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声列车-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直想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哪怕只是很小的事情,就拿写后记这件事来说,前两本书都有写,就想着这本书来点不一样的,就不写了。可真当写下全文完三个字后,一种不舍的情怀却淡淡萦绕,总觉得有些话还没有说完,有些情绪还没能理顺,于是还要打下后记这两个字,也算是给自己一次释然的机会,一级情感渐次褪去的台阶。

    还是要说回小说本身,这次讲述的是一个男孩成长的过程,破天荒地在动笔之前先列了大纲,甚至每一章节的内容摘要都写了出来,目的就是要坚定最初的想法。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写着写着就偏离了最初设定的轨道,违背了原来的意图,写到最后甚至忘记了灵感突发时内心的那一次触动。

    当然,这次也不例外,虽然列了大纲,可是写着写着还是变了模样,甚至在写到中段的时候,把整个设定完全扭转了一番,于是标题为大纲那个文档就再也没有打开过。

    其实最初的设定主要是讲述主角二十一岁到二十二岁这一年的故事,然后用闪回的方式串联起过去,可是动笔只写了一小部分就感觉到不对劲,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就好像一条笔直的公路,如果太多的岔道和回转终究会被嫌弃的。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故事。

    关于成长,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判与故事,在写作的最初和整个过程中我都反复地想写下这么一句话,“成长就像沙滩上的脚印,潮起潮落后便无影无踪,而我要做的就是蹲下来数数沙子。”是,我就是要蹲下来数数沙子,可沙子又太多,数不清,也数不完,数着数着前面的就忘记了,就好像记忆一般,在脑子里装着装着就漏掉了。

    我一直觉得成长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可在书写的过程中我又在努力地寻找答案,每每觉得就要接近正确答案之时,却又越发觉得语言之匮乏,或者说是越发地明白,所谓的答案也不过是自身的理解,而这个自身并不是批量化的产物,或者换句话说,这个答案,只适用于自己。

    于是我让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事情和状况,这些看似戏剧化的事件其实是在摆明一个最普通的逻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面对的是自我,接着是家庭、学校、爱情、社会,最后又回到自我本身,就像是一个轮回,这么转了一圈,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大的小的好的坏的事件之后,终于能够坦然地与自己相对之时,也就真的长大了。

    而这本书本身又是一个圆,从开篇的祈祷文到最后的尾声提到麦克阿瑟,或者说从尾声到引子,都秉持着是开始又像是结束,是结束也是开始。这也是我常提到的一个观点,没有什么是能够彻底结束的,哪怕是死亡,故事生生不息。

    这本书写到最后阶段时被放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是自己一直想去海边完成,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可能是有着故事要在海边结束就一定要在海边书写的偏执,最后由于很多的原因,海边没去成,故事当然也就没停在海岸线。

    到现在写这篇后记时,细想了一下,要去海边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原因多少有些可笑,是因为最爱的许巍的一首歌《曾经的你》,里面有这么一段歌词:

    每一次难过的时候

    就独自看一看大海

    总想起身边走在路上的朋友

    有多少正在醒来

    让我们干了这杯酒

    好男儿胸怀像大海

    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

    这笑容温暖纯真

    或许是那段时间自己过得并不如意,也或许是想要拥有一个像大海般的胸怀,更可能是在书写这本书时又把自己的整个成长经历回忆了一遍,也算再次经历了一遍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也就明白人生走到目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放下,这也算是书写这本书带给自己最大的意义。

    人们总说作为一个男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我觉得,即使拿不起,也要放得下。就如同,我要做的并不是多么广博的事情,而是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

    就到这里吧,小说也写了三部,从家庭到社会再到自我,也算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接下来会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写些不一样的人与事。

    那么,还是要请跟我去北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