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第329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特别是张家岭,金水河那两段,别处阵地被伯颜突破了,咱们还能调整收缩整条防线,这两段在咱们的正中央,一旦被伯颜切进来,弟兄们就首尾不能相顾了!”邹讽伸出大手替秦逸云正了正头上的银盔,语重心长的补充了一司:“告诉弟兄们,后退一步是家园”!

    “大帅放心,咱破虏军的弟兄不会丢大都督府的脸!”。秦逸云握拳敬礼,转身跑了出去。经过被虏军中的半年磨炼,他身上那种文质彬彬的书卷气早己被涤荡干净,代之的是一股浓浓的阳刚味道。

    “依诸位之见,伯颜到底打算干什么?”邹夙目送秦逸云离开,转过头来对大伙问道。

    “恐怕是忽必烈给他下了严令!”曾寰用手使劲拧着自己的下巴,迟疑地推侧。在不清楚对手具体实力的情况下,伯颜采取不计伤亡的强攻战术,明显犯了兵家大忌。以伯颜数十年的作战经验,他不应该如此冲动才对。唯一能解释这种行为的理由就是,有人给他施加了难以承受的压力,而在北元的官职架构中,除了忽必烈本人,伯颜不需要理睬任何人的命令。

    “也许是老家伙自觉时日无多,熬不下去了!”张唐的观点永远比众人乐观,笑了了笑,他又自己否决了自己,“不过这老家伙在草原跟海都泡蘑菇,一泡就是大半年。按道理,他应该比咱们能熬时间才对!”

    “咱们自己有没有疏漏之处,让伯颜看到了速胜的机会?”吴希奭向来出言慎重。文天祥去两浙前,把江南西路和荆湖南路的兵马大权交给了邹夙。因此,众人做任何调度,都涉及到破虏军三分之二家底,不由得大伙不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

    “应该没有,步步退缩,利用地形消耗北元兵力,以空间换时间是咱们早就商量好的对策。即便咱们想冒险,手中也没足够的兵马!”邹夙低声回答。

    很多判断被提出,旋即遭到了大伙的否决。伯颜对新附军将领极不信任,所有决策都不准许他们参与。几个与大都督府有联系的统军万户都无法送来准确情报,失去了重要的情报来源的情况下,敌人的真实意图非常难琢磨。

    “报告将军,大都督的飞鸽传书!”出去检查防务的秦逸云怀里抱着一个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的信鸽,匆匆忙忙地题了回来。

    “马上解下来,曾将军,你负责对译”!邹夙高兴地盼咐。文天祥向来不喜欢对外出的将领指手画脚,此时他冒着消息被人截获的风险发来信鸽,肯定是有万分重要军情。

    曾寰解下信鸽腿上的竹筒,用指甲小心地掀开蜡封,取出一张写满数字的纸条。转到内堂,凭借事先与文天祥越好的密钥开始翻译情报。

    片刻后,他兴奋地走了出来,站在邹夙身边向大伙转述:“忽必烈攻向登州、胶州和莱州,李兴带人渡海去支援陈吊眼。丞相是在五天前给咱们发的信,风雨太大,所以信鸽大部分都没到达目的地!”

    “忽必烈进攻第二师?”众将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陈吊眼北上山东,目的就是吸引元军注意力,给大都督府争取时间。而聪明了一辈子的忽必烈偏偏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错。

    “这就可以解释伯颜何以发疯了!”邹夙长出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如果忽必烈率军渡江,则元军占据了整个战场主动。大伙在江南西路即使顶住了伯颜,也阻挡不了忽必烈绕路夺回两浙,进逼福建。而忽必烈去进攻陈吊眼的冒失举动,刚好让局势颠倒过来。如果他在山东打了一场矿日持久的烂仗,伯颜即便成功拿下江西,依然面临的自家实力耗尽,而敌军环绕的境地。所以伯颜才拼了老命,试图在西线制造紧张局势,干扰大都督府的军事部署,让文天祥不敢派兵援助陈吊眼。

    “派人快马送信给丞相,让他放心打他的。咱们这边绝对不给伯颜任何取胜的机会!”邹夙大声命令。

    既然伯颜存的是如此心思,自己最佳选择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牢牢控制住半个江南西路,伯颜就无法真正做出对大都督那边有威胁的动作。而陈兵在长江南岸的文天祥,凭着手中的优势水军随时可以渡江在忽必烈背后捅上一刀。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手中有限的力量发挥出最大威力。伯颜对忽必烈忠心耿耿,为了给他的大汗创造机会,他宁愿把自己一世英名都葬送掉。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个月,伯颜的攻势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他得知忽必烈成功占领登州,或者把手中兵马打光的那一天。

    如果伯颜真的不计代价,甚至把荆南的新附军、汉军都调过来,自己的这点兵马能坚持得住么?

    “报告”!又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邹夙的思考,亲兵带看兴奋的口气在帐外大声汇报,“邵武军校所有在训士官,奉命前来报道。”

    “让他们在后营等候调遣!”邹夙大喜,知道文天祥又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筹码。各路义军士气虽然高,具体战术素养却差到了极点。有的义勇甚至不懂得在元军羽箭覆盖时利用地形躲避,而义军中的低级将领也不知道如何降低麾下的伤亡。

    邵武军校是自百丈岭练兵时大都督府为了培训将领而设立的。现在己经于最初的基础上发展为上官军校和指挥学院两部分,其中上官军校的作用是专门培养都头、队长级别的低级士官。把这批士官及时地分配下去,各路义勇的战斗力肯定会迅速提升一个档次。

    “将军最好去迎接一下,还,还有张世杰老将军,陆秀夫大人,他们也跟着赶来了!”亲兵压低了声音提醒。

    “他们?”邹夙惊呼。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快速迎出大帐之外。张世杰与陆秀夫因为与大都督府政见不合,早己主动避嫌交出了兵权。他们能在这个时刻放弃个人成见赶到江南西路前线来,完全出乎了邹夙的预料。

    风雨中的河山间,白发苍苍的陆秀夫,高大魁梧的张世杰,还有百余名邹夙名字都叫不清楚的前江淮军退役将领走了过来。在他们身后,满身泥泞的退役老兵、地方警备部队还有无数福建、广南的山民,擎着锄头、菜刀、长矛等简陋兵器,长龙一样向军营靠拢。

    “邹将军,老夫带着一百江淮子弟,特来听你调遣!”张世杰站稳脚步,郑重向邹夙行了一个破虏军军礼。百余名江淮军旧部同时握拳于胸,躬身致敬。这一刻,他们再不份谁是江淮军残部,谁是破虏军新锐,国家存亡面前,大伙都做出了共同的选择。

    “老夫不能提刀,却愿意用手中之笔,记录诸公血染的风采!”陆秀夫长揖到地,冲着邹夙、张唐、曾景、秦逸云、苏刘义,端端正正行了一个华夏古礼。

    邹夙、张唐等人赶紧以军礼相还,大宋立国以来重文轻武,三百多年,这是第一次士大夫向武人折腰。

    “一起来!”陆秀夫向身后大喊了一声,几个一文质彬彬的上子分开人群上前,递给他一把短刃。陆秀夫脱帽,在众目睽睽之下挥刃,接着雨水将满头白发尽数剃去。随看他的动作,百余名文人墨客解去方巾,当众削发。

    “大人!”邹夙试图阻拦,却不知道该先拦住谁,也不知道陆秀夫的举止为何如此古怪。

    “既入军中,我等皆为将军摩下士卒。愿听军令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陆秀夫摆了摆手,阻止了邹派的进一步行动。提高了声音,向所有彼虏军将领解释道。

    “鞑虏不除,永不蓄发!”老将张世杰伸手除下铁盔,把早己剃得光光的头颅伸进雨中。

    “张将军!"邹夙感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他明白张、陆二人的心思,削发,一方面为了铭志,一方面还在以实际行动告诉破虏军众将,他们的到来,不是为了抢夺军队的指挥权。

    哈哈,剔了头果然凉快!特别是有雨澡着,全身上下都跟着爽利!”一个书生的戏言打破了场面的凝重。此人身子骨单弱得加竹竿,却挑了件长长的懦衫,被风吹雨打,活脱一张秋后的荷叶。

    “诸位先进营取暖,然后咱们再商讨眼前战局!曾寰笑着看了书生一眼,向众人发出邀请。匆匆一瞥间,他认出了那个儒生的身份,此人名叫吴宇林,向来视大都督府为寇仇,在国家危难时刻,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成见。

    “多谢诸公信任,邹夙定不负诸公所望”!邹夙抱拳施礼,这一天他盼了许多年。新政的旧政之间的冲突让昔日的朋友成为陌路,而今天过后,华夏英杰将紧紧团结在一起。

    “你尽管调兵遣将,我和苏刘义给你当爪牙。同来的江淮军旧部和军校士官一道去前线,做都头、队正随便安排。大伙既然来了,就不是冲着什么功名!’!稍做休息之后,张世杰主动向邹夙请缨。

    “伯颜攻得紧,大伙来得正是时候”?邹夙在一旁感激的说道。“张将军和苏将军经验丰富,若能在中军给邹某出谋划策,则邹某求之不得!”

    虽然张世杰大度,邹夙可不敢把这个曾经当过大宋三军最高统帅的张世杰摆到第一线去,一旦此公有个闪失,则有人又找到了打击大都督府的借口。

    “邹将军,莫非是嫌张某老否呀”张世杰拍了拍腰间佩刀,笑着问。“只是腰间宝刀未老,胸中豪情尚在。况且战死军前,是武将应有之命!”

    “岂敢,需要张将军出马时,邹某定不拖延,此刻正有军务大事,有劳将军为邹某谋!”邹汉稳稳地把话题岔到了别处,挥手叫过秦逸云:“秦校尉,把最新敌情给张将军介绍一下!”

    秦逸云领命出列,走到沙盈前,指指点点综述了日前敌我两军的倩况,临了,又补充了一句:“忽必烈进功陈吊眼将军的第二师,伯颜唯恐他的主子吃亏,所以情急拼命,这几天攻势得正急”,

    “你说伯颜要拼命?”张世杰楞了一下,问道。印象中的伯颜沉稳大度,绝不该是一个贪劝冒进的将领。

    “我们分析,他是为了给忽必烈制造机会!”邹夙走到另一张全国战势图前,低声解释地图上,参谋刚刚把忽必烈的动向添上去,浓浓的一道黑色箭头,直扑登州。

    “忽必烈老了,他也有今天!老夫等这一日,等了近二十年!天佑华夏,天佑华夏啊。”张世杰抬起头,带着泪光喃喃道。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多少大宋名将折在葱必烈之手。如果忽必烈再年青十岁,他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而岁月很公平,无论是盖世袅雄还是绝代名将,终归有老去的那一刻。

    走到地图前看了片刻,张世杰心情渐渐恢复了平静。想了想,低声建议道:“无论事实是否如你所料,荆湖南路的攻势都需要加紧。如果咱们能在忽必烈攻下登州之前给伯颜以重击,丞相那边即便稍受挫折,也能把忽必烈堵在江北!

    “正该如此!”邹夙高兴地答应。张世杰能为文天祥考虑,而不是仅仅看眼于江南西路战局,这是今天第二次让他惊喜的事。如果当年文丞相北进时,张将军……。邹夙偷偷地在心中把这个想法压了下去,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眼下,战局正紧。

    接连十余日,伯颜挥师狂攻不止。

    先前总是暗中抱怨伯颜用兵过于谨慎的格根和火者不花等蒙古将领终于看到了老将军强悍的一面,只用了十二天时间,他就把三个完整的万人队打了个精光,几个试图保留实力的千夫长临阵怯战,被伯颜亲手砍了脑袋。两个中万户,一个上万户被他逼着带领亲兵冲到了对手的营垒内,一去不回。

    巨大的牺牲让看惯了自己和敌人鲜血的武将们腿脚发软,打了这么多年仗,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惨烈的战斗。蒙古武上在重赏刺激和督战队的逼迫下舍生忘死,而山坡上提着简陋兵器的守军也越战越勇。每个从第一线撤下来的将领都敢保证,自己的弟兄至少砍死了双倍的宋大,但大宋的战旗挡在他们眼前,巍然不动。

    如果东征陈吊眼的建议出自他人之手,伯颜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职权和与忽必烈的关系,说服他放弃这个危险的举动。但这个策略是忽必烈自己提出来的,伯颜深知这位大汗的秉性。皇帝陛下绝对不容别人置疑他自己的决定。况且从江南西路送信到山东,至少需要五天的时间。来回十天之内,只要忽必烈的三十万大军与陈吊眼部接触上,那必然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如果忽必烈能迅速吃掉陈吊眼部,事态的发展还在伯颜预料之内。万一大军的攻击受挫,以忽必烈爱面子的性格,他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把战争继续下去,哪怕为此影响了整个南征大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