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3短篇小说卷-下一站不是目的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范小青

    引子

    老许是个会精。就是说,老许开会,开出丰富的经验来了,开出很高的水平来了,开出让人望尘莫及的先进性来。

    总之就是一个字:精。还有四个字:精到家了。

    精就是精明,精到,精确,精细,精巧,精干,精通,精彩,等等,反正关于老许的开会,到底有多么的赞,说什么都是不为过的,用什么形容词也都是合适的。在长年累月的会议过程中,老许总结出一套会议大法,并且付诸行动,而且每次都能得逞,都能做到滴水不漏,旗开得胜,实属不易。

    其实,开会要开得好,并没什么难的,只要你老老实实到会,老老实实完成会议规定的内容,不就成了么。但老许不这么想,那样开会,体现不出一个“精”字,老许的精,体现在既不老老实实地到会,又不完成会议规定的内容,却能够把会开好、开得圆满,开得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就是说,老许在安排每一次行程的时候都精打细算,把时间安排得合情合理,滴水不漏,每个时间段都衔接得严丝合缝。再说得朴素一点吧,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开出最理想的效果。

    为什么要用最短的时间呢,我们只知道这是老许的原则,不知道为什么。以后也许我们会知道为什么,但也许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

    先说从前。从前开会,一般是很有规律的,无论会期长短,总是先报到,然后再统计返程的票务,有时候是在报到的时候发一张表让你自己填,如果会议时间较长,报到的时候还不填返程呢,到会议开起来以后,自会有人来通知你,让你填报,基本上万无一失的。当然也不是没有一失的时候,有一次老许的返程就被会务组遗漏了,结果大家都拿到了返程票,老许还蒙在鼓里。一直到大家准备行装该走人了,老许才发现了这个问题,会务组也才发现自己犯了错,可那时候的车票,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订了票都得过几天才能拿到。所以老许就不得不留了下来,大家都散了,留老许一个人,会务组觉得很对不住老许,可是老许却蛮愿意,这地方,好山好水好吃好喝,家里又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会务组为了表示歉意,还特意派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专门陪同老许。老许自然是乐不思蜀。

    这就是从前。从前出门开会,因为交通的原因,因为大家出门机会少的原因,因为其他种种的时代的原因,似乎都愿意在外面多待几天。有一年老许到四川出差,就足足走了二十天,四川这地方太好了,可看的地方太多了,从成都到九寨沟,路上就得走几天,再回来上峨眉山,绕过去再去都江堰,再上青城山,然后又再到乐山看大佛,那一次的开会出行,让老许记忆深刻,老许真觉得自己的足迹踏遍了四川大地呵。但后来他听人说,你差远了,那几个地方,只能算是四川的门面而已,四川的精华,你还没沾着一个边呢。老许不服,他还没听说有比九寨峨眉更精华的四川。人家说,四姑娘山夹金山你去过吗,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你去过吗,海螺沟冰川温泉你去过吗,什么什么你去过吗,你连这些地方都没听说过,你还有资格说走过四川了?

    老许方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其实老许也许并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只是他自己以为自己知道。这也挺好。

    这都是说的从前开会,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因为从前条件差,出门机会少,一般出去开会出差,恨不得时间越长越好,等于变相公费旅游嘛。时间越长,旅行越多,沾公家的便宜也越多,何乐而不为。

    因为会议时间长,所以,那就是个开会开出许多故事的年代。

    有一次水路漫漫,大伙坐了几天几夜的轮船,结果结成了几对情缘,这真是千年修得同船渡啊。其实那一次老许和其中的一个姑娘也是你情我意,但是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对象,就没有发展起来。

    那样的年代一去不返了。

    就说现在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人一个比一个火急火燎,不要说人到了会场完全没有心思开会,就算是艳遇送到面前,眼神还没对上呢,人就已经返回了。

    真是惊鸿一瞥。

    不过你可别小看了这一瞥,在一瞥之间,得做完很多事情哦。

    这些事情中没有填报返程票这一项,因为返程票在出发前自己就定好了。自己订票,就有主动权,想早一点走的,就不用等会议全部结束,可以先开溜,如果遭遇反对或挽留,就有说辞了,你看我票都订了,再退票改票,多麻烦。谁不怕麻烦。

    所以基本上每次都是一个模式,大多只住一个晚上,头一天到,该拿的红包拿到了,该领的礼品领到了,最关键的,是要隆重地把当天的晚宴应付过去。

    那是会议的第一个高潮,也可能就是唯一的高潮。许久未见的关系户们,在这一顿酒席上会特别亲热,常常有人喝高了,第二天开会时小脸蜡黄满面苦色,心里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喝这么多酒了,什么人呀,跟他们这么个法喝,简直是拿命拼,值吗?

    值呀。要不然,怎么下回又忘了,又喝了呢。

    虽只是吃个饭,却是重点,是整个议程中最重要的规定动作。所以,当天下午的报到时间,不能太晚。有时候你贪图节省一两小时的时间,买了迟一点的航班或车次,错过的可不仅仅是一顿饭,而是一次最佳的公关机会和沟通方式,老朋友没会上,新关系没接上,你想晚些时候再去进行这些交流吗,必定效果欠佳。晚宴后的安排,洗脚掼蛋,飙歌泡吧,那都是十分投入,忘情忘我,那是不容得有人插足捣乱,攀谈套近乎的。

    那你还想等第二天开大会时再套吗,恐怕也有所不便了。你可以早早地到会场去,你去候着该打招呼的人。但即便你到得再早,可你早他不早,等他到会场的时候,离开场的时间也不远了,你最多能够抢上前去握个手,露个脸,已经算是最佳效果了。那与头天晚上把酒言欢,耳鬓厮磨那场面可是相差太多,不可同日而语。

    好了,所以呢,头天晚上的宴请你是不能迟到的,但仅仅做到不迟到,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酒桌上的态度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整个酒席中的掌控和把握。

    因为老许在漫长的众多的会议中逐渐积累了这许多宝贵的经验,他最懂得大家的心思,所以,老许能够在这一圈会议人中,渐渐地成为了中心。大家一到餐厅,都会喊老许,老许,老许来了没有。

    老许来了,他下午就到了,稍事休息,在宾馆房间里还垫了些点心下去,以便能够豪爽地干了头杯酒,又不伤胃黏膜——哦,我们就不再细论晚宴前的准备,也不再讨论晚宴的过程了,要是愿意展开来谈,一顿晚宴写一个长篇也是有可能的哦,那对于性子急的人,急于要结果的人,岂不是要急出人命来哦。

    现在,晚宴终于在高潮中结束了,喝高了的人都得放倒去了,喝得恰到好处的人酒足意满。当然也还会有个别的人仍然追着人要继续喝,大家会说,算了算了,你已经高了,他不服,说,说我高了?我们再喝,看到底是谁高了。

    如果是在从前,一定会有人上当,留下来陪他继续喝,结果是不容猜测和怀疑的,你们也一定都有类似的经历和经验。但现在的人,都比过去聪明了,看到一个人喊着嚷着还要喝的时候,大家都赶紧离他而去了。

    怎么老是在酒席上打转呢,赶紧走吧,这可不是我们要说的唯一的重点,后面还有诸多的重点呢。比如第二天上午的大会就是另一个重点,你得坐到你的位置上去,那位置也许就在主席台,也许不在主席台,但无论位置在哪里,你的位置是代表单位的,你坐在你的位置上,说明你的单位在这里是有地位的,是举足轻重的,是必不可少的,反过来,如果你的位置空着,影响的不仅是你的名字,更是你单位的信誉。

    开过这个大会,事情就好办多了,接下去的议程,或者分组讨论,或者大会发言,或者游览参观,最后还有大会总结,等等,这似乎都不太重要了。虽然会议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不得提前离会,但是老许是有特殊情况的呀,要不然,他怎么来之前就预订了返程票呢。

    老许基本上每次都是这时候就返程了。

    老许有什么特殊情况呢?这其实一直是个谜。别说与会的其他单位的人不知道,起先连老许自己单位的同事也不清楚,他们只是看到老许每次外出开会,都会提前回来,觉得奇怪。一开始大家认为老许肯定是怕老婆,就当面揭穿了老许,还嘲笑了他,老许也不反驳大家的嘲笑,还附和着跟着大家一笑,大家以为猜中了。可是有一次老许的一个同事碰到老许的老婆,无意中跟她开玩笑说她把老许管教得好有规矩,连外出开个会,都得提前赶回来。结果老许的老婆说,他提前赶回来了吗?他回家了吗?

    这句反问如雷贯耳,醍醐灌顶,怎么不是呢,开会提前的时间,应该是老许省下来的自己的时间呀,如果是家庭需要,他应该回家呀,他既然不回家,那他提前回来干什么呢?

    大家就自然而然朝另一个方向去怀疑了。怀疑什么呢,这大概猜都不用猜,你们一定早就想到了,二奶呗,小三呗。这猜疑很快到了老许的耳朵里,老许的反问和他老婆如同一辙,老许说,我开会是提前回来,但是我提前回来不是都直接回到单位的吗,要不然,你们怎么知道我提前回来了呢?

    这也对呀,老许似乎没有小三呀。但既然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你每次都这么急急忙忙,火烧火燎地赶回来干什么呢。

    同事的胡乱猜测,虽然很无厘头,倒是提醒了老许,老许想了,既然同事会怀疑他,老婆说不定早就怀疑他了,她却不说出来,她的想法隐藏得很深哪,想想真有些后怕的。

    过了几天,又外出开会了,老许又提前回来了,这回他真的提前回家了,开进门去,发现老婆的脸色十分惊异,问他说,你不是说开三天会么,怎么一天就回来了?老许得意地吹嘘说,我把三天的内容一天就解决了,怎么样,给你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服了我吧。老婆又怀疑又生气,说,你什么意思,你想捉我的奸?老许很无辜,说,这是上班时间,我怎么知道你在家。老婆说,我明明跟你说过,今天我调休,你是故意的,你存的什么心?被老婆无理取闹地闹了一下,老许以后开会提前回来,再也不敢先回家了,还是直接到单位吧。

    其实大家对于老许的不理解,老许自己也不怎么理解。他也反复问过自己,反复劝过自己,何必呢,何必呢。但是,问归问,劝归劝,只要哪一次的行程没有做好提前返回的安排,老许就会心慌慌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细想想,没有哪里不对劲,再细想想,哪里哪里都不对劲,只要行程一落实了,能够在老许自我允许的时间范围内离会返回,老许的心就踏实下来了,就像占了什么大便宜似的。

    其实老许占了什么便宜呢,什么便宜也没占着,说他成功逃会,心就踏实了,那也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已,因为很快又有一个新的会议来临了,很快他又要重复一套程序,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有意思吗?

    当然老许还是会安慰自己的,他想,每个人活着,都会有自己的乐趣,老许赶会,老许逃会,就是老许人生的乐趣所在了。

    这一天,老许又急急地赶回来了,当他踏进办公大楼的时候,心中一阵庆幸,迎面就看到老板匆匆走过,老板好像没有看到他。这无所谓,做领导就是这样,就应该这样,忙的时候,心里有事的时候,是不需要停下来和下属打招呼的。

    但是忽然,老板停了下来,看了看老许,说,咦,你不是开会去了吗?老许略带骄傲地说,嘿,回来了。领导说,这么快就开完了?老许说,会倒是还没有结束,但是我的任务完成了,提前回来了。老板特别高兴,拍了他一肩膀,说,太好了,这一阵人都在外面忙,刚刚又来了一个会议通知,我正愁没人去呢,既然你提前回来了,你就辛苦一趟吧。话音一落,老板人已经走出去老远了。老板实在太忙了,在单位里走路都是带小跑的。

    老许看着老板的背影,愣了半天,抬起手,“啪”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骂道,赶赶赶,你往哪里赶?失手打重了,很疼,他又揉了一下,自我安慰说,不赶,不赶又到哪里去呢?

    怪就怪老许的爹妈,给老许取了个名字叫许多会。本来爹妈也许是想让老许成长为一个许多都会的人才,结果,老许长成了一个开许多会的人才。

    正文

    老许拍了自己一个耳光后,还是得接受现实,接受一个新的开会的任务,重新启动一套新的线路规划和日程安排。

    老许的成功逃会,和老许做功课是分不开的。有的同事出去开会,临到出门,还不知道到哪里开会呢,更不要说一路的行程怎么怎么走,到了目的地,开会又得花多少时间,都不管,反正闭着眼睛就上路了,不吃苦头、不耽误时间才怪呢。

    有时候,如果会议地点比较偏僻,行程的线路比较复杂,老许做功课的时间,甚至比开会的时间还长。

    这会儿,老许把老板交下来的会议通知认真看了一遍,迅速地判断出,这是一个务虚的会议,往好里说,就是平时大家理解的神仙会,休闲式的,轻松的,在青山绿水之间,在云淡风轻之中,就把会议的内容搞定了,往正里说,就是宏观地研讨明年的工作思路。

    会议有多种开法,要看到会的领导级别,要看会议的主要内容,要看选择的会议地址,要看会议的会期,等等,但毫无疑问,老许这一次要参加的会议,肯定是最惬意的一种会议。

    但是不管会议有多么的宽松,有多么的舒适,老许逃会的习惯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老许还是得做功课,把一切安排妥帖,他才能放心地上路。

    其实他现在有点不放心的,也是这次会议唯一不能让他放心的,就是这个会议的地址,从地名上看,有点陌生,会议通知上写着是一处国家4A级景区,这样的景区在全国到处都有,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但肯定是多得数不过来的,老许这些年出差开会,几乎到处都能看到4A5A,对于开会的人来说,关键还不在于4A还是5A,关键是通往4A或5A的交通方不方便,路途顺不顺畅。

    经过一番搜索了解,老许弄清楚了,要到达这个会议地址,有两条线路,一是飞机,下飞机后,再上高铁,再从高铁改到高速,最后还有一段省道。二是直接上高铁,再转另一个高铁,再到高速,再上省道。这两条线路的后半段是一致的,是同一条路,但前半段有所不同。关于这前半段,现在老许心里有两个时间表,很清晰,很精确。

    表一:飞机+高铁,行驶时间为5小时。表二:高铁+高铁,行驶时间为8小时。按照以往老许的自我要求,一切围绕节省时间来制订方案,老许应该选择表一。

    可是这一次,老许选择了表二。这是老许积长期之经验做出的决定。

    表二,虽然时间看起来多了几个小时,但是省去了在A城上飞机场的两个小时提前量,又省去了从B城飞机场到B城高铁站的一个多小时周转量,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秋天,是多雾的季节,因为大雾而延误航班,那是家常便饭。

    所以老许毫不犹豫地确定了这一次的行程路线。

    对于这趟旅程,老许基本上是放心的,前面从高铁到高铁,再从高铁到高速,都有把握,网上都能订到票,唯一没有十分把握的就是最后的那一段省道,是在一个县城里坐车,往风景区去,网上查不到这个县城的长途车情况,更订不到车票,按网上的说法是“不支持该目的地”。不过老许也不是十分担心,既然是去往著名的风景区去,风景区是什么,就是钱嘛,在金钱面前,想必会是处处得到“支持”的。

    老许又一次上路了。他信心满满的,两天以后,他又可以逃会提前回来了。

    老许这一路哈,坐了高铁,再转高铁,转了高铁,再转高速,前往D县。时间衔接真是严丝合缝。

    坐上了新崭崭的高速大巴,看着沿途陌生的大地和村庄,听着车上乘客的异乡的口音,老许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从清晨出门,到这会儿,不到十个小时时间,似乎就已经换了一种世界、换了一个人间哈。

    老许真不该有这样的念头,念头刚一出现,就出事情了。本来车子行驶得好好的,车上也很安静,没有人说话,老许刚想眯了眼睛打个瞌睡,忽然间就看到坐在他前排的妇女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尖声叫喊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车上顿时混乱起来,原来刚才到服务区下去休息上厕所时,那妇女把孩子带下了车,结果上车时却忘了把孩子再带上来,一直等到车子重新上了路,开出一段,她才想起了孩子。

    她的丈夫抬手扇了她一个耳光,骂道,丢丢丢,你竟敢丢孩子,你怎么不把自己丢掉。那妇女哭道,我看到车要开了,就急忙赶上来了。丈夫又一个耳光,骂道,赶赶赶,你个傻X,你赶死啊!妇女挨了两耳光,反倒不哭了,竟也凶了起来,回嘴说,你还骂我?你才傻X,我爸明明跟你说了,说今天的日子,不宜出行,你偏要赶,你还说我赶,是你自己要赶,你才赶死。那丈夫的气势,一时间竟叫妇女给压了下去。那妇女又继续骂道,赶赶赶,这一年,我跟着你赶了多少地方,你赶安逸了没有,你赶到哪里你都不得安逸,现在好了,孩子丢了,你安逸了!

    老许听他们只顾着互相指责谩骂,觉得奇怪,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不找孩子了?

    老许一说,才提醒了他们,他们急急地赶到司机身边,一个说,司机,快停车,另一个说,司机,快回刚才那个服务区。司机斜眼瞄了他们一下,说,高速上不能随便停车,更不能调头,刚才那个服务区,更是回不去了。

    那妇女顿了一顿,又重新大哭起来,那丈夫又重新开始骂人,大家都心烦,但也没有主张,还是老许提醒他们说,别哭了,别骂了,赶快报警吧。

    于是赶紧给警察打电话,警察动作倒是很快,很快去了那个服务区,电话打过来了,说服务区没有孩子,妇女复又大哭。

    车子好不容易开到一个出口处,司机打个弯,车子就要下高速了。可车上一个乘客却喊了起来,不对不对,怎么这里就下高速呢,我还要赶时间呢。司机回头朝他翻个白眼,说,你赶时间,人家的孩子就不要了?那人自知心亏,才不吭声了。

    车子到了收费站,停了一段时间,等警车到了,把那对夫妻带走,才又重新上路。可这么一折腾,时间有点晚了,老许看着渐渐黑下来的天色,前去问司机,县城的末班车几点,司机没好气地说,末班车,早开走了。

    老许回到座位上,心情有点乱,还好,旁边的乘客是这条线的常客,问老许说,你是要到景区去吧。老许奇怪说,你怎么知道?那乘客说,这个时候,你们外地来的,到县城,除了到景区,还会到哪里,那县城,又没有什么东西,什么也没有的。见老许点头,那乘客又说,你放心,汽车站的末班车可能开走了,但是到景区还会有其他车子的。老许不解,问,那是什么车子?那说话的乘客没有回答他,只露出一个“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的笑意。

    他这一笑,老许放了点心,估计那边会有车子。

    到得县城,末班车果然开走了,汽车站的门也关了,但站外确实有车在等客,在招揽生意,老许这才知道,这是黑车。

    老许上前看了看车况,不怎么样,但是如果不坐黑车,他就得在县城住一个晚上,不仅赶不上明天上午的会议,还破坏了老许的全部行动计划。

    老许上了黑车,先买了票,票价很便宜,老许以为搞错了,问了,卖票的说没错,就这价。老许心想,还好,不算太黑。

    车虽然不算太黑,天却已经很黑了,车子却一再地不开,老许急了,说,你们说是六点开的,现在几点了?没人理他,也没人告诉他为什么不开,但这一点老许还是能明白的,他们在等人,他们要等到更多的人上车。老许问他们要等多久,终于有个人说,等坐满了。老许急得叫喊起来,说,你们怎么不守信用。他们又挖苦他说,你以为这是你的专车啊?不等到人满,我们怎么赚钱。老许说,你的车票太便宜了,你提高票价不就行了么。不料这话一说,立刻被所有的人臭骂一顿。

    一直等到人差不多满了,车才开起来,开了一小段路,路边有人招手,车就停下来上客,又开一段,又有人上来,如此这般,不停地停车,上客,很快就超载了。后来上来的人,没有座位,就蹲在车厢里,车子颠的时候,他们干脆坐到地上,身子跟随着车子摇来摇去。

    即便如此拥挤了,车子还在继续搭客,老许实在看不下去了,跟他们商量说,行了吧,行了吧,你们数一数人头,超载都快百分之五十了,太危险了。人家说,五十?二百五都无所谓的。老许又提醒说,你们这样不行的,你们这样要出大事的。

    卖票的有些不高兴了,说,你要是不想乘我们的车,下一站你下去吧。立刻下车的想法确实在老许的脑海里一滑而过,他问道,下一站是哪里?全车的人都哄笑起来。卖票的说,我也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你要到哪里就到哪里罢。

    车子果然就停了下来,不过不是老许下车,而是另两个人又上车了。其中有个大块头,他踩上车的时候,车身晃了几下,老许心里怦怦乱跳,好像随时要出祸事了。

    老许真的生气了,他也不理卖票的了,走到前面跟司机说,我要举报你们。他掏出手机,表示自己并不是口头威胁他们,他是真的要打电话举报了。车子这才停了下来,司机才不吭声,他只管开车,卖票的求他说,不要举报了吧,举报了谁也到不了地。老许说,也不能为了到目的地,就拿生命当儿戏啊。卖票的见求不动他,只好朝后面喊,喂,后面的几个,加塞加上来的,你们下去吧。

    后面的几个倒也听话,从地上爬了起来,往前边来,还拉着拽着乱七八糟的行李,司机打开车门,等他们下去,正好老许站的位子,挡住了他们下车,卖票的朝他说,这位老板,你先下去让一让他们,等会再上来。

    老许一下车,车门“砰”的一声就关上了,车子一溜,开跑了,老许才知道上他们当了,不过他奇怪他们的配合怎么这么默契,简直是天衣无缝。

    现在老许有麻烦了,被半路扔下了,老许朝远处看看,还算好,扔得不算太离谱,前面有一片灯光,估计离风景区也不远了。

    老许一个人走着夜路,天气不冷也不热,在黑夜里,在陌生的乡间,就这么走了走,似乎也没有那么生气了,心情也不那么焦虑、不那么着急了。本来也是嘛,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再急,有什么用呢。你再精心设计,你再滴水不漏,到了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处境中,你一点劲都使不上。

    干脆就不使了吧,老许朝着灯光处走去,走到那儿,才知道还不是风景区,是一个沿途的小镇,入口处立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红军镇。想必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啊。

    这里没有车了,黑车也没有,老许今天晚上是不可能赶到风景区报到了,他精心设计的基本上完美无缺的行程全部改变了,但奇怪的是此时老许的心情却渐渐地平静下来了,他已经不再想找车子去往风景区了,连到风景区开会然后再逃会的想法都已经渐渐地抛到脑后了。

    在老许的漫长的开会的人生中,他从来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计划的人,而现在,在这个陌生的小镇上,是什么东西让他变成了一个屈服于现实的人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老许压根儿就没有去想。此时的老许,只有一个想法,在这里找一个小旅店住下来。

    老许想到小旅店,小旅店就出现了。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本来小镇就很小,只有一条街,唯一的旅店就在街的中心,老许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了旅店的店招,上面写着店名:小镇旅店。

    老许忍不住笑了一下,这地方真够简单的,连给旅店起个名也不愿意,就叫个小镇旅店。又想想,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它本来就是小镇唯一的旅店,叫个小镇旅店是再合适不过的。

    老许进了旅店,店主就坐在门口的柜台那儿,看到老许进去,店主笑着起了起身,说,住店啊。

    老许看到店主的笑容,先是一愣,后是一奇,再是一惊,怎么这么熟悉呢,不仅熟悉,还感觉那么亲切。老许仔细想想,自己是不可能见过这个人的呀,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是因为熟悉而感到亲切,而是因为感到亲切而觉得他熟悉。店主真像是他的一个亲人。

    因为感到亲切,老许不等店主发问,主动告诉他,我到风景区去,坐上一辆车,中途他们超载,我要举报他们,他们就把我扔下了,那是黑车。店主笑了笑说,那不是黑车,那应该算是红车。老许说,这么黑,怎么还是红车呢?店主说,它是专门运送那些没钱坐高速的人,它算是方便之车。老许不服说,方便之车怎么能超载这么多,出了车祸还能方便吗?那店主说,不超载车票就得提上去,票价提上去这些人又坐不起车了,只能走路,或者搭乘更差的交通工具。老许说,更差?还有比那黑车更差的车吗?店主说,当然有,残疾车,牛车,等等。

    老许挠了挠脑袋,服了,说,是了,我搞错了地方,我以为是在城市里呢。

    店主又笑了笑。老许一看到店主笑,就想摸摸自己的脸,不仅他觉得店主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人,而店主的笑容,也让老许隐约感觉到,店主也认识他。老许试探地说,老板,你是本地人吗?店主并不回答,却反问他说,你觉得呢?

    老许当然觉得他不是本地人,他不仅不是本地人,他还是一个非常奇怪非常令人费解的人,老许甚至不再敢多追究他的身份和经历,赶紧换了个话题,说,你这里,好像是到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怎么没有人来往店呢?

    店主告诉老许,从前大家到风景区去,都从这里经过,都在这里过夜。因为前边的路又艰又险,没有足够的休息和准备,没有足够的光线和温度,是很难通过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条路上很少有过客停下来,因为有了高速,又有了高铁,去风景区的路也修好了,大家经过这地方,再也没有必要停下来,所以,我的这个小店,也是许多年没有人来住了。

    老许听了,身上有些起紧,四处看了看,小旅店果然很陈旧了,因为没有人气,还有点阴森森的感觉,他勉强地笑了一下,说,我不是来住了吗?

    店主笑道,你真是来住店的吗,你真的只是来住一夜吗?老许实在抵挡不住他的笑容,忍不住问,你是不是认识我?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店主说,你想起来了?见老许摇头,他又说,那你再想想,你从前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出差经过什么地方。老许说,那可多了,这么多年,我开过多少会,走过多少地方,哪可能都记得啊。店主说,多少会也好,多少地方也好,总有一个会,总有一个地方,是与众不同的,是值得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老许摇头否认,他实在是觉得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地方,他到哪里都是匆匆忙忙,没着没落,都是想着怎么尽快逃走,再美的景色也熟视无睹,他已经不会审美,任何的东西都不会让他动心了。

    但是眼前的这个店主,怎么会让他心有所动呢?别着急,因为老许从店主的笑容里已经知道,店主就要为他解开谜团了。只见店主拉开抽屉,取出一个旧笔记本,交到他手里,老许刚一翻开,立刻惊讶不已,这怎么会是我的笔迹呢。店主说,就是你写的嘛,当然应该是你的笔迹嘛。

    确实就是老许的日记。原来在很久以前,老许来过这地方,那时候,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将那一次的行程记录下来了,在行程的最后一天,老许是这样写的:

    下一站才是我的目的地,但我却要在这里留下了。这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在达到下一站之前,我想在这个空空荡荡的地方停下来,仔细想一想,我的下一站该怎么走——

    遥远的模糊的往事正在从过去向现在走来,渐渐地就要靠近、就要清晰起来了,老许心里忽然一阵紧张,他抬头盯着店主说,你怎么会有我的日记?你到底是谁?我看你很面熟,太面熟了,你是当时和我一起来这里的一个同行吗?店主说,你真不记得我啦?老许问他,你姓什么?店主说,我姓许。

    老许一听,幡然猛醒,全部的往事他都想起来了。

    老许立刻上前紧紧握住店主的手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你是许多会。

    许多会点头说,是呀,本来只是想停几天,没想到,一留下来就再也没有离开。

    同事有好多天没见到老许了,大家也没在意,单位人多,又忙,大家都是急急匆匆的,几天不打照面也很正常,即使打过照面,也有可能又忘记了。后来偶尔有一个人不知为什么事提了老许一下,大家说,有日子不见了,肯定又赶会去了。

    这时候老许的老婆在家里请了闺密来打麻将,闺密说,你老公呢。老许老婆说,开会去了吧。

    原载《作家》2013年第7期

    点评

    这个短篇由引子、正文和尾声三部分构成,三部分彼此呼应,相互说明,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短篇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通过叙述老许忙于开会的故事,对当今众多华而不实的会议给予了深刻揭示,对忙于此事、疲于奔波的开会者们也含蓄地表达了揶揄嘲讽之意。

    引文从整体上介绍一个叫“老许”(名叫“许多会”)的人整天忙于开会的特点及经验。老许是个会精,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开出丰富的经验来了,开出很高的水平来了,开出让人望尘莫及的先进性来了”。他精心算计赴会的路程、喝酒的过程、会议的日程及逃会的时机,真可谓“机关算尽”。这一部分为正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与说明。

    正文部分完整讲述了老许一次开会的离奇经历。老许受领导之托,到外地开会。如往常一样,他精心计划好了出行方式和赴会路线,但因开会地点偏僻及途中乘坐汽车出事而不得不留在中途。他住在一个小店里,在与店主的会话中,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多年前住过该店,也是遭受同样的经历,且写下了日记。“下一站才是我的目的地,但我却要在这里留下了。这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在达到下一站之前,我想在这个空荡荡的地方停下来,仔细想一想,我的下一站该怎么走——”。但这一切,他却全然不记得了,后在店主的启发下,才终有所悟。许多年之后,他依然如此。这种描写是极具反讽性的。

    尾声再次交代单位同事及其老婆对老许忙于开会的印象,也似乎对“我的下一站该怎么走”又一次作了反讽性的回答。老许依然在赴会——开会——赴会——开会的过程中。

    (张元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