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乡村的小事(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包工头的动作迅疾决绝,划破了房间里这团迷醉的空气,把大家猛地惊醒了。听众们回过神,情绪激昂地展开讨论:傻帽儿一跳脚,两条胳膊像风车一样挥来挥去,嘴里呱啦呱啦地开说了;眨巴眼儿一瘸一拐地走到亚日卡面前亲吻他;尼可拉·伊凡内基身体前倾,一脸庄重地说,他要送一罐啤酒给大家;他的妻子涨红了脸,忙站起来走到一旁;破袍农民伸出两只手擦眼睛,一直擦到脸颊、鼻子和胡子,躲在角落里念叨:“太好了,真精彩啊,就算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也要说好啊!”;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怪大人,你绝对想不到会在他的脸上看到这样和蔼慈祥的笑。亚日卡双眼熠熠,满脸幸福地陶醉在胜利的狂欢中——幸福到脸都扭曲了,恣肆无忌,像个孩子一样。人们前呼后拥,把他推到柜台前。亚日卡把泪流满面的破袍农民叫到柜台前,又招呼老板的儿子去把包工头找回来——老板的儿子没找到包工头,失望而归——接着,大家喝酒庆祝。“接着唱吧,唱给我们听,唱到晚上!”傻帽儿兴高采烈地举着手,翻来覆去地念叨。

    我又盯着亚日卡好好看了一眼,接着就走了——我不想留在那里,怕坏了自己的好印象。暑热难耐,空气像凝结成了固体,又厚又重地压在地上。往上看,灰尘细小,几乎变成黑色,灰尘之上,仿佛有同样细小的火花,在深蓝的夜空中忽闪忽亮,来回飘荡。人静默,自然也静默,自然的静默像欢闹后的疲累,死气沉沉,让人看不到希望,只好压制住自己。我踱着脚步走进干草棚,里面的干草割下来不久,因为天气闷热,水分已经快蒸发透了。我躺在那里,始终睡不着,好一会儿,耳边仍然响着亚日卡那令人沉醉的歌声——歌声敌不过热气和疲惫,我终于睡着了,睡得死死的。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草棚里面全是草,此时草的气息格外浓烈,还带着微微的潮味;草棚棚顶破了,只剩下几根细木条搭在上面,木条上方有微弱的星光,没精打采,一闪一闪的。我走到草棚外面:火红的晚霞早就不见了,只能在天边看见它的余光,泛着浅浅的鱼肚白;原本蒸笼一样的大地带了些夜晚的清爽,然而仍然热气扑面,让人渴望有股凉风吹过来。地上没有风,天上没有云。天空看上去静谧纯洁又暗沉沉的,算不上明亮的星星在里面闪啊闪,不出声地发着光。村子里也有星星点点的光,是灯光;不远处的酒馆里也有光,亮堂堂的,伴着喧嚣,时不时一阵哄笑,吵闹的声音中似乎还有亚日卡。我走到酒馆窗前,贴着玻璃往里看。酒馆里的景象欢快活泼,但算不上令人愉悦:每个人都喝醉了,亚日卡也一样。他醉气冲天地裸着胸膛,坐在一把椅子上,正拨着吉他唱一首不入流的舞曲。他喉咙沙哑,拨吉他的手指懒懒散散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一缕缕地耷在脸上——他的脸白得惊人。酒馆中间,傻帽儿看上去无所顾忌,他没穿上衣,在破袍农民面前跳来跳去,一通乱舞。农民也软着脚在那里蹭来蹭去,双脚直跺,乱胡须里一抹空洞的笑,不时把手伸上来摇一摇,好像在说:“真够劲儿啊!”他的脸看上去傻不愣登的:眉毛被用力地抬着,但是沉甸甸的眼皮却硬是往下垂,盖着他那双有气无力又乐陶陶的眼睛——这双眼睛,如果不仔细找,几乎找不到。他已经烂醉如泥,现在的情形正是醉得酣畅、醉得有趣那种。如果您碰巧路过,看见这张脸的话,肯定会说:“哈,有意思,真有意思啊,哥们儿!”眨巴眼儿的一张脸,比煮熟的大虾还红,鼻孔大张,躲在旮旯里一脸嘲讽的笑。只有尼可拉·伊凡内基平静如常,要不然怎么是酒馆老板呢?

    我飞快地转身,往山下走,走出克罗陀福卡村。山下就是广袤的平原,在夜色中,雾气沉沉的平原看上去更加广阔无边,好像和暗沉沉的天空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整体。深山沟旁就是下山的路,我沿路跨着大步,忽然有一个男孩的声音从平原另一面传来。这个声音高亢嘹亮,最后一个音节拉得老长,喊着:“艾特若普卡!艾特若普卡!……”喊声响了一遍又一遍,掺着哭声,语气里满是失落。

    声音停了一会儿,又响起来。在静悄悄、夜沉沉的空气中,喊声格外清亮,一波波在平原深处回荡。“艾特若普卡”这几个字响了三十多遍以后,在平原另一个方向,一个若隐若现的声音好像从另外的世界传过来:

    “干吗……”

    男孩的声音变得又开心又生气,喊道:

    “坏小子,来这儿……”

    “去……那儿……干吗?”好一阵子才听见回话。

    “阿爸……想……打你……呀。”男孩声音急切地喊回去。

    没有回答。男孩的声音又响起来:“艾特若普卡!艾特若普卡!……”天色暗透了,我离开克罗陀福卡村已经四俄里,这里有一片树林,穿过树林就是我自己的村子了。当我绕过树林走进村的时候,还能听到男孩的喊声,声音越来越稀薄,越来越微弱……

    “艾特若普卡!”夜色深沉,这个声音好像一直在回响。

    精要评点

    本文写村民的一次歌赛,凸显了歌手亚日卡的演出过程及场景。从羞涩、紧张到逐渐放松到发挥自如、旁若无人以至完全征服了听众,作者用复线交融的写法,把过程的演进和听众情绪的反应结合得丝丝入扣。

    作者写亚日卡歌声的美妙,实际上是从他处于紧张时就开始的,但纵然紧张也没能抵消歌声最初的吸引力。第一个音“有点微弱”“极不平稳”,但已让所有的人都惊讶不已。于是“彼此睁大了双眼”,“情不自禁地挺直了她的身子”。雅科夫没想先声夺人却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可见歌声惊人的吸引力。第二个音,第三个音出来之后,雅科夫已镇静下来,进入了状态,“歌声终于流动成行了,凄凉真切而感人”。此时已完全可以听清他的吐字发音,所以他演唱的感染力又进了一层。

    作者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在描述歌声的同时,渲染出两种场景。一种是记忆中的:傍晚、退潮、波涛、白鸥——很大的美丽的白鸥,在红色霞光中展开长长的翅膀。另一种是当场的:在场的人有的流泪了,有的哭泣着,有的泪珠串挂在颊上;有的低下了头,有的张大着嘴巴,有的像一尊雕塑……这种时空的闪回、虚实的相映、情景的交融,充满了真切的美感与动心的震颤!

    柯尔尼耶师傅的秘密 / 都德(法)

    作家档案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15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

    都德自幼聪颖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代表作有《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等。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蒸汽磨面厂出现之前,风磨坊曾盛极一时。当时,柯尔尼耶师傅经营着一家风磨坊,生意十分兴隆。后来,蒸汽磨面厂将生意全都抢走了。村里的风磨坊一一关门,唯独柯尔尼耶师傅坚持经营下去。村民们从来没有看到有顾客光临他的磨坊,但他却每天用毛驴将磨出来的面粉运出去。有一天,他的秘密被人发现了,原来一切都是他苦心经营的谎言。村民们被他的坚持所感动,纷纷将粮食送到他的磨坊里加工。

    福朗塞·麻马伊是一名短笛手,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经常会到我家里来做客。我们一块儿举杯畅饮,侃侃而谈,一整夜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了。某个晚上,我听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二十年前,地点是在村里的一座磨坊中。这是一个极其打动人心的故事。现在,我将把这个故事对您一五一十地复述一遍。

    首先,请发挥您的想象力,假设您正坐在座位上,面前摆放着一壶葡萄酒,散发着馥郁的酒香。一名老迈的短笛手,正把一个故事说给您听。

    如今,在我们这片地区,连半点生机都看不到。可是,亲爱的先生,从前这里并不是这样的。从前,磨坊行业在我们这里蓬勃发展。附近的农场出产的麦子要加工成面粉,都要送到我们的磨坊里来……风车在我们村里的山上随处可见。北风吹动着磨坊的风车叶片,不断地旋转着,周围环绕着一片片松树林。山路上,只见来来往往的驴子,背上的口袋全都装得满满的。转动的风车叶片响个不停,鞭子抽打在驴身上的响声不绝于耳,再加上磨坊的工人们呼呼喝喝地驱赶牲口的声音,嘈杂热闹至极。听到这种声音,有谁能不情绪高涨呢!这样的热闹,一周七天,天天都有。我们会在周日的时候,结伴前往磨坊。为了迎接客人们的到来,磨坊的老板们会将葡萄酒搬出来,而他们的妻子打扮得就跟王后一样漂亮,头上戴着的头巾镶有花边,脖子上挂着的十字架还是金子打造的。我每次去那里的时候,都会带上我的短笛。短笛声中,大家纷纷跳起法兰多拉舞来。等到天黑之时,才肯停下来。那时,我们利用这些磨坊,收获了多少金钱,多少快乐呀!

    后来,巴黎人修建了一座蒸汽磨面厂,厂址就在通向达拉斯贡的那条马路上。对我们而言,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那座崭新的磨面厂,外观非常好看。当它建成之后,每逢大家需要磨面的时候,都会将麦子送到磨面厂去。我们的磨坊很快便门庭冷落。一开始,磨坊主们还苦苦支撑,后来便支撑不住了,接二连三地关了门。因为那家蒸汽磨面厂的实力简直太雄厚了!……毛驴爬坡的景象,从此便消失了……磨坊中那些漂亮的老板娘们,将自己的金十字架都卖了出去……大伙儿没有葡萄酒可喝了,一块儿跳法兰多拉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此,磨坊的风车叶片便静止了,不管密斯脱拉风吹得多么猛烈,对这些叶片而言,都无半分用处……其后,政府派人拆毁了这些磨坊,因为它们全都已经残破不堪。之后,这些地方便成了葡萄园和橄榄园。

    几乎所有的磨坊都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唯独有一座磨坊是个例外。它的风车在山坡上高高耸立着,风车叶片无畏地转个不停,迎接着磨面厂带来的巨大挑战。眼下,我们就在这座磨坊之中,点着灯烛畅谈,而这座磨坊的主人,就是柯尔尼耶师傅。

    柯尔尼耶师傅经营磨坊多年,算起来已经有六十个年头了。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他有着近乎疯狂的热情。他为那家蒸汽磨面厂而抓狂,为此,他在村里奔波了足足一周。他将大伙儿集中起来,拼命大叫着,那家蒸汽磨面厂加工出来的面粉是有毒的,整个普罗旺斯的居民都将深受其害。他这样说道:“远离那家磨面厂吧,恶魔发明了蒸汽,然后被大盗们用来磨面,做成面包。但是,我的磨坊在磨面的时候,用的纯粹是自然的风力。上帝在呼吸时,将这些风制造出来……”他绞尽脑汁,赞美着风车,无奈说服不了任何一个人。

    老柯尔尼耶师傅气得要命,于是过起了野兽一般的生活。他独自待在磨坊中,与世隔绝,连他年幼的孙女维维特都被他拒之门外。维维特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人世了,爷爷就是她唯一的亲人。当时,她才十五岁,却要学着自力更生了。她辗转多家农场,帮忙收割麦子、养蚕、采摘橄榄。为了探望她,老柯尔尼耶经常会在大太阳底下走上十六里路,赶到她工作的农场。接下来的几个钟头,他都会守在她身旁,望着她不停地流眼泪……这样看来,老柯尔尼耶对这个孙女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在村民们眼中,老柯尔尼耶就是因为小气,所以才会赶走自己的孙女。一个女孩子在各家农场之间辗转,牧羊人经常欺负她,使唤佣人在年轻时代要遭受的痛苦,她都一一尝过。这样的经历显然并不光彩。先前人们敬重有加的柯尔尼耶师傅,眼下却头戴破烂的帽子,腰系破烂的腰带,脚上连鞋袜都不穿,便走在大街上,那模样简直跟吉普赛人没啥区别。这件事跟他孙女的那件事,都让大家觉得很难堪。他每周日都会去教堂做祷告。年纪大一些的人,像我们这样的,每次在那里见到他时,都会觉得很窘迫。对于这种情况,柯尔尼耶师傅也有所察觉。后来,在前面的座位上,便找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坐在那里的,全都是有身份的人。而他总是混在穷人们中间,坐在教堂的最后边,就在那只盛放圣水的大容器旁边。

    发生在柯尔尼耶师傅身上的另外一件事,同样叫大家摸不着头脑。他的磨坊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同村人送去的麦子了,与此同时,磨坊的风车却从来没有停止转动……大家总会在黄昏时分,与这位老迈的磨坊老板相遇。他总是赶着一头毛驴,行走在大街上,很多袋面粉就驮在毛驴的脊背上。

    村民们冲他高声说道:“柯尔尼耶师傅,晚上好啊!这么久以来,您的磨坊一直都生意兴隆吗?”

    “是啊,亲爱的孩子们。真是有不少生意,这可多亏了上帝保佑啊。”老柯尔尼耶开心地说道。

    要是有人询问他,他的这些生意,到底来自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老柯尔尼耶就会做个禁声的手势,一本正经地说道:“小点声!我的活计都是从国外揽过来的……”他就只能说到这里,至于更进一步的解释,你休想从他的嘴里挖出来。

    包括维维特在内,谁都甭想踏进他的磨坊一步。要想进去一探究竟,纯粹是痴心妄想。

    每次路过他的磨坊时,人们都会看到,磨坊紧紧关闭着大门,窗台上有一只很大很瘦的猫,一面沐浴着阳光,一面用凶恶的目光瞪着来往的行人。巨大的风车一刻不停地转动着,而在一旁的草地上,有一头老迈的驴子正在吃草。

    人们望着这不可捉摸的景象,不由得众说纷纭。对于柯尔尼耶师傅那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猜测。不过,有一种观点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那就是,他磨坊里的钱币总数,恐怕已经超过了他磨出的面粉的总数。

    然而,纸总归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在时间的流逝中,终于水落石出。以下就是这件事的真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