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自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馀[1]。

    且抽持板手[2],却展小年书[3]。

    嗜酒狂嫌阮[4],知非晚笑蘧[5]。

    闻流宁叹吒[6],待俗不亲疏。

    遇事知裁剪[7],操心识卷舒[8]。

    还称二千石[9],于我意何如?

    【题解】

    会昌二年(842)作,时杜牧四十岁,在黄州刺史任。《樊川文集夹注》卷二有原注:“黄州。”自遣,排遣自己的忧虑。杜牧出守黄州,乃是受宰相李德裕排挤,故一直愤懑不平;有才而未得其用,故时而消极,时而感慨,本诗就是其复杂心情的表露。“忧窘”言其不得志,以“持板手”来展“小年书”,调侃中寓愤慨。仰慕阮籍,正是胸中块磊难平;调笑蘧瑗,也流露抽身隐退之意。

    【注释】

    [1]忧窘:忧愁困迫。

    [2]持板:谓处理公务。古时帝王诏书或官府的文件、记录都写刻在板上,故称板,通行纸张后,仍沿称板。

    [3]小年书:指内容浅近的、供儿童看的书。小年,即少年或幼年。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4]嗜酒句:谓嗜好饮酒,性格狂放胜过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博览群书,尤好老庄。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不满现实,纵酒谈玄。晋文帝曾欲为武帝求婚于阮籍,籍一醉达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每至穷途,辄恸哭而返。事见《晋书·阮籍传》。

    [5]“知非”句:谓自己四十岁已知非,笑蘧伯玉五十岁知非为晚。蘧即蘧瑗,字伯玉,春秋卫(今河南新乡附近)人。孔子在卫,常住其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卫大夫史鳝知其贤,屡荐于灵公,皆不用。事迹见《论语·宪问》、《韩诗外传》卷七等。

    [6]闻流:听到流言。

    [7]裁剪:原指剪裁衣料,引申为对事情的斟酌取舍。

    [8]卷舒:指处世的进退之道。

    [9]二千石:指郡守。汉代内至九卿部将、外至郡守的俸禄等级,都是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杜牧时为黄州刺史,故亦自称二千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