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故事-老党员米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姚村盛产优质大米,姚村人开的大米市场特别受欢迎,到这里来买大米的汽车就像跑龙套似的穿梭不息。

    然而就在去年,县城来了一帮生意人,领头的叫二癞子。他们一来到大米市场,便树起了一块块大招牌,牌子叫得山响,有的叫“正宗姚村大米”,有的叫“特正统姚村大米”等,据说还在县工商局登了记、注了册。

    最令姚村人寒心的事还在后头:这帮生意人根本不讲商业道德,卖出来的大米不但缺斤少两,而且还在里面掺沙子。

    本地人斗不过他们,只好纷纷收摊回家。

    但有一个叫郑瘸子的倔老头,却依然守着个门面纹丝不动。不少人劝他说:“算了吧,那帮人和县里有关系,领头的二癞子,舅舅就在县工商局当局长。”

    郑瘸子听了,知道这话有来历,也挺有分量。因为二癞子的店就在他的米店隔壁,自己早搬一天,就少一天损失。

    可郑瘸子就是不信这个邪。

    就在第二天,郑瘸子在他的店门前“噼里啪啦”放了一挂炮仗,引来了一群看热闹的人。郑瘸子见人们围上来,便从店里扛出个大牌子竖起来,上面写着:老党员米店。旁边,还用小字注明:党性作保,货真价实。

    你甭说,牌子这么一竖,还真灵,立马就有好几个外地的客户进店买米。

    几天下来,郑瘸子的生意还真火起来了,隔壁二癞子的米店却没有一个人问津。

    这下子二癞子沉不住气了,他把店门一关,立即坐车赶到县城,找到自己的局长舅舅,把情况一五一十说了一通。

    局长发火了:“什么?他挂‘老党员米店’的牌子?这种牌子也是可以乱挂的吗?”

    二癞子哭丧着脸说:“可不是嘛!舅舅,他这牌子一挂,外地车一停,就进他店买米去了,我那店已经有好几天没卖出一袋米了。”

    “你回去吧,”局长对外甥二癞子说,“别说是老党员米店,就是列宁米店的牌子,舅也给他摘掉。”

    二癞子听舅舅这么一说,心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从县里一回来便四下里放风,说他舅说了,郑瘸子这牌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这下子人们便替郑瘸子担心起来,可郑瘸子却镇静得没事人似的,照样笑呵呵,给人们过秤、收钱。

    果然,局长说来就来了,还带了不少人,来势汹汹,前呼后拥的,一到大米市场便直奔老党员米店,咬着牙迸出两个字:“检查!”

    郑瘸子依然笑脸相迎,说:“欢迎,欢迎。”

    来人先要看执照,郑瘸子递了过去;后要查健康证,郑瘸子双手呈上;接着又要看米质,郑瘸子将所有米袋都解开了口……

    一帮人折腾了半天,竟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局长沉着脸,来到门口,指着老党员的牌子说:“这是怎么回事?老党员的牌子是可以乱挂的吗?”

    郑瘸子紧走几步,站到牌子面前,对局长说:“我确实是老党员。”

    局长说:“有什么证明?是省委的还是市委的?没有,就得摘掉。”说着就要指挥手下人去摘。

    郑瘸子大声喝道:“慢!别说是省委的证明,就是中组部的证明我都有。想看,就看看吧!”老头说着,把上衣一捋,满身的伤疤就都露了出来,“这身上的九个枪眼就是证明。这,是解放战争的;这,是抗美援朝的;这,打济南;这,解放南京……”

    围观者一惊,沉默片刻,随即掌声雷动。这时,郑瘸子又问道:“局长大人,你是党员吗?你的证明呢?”

    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局长及一帮人爬上车,一溜烟跑了……

    (苏景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