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生与死:人类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般来说,本能是一种有伸缩性的生物体,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从复旧的强迫性的现象中,就可以看到本能的这种基本的保守性。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给我们展现的图像,就是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传》

    一、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根据对各种冲动及其本源的研究,把人的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注重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而死的本能则遵循超快乐原则,注重来自机体外部的刺激。生的本能是对死的本能的破坏;死的本能是一种恢复事物某种最初状态的需要、欲求,因而更原始、更基本。

    1?郾 本能:一个秘密的发现

    在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本能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时候,人们在对自身本性的认识中,一般是从人的躯体中寻找动机的根源。在这些探索者中,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影响最大。

    恩培多克勒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化是由“火、水、土、气”这四根(元素)形成的。这四种元素互相穿插,按不同比例混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质的东西。人的产生和灭亡,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结合和分离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元素能够结合和分离呢?恩培多克勒认为是爱和憎。“爱”使几种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万物;“憎”则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使万物分解。

    根据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试图说明人的心理现象。他认为,人的思想本能与构成事物的各种元素的结构有关系,人的心理是凭借着元素的结合而进行的。人是用血液来思想的,血液是人的思想力,心是思想力的所在地。人们的聪明和愚笨,也在于元素混合的均等或不均等。恩培多克勒进一步指出了人体内各种不同体液同人的个性气质的关系。

    弗洛伊德精心研究过古希腊哲学,深受恩培多克勒哲学思想的影响,他把恩培多克勒看作是“希腊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人的本能的快乐说。如本瑟姆指出,追求快乐是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的行为总是追求快乐与幸福,逃避痛苦与不幸,这种趋利避害的苦乐感受,是人们一切行为的主要根源。本瑟姆还认为,人们感受到的苦乐程度是可以加以量化的,它能够从快乐与痛苦的持久性上加以测定。

    这一思想在当时是很吸引人的。后来许多心理学家都对这些观点表示赞同,认为趋利避害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动机,也是解除生理心理紧张的基本方法。所以,快乐和痛苦的感受能推动个人的行为,从而缓解痛苦,增强快乐。

    然而,快乐原则虽然能支配和影响人的一些行为,但绝不是人的行为的惟一原因。因为,快乐原则只是生理性的苦乐标准,是以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为前提的。所以,20世纪初,麦独孤又指出,快乐原则只能是人的本能的指标,趋利避害不是人类本能的表现。

    麦独孤认为,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人的本能是其行为和思想的动力。他举出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母爱、群居、支配、服从、创造、收集等12种本能,并说明每一种本能都包含着认识、情感、意志三个先天因素。本能是一切行为的基础。

    这一本能理论对20世纪初的心理学影响很大,但也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现代心理学中虽然不常使用本能,但愿望、需要、动机等都与本能密切相关,本能仍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应该指出的是,在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进化论和遗传学曾给予他很大影响。

    弗洛伊德在青年时期,就深受达尔文影响,在维也纳大学读书时,便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他常常听许多生物学、生理学、神经学教授的课,这为他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建立了稳固的生物学基础。

    另外,遗传学的创立,说明了本能的躯体或肉体基础是一定行为模式的倾向,这些模式是经遗传的反射“链”传递的。在有机体发展的特定阶段,一定的刺激模式引起一系列行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本能的驱使。这种观点,在19世纪后期的生物学和心理学中曾经盛行一时。弗洛伊德创立本能理论,也无不受此影响。

    以前人们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主义原则,即寻求快乐和满足,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弗洛伊德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本能中,还有超出唯乐原则的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则。这就是强迫重复原则。这种本能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因而具有保守性。像人这样的有机体,最初的状态是无机状态,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倾向的本能,所要恢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弗洛伊德把这种本能称为死的本能。

    除此以外,在人身上还有一种抗拒死亡,使生命得以保存和更新的功能,弗洛伊德又把它称为生的本能。从根本上说,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因为它导致人的繁衍生息,使人类的生命历程得以延续。而死的本能只是破坏性的。由于这两种本能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才奏出了人的生命运动历程,那动荡不定的交响曲。

    在弗洛伊德早期著作中,论述无意识学说、性学理论时,就曾涉及到本能问题。《本能及其变迁》一书对本能的原动力、目的、对象和根源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弗洛伊德后期著作中,则更加集中地论述了他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1925年在《自传》中说:

    在我后期一些著作中如《超越快乐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等等,我一改长久以来的自我克制状况,尽量地让自己去沉思默想,我还考虑了解决本能问题的新方法。我用“厄洛斯”的概念把自我保护和保护人类两种本能结合在一起,使之与默默地起作用的死亡本能相对应。

    一般来说,本能是一种有伸缩性的生物体,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从复旧的强迫性的现象中,就可以看到本能的这种基本的保守性。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给我们展现的图像,就是厄洛斯与死亡本能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弗洛伊德首先揭示了本能与刺激的关系。他认为,本能与刺激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本能是对心理的一种刺激,所以刺激概念里也应包含本能的概念。但是,本能与刺激又有区别,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是本能,除了本能刺激以外,还有心理刺激。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刺激的来源不在于外部世界,而在于生物机体内部。本能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及解除它们的行为和方式,均不同于外部刺激的作用。本能刺激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动,而是一种固定的力,它存在于生物机体内部,通常用“需要”来表述。满足这种需要不能靠消除的方式,只能靠适当地调整内部刺激的途径。

    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本能刺激与外部刺激的区别,还在于二者对于神经系统作用的不同。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神经系统的目的就是控制刺激。当外部刺激作用于生物机体时,生物机体的惟一功能是用行动来摆脱它。而对于来自生物机体内部的本能刺激,就不能用这种机制来处理。因为这种刺激对神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取复杂的结构和协调的行动,以对刺激的内部根源提供满足。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机体不是消极地摆脱刺激,而是积极地应付刺激。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外部刺激有助于生物机体自身的完善,所以本能自身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

    弗洛伊德指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产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它可以被看作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所谓本能的原动力,就是趋动它的因素,是本能存在所需的力的大小,或者量的多少。弗洛伊德把人体的需要或冲动称为本能的根源。一种需要或冲动就是人体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

    例如,饥饿的本能就是由饥饿的生理状态和能量所激起的。这种能量从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方面,指定了摆脱饥饿的心理过程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当人在饥饿时,总是回忆以前获取食物的地点,以及思考怎样获取食物的行动方案。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一旦需要得到满足,本能根源中的刺激条件也就消除了。比如,饥饿本能的目的是消除饥饿的生理状态,当这一目的实现后,刺激条件也就消除了,机体的生理能量也就停止释放。

    随着饥饿本能的消失,人的生理和心理上也就恢复了平静状态。弗洛伊德除阐明本能的原动力、根源和目的外,还对本能的对象作了说明。本能的对象就是本能为实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或采取的手段。饥饿本能的对象是吞吃食物,性本能的对象是性交,攻击本能的对象是拼搏等。由于本能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行动和手段,因而对象常常是易变的。一个对象可以同时满足几种本能,这种现象就是本能的汇合。

    根据以上分析,弗洛伊德指出,本能具有保守性、倒退性和重复性的特征。他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说:“要求我们在本能中去认识一种恰恰相反的东西,即生物体所具有的一种保守性质。”弗洛伊德进一步说:

    我们立刻就可以联想起动物生活中的某些例子,例如,有一些鱼类在产卵期间,为了到某一个远离他们惯常栖息的特定水域中去产卵,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根据许多生物学家的解释,它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寻找那些它们的祖先曾经栖息过的场所,而这些场所后来成了其他鱼种的栖息地。人们相信,这一解释也同样适用于说明候鸟的迁徙性飞行现象。

    那么,本能又是如何与倒退性和强迫重复性相联系呢?如前所述,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由此可见,本能总是向早期状态倒退,倒退到动物那里去。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动物性,它遵循动物本能的一切规律。这种由激奋到平静的反复循环的倾向,就是本能的强迫重复性。例如,一日三餐间的周期性循环,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轮换交替,性欲满足后又产生新的性欲等。弗洛伊德特别指出了这一本能特征在幼儿早期心理活动中的突出表现。

    他认为,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在儿童游戏中,儿童喜欢重复那些已经发生的经历。这是因为,被动地体验一种强烈的印象,比处在主动地位使他们更能彻底地掌握这种印象。而每一遍新的重复,好像都能使他们寻求的这种掌握更加巩固。

    弗洛伊德说,对于成年人来说——

    如果一个笑话第二次被听到,它几乎不再会引人发笑。一个剧本第二次上演从未给观众以如首场上演那样强烈的印象。事实上,我们简直不可能说服一个刚刚津津有味地读完一本书的成年人立即去再将这本书重读一遍。新奇始终是快乐的条件。

    但是,儿童却会不厌其烦地一再央求大人去重复他曾教过他们或和他们一起玩过的游戏,直到这个大人累得无法进行下去才肯罢休。如果一个孩子听大人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就会三番五次地要求大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故事,而不愿换一个新的。而且他还会严格地规定,大人必须把故事重复得一模一样,并且会纠正说故事的人所作的任何更动——哪怕后者作这些改动实际上是想要赢得小听众的新的赞许。

    那么,本能究竟有多少种呢?弗洛伊德认为,有多少种身体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只是一种身体需要的心理代表。弗洛伊德说,关于本能有多少种的问题,应该由生物学家来回答,但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把它分为两大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早期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后来在研究中,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尽管直接的目的不同,但它们最终都与生命的增长相联系,因此都可以用生的本能来概括。与生的本能相对应的就是死的本能。这样,弗洛伊德就把人的深层次中的两种本能区分开来了。

    2. 生存还是死亡

    文明的发展培育出人的生存本能,也形成了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矛盾运动。生存本能是追求保存和联系的,叫作厄洛斯,即性本能,它的扩展便形成爱的本能。厄洛斯本能代表了生存的努力,它力求使人类永远存在下去。而与之相对的正是人的死亡本能,它充满毁坏和杀戮的欲望,破坏本能极力把生命带回到毁坏状态,并把它还原为无机物,所以称之为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对死亡本能借助于特殊器官而被指向外部对象时,即转变为破坏本能的阐述,说明人生来具有死亡本能或破坏本能。这是个令人陌生的事实,即人类并非温和的动物,并非天生即是完全善良的,其本身即包含了兽性残忍的一面,包括了进攻性、破坏性的一面。人对人是狼,这是一个残酷的但却必须面对的现实。

    死亡本能或破坏本能的存在,是扰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迫使文明付出了极高的能量代价。“由于人类的这一原始的互相敌视的缘故,文明社会永远存在着崩溃的危险。共同的工作利益不会把人们联合在一起,本能的情感要比理智的利益强大得多。”只有创建人类文明并使人类的统一与联合形成的生存本能的越来越发达,才使人类得以持久地存在下去。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是人类的一对矛盾,它们互相对立互相冲突,又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二者的对立已经很清楚:生存本能的活动是维护延续生命的存在,它决定了在个体生命生存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繁衍与生存。相反,死亡本能的活动则总是使生命回归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总是使一个个的具体生命物分解,形成了各个个体生命内部不断的死亡过程,最终导致各个体生命的彻底死亡。

    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又是互相结合、互相统一的,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不能成立。

    比如,吃喝行为是生存本能的要求,它包含了对食物的破坏。而“爱的本能当它指向一个对象时,如果它要在任何情况下拥有那个对象,它就需要来为控制本能(攻击本能)作某些贡献”。说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又是相互统一的,即说任何一个行动都不是单独一个本能冲动的作用,而是两种本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的行动直接源于动机,而动机又总是人的两种本能的意识反映。

    总之,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即互相对立、冲突,又相互并存、结合和渗透。这种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生命运动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二、生的本能: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生的本能是生存和繁殖必须加以满足的所有需要的心理代表。它由于效果比较明显、为较多人所知而惹人注目。生的本能包括有繁衍种族作用的性本能,和具有自我保存价值的那部分生存本能。生的本能的能量形式叫做里比多。弗洛伊德早期的里比多概念仅仅表示性能量,后来在对两种本能进行区分时,就把里比多确定为所有生的本能的能量。

    1. 性结合产生的神奇效果

    在生的本能中,性本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性本能不仅与身体的性感区相联系,而且也与其他本能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嘴是用来吃饭的,但它是身体中得到适当刺激后会产生肉欲的一个部位。肛门是用来排大便的,但在受到某些刺激时也会产生快感。从纯生物意义上说,性本能的目的在于使两个在某一特定方面相差异的生殖细胞结合起来。有了这种结合,性的功能才能延续细胞的生命,使其代代相传。

    弗洛伊德对自我保存的性本能做了深刻的论述,指出:

    在单细胞生物身上所做的实验已经表明,结合,也就是两个随后就立即分离而不会导致细胞分裂现象发生的个体的结合,在这两个细胞身上都会产生一种巩固生命并且恢复活力的效果。在后来繁殖出来的后代身上,并没有表现出退化的迹象,而且仿佛能够对自身新陈代谢的有害效应产生一种更为持久的抵抗作用。

    弗洛伊德说,这一典型例证充分表明了由性的结合而产生的神奇效果。那么,两个仅有些细微差别的细胞相互结合后,怎样才能产生出一种更新的生命呢?科学家用化学的乃至机械的刺激实验找到了原生动物结合的方法,对此作了明确的答复:更新的生命是由于注入了新的刺激造成的。

    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

    胚胎的发展过程明显地充满了许许多多这一类的重复现象,进行有性生殖的两个生殖细胞以及它们的生命史本身,就只不过是对有机体生命开端状况的重复。但是,性生活旨在达到的那个过程的本质,乃是两个细胞体的结合,惟有这种结合,才保证了高级有机体中生命物质的不死性。

    弗洛伊德还认为,关于有性生殖的起源以及一般的性本能的起源问题,还需要有更广泛的知识。“它也是专家们迄今还未能解决的难题,目前除了与我们的思想线索有关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外,科学几乎没有为我们提供什么坚实的知识。如果我们把关于性欲起源问题的研究状况比作一种黑暗,它简直连一点假设的光都从未透进去过。但在另外一个领域,我们则遇到了一个完全像神话而不像科学的离奇的假设,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性本能产生的原因。这就是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阿里斯多芬之口提出的那个理论。”

    2. 性本能的起源

    这个理论不仅谈及了性本能的起源问题,而且还讨论了性本能与其对象的关系所发生的最重要的演变。柏拉图借阿里斯多芬的口说:“原始人的本性并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那时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最初有三种性别,不像如今只有两种性别。这三种是男性、女性以及男女混合性……”在这些原始人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双重的,他们有四只手,四条腿,两张脸,两个生殖器,其他部分也是如此。后来,宙斯决定把这些人劈成两半,“就像为了便于剔核把山梨果切成两半那样”。

    人们被分成两半之后,“由于每一半都十分向往另一半,于是它们就聚合在一起,相互间拼命地挥动着手臂,仍然渴望长成一个人”。弗洛伊德说:

    我们是否可以遵循这位诗人哲学家的启示来大胆地假设:生物体在获得生命的那一刻被撕成许多微小的碎块,而这些碎块从此就一直竭力想通过性本能重新聚合起来……这些一直具有无生命物质的化学亲和力的本能,在经过了单细胞生物的发展阶段之后,逐步成功地克服了由某种充满了危险刺激的环境,为这种重新聚合的努力而设置的困难……生物体的这些零散的碎片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为多细胞生物的条件,而最后则以最高度集中的形式把要求重新聚合的本能传递给生殖细胞。

    弗洛伊德在对性本能的起源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后,又从性的对象、目的和表现等方面继续对性本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所谓性对象,就是指那些具有强烈的性感、放射着性吸引力的人。一般的性爱,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但是有的男人的性对象并非女性而是男性,也有的女人宁舍男人却与女人媾合。这种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就叫同性恋。

    所谓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性冲动而竭力寻求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两性间的性交行为是正常的基本的性目的,它能够解除性欲之火。除此之外,性目的还包括一些附属性的行为,如接吻、抚摸等为实现性目的而做的准备动作。这些附属动作,一方面能消减性冲动,是实现性目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则能激起情欲,以保证有效地达到性目的。关于性本能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一般有常态和变态两种。但这二者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往往是相互转化的。

    3. 性欲是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

    针对那种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有性欲的观点,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性欲是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这种原始本能在幼儿身上,就已经以非常态的行为表现出来了。在通常情况下,幼儿的性欲经过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官期三个阶段,最后达到性成熟阶段,即生殖期。与此相对应,人的成长也经历了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官期,性本能的对象、目的一般是非常态的,例如,啃手指头或快活地吮吸,或操作、刺激自己的身体器官以求自体享乐,或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式的乱伦欲望,或将里比多转移到非正常的性对象上以求性欲满足。只有到了生殖期,人们才把里比多倾注到一个异性对象上,这就是性本能的常态时期。

    生的本能除了性本能以外,还有自我本能。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自我本能起先是以保存个体为基本内涵的,它和以延续种族为目的的性本能一起,构成了精神分析学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还认为,性爱表现在生命物质的所有细胞中,以统一和整合所有的细胞为目标。弗洛伊德把这些非性爱的本能和性爱本能都归于生的本能,认为它们与生命和生长是同一的,并由此决定了人类的存在。

    但是,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还是有区别的——

    自我保存的本能和一切隶属于自我的本能,都较易控制,很早就接受必要性的支配,而且使其本身的发展适应现实的旨意。这是可以了解的,因为它们若不服从“现实”的旨意,便不能求得所需要的对象,而个体若没有这些对象便不免死亡。

    至于性的本能则较难控制,因为它们从来就不感觉到对象的缺乏。它们既好像是寄生地附着于其他的生理机能之上,同时又可于本身求得满足,所以它们最初本不受“现实”必要性的教育影响。就多数人而言,其性本能可以在这一或那一方面终身保留这种固执性,或“无理性”,不受外界的影响。

    4. 性本能始终以追求快乐为目的

    弗洛伊德还指出,性本能自始至终是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自我本能也无不如此。“快乐原则”与那些以享乐主义为目标的思想家的哲学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它把追求享受和满足,视作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早期享乐主义认为,生活的意义是使肉体得到满足。但后来的思想家反对把它看得高于一切,十分强调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如伊壁鸠鲁就认为,满足并非是肉欲的快乐,满足是没有痛苦,而这一点只有在发挥人的精神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弗洛伊德虽然力图使精神分析学摆脱哲学,但他还是加入到最初的享乐主义哲学传统中去了。他提出的“快乐原则”是在无意识欲望层次上发生的,这是初始给定的,在固有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中的运转程序中,这种满足欲望不但没有扩展到人的精神或意识活动中去,反而常常与意识发生矛盾。

    那么,怎样去调节和控制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呢?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心理中,与“快乐原则”同时形成了一个自我限制的原则,它的活动机能不仅与人的需要是相适应的,而且也与外部现实条件是相适应的。这种原则就是“现实原则”。

    “现实原则”就是在无意识心理中,某些受“快乐原则”刺激而产生的欲念,常常遭到另一种相反力量的监察、制约。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力量,以控制人们无意识中那些无法无天的欲念,并设法改造它们,使之适合周围那个充满法律和责任的现实世界。例如,一个人想买件高级大衣,却因经济拮据而作罢;某人看见一个中意的女人,顿时燃起情欲之火,但因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禁止而随之熄灭。

    由此可见,“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关系,就像任性的孩子和严厉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样。通过这种分析,弗洛伊德已承认了外部世界在自我本能中的意义,这也是其人格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进步。

    弗洛伊德说:“我们所说的性本能的里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生的本能就是“爱欲”,它体现着建设性的力量,保证个体和种族的生命历程得以延续和发展。也就是说,爱欲就是把个人的自卫本能和种族保存的本能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一般来说,爱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以两性结合为目的的性爱,但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如自爱,对双亲、子女的爱,友谊以及对整个人类的爱,对具体事物或抽象观念的爱。弗洛伊德认为,所有这些倾向都是同一类本能冲动的表现,无论在什么场合,这个目的能转移也好,受到阻碍也好,都始终保持着这一原来的本性。

    5. 人人都有自恋欲

    在精神分析学中,弗洛伊德十分注重自爱。自爱的主要含义是自恋。自恋一词是从希腊神话中引申而来的。在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是个英俊的青年。当他第一次看到水面上映现的自己的面容以后,就疯狂地爱上了它。当他想更贴近水面看看自己的映像时,不幸跌入水中淹死了。后来,临床上使用这个术语,指一种人对待自己身体,就像对待性对象的身体一样的情况。他以抚摸、玩弄自己的某些部位而体验到一种性快感。自恋发展到高峰,就会导致性变态。

    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明显的特征:妄想自傲,兴趣倒转。他们把从外界撤回的兴趣导向自身,以致表现出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弗洛伊德认为,由于自恋有一种里比多的素质,所以它不只局限于神经症的临床经验,而且有广泛的意义。它在一些正常人的发展过程中,是利己主义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里比多的补充。难怪在现代心理学中,常用自恋这个词来描述那些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孩童都具有自恋欲。他们爱自己的身体,常常观察自己,充分享受生命给予的种种生理功能。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把自己当作生活世界的中心。他们乐于接受这个世界里的人给予的爱,而自己却不能以爱回报。在人的成年时期,自恋通常被视为任性、自傲、固执己见的人的特征。

    例如,有的人特别偏爱自己的个性和行动,不愿放弃自己的缺点或坏习惯。弗洛伊德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有个男人给他打电话要和他见面,他告诉那人这星期没空,下星期可以。那人回答说他住的地方离弗洛伊德处很近,不费工夫就到了。

    弗洛伊德再次告诉他,虽然你很方便,但并不能改变我没时间这个事实。那人竟丝毫不以为然,继续唠叨着同样的理由。弗洛伊德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恋例子,因为他完全不能区分别人的需要和他自己的需要。这种人的自恋欲若发展到顶点,会根本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瞧不起别人,一句话,实在无法去爱别人。

    实际上,每个人都多少有点自恋欲,它刺激着人们使自己显得更吸引人。比方说,讲究穿着,注重打扮;在学习或工作上要胜过别人;买一件比别人更好的东西;选择一所最好的学校;寻求一位能做出自己最喜欢的发型的理发师;甚至在选择对象上,找一位令所有男人都会转过头来看一眼的女人,或让别的女人赞不绝口的男士等。

    弗洛伊德还认为,许多富有智慧、学识渊博的人,均是十分自恋的。他们的自恋并不影响他们的事业,相反却常常有帮助。这些人的自信、果断、坚定,往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能赢得别人的羡慕。另外,有些人往往把个人自恋同集体、民族、国家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的心理。这就是具有特殊和重大政治意义的集体自恋。在宗教、政治、科学团体等群体中,都存在着集体自恋。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揭示的自我本能中的爱欲论,不仅为生的本能建立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为个体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找到了原动力。正因为这样,“爱”这个令人陶醉的字眼,才编织出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生活花环,酿造了无数甘甜芬芳、醇香四溢的幸福美酒。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爱抛头颅,洒热血——它能使人获得勇气和力量,又能使人沮丧和失望。历代文学艺术家为之讴歌,哲学家们探究其中奥妙,但首次把爱归之于生的本能进行系统研究的,却是弗洛伊德。

    他的爱欲论表明,爱不是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而是来自人的生的本能,它具有充分的生理学依据。这就把爱建立在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在性爱关系中,性常态和性变态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因此,只有顺利地通过性爱的发展时期,才能为人格的正常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三、死的本能: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

    所谓死的本能,就是每个人身上存在着的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死的本能的存在,意味着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物体都不可能永远地活下去,其最终结局总是归复到无机物质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是一条通向死亡的回归线。

    1. 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

    死亡本能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后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理论在1900年前后开始萌发,于1920年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弗洛伊德认为,死亡以死的本能的形式成为一种消灭生命的势力,而所有生命的目标都表现于死亡。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返无机形态为目的,这种自我破坏的本能,就是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超越的死的本能。它具体表现为破坏、伤害、征服、残酷、恐惧、攻击、虐待、自毁、侵犯、谋杀等。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本能是内在的,是人的普遍的天性。他说:

    如果我们把这个观点——一切生物毫无例外地由于内部原因而归于死亡——视作真理的话,那么,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而且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生命的东西乃是先于有生命的东西而存在的。

    是什么动机驱使弗洛伊德后期提出和研究死的本能的呢?

    从客观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了重要作用。弗洛伊德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动荡变革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总是乞盼安宁,对未来充满希望,思想上时时表现出欧洲中产阶级那种典型的乐观幻想。但1914年突然爆发的世界大战,使他简直不能相信,人类还有如此的疯狂、仇恨和破坏。这迫使他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其他原理,提出了与生的本能相对立的死的本能的学说。

    从个人主观因素上说,死的本能的提出与弗洛伊德曾患“恐死症”有关系。据琼斯在弗洛伊德传记中的分析,弗洛伊德是一个早已被死亡缠身的人。40岁以后,他几乎天天想到死,有时在和别人分别时常常加上一句:“你也许会再也见不到我了。”这种对死亡的敏感及其强烈反应,也可以从他的童年找到根源。

    在弗洛伊德6岁时,有一次他妈妈告诉他: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还必须再回到泥土中去。弗洛伊德感到吃惊,此后,他似乎在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回音:“你必定会死!”可见,母亲所说的“人必定要回到泥土中去”,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推测,由于弗洛伊德从小就对死亡感到吃惊,成年后又患了恐惧死亡心理症,这势必促使他去研究死亡,并提出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但埃里希·弗洛姆又认为,这个推测从事实看,又好像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弗洛伊德被诊断出患癌症是在1923年,那已是他提出死的本能概念的几年以后。

    如果假定他早期已有的死亡感觉在得病以后更加强烈,并由此产生了生死间的冲突是人类体验的中心这一思想,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假定他逐步认识到人必然要死去,因为死是人生中的隐蔽目的,这或许在当时对他是一种安慰,能减轻他对死亡的惧怕。

    从理论上说,促使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的另一动机,是他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他认为相对的力量总是相互斗争的,而生命过程就是这种斗争的结果。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在后期理论中被修正,统归于生的本能,而自恋理论又把所有的本能都看作是里比多的一元论,这又和荣格把里比多看作是所有心理能量的观点混为一谈。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本能,来与里比多相对立,作为新的二元论的基础。而死的本能的提出,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这样,在现实存在中,又可以以二元论的观点,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看作相互对立的本能的战场。

    2. 生命的目标就是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理论,深受科学和哲学的影响,并力图把科学和哲学作为理论依据。

    根据生物学观点,弗洛伊德提出了人具有回复到无机界去的“强迫重复原则”。这一原则表明,人具有要求重新回复到无机界去的这样一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趋向。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都是保守的,它们都有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本性。生命的目标就是循着曲折的道路,挣扎着回复到最古老、最原始的状态。

    这就是说,人的死亡是自然过程,而不像原始人说的那样,是某个敌人和魔鬼造成的。弗洛伊德引用几位生物学家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戈特在1883年把死亡看作是生殖的一种直接后果,认为,在原生动物中,死亡始终是与生殖同时发生的。在生物进化的早期,由于原始生命的化学结构极其简单,一个有生命的物体的死是非常容易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直到后来,生物进化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人有了自我保存的本能以后,通向死的路才变得迂回曲折了。

    哈特曼1906年提出,死亡是个体发展的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原生生物也是必死的。莫帕对此进行了生物实验。以前有位美国生物学家名叫伍德拉夫,他在实验室做了纤毛虫实验。这个实验一直进行到第3029代纤毛虫,他发现第一代游动微生物的遥远后代与它的远祖一样生命旺盛,而且毫无衰老退化的迹象。

    由此,伍德拉夫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是不死的。为了反驳他的观点,莫帕等人也做了纤毛虫实验,结果发现,经过一定次数分裂以后,纤毛虫逐渐变弱,体形萎缩,直至衰竭死亡。这就证明了原生动物和高级动物一样,最终也会自然衰老死亡。

    在论述死的本能时,弗洛伊德特别重视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的观点。魏斯曼把生物机体区分为必死的和不死的两部分,必死的部分就是血肉躯体,它最终会自然死亡。不死的部分是生殖细胞,它能够用一个新的躯体来包裹自己,在适当条件下又发展成—个新的个体。这种观点对弗洛伊德启发很大。他认为,我们从这项研究成果中可区分出两种本能:第一就是引导与性和遗传无关的那部分躯体走向死亡的本能;第二就是性本能,它能使生命获得更新。

    死亡学说也是历代哲学家们曾着力探讨过的问题。弗洛伊德也认真研究了相关观点,从中受到不少启示。

    柏拉图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鼻祖。在柏拉图看来,宇宙中有一个绝对理念,当灵魂在坠入人的肉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了。但灵魂在离开理念世界进入肉体之后,由于受到肉体的玷污、禁锢,原先在理念世界获得的知识被埋没遗忘了。由此可见,灵魂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它支配着肉体,给肉体以思想和智慧。肉体会死,灵魂是不会死的。因此,死亡就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释放。

    柏拉图认为,人们渴望死亡,以便脱掉这个身体,去认识它向来所爱恋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是一种死亡的前奏,一种被灵魂还原的努力。对于哲学家来说,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怕死的,是经常在练习死亡的人。

    3. 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

    弗洛伊德说:“让我们进入叔本华的哲学领地。叔本华看来,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结果,并且因此可以说是生命的最终目的。”

    叔本华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对死亡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位哲学家,他在《爱与生的苦恼》一书的有关部分,专门探讨了死亡问题。他认为,由于死是生的必然结果,所以当人生中常常遇到死亡事件时,总会引起一种联想:哀悼别人的死,想的是自己的死。死亡就像草木最后结出的果实一样,果实成熟,死亡来到。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专门写了“死亡的沉思”一章。他多次提醒人们要深切关注死亡,因为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它就像“黯淡的旅伴”,总是站在人的身后,就像孤独沉默的大海,在嘈杂喧闹的人声中,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随时都准备吞噬它的俘虏。

    以上科学和哲学中有关死亡的研究成果,对弗洛伊德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哲学家们不仅确认死亡是生命的最终目标,而且把死亡看作哲学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近代欧洲,由于实验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新兴科学的发展,对死亡问题的研究更加具体化、社会化。但是,把死亡问题引向哲学最顶峰的,还要首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不仅把死作为与生相对立的两大本能之一,而且把死的本能和精神分析学的其他主要内容融合在一起,揭示了死的本能的种种表现。关于死的本能与无意识心理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是一个含有否定内容的抽象概念,我们不能发现任何与这概念相关的无意识”,但不能就此否认无意识中死本能的存在。

    人的死亡,只不过是自我意识中的一个概念。由于“自我”大部分要放弃它的“自恋里比多”精神能量,因而才使人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弗洛伊德还说:“差不多在每一个对某个人过分亲爱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在他的无意识里发现敌意存在。”这种对所爱人的敌意,全部或大部分存在于无意识层,因而无法消除。

    所以,人们一般都有一种期待亲人死亡的心理。原始民族在丧失亲人的痛苦中,往往将无意识的敌意作了防卫性的反向投射。因为认为死者的灵魂在丧葬期间会伤害活着的人,所以活着的人为了推卸自己,往往把怨恨投射到死人身上。但不管这种防卫和投射有多么大的作用,意识中对亲人死亡的自责痛苦和无意识中对亲人死亡的满足这一尖锐矛盾始终存在。这也就是活着的人惧怕已故亲人亡灵的道理。

    4.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

    关于死的本能与梦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有关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的表现。弗洛伊德说他父亲病逝后,他曾做过一个梦,梦见父亲又被掘出,他面有病容,继续活着。弗洛伊德对这个梦进行分析后确信,梦者对病父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对父亲尽孝道,一方面又不免希望病父早死。后一种愿望是深藏在无意识中的。

    弗洛伊德还说,梦境和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死亡。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列举并分析了许多梦中有关死亡象征的例子。一个人梦到正跨过一个又高又陡的铁桥,接着又看见一个形状如鬼的男子,他在梦中感到非常恐怖,以至惊醒后还追忆铁桥断裂,自己坠入深渊。一个不相识的先生送给梦者一张黑边卡,一个人又梦见乘车出发旅行。这些都是死亡的象征。陡峭的铁桥,很可能象征生命是一座吊桥,铁桥断裂,隐喻生命结束,黑边、黑框意味着遗像,而“乘车出发”“旅行”“走了”“去了”等都暗喻死亡。

    弗洛伊德还说,一个妇人梦中希望自己17岁的独女死亡,一位男士在梦里表示,他有要他的第一个爱子死去的愿望。弗洛伊德分析说,希望亲人死亡的愿望确实存在,而且残存在无意识中。又说,希望亲人死亡的观念,有时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毫无基础,成人们决不承认在清醒时会怀有这种愿望,但这的确是“尽人皆知而无人敢言的事实”。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它有时也会以自杀的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受虐狂,一个遭受身心痛苦的人。这些人有时也可能把自毁方向转向世界,成为谋杀者、虐待狂或侵略者。战争等现象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

    1915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弗洛伊德写了《目前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一文,对战争与死的本能进行了集中论述。弗洛伊德指出,战争是人的仇恨、破坏本能的表现,战争的爆发就是具有强烈的破坏本能的人头脑发胀、感情冲动的结果。这种冲动不仅个人有,整个团体、民族、国家也有。

    人类的历史就是爱神和死神互相斗争的戏剧,而战争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无意识深处的死亡本能。这正如他后来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所说的:“根据我们的假设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力图生存和联合;另一种是力求破坏和杀害。后一种本能我们称之为侵略和破坏本能。”

    他由此得出结论:“在我看来,无疑战争是一种完全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有着稳固的生物学基础,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把战争的最终根源归之于人天生的本能冲动,而抛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根源,这有点失之偏颇了,因而也引起了后人的一些反对意见,如弗洛姆、荣格等人。

    生和死,本身就是相互伴随、相互分离的。弗洛伊德不仅对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进行了分别研究,而且还十分注重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两者的真实联系。前者是建设性的力量,后者则代表着破坏性的力量,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其次,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二者在其保守性、强迫重复性和复归性上,又是共同的、一致的。生命本身不仅包含生的种子,而且也包含着死的种子。正由于生与死之间的对立冲突和相互妥协,才使生命得以存在。

    四、战争:人类本能的赌场

    面对人类的死亡本能以及它的表现(破坏倾向、暴力战争等),弗洛伊德指出,尽管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是可以找到对付死亡本能和暴力攻击的间接方法。

    首先,既然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相对立,既然暴力战争是人类的死亡本能的表现,那么最明显的间接方法就是充分调动死亡本能及暴力的对立面——生存本能的力量来与死亡本能和暴力攻击相对抗。即把人们之间爱的情感联系,以及通过求同机制所建立起来的联系等几方面的情感关联增强,这就会使人们之间的暴力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减少。

    其次,反对死亡本能、暴力战争的另一间接方法是,教育领导者阶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死亡的本质,充分认识到暴力战争的根源及其危险性,从而有预见性地卓有成效地带领、发动被领导者去与死亡本能、暴力战争进行斗争。

    还有其他的控制死亡本能、反对暴力战争的间接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不能指望它们很快获得成功。而上述方法也需要一个过程。总的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要控制死亡本能及其各种表现,最充分地发挥生存本能的力量,实现人类生存本能表现的联合统一,把人类文明不断推向前进。

    最后,控制和削弱死亡本能的根源性方式,是在每一个体的心灵中建立起强有力的超我。弗洛伊德指出:“文明通过减弱、消除个人的危险及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种力量,像一座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它。”

    虽然这样做,对人类死亡本能及其具体体现都是某种压抑,但却可实现生存本能的要求,使人类在最佳方式下生生不息。因此人类决定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文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住他们的进攻性和自我破坏本能对他们集体生活的干扰。人们惟有期待着永恒的爱神将会维护它的权利,与同样永恒的死神进行不懈的斗争。

    1. 暴力战争是永恒的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从生物学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每一个生命细胞都具有生命物质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性爱冲动和死亡冲动——任何特殊的生理过程都分别与本能的两种冲动有关系;虽然比例不同,但两种本能都活跃于生命的每一个基本单位中。

    如同单细胞生物进入多细胞生命,形成的混合结果一样,单细胞中的死亡本能似乎可以成功地独立,而破坏冲动则通过一个特殊器官的媒介转向了外界。这个特殊器官似乎属于肌肉系统,而死亡本能将会由此来表现自己,作为一种导向外界和其他生物的破坏本能。

    又过了一年,即1924年,弗洛伊德在《自我虐待的经济问题》一书中,对两种本能的关系的阐述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具有使破坏本能变得无害的任务,它能通过把破坏本能投向外界物体,来完成这一任务。这个本能因此被称作破坏本能,一种追求控制的冲动或称之为权力意志。这种本能的一部分被直接应用于性欲,在那里它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残暴的色情狂。另一部分没有参与向外的转移,它留在有机体的内部,并在一种偶发的性兴奋的帮助下,固结为里比多的一部分。正是在这部分,我们看到了性感区受虐待的最初起源。

    在《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一书中,弗洛伊德对这种本能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确认——

    性爱的本能,是追求将越来越多的生命的物质组合成庞大的单位;而死的本能,则与这一努力相对应,它把有生命物质引回到无生命状态。我们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才能接受它:它或是把性本能结合于受虐狂之内,或是像攻击性那样直接对抗外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攻击性或许并不能在外界获得满足,因为它会碰到真正的障碍。

    如果是这样,它必将后退并促使内部的自我破坏增加。我们可以看到事实的确如此。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阻止攻击性似乎包含着严重的伤害,为了不伤害我们自己,为了防御自我破坏的冲力,摧毁其他一些人或事物似乎是完全必要的。

    在《有限与无限的分析》一书中,弗洛伊德在阐述死亡本能时,认为死亡本能是一种最强大的阻止因素,它超越了所有控制的可能性。

    “死亡本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当作“破坏本能”或“侵略本能”的同义词。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破坏是‘死亡本能’的表现,存在于所有重要的活动中”,“我们承认自我虐待早于虐待别人,而虐待别人是外投的破坏本能,因此便要求以攻击性为特征”,保留在内部的破坏本能的能量,或者与“性本能联合组成自我虐待,或者与某些性的附加物相结合——作为侵略本能,直接投向外界”。

    弗洛伊德同时也对“生存本能”作了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那些对在个体选择中生存的未成熟的有机体的保护的本能,当它们无力抵抗外界刺激时,给它们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的本能,以及把它们带去与其他生殖细胞融合的本能,组成了性本能的集体。

    由于它们恢复了早期的生命状态,所以与其他本能一样,它们是保存性的;但它们还具有特殊的抵制外来影响的势能,其保存性程度是更高的。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由于它们将生命本身保存于一个较持久的阶段,也可证明它们是保存性的。它们是真正的生命本能。它们的作用在于抵制那些导向死亡的本能,这也表明它们与其他本能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这种对立的重要性早已被神经症理论所注意到。有机体的生命似乎是在某种摇摆不定的节律中发展。一组本能急冲向前,为了尽可能快地达到生命的最终目标;但是当行进中达到某个特殊阶段时,另一组本能便急速转回到另一点,产生一种新的开始,这也就延长了这个生命的历程。尽管性欲以及两性的区别,在生命开始时并不存在,但是后来被描述为性欲的本能,仍然有在生命一开始就发生作用的可能性。

    2. 暴力与法律正义

    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民族与民族之间频繁不断的暴力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极其惨无人道的战争,构成一幅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画卷。这究意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类总是用暴力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人们采用暴力来解决利益纷争,这与动物界在争斗中互相残杀极为相似。人类既然已远远超出了动物界,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发生暴力冲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弗洛伊德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人类以部落氏族居住之时,决定谁应该拥有物品或谁为首领的纷争,是由身体力量的强大与否确定的。

    而后,人的肉体力量的较量被工具的应用所补充或替代,即拥有更优良的武器,并且对武器使用更加熟练的人成了胜利者。从武器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时起,智力的优势开始代替粗野的肉体力量,但是争斗的最终目的仍旧与原来相同:一方强迫另一方放弃权利或使其肉体力量致残。

    如果胜利者的暴力,永远地清除了他的敌人,即杀死了他的敌人,则其目的便得到了完全实现。如果胜利者让他的敌人活着,那么他会迫使他的敌人从事于有用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胜利者的暴力满足于征服敌人而不是杀死他。因此,事实是这样的:拥有更大力量者占据支配地位,即通过野蛮的暴力或通过以智力支持的暴力而获得支配地位。

    从暴力到正义或法律的产生,是文明进化的必然趋势。但弗洛伊德说,道路有一条,即个体的优势力量,可以通过几个弱者的联合来被对抗。个体的暴力能够通过联合的力量来被打破。联合起来的人的力量代表了与单独的个体的暴力相反的法则。因此,正义即是一个群体或结合体的力量。很显然,正义仍然是暴力,它被时刻准备着对付反抗它的个体,它以与暴力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目的发生作用。

    惟一真正的不同是,占支配地位的不再是一个个体的暴力,而是一个结合体的暴力。为了从个体暴力向正义的转变能够长期生效,这个结合体必须长久地维持下去。组织起来,制定规则即法律,以防危险,并且组成权威机构以保证法律得以尊重和监督合法的暴力行动的执行。这种利益结合体的确认,导致了这个联合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的增长,而这种联合起来的感情,乃是这种联合体力量的真正源泉。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由个体组成的集合体的种种关系便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社会本能的生成,它不是简单的特殊本能,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的不可分解的本能;二是对于这种社会本能,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比如在家庭里,或许可能发现社会本能的发展开端。然而,自这种结合体一开始,便有不相等的力量要素,如男性和女性,父母与孩子,以及征服者(主人)与被征服者(奴隶)等。

    从此,弗洛伊德认为,在结合体中有两种因素在起作用,它们是使法律规定不断发展的源泉。第一种因素是某些统治者力求超出法律限制之外的企图,他们想着从法律的领域回到暴力领域。第二种因素是被压迫的成员不断努力以获取更大力量,致使法律发生有利于他们的变化,即他们努力使法律从不平等的正义向平等的正义前进。当正义逐渐适应于新的权力分配,或像更经常发生的那样,统治者就会否认这种恶化,于是反抗和内战随之而来,法律便被暂时搁置和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最后以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的建立而结束。

    综观而论,弗洛伊德做出了这样的概括:“法律从本原上即是野蛮的暴力,而且即使在今天,如果没有暴力的支持,法律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