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作队长的扶贫手记-火笼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桂东有个宝,火笼提着跑”。外地人总爱拿这桂东的“火笼”作为笑谈。

    火笼子,的确是桂东的一大景观。这火笼,做工考究,精致的竹编的笼子里,置一铝盆,里面烧着小木炭,上面盖着铁丝织成的网罩。既可提在手里暖身,也可踏在脚下暖脚。在桂东,无论乡下还是城里,你都能看到火笼。在县城的百货大楼,漂亮的营业员小姐手里提火笼彬彬有礼地招呼顾客;晚上,县城大街上,也可看到穿着时髦的小伙子大姑娘提着火笼遛马路。有人告诉我:毫不夸张地说,桂东是人平有一个火笼!

    我一到桂东,当地的朋友闲聊中就与我谈起火笼的话题。但所言相去甚远。

    有的说:火笼是应运而生,贫穷所至。深山老区,经济落后,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火笼子多少能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一点温暖。加之桂东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大都在千米以上,山高雾大,湿度高寒气重,火笼也多少能去湿去寒。

    有的说:提个火笼子是个活脱脱的懒汉形象:弯着腰,缩着脖子,双手套在袖口里,挽着个火笼子,走起路来慢悠悠,一坐下就把火笼子塞到胯下,半天起不了身,从头年10月到次年4月,大半年就抱个火笼子度时光。啥都不想,啥都不干。只要到过桂东的人,上至领导,下至商人,都对桂东的火笼子有微词。精神不振,谈何脱贫!

    有的说:提火笼既非御寒,也非懒汉,仅是习俗而已。不过这形象也实在不佳,属于陋习,当在革除之列。

    刚进大坪,正值严冬。我们每到一家,才坐定,好客的主人便先将那火笼子放在我们的脚边。有时我们一行三五人,主人家也能提出三五个,自家也还能人手一个。我真惊讶有这么多的火笼子。

    究竟如何看这火笼?它是一个“宝”,还是一种陋习?是当保护,还是当革除?

    我把这道难题交给了村团支书。

    一天晚上,她召集了一个团员座谈会,还特地邀我们工作队参加。

    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火笼子的是非去留。

    青年人到底思想活跃,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会场像炸开了锅。可惜我不懂方言,大多听不懂,尤其这一吵闹,语速又快。我便提了个要求:一是请一个一个地发言;二是今后凡有我们参加的会议,请说普通话,这也是提高青年人说普通话水平的好机会。青年们答应了我的要求。

    一位青年发言说:“我是守着火笼子长大的,习惯了。要说这几年的冬天,难下几场雪,不冷。我一个冬天只穿一件毛衣再加一个毛背心,真的不冷。我只是提着玩玩。”

    一位年龄稍大的青年说:“我也是喜欢提的,闲着没事干,不提它好像手里空空的,缺少了个伴一样,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提个火笼子,心就安了。不过就是不想做事。”

    一位在外打过几年工的青年说:“外地人一看我们这火笼子,不笑死才怪。我以前不觉得,在外面混了几年,回来一看提火笼子的,中年人像病态,青年人没朝气。我在广东打工,吃饭、上班跑都跑不赢,就没有提个火笼走东家串西家那么悠闲。”

    一位女青年说:“我一个亲戚家在淑浦县,我去年在那里过年。那里也是深山老林,和我们这里差不多。那里很少有火笼子,我亲戚家就没有。那里多数是木板房,比我们这里的房子漂亮,里面有个小房子,中间放个大炭盆,炭火烧得红红的。四周是长板凳,坐在上面,背可以靠在木板墙上,木板是热的,整个房子都是热的,坐在里面全身都是热的。哪像我们这个火笼子,一点点热气,也不上身,烤了手,烤了脚,背上还是凉的。”

    听这位女青年绘声绘色地一说,会场里十分安静,青年们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她。

    这时,另一个青年抢着说:“这不稀奇,桂东也有烤炭盆的,我看过。我也想在家里搞一个,就是没有木炭。我们不会烧木炭。都是用干柴烧灶火,用灶里的火灰装火笼子。要搞炭盆就要烧木炭。”

    一位青年站起来说:“这火笼子名声不好,我一到郴州去玩,那里的朋友都拿火笼子取笑我,我气死了。干脆砸了它!来一道禁令,大坪村不准提火笼子!”

    他这么一说,会场一下热闹了,有的鼓掌,有的随声附和。

    团支书一直没说话,不知如何收场。她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请我说。会场又静了下来,青年们都望着我。看来我不得不说几句。

    我先肯定了这个会开得好,又肯定了上面几位所谈的,然后接着说:这火笼子是桂东特产,外观漂亮,堪称工艺品,外地人来看,也有夸耀的,我初看到时,就欣赏了一番。我还准备将来回长沙时,带一个回去作纪念(青年们大笑)。这是其一。其二,这火笼子确实能御寒。尤其是老年人,坐在家里,脱掉鞋,双脚踏在卜面,脚暖和了,全身也暖和了。俗话说:寒从下起。这是对的。其三,刚才那位说了溆浦的炭盆,我也见过,不只淑浦,湘西一带多。那确实比火笼子好,热气大,烤起来可以伸腰伸腿,精神也振作些。再说,在外面走路、做事没有必要烤,回到家暖烘烘就行了。但是,是否大坪村每家都搞个炭盆,这不是一句话的事,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木炭来源,三是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那么这火笼子是否就是个宝物呢?我看也不。一是近几年气候偏暖,你看今天来的没几个穿棉衣的,当然老年人不一样,青年人体质好,血气足,也爱漂亮,要风度不要温度。所以说青年人提火笼作摆设实在没必要。二是提火笼子算不上雅观,它与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确实有点差距。青年人爱美,提个火笼子那形象美不美?我看不出美来。三是青年期正是学文化、长知识、干事业的大好时机,千万不要守着火笼子耗费光阴。特别是我们这地方还很穷,要丢掉穷帽子,挖掉穷根子,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所以我劝你们不要依赖那个火笼子。那么如何办呢?我提个建议,供你们参考:一,不要提在大坪村禁止提火笼的口号。这样提不现实,许多人也接受不了。二,可以以团支部的名义发个倡议,动员全村的团员青年自觉不提火笼子。但也不能强迫命令。我想只要做好宣传说服工作,大家是会拥护的。三,有条件的家庭,可率先搞烤火炉或炭盆,先试一试,如果确实好,可以起个示范作用。

    我一讲完,青年们都热情很高,又有几个发言。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搞个倡议,并提出团员带头签名,个个作表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