通婚时将两人赤裸抹上牛油然后活活烧死这一手段的极端野蛮残暴和丧失人性。例(2)中,作者借他人之口,列出了一系列对立冲突的词语,“梦幻”、“现实”、“科学”、“童话”、“上帝”、“魔鬼”、“爱情”、“卖淫”、“高贵”、“卑贱”、“美女”、“大便”、“过去”、“现在”、“金奖牌”、“避孕套”,这些在东北高密乡食草家族领地内,以及中国历史发展变迁的特殊性、不平衡性的复杂纠葛中产生的这些看似怪诞的名词组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现实生活的复杂和荒谬。例(3)中两位表哥突然到来,在吃饱喝足后突然变脸开枪杀了大爷爷,并且一字一句地说:她(二姑)随后就到。作者用了“宣告”、“警告”、“提醒”这三个词。“宣告”说的是二姑二十年前在与大爷爷、大奶奶的战斗中挫败而归,留下马血写下的大字,说有朝一日要回来报仇,二十年后却是她的两个儿子卷土重来,正式拉开了与食草家族的战争。“警告”、“提醒” 比起“宣告”的意义又更进一层,极具挑衅意味。例(4)是罗小通对老师提出的如何分梨问题的回答,“原始积累”一词,以幽默的手法描绘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直观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不惜采取不正当的、损人利己的致富手段,极具讽刺意味。

    二、幽默诙谐

    莫言在使用名词时讲求幽默诙谐的效果。如:

    (1)在集资修筑蜡神庙的过程中,四老爷到底是不是像人们私下传说的那样,贪污了一笔银钱?我一直想找个恰当的时机,向四老爷进行一次推心置腹、周纳罗织的攻心战,我预感到这个时机已临近成熟,五十年过去了,蝗虫又一次在高密东北乡繁衍成灾,当年四十岁的四老爷已经九十岁,尽管每日嚼草,他的牙关也开始疏松了。

    (《食草家族》)

    (2)月光满室,亮得有些古怪。他们看到那头漂亮的、还没结婚的母猪正用嘴巴擦皮鞋,其他的猪嫉妒地看着她,有一头名叫“巴格郎”的阉公猪故意装出梦游的样,爬起来,抖擞着僵硬的鬃毛,走到她(约克霞)身边,撞了她一膀子,这还不算,还刺啦刺啦地往她的皮鞋上撒尿呢!

    (《食草家族》)

    (3)可是那天这天不怕地不怕的“七斜”竟戴着瓜皮小帽,穿黑缎子长袍,满脸堆着笑,像村公所里的账房先生一样,点头哈腰地招呼他们进屋去喝汤。

    (《食草家族》)

    例(1)“牙关”本来说的是人的下颌骨与头盖骨相接的地方,文中却不是真的表示牙关松动,而是一种幽默手法,说的是时间过去了五十年,对于集资修筑蜡神庙,四老爷到底是不是贪污了一笔银钱大家都已经不在意了,这个时候四老爷的口风不会那么紧,可以问出点东西来。例(2)中作者将一头阉公猪取名为“巴格郎”,一头漂亮的母猪取名为“约克霞”,,以自然界的动物映照现实的人,并给动物起了人的名字,富有童话幽默色彩。例(3)中七爷的外号“七斜”是七爷平日不正眼看人、谁都不放在眼里而得到的外号,但是碰见两位狠角色表哥,“七斜”马上笑脸相迎,态度来了个大转弯,这既诙谐地刻画了“七斜”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侧面说明两位表哥的到访,真的让食草家族的老人感到害怕了。

    三、称谓精准

    作家对词语的锤炼,力求规范、准确、形象逼真、简练,并且搭配得当、表意准确自然。词语的提炼就是在语言表达中非这个词不可,换了其他词,味道、意蕴就变了。这里以《檀香刑》为例,分析莫言妙用称谓名词的情况。

    《檀香刑》中对人的称谓的描写非常细腻、精准,这种描写主要分为五类:

    1.因地位高低,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所使用的称谓语截然不同。如:

    (1)小甲子,师傅干到大姨时,已经四十大几了。

    (2)这侩子,喝足了人血,死沉死沉的。

    (3)小杂种,你是哪里钻出来的野猫,竟敢到大爷的地盘上来捞食儿?

    (4)不知死的屌孩子!叉到一边去!

    (5)“杀家子,慢些走,袁大人有请!”

    (6)老……老……先生,请问,把您要的东西抬进来吗?

    (7)老员外,这是买猪肉的银子,小的想,肥水不落外人田,您家里就开着现成的杀猪铺子……,“谢大员外” ……衙役头儿一躬到地,高声唱到:“老爷,您就请好吧!”

    在《檀香刑》中,地位不同,对赵甲的称谓也不同,他是余姥姥眼中的“小甲子”,是抬轿太监眼中的“侩子”,被黑胖子大人称为“屌孩子”,是处理钱熊飞后袁的贴身随从口中的“杀家子”。最戏剧化的是,赵甲最开始是被人直呼其名,在受到袁世凯的器重之后,衙役们对赵甲的称谓的变化,便称之为“老先生”,再到因为赵甲给了赏钱之后,称其为“老员外”、“ 大员外”、“老爷”。一个人的地位不同,其称谓语也花样繁多。

    2.在不同场合称呼自己时所使用的称谓语不同。如:

    (1)如果下官没有认错,您就是鼎鼎大名的赵甲赵姥姥了。

    (2)请大人与小民做主!钱大人说小人撒谎造谣。

    (3)不瞒大人说,小的在天津执刑之后,手腕子就得了病,已经拿不动刀子了。

    (4)“回大人,卑职与孙丙之女,并无苟且之事……卑职不过是喜食她的狗肉而已……”(钱丁上访知府为27条无辜的性命请命)

    (5)俺心里想,不能软,管他是真爹假爹,都得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姑奶奶的厉害。

    (6)媚娘打脱了了春生的手,说:“你想占姑奶奶的便宜?难道你不怕大老爷剁了你的狗爪子?”

    (7)“民女谢夫人恩典”

    (8)“民女年幼无知,如有冒犯之处,还望夫人海涵……”(知县夫人救了媚娘之后)

    (9)夫人,请坐,烫酒烧菜的粗活,何劳你亲自动手?这话余对你说过了多少遍,可你当成了耳旁风。夫人请坐,你我夫妇,今日开环畅饮,一醉方休。

    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面见不同的人,称呼不同。钱大人因公事面见赵甲,自称“下官”,在面见比自己官位高的官员时,自称“卑职”。赵甲在袁世凯面前自称“小民”、“小的”。媚娘在私底下,经常自称“姑奶奶”,但在县台夫人面前却两次自称“民女”意味不同。知县在私下与夫人交谈时,自称“我”、“余”等。

    3.因亲疏关系的变化,对同一个人使用的称谓语不同。如:

    (1)但俺有把柄在这个老东西手里,他让俺给他梳头,俺就给他梳头。

    (2)这个老杂毛,在梦里也念想着他砍下的那些人头啊……

    (3)待会儿就让小甲把它杀死,接一盆狗血,冷不防泼到老杂毛的头上,让你这个妖魔鬼怪显出原形。

    (4)老东西把发烧的手放在凉水里泡着……舒坦死了你个老驴,想不到你还有这样一套鬼把戏,这个邪魔鬼怪的老幺蛾子。

    上面例子中,媚娘因为公爹识破自己与钱老爷的奸情,并且这个来路不明的“公爹”要杀自己的亲爹,因此对赵家的称呼就是“老东西”、“ 老杂毛”、“老驴”、“老幺蛾子”等。又如:

    (5)俺的亲爹孙丙,被县太爷这个拔屌无情的狗杂种抓进了大牢。

    (6)俺想起钱丁,钱大老爷,进士出身,五品知县……俺的干爹,你这个翻脸不认人的老猴精……大老爷,俺把你伺候得比当今的皇上都舒坦,大老爷……你为什么就不能放俺爹一马?

    (7)钱丁,你这个杂种,往常里俺三天不去送狗肉,你就让春生那个小杂种来催,现在你竟然躲起来不见俺。

    (8) 这秋千架是俺干爹专门给俺竖的,是他老人家送给俺的清明礼物。

    (9)我的亲亲……我的心肝……我快要把你想死了……

    (10)冤家,冤家,你把我放了吧……你饶了我吧,我改过了,我再也不敢了,难道你非要我死了才肯罢休?

    上面例子中,随着媚娘与钱老爷关系的变化,其称谓语也发生变化,当钱老爷不能救自己的亲爹时,她称钱老爷为“狗杂种”、“钱丁”;当她作为情人思念钱老爷的时候,称其为“我的亲亲”、“ 我的心肝”、“ 冤家”。

    再如:

    (11)小心肝,小宝贝儿,明日是清明节,干爹在难校场上,给你竖了一架秋千。

    (12)然后俺站起来,对着他们的背影,吐了一口唾沫,高声地骂,操你的妈----低声地说,钱丁!

    因为宠爱媚娘,钱老爷称呼媚娘为“小心肝”“ 小宝贝儿”。

    赵小甲看到他爹被钱大老爷扇掉两颗牙的时候,愤愤地称钱老爷的名字“钱丁”。

    4.因交际目的的改变,对同一个人使用的称谓语有所不同。如:

    (1)那天早上,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

    (2)公爹还在数他的豆粒,老东西,现在俺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威人。

    (3)您老人家在京城里待过,面子大,去保一保吧!老东西一声不吭,毫无反应。

    (4)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皇帝,肯把自己的座位,拱手让给别人-----更别说赏给一个侩子手!

    (5)这畜生依仗着皇上和太后的赏赐,妄自做大,硬逼着余给那把椅子和那串佛珠----也是给他----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6)“老爷,怎么办?”赵甲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六神无主的神情,老杂种,你也有草鸡的时候!

    (7)“荡妇,偷人偷到衙门里来了,给俺狠狠地打……”

    (8)“孙家大姐,你的福气来到了,去还是不去,您自己掂量着办吧……”

    交际目的不同,对人的称谓也就不同。媚娘求公爹对亲爹网开一面的时候,称公爹“您老人家”,知县钱老爷,称赵甲为“侩子手”。当赵甲害怕孙丙死的时候,有求于钱丁,称呼钱丁为“老爷”。知县夫人抓到媚娘淫乱时,称其为“荡妇”,春生劝媚娘时称呼媚娘为“孙家大姐”。

    5.根据人物性格形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比拟称谓。如:

    (1)天老爷爷,有一条瘦骨伶仃的黑豹子蹲在俺爹那把檀香木椅子上。

    (2)俺看到,一只柳斗那样大的白色虎头从轿子里探了出来。

    (3)一条水桶那般粗细的白色大蛇,站在炕前脑袋探过来,吐着紫色的信子。

    (4)可见这个大鳖道行很深,不是一般的鳖,是个高级鳖,一般的鳖当不了这样的大官。

    (5)“猫主已经指示我们,让我们在他的面前演戏。”……“我们遵从猫主的指示。”

    因为各人的形象不同,在赵小甲眼里,自己的爹成了“黑豹子”,媳妇成了“大白蛇”,知县钱老爷成了“白老虎”,假仁假义的袁世凯成了“大鳖”,在东北乡猫腔班子的孙丙成了“猫主”,义猫带领东北乡的猫腔班子演出,这时猫主已经是精神领袖了。

    四、活用得当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名称的词类。一般而言,名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但是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有时临时把一类词当做另一类词使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在莫言的作品中,很多地方也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这种修辞手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往常里那些个见了俺就点头哈腰的……现在也把脸虎了起来,对着俺发威风。

    (《檀香刑》)

    (2)老老实实地猴在轿子里,再也不敢跟太监们调皮。

    (《檀香刑》)

    (3)你爹我猫着腰,提着“阎王闩”跟随着姥姥……

    (《檀香刑》)

    (4)他侧眼看着俺老婆的脸,不敢正眼看,不敢停留的看,目光蚂蚱,跳来跳去……(《檀香刑》)

    (5)俺看到差役怪笑着把小甲拨到旁边,手扶着腰刀把儿,气昂昂、雄赳赳,虎狼着脸,闯进了俺家的堂屋。

    (《檀香刑》)

    例(1)中百兽之王“虎”活用为动词,将衙役前后对待孙眉娘的态度由点头哈腰、恨不得跪地磕头到之后不近人情地耍威风的形象鲜明凸显出来。例(2)中,是赵甲第一次跟姥姥去给小太监行刑,因为是皇上钦点,所以备受恩宠、可以做轿子,赵甲故意在轿子里晃动,整那些说他坏话的太监,却因差点忘带刑具酿成大祸。经过一番折腾的他,不敢再与太监胡闹。这时,莫言用了一个“猴”字将赵甲在轿子里的坐姿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例(3)是赵甲跟随姥姥到达刑场时的走姿,莫言以一个“猫”字将赵甲见皇上时诚惶诚恐、低头弯腰的奴才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例(4)是钱丁当着赵甲、赵小甲的面看孙媚娘的眼神,作者用“蚂蚱”来形容钱丁目光躲闪的心虚表现。例(5)中“虎狼”一词,将衙役脸上的凶恶表情,狐假虎威的蛮横架势生动地表现出来。

    2、名词用作形容词

    (1)俺看到,一只白虎,一只黑豹,相距半丈远,各自狗坐着……

    (《檀香刑》)

    (2)俺爹真豹、真驴、真牛。

    (《檀香刑》)

    (3)俺爹不是豆腐爹,俺爹是个金刚爹。

    (《檀香刑》)

    (4)因为肌肤之亲而对她产生的眷恋之情从侦查员心中渐渐消失,柔软的心脏开始变硬,并呈现出钢铁的颜色……

    (《酒国》)

    在例(1)中,名词“狗”活用为形容词,表示像狗一样坐着,赵小甲眼中的赵甲和钱丁变成了豹和虎,两人之间的气氛也是剑拔弩张,在明争暗斗之后坐定的姿势仍然“狗坐”,说明两人对对方的戒备心以及准备随时进攻的姿态。例(2)“豹”、“驴”、“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是力量的象征,这里是赵小甲对于赵甲敢和钱丁对峙,根本不把钱丁放在眼里的气势所倾倒。例(3)中“豆腐”、“金刚”,豆腐的特点是一碰就碎,而金刚却是矿物中最坚韧的。最柔软和最锋利的事物放在一起,形容赵甲也不是省油的灯,也是个狠角色。例(4)中,“钢铁”给人的感觉是冰冷、坚硬。在文中形容侦查员知道女司机可能是金刚钻派来陷害他的,心里仅有的一点温存瞬间变得冷漠、无情。

    动词的妙用

    语言的运用具有动态性。在语言运用中,动词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动词运用得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莫言作品中动词的运用也非常有特点:准确得当、表义丰富、生动传神,常常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准确得当

    莫言运用动词时,善于准确把握人物、事件的动态发展并运用恰当的动词描写、叙述。如:

    (1)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的乘客向四面八方消散,他们走进紫色的夜的隐秘的帷幕,犹如游鱼钻进茂密如云的水中森林。有三男二女进入了冷饮店,黑纱裙女人用不锈钢叉子把蛋糕挑起来,咬了一小口,用舌尖品咂一下,肯定觉得很好吃了,我看到她狠狠咬了一大口蛋糕,几乎不咀嚼就吞了下去,蛋糕在她修长的脖颈上凸起一个圆圆的包,好像男人的喉结。

    (《食草家族》)

    (2)走进大门之前,四老爷为避免打草惊蛇,进行了一番精心的侦察。他首先在厕所里的茅坑边上看到了锔锅匠的家什和扁担,这时他的愤怒使他浑身颤抖。他咬紧牙关止住颤抖蹑脚潜到窗户外,仔细地辨别着屋里的动静。两个人打出同样粗重的呼噜(四老爷说四老妈打呼噜吵得他难以成眠也是导致他厌恶她的一个原因),传到他的耳朵里他差点要咳嗽出声来,紧接着他就踢开了两道门,手持着槐树杈的四老爷站在房门外,好像一个狡诈凶狠的猎人。

    (《食草家族》)

    (3)九老爷鬼叫一声,捂着血肉模糊的额头,撤离了战斗。

    (《食草家族》)

    (4)天过早地黑了,蝗虫的云源源不断地飘来。偶尔有一道血红的阳光从厚重的蝗云里射下来,照在筋疲力尽、嗓音嘶哑的人身上。人脸青黄,相顾惨怛。

    (《食草家族》)

    (5)二表哥的吃相凶恶,没有一丝一毫大表哥的潇洒,他嘴里塞进了过多的食物,把两个腮帮子高高地撑起,我只能看到食物一团团地沿着他瘦长的脖颈追逐着下行,而看不到他的牙齿咀嚼食物,即便如此充盈了他的口腔,他还是持续不断地把一块块的鸡肉、一团团的鸡蛋、一段段的带鱼、一圈圈的单饼、一节节的青葱、一摊摊的蒜泥,没命地捣到嘴里去。

    (《食草家族》)

    例(1)中“消散”一般指烟雾、气味、情绪等消失、散开。文中形容从公交车上下来四处散开的乘客。将乘客散开的状态用“消散”来形容,更具有图像感和流动感。黑纱裙女人在吃蛋糕的时候用了“品咂”、“咬”、“吞”几个动词,“咂”表示小口吮吸,有点尝试性的试探,但是却紧接着狠狠的“咬”之后,几乎不咀嚼就“吞”了下去,这一系列的动作说明,黑纱裙女人并不是在享受美食,似乎心情不佳,并且吃的时候吃相并不优雅,甚至有点粗鲁。例(2)、(3)“侦察”、“撤离”一般多用在军事或者刑事等方面。“侦察”是指法定的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了收集犯罪证据、缉捕犯罪嫌疑人、揭露和证实犯罪而依法实施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撤离”一般是指撤退、离开危险的地方及事件等,在文中用于描述四老爷为了抓四老妈和奸夫做足了准备。例(4)蝗虫灾害的时候,形容蝗虫之多,像是云“飘”过来而不是飞过来,“飘”多是一大片。例(5)在描写二表哥的吃相时用了“塞”、“ 撑”、“ 捣”这几个动词,表现其吃法相当粗鲁、残暴,不仅反映了他对食物的渴望,也反映了其性格粗鲁的一面。

    二、表义丰富

    即通过巧用动词,表达丰富的语义内容。如:

    (1)在游泳过程中,他们用带蹼的手脚互相爱抚着,爱抚到某种激烈的程度,就在水中交配了。

    (《食草家族》)

    (2)支队长进屋去了。支队长进屋之前,羞涩地瞥了黄胡子一眼,黄胡子牵着马往外走,根本不回头,屋里溢出玫瑰的香气。

    (《食草家族》)

    (3)梨花盛开,屋里溢出玫瑰的香气,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食草家族》)

    例(1)中“交配”指的是生物的生殖细胞进行交换,导致受精和繁殖的活动。两个手脚上粘连着蹼膜的男女违反族规近亲乱伦在一起,用“交配”一词将其还原为一般生物的行为,具有讽刺意味。“交配”本来是个中性词,在这里则有了贬义,表示对这种乱伦行为的批判和谴责。例(2)、例(3)中“溢”本来表示水满后流出,是中性词语,但是支队长强占了黄胡子的妻子,每当支队长和玫瑰欢声笑语时,从屋里溢出的不是玫瑰的香气,而是黄胡子的耻辱与仇恨,用在这里是表讽刺意味。

    三、生动传神

    莫言常通过运用动词和动词性短语,达到拟人化的效果。如:

    (1)炎阳高照,夏天突然降临,门口的柳树垂头丧气,暗红色的柳木的碎屑是天牛幼虫的粪便一簇簇粘在树干上,极像出土的蝗虫。

    (《食草家族》)

    (2)太阳出来时,已是傍晚时分,乌云排泄完毕,分裂成浅薄的碎片,升到高空。

    (《食草家族》)

    (3)风筝们没命地往云端里钻。每只风筝都拖着一条长长的红绸飘带,飘带上用黄金丝线绣着“革命”字样。

    (《食草家族》)

    例(1)“垂头丧气”本是形容人的情绪低落,在文中却形容柳树在高温下的样子,形象生动。例(2)“排泄”多指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在文中则拟人化表示傍晚太阳出来、乌云慢慢消散后的样子。例(3)中“钻”表示穿过进入,当表主动的进入时,主体多是动物或生物,这里用以描述风筝,很好地展现了风筝飞得很高,感觉像是自己钻进云里一样,这是动词的拟人化用法。

    莫言常通过运用动词,使词语喻义化。如:

    (1)天地阴惨,绿色泛滥,太阳像一块浸在污水中的圆形绿玻璃。九老爷周身放着绿光,挥舞着手臂,走进了那群灭蝗救灾的士兵里去。都是些年轻小伙子,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追赶得蝗虫乱蹦乱跳。

    (《食草家族》)

    (2)九老妈本能地闪避,毛驴呼啸而过,九老妈瞠目结舌,不是毛驴把她吓昏了,而是驴上的四老妈那副观音菩萨般的面孔、那副面孔上焕发出来的难以理解的神秘色彩把九老妈这个有口无心的高杆女人照晕了。

    (《食草家族》)

    (3)湖水动荡不安,在碧绿的月光下,翻腾着一道道田塍般的巨浪。

    (《食草家族》)

    (4)几十滴眼泪猝然间从四老妈眼里迸射出来,散乱地溅到四老妈搽满官粉的腮上,她手中那张休书在索索抖动,四老妈几次要展开那张休书,但那休书总是自动卷曲起来,好像要掩藏一件怕人的秘密。

    (《食草家族》)

    例(1)中“泛滥”多是指江河或湖泊等水多溢出,后多引申为坏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或者比喻事物的蔓延兴起。用在文中,是将草地一片绿色蔓延到边际比喻成湖水溢满的态势。例(2)中“呼啸而过”一词一般多指风的运动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文中将毛驴叫喊着跑过的样子称为“呼啸而过”,简洁生动。例(3)中,“动荡不安”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这里将湖水的波澜起伏比喻为“动荡不安”,由抽象的动荡摇摆比喻湖面的波纹起伏,形象贴切。例(4)中“迸射”指的是急速连射的箭或是(易燃物等)向外溅出或四散喷射,文中将四老妈决堤的泪水连绵不断地从眼中涌出喻为“迸射”,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四老妈内心的痛苦。

    粗俗詈骂词语

    莫言小说中有大量骂人粗俗词语,如杂种、孬种、狗日的、驴日的、日你娘、他妈的、操你妈、老杂毛、妈拉个巴子、婊子养的、放你娘的臊辣皮。这些骂人的词语可以分为骂人的粗俗词语和非骂人的粗俗词语,其中骂人的粗俗词语又分为骂自己的和骂别人的;非骂人的粗俗词语包括骂非生命的、动物的以及一些肮脏下流、隐晦的话语。

    一、骂人的粗俗词语

    (1)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

    (《红高粱家族》)

    (2)打驴也要看主人,杨七。操你妈蓝脸,你这个西门闹的干儿子,混进阶级队伍的坏人,老子连你一起打!

    (《生死疲劳》)

    (3)倒是胭脂巷里那些出来游春的婊子们,笑的笑,扭的扭,活泼泼一群猴。俺前后左右全看过,糊地挺胸抬起头。那些青皮小后生,眼坏子不错地盯着俺,把俺从头看到脚,把俺从脚看到头。

    (《檀香刑》)

    莫言小说中,诸如上述例句中骂人的粗俗词语较多,而骂自己的粗俗词语很少,如:“这个日子之所以伟大当然不是因为我的出生,我他妈的算什么,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过是一根在社会的直肠里蠕动的大便,尽管我是和名列仙班的治蝗专家刘猛将军同一天生日,也无法改变大便本质。

    二、非骂人的粗俗词语

    (1)如果她是一条蛇变成,俺就拾掇拾掇杀猪家什,夹着尾巴跑它娘的。俺一边毛驴打滚般地胡思乱想着,一边打量着俺老婆。

    (《檀香刑》)

    (2)司马库蹲下,摸出自己腰里的斧,试探着砍了几下,骂道:“妈的,冻得像钢板一样。”

    (《丰乳肥臀》)

    (3)你吃过男人的阴茎,但是你喝过女人的月经吗?……你喝过女人的月经,但你能从月经的味道里判别出处女和荡妇吗?

    (《欢乐十三章》)

    (4)丁钩儿伸出一根指头,弹了一下女司机的鼻子,然后挟起皮包,一只手转动了开车门的把手。他说:“小妞,再见了,我有上等的肥田粉,专门改良盐碱地。”

    (《酒国》)

    粗俗詈骂语,虽然有一定的表达效果,如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语言风格等,但不宜过多使用。

    自造词语是作家语言实践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由于一时想不出恰切的词语或者为了表意的简明、扼要,作家往往会造出一些词语,这种现象在莫言的小说中也较常见。大致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一、并列结构的词语

    所谓并列结构的词语是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词语中提取一个语素,重新组配成新的词语。如:

    (1)在上官家的几个姐妹中,上官盼弟体态最丰满,个头最高大。她的那两只乳房凶悍霸蛮,仿佛充满了气体,一拍嘭嘭响。

    (《丰乳肥臀》)

    (2)随即听到排枪响,虎狼队里,几个正大声骂人的队员栽倒在地,身上冒出了鲜血。司马大牙一看情势不好,慌忙下令,抬上死尸,往沙梁撤退。

    (《丰乳肥臀》)

    (3)你们把那个参拜着生命之根的男孩子抛在客厅里。你们进了卧室,像一对迷醉的企鹅。你很骇怕,你一抬头就看到他的面部肌肉饱绽的妻子在镜框里冷冷地对你微笑,并发出一声声的长叹……

    (《食草家族》)

    (4)炎阳高照,夏天突然降临,门口的柳树垂头丧气,暗红色的柳木的碎屑是天牛幼虫的粪便一簇簇粘在树干上,极像出土的蝗虫。

    (《食草家族》)

    (5)它们扑楞翅膀挣扎,紧紧地缩着身体,缩呀缩呀,缩得不能再小,然后又突然膨胀开,翅羽翻动,渴望着展翅欲飞,飞向辽阔无边的原野,飞进蓝天,与缓缓翻动的云朵为伴,让和风沐浴,被阳光抚摸,在和风里呻吟,在阳光中欢唱。

    (《丰乳肥臀》)

    根据语意,例(1)中的“霸蛮”是“霸道蛮横”的简化,例(2)中的“情势”是“情形局势”的简化,例(3)中的“骇怕”是“惊骇害怕”的简化,例(4)中的“炎阳”是“炎热的太阳”的简化,例(5)中的“翅羽”便是“翅膀上的羽毛”简化。

    但这种简化不常见,我们认为这是莫言的自造词语。

    二、同义或近义语素替换

    同义或近义语素替换是指将一个特定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换成与其义同或义近的语素组合成新的词语。由于替换的语素与被替换的语素义同或义近,整个词语可以视为原词语的自由变体。如:

    (1)她果然有十根长长的像鹰爪一样的指甲,像传说中的起尸鬼一样;她的脸狰狞可怖,牙白如雪,锋利似锥。

    (《丰乳肥臀》)

    (2)在我与西门金龙争辩时,胡宾绕着我们转圈。他非常兴奋,抓耳挠腮,搓手拍掌,嘴巴里嘈嘈不休。

    (《生死疲劳》)

    例(1)中的“可怖”是“可怕”的替换,例(2)中的“嘈嘈不休”是“喋喋不休”的替换。

    三、倒序

    倒序,顾名思义就是把语素原来的排列顺序全部或局部加以颠倒,从而构成新的词语。如:

    (1)上官盼弟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用耳光子扇人,她可不像大姐那样良善。

    (《丰乳肥臀》)

    (2)这个老杂毛,在梦里也念想着他砍下的那些人头啊,这个老杂毛……俺看到,他举起鬼头刀,对着俺爹的后颈窝砍去,俺爹的头,在大街上滴溜滴溜地滚动着,一群小孩子跟在后边用脚踢它。

    (《檀香刑》)

    (3)大哥,火气挺冲啊!和儿家赌什么气?走走走,到我屋里去坐坐,我才刚焖上一壶好茶叶。

    (《白狗秋千架》)

    例(1)中的“良善”是“善良”的倒序,例(2)中的“念想”是“想念”的倒序,例(3)中的“才刚”是“刚才”的倒序。

    在小说写作中词汇采取倒序的手法,可以与原词语视为等义词。但这种现象也仅仅是在小说创作中出现,在教科书中很少出现。

    当然,从语言规范的角度看,作家自造词语应该是有一定限制的。在语言运用中确实是出于提高表达效果的需要,适当运用这种手法是可以的,如果滥用或乱用自造词语,脱离了语言规范的轨道,是应该杜绝的。

    方言词语的使用

    文学作品中方言词语的使用对于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文化背景有重要作用,是一种不可小视的表现手段,也是当代语言学家研究历代语言面貌的重要依据。莫言的母语是山东高密方言,他的文学作品中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故乡人的原型,因为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响也因为作品的需要,莫言自觉不自觉地把富有地域色彩的山东高密方言运用在作品中。这些方言主要是一些名词、动词、粗话以及詈词俗语。

    一、名词

    名词最能展现一个地方的方言特征,通过方言中的名词,我们很容易找出这种方言区别于标准语和其他方言的不同之处。在莫言的作品中,凡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物产、民俗风情都是以方言的形式出现,这样一方面对作品创设特定的情景,烘托地域氛围,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凸显了当地深厚的地域文化。这些当地独具特色的名词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方言转化成书面语后自身所承载的语音成分的流失,为读者在阅读时能尽量转化书面语形式为语音形式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保持了方言的本色。

    如:

    (1)南风撩人,老春天气,正是女人多情的季节。她心急如火,恨不得一步迈进县衙,但长裙拖地,使她无法快步行走。

    (《檀香刑》)

    (2)第一天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什么也没说,第三天上,傍黑了,黑色男人说:“明天我给你说件事。”

    (《食草家族》)

    (3)曾外祖父褡裢里银钱叮当,人喝得东倒西歪,目光迷离。

    (《红高粱家族》)

    (4)我西门驴,嘶鸣着,斜刺里冲了下去,直奔尾随在我爱驴身后的那匹狼。我的蹄腿带着沙土,腾起一团团烟尘,带着居高临下的气势,别说是一匹狼,就是一只老虎,也要避我锋芒。

    (《生死疲劳》)

    (5)第四种,剪刺猬,此刑的实施:用锋利剪刀将受刑者全身皮肉剪出一些雀舌状,像你们的娘过年时做面刺猬时那样。

    (《食草家族》)

    (6)市打狗队最近装备了从国外进口的带激光瞄准器的连发快枪,这群狗白天躲在下水道里不敢露头,只靠着后半夜出来打点野食,它们把“爱娃家具店”的一件皮沙发都撕着吃了。

    (《丰乳肥臀》)

    (7)他们怔着眼看看扬六九,脸上表情都如大梦初醒。瘦长个子说:“又去马桑镇上打野食了吧?小心让镇上的男人宰了你。”

    (《筑路》)

    例(1)“老春”指的是春天的末尾,夏天到之时;例(2)“傍黑”指的是天刚黑; 例(3)“褡裢”在北方农村很常见,是一种随身携带的布袋,它搭在肩膀上前后各一个口袋,用来放随身携带的物品;例(4)“斜刺里”有“突然地”、“箭一样的”意思,形容的是速度非常快,行为很突然;例(5)“面刺猬”是北方的一种面点,把面团揉成椭圆形,用剪子在上面剪成刺猬的刺的样子,把前面捏尖,再捏出两个耳朵,点上两个红豆作眼睛,栩栩如生,像一只小刺猬;例(6)和例(7),《丰乳肥臀》中的“打点野食”是指狗外出寻找吃的,《筑路》中的“打野食”指的是已婚男子在外面沾花惹草。莫言小说中的方言名词还有:穿堂风、田簇、苍耳子、干海草、驴尾巴篙子、鱼狗子、造桥虫、接骨草、牛蒂子、三棱草、鹅不留行、婆婆丁、老鸦芋头、雨信鸟、话殊子、地排子车、八格棋、磨菇钉、地龙、旗牌、伞扇、截疟布条、高丽裤子、水红紧身衣、酱红、红毛衣、灰咔叽布褂子、酱红绒裤、花格尼龙袜子、火烧、皮色、身腰、指肚、毛羽、气嗓管子、耳巴子、疤扭、眼翅毛、要爷们的狗熊、抬头纹、二赖子、半拉子劳力、婆子、大家伙、举子等。

    二、动词

    动词是反映一个方言区里人们活动方式的最重要的媒介,一个地方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其动词的使用与标准语和其他方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展示了特定地域人们的生活经验、社会心理与行为取向。

    莫言小说中的方言动词,如:

    (1)兵们都乜斜着眼,绕着四老妈转圈,九老爷被推来搡去,前仆后仰。

    (《红蝗》)

    (2)余司令说:“好样的!枪子儿先向日本人身上打,打完日本人,谁要是再敢说要和你娘困觉,你就对着他的小肚子开枪。别打他的头,也别打他的胸,记住,打他的小肚子。”

    (《红高粱家族》)

    (3)父亲用勃郎宁手枪,戳着哑巴的脊梁骨。哑巴又按住了父亲的鼻子,用力一揿,父亲的眼泪噗噗冒出。

    (《丰乳肥臀》)

    (4)这就对了。三,别听司马家大疯子胡吣,日本人来干啥?

    (《丰乳肥臀》)

    例(1)“乜斜”指的是眯着眼睛看,表示轻蔑或不满;例(2)“困觉”就是睡觉的意思,在莫言的作品中,人物的口语中常常把睡觉说成困觉,如奶奶毫不客气地说:‘公驴!公猪!下贱的东西,你只配和丫头子困觉!’“困觉困觉困觉!明儿一早还要起来烧酒呢!”‘操你亲娘!’余司令说:‘不许困觉。’例(3)“揿”是用手按的意思;例(4)“胡吣”,“吣”在标准语里的意思是“呕吐”,而在高密方言中引申为胡说八道的意思。

    三、形容词

    每一种方言的形容词都非常生动形象,了解一地方言的形容词可以窥见这里的人们对事物的观察视角,进而从这个层面来审视他们的生活态度。高密方言的形容词最突出的特点是同一个音节的重复,其中三字格和四字格形式最为常见。如:

    (1)他和伙伴们在河边饮马,河水凉得马唇上卷。饮毕,他飞身上马,昂首挺胸,铠甲鲜明,嘴里发出拟古之声,拱手与我等告别,发一声喊,双腿一夹,枣红马就撒欢儿跑。

    (《会唱歌的墙》)

    (2)看热闹的百姓们都远远地站着,一个个瘟头瘟脑。

    (《会唱歌的墙》)

    例(1)中的“撒欢儿”,例(2)中的“瘟头瘟脑”等都起到了刻画形象的作用。

    总之,莫言善于运用方言词语表达思想内容,且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成语的活用

    语言文字是一种强大的、静止的力量,通过阅读无声的文字能传达动态的、强有力的声音。成语在汉语语言的历史发展中,短小精炼、涵义深刻,是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成语大多数是由四个字组成,少数是三个字或短句结构,长期为人们所习用,具有浓厚的历史渊源,句式较稳定,语义精辟。为了更好传文达意,莫言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成语、熟语、俗语、歇后语。其中成语的活用最有味道,且恰到好处,使其作品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幽默而又富有哲理性。

    一、成语在形式上的活用

    这里以莫言《食草家族》为例,研究莫言运用成语时,在形式上的活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抽换仿用

    指成语结构形式不变,临时改变成语中的一两个语素,可以是改换成语当中部分字的读音,也可以是改变成语当中部分字的语义内容,这种方法是对成语临时的仿用。如:

    (1)四老爷敬酒完毕,双手捧着一束翠绿的青草,带着满脸的虔诚和挤鼻弄眼(被蝗虫折磨的)走进教堂,把那束青草敬到蝗神嘴巴钱。

    (《红蝗》)

    (2)铁色的雄鹰在空中飞旋,野兔惊慌奔跑,聪明的野兔是从不仓皇逃窜的,只

    须钻进荆棘丛中和酸枣丛中,鹰无可奈何,此谓望兔兴叹……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3)我钻进头和胸,肚子却被卡住了,我欲进不能欲退也不能,一群孩子在旁边

    拍着手笑。

    (《生蹼的祖先们》)

    (4)万事俱备,只等二姑到来,但是二姑迟迟不来。

    (《二姑随后就到》)

    例(1)中的“挤鼻弄眼”:是将成语“挤眉弄眼”中的语素“眉”换成语素“鼻”。“挤眉弄眼”是指用眉眼的动作向人暗示某种意思,而“挤鼻弄眼”是则利用其字面义生动的再现了四老爷主持祭蝗大典时,蝗虫漫天飞舞,但脸上被蝗虫折磨的又痒又腻却不敢伸手去打的滑稽摸样。例(2)中将“望洋兴叹”临时将语素“洋”换成“兔”。“望洋兴叹”比喻人举办某事而力量不足,感到无可奈何,换成“兔”,指老鹰眼看兔子溜走而无可奈何。例(3)“欲进不能欲退也不能”是仿用“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表示想要停下来都不可能,“欲进不能欲退也不能”是指主人公“我”被卡在小门进退不得的尴尬形态。例(4)“万事俱备,只等二姑到来”是仿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三国演义》,表示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时机到来。“万事俱备,只等二姑到来”在文中指的是所有刑具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二姑的到来。

    这种抽换仿用的成语活用在文中还有:

    百思不解——百思难解

    患难与共——患难相共

    无缘无故——无亲无故

    虎啸龙吟——虎啸狼吟

    金碧辉煌——满室辉煌

    熊心豹胆——虎心豹胆

    窃窃私语——窃窃低语

    蹑手蹑脚——跷腿蹑脚

    美不胜收——愈不胜收

    寻章摘句——寻章找句

    横冲直撞——左冲右撞

    义愤填膺——怒火填膺

    百发百中——百烤百验

    没头没脑——没头没脸

    胡说乱道——胡蹦瞎跳

    千锤百炼——千纠百结

    了如指掌——熟如手掌

    翻箱倒柜——翻东倒西

    哭天抢地——骂天骂地

    风雨交加——困倦交加

    黑白分明——青白分明

    心惊胆颤(心惊肉跳)——心惊肉颤

    2、镶词嵌语

    指拆开成语结构,成语的原有成分之上,中间镶嵌其他语素或词语,使形体扩大,与全文融入一体。如:

    (1)你换上新衣后,四老妈怀疑的看着你,你说今天县里有一位大官来看病,你严格的叮嘱四老妈不要到药铺里去,其实四老妈从来不敢到药铺里去,四老爷,您还没做贼已经心虚。(《红蝗》)

    (2)你看那女子,还是那样浑然不觉地在危险的沙崖上走着,她甚至在随时都可

    能坍塌的危崖上跳起舞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典型的民族风格,……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3)隔河的女子竟然唱起歌来,歌词多暗喻男女之私,令人心猿脱索,意马开疆,

    但都是肃然默立,……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4)马儿腾云拖车驾雾,鲜花和绿草都向我们倾斜,好像眷恋我们。

    (《生蹼的祖先们》)

    例(1)中的“还没做贼已经心虚”是将成语“做贼心虚”结构拆开,中间镶嵌成分,将成语拆散成句,与上文衔接融合,使语气更加肯定。例(2)“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成语“手舞足蹈”镶嵌成分而成。“手舞足蹈”现多指高兴到极点的情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最早出自《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郑玄注:“手舞足蹈,欢之至。”但本文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并不是指开心到极点,而是描述女子在危险沙崖上手脚舞动的跳舞形态。例(3)是将成语“心猿意马”镶嵌成分,“心猿意马”是形容散乱而又失去控制的心思。而“心猿脱索,意马开疆”,却指的是文中“我”情不自禁的被女子的歌声所感染。例(4)成语“腾云驾雾”出自《西游记》,是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后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的状态的举止。“腾云拖车驾雾”指的是马儿拖着车,马尾拴着鞭炮,急冲向红树林子时。鞭炮炸响,烟雾缭绕的情形。

    这种镶词嵌语的成语活用在文中还有:

    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心有灵犀,俱是一点即通。

    飞禽走兽——飞禽和走兽

    欢呼雀跃——欢呼着雀跃着

    肝肠寸断——肠子一定寸断了

    来龙去脉——来龙和去脉

    无影无踪——来无影去无踪

    3、语序调整

    语序调整分两种情况:

    一是出于表达的需要,不动成语的成分,打乱成语的结构,颠倒成语的词序。如:

    (1)四老爷想想,觉得老匠人说的极有道理,于是不在计较色彩问题,而是转着圈欣赏蝗神的堂堂仪表。

    (《红蝗》)

    (2)支队长骑马出走后,小老舅舅回忆道,庭院就被阴云笼罩,黄胡子一边清扫着厢房里的马粪,一边高声詈骂,这种语言据说是具有高度污染性的,小老舅舅虽然像背书一样背诵给我听,但我不敢摘录片言只语。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3)长嘴的蚊虫叮咬我。我冥想苦思。爷爷站起来。……

    (《生蹼的祖先们》)

    (4)那原本是老狗的地盘,但我们身上的腾腾杀气,早爸那条老狗吓跑了。

    (《二姑随后就到》)

    “仪表堂堂”多形容人的外表风度端正大方。在句子中相当于形容词词性的成语,例(1)中将“仪表堂堂”活用为“堂堂仪表”,在文中则变为具有名词词性的成语。例(2)将“只言片语”颠倒词序为“片言只语”, “只言片语”是指个别词句或者片段。在这里“片言只语”和“只言片语”意义相同。例(3)“苦思冥想”颠倒语素变成“冥想苦思”。 例(4)也是将成语“腾腾杀气”中语素颠倒,结构没有改变,意义也没边。

    二是在原有成语基础上结合镶嵌、换用成语成分同时改变成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在原成语意义上形成新的语义。如:

    (1)唱起歌、跳起舞,马儿骑着我、马儿骑着你,幸福的人儿、苦难的人儿歌舞几婆娑,泪水几婆娑,南无阿弥陀佛,……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2)这要特别感谢我老婆,她在急急如燃眉的关头拉住了我的胳膊。

    (《生蹼的祖先们》)

    一、秋田的手刚刚触到马尾,那匹马就暴躁的扬起蹄子来,把含着芒硝的林边浮土踢腾起,一团咸酸苦辣的烟雾迷住了众人的眼睛。?

    例(1)中,“歌舞几婆娑”是由“婆娑起舞”的基础上结合镶嵌、换用成语成分同时改变成语的位置形成的,“婆娑起舞” 一般形容跳舞的姿态,出自《尔雅》“婆娑,舞也”。 “歌舞几婆娑”说的人是唱歌跳舞的样子,而后文的“泪水几婆娑”则指的是人眼泪纷飞的样子。例(2)“急急如燃眉”是由“燃眉之急”镶嵌、换用、移位而来。“燃眉之急”是表示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指非常紧急的情况,在句子中相当于名字性的短语。“急急如燃眉”则在句子总充当形容词性的词修饰其他成分。例(3)“咸酸苦辣”是由“酸甜苦辣”换用、移位而成。“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后比喻欢乐、痛苦磨难种种遭遇。“咸酸苦辣”在文中就指的是由扬起的浮土迷眼给人带来的味觉和触觉的刺激感觉。

    4、节缩取用

    将远成语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节缩成两个到三个字。如:

    (1)我一直想找个恰当的时机,向四老爷进行一次推心置腹,周纳罗织的攻心战,……

    (《红蝗》)

    (2)四老爷始作俑,众人继发疯,你看到了吗?

    (《红蝗》)

    (3)“冤枉啊!阮书记!您老人家明察善断,不该我老头的事啊……”

    (《复仇记》)

    (4)我闯进堂屋,娇纵跋扈的吼叫道:“表哥在哪里?”

    (《二姑随后就到》)

    例(1)中“周纳”是“深文周纳”的截略。例(2)“始作俑”是“始作俑者”的截略。意义没变,但是成语在句子当中充当的词性由名词性变为动词性的。例(3)中的“明察”是“明察秋毫”的截略。例(4)中的“跋扈”是“飞扬跋扈”的截略。成语节缩之后,结构变短,意义不变,运用更加灵活。

    二、成语在意义上的活用

    1、借为他用

    成语基本上都有其固定的意义,为了表达的需要,合乎语境,利用上下文的衬托,或改变成语惯用的意义,包括改变成语的理性义和附加义,或赋予其临时性的新的意义。如:

    (1)他们看到,一种缅怀逝去好光景的甜蜜又凄凉的情绪从容不迫地爬进了他的脑海……

    (《复仇记》)

    (2)一个捅,一个撞,一个邪火攻心,一个狗急跳墙,两人共同努力,把当做武器的槐树杈子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红蝗》)

    (3)赛马那天,是百里挑一的好天气。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4)秀才正在哆嗦着,就听到那门吱呀一声,豁然开朗……

    (《复仇记》)

    (5)这么两个高大的光腚猴子突然出现,何况身上还五花八门,因此把老阮吓了一跳。

    (《复仇记》)

    (6)“什么?吃草?”二表哥手抱机关枪,愤愤不平地说:“请我们吃草,难道我们是牛吗?”

    (《二姑随后就到》)

    (7)那些军容严整风度翩翩的士兵都在河堤拐弯处埋伏起来,都把手枪从腰里拔出来,对着毛驴和四老妈射击。

    (《红蝗》)

    例(1)中的“从容不迫”:形容临事沉着镇静,不慌不忙。在这里活用指阮书记由孪生兄弟自然而然的想起与孪生兄弟的母亲缠绵的旧时情景。例(2)中的“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是采取一切极端的行动。文中活用为李大元被四老爷捉奸在床,突然惊醒从床上跳下来的狼狈样子。例(3)中的“百里挑一”:指从很多里头选一个,表示人才、品德、相貌出众难得。文中很多天里难得出现的好天气。例(4)中的“豁然开朗”:形容言情突然展现出开朗明朗的境界,或者形容心地开朗,一下子悟出道理来。在文中指秀才打开门看见的女子让他眼前一亮。例(5)中的“五花八门”:本义是指五行阵和八门阵,是古代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后多比喻花样繁多,变化多端。在文中却描述的是孪生兄弟为了报仇请九姑做法,九姑将孪生兄弟刷了很多颜色。这里说的是而兄弟身上五颜六色的样子。例(6)“愤愤”形容生气的样子。后用“愤愤不平”形容对认为不公正的事心怀不满,非常气愤。文中多次用“愤愤不平”来表达愤怒生气的样子,而不是因为由不公正的诗引起的。例(7)中的“风度翩翩”:指举止文雅优美。在这里却是褒义贬用,讽刺士兵们的冠冕堂皇。

    2、以貌取义

    为了表达的需要,不按成语的整体意义,只取成语的字面意义。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实解其意,由成语的引申义回归到字面义。如:

    (1)附近树下遛鸟的老头儿们悠晃着鸟笼子大摇大摆,一瘸一拐地走着归家的路,鸟笼子大幅度摇摆着。

    (《红蝗》)

    (2)父亲说他们一行五人,尾随着一丝不挂的德强,拐弯抹角,穿过幽暗的小巷,进去一个大门楼。

    (《二姑随后就到》)

    (3)听我讲故事时她们出神入化,六只大眼锃亮,像六盏电灯泡子。

    (《生蹼的祖先们》)

    例(1)中的“大摇大摆”指走路时身体大幅度左右摇摆,表示洋洋得意,不慌不忙,无所顾忌。文中描述遛鸟的老头儿走路的姿势,用的是成语的本来的字面意义。例(2)中“拐弯抹角”成语字面义是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文中取其本义。例(3)“出神入化”:本义是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后来形容文艺,技巧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文中指女考察队员听故事超越现实、聚精会神,好像融于故事当中一样。

    二是别解其意,根据上下文对成语进行别样解释,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如:

    (1)两只紫色的大鸟拖着绶带一样的长尾巴,从屋子里飞出来,在丁香树上盘旋着,鸟德尾巴翻来覆去的飘荡着。

    (《生蹼的祖先们》)

    (2)马儿们咴咴叫着,弹动着轻松愉快的蹄子,与我的姐妹们耳鬓厮磨着。

    (《生蹼的祖先们》)

    (3)第五种,虎口拔牙,这刑法简单,就是用钳子把受刑者的牙齿全拔下来。……高瞻远瞩,用滑车将受刑者高吊起来。

    (《二姑随后就到》)

    例(1)中“翻来覆去”有以下三种意义:①来回翻动身体,多指难以入睡。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③比喻反复无常。文中指鸟的尾巴被风吹的前后左右翻滚的样子。例(2)中的“耳鬓厮磨”指耳与鬓发相互摩擦。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文中三姐妹被吩咐贴到马耳朵上说点亲热的话使马安静下来,“耳鬓厮磨”形容马儿被驯服,亲热依附几个姐妹的样子。例(3)的“虎口拔牙”是指深入险地除掉有害的人或物。“高瞻远瞩”本义是站在高处望,后形容眼光远大。文中曲解成语的字面意义用做各种折磨人的刑法的名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