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纬度名字的出现跟航海史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地球上有些地带刮风的风向几乎是全年恒定不变的,这被称之为定向风。哥伦布是第一个全面了解并充分利用了大西洋有规律风系的航海家。他在发现新大陆前,就已经有过好几次航海经验,他知道低纬度地区总是刮东风,中纬度地区则经常刮西风。所以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的第一次航行,是沿着加那利群岛的纬度(约北纬28度),巧妙地借助东风向西驶去。但在返回西班牙时,他精明地先向北行驶到亚速尔群岛的纬度(约北纬39度),然后才张满风帆,乘着浩荡西风返回欧洲。
航海家们利用的这种低纬度东风,在南北半球都有。北半球以东北风为主,南半球以东南风为主,年年如此。
自从发现了新大陆以后,西欧的商人们便纷纷组织大批船队装运马匹运往美洲,因为在那儿原来没有马,运输和农耕都很不方便。然而奇怪的是,当船队沿着北纬30度附近的大西洋航行时,常常遇到海面上死一般的寂静,没有风,闷热异常,帆船便无可奈何地在原地打转,乖乖等候顺风的到来,而有时一等就是半月。时间长了,马匹因缺少淡水、饲料纷纷病倒、死亡,水手们一时吃不掉那么多马肉,最后不得不将死马成批抛进大海。当时人们恐惧地把这一无风地带叫作“马的死亡线”,又称“马纬度”。
为什么“马纬度”中的天气风力微弱,天气炎热呢?这是由于地球各地区受到的光热不同造成的。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这样在赤道上空聚集的空气越来越多,形成高气压,于是开始向南北两个方向分流。在赤道上空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南风右偏、南半球北风左偏。当空气运行到南北纬30度附近高空时,不能继续前进,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而“马纬度”恰好就是副热带高压中心经常控制的海区。由于这里没有水平方向运动的空气,因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出现,形成无风带,这就是“马纬度”的秘密所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造船工业的发展,海上航运的帆船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机械动力和核动力舰船正活跃在海洋上。但人们现在仍然重视马纬度,不过不再把它视为海上的航行的禁区;相反,那里常有的晴朗天气、风微浪小的海面状况,倒是更适合船舶航行。沿着这条航线跨洋越海,进行洲际航行,虽说路途远了些,也缺少风来提高船速,但也免却了许多风袭浪击和危险天气系统的危害,安全系数大大增加了。
知识链接
“马纬度”一词早年多为欧美各国所常用,如今经常见于气象、海洋及航海界的书籍、文献及海图中,已经成为副热带高压脊所在纬度的别称。其实,不仅是“马纬度”无风,赤道海区、南北纬60度海区也都是无风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