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几种理由-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宫二旦说,那一天姬荣到他家时已是掌灯时分,可能是中午祭奠罗淮之故,姬队长的秀眼略有些浮肿,面部还带些倦意。宫二旦说他的老婆很喜欢姬荣,每次来他家非留姬队长吃饭不可,而姬荣每一次都给他老婆面子。但那天晚上姬荣却婉言谢绝了。姬荣谢绝的目的全是为着提防反共暗杀团。姬荣对宫二旦夫妇说,其他工作可以缓一缓,松一松,而对暗杀团却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她向宫二旦说了她与副队长刘洪商量的防范措施,要宫二旦火速通知所有积极分子要集体住宿,东、南、西、北四道街分四个点,相互时刻保持联络,民兵要放流动哨,一有情况就鸣枪告警。工作队今晚的主要监视点是罗家大院,由刘队长和她轮流巡防。就是说,全镇的积极分子、民兵和工作队要组成一张大网,如果反共暗杀团胆敢来破坏,那就是他们的末日来临了。姬荣很有信心地对宫二旦说,我们虽不能保证将其全部消灭,但至少能消灭或活捉一部分。到那时,我们就会由被动变主动,最后将这些反共分子一网打尽,彻底消灭!宫二旦说姬队长那天晚上说这些话时显得很激动,双目里闪烁着胜利之光,那飒爽英姿的样子就像日后电影里的女游击队长,让人一下就记在了脑海里,永不忘怀。

    宫二旦痛苦万分地说,他做梦未想到,那竟是他与姬荣最后的诀别!

    副队长刘洪说,尽管他与姬荣布置周密,但由于二人求胜心切,没有通知县别动队前来协助。而且他们还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姬月月带来的哭丧团为什么全醉了!刘洪说,事实上,那一夜他和姬荣几乎没合眼,直到后半夜五点左右,姬荣突然头疼得厉害,才被他劝回宿舍去休息。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刘洪说,姬荣回去不多一会儿,颍河镇突然就出现了反共暗杀团。可惜的是,姬荣和刘洪把目标全放在了罗家大院,而山陕会馆里毫无防守。暗杀团闯进会馆里,杀害了四名换岗后刚刚睡熟的工作队员。宫二旦说,好在贫农团的积极分子全是集体住宿,放哨的民兵发现了异常。等告知在罗家大院前后巡逻的刘洪队长时,暗杀团早已没了踪影。工作队和民兵四处搜索,最后才发现连刚刚下岗的姬荣队长也不见了。

    刘洪越发感到问题严重,一边派人火速报告县委,一边组织人马四处寻找,直找到天明时分,毫无线索。

    刘洪说,也就在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姜门亮也不知了去向。

    那一天,是1948年3月4日。

    当天下午,县军管会的侦破人员火速赶到颍河镇,先对姬月月、罗老俊等人进行了监控和突审。审讯姬月月时,她显得十分惊恐和恍惚,说是自己做梦未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情。她哭着对军管会的人说:“你们可知道,姬荣是我的娘家侄女,那姜门亮可是我的亲儿子呀!我这些年来,一直来这里求神拜佛,目的只是想让姬荣帮我认下我的儿子呀!”

    审讯那群醉鬼时,他们交代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说是他们来颍河镇之前,曾收到过一封恐吓信。信中要求他们全喝醉,走漏风声者就会被处死。问他们是何人送的信,他们皆说不知道,说是信从门缝儿里捣进去的,压根儿没见人。再问他们那封恐吓信的下落时,他们说早已按信尾的要求,将那封信点燃了。

    事情已经很明白,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血案,暗杀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借罗老俊为儿子罗淮三周年大祭之日袭击颍河镇的工作队。他们让一群醉鬼转移姬荣和刘洪的视线,目的却是山陕会馆。也就是说,姬荣和刘洪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

    是何人传递的信息?是罗老俊吗?

    审问罗老俊时,他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站在那里就小便失禁,双目很直地看了这个看那个,一副傻相。

    看来,问题很可能出在姜门亮身上。

    审讯山陕会馆里的几个和尚,和尚们皆说什么也不知道。因为平常就有交代,无论夜间出现什么情况,没他的命令都不准出门。违者要重罚:驱出庙院!

    案情越来越明显,姜门亮的疑点越来越大。只可惜,姜门亮也不见了。

    军管会的负责同志请示了县委,开始搜查古庙。令人惊讶的是,竟在大殿里的神像下发现一个地道,从中搜出了十多支美式冲锋枪和七八箱子弹!直到那时候众人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姜门亮,竟是一个国民党潜伏特务!刘洪说,根据军管会的分析,颍河镇的山陕会馆很可能是潜伏特务的一个重要联络站。因为这里处于项城、周口和陈县的交接处,又是水旱码头,历来属兵家必争之地。敌人要搞暴动,这地方最为理想。

    看来,是姜门亮直接参与或指挥了这场血案。很显然,姬荣同志不是被敌人暗杀就是被劫走了。因为姬荣和她领导的工作队早已成了反共暗杀团的眼中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血洗工作队给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制造出一个大的反动。

    令人不解的是,直到1948年年底破获反共暗杀团之后,也没获得姬荣和姜门亮的任何线索。

    1949年初陈县公安局成立之后,又为此案成立了专案组,费时半年有余,仍是毫无结果。

    只有几种推测:

    (一)姜门亮压根儿就反对暗杀团的此次行动,很可能开始时他还极力劝阻,认为暗杀团不该在他的范围内活动,让联络站暴露。但最终没能阻止,所以只好协助。但当暗杀团要杀姬荣时,是姜门亮保护了姬荣。也就是说,是姜门亮救走了姬荣。如果有可能,他们已经离开了大陆,因为姬荣的父兄多在台湾。

    (二)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姬荣同志革命觉悟高,是决不会随姜门亮离开大陆的。再说,根据当时的形势,姜门亮能否走得出去还是个未知数。根据推测,这个姜门亮很喜欢姬荣,姬荣对他也有好感。他救下姬荣后,将她带到一个秘密地,劝姬荣与他成为夫妻,然后再想法偷渡出国。姬荣肯定不会答应,并想尽办法要逃出虎口,结果还是被姜门亮杀害,并将尸体藏匿。他自己为隐瞒身份,又逃到某座深山古刹,隐名埋姓,改法号再入空门。

    (三)对前两派观点保持中立的同志们说:在姜门亮看来,反共暗杀团只是一个野组织,压根儿与姜门亮没联系。但是,自从姬月月等人来参加罗淮三周年大祭那一刻起,聪明的姜门亮就发现了端倪。但他又不便将消息告知姬荣,怕的是暴露了自己。眼看姬荣和刘洪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之后,他已决定保护姬荣。当他丢弃联络站救走姬荣之后,遭到他的上司的指责。认为反共暗杀团的这次行动主要是杀害姬荣用以震慑贫农团,破坏土改运动,这也正是特务组织不能及的好事,全因姜门亮救下姬荣而大大减弱了此次行动的最终目的!他们还认为姜门亮带一个女共党找组织严重违反了特务纪律,所以他们就将姬荣秘密杀害。姜门亮看自己没救成心爱之人反而害了她,悲痛万分,接着就自杀了。因为姬荣和姜门亮全是死于异地,特务们又知道姜门亮已经暴露,所以对他们进行了秘密匿尸——这就是姬荣烈士和姜门亮的失踪之谜。

    第四种推测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公子哥出身的革命者说姜门亮喜欢姬荣,姬荣对姜门亮也极有好感。姜门亮救下姬荣之后,一直逃进了深山老林,并向姬荣亮明了自己的真正身份,然后劝姬荣也像他一样为爱情抛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开始姬荣极力反对,但经不起岁月和姜门亮的软缠硬磨,最后终于和姜门亮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山野生活。

    ——因为爱情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众说纷纭。

    由于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发生的特殊案件,所以一直也没有真正的结果。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二人仍是音信全无。所以,此案也就成了这一带的千古之谜!

    (附记):对姬荣下落的各种推测最后不能定论,使得姬荣的烈士称号直到1955年才得以批准。1957年,那个公子哥也因他的浪漫的爱情推测说被划为右派分子,三年困难时期,死于西华五二农场。

    原载《天津文学》2009年第5期

    本刊责编黑丰

    创作谈:实话实说

    孙方友

    我们那地方儿,通称“土地改革”为“土改”。我父亲就是土改积极分子,还担任过镇东街的民兵队长。背一竿老套筒,站岗放哨保粮仓,斗地主挖浮财分田地,翻身的喜悦整日洋溢在脸上。老了,就当成了人生之炫耀,讲述起当年的辉煌滔滔不绝,且又不厌其烦。比如我写的这个中篇内容,就是他经常提起的话题之一。小说中的姜门亮确有其人,山陕会馆住持,人很帅,又多才多艺,可惜是个特务,1948年被枪决。小镇西街的那个山陕会馆,是我读蒙学的地方,高高的大殿和粗壮的梧桐至今记忆犹新。1966年“文革”那年,大殿被扒,老树被毁,可惜了!

    我父亲常给我们说,“反共暗杀团”在当时是一个很恐怖的组织,来无影,去无踪,杀人不留痕迹。距我家那个小镇往西15华里有个白马乡,曾在一夜间被他们暗杀三十余人,而且全是县大队二分队的战士。这个很恐怖的事情在县党史上有详细的记载,只不过是个悬案。父亲说:闹土改可不是光咱穷人闹,敌人也在闹。那个三十余人的分队政委是个女同志,大家闺秀。父亲说他见过她,很漂亮,说话也“洋气”,留着好看的剪发头,扎皮带,斜挎盒子炮,也死了,真可惜呀——年过八旬的老父亲每讲起这个女政委,双目仍是熠熠闪亮。

    两个年轻人,就这么死了!为什么呢?

    想不透,就把他们写进了小说里。

    小说能这么快发表,感谢《天津文学》。

    发表后能这么快转载,感谢《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因京、津在郑州之北,请允许我面北一拜——诸位,都请了!

    2008、06、08于郑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