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百感中来不自由[1],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2],芳草何年恨即休[3]。

    睫在眼前长不见[4],道非身外更何求[5]。

    谁人得似张公子[6],千首诗轻万户侯[7]。

    【题解】

    会昌六年(846)作。杜牧会昌四年(844)九月由黄州刺史迁池州,六年(846)九月又迁睦州。张祜会昌五年(845)特地来池州拜访杜牧,二人相互唱酬。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张祜曾前往拜谒,并请求他推荐自己参加进士试,为其所拒。杜牧有感于自居易非难张祜,以“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之句,为张祜鸣不平,也暗寓自己失意的牢骚。池州,治所在秋浦,今安徽贵池县。张祜,字承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作清河(今山东武城)人,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元和、长庆间,为令狐楚所器重,又客于淮南。大中中卒于丹阳隐居。事迹见《唐才子传》卷六《张祜传》。关于此诗本事,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钱塘论》有所记载。

    【注释】

    [1]不自由:不由自主。

    [2]碧山:指张祜隐居的青山。

    [3]芳草:比喻张祜象芳草一样无人赏识。

    [4]“睫在”句: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典:“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索隐》:“言越王知晋之失,不自觉越之过,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

    [5]“道非”句:用《孟子·尽心上》典:“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也。”赵注:“禄爵须知己,知己者在外,非身所专,是以云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也。”道,规律,事理。

    [6]张公子:指张祜。又暗用富平侯张安世事,安世为汉张汤子,擢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时封富平侯,“尊为公侯,食邑万户”。后与大将军霍光定策废昌邑王,立宣帝,以功拜大司马。事迹附见《汉书·张汤传》。诗句实以两张公子做比较,谓张安世以功业得名当时,以封万户侯,而张祜则以千首诗超过张安世。

    [7]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形容高官厚禄。语本《史记·李将军列传》:“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