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怪象百科-梦的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人都做过梦。梦中的事情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千百年来,人类就在探索“梦”的奥秘,可是一直到今天,人类对“梦”的了解仍然很贫乏。

    梦,在人的心中仍是一种神秘莫测的现象。

    一般人做梦,可能仅仅是做做而已,并且过后就忘。但梦对某些科学家或艺术家来讲,有时竟会产生不同寻常的意义。

    英国剑桥大学曾对许多创造性学者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型调查。在最后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有70%的科学家从梦中得到过有益的启示。

    100多年之前,德国着名化学家凯库勒有一天晚上乘马车往家赶。因为劳累了一天,他开始随着车轮声进入梦乡,似乎感到自己正置身于碳分子的世界,那些碳分子一个个跳来跳去,没有什么规律性。过了一会,碳分子组成一条长链像蛇一样在摆动着、回转着。忽然这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盘成了一个圆盘。凯库勒在梦中猛一惊,梦中的画面顿时如闪电一样将他击醒,他此刻心灵之窗被打开,思潮如涌。他日夜被其所困扰的有机化学中最棘手最难解的有机化合物苯的分子结构,被他领悟了,他激动地喊道:“我找到答案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形结构!”

    着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一次午睡中,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看到自己对“相对论”的观点提出了新的认识,这个结果使他的“相对论”又有了一个新飞跃。

    德国的药物学家洛伊,他早在1903年就试图反驳传统的心搏理论,可苦于没有自己的见解。到了1920年,他也是在做了一个梦之后,把各种事实理论综合在一起,从而发现了心搏的控制受神经释放的化学物质影响。由于他的贡献,使他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着名的物理学家波尔也是在梦中看见自己站在充满了热气的太阳上,而行星似乎被一股细丝拴在太阳上,并在绕太阳转动。他醒后,立刻联想到原子模型的实质,原子核就像太阳固定在中心,而电子则似行星围绕中心在转动,这就是着名的“原子模型结构”。

    梦的创造性也能使艺术家得到灵感。意大利作曲家塔蒂尼在睡梦中,他突然涌出一种奇妙的创作冲动。耳边响起了一支优美的曲子。塔蒂尼忙从床上爬起来,拿来纸与笔,把那尚没消失掉的曲调记录下来。就这样,他靠梦的帮助,谱成了闻名世界的奏鸣曲《魔鬼颤音》。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有一个特殊的笔记本,上边专门记录在梦中出现的各种幻觉和意念。他说,他在艺术和科学上的成功秘诀都在此,从中能促进他在科学上的新发现和艺术上的新创造。

    人为何能在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种神奇古怪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目前也只能这样解释,当人在白天长久思考一个问题时,就会在他的大脑皮层建立许多暂时的、松散的联系点,并把所有有关的信息贮存起来。当白天紧张思考之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往往使思维的飞跃受阻。但当睡眠时,大脑皮层的许多神经元又开始兴奋起来,把贮存的信息调动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奇特梦境,一旦受到某种刺激,便会使思维如同电灯通电一样,立即大放光芒。

    也许这种观点能解释人在梦中有科学发明、文艺创作这一神秘现象。1899年,着名学者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中说明这样一个假设:每一个梦代表一个希望的完成。当人们睡觉时,抑制潜意识的障碍已降低,于是它们浮现成梦的意识,并被赋于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性质。

    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争议,但对20世纪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