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火炮,都是从炮口装填炮弹的炮管内膛光滑的“滑膛炮”,称为“前装滑膛炮”。这种火炮操作很不方便,威力较小,射击精度也不高。为了增大炮弹的威力,人们将球形炮弹改为长圆形炮弹。虽然装药量增多,杀伤威力增大,但发射后在空中仍像个醉汉,不是东倒西歪地摇晃,就是在空中翻跟头,精度很差,且打不远。为解决这个难题,人们受孩子们玩的“地转子”(即陀螺)尖朝下快速旋转而不倒的启发,研制成功了使炮弹在空中高速旋转以保持飞行稳定的线膛炮。
1846年,意大利人卡伐瓦利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门线膛炮,并将火炮从炮口装炮弹改为从炮管后端装填炮弹,即后装线膛炮。以后人们不断研究改进,使后装线膛炮不断完善。这种火炮在炮管内壁制作了几条螺旋形膛线,在炮弹上嵌装1~2条钢弹带。由于铜较软,韧性好,在发射药气体的压力下弹带很容易嵌入膛线,使炮弹急速旋转起来,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的精度、速度和威力。后装线膛炮的出现,是火炮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