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年的年底,完颜阿骨打亲征燕云。
完颜阿骨打离燕京城还有很远的路,辽人就开始了大逃亡。他们离开幽州,从古北口逃离燕云地界,一路向西,去寻找逃得更远、更彻底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军的燕云之役,几乎没动刀兵,是直接骑马进的城。进城之后,全体金军的头都晕了……太幸福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完美之城吗?
他们看到的是前所未见的繁华,哪怕此前他们占领了辽国五京中的四京,也没见过这样的世界。燕云十六州是特殊的,它有辽人的特色,更多的是宋朝的色彩。它是当时辽国的最南端,是最接近宋朝文明的区域,无论是物质还是风采,都几乎与宋朝同步。
不走了。
哪儿也不去了,以完颜阿骨打为首,女真人沉醉在燕云十六州的桨声灯影里,每天逛逛街、抢花姑娘、做做抄家游戏,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当然,心情舒畅中,他们也做了两件正经事。
第一,派人向西追击辽国人。这件事必须要办,但不必急了,辽国人已经彻底玩不出花样,是实际上的亡国之人,就差灭种。
第二,比较麻烦,但充满了乐趣和幻想。女真人把目光投向了南方。
从1122年的年尾,到1123年四月十七,女真人的生活可以归纳成四个字——心想事成。无论他们想到什么,想要什么,都会得到。
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拿钱来!
除了当初说好的只给南朝六州24县,每年照旧收整个十六州的岁币之外,这六州24县里只给宋朝汉人的财产,其他的奚、契丹、渤海等族的人口财产全部归女真。
燕云区域的税赋是金国的。
辽国的天祚帝、萧干、耶律大石等人还没有抓到,这时归还燕云,实在是给宋人留下了隐患。这样吧,金国替你们抓人,可是粮草有问题。
20万石。
辽国的怨军郭药师部8000人在宋朝,这是死敌,一定要交出来。宋朝以幽州城辖区内150贯以上家产的共三万余户人家为代价,“买”下了怨军。
当宋朝人终于到了幽州城下,望着丢失200多年的故土根本来不及感慨,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幺蛾子又迎面而来。
第一,之前谈好的租税落实了数额,每年100万两白银。这和每年的岁币不发生关系,于是宋朝得回燕云区域的六州24县之后,每年给金国140万两白银。
多吗?还有下文。
金国人提出,这每年100万两的租税不能用钱来交割,要用实物。这一条才是狠的,才是内行话。宋朝听到这个条件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辽国人在捣鬼。只有他们这些和宋朝打了百十来年交道的人才知道这里边的学问。
如果每年只给钱,那么生产力落后的金国拿着硬邦邦、冷冰冰的金属钱币一点儿用都没有。钱对老百姓有意义,对一个国家来说没意义,只有物资才是根本。
于是他们只能拿着宋朝给的钱,与宋朝做生意。这也是之前宋、辽两国的边贸合作方式,宋朝每年交出去的岁币,都能通过榷场赚回来。现在金国不要钱,要物资,这从根本上断绝了宋朝的侥幸,想想每年价值100万两白银的窟窿,这得用什么才能去填平?
第二,人口、财物全部带走,留给宋朝的只是一座座空城。
宋朝第一时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先是对有功人员进行封赏。
全体参与光复燕云行动的干部里,除了刘延庆之外都升官。如身临前线的蔡攸,升为少师;坐镇后方的宰相王黼由少师进位太傅,赏玉带;四方奔走的赵良嗣为延康殿学士。最大的一份功劳留给了伟大的武装太监童贯。
宋神宗有言——“复燕云者王”。
童贯先被封为豫国公,紧接着升为广阳郡王。郡王,在亲王之下,是次一档的王爵。但一来王爵仅亲、郡两级,二来宋朝立国近170年以来,太监封王者仅此一例,从哪方面讲,童贯都登峰造极,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
童贯的计划完成了,他真的通过联金灭辽达到了他人生、仕途的最高峰。
接下来是赵佶的盛宴。
时间停留在1123年的四、五月之间,此时赵佶踌躇满志,他回望历史,仿佛看到了从太祖赵匡胤以来,直到他的兄长宋哲宗赵煦,宋朝所有的列祖列宗,他们终生努力的,他们无奈叹息的,那些始终像是梦幻泡影一样的事情,他都完成了。
灭吐蕃、破西夏、平内乱、复燕云……这些功绩他都做到了,连带着他史无前例的丹青文采,这样的人物不要说是宋朝,环顾汉人三千年历史,谁能与他比肩?
斯人斯事,必须铭刻碑石,传之万代。
精心准备了四个月之后,赵佶命时任燕山府知府的王安中作《复燕云碑》记此盛事。
几乎与此同时,完颜阿骨打死了。非常突然,事情要从女真人燕云撤退时掠走的那些燕云佳丽说起。
那是一批此前女真人从来没见过的美女。与她们相比,别说深山老林里生活的女真妇女,就连辽国的贵妇们也是黯然失色。她们是燕云人,与宋接壤,时尚温柔、典雅漂亮,从哪一方面看,都是空前的美人。
女真人着迷了,完颜阿骨打带头迷了进去,他无法自拔,越陷越深,直到精尽而亡,死在了从燕云回老家的路上。
伟大的完颜阿骨打就是这样死的。这可不是我乱讲的,他迅速病死,是金国的官方史书记载的,不信的人可以去翻《金太祖武元皇帝本纪》。
阿骨打死了,他的死和他的崛起一样迅速、突然、震撼。关于他的一生,很多史书归纳成两个字——完美。
完颜阿骨打在不到10年之间,算无遗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联宋灭辽,终定大业。他不仅是军事上的大天才,更是杰出的政治家。
非常伟大。
说得都对,但不完全。完颜阿骨打之所以在现代人的心目中也是英雄,更动人心魄的是他的反抗精神。与之相比,他后来坐拥天下最强兵力所向披靡,的确很威风,但也没什么。历史强者谁没有横扫一切的时候?而他在冰封千里的松花江上、在头鱼宴上面对辽国皇帝的淫威保持了尊严的时候,才更让人佩服。这一点,哪怕是街头混混儿,都会伸出大拇指,叫一声“爷们儿”。
抛开这些,完颜阿骨打还迅速地创立了金国的军制,创造了女真人的文字,这些都对女真人的未来极其重要。他一生的功绩可以归纳成两句话——他没有亲自灭亡辽国,但已经彻底奠定了胜局;他没有完成金国的建立,但已经铺好了道路。
女真人从氏族部落向一个封建文明国家迈进,完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好了,上边说的貌似已经很全了。但我仔细想了想,还没有。完颜阿骨打的一生是为女真人奉献的一生,除了生前,哪怕是死,也死得时机适当。
在1123年的八月以后,如果他还活着,历史一定不会是后来的样子。该发生的事哪怕发生了,也不会那样残暴得丑陋。
他是开国皇帝,这种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强大中饱含着恢弘、凶狠里保持着人性。他们杀人,杀很多的人,他们抢夺,抢最好的土地、最美的女人,可不惹人恨。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阳光、存在着不屈,他们是反抗者、是梦想者、是建设者。而他们的继任者是不同的,一世祖和二世祖的区别很明显,看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就全明白了,不看全盘的总结,只看行事作风。
南唐李后主在赵匡胤的手下活得有起码的尊严,可在赵光义的手下生命、女人哪一点都保证不了。回到女真人,完颜阿骨打这时死,一个时代终结了,随着他的弟弟完颜吴乞买继任,女真人变得残忍恶毒、贪得无厌,本应是个伟大的新兴民族,结果变成了一群只知破坏不懂建设的抢劫团伙。
耶律延禧,这位曾经的东亚老大,一不小心又成了世界的焦点。宋、金两国各用渠道,不遗余力地寻找他,可惜都找不着。
唯一找到他的人,是耶律大石。
这首先是藏的地点太隐蔽了。夹山,在史书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夹山在沙漠之北,有泥潦六十里,独契丹能到达,他国所不能至。”
看来这是契丹人祖辈打猎探险留下来的一块世外桃源,具体地点一直流传在辽国皇室之中。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从燕云地区逃走的辽军能准确地寻找到耶律延禧。
这时的耶律延禧很神奇,他不像是位亡国之君,反而显得斗志昂扬、精神焕发。他好运连连,先是得到了好消息,完颜阿骨打死了;另一方面得到了援军,阴山室韦谟葛失部落给了他足足五万多人的部队。室韦,是蒙古族的前身,他们的强悍地球人都知道。
这两样综合起来,让耶律延禧觉得复国有望,可以反击了。
就在这时,耶律大石找到了他。
时机明显不对,耶律延禧手握重兵,又有了皇帝的尊严。一见面他就对耶律大石严厉地质问:“我在,你们怎么敢立耶律淳?”
这是在问罪,罪名比蓄意谋反都重,是已经谋反。
耶律大石很平静,他说你以全国之势,不能拒敌。就算立10个耶律淳也都是太祖的子孙,不算便宜敌人,难道不比只知逃命强吗?
问得耶律延禧哑口无言。但是亡国之君就是与众不同,没话说了不等于没事可做,对于燕云地区曾经出过辽国的皇帝这件事,一定要有个说法,必须杀个人。
于是杀掉了耶律淳的老婆!
于是那位在宋军攻进幽州内城都冷静坚定、主持打退刘延庆的女士,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这还不算完,耶律大石也有别的任务要执行。
耶律延禧命耶律大石率军攻击金军。
伟大的耶律大石遭遇了“皇帝收割机”——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按战绩排名,他在金军第一代战将里面都遥遥领先,号称“常胜”。此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抓皇帝不止一个,不管是现任的、曾经的、未来的,只要叫他傍上了,全都跑不了。于是耶律大石悲剧了,被生擒活捉。
这种时刻,一般的正面人物应该只有一个命运了。自杀,或者被杀,只有死才能化被动成正面典型。可是耶律大石不一样,这个人忠于的不是哪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他的民族。死,太简单了,在整个民族都面临灭亡时,真正有勇气的人要活下去,要找到绝境中的那缕阳光。
耶律大石投降了,他文武全才,相貌堂堂,到哪里都让人喜欢。金国人不仅饶了他,还给了他官位,又给他重新配置了一个妻子,按照当时的投降标准来说,是非常到位的规格了。对此耶律大石很感动,主动要求为金国工作。
正中金国下怀,正不知道耶律延禧躲在哪儿呢,大石你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带着金军去抓耶律延禧。很好,这也正中耶律大石下怀,他料定会有这个任务,借此机会,他成功逃出了金军的手掌。自由之后,他回到夹山大本营。他变了,不再是耶律延禧的忠实臣子,他对这个颠三倒四、莫名其妙的皇帝彻底厌恶了,为了契丹,他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决定。
离开眼前的一切。
他带着200铁骑北上,三天之后过黑水(今内蒙古艾不盖河),再向西北,到达可敦城。之后他的生命是史诗级的,他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白手起家,创立了一个在面积上与辽国全盛时期都不相上下的庞大帝国。有此根基之后,他回来了,哪怕有了皇帝宝座、富贵生活,仍旧要与金国一决高下。
耶律大石要在五年之后才会积蓄到足够的力量找金国算账,在这之前,他退出了辽、宋、金之间的大舞台,主角继续由耶律延禧担任。
这个耶律延禧彻底错乱了,强逼着耶律大石反攻金军失败之后,自己亲自上阵。结果自然是一路跑,连西夏和宋朝都在逃跑路线内。
谁也不敢收留他。
那么多年的猎没有白打,金军要抓住他还得费一些手脚,而且金军这时的目标变了,他们喜欢更远的南方。
最初的主角叫张觉。
张觉是辽国的进士,战前任燕云十六州里平州的节度副使。身为二把手,他无足轻重。但是战争爆发前,他的上司平州节度使萧谛里猪头症发作,对百姓态度粗暴,结果群众的力量很震撼,一拥而上,把萧谛里砍了。
张觉接班,成了大领导。他在两次宋辽战争、一次辽金战争中非常理智地保持观望,一方面静等结果,另一方面扩充实力,拥有了五万军队、1000匹战马的实力。燕云陷落,宋金瓜分领地,十六州间宋六金九,剩下一个独立的就是他。
在完颜吴乞买召回各占地首领,商量继位大事的阶段,张觉有了新动作,除了自己的平州外,他带着营州、滦州一起归降了宋朝。前面提过,平、营、滦三州在辽国统称为“平州路”,而平州之东是榆关,榆关……就是后来的山海关!
历来兵家入关,必经山海关。这是燕云区域防务的重中之重,谁得到它,谁就等于得到进出中原的大门。这时张觉带着这三州一起倒向了宋朝,军事意义无比重大。
金国人立刻就急了,没等调集重兵,就地派了3000人攻向了平州。3000人,这点兵力就算是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也只够和辽军在野地里打架,想攻下燕云区域的重镇,简直是做梦。张觉只是关上城门,这3000人自己就走了。
张觉很兴奋,派他的弟弟到开封城报功。赵佶很兴奋,派专人带着敕书、诰命去平州发奖。当天的发奖仪式很盛大,张觉带着平州的头脑们出城迎接,就在这时,危险来到了他的身边。
金军突然杀到。统帅是完颜宗望,军力是10万人!完颜宗望是阿骨打的二儿子,本名斡离不,俗称“二太子”,与后来那位家喻户晓的“四太子”齐名。
查一下这个人的生平,这时是他一生中最郁闷、最窝火、最想杀人的时候。阿骨打起兵反辽,他的军功只在宗瀚之下,以他的资历、血统,金国皇位只能是他的。可是事到临头,居然便宜了他的叔叔。
……吴乞买,他有什么功劳,何德何能,居然当上了皇帝!
尽管不服,也仍然得服。吴乞买的政治手腕是非常高的,有他在,金国超强的军力不仅被用来开疆扩土,更是他操纵政局以达到平衡的砝码。
在完颜吴乞买统治期间,宋辽两国的君主大臣遭遇很惨,金国本身的上层建筑也一批批地倒下,悄悄地说,他是一个成功版的赵光义。
回到平州城外,张觉反应非常快,他推开奖金证书一跃而起,上马就跑。这人真的被吓着了,哪怕平时喊过一万遍“金军不可怕,平州守得住”的口号,这时也全都忘了。平州城就在他的身后,即便有5万以上的军力、超级坚固的城墙做后盾,他都没敢回头。
此人一路狂奔,跑向了幽州城,投靠前“怨军”,现在叫“常胜军”的郭药师部了。
在他身后,10万金军冲向了平州城。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世人都认为平州城没救了,之前金军所向披靡,辽国五京被一一攻破,平州城再强,难道比辽国的都城还结实?在这种对比下,张觉逃跑似乎也情有可原,但是这些都错了。
完颜宗望以10万兵力围困平州城达半年之久,仍然无法攻破。半年之后,城里的兵打光了,只剩下几千人。城里的粮吃光了,连耗子都找不着。即使到了这个地步,平州人也不投降,他们冲了出去,突围南逃。金国人得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死城。
平州人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了世界,金军没什么可怕的,哪怕是第一代的金军,也不是吃人的妖怪,只要敢于反抗,不仅能守得住,更能冲出去自由骄傲地活着。
形象地描述,平州城就是一支火炬,它熊熊燃烧在无边黑暗里,显得璀璨壮丽;准确地描述,平州城像一支火炬,壮丽璀璨地燃烧着,而它的周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真的太黑了,所有的人都眼睁睁地看着它陷落,不仅不救,还彻底无视。
该怯懦的仍然怯懦,该昏庸的继续昏庸。
宋朝迫不得已,杀了张觉和他的两个儿子,把人头送给完颜宗望,金国人这才满意。宋朝觉得又一次过了关,却不知道当时有个人正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当张觉的人头被送出城之后,他悲愤地小声说了一句话:“若金国索要我郭药师,难道也要交出去吗?”
这时的郭药师非同凡响了,他是赵佶钦定的幽州城防司令,手下除了近万人的常胜军之外,还有临时招募的30多万民兵。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心理动态,就是燕云区域稳定系数的晴雨表。
这时是1125年(宋宣和七年)十月,在极远的西方,辽国的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终于在余睹谷被金将完颜娄室活捉,押往金朝上京。至此,辽国彻底灭亡,它对金国的威胁全部解除。
金国纵目四望,世界广阔,已没有敌人。但是完颜吴乞买亟须一个死敌。他的皇位非常不稳定,翻开资料,这个人在女真人的建国历史上几乎没有战功,一直隐身在后方,给哥哥阿骨打看家。这样的“业绩”放在汉民族的价值观上都不让人信服,比如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登基一直存在争议,那么在极其重视战绩的女真族开国第一代人物面前,吴乞买有多大的分量呢?答案是太轻。
他的一生,注定了要在本国战将派系之间走钢丝,既要联合他们更要分化他们,实在不行就要派事给他们做,指定好东西让他们去抢,绝对不能闲着。
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股暗地里涌动的反宋情绪,之后用行政手段把它完美地融入国策之中。
这股反宋情绪来自金国顶级战将的家属团,比如完颜宗翰的妻子萧氏,她是辽国皇帝耶律延禧的前妻;完颜宗望的妻子金辇公主,她是耶律延禧的女儿。再比如辽国降将耶律余睹、刘彦宗、时立爱,这些人在金国成了新贵。
他们牢牢地记着宋朝乘人之危,攻打燕云十六州的仇恨。辽国是没力量报仇了,可金国可以利用,比如两位完颜太太,就一直在吹各自丈夫的枕头风。
善解人意的、成熟的政治家完颜吴乞买先生怎么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呢?反正是慷他人之慨,抢宋朝之财,同时转移国内军事大佬们的视线,何乐而不为?
1125年(宋宣和七年)十月,童贯派人去向完颜宗翰讨还山后九州的时候,正是吴乞买下令正式伐宋之时。屠刀已经临头,可叹宋朝上层仍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