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课口令一定要喊出“精气神”

    通常,上课后学生起立喊:“老师好。”由于没有预备令,喊声参差不齐,或者是情绪不高,有些厌烦,疲软拖沓,问候得没有士气。这不是小事,点滴小事,反映整个班风班貌,怎么办?

    这里有几个好主意。一是学生起立后,班长喊口令:“老师!”学生齐喊:“您好!”由于有分工,学生需要认真听口令,所以思想集中,声音整齐宏亮。这样通过“喊”口令,学生自己主动营造了热烈气氛。二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精神的人才能够喊出活力和气势来。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抬头、挺胸,喊出气势,喊出精神来。三是增加刺激,换成轻松的口令,给学生制造一个惊喜。有的教师把问候学生改成“帅哥靓妹们好!”,学生们也一下子精神抖擞地齐喊:“帅哥好!”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

    课堂开局喊整齐,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而且也是激发课堂气氛的一个程序,一定要喊出气势和精神。

    1991年暑假,魏书生从西藏拉萨赶到四川成都开会,又连夜赶到大连市参加全国中语会举办的首次“中青年语文教师观摩课”,而且他上的课已经是最后一节课了。天气热,学生累,观众也很疲倦。一般而言,这时候上课,很容易失败。

    他走上讲台,不待学生口令,就先问学生:“大家愿意学习一种消除紧张,使自己充满信心的办法吗?”

    “愿意学。”

    “那好,”魏书生说,“现在,请同学们站直,目视前方黑板中缝,面带笑容。好了,请同学们深呼吸,挺胸,气憋足了吗?”

    “憋足了!”学生觉得奇怪,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请大家喊三遍‘我能成功’,要求一遍比一遍声音大。”

    学生们喊了,但是喊得不齐,而且三遍基本一样,没有层次。魏书生说:“请同学们想一想,把三次力量分配一下,不要平均用力,最后一遍要用全身力气高呼,好,再来一次!”

    “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能成功!!!”

    学生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喊过之后,会场里充满了活力,学生的紧张、疲倦情绪一扫而光,连听课的老师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场效应”,全班同学齐喊一个口令时,就会建立起一种群体效应,大家互相竞争,互相感染,互相鼓舞,在这“我能成功”的呼喊中,怯懦、紧张、自卑、懈怠、拖拉等情绪被驱赶得无影无踪。有人把这称为“精神充电”、“精神加油站”都是很恰当的。

    那么,增加刺激,培养“场效应”,你的课堂也会生气蓬勃的。

    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要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环境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教学小高潮。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通过教师创设的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识的发展。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这表明教学情境是建立在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的。他还提出:“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体验。所以说,创设动人的情境是成功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和艺术媒介。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常常看到很多情况下教师台上“津津有味”地讲,告诉学生“这个概念”是什么,“那个概念”怎么理解……显然,教师讲得卖力、全面、透彻,可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的“接受”与老师的“传输”并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情境创设。

    那教师应该怎样创设动人的情境呢?

    要创设动人的情境,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深刻地挖掘教材中的情与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准确、鲜明、形象、生动、适时地创设出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的情境来,以利于扣击学生情感的闸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

    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生动讲述法讲述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因而生动讲述法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好基本、最常用的艺术方法。为此要求老师以丰富的感情寓于形象化的叙述之中,以师情激生情,以师心动生心。

    2观察演示法即通过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有位老师讲《繁星》一课,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本文的心态、背景,他预先做了一个投影,上课时把天花板当做天空,当投影仪的开关打开,天花板上群星灿烂,学生仰望“天空”,较好地体验到夜间星空的情趣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3组织讨论法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它的效果是单纯讲授不能替代的。课堂讲授中适当组织讨论,可以创造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贵在参与,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质疑问难法就是通过老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造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如讲授《输血与血型》一课,一位老师创设了一组问题情境:①什么叫血型?什么叫AB血型?②血型是怎样判断的?你会验血吗?③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④在输血前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这组问题逐个深入,形成了贯通全课的问题情境。

    5联系实际法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位教师讲“青春与理想”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是非,增长了学习热情。

    6音、美配合法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金杯之光》,讲到我国女排历尽艰险,顽强拼搏,夺得世界冠军时,就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幅鲜艳的五星红旗,并打开录音机,播放雄壮、激昂的国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向国旗行队礼,感情无比真挚。此时由于情绪的感染,在同学们心里激发出长大也要为祖国争光的强烈愿望。

    7.实物刺激法即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课堂中去,创造出一种刺激氛围,去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或学习创作欲望。著名教师李吉林就很重视这一点,她经常带领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求实、求近、求宽的角度去优选周围世界的生物场景,并因地制宜,在学校附近的田野建立野外活动基地。

    8.师情感染法常言说,情感、情感,以情感情。这是人际关系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首先从自己满怀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悼之情讲解,讲到悲痛处,教师泪落不止,他的情绪感染了学生,学生也立刻进入角色,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创设动人的情境,除了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方法,还要注意: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础和实质性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期待”心理与“满足期待心理”,还要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样才能准确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小学语文《荷花》一课,课文第四、五节是全文的难点,写的是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字里行间充满了赏花爱花的无限情趣。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令人心驰神往的情境,使学生入境入情,达到了神化的境地。

    在教学中,通常都是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对学生说:“面对一池荷花,我们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呢?”随着悦耳的水乡乐曲声,荧屏上出现了赏花人幻化为荷花的情景:微风吹拂,荷花摇曳随风起舞;轻风稍停,荷花便悄然玉立。蜻蜓点水、小鱼遨游……多么令人陶醉的荷塘美景!学生们都看入迷了,爱花之情愈来愈浓。接着教师放音乐,在优美动情的轻音乐中,老师让学生微闭双眼,娓娓诱导:“我忽然觉得自己怎么啦?一阵微风吹来,我怎么啦?风过了,我又怎么啦?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游过,告诉我昨夜做了什么好梦?”学生在老师充满柔情点拨之下,张开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述着:“我也成为荷花了,穿着洁白的衣裳,随风舞蹈;风过了,我在荷花丛中休息,和蜻蜒谈话。蜻蜓闻到荷花的清香,看到了荷花的娇容,落在花瓣上不愿离开呢!”“小鱼昨夜梦见下雨了,荷叶微微抖动,为它遮挡雨滴……”

    学生边诵边读边赏析,气氛十分活跃,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学生听、读、说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欣赏、想象、思维等诸方面的能力。

    总之,通过创设动人的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使师生共同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绘声绘色地朗读

    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绘声绘色是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绘声绘色的朗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和感染力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反映教材内容,表现教材意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绘声绘色地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情感因素,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形成教学小高潮。

    绘声绘色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教材的思想感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学习和掌握朗读技巧,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同时,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都能分享到朗读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同时,教师的示范朗读,有时像清彻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浓美;有时如大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有时似高山流水,错落跌宕,层层推进,飞流直下,给学生一种多姿多彩的飞动美。使他们不断地从“知之者”向“乐之者”转化,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1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这是朗读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须要充分地理解这篇文章。朗读时,教师必须反复揣摩、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仔细推敲词句的微妙含义,做到“披文入情”,真正进入课文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的丰富内涵准确生动地再现出来。例如,朗读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首先要了解,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相持阶段,作者是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后,写下这篇文章的。文章热情赞美白杨树,旨在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顽强不屈的北方农民,赞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朴实、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表现作者“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这一深刻内涵和感情基调,是朗读好这篇文章的基础和关键。

    若是对文章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良好的朗读效果便无从谈起。例如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他正在惦念柔石时: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这里的“原来如此!……”一句,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从“毫无确信”的牵挂,到等到了这么一个“可靠的消息”,焦急的盼望得到了这样残酷的回答。“原来如此!……”表现了作者无限悲愤和沉痛的心情:反动派竟卑劣凶残到“如此”地步!柔石等人竟会遭到“如此”残忍的杀害!当局竟会“如此”对待像柔石这样的青年!句中的感叹号表明作者强烈的震惊和愤怒,省略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恨和对死者思念的哀悼之情。朗读这句时应以沉重悲愤的语调一字一顿地读出,把上述丰富复杂的感情都体现在其中。可是有的老师却只体会到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认为这只是表达了由“毫无确信”到突然知道了“可靠的消息”的恍悟,而对其中丰富复杂的言外之意却不甚了了,因而以平静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使语句的内涵无法得到体现。

    2娴熟地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光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是不够的,还要善于传达。要能娴熟地运用在朗读各种语音技巧,准确地把自己从课文中了解体验到的丰富细致的内容真实地再现出来,语音的技巧各种各样,如停顿、重音、快慢、高低、升降等等,这些对于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朗读的效果。一篇文章时,各种技巧是综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因此必须重视它们的配合运用。若只注意某个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就会影响朗读的整体效果,请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一段话:

    黑暗的旧中国,地是黑沉沉的地,天是黑沉沉的天。灾难深重的人民啊,你身上带着沉重的锁链,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你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可是呵,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这段话重在表现旧中国的黑暗与人民的抗争。把握感情基调,综合运用各种语音技巧是读好这段话的关键。第一句,语速要放慢,音量要低沉,“黑暗”和两个“黑沉沉”要读重音,“地”和“天”之后应有较长的停顿,句调用降抑调,重在渲染一种沉重的气氛。第二句,仍用较慢的语速、较低的音量,“灾难深重”、“沉重”、“三座”等词语重读,提示语用高升调,后面部分则用平直调。第三句,前半句加快语速,加重音量,两个“一次又一次”重读,句调用高升调,突出人民抗争的力量;后半句语意急转,语速减慢,音量放低,“夜”、“路”和“难明”后稍作停顿,两个“漫漫”和“赤县天”以轻显重,句调用降抑调,进一步突出沉重、黑暗的氛围。

    强调综合运用语音技巧,并非意味着平均使用力量,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以某种技巧为主,其余配合使用,上面这段话在朗读时,语速应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

    3以读动情,以情激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当的情感渲泻。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充分利用,去挖掘其各种因素,采取各种手段去调查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体会到情起趣生,趣寓情中,二者是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那么,情为何物?如何引趣入情呢?上面已经谈过,意思是情要系于教材,情要系于教学目的,情要系于学生心理。文情、师情、生情三者要融为一体,教学就会妙趣横生,教学高潮就会一浪高一浪。当然以情为铺垫,引趣入情的形式很多,而以读动情,以情激趣也是一种好的形式。

    我们来看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学案例:

    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斗大的“春”字,接着他首先采用语言艺术的优势,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说:“一提到春,人们的眼前就会展出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热爱春天,描写春天。古往今来,文人笔下的春天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姿,令人神往,令人陶醉。”一席话像清泉流入了学生们的心田,像洪钟敲响了孩子们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大家想想看,唐朝大诗人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学生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学们脱口而出。“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他的《泊船瓜州》里又是怎样描绘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同学们诵读如流水,应答如爆竹。“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又是怎样描绘春雨春潮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吟起了咏春的佳句。琅琅诗情音收住,诗意将孩子们带入春境,学生情弦被拨动。这时,老师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爱我们家乡的春天吗?”(爱!)“我们家乡正值阳春三月,你们每天上学的时候,看到了哪些春景?鸟儿是怎样叫的?花儿是怎样开的?树上的枝条是怎样摇曳?田野里,山坡上又是什么样子?能不能描绘出来? ”同学们静静地听着,随即小声议论起来,但没有人马上举手。这时老师抓住同学们思维的契机,语锋一转:“好,让我们先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三首古诗的回味和吟诵已使学生们心驰神往。春天美丽的景色使同学们向往、倾倒、沉醉,诗的意境一次一次掀起同学们情感的波澜,学习的兴趣随咏春、爱春之情的起伏逐渐高涨,这时老师趁势将同学们的思维引导到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一遍又一遍地满怀激情吟诵诗句,这样既圆满地推进了教学的主旋律,又将同学们的兴趣,再一次推向新的高潮,这样的情境创设,以读动情,以情激趣,不仅一峰三叠,又见峰回路转,真可谓妙哉。

    4以动助读,边读边舞以动助读,边读边舞是在学生理解教材之后,为了复习巩固新知,深化理解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绘声绘色朗读过程中,配上形体动作,将头、脸、眉、眼、手、臂、身、腿、脚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它会使学生对朗读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他们的思想感情表达也是比较明显的,他们想到哪里,手就动到哪里,他们心理的变化,高兴、难过都会反映在脸上。根据这些心理特征,教师指导学生以动助读,边读边舞,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消除学习疲劳,会将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例如,《鹅》这首诗,全文共有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白鹅戏水的美丽图画。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深刻表达了诗人喜爱白鹅的情感。

    教师教这首诗,除了先打出彩色投影让孩子们直感画面中白鹅浮绿水的形象,水里还出现游动着红色脚掌的美丽情景,帮助理解词句,想象白毛、绿水、红掌三色衬在一起的色彩美。老师立刻问学生:“这几种颜色浑然一体美不美?”“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老师放上录音朗读,学生们先是随着轻声吟诵,录音停止,同学们放声自练,这时人人轻轻摇头,个个朗朗上口,都尝到参与朗读机会的快乐。接着老师说:“我们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好不好?”“好!”教师又放起了轻音乐,随着乐曲声响起,老师让学生学他的样子,先伸出右臂呈弯曲状,再将右手高高抬起做鹅头向天点头示意高歌的动作,并读出“白毛浮绿水”,最后将两手垂在身后做“拨”的动作,并读出“红掌拨清波”。“请同学们再练几遍。”语音未落,同学们情绪高涨,随着乐曲声个个边舞边读,边读边想白鹅浮在绿水上愉快戏耍的可爱形象。这时学生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只活生生的白鹅在绿水里嬉戏玩耍的情景。这时,老师问一位女孩:“你有什么感觉?”她说:“我读着读着,好像自己也是一只小白鹅在水中游。”一位男孩说:“我读着读着好像听到鹅的叫声,看到它们游水的样子和那美丽的颜色。”

    这种朗读训练是在新颖,活泼的形式中进行的。通过朗读训练,学习既理解了诗句内容,掌握了朗读技巧,又激发了朗读兴趣,培养了表演能力,是一种令学生愉悦的训练方式。

    5.语体不同,读法有别根据思维基础、言语特点和交际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语体分为实用语体和艺术语体两大类。这两种语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朗读时必须注意它们的差异,才能做到绘声绘色。

    (1)实用语体的朗读实用语体包括科技说明文、应用文、论说文等。中学语文中的说明文、议论文,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劳技、政治、历史等课文均属实用语体。实用语体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具有抽象性、理智性、科学性、平实性等特点,朗读时必须紧扣这些特点,做到条理清楚、准确明晰、质朴平实。

    条理清楚。要求读出文章叙述情况、说明事物、议论事理的逻辑次序,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朗读时要弄清文章的结构布局、表达顺序,是由先及后还是由后及先,是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是由总到分还是由分到总等等,都要分析清楚,并通过语音手段予以显示。一般地说,层次间用较长的语音停顿,提起性、衔接性或呼应性的词语要读重音。如下面一段话:

    绿色植物既有呼吸作用,又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利用太阳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提供能量,使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得以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过程。(初中《自然科学》)这段话的组合方式是:总——分——总。交接处应有较长的语音停顿,句间衔接性词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要读重音,这样可使文章的层次表现得更加清晰,语意更加突出。

    准确明晰。要求确切地读出文意,不出错,不含糊,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吐字要准确,如不要把“发生”读成“花生”,“原料”读成“颜料”,“直线”读成“切线”或“极限”等等。停顿要合理,不能在不该停的地方停顿,以致产生误会。速度要适中,尤其不能过快,造成音节界限不明,影响理解。要恰当使用重音,特别在信息的重点处要以重音予以突出。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像一座大厦。

    朗读这些精确的数字丝毫含糊不得,需要以重音予以突出,给人以清晰的感觉。

    质朴平实。要求读出应用语体质朴平实的风格特点。在语气音量上不作夸张渲染,读得朴素、实在,接近于生活语言,这一点与艺术语体注重情感和形象,强调艺术夸张和渲染大不一样。

    2艺术语体的朗读艺术语体,可分为韵文体和散言体两大类。韵文体包括诗、词、曲、赋等;散言体包括散文、小说、戏剧、相声等。中学语文中许多课文属于艺术语体,艺术语体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和变异性等特点,朗读时必须注意把握这些特点。

    首先,要准确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任何一个文艺作品,无论是韵文体,还是散言体,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只是表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或借事抒情;有的强烈奔放,有的含蓄幽婉。朗读时,必须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并通过各种语音手段恰到好处地予以体现。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开头一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深切的思念之情。朗读时应带着深情,以呼告的口气来读,语速稍慢,反复的词语重读,并加重语气,通过词语的回环、语调的扬抑,强化对总理的思念之情。

    其次,要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文艺作品主要通过刻画形象来反映生活,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是通过作品的叙述、描写和人物对话等表现出来的,朗读时必须准确把握。要了解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特定心理,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朗读对话时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调口吻,不能千人一腔,同一人物也要注意前后变化。如《变色龙》一文,警官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几次对话表现出来的,朗读时必须注意运用不同语气音调来突出一个“变”字。再如:

    刘胡兰屹立在刑场中间,像钢铁巨人。她转过头来,望了望在西边的妇女,这里边有她的母亲和妹妹,又望了望东面,有她的父亲。她望了望所有的人,好像在和家人告别,和云周西村的乡亲们告别,嘱咐大家不要悲伤,告诉大家: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胜利就要到来了,然后,她两眼狠狠瞪着匪军,大喝一声:“我咋个死法?”张全宝凶恶地说:“一个样!”

    刘胡兰昂首挺胸,从六位烈士遗体前走过,踏着他们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这段话表现了刘胡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朗读时要怀着崇敬的心情,运用坚定的语气,加重音量,提高音调,以突出她的英雄气概。“我咋个死法?”一句要读出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情态。

    再次,恰当地表现作品的节奏韵律。艺术语体,尤其是韵文体,都十分重视语言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主要是通过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表现出来的。节奏主要由音步来体现,一个音步就是一个节拍。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每句三个音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每句四个音步。韵律主要由平仄、声韵等语音手段来表现。平仄指声调的抑扬,平声长而空,仄声短而实,平仄互为交错,读起来抑扬起伏,铿锵悦耳。新诗没有平仄的严格要求,但也讲究语势的抑扬。押韵是同韵呼应,韵文体讲究押韵,或隔句相押,或句句相押或一韵到底,或数韵并用,形式多样,散言体也偶有用韵。朗读时要注意音步、声调和韵脚字的和谐处理,把节奏起伏、声调抑扬和音韵回环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

    热烈地辩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某个重点、难点或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争论,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教学小高潮。

    开展热烈的课堂辩论,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议多辩,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能从具体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到一个科学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我在讲《翠鸟》一课时,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留10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辩论:“‘我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对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由于平时我经常提类似的问题,鼓励学生们怎样想,就怎样说,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求异思维的训练。

    经过一两分钟的讨论后,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对!我们应该爱护鸟类,不能捕捉它!”又有的同学补充:“如果我们不爱护翠鸟,随意捕捉它,过几年或几十年后就再也见不到翠鸟美丽的羽毛,灵巧的身影了!”听到这个同学的发言,又有个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在东芝动物乐园中,就看到由于人类不善于保护动物,美洲虎已经灭绝了!”这时我发现“小个子”刘子博把手举得高高的,还不停地使劲晃动,想引起我的注意,没等我叫他,他干脆站起来,跑到我眼皮底下,大声嚷:“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平息了大家的“热情”,让刘子博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捕捉翠鸟是对的!捉住它把它养起来进行人工繁殖,想什么时候看它那美丽的羽毛、灵巧的身影就什么时候看!”胡雄志听了刘子博的话,也跳起来,抢着说:“我也同意把翠鸟捉起来,要不翠鸟越来越多,还不把鱼都吃光了,我们人类该没有鱼吃了,而且让鱼类灭绝也不行呀!”刘倩马上站起来反驳说:“我从一本书中看到,翠鸟虽然吃鱼,但对渔业危害不大。”

    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场面,听到他们头头是道地辩论,我高兴极了。这时我及时引导他们:这就涉及到保持生态平衡的问题了,鱼和翠鸟、翠鸟和人、人和鱼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和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影响的。说到这,我接着追问:“我们怎样做才能随时听到翠鸟清脆的叫声,随处看到它美丽的身影,而又不危害渔业呢?”

    学生们一听,兴趣更高涨了,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保护翠鸟,亲近翠鸟,主动喂它鱼,也不吓唬它!”也有的同学说:“要是能办一个翠鸟养殖厂,人工繁殖翠鸟,那不就能满足我们的心愿了吗?”“机灵鬼”刘子博又站起来说:“我长大了研究出一种翠鸟爱吃的饲料,让它们既不吃鱼,也不挨饿!”中队长王琪满怀信心地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生物学家,把中国变成鸟的天堂,把世界变成动物的乐园。”……就这样,通过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扩大了知识面!

    让学生辩论吧,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辩论中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有迂回的小心翼翼,有重磅炸弹的狂轰滥炸,也有旁敲侧击的流弹,这么多的“巧妙”就包含了无尽的情感。爱与憎,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新与旧……从语言中显露,从手势中表征,从体态中张扬。学生们的情感丰富了,他们会在生活中动用这一次次的感情储蓄,动用后又会一次次的增进,这样的感情良性循环“储蓄——动用——增进——储蓄”可以使学生们的情感世界更好地发展。

    让学生辩论吧,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言为心声,辩论使“心声”变为口头语言,作文使“心声”变为书面语言,两者都是“心声”的积淀,而辩论中的口脑心手形体的协调,更是高智力的活动。一次次的辩论,使学生们的神经中枢亢奋又亢奋,这无疑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

    让学生辩论吧,它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质。辩论中有得心应手的陈述,也有始料未及的尴尬,有奋勇追穷寇的豪迈,也有绞尽脑汁的着急,更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辩论是一场只见声音而不见硝烟的战斗。学生们总觉得辩论与其说是在挑战对手,倒不如说是在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征服前进途中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请把辩论引入课堂吧,因为辩论中的多种思想的交叉和撞击,将犹如大自然中不停变幻的风霜雪雨、阴晴圆缺和春夏秋冬。

    这种多姿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多种思想共存的灌溉,将会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会成熟,并学会分辨是非!

    那么,教师该怎样开展课堂辩论呢?

    作为老师,你既是课堂辩论的推动者,又是辩论的仲裁者,所以,要组织一堂卓有成效的课堂辩论,你必须设法给学生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辩论氛围,又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启发,还要防止课堂演变成毫无章法、漫无边际的争论,成为一节争吵课。

    首先要精心设计论题。论题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突出文章的特点。组织辩论,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使学生敢于谈出自己的见解。为了保证课堂辩论的效果,教师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如果学生没有辩论的经验,可以采用“全班辩论”的形式。教师是辩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保证课堂辩论顺利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最后作辩论总结。课堂辩论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在课题方面的准备程度和教师处理课堂辩论的技巧。此外,对有过辩论经验的学生来讲,可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每小组有主持人,发言有时间限制,对每组的辩论结果及时肯定其成绩,如发现辩论离题,应及时加以引导。最后,教师还要组织整理好辩论题的答案,教师在吃透钻深教材的情况下,事先整理出正确的答案较容易,但对答案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师生意见完全一致的,无需再浪费时间;对那些意见不太一致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思考,慎重决定取舍。教师谈自己的意见时,一定要有根有据,要讲明为什么。在答案中要尽量使用学生的语言,甚至有些是学生的原话。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更持久。

    例如,在一节小学语文活动课上,一位教师针对刚刚学完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开展辩论,个别学生认为:“只要两个物体是同一种材料,那么不论大小,让它们在同样的高度往下落,结果也会同时落地”的错误结论,又带着学生们做了一次实验。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辩论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请看教学片断:

    师:(拿出两张同样大的纸,将其中一张揉成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只手握着一个纸团,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纸,双手举向空中)同学们,你们讨论一下,说说这两张纸会同时落地吗?

    生(1):纸和纸团同时落地,上次学了语文课,伽利略拿着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也是同时落地的!

    生(2):不!铁球是铁球,纸是纸,一个重些,一个轻些,怎么会一样呢?

    生(3):我们做的纸飞机,能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而一个纸团却不能飞。所以不会同时落地。

    生(4):我也经常看到楼上的人把一张纸扔下来,纸是慢慢飘下来的,而一个纸团是直接往下落。

    (老师继续了刚才的实验,结果纸团先落地。)生(4):(抢着说)老师,我发现这张纸从高处往下落时,像老鹰的翅膀一样。

    生:(纷纷地)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为什么纸团直接落,而一张纸却是像老鹰慢慢扇动翅膀一样往下落呢?

    (学生讨论,四人一组,争得面红耳赤。)生(1):因为有空气,纸下落时,被空气挡住了。

    生(2):张开的纸像降落伞,被空气托住了,下落得慢。

    生(3):纸越大,就落得越慢。

    师:(时机成熟,进行小结)这说明受空气阻碍的物体,表面越大,这个物体从空气中下落就越慢。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看出了学生们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争论热烈。学生们在辩论中思考,在思考中辩论,并发现了真理。

    可见,课堂辩论达到了一定的火候,必然会掀起小高潮,而组织高潮,是以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真正地吃透教材为前提的,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辩论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展开热烈的课堂辩论,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还应该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评价学生。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达到这样一种和谐的至高境界: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一位教师在教完《愚公移山》后,设置了正方论题《愚公应该移山》,反方论题《愚公应该搬家》,让四位男生和四位女生分别代表本组,组成正方和反方在讲台上进行辩论,教师当主持人。学生在辩论中,既有立论,又有驳论;既能自圆其说,又能针锋相对;既能依赖课文,又能触及课外;既能开拓思维,又能训练口才;既能讲现象,又能谈本质;既能明确主题,又能接受思想教育……下课铃响了,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总之,课堂辩论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振,易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呈现积极的态势。当然也不能用得过多过滥,否则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

    在游戏中点燃学习的火种

    游戏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趣味性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针对教材本身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就会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课堂生动有趣,从而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将这种活动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可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有些游戏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可以激励儿童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和了解自己;有些游戏带有表演合作的性质,这就需要同学之间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活动。

    通过教学游戏,在乐中求知、在趣中增智、在美中陶情,参与游戏的学生无不全力以赴、用心投入。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编故事、找朋友、编顺口溜……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那教师应该怎样把游戏引入课堂呢?我们下面根据不同学科分别介绍,以资借鉴。

    1.数学课中的教学游戏数学课中可运用的游戏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导入性游戏我们先看一个案例,这是著名教师詹明道《平均数》课前精彩导入的片段。

    师: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你们应该怎样称呼我呢?

    生:老师,您姓詹,全名是詹明道,我们应该称呼您为詹老师。

    师:唉!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生:我是看到大屏幕上的介绍知道的。

    师:很高兴认识你这个善于观察、勇于发言的小朋友,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老师名字的每个字,思考一下,老师的爸爸妈妈为什么给老师起这个名字,包含了他们对我的什么感情?

    生:我认为:“詹”是姓,没有明确的意思,“明”是明确、懂得的意思,“道”是道理的意思,我想您的爸爸妈妈给您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您能好好学习,多明白一些道理,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师:来握握手,太棒了,真高兴认识你这个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小朋友,你说的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明”还有光明的意思,“道”还有道路的意思,我猜想您的爸爸妈妈给您起这个名字的用意是祝福您、保佑您从小到大一直走在光明的大道上。

    师(激动地说):真了不起!你真是一个善于创新、明白道理的小朋友,其实老师的爸爸妈妈给老师起这个名字确实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含义,体现了他们对我的感情和对我的祝福!其实你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爸爸妈妈一样,对你们也是这样的感情。

    师:好,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套圈。

    师: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让我们做个套圈比赛的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生(兴奋地说):好。

    师:下面我来说一说比赛的规则:1请男、女生各一名参加比赛,每人在等距离的情况下每人套8个圈;2请男、女生各一人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套中的成绩,男生统计女生的成绩,女生统计男生的成绩,我们要做一名公正的小裁判;3其余的同学做啦啦队员,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名文明的观众。

    学生进行第一轮比赛,男生套中5个,女生套中4个。

    师问:“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套中的多。

    师:让我们以掌声向男生代表队表示祝贺。

    师:女同学们,你们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

    生:想。

    师请另两名学生进行第二轮比赛,男生套中4个,女生套中6个。

    师:第二轮是哪个代表队赢?

    生:女生赢。

    师:让我们以掌声向女生代表队表示祝贺。

    师:经过两轮激烈的比赛,综合起来看,究竟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样裁决的?

    生:男生一共套中了9个,女生一共套了10个,所以说是女生赢了。

    师:这位同学用比总数的方法裁决出是女生赢,这种方法公平吗?

    生:公平。

    突然有一名男生说:不公平,我认为是平局。

    师:唉!你能不能说说你认为是平局的理由呢?

    生:按照乒乓球比赛规则,只比哪个队胜的局数多,而不看哪个队赢的分数多。

    师:你们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真是太精彩了,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则,同样的比赛,用不同的规则去衡量它,就会有不同的比赛结果,让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

    ……这个案例说明,在课的起始阶段就精心设计导入性教学游戏会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可以充分表达实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处在紧张、惊奇的学习氛围中,并产生急于探究、获取知识的心理,引发了学习动机,营造一种凝神思考、激动兴奋的愉悦情境。

    (2)求解探索性游戏一位教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提问:“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学生虽然经过冥思苦想,但怎么转化还是一筹莫展。正在这“愤”“悱”之时,教师马上让学生用“剪”和“拼”的方法进行学具操作,学生精神振奋,纷纷举起小手回答:

    生: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来计算。

    生:因为拼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原平行四边的高。

    生:虽然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而它的面积大小没有变。

    生:因此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为:底×高。

    师:说得好,掌声鼓励!(一阵热烈的掌声)通过操作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人人动手参与操作,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经过研究、探索,很快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又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收到较好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设计求解探索性教学游戏,它能使学生把知识的获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相联系,在游戏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从而掌握正确的概念。

    (3)复习巩固性游戏一位老师在教《速算》时,采用了“玩扑克与学数学”的教学游戏。

    这位老师深有体会地说:“我教数学速算时,总有一部分同学算得慢,时间长,误差多。”后来这位老师发现班上的马云每次速算都准确迅速,而且计算从来不出错。老师询问了她:“你为什么能这样迅速地解答问题?”她说:“我每天回家都做扑克游戏。我把扑克牌里的4组JQK都抽出去,用剩下的4组1~10进行加法口算,做连续加,中间不出错;而且要求快速记时,一开始我做一个完整的练习用2分钟,后来用1分钟……现在仅用40秒钟左右。”老师听后觉得不妨试一试,于是做了布置。第二天上数学课,讲到速算,老师让马云说出自己的做法,同学们情绪高涨,都想试一试。于是老师让同学们都拿出预先准备的总数40张的扑克牌,同学们跃跃欲试。老师说:“先请马云表演一次吧。”大家呼啦一下围住了她,屏住呼吸,几十双眼睛盯住她的手。只见她沉稳地洗过牌,飞快地抽出,迅速地计算,每个得数都准确无误,当她得出最后一个数时,一看表:39秒!大家一下子欢呼起来!王明平时很稳重,大家让他先算,真是一点错也没有,但是时间却长了3分钟。同学们纷纷练习了一番,速度大大提高。最后老师启发大家总结了这样玩扑克的体会,学生有的说:“这种玩法,可以锻炼我们思维的敏捷性,计算的准确性。”有的说:“这种玩法有兴趣,持之以恒地练习能磨炼意志。”

    这种方法不仅在课堂上能使教学掀起高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发智力,老师让学生们把此方法搬到家里天天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的速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有的同学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

    这样的游戏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使学生置于紧张愉快的氛围之中,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赛”中增长了勇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语文课中的教学游戏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内容丰富,语言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语文时,兴趣的作用显得更大,其学习往往随兴趣而迁移。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什么时候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就上得轻松,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乐而忘返;反之,学生学习情绪就沉闷、事倍功半。

    既然如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了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从家庭、幼儿园来到学校,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然而他们的年龄特点还是爱玩好动,是以玩耍为兴趣。那么怎样把玩耍兴趣转变为学习兴趣呢?游戏教学就是最好的桥梁。

    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遇到的第一难关。为了突破这一关,教师在教学复韵母ɑi、ei、ui时,设计了“排队上车”“呼叫名字”“打电话”三个教学游戏。

    老师请几个学生上来做“排队上车”的游戏,要求他们从高到矮排着队,一个个按着次序上车。孩子们欢快地做着游戏,从中学会了ɑi(挨)的韵母。

    吃晚饭了,小伙伴们还在弄堂里玩耍着。“妈妈”扯开嗓子大声呼喊:“××,快回家吃饭了。”“ēi(哎),我来了。”一个个孩子随着“母亲”的呼叫声答应着,ei的复韵母就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了。

    “打电话”的游戏更是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叮铃铃,电话铃声响了。“uí(喂),你是谁?”“我是妈妈,今天厂里加班,我要晚点回家。”ui(喂)的声音不断地在教室里响起,同桌的两个孩子互相打着电话。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认识了复韵母ui。

    直呼音节时,老师设计了“邮递员送信”、“我叫××”、“呼一呼,找一找”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孩子们掌握了三个复韵母的呼读方法,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在呼读音节的练习中,老师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

    老师在桌上放了一大堆东西,有杯子、白菜、乌龟模型、白粉笔……老师出示了音节“bēi”,一个小女孩抢着呼出这个音,又立刻走上前去把杯子高高举起说:“我的杯子与你交朋友。”然后,学当小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呼读bei这个音节。老师又出示音节bái cài,这次一个小男孩马上抢着呼出“白菜”,并且快步上前把白菜高高举起说:“我的白菜与你交朋友。”然后又带领同学们一起呼出“bái cài”的音节。

    就这样,孩子们都争着抢着到前边举实物,与音节交朋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呼读音节找朋友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直呼音节,还认识了事物。

    复习巩固阶段,老师设计了“摘果子”的游戏。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红红的苹果上面写着一个音节,哪一个学生能呼读出一个音节,他就能摘下一个苹果。

    一张张卡片,一个个形象的实物,一次次演示的动作,构成了一节愉快的拼音教学课。在这样的课上,孩子们对知识充满兴趣,对认知具有迫切的需要。大脑形成了最佳兴奋中心,对知识的反映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

    3.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游戏一位老师在教学《要诚实》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要诚实》一课的思想内容,初步形成诚实的道德观念,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引进了教学游戏,以玩、听、讲、辨四步展开教学。

    第一步:把《画鼻子》的游戏引入教学,为学生创设表现一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当道德角色。黑板上画有一个没鼻子的人头,老师把几个被蒙上眼睛的学生请上前来,给没有鼻子的人头像画鼻子。有的把鼻子画到了嘴上,有的则画到了耳朵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最后,老师叫到课代表,故意把他脸上的遮眼布弄得薄些,系得松点儿,使他一下就画正确了。同学们热烈鼓掌,但课代表却不好意思起来。老师问:“你画对了,为什么不好意思呢?”他坦率地讲出了实情:“是老师给我系的蒙眼布很薄,所以我能透过薄布找到准确的位置。”老师表扬他说:“他这种行为就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我们学习、做事都要讲诚实。”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课课题——《要诚实》。

    板书课题后就进行第二步:听《要诚实》录音故事。故事是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公公,十分疼爱自己的两个孙子,一天,老人拿了些花籽对他们说:“你们拿这些花籽去种吧,谁种的花最香最美,我就喜欢谁。”兄弟二人拿了花籽分头去种,鲜花盛开的时节到了,老大捧来芳香美丽的鲜花,而老二却空着手回来。他对爷爷哭诉说:“我的花籽一颗也没发芽。”谁知老公公却爱抚地夸他是最可爱的孩子,种出了“最美丽的花”,原来老公公交给他俩的花籽都是炒熟的,根本不可能种活。小孙子诚实,开出了诚实之花,大孙子感到十分惭愧,决心向弟弟学习。同学们听后,初步明白了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纷纷表示要向弟弟学习,做个诚实的孩子。

    老师趁热打铁出示第三步:夸夸咱班上的小诚实,他们思考片刻,便议论开了。有的说:“同学拾到笔、橡皮就放到老师的桌子上,很诚实。”有的说:“一次,同学拾到一个装有5元钱的纸包,他按着纸包上的班级、姓名找到了那个同学,当面把钱交给他。”……同学们越说越热烈,有的还主动谈了自己过去不够诚实的地方。老师告诉他:“改正错误仍然是个诚实的学生。”

    老师设计第四步是采用投影,看图辨析,通过不同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识别能力。第一幅图是小牛看到同学踢球,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应该劝这位同学去老师那承认错误还是摆手说不知道呢?同学们选择当然是后一种。第二幅是小牛写字把墨汁弄到前桌女学生衣服上,是隐瞒不说还是向她道歉,同学们这次选择更加肯定,所谈认识更加深刻。

    就这样一堂思品课在说笑看图的游戏中结束了,虽然课上得很轻松,但同学们却受到深刻教育。可想而知,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情趣,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游戏之中。

    4自然课中的教学游戏在自然课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遐想,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游戏教学也是一种激起学生好奇心,诱导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一位老师讲《空气的性质》时,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游戏。

    一上课,老师问:“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空间有没有空气?”(学生四处张望)老师又说:“空气在哪里,大家找一找?”(学生左顾右盼)“噢,没找到。”老师说完就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用橡皮筋扎住口。“怎么样?”老师问。同学们响亮地回答:“塑料袋都鼓起来了。”老师让学生用手拍一拍,同学们一齐拍了起来。只听“劈啪、劈啪”,鼓起来的塑料袋一个一个地破碎了,教室里一片笑声。老师问:“塑料袋为什么会破碎?我们听到的响声又是怎样发出来的?”学生齐声回答:“塑料袋里有气。”老师又问:“这是什么气?”“是空气。”学生说。“我们为什么看不见,也闻不到呢?”老师接着问。这时同学们情绪十分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位男同学抢先回答说:“因为空气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一阵热烈的掌声。

    就这样,空气性质的难点,便在活泼的游戏中迎刃而解了。同学们自始至终处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在玩中悟理,在乐中求知,似乎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5.美术课中的教学游戏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求新心理,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美术课中的教学游戏就是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位教师为了让二年级小学生进行巩固侧面行走人物的画法,又能让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的生活,通过美术课体验到新奇和快乐,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在春游后的第二天安排了这堂美术课。课上,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发给每个同学几支彩粉笔,然后以班长为排头,每人占一块方砖,排成单行。让每个学生在前面的方块上,根据老师教的画侧面行走人物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服装、发型特点,画出自己侧面行走的形象,全班所画人物要面向同一方向。同学们按要求专心画起来,待同学们画完,老师宣布全体起立退后一步。啊!奇迹出现了,地面上的一个个画像变成了一行排列整齐的队伍。同学们见了,不禁脱口而出:“这不是咱们二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吗?”老师说:“对,这就是我们二年级二班。班长,请你在画面上的你的手中加上一面队旗,咱班的队伍就更神气了。”接着老师又对全班同学说:“昨天我们游颐和园,见到了那么美的风景,如果把这些美丽景色画在我们队伍的周围,一定很漂亮。”于是,同学们便纷纷蹲下又画起来。不一会儿,画面就出现了连绵的群山、昆明湖、十七孔桥、长廊、游艇、玉兰花、小鸟……老师再次让同学们退后一步看画,刚才的“队伍”又变成了一幅有人物有景物的画卷了。同学们高兴极了,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发出“哇!”的一句惊奇的声音。

    老师趁热打铁地说:“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于是同学们交头接耳,你一言我一语,最后一致通过,取名为“春游图”,并把一三个字写在画面上,并添上了落款“二(2)班全体同学。”同学们笑着、跳着、拍着手围在这幅集体作品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欢乐的笑容。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仍然围坐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

    通过现场绘画教学游戏,学生生动、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加强了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当然,美术课教学游戏的形式很多,这些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促其形成教学高潮,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总之,教学游戏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公正文明地做人等等,在掀起课堂小高潮的同时,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真是一举多得。

    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

    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到底有什么奥妙呢?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这种技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集中地演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适时地“抛”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就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广泛参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够形成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

    名师在设置悬念时往往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才能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我们先来看一位王老师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在学习《碳的几种单质》一节时,王老师对台下的学生说道:“同学们,今天我带了一把玻璃刀,有哪位愿意借给我一支铅笔用用呢?”

    前排的一个学生立即将一支铅笔递给王老师。

    “大家都知道,玻璃刀非常锋利,只需轻轻一划,就能将一块玻璃一分为二。你们知道玻璃刀的刀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台下的学生有的说是钢铁,有的说是一种特殊的材料。

    王老师没说出答案,接着问:“大家再看这支铅笔,你们知道铅笔芯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石墨!”一个学生抢着回答。

    “对,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而玻璃刀的刀口则是用金刚石做的。”

    “金刚石?”学生们好奇的重复道。

    “对,是金刚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天然物质,而组成铅笔芯的石墨是最软的物质之一,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不会吧,如果真的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话,性质也应该相差无几啊。可是为什么一个这么硬,而另一个那么软呢?”

    台下的学生一个个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看着王老师,期待着她说出答案。

    “好,同学们想知道答案的话,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片断二:

    在学习盐类的性质时,王老师事先在讲台上准备了一杯不知名的溶液,一个小铜片,一支细铁丝。

    然后,她指着手中的铜片说:“同学们,你们中有哪位能在上边画出一只小企鹅呢?”

    台下的学生面面相觑,怎么可能?又不是一张白纸,除非用刀子在上边雕刻。

    见学生不语,王老师面带微笑地说:“大家看我的!”

    说着,用一根细铁丝在杯子中的溶液里搅拌了一下,让铁丝上沾满溶液,然后在铜片上勾勾划划,几分钟后,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就出现在学生面前了。

    “哇,真像我QQ聊天时的那只企鹅!”

    “老师,这是什么魔水?”

    王老师看着台下七嘴八舌的学生,说道:“大家安静了,想知道我用了什么魔水吗?现在我们开始去寻找魔水,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盐类的性质,刚才用的魔水就是一种盐……”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却具有共同性?看起来办不到的事却在老师手里变成了现实?于是,王老师的课就在充满疑问,让人无法释手的氛围中开始了。

    如果王老师换一种方法呢?毕竟我们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要求老师在在讲述碳的单质时一定要用实物来说明,也没有非得让老师练得一手在铜板上画画的“绝活”!

    王老师完全可以一句带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碳的几种单质,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动接受如下的概念:“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性。”可这样一来,他们的印象就仅限于这几行文字,而在头脑中却缺乏现实的例证。同样,讲述盐类的性质时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句话,没有了前边的悬念作铺垫,王老师的课充其量只是最一般的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如果没有了前边的悬念,王老师还能起到这种让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王老师的课妙就妙在,他特意设置的悬念,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疑问,生出诸多好奇,无疑会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原因的思维要求。

    同时,课堂上的悬念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愉快地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探索化学知识的情境之中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设置悬念呢?

    设置悬念,要在“巧”和“悬”上下功夫。“巧”,就是要求新、求异、求活,所设悬念要在学生的意料之外。“悬”,就是要让疑点突出、鲜明、耐人寻味,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教师要只设疑,不回答,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深入思考,寻求答案,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

    一、巧引课题巧引课题,就是教师设置的悬念要巧妙引出教学的题目或相关的内容。设置引入课题的悬念,要能提携全篇,力求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管中窥豹,沿一点而知全貌;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形式,尽快使学生染上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

    一位教师教《石钟山记》,引入课题时,他是这样设置悬念的:“一座山,却以石钟命名,其中有什么奥秘?不仅我们,早在千年前的苏东坡也产生过疑问,看看他是怎样帮我们解开这个谜的!请读《石钟山记》。”学生听了,顿时感到惊奇,怎么?一座山,命名为石钟山。是山的形态像钟呢,还是另有别的原因?这里肯定有个谜。是人为的谜呢?还是自然之谜?古人苏东坡和它有什么关系?他能解开这个谜吗?学生带着种种疑问看着老师,看着周围的同学。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采取了共同的做法——迫不及待地拿出课本,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这位教师仅仅用短短两句话,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石钟山的名字的来由,深藏着什么奥秘?千年古人与它又有什么联系?学生揭开这个“谜团”,也就揭开了千古之谜,领会了全文的内容。这个悬念,可谓以点带面、纲举目张。再者,教师以解“千年之谜”为悬念,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兴奋、活跃,以积极的思维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奥秘。

    一位教师教《阿Q正传》时,一上课,就说:“在本世纪的20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篇震动整个社会的小说。这篇小说还在报刊连载的时候,就使那些‘正人君子’、富贵豪绅惊恐万分,以为小说写的就是他们自己,纷纷要求追查作者。小说连载结束后,很快被译介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直到现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还被人们作为‘精神胜利者’的代名词。那么,这是篇什么小说呢?”正当学生兴致勃勃的时候,老师转身写上了“阿Q正传”四个字。接着,他再进一层设问:“小说写了哪些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小说的部分章节吧!”有关小说的轶事,经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绘,学生已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滋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迫切希望知道《阿Q正传》的全部内容,所以迅速地打开书本,如痴如醉地读起来,教室中“嗡嗡”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是什么魔力使学生如此活跃和有兴致呢?是老师设置的“小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力量”的悬念所致。

    一位教师在教《磁铁游戏》时,先出示了一个盛满水的汽水瓶,瓶底有一颗小铁钉。

    他微笑着面对学生:“请同学们想想办法把瓶里的小铁钉取出来,行吗?”同学们兴趣盎然,望了一下汽水瓶,眨了眨眼,纷纷举手发言。

    生1:“把汽水瓶倾斜,先倒出汽水再弄出铁钉。”

    生2:“用铁丝做成夹子,将铁钉夹出来。”

    生3:“把瓶子打碎,把铁钉捡起来。”

    ……这时,老师又提出了条件:“如果身边没有另外盛汽水的容器,也没有铁丝,又不准将瓶打碎,还不准将汽水弄脏,怎么办?”

    学生议论纷纷,苦思冥想。正在他们情绪高涨而又苦于无奈的时候,教师笑了,他只拿了一块磁铁,说:“老师这里有一样小宝贝能把小铁钉取出来。”说着,他只把磁铁向瓶口一放,铁钉便倏地飞出了瓶口。

    “啊”的一声,学生恍然醒悟。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好办法,是磁铁!”“对!用磁力就能干净利索地把铁钉吸出来!磁铁吸钉子不会打碎瓶,也不会弄脏汽水,这个办法真好!”“磁铁真有用处!”“磁真有力量!”同学们都被磁铁的妙用吸引了。他们的感受也在激动的话语中尽情地流露出来。很多同学下座去看磁铁,用手去摸磁铁,用小刀、文具盒去碰磁铁,其余的同学则打开书去寻找磁铁的知识。同学们的大脑中只有“磁铁”了。

    这位教师利用了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了“将汽水瓶的铁钉取出来”的悬念,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悬念引来的兴奋,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但思维定式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只考虑用一些常法解决“瓶底的铁钉”问题。教师提出了几种假设,限制了条件,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障碍,因为他们的认知结构中还没有能够在特殊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知识积累。在学生苦于无奈,渴求新知之时,教师亮出了磁铁,吸出了铁钉,这个举动把教学推向一个小高潮,学生兴奋了,情绪高涨了,思维被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立刻会出现多种思考:它有什么功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在这样的思维状态下学习,目的明确,内驱力大,持久性强。

    二、巧指核心巧指核心,就是教师设置的悬念要直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可以使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教学的关键处,要么是文章的中心,要么是数学的概念,要么是自然的原理,要么是政治的观点……教师巧设悬念,直指中心,把教学的重点、知识的难点、学生的思路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情绪都通过巧妙的悬念,有机地聚焦到一个点上,使它们聚合、撞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某教师教《孔乙己》这篇文章,就在直指核心处设计了两个悬念。他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鄙薄的‘苦人儿’的形象的。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罗回忆,鲁迅先生在他自己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我们仔细学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接着,老师又提出第二个悬念:“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流出同情的泪水或感到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

    全班学生凝视着老师,回味着他的一句句沉重的话语,他们感到惊异,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每一个学生都慢慢地拿起书,轻轻地读起《孔乙己》这篇课文来。教室里读书的声音,时高时低,此起彼伏。大家都埋头读书,全神贯注。读书声渐渐小了,可同学们讨论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声音越来越响。大家都在不停地争论,为什么读《孔乙己》却在心痛?而且是刺痛?孔乙己的艺术形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意义?教室中无论男生女生,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在急切地寻找答案。

    这位教师创设了一个直指文章中心的悬念,即,“苦人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孔乙己的悲剧为什么让人感到内心的刺痛?这两个悬念化做了一种强烈的需要,驱使全体学生急切地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使学生掀起一个学习的小高潮。在这个高潮中,学生沿着教师指明的方向学习,就能从书中直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位中学生物老师给学生上一节实验课,他步入教室,拿着许多枝条,神秘地向同学们说:“上课前,我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的溶液里,放在温暖而有阳光的地方晒几小时,可是,现在拿起来一看,红色的液体不见了。哎,红色躲到哪里去了呢?”老师表现出着急的神态。学生愣了,随后又纷纷议论起来,谁也猜不透红色跑到哪里去了。这时,教师把手中的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学生们兴趣极浓,情绪高涨,一个“躲”字使他们急于寻找奥秘。学生迅速抓起枝条,放到自己的眼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地看了个遍。他们议论着,相互比较着手中的枝条,非要从中找到答案不可。渐渐地,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发现了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木质部变红了,同学们陆续都发现了这一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翻起了书本,查找原因。“找到了!”一个人,后来是所有的人都发出了这一声音。“木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的溶液。”一个学生迅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导管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有了几个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同学们欣喜若狂,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这位教师组织教学非常成功。课上没有沉闷的气氛,没有思维的惰性表现,有的却是课堂的活跃,思维的活跃。这种活跃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紧紧围绕知识的难点,教学的重点展开的。教师的目的性强,教学的指向性明确,悬念直指教学的核心——认识导管有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学生寻着这一线索,立刻找到了悬念的答案,也掌握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这样的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妙结尾巧妙结尾,就是教师用新奇的悬念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或提炼升华,以此结束一课教学内容,使教学掀起一个小高潮的方法。

    巧设悬念,破译悬念,作为教学的结尾,会给学生以助动力,驱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消除学习的疲劳,克服惰性心理,使思维再次进入积极的状态。

    宋雨章在教《坐井观天》时,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小鸟劝青蛙跳出井口,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天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异常兴奋,一番思索后,便争相举手,各陈己见。

    生1:(抢先站起来)青蛙露出自信的神色,半睁着眼睛,摇了摇手,仍然坐在井底。因此,它看到的天还是井口那么大。

    生2:(赶紧接上去)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狠狠地吸了一口气,撑起两只手,两脚猛地一蹬,跳出了井口。

    生3:(没等前面同学的话音落下)青蛙跳出了井口,它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看,“哎呀”了一声,惊奇地说:“小鸟姑娘,你说得对,天果然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要是不跳出井底,怎么也不会相信你们的话。

    ……就这样,学生一个接一个,争着抢着站起来发言。他们依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各自述说着独到的见解,发言热烈极了。

    宋老师设置的这个悬念,符合教育科学,适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它非常巧妙地扩展了教材的空间,延续了青蛙的有趣故事。因为,学生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对井底之蛙的形象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再沿着教材的内容线索,设置一个展开性的问题,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巧妙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深入地想象和思考,就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青蛙的保守或变化,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步入“发展区”,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动教学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又如,一位教师教《磁铁》一课,在讲了磁铁的性能后,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

    “一天,小英帮妈妈拿米做饭,不小心把一盒大头针翻在米缸里。她很着急,这米怎么能做饭呢?没办法,请大家帮她想个好主意吧!”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慢慢拣,不着急。”有的说:“不要忙,好好帮助她。”但是,有的同学经过细心思考,非常自信地说:“用磁铁把大头针吸出来!”“对!”“这样吸得又快又干净!”“好办法!”同学们眉开眼笑地呼应着,每一个人都汇入了这教学的高潮中。

    这时,老师笑了,拿出实物,演示了一遍吸大头针的过程。教师把米缸里的大头针吸出来了。同学们高兴得拍手叫好。

    教学中,教师非常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一盒大头针翻在了米缸里。这个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为之一震,有力地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消除了学生的学习疲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它导向性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有效地巩固了学习知识,发展了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把教学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悬念设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提高老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但是,凡事都是两面的。悬念只是为了创造一种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设,其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到将要讲授的课本知识上来。倘若学生对悬念本身的兴趣超过了课本知识,那么这样的悬念就成了真正的“悬念”了。

    想让你的课堂成为学生眼中的神秘之地吗,那么巧设几个悬念吧,让学生在你的“悬”而不答中跟着你走!

    直观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天空飘着一只彩色的风筝,牵着风筝的那根线在风中飘动,若有若无,带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有高山,有大海,有小草,有巨松……这个动画片太美了!

    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就是那个放风筝的人,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那根牵着风筝的线,引领着学生走进一片广阔的天地。

    如果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学知识时犹如看动画片一样直观,那该有多好。

    直观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所谓直观教学“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和词的基础上,而是依据儿童所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不管这形象是在教学进程中所感知的,还是儿童先前的观察所获得的,这样教学就在儿童的心灵中找到现成的形象,而教学就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我们每位教师所面对着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因而他们只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感兴趣,或者为教师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或是因奖励或表扬等,学生才会产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决定于自己的兴趣或心情,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突出,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直观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将会长久地、徒劳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20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会飞快地掌握它。你向儿童讲解很简单的思想,他不懂你所讲的;如果你对同一儿童讲解一幅复杂的图画,他很快就了解了。你可以试试把同样的事件讲给两个能力相等的儿童听:对一个儿童讲时用图画,对另一个讲时没有图画,然后你可以评价图画对儿童的全部意义。”乌申斯基的这段话道出了直观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从儿童心理活动及注意力上来分析。我们教师常常爱说这样一句话:“这个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所以学习不好。”看来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并能取得较好成绩。心理学家们曾经搞过实验,认为小孩子能主动地集中精力听讲,只有在上课12~20分钟时间内,这是有意注意,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我们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直观教具的出现与使用,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说,直观教学是符合儿童年龄与心理特点的。

    虽然直观教学法不可能是解决一切教学难题的灵丹妙药,但却是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之一。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直观教学案例:

    竺可桢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的著名教育家。他在《水的合成》一课中,就大量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法。

    竺可桢先是展示了几张山水画,画面呈现出黄河、长江、渤海、小溪、瀑布还有生活用水等。

    之后,竺可桢便开始调动学生的情绪:“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吗?这些水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它们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水。” “它们很美丽……”

    竺可桢循循善诱道:“是呀,我们生活中也在处处用水,处处离不开水,那么,你们知道水是怎么形成的吗?水的构成元素是什么?”

    学生们的积极性再次被点燃:“下雨就有水。”“空气中的小水珠凝结形成的。”

    竺可桢自然引出了下文:“雨是水,小水珠也是水呀,但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水的合成。”

    竺可桢将水的合成实验装置图挂在教室的墙壁上。“讲台上是水的合成实验要用到的器材,哪位同学能参照这个挂图,把装置安装好呀?”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把手举得高高的。

    这正是竺可桢要达到的目的:    “好,刘明、王芳,你们俩一起来做吧。其他同学在下面仔细看着,如果发现他们的错误,可以及时提出纠正。”

    很快,两个学生将一切安装妥帖了。

    竺可桢很是满意:“两位同学非常细心,做得很好。大家注意做实验一定要细心、认真,这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不然,一旦发生事故,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前面学习中我们就已经认识了水,大家说水的分子式是什么?”

    “H2O。”学生们高叫。

    “H是氢,O是氧,也就是说水是由H和O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解水,验证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竺可桢开始操作实验,一边讲解,学生则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当反应结束后,火自然熄灭。

    竺可桢提问:“反应完成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玻璃管中的气体少了。”“玻璃管中还有些气体呢。”“水面上升了。”……竺可桢说:“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但是H和O的合成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能看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运动吗?”

    学生纷纷摇头。

    竺可桢笑了:“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们欣赏到这一奇观。我们来看挂图,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的‘水的合成’。”

    当讲解结束时,竺可桢对着意犹未尽的学生们道:“大家清楚水是怎么合成的了吧,在点燃状态下,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才能形成一个水分子,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水的合成化学方程式了。现在,你们告诉我,水的合成化学程式是——”

    学生们一齐答道:2H2+O2点燃2H2O……一堂课,丰富而又充实,将微观的理论直观化,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课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观察教师的做法,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说明,填写实验报名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生厌倦,觉得上课索然无味了。

    竺可桢明显地颠覆了这一传统。他一改传统的做法,开课便展示出漂亮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程,其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在这一节课中,重点、难点的教学占用了将近二十五分钟时间,其中新知识比较多,学生此时无论从视觉还是从脑力上都开始疲劳,这时,就特别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新的刺激,使之保持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再次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竺可桢采用形象而直观的图形、图像,运用形象化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图像,并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图画及挂图的使用,将学生的学习环境转换到一个更明亮的空间。而且直观效果更佳,同时又可以避免大量板书,节约时间,做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效率。

    竺可桢的直观教学启示我们,在运用直观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文绘物,以物成文,培养学生静态观察力直观教学赞成描写身边的事物,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譬如当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写一篇说明文时,很多学生往往写不出来,主要是对事物观察不仔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时,你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在观察时如何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质量和观察能力。

    2以媒激趣,用媒引导,培养学生动态观察力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学生表演或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激发学生“爱学”的兴趣。

    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实物或图像,感染力、可视性强的“表演”或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像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形成学生视学习为乐事,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要说,有事要写。

    3减形去声,去头藏尾,有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多媒体材料或学生表演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理解或曾经历过的材料,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有体验、有话可说。要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对所选材料作适当的取舍处理。

    如对一媒体资料去声,让学生添加语言描写;去掉图像只留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绘出相应的图像。对某一描述性事件,去掉开头,让学生根据后面内容,说出事件背景;或去掉结尾,让学生根据前述内容想像和判断事件的结果。

    4以文富形,用情点形,有效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各科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其中,赋予文字以形态,赋予文字以生命,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得到升华和提高。

    如在讲《水调歌头·长沙》时,通过情形的点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怀;在讲“勾股定理”时,加入古代的勾弦计算,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王国的兴趣。总之,利用直观教学,直观明了,可以摆脱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能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特别是在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强化直观教学,可以蓬荜生辉,使沉闷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因此,聪明的教师应挖各种直观因素,并充分加以利用,相信你的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都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激趣,让学生更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

    课未始,趣先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乐学不倦。同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激趣艺术,掀起课堂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触发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激趣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以供教学中参考。

    一、以美引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生动的前提,美是兴趣的来源,是诉诸于直觉的感受,故可以说,生动有趣是美的再现、塑造和扩展。

    因此,在教学中,以美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美,将美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在教法上贯彻审美的原则。这样师生才会共同形成一种和谐优美的教与学的默契,从而达到孕美于教,以美引趣的目的。

    再从教学过程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这种过程从审美的主、客体的关系看,教学美包含着欣赏因素和创造因素;从审美对象看,教学美包含着内容因素和形式因素。综合以上因素,在教学中,以美引趣应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提供审美材料美的东西多是新奇的、形象的、直观的、具体的,可以凭着人的感观(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直接感受到的。因此,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学中的美,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些审美材料,这些审美材料必须具备形象性和可感性,它既有生动直观的感性形象成分,又有理性思维的抽象规定,这样,一方面把抽象的问题形象直观化,从而促进学生的感知速度;另一方面把“枯燥”的知识传授融在美的感受、鉴赏、表达与创造之中。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了注意力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事物真谛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述比例线段中黄金分割时,可提供审美材料:舞台上的报幕员站在什么位置报幕给人以美的感受?正五角星格外美观、大方、庄重,给人以神往、有气魄之感,这是什么原因?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使学生以一种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其实质。

    2创设审美氛围教师把情感注入到知识里面去,使情感和教学交融,就形成了氛围,在这种特定的氛围里,来培养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情感,这种氛围的形成,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产物,同时又是师生共同的审美体验。教与学双方共同沉醉其中,共享美感,增加学习情趣。

    3创设审美环境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是与知识结构同化的过程,课堂教学则是完成这种同化过程的一种中间媒介,审美的目的是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要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审美的过程中形成,就必须把教学过程创设为审美环境。情知教学论者认为,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主导下,使课堂结构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信息交流网块,使美的信息在师生之间来回流动,这样,有利于密切师生的关系,造成愉快的课堂气氛,把教学搞活。

    教学本身具有多种类型的“美”:线、形、体的美;和谐、对称、整洁、有序的美;思路清晰、多项传导、构思巧妙的思维美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上述三点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注意影响以美引趣的几种因素:

    1语言不规范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信息传播工具。课堂上的语言应在如何传输信息内容、让学生理解其语言(语言信息)和传输信息的实际效果(价值信息)上下功夫,课堂上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富有启发性,富有感染力。反之,只会使学生进入“麻木”状态,当然更谈不上以美激趣了,故切忌语言不规范。

    2表情冷漠表情是属于体态语言,它与口头语言一样,能被理解,试想在课堂上的交往仅限于口头语言,那将是乏味之极。事实上,口头语言只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姿态助说话,如眼睛的神韵、手臂的轻挥等等,态度活泼、表情丰富将会造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无时不受着美的感染。

    3比喻牵强教学中的比喻具有加强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扩大知识领域,促进认知速度的效果。牵强的比喻,只能把学生搞“糊涂”,甚至引向“歧路”。比喻的本身就是优美的、崇高的艺术精品,所以比喻要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耐人寻味,而且比喻要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和谐性,这样,才能达到趣味性和引人深思的效果。

    4提问不切有目的、有对象的适时地提问,可以引起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教师的提问应是美的交融,孕美于教。精心设问,其目的是以美去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它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已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所提问题目的明确,内容具有相似性、和谐性、逻辑性,切忌提问不切,违反审美原则。

    5板书草率好的板书就是优美的图画,是美的形象性、可感性的再现,板书应字迹工整,笔画均匀,合乎规范。从内容上看,应准确无误,内容精当,线索分明,重点突出;从形式上看,应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条理清楚。这样,具有内容美、书法美、形式美的板书不仅给学生笔记带来方便,而且给人一种优美的艺术享受,故切忌板书草率。

    在教学中,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艺术研究中,常常体会到:一个教师若能孕美于教,以美引出趣来,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喜悦的心情去从事学习。人爱美的天性在青少年时期尤为突出,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并艺术地展示出美的特征,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审美环境,为学生提供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良好条件,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仅如此,对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会收到卓效。

    二、操作激趣对少年儿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力所能及的,既动脑又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并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做到边动手、边想,有时还要口述操作过程,这样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习的乐趣。

    教“圆锥体体积”一节时,张老师是这样组织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倒水实验,这时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按要求进行操作,操作后学生发现三杯圆锥形容器的水正好倒满一个圆柱形容器(与这圆锥等底等高)时,很容易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教师拿出一个新的圆锥形容器,让两个学生与原圆柱容器做倒水实验,结果发现1:3的关系不存在,在学生感到奇怪时,教师又拿出一个新圆柱形容器(与新圆锥等底等高)进行第三次倒水实验,学生再次发现1:3的关系存在。教师这样安排,又一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样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大小存在1:3的关系呢?学生动手通过多次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对比实验后,自己发现了计算圆锥体体积的公式。

    这样,通过学生操作、思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新奇激趣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解,探求新的知识领域,永远保持一种求新诱惑力,这可以说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也是教学中的高超艺术。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们都认为,兴趣并不在于一眼就能看得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教学艺术的高超之处,就在于要善于在学生的面前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在各种事物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们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就越能奋发向上,这样,学习的兴趣就愈浓烈。

    激励求新,使学生获得求新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求新意和求新解的思维训练求新意、求新解的思维训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学习得更深刻,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大展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见地探索知识、理解知识,这是激发智慧的一种重要方法。

    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把牢底坐穿》中的一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坐穿”这个词,学生最初的理解是:“指把牢底坐透。”“指革命烈士毫不动摇的革命意志——宁坐一辈子牢,也不向敌人投降。”这样的理解和解释,是否已到此为止了呢?还有没有新的解释和理解呢?通过这样的“求新”,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坐穿,是指革命烈士的革命必胜信念——只要革命到底,斗争到底,敌人必定有灭亡之日。至此,也就是把牢底坐穿之时——敌人的监狱彻底毁灭了。”

    2善于鼓励和发扬学生的怀疑精神实践证明: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古人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求学就应该有善于质疑的精神”。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小就有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勇于追求真理,这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艺术。

    有一位语文教师在教《金杯之光》时,他要求学生认真弄清“天快亮了,袁伟民仍然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中国女排……为什么却如此惨败呢?”这句话中“冥思苦想”的含义,这时,有一位学生从《汉语成语词典》中查出,“冥思苦想”是形容不作调查研究,关起门来凭主观想象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位学生觉得这个解释与这个成语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不相吻合,如果按“词不离句”的原则,这句话中的“冥思苦想”,应是对袁伟民的热情赞扬,写他的彻夜不眠,探求女排在中美(秘鲁奇克拉约城)之战中失利的原因,应该是“深沉的思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此,他大胆提出了怀疑——《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完善的,为什么呢?因为“冥思苦想”的本义是“深沉的思索”,在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含有“关起门来凭主观想象解决问题方法”的意思。《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以特殊含义代替了本义,是有片面性的。事实证明,学生的大胆怀疑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对某些工具书,也不应该迷信。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我们一定要独立思考,要注意从多方面进行比较、琢磨,从矛盾中发问求解,以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求异思维的情境和条件良好的求异思维的情境和条件是多方面的。例如创造课堂民主气氛,鼓励大胆提问质疑、畅所欲言;或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好的提问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或者向学生提供训练求异思维的必要知识和材料等。

    有一位教师在教《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他感到文章作者指出“一切活的生物,获得食物只有两种方法:一种叫自养,一种叫异养”的说法,不够全面,因为生物尚有第三种觅食途径和方法,即自养兼异养。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点,他为学生准备了下述材料:《吃虫子的植物》、《吃荤的植物》等书籍,让学生阅读。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对课文作者的观点提出了补正。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求异的能力。

    4要经常训练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究求新让学生在探究新的知识领域中求得新的乐趣,这是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不可比拟的人类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就是力量,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启迪学生智慧的最高超的教学艺术。

    5关键之点,是要善于培养学生永远保持一种内在的求新的诱惑力教学的实践证明,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从内容安排和讲授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奇感、回味感、满足感,积暂时为长久,积微观为宏观——这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以保持一种求新诱惑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设疑激趣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的艺术不仅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思路,而且能在学生思维的平静水面,激起一连串思维的涟漪,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兴趣。

    如何在教学中设疑激趣呢?

    首先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之处设置疑难,使学生的思维知难而进,以激发智慧的火花。

    越是难点和重点,就越能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这些地方设疑和引起思考,就越能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使之觉悟,使之长进,这些就是设疑激趣之精要。

    有一位教师教《挺进报》时,他了解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涉及的时间长、人物多、事件又不是发生在一时一地,虽然课文的重点是写办《挺进报》和陈然与许晓轩这些人物,然而,在第9节中又出现了黄显声这个人物。为此,他就设计了这样的疑难:黄显声的出场与本文的中心是否有关系?他是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他的报纸是从哪里来的?这些疑难一提出,一下引起了学生注意和兴趣,教室里的气氛就活跃了。同学们经过议论,回答说:黄显声的出场,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与主题关系密切,不写这个人物,故事就不完整,也就不会引出敌人核对笔迹和查对消息来源的情节。至于黄显声的报纸来源,就更清楚了,他是赞同革命的民主人士,但也免不了被捕,敌人不肯放他,地下党团结争取他,他经常利用放风的机会到保密室去拿报纸,然后将它秘密转给陈然。可见这个人物与课文的线索关系密切,不能不写。

    其次要在学生思路容易堵塞的地方设疑。

    在课堂命题作文中,有些题目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思路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设法诱导、启发,从拓展他们思维的角度,使之不仅有话可说,而且非说不可,不说不快。有位教师谈了他这方面的体会,他说,有次出题《论“拙与巧”》,有位学生硬是在一节课中没写出一个字来,这位学生对他说:“老师,我多笨呀!我实在不知道怎样来写这篇议论文!”为了疏通这位学生的思路,他就针对这位学生学习外语比一些同学强的情况,启发这个学生想一想他在学外语时,为什么能比一些同学强,为什么一些同学外语成绩比不上他?这当中的优点和功夫是什么?然后让他写一篇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谈话材料交给老师看,过后,他告诉这位学生:这样的谈话记录材料,就是一篇《论“拙与巧”》的作文材料,其中你引用的“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就可以作文章的论点,再加上一些材料,就是一篇论说文了。这个学生受到了启发后,便写出了一篇约600字短文。

    第三要在“无”疑处生疑。要在学生容易忽视而又与理解有关的地方巧设疑难,使学生从未知无疑转化为渐渐有疑乃至过渡到节节有疑,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发现了疑难,就会在学生心理中激起兴趣,并满怀信心去解开疑团,使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在积极思维中存疑、释疑、长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上这样的情况:许多文章,特别是现代文,学生自己能看懂,有些甚至可以无师自通。其实,这些学生仅读得课本的文字,知其大概,却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善于在无疑中巧设疑难,教会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疑问,于平淡中见神奇,于平庸之中见绝妙。

    五、竞赛激趣争强好胜,喜欢游戏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培养竞争意识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激发儿童的争强心理去追求新知,探索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比赛情境,规定适当规则,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竞赛性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技能,提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竞赛是按照人们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而激发人们努力向上的一种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切泼曼和佛得尔对五年级两个小组儿童进行10天(每天10分钟)的加法练习的对比实验,其中一组是竞赛组,另一组是无竞赛组。由于竞赛组具有“为每天统计表上增添分数和红星”的诱因,成绩保持着不断进步,而无竞赛组成绩却有退步。可见,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鼓励进取,反对懈怠。但是,由于竞赛中获胜者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难免不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组织竞赛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不宜过多地组织竞赛,频繁的竞赛会失去对动机的激励作用,也会使学生负担过重;②采用适当的竞赛形式,避免过强的竞争性,如指导学生自我竞赛,从自己的过去与现在的进步中获取动力;③增多获胜的机会,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成功,如按学生的能力水平设高、中、低组,各组分别进行竞赛;④在竞赛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避免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

    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当前人脑的功能,只有10%左右被利用,还有90%的潜力有待挖掘。通过竞争可以引起大脑某些部位紧张,使处于“休息”状态的部位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为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创造了条件,引导学生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能促进学生用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比赛中,唤起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培养学生果断、顽强、坚毅和合作的精神,收到教学中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位数学教师每学期初发给每位同学一幅画,画上印有一棵大苹果树,平时,根据不同情况在学生的练习题纸上盖上小苹果或大苹果。同学则陆续将苹果剪下来,贴在苹果树上。为了激励学生争取得到苹果,编写了一首儿歌:“苹果树上结硕果,辛勤劳动才收获,成绩优秀结个果,看谁苹果多又多”。同学们将这首儿歌写在图画纸上。期末进行了评比,得苹果最多者,获“数学小博士”称号。

    在小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结合教学进行速算比赛、争夺小小巧算家、智力竞赛、计算接力赛和师生比赛等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六、模拟激趣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其知识的领域,让其个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可以采用“模拟式”教学艺术,即改变单纯由教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的固定模式,而去模拟生活中的某一特定场合,或戏剧中的某一相关片段等,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乐后有得。

    采用模拟式教学艺术激趣,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感性知识,形象生动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下面介绍几种课堂模拟激趣的方法:

    1表演模拟一年级学生年纪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语文学习中,面对枯燥无味的字词句教学,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教师可采用表演模拟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老师在分析《明明上学》课文内容时,重点抓住明明的动作形态来分析,反映明明在这么喜爱蛐蛐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上学,做到不迟到的表现。为此,课文的重点板书是描写明明捉蛐蛐时的动作形态的词语,如“听、走、扒、看、捂、追、扒、找、扒来、扒去、喊叫、走、拍、跑、看、笑”等。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词语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突出重点,教师组织两位学生到讲台一个扮明明,一个扮小文,按板书中这些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有顺序地进行模仿表演。要求将这些词语尽量表演准确,如发现有演得不够准确的,教师加以指导后再演。通过这样的模仿表演,不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明明对蛐蛐的喜爱,还渗透了写作知识。教师最后总结:今后我们说话、造句、作文等用词都要确切,表达要言之有序。

    2对话模拟英语教材中常有对话练习,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除解释翻译外,重要的一步是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和句型、短语运用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即模拟对话各方的语气、神态、特征等,则会使对话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乐于学习。

    有位教师在教学英语“Dustmen on Strike”时,先让学生预习,再对课文进行翻译,然后请三名学生来演“The Turuners”——特纳一家的三个成员:一名男生演年纪较轻的天真的男孩 Robert (罗伯特);一名女生演罗伯特的母亲 Mrs Trureer (特纳夫人);一名男生演罗伯特的父亲Mr Turner(特纳先生)。三人的对话各有特色:罗伯特天真活泼,快言快语;特纳夫人不知世事,多言多语;特纳先生深明事理,寡言少语。但为了告诉其妻子外界的情况,特纳先生却又不厌其烦地为她读报纸。通过对话模拟,对话的学生紧张、认真,观看的学生活跃、愉快。这样,有读、有听、有模拟,形式多样,富有魅力。

    不仅英语课可采用这一形式,语文课中许多课文教学亦可采取对话模拟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等方面获得多种效益,是较自由和经济的一种模拟形式。

    3象形模拟在教学中,对人对物的形象、声音等特征进行模拟,可以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有的教师善口技,能模拟出鸡、犬、马、羊的鸣叫声;有的教师善表演,能模仿出各种动作姿态;有的教师善方言,能讲出许多地方的方言俗语。将这些特长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我们称为象形模拟。

    有位历史教师善方言,在教学《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第十三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最后一部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的意义的认识,在讲述中,重点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这光辉的一日,他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庆祝典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他模拟毛主席的动作和语言语气:“毛泽东主席是这样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由于湘潭方言学得像,又把毛主席的高大形象和宏伟气魄模拟出来了,因此,博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4生活模拟社会生活是广阔的,都是可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某些生活片段,让学生进行模拟。美国许多中学在上法律课时,上课即是开庭,教室布置得和正式的法庭一样,师生们分别充当审判官、辩护律师、检察官、陪审员、被告、原告、书记员、法警。这是在课堂中采用“模拟法庭”进行教学的形式,不但法律课可以适当采用“模拟式”,而且其它课也可依据其内容进行仿效。为此,有的教师便创设了“课本剧教学法”。

    综上可见,模拟激趣法有其优点和特点:

    (1)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其学中有乐,乐后有得。

    (2)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动作表演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胆识和才干。

    (3)这种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德,得到美的陶冶。在模拟表演中,学生一般都要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与自己气质相近或相似的角色来担任,这样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发挥、发展。同时,让学生编、导、演,则会使其发现美、创造美、展现美,在活动中得到美的陶冶。

    (4)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曾对记忆作过这样的分类,他把记忆分为三种:红色记忆、黄色记忆和蓝色记忆。红色记忆是指那些给予我们强烈刺激、曾引起过我们兴奋的人和事、场面和细节;黄色记忆是指那些厚实而平淡如黄土地的人生流程;蓝色记忆是指那些隐秘的、浪漫的、不可告人而绝非邪恶的露珠般晶莹的鲜活体验。如果从这一方面说,模拟激趣法则会给学生留下红色记忆,这种记忆将较持久且印象深刻。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妨适当采用一下“模拟激趣法”,做一位真正的“教学艺术大师”。

    七、知识激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源泉之一,就在于认识新的事物,求得新的知识。他说:“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都是兴趣取之不竭的源泉。”

    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兴趣与求知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当教师把学生兴趣唤起之后,学生便会被兴趣所引,突破课堂的界限,走向课外的广阔天地,涉猎更广博的知识领域,一直向学问的苍穹进发,以焕发出灿烂的智慧光芒。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新颖的知识去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呢?

    1善于用惊奇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区域”

    在教学过程中,用惊奇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区域”,通过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一定联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惊奇感的引起,是由于在那些最一般的、没有任何特点的事物中,包含着意义重大的世界观真理的源泉,而“情感区域”的激发,正是由于揭示了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间的一定联系。因此,要激发求知欲,就要善于运用教学的艺术,引导学生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探求科学的秘密,以激发“情感区”。

    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正是这样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的。上课时,她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看看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星空、数星星,是怎样成为天文学家的,然后,通过电化教具,把学生带进绚丽夺目、变幻莫测的星海、星云之中,使学生兴趣盎然。至此,再结合课文,讲解小张衡是怎样通过观察,琢磨到星星的运行规律的,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星星是无穷无尽的,现在我们肉眼看得见的,只有三千多颗,还有很多的离我们太远,并没有发光,因此,没有被我们发现。那么,为什么天上的星星没有被我们发现?这都是科学秘密,希望你们仔细观察,认真探索。知识青年段元星,就是这样发现了一颗新星,张衡也是这样,才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的。

    正由于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观察星空,记录月亮的新月、残月,有几个小朋友还合作绘制了一幅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图,并发现了好几个星座等等。这样的教学,正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点燃智慧之火的一个范例。

    2要善于揭示未知的东西同新材料、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获得求知、求新的能力心理学的知识和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启发学生的兴趣,秘诀就在于揭示未知的东西同新材料、新知识之间的内在的深刻联系,让学生拿着教师教给的思想砖头,在谋划筹建新大厦的时候,知道应该放在哪里,并了解到整个大厦的结构及建筑起来的全貌,这是最重要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教学,就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揭示未知的东西同新内容之间的联系,以获得求知、求新的能力。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问一得三”。

    3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难,引导探究,激发求知欲,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以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如有一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时,有意识地把一堂课结束在“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这一自然段上,并向学生提示:这个细节在诗中起“一石三鸟”的作用,让学生在第二天的课上谈自己的看法。结果,“一石激起群鸟飞”,答案异乎寻常的丰富。二要善于质疑、析疑。如有一教师教《故乡》时,一学生突然提问,“一轮金黄的明月”,这色彩描绘得不大对头吧?李白的诗不是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吗?这应作何解释呢?教师不但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可贵精神,而且进而要求他在月圆之时考察一下究竟,这个学生经过仔细考察,得出结论:圆月初升确实色彩金黄。在老师的点拨启迪下,他进一步把鲁迅的月与李白的月做了比较,进一步明确,李白的“明月”着重写月光,而鲁迅的“金黄明月”则着重写色彩,它与“深蓝的天空”、“碧绿的西瓜”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从而烘托了小英雄闰土,并表现出“我”对闰土的崇敬之情。

    名言警句之真理篇 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卢梭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方志敏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

    ——约里奥·居里第六章磨砺你的教学语言

    越形象越生动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形象鲜明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就会使课堂气氛生动有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的形象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可见,儿童思维对于形象的依赖性。其实,即使达到理智年龄,往往也需要借助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抽象事物、词语、概念、定理等。否则,良好的教学效果便无从谈起。例如,小学语文《月光曲》一课中有“幽静”一词,尽管十分正确,但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若让他们描述“幽静”的情境时,他们往往无从着手。有经验的教师,则会紧扣课文进一步阐述:“请同学们想一想,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情境。”这里,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唤起儿童的思维表象,让他们充分地感知“幽静”这个词所表现的情境,从而更为具体地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有些教师不善于运用语言创造鲜明的形象,讲课从概念到概念,语言枯燥乏味,让人生厌,学生因而很难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更谈不上高效省力地掌握学科知识。这也从反面使我们认识到,重视教师语言形象性的意义。

    掌握下列几种方法会有助于使我们的教学语言更形象生动。

    1比喻法所谓比喻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使知识准确、清晰地传递给学生,从而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有趣。

    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就能够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授课,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某位数学老师在讲“点的轨迹”时,“什么是点的轨迹呢?”老师放开宏亮的嗓门说:“教科书上是这样写的:具有某种性质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学生们听着这近似绕口令的定义,迷惑不解,都皱紧了眉头。老师却不慌不忙,把小黑板一翻,扬起教鞭一指,将书的定义略加改动,读着:“一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学生的眉头仍然紧锁着。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定义,便运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他扬起右手,手中拈起一个蓝色的粉笔头,用低沉的声音讲道:“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刚刚从墨水瓶里爬出来的‘小虫子’。”其实,这个“小虫子”就是他手中的蓝粉笔头,学生们屏住气,一百多只眼睛盯住他的手,好像在看一个魔术表演。

    “现在,我们让这个‘小虫子’,距离定点A 30厘米爬行,它爬呀,爬呀,身后留下了点点墨迹,这就是‘小虫子’运动的轨迹……”噢,原来是这样,学生如大梦初醒,紧锁的眉头也展开了。他们情不自禁念着小黑板上的话:“一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同学们一边念着,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点和由这个点划出去的弧线。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理解轨迹的定义,就水到渠成了。教师用比喻性的语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神情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描述法描述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形象、优美、精辟的语言,渲染情境、概括要点、介绍教学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加主动,情绪就会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记忆就会牢固,课堂的学习气氛就会活跃。

    某体育教师在上“山羊分腿腾越”时,学生总感觉难度大,太复杂,所以,一上这种课,学生总是缩手缩脚。后来教师把这项运动的完整动作,编成“三字经”的形式进行讲解,教师上课时,一边做示范,一边讲动作要领:“快速跑,一阵风;上踏板,用力蹬;体前跃,伸臂撑;分大腿,肩猛顶;空展体,如燕飞;膝弯曲,落地稳;要机智,须果断;越山羊,永登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背“三字经”体会要领,一边实践操作,反复跳跃。他们在操场中,大声地背,来回地跳,一个接一个,一组接一组,每个人都异常活跃,连最胆小的同学也在地面上跳呀,背呀,一旦找到感觉,同样加入了“跳山羊”的行列。

    这位教师把深奥的体育术语和复杂的腾跃要领,演变成韵味十足、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讲给学生,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要求,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学生通过边背边做,很快理解了分腿腾跃的要领,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愉快地学会了“山羊分腿腾跃”本领,也把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3类比法类比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精彩的语言将同类知识或不同类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准确地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强化记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

    运用这种语言教学,学生就能将新旧知识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在比较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复习。

    如,学生刚开始学写议论文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皱起眉头,他们说议论文枯燥,难懂,不会写,很多教师一愁莫展,林老师却不以为然。

    林老师初次上议论文的辅导课,便一字一板地讲:议论文并不神秘。记叙文,主要在“记”,如实地记;议论文主要在“论”,摆出理由论。我三岁的小孙女也会做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棒冰给我吃,还带我到儿童公园去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类比结束。学生们像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议论文不难,有的说议论文竟然这么简单,有的说议论文看似深奥,其实并不复杂。同学们写作的兴趣立刻提高了,主动地拿出纸笔准备写议论文。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向老师要求写作任务:“老师您就出题吧,我们试试看。”“老师,我们不会比您的小孙女差!”“您出题吧。我们有困难您再帮我们。”

    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类比的方法,把记叙文和议论文加以比较,让学生明确了一个在“记”,一个在“论”的本质特征。又用一个通俗、浅显、典型的例子说明了议论文的几个要素,化解了学生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学写议论文的浓厚兴趣,使沉闷的课堂立刻有趣起来。

    4假设法假设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假设的一个事物,使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枯燥、难以把握的知识活化为形象有趣、可知可感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

    运用这种语言,能立即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领会要领。

    如,在上地理课程时,经常会遇到抽象、枯燥的数据,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的思维往往要受到抑制,更无兴趣可言。怎么办呢?

    一位地理教师在讲月球距地球大约38万千米时,是这样描述的:“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呢?假设有人乘每小时1000千米的飞机,从地球到月球得用16天;就是乘上目前最快每小时5500千米的火箭也得699小时;若以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从地球到月球还得13秒!”“竟然是这样!”学生听了,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到太奇妙了。他们在惊叹之中,立刻拿出了课本,不停地翻看,彼此议论着,交流着内心的感觉。

    这样生动、具体、形象的假设性语言,把抽象的、枯燥的地理数据变成了可知可感的,活生生的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便于理解,容易掌握。学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启动了,课堂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形象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感和动感,使人兴趣盎然,并能在记忆的荧光屏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你的语言有阳光的味道

    “要想让课堂有着春天的希望,教师的语言必须有阳光的味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而这种阳光的语言,应该是温暖的,是和煦的,却又必须能够提供生长的能量,能给予生长的能量,能给予生长拔节蜕变茁壮必要的滋养。

    我们先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翠鸟》一课的教学片段。

    学完《翠鸟》的一、二两段,准备开始学第三段,这时,于老师发现小庆先是打了个哈欠,继而又与同桌小声说话。

    于老师把他叫起来,十分认真地说:“小庆,请你去逮一只翠鸟。”

    小庆茫然不知所措。于老师再次认真地说:“你一定要去逮一只翠鸟,请不要推辞。”

    “到哪儿逮呀?”他可怜巴巴,紧皱眉头,不知如何是好,其他同学也都神色惘然。

    “你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

    大家忙低头看书,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就抢着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深。”而这,正是第三段的内容。无疑,小庆已读懂了。

    于老师哈哈大笑,问:“知道为什么让你去捉鸟吗?”

    小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因为我和同学说话。”其他学生都笑了,于老师说:“是不是还有点犯困?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有完成,却帮助同学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同学们,第三段告诉我们的正是翠鸟的住处……”

    于老师不愧是教育大家!面对课堂上犯困、和同桌说话的学生,他没有批评指责,而是一本正经地让他去逮翠鸟,借助这样一个幽默的举措,既帮助大家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疲劳的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可谓一箭双雕。

    由此可见,表扬和批评都是双刃箭,用得恰当、巧妙,可以为你在教育教学中披荆斩棘,开出一条明朗的路来;反之,则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创新的热情火花,更甚者会挫伤他们幼小的心灵!

    我们经常在公开课后听到教师这样的抱怨声:“这学生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明明知道的,也不肯举手,真是气死我了!”“学生启而不发,只好我一个人唱独角戏了!”……学生错了吗?能怪学生吗?

    请看下面的一则案例:

    一位老师在执教国标课本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一段“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就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请大家好好读读这一段,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学生举手,教师让其回答)生:我想问个问题,徐悲鸿每餐只吃那么一点东西,他不会饿出毛病来吗?

    师(露出失望的神情):你听清楚老师刚才的问题了吗?坐下去!

    (学生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整节课再也没有吭声)生:我觉得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

    师(表情严肃地追问):仅仅是生活清苦吗?(学生语塞,其他学生不举手了)师:徐悲鸿为了提高自己的画技,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你们感受到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了吗?

    看了这个案例,也许你和我一样,感到一份深深的失落,而且,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目前类似这样武断而激进的语言,充塞着整个课堂。在充满浓厚的火药味的课堂里,怎么会阳光普照,花香四溢。在这种情况,学生呢?抑或是麻木了,也可能是习惯了,不得而知(从没有人调查过),但我知道,假如我是他们中的一员,必然如坐针毡、脸发烫、耳发热、战战兢兢,只盼望着下课的铃声早点响起,如果真是这样,课堂上必是一片死寂。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对于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产生的错误,教师用呵护的眼光看待错误,也许错误会成为他们前进的阶梯,用宽容的语言去包涵错误,错误就会催动真知的诞生。

    语言表达要富于情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因而,教学语言应当充满情感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既不会让课堂生动有趣,更谈不上感染学生。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见过这样的教师,专业精通,学识丰富,也长于表达,但教不好学生。听他的课,讲课正确清楚,但渗透性差,学生很难接受,有人以为是教法问题,其实是教态问题。他们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却没有感情交流。冷冰冰的人也许可以很好地操纵机器,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此话是很有道理的。

    教师语言的情感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语言传达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情感。语言传达的情感,是指教师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把课文的各种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这情感,从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感觉作品的美。中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篇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善于“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然后“情动辞发”,把自己深深体验过的感情,通过复述、讲解和范读,完满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这种情感。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记得我教《珍贵的教科书》时,当读到文中的‘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时,我自己也动了情,我觉得自己也在全身心地呼唤着指导员,所以孩子们也和我一起进入了情境,他们读着读着,不禁热泪夺眶而出。”这样的语言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化于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之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语言表达的情感,是指教师在运用语言教育学生、沟通师生关系时,体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深厚的爱。如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富于创造性的举动,用热情洋溢、发自肺腑的话语加以肯定和赞赏,将会激励学生探求知识、奋发向上的热情。即使在对学生的批评语言中,也应该饱含深情,让学生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如果教师的语言倨傲使气、咄咄逼人,或者刻薄挖苦、冷嘲热讽,就只能造成学生感情上的对立,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女教师发现萨沙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写字写得不好,就提醒他说:“萨沙,写字的时候要动脑筋。”萨沙把头更低地俯在练习本上。过了一会儿,女教师看到他写错得更多,生气地说:“萨沙,你是在写字,不是在马路上玩!”这时候,和萨沙同坐的一个学生说:“老师,萨沙的外祖母死了,是昨天埋葬的。”“外祖母?”——女教师冷淡地说,“外祖母死了,有什么关系?外祖母归外祖母,但是学习必须认真!”这几句话使萨沙大为震惊。他一声不响,暗自流泪,教师再也没有去理睬他。在萨沙的生活里,外祖母是一个最亲的人,她的死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思想集中不起来,既不能思考习题,也想不起语法规则。这位教师的话是多么冷酷啊!从此以后,萨沙就恨透了这位教师,直到毕业。

    这位教师绝情的话语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是怎样的大啊!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没有对学生深厚的爱,也就不会有富于情感的语言表达。

    注意语调、音量、节奏的变化

    教师讲课的语调、音量、节奏的变化,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声音不平淡,抑扬顿挫,才能使教师的讲解、表述富有情趣,使重点突出,声音的变化也可以用来暗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使他们专注起来。

    请看某教师在上《沁园春·雪》时的教学片断:

    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采用配乐朗诵的方式,录音机播放雄壮的气势磅礴的乐曲,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朗诵。

    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学生全神贯注,沉醉于伟大豪迈的诗篇之中。由上阕抒情时,教师用声音的变化来暗示,注意音量放大,节奏抑扬突出。)师:面对如此多娇壮美如画的大好河山,作者引发了哪些联想?这一联想与雪景有怎样的联系?

    (这样,暗示了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他们自觉地调整坐姿,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学中教师的声音抑扬顿挫,快与慢适度变换,不仅有利于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利落的作风。

    因此,在教学中,要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就要注意语调、音量和节奏的变化。

    让教态充满魅力

    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中外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成就做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非语言和外加语言的提示作用。他们认为非语言的提示作用与我们身体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它传递着情绪和感情,并增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外加的语言提示指音质和音调的变化,以及使用适当的语气助词,它同样传递着情绪和感情,并形成我们的语言内容。

    非语言提示是教师教学中生动性的主要部分,教学的生动活泼基本上是由于不断更换对学生的刺激方式,不断引起和抓住学生的注意。有些课堂之所以枯燥乏味,主要是教师语言呆板,很少有身体运动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缺乏必要的手势协助等。

    要想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就要正确使用教态语言,让教态充满魅力。

    一、目光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非言语交际中,眼神传递的信息最丰富,使用占有率也最高。学生正是通过教师丰富多彩的目光,窥见教师的心境,从而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敬重或反感的情绪体验,进而形成这样那样的师生关系,导致或优或劣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目光注视的类型与次数被认为对课堂管理与教学目的影响最为明显。每当教师与学生的眼睛接触平均次数下降时,学生破坏课堂纪律现象就上升;当教师不断注视教室的每个角落,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次数上升时,课堂秩序就良好。目光的类型不同,会给学生不同的影响。冷峻的目光,使学生疏远感;热情的目光,使学生产生勉励感;轻蔑的目光,使学生产生逆反感。眼能传神,眼能达意,而且能传微妙之神,达复杂之意。而现行的班级教学中,一个班中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就要合理科学地运用自己的目光。

    1目光分配要合理美国昂塔里欧学院教育博士约翰·克勒观察了19位教师在课堂上一刻钟时间内,凝视时间超过30秒的注目方向,他发现:教师平均用44%的时间直视前方,39%的时间与他左边的学生交换目光,而“光顾”右边法是把目光的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他。要特别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对流”,以便随时调控,真正使教师的目光变成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的“控制中枢”。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习小组或个别学生学习时,往往过于专注个别对象,忽视对全班学习形势的观察,在小组指导和全班控制之间处理不当而影响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时,要经常用目光巡视全班,随时关注前后左右的不同位置和所有学习小组,处理好点面的关系,对全班的学习实施有效的组织指挥,以免顾此失彼或因小失大。

    2目光要面向全体学生改变只把目光投向优秀学生的倾向,把关切、期待的目光和微笑更多地投向后进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3改变目光注视的方法(1)改变“目中无人”的上课方式。有些教师上课时眼睛盯着课本或教案,很少看学生,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课堂,使学生兴趣大减,课堂纪律混乱。为此,教师要深钻教材,对教案烂熟于心,这样,走上讲台才可能放开课本与教案,而把目光全部投向学生。

    (2)提高目光注视的技术。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目光,要因时而异,因人制宜,要有助于教书育人这个总目标的实现。比如,对正在违反纪律的学生,需要投以严肃的目光;对做出满意回答的学生,应投以赞赏的目光;对性格内向、怯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投以鼓励的目光;对性格腼腆的学生,应避免较长时间的接触,防止其产生局促不安的情绪。

    请看下面某老师讲授《愚公移山》的教学片断:

    (完成课文翻译,落实有关实词讲法。教师走上讲台,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师: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愚公移山”这个成语?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的目光扫过每个学生,再问)师:从课文的哪些情节中,你能看出愚公那种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呢?(熟悉情节,为翻译课文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译课文过程中,通过目光接触,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对“且焉置土石”、“甚矣,汝之不惠”二句理解不明,教师及时板书讲解。)师:(板书)且(况且)焉(哪里)置(放)土石(画出语句的结构)甚矣,汝之不惠(同“慧”)(倒装句)师: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习惯放在动词之前,译时要放在后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倒装句要调整语序,“之”是主谓间助词,无实义,译成“你太不聪明了”。

    (讲解之后,教师个别提问学生译文,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先顺畅翻译,再落实调整个别词句。本课课文翻译进行得很顺利,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该例中教师在讲授《愚公移山》时,走上讲台“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学生”,表示要向全班同学提出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教师提出问题后,目光又扫视全体同学,暗示每一个同学都要思考这一问题。在讲解课文时,通过目光接触,发现有的同学对个别难句有疑惑,教师便板书难句,详细讲解,然后提问同学,用鼓励的目光,要同学大胆翻译。

    由于教师眼神运用得当,使课文翻译进行得顺畅,学生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好。

    二、表情达意人们往往能通过表情的变化,把某些难以或不宜用语言表达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感准确、精密地表达出来,所以,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教师面孔常常是学生最关注的目标。教师的面部表情一要自然,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的坦诚自然的真实形象;二要适度,脸色、形态的变化不可过分、过频,要嘻笑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三要温和,自己不好的情绪、心态不要透过表情带到课堂上来。

    请看某老师讲授《诗五首》。

    (教师面带自然的微笑,注视学生,然后提出问题)师:哪位同学记得诗歌的特点及它的分类?

    (学生一时想不起来了)(教师有点惊讶,然后温和地说)师:仔细想想,诗歌有哪些特点?(教师也作出展开思考的样子)相信有的同学肯定能想起来。

    (个别学生举起手)生:表情自然、亲切地读一首古诗来启发学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学生很兴奋,马上回答出了“概括性”和“抒情性”是诗歌的另外两个特点。教师脸上带着赞赏的微笑,课堂气氛温馨轻松,学生们读诗,背诵,进行得非常顺利)教师运用表情技巧时,必须目的明确,决不可变成无聊的打趣。运用表情,还必须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统一,要与教师的身份、达意的需要相称。

    三、头部示意教师的头部动作也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用点头或摇头等动作鼓励或调整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请看某老师讲授《论雷锋塔的倒掉》:

    师:这是一篇杂文,从“论”字入手,请大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层意思来论述的?

    生:从对塔的厌恶,《白蛇传》故事,塔倒后人民心里欢喜,法海下场罪有应得。

    师:(先微笑着轻轻点头)同学们课文内容把握较好。(再摇摇头)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我问题中的“论”字?作者论述了哪几层意思?

    (学生随着老师的启发,找出论述层次)生:1.论塔倒不可惜。

    2.论干革命是镇压之塔。

    3.论塔倒大快人心。

    4.论塔倒是历史的必然。

    教师深深地点了一下头,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

    该教例,教师在教《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向学生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够完整时,教师先是轻轻点头,肯定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合理成分,再摇摇头,向同学指出回答问题的不足之处,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圆满地回答出问题后,教师点头,鼓励学生。这样,就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手势助语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教学中运用手势,可以使教师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使语言更能传情达意,使学生通过视觉获得形象,增强美感。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如表示物体的形状、大小,事物的数量、方位、层次,再配合口语,便可以加重语气、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教师运用手势要舒展,大方,准确。

    请看某老师讲授课文《中国石拱桥》:

    (分析赵州桥的特点)师:赵州桥构造奇特,它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拱上加拱。

    师:对。(作手势)在长长的大拱之上,对称地各加两个小拱,这是个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学生从教师简明形象的手势中明确了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加深了印象,再回答这样设计的好处时,就得心应手)(教师启发时,在图示上加手势动作。如“增加过水量,减轻桥身重量”时,手向前推进,再向上抬,使学生对这一特点记忆深刻。回答最后一个好处时,教师伸出右手,在图示的四周景物与桥之间指点,学生立即领悟)生:这样的设计使桥的外观与周围景物配合得十分和谐,突出了赵州桥形式的优美。

    (提问离讲台较近的学生时,不要指指点点,因为自然舒展的手势要比生硬地点名与手指的指点,更能使学生产生被信任与尊重的感觉。伸开手臂,五指自然伸开,指示被提问的同学,说:“来,请你回答这个问题。”辅以亲切的语调和鼓励的目光,使师生感情亲密融洽)手势语一般可分手指势语、手掌势语和手臂势语三种类型。

    1手指势语顾名思义,这种手势主要靠手指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下面是一些基本手指势语的一般含义。

    (1)用来表示数字的手势。如伸一个手指表示“1”,伸拇指和食指表示“8”等。

    (2)竖起大拇指或伸出小拇指,前者表示赞扬、优秀,后者表示渺小、轻视、后进。教师评价学生时,应多向学生竖起大拇指,永远不要向学生伸小拇指。

    (3)五个手指由外向里收拢——表示凝聚集中。

    (4)五个手指由里向外张开——表示散开、松散。

    (5)五个手指用力向下收拢——表示控制、抓握。

    (6)手掌紧握,横向或……下伸出食指——表示命令、斥责,带有威胁性和强制性。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可用这种手势。

    (7)手指逐一伸或屈……表示计数或排序。

    (8)其他手指紧握,食指在空中画圆、直线、曲线或上下、左右、内外、快慢——表示事物的运动轨迹、过程或方向。

    (9)左手掌心水平朝下,右手紧握食指垂直顶着左手掌心——表示停止、暂停。

    (10)两只手平握胸前,两个食指在同一个水平高度由外向里合拢——表示两个事物运动、贴合、碰撞。

    2手掌势语(1)掌心向上表示真诚、客气、谦逊和尊重。

    (2)掌心向下表示命令、强制和要求。

    (3)掌心斜向上对着学生,由低向高抬起,是邀请示意。

    请学生发言或参与课堂活动,宜用这种手势。

    3手臂势语手臂势语是手指势语和手掌势语的延伸和扩展。例如,两只上臂自然下垂,小臂在胸前作左右、前后、上下运动,辅助有声语言进行指示、象征或说明,就与手势语和手掌势语的相同动作有相同的含义。另外,手指势语和手掌势语大多数情况下也要靠手臂的相对运动才能完成。除此之外,手臂势语也能传达各种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1)表示颂扬、称赞、向往和希望:向前上方展开双臂,手掌向上展开。

    (2)表示权威、自信和至高无上:将手背在身后,双手相握,昂首翘视。有些教师喜欢用这种姿态在学生面前巡视,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不可冒犯,很自然对学生产生压抑感和震慑力,也就难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自然就难以达到和谐共振。

    教师立运用手势语时,要注意:

    1要讲究手势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手势语,是一种艺术化的手势语,要自然得体,力求优美潇洒,不可矫揉造作,装模作样,使人感到轻浮和厌恶,也不可过于死板拘束,扭扭捏捏,使人感到压抑和滑稽可笑。

    在课堂上,教师的手势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奇。太少则死板,缺少生气和感染力;太多又显得琐碎凌乱,不利于内容的表达;太奇,则易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至于不雅观、不文明的手势,更应注意纠正。如遇确实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如搔痒,修饰散落的头发等,教师应利用回头板书或学生低头笔记时迅速解决。

    2保持协调(1)手势要与身体姿势、眼神、表情等协调一致。手是人体器官之一,而人体运动具有整体连贯性,手的运作姿态必然牵动人体其他部位。如果手势语与其他体态信号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一个教师用手示意右边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而身体和面部却朝着左边,用眼睛注视左边一位同学,岂不叫人疑惑?

    (2)手势要与口头语言协调一致。

    一是在运用时机上要与口头语言配合一致,防止脱节;二是在手势的运用上要与所表达的内容协调一致。如畅谈理想、展望未来、讴歌光明和鞭挞黑暗时,手势就具有象征性、情感性,动作幅度和力度应强烈些。而在叙述事情、分析比较和说明道理时,动作则应轻快舒展、流畅自然,幅度和力度不宜过大。

    (3)手势要与所表达的态度、情感协调一致。

    如表达急切期待、跃跃欲试的情感时可以摩拳擦掌,而不该背手踱步;表达悲痛欲绝的沉重心情时,应是捶胸顿足,而不该高举拳头或招手致意。这样内外一致,相得益彰,会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手势姿态的表现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3动作要准确手势既不能不伦不类,画虎类狗,或花样百出,也不能不讲分寸,过于夸张,而应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慎重使用。在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时而以自然大方、平静安详的姿势做一般性讲述,时而以柔和舒展的手势表现诗情画意,时而以急剧的挥拳表现满腔义愤和无情鞭挞。在这些教师的教学中,手势的运用很讲究节奏,决不搞得过频而使人眼花缭乱。

    4应当避免消极的手势课堂教学中的消极手势主要包括:指指点点或用粉笔头投掷学生、抠鼻子、揉眼睛、搔痒、敲桌子、拍黑板、捋胡须、理头发、手插裤兜、玩弄衣扣,以及女教师玩弄辫梢、发卡等。这些消极手势会严重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坚决摒弃。

    五、身体移动教师的身体移动(教师在教室内位置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有生气,并有助于感情交流和信息传递。教师恰当的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注意,使课堂有生气。反之,教师在课堂上身体位置不动,处于僵直状态,课堂气氛就会沉闷。

    课堂上教师的身体移动有两种:一种是在讲台周围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做练习、讨论、实验时,走到学生中间。第二种移动可让学生感到心理上的接近,能够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感情交流,还可以个别辅导,了解情况,解答疑难。

    请看某老师讲授课文《故乡》。

    (分析故事情节,落实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师: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从情节上看,小说可分几个部分?哪一情节是小说的高潮?同学们可以讨论后再回答。

    (学生同桌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听他们讨论的内容,对理解正确的学生及时肯定。在走动中发现有的同学对情节的判断依据认识不清,教师及时补充这样的问题)师:依据什么来确定情节的高潮部分?

    师:(进一步明确)最能突出中心,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部分,为情节的高潮。

    生:根据《故乡》这一课的中心,应把“我”与中年闰土相见,闰土叫“老爷”这一部分,确定为高潮部分。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在该教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共同探讨问题,密切了师生关系,增强了感情交流,融洽了课堂气氛。

    力求使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林语堂先生说:“幽默是人类心灵的花朵。”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明确地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一项社会学调研指出,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喜欢擅长说笑话的教师。的确,我们平日不难发现,学生不喜欢法官式的面孔,对威严型的教师往往敬而远之。他们喜欢风趣的笑脸,对幽默型的教师格外亲近、尊敬,这是因为富有幽默感的教师能随时通过教学操作传给学生“三味”:兴味、寻味和情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幽默不仅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能使学生在愉快欢悦的同时,深入思考,悟出“笑外之音”。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为自己课堂的生动有趣增辉添色?

    下面是一常用的课堂幽默技巧,供有兴趣的教师参考。

    一、婉曲释义根据教学艺术的需要,对某些概念、语词的内涵、外延作巧妙或歪曲的解释,即可形成独特风味的幽默。

    美国作家安彼罗斯·迪尔斯即利用释义这一手法编纂了一本不同凡响的《幽默词典》,对一些原先枯燥乏味的名词作了新的解释,使人读后对事物的本质有豁然顿悟之感,而且引人入胜,别有一番情趣和风采。比如,“政治”:指谋求利益而从事的公务;“外交”:指为本国而撒谎的活动;“和平”:指两次战争中的一段间隔;“坦克”:指超级大国用来拜访朋友的交通工具等等。国内有一位教师就很注意在教学中使用经婉曲处理的幽默语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找早恋学生谈话,用“男女间情感过近了”;说“偷东西”,是“没经主人允许拿东西”;说“骂人”,是“语言不文明”;说“打架”,是“武力解决矛盾”;说“考试作弊”,是“借助别人记忆材料”;说“旷课”,是“失去一次学习良机”;说“上课随便说话”,是“语言失控”等。

    婉曲释义法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巧用典故在教学中根据内容需要,精心设计或引用幽默诙谐的典故插曲,即可达到内容与典故相映成趣的效果。

    有位教师讲《捕蛇者说》,讲至最后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让学生看课文底下对“人风”的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为了加深学生对“忌讳”的理解,教师便着意夹叙了一个笑话:我国古代对于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依礼不得直呼其名,连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念出口,谓之“忌讳”。五代时有个大官叫冯道。《籍川笑林》曾记载冯道的门客讲老子《道德经》的故事。《道德经》开卷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因讳冯道之名,不敢读出“道”来,只得念:“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这一个笑话的使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忌讳”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课堂气氛的活跃或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行为乖谬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情境采取有悖常理的奇怪举动,其夸张荒谬的行为动作实为一普通常理而服务,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幽默效果。

    有些学生经常不自觉地把得数部分小数点后末尾的“0”留了下来。有一次学生板演,写成“48 2+168=650”。教师在订正时,突然从抽屉里摸出一把明晃晃的大剪刀,并问学生:“谁知道我要用这把剪刀做什么吗?”学生们都愣住了。教师接着说:“我要给这个得数剪尾巴了。”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全都笑了,果然在以后几次作业里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四、借题发挥教师在教学时就某一问题暂停其本义的顺向推进,而旁逸斜出作横向联系,借此题而发挥彼意,也能构成别有意味的幽默。

    鲁迅先生很推崇国外一些写得出色的文艺理论书,在阐述问题时“往往夹杂着闲话或笑话,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鲁迅先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运用这一方法。他讲《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的时候,讲到《西南荒经》上说有一种什么“讹兽”,人吃了就要说谎话。这时他很自然地插上一段生动的问路故事,说是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人走到岔路口向人问路,谁知甲说向东,乙说向南,丙说向西,三个人回答了三个方向,这真个叫你啼笑皆非。在这段活灵活现的讲述之后,鲁迅先生幽默地来了一句:“大约他们都食过讹兽吧!”于是大家哄堂大笑。

    看来这是一段闲话,但是闲话不闲,在这里,鲁迅先生借“讹兽”之题对旧中国的一种恶劣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抨击。学生们在哄然的笑声中,既加深了对“讹兽”的理解,又接受了严肃的思想教育,并且确实“感到格外的兴趣”,精神振奋,要往下听。

    五、刻意精细在教学中,教师将通常模糊定性论述的东西,刻意地加以精细定量描述,可产生喜剧性的幽默效果。

    有位教师在讲人生价值时这样描述人体的物质价值:“构成人体的水,足以装满一只容量为45升的水桶;人体里的脂肪,可以制造7条肥皂;人体中的碳,可以制造9000支铅笔;人体中的磷,可制2200根火柴;人体中的铁,可造2根铁钉;人体中的石灰,可足够刷两个鸡棚;还有少量的镁和硫……”教师“严肃认真”的精细论证,使人忍俊不禁。

    当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时,某教师一本正经地引用西方统计专家的数据:“假如一个人的寿命为60岁,那么他总共有21,900天。一生时间的用途分别为:睡觉20年(7300天),吃饭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1825天),上下班和旅行5年(1825天),娱乐8年(2920天),生病3年(1095天),等待3年(1095天),打电话1年(365天),照镜子70天,擤鼻涕10天。最后只剩下3205天,即8年零285天用来做有用的事情。”

    统计数据的“精细”程度,教师引证的良苦用心,不是很令同学们听后既享乐意又得教益吗?

    六、形象比喻形象比喻法就是运用某具体、线星、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费解的内容、使所说明的道理有趣味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位数学老师发现她的学生为分母、分子的位置搞错而愁眉苦脸。她笑着说:“同学们,小时候爸爸妈妈抱你们是不是把你们举得高高的,而他们在下面?所以写分数时,分子写在上面,而分母要写在下面。”

    借用形象比喻的解说,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学生一下子理解了常规教学不易讲懂的内容。

    七、借用谐音有这样一个案例:

    缪老师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向某班级上第一堂课。他先作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姓缪……”他正要板书“缪”字,不知从哪个座位上传来一声猫叫“喵——”,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面对这一不和谐之音,缪老师没有发怒,他神情自若地说:“同学们,先别忙着夸我‘妙’,从今天起,咱们一起学习,一段时间后,你们再来评价我究竟‘妙不妙’。”同学们安静下来,担心“暴风雨就要来临”的惊恐消失了,课堂出现了和谐的气氛。

    缪老师面对学生有意或无意的恶作剧,没有正面批评,而是利用缪——喵——妙的谐音关系,巧妙地引申发挥,机智地处理了师生初次见面就出现的不谐之音,融洽了师生感情,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了授课。

    八、错位曲解曲解幽默,是一种错位思维,在不违反同一律的前提下,在思维过程的某些环节中,对同一律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造成的错位,形成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通幽曲径,从而产生幽默。

    某校青年男教师爱生如子,学生经常到他家请教问题,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妻子先是不悦,等那群叽叽喳喳的小学生刚一离开,委屈了半天的她就发了火:“以后不许一个学生到咱们家里来!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显然,这句话被学生听到了,以后一连几天再没有一个学生来了。消了气的妻子觉得那天的火气太大,讲话欠妥,她对丈夫说:“你的学生会把我看成泼妇吗?”丈夫见状忙说:“不会的,他们把你看作活泼的妇女。没问题,他们不会来;有问题,明天就会来的!”

    第二天,果然家里就来了两位学生。妻子悄悄地问丈夫:“是你硬叫人家来的吧?”“我家务活做得少,你们师母太累了,一时性起就说不让一个学生到我们家里来。”丈夫说,“可她没说不让两个以上的同学来呀!其实,她是很欢迎同学到家里来的。”

    这位男教师把“泼妇”解为“活泼之妇女”,把“不许一个学生到咱们家里来”解为“没说不让两个以上同学来呀!”,使妻子顿消顾虑,使学生又来到他家。

    九、自我解嘲所谓自我解嘲法,即教师拿自己的缺陷、缺点展示于学生面前,并作自圆其说,以达到与学生缩短感情距离的目的。比如:

    一位小学美术教师的画技和教学业务能力都很出众,但貌不惊人。一次他上美术课,讲到色彩对比效果这一美术常识时说:“我是从来不与长得漂亮的人一块上街的,因为我的形象本来就有些对不起观众。”一句话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加深了对比效果的理解。

    一位身材矮小的教师到新任班级上课,走到教室就有学生失口而笑,调皮地故意反语讥讽:“呀,这么高!”教师见状后冷静应对,微笑道:“同学们,我曾因为身材矮小摔过几面镜子。今天我能够博大家开心的一笑,这证明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同学们之长来补我之短,努力提高自己。”

    这种自嘲式幽默实际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显示了幽默者超脱世俗虚荣的胸怀,对他人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十、编顺口溜法和“广告语”法所谓编顺口溜法和“广告语”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为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适当的时候适宜的情境下,巧编一些顺口溜和巧用一些广告语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一位政治老师上复习课时编了好些顺口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重复记忆。如:甲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乙马上答道:“按照规律向前奔。”甲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乙立即对上:“主观主义是祸根,唯心主义害死人。”甲说:“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乙对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利用这种顺口溜进行复习,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理解得清清楚楚,记得牢牢实实。又比如说,一位老师讲到社会用人中的不正之风现象时,用了“说你能,你就能,不能也能;说你不能,你就不能,能也不能。”

    这段顺口溜,效果特别显著。

    顺口溜生动风趣,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讲课时适时用一些比较幽默的广告词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位老师在讲“贪得无厌是资本家的本性”时引用了一则日本一家电影公司为一部专门介绍自杀方法的影片所做的广告:“喂——你失恋了吗?你在人生道路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吗?那么请自杀吧!本片谨向你提供最佳自杀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毫无痛苦,是一种美的享受。”同学们听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课堂上却立即活跃起来了,而且学生思维焕然一新。

    这则幽默性的广告的引用对形象地理解资本家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非常有帮助。

    十一、言行情结合教师的幽默教学多数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师通过格言警句、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可以创生出幽默的效果。其实,通过语言加上眼神、眼眉等的变化做出夸张的表情,必定能够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老师渲染的情绪情感中,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位音乐老师在教《过新年》时,开始并没有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力度和速度去演唱,只是让学生和平常一样哼唱歌曲。朗读完歌曲后,老师故意无精打采地打开录音机,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有气无力地随伴奏音乐唱了一遍歌曲,在猛然响起的锣鼓声中惊恐地睁大眼睛,倒吸一口气后又继续有气无力地演唱。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很快意识到这首歌要用热烈欢快的情感来演唱。

    当然教学中通过语言再伴以幽默的动作,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一位语文老师于老师在上《我爱故乡的杨梅》时,请一位学生读课文,让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情节。该生朗读得有韵有味,声情并茂,把同学们带进了静谧的果园,人人神情专注,个个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于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陆小军同学最投入!”同学们听了一愣。于是,于老师煞有介事地接着说:“我发现陆小军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同学们很快回过神来,发出一阵轻快的笑声。

    于老师又一本正经地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同学们大笑起来。于老师接下来还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课文能够像陆小军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我刚才都淌口水了,只不过大家没有发现而已。”这个时候,于老师故意地咽了好几次口水,同学们又是一阵响亮而开心的大笑。

    于老师课上体现出来的风格正应了德国的海因·罗麦所说的道理:“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

    十二、直落反差在教学中,教师将事情的进展与结果的大距离反差猛然抖落,可使学生在意料之外的惊异后禁不住发笑。往往是落差越大,效果越强烈。

    一位老师上四年级的作文课“场面描写”,他一走进教室,便微笑着要求学生背诵《神笔马良》这篇课文。学生背不出,无一人举手。老师降低要求,只要背出几个自然段也行,可毕竟过了这么长时间,这篇课文又不要求背诵,学生还是摇头。老师随便点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满脸通红,其余学生有的把头低下,有的无可奈何地望着老师。这位老师却严肃地对大家说:“谁坐得不好就点谁背。”大家立刻坐好,教师只好请中队长背……正当听课老师大失所望,认为这节课砸了锅时,这位老师笑着解释道:“我知道你们背不出,之所以要你们背是因为今天的作文内容是‘场面描写’,我想让你们体会一下背诵不出课文时的紧张场面,然后把它写出来。”大家顿时恍然大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十三、逻辑归谬对错误的言行并不正面指出,而是以此作为前提进一步演绎,得出一个不说自明的荒谬结论,从而暗示错误言行的错误之处,即是逻辑归谬法。这种教学幽默艺术因教师用幽默掩去直接批评的锋芒,会使教师的观点更易为学生接受。

    有位教师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出了个作文题目《放学路上》,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写一些虚构的俗套的故事,因而惊人地雷同。如果正面去讲评就只能说,这么多雷同,只能证明你们都是编造的。这样批评自然很正确,但并不一定有趣,也不一定能立刻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和教师在看法上一致。这位老师采用逻辑归谬的幽默处理,让学生自己感到虚构雷同的可笑。他说:“你们的作文,三分之一写捡到钱包交给警察,三分之一写在公共汽车上给孕妇让位,三分之一写扶老人过马路。别的不说,光说捡钱包,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上班下班走了这么多年,就没有你们那样的好运气,我怎么一次也没有捡到过钱包啊!”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这说明,他们立刻分享了教师的幽默,也接受了老师的观点。

    十四、抑扬顿挫抑扬顿挫法就是教师在陈述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轻重、快慢、停顿等方法取得幽默效果的方法。

    在讲“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时,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模仿街上算命先生的模样,戴上眼镜,扳着指头,装模作样地卜算,然后装出惊喜的表情夸张地说:“你的命真好——啊——(停顿)。明年一定能(重音)上大学(停顿),30岁发大财40岁官运亨通50岁荣华富贵……(连句快速)”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稍后,语气一转,正色道:“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这是臆造的联系。”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哲理,也懂得了看相、算命、占卦纯系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勾当。

    教育幽默应活而不野,奇而不诡

    幽默艺术是一种主要以语言为构建材料,以智慧和理性为内核,以美的形式为外观表现,以契机为催化剂的艺术形式,以其机巧、深邃、生动谐趣、可爱、可憎、可喜、可怒以及“短平快”的风格为人们所喜爱。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注意体悟一些幽默的构成、背景等,尝试着用幽默的办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比如上《小二黑结婚》时,外面锣鼓鞭炮齐响,学生们不住把头扭向窗外时,教师可以这样幽默一下:“用不着看,我敢肯定,那不是小二黑结婚。”

    这肯定要比“请认真听课”的提醒,或“谁又在向外看”的呵斥效果好很多。

    幽默,尤其是教育幽默应活而不野,奇而不诡,不靠油滑噱头哗众取宠,不靠插科打诨博得一笑;不拿学生当玩偶,寻开心,而是与学生民主相处,融洽关系。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俄国生物学家格瓦列夫授课时,一学生在课堂上公然学公鸡啼叫,引起哄堂大笑。这位教授镇定自若地看了一下自己的怀表说:“我的这块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本能。”顿时全班响起了笑声、喝彩声。

    自然,格瓦列夫的话对那位同学起到警醒的作用。但是,后一句已不是幽默,而是讽刺了。如何既不伤学生自尊心又起到幽默批评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说:“我的这块表没误时,怎么公鸡在报晓?是不是那只公鸡弄错了时辰?”

    幽默有它锦上添花,无它也无碍大局,重要的是要讲究朴实大方和真诚可靠,这比幽默要重要得多。如果幽默不当,不仅别扭,弄巧成拙,有时还会闹出大乱子。据说,哥哥照看弟弟,弟弟不听话,总爱哭,哥哥到爸爸那里告状,碰巧这个爸爸正拼命学幽默:“再哭,就把他扔到井里去!”弟弟再哭时,哥哥真把弟弟推到井里了,等到爸爸发现时,已经太晚了。

    为此,教师在运用幽默时应注意:

    1分清对象青少年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因此,幽默的内涵不宜过分隐晦深奥,以免曲高和寡或产生歧义。而对有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青少年,教师使用幽默时,也不要过于直露,以免达不到预期效果。

    2.适应场合这里的场合,特指教授一些比较严肃、悲壮的课文的课堂上,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丰碑》这类课文,课堂上就不适宜用幽默。

    3情趣健康幽默不同于油腔滑调,不是低级趣味,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我们使用幽默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有位教师比喻男孩子在一起打架,叫做同性相斥;男女同学在一起很友好,说成是异性相吸,这就含有低级趣味了。

    4.和善坦诚人们对感情负载的语言和寡淡冷漠的语言很敏感。教师对可塑性很强的学生说话,要尽量做到真切坦诚,注意平等交流,尊重对方,尤其是当学生做错了事或回答问题有错时,切不可讽刺、挖苦,而教师自以为是的幽默,会极大地伤害学生自尊心,带来不良后果。

    5.浓淡适宜幽默是手段,不是目的;幽默是浪花,不是流水,切忌为幽默而幽默,否则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会让人作出“这人真滑稽”的评价。

    沉默未必是金,但合适的幽默一定是宝。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激扬情绪,活跃气氛,教师兴致沛然,学生意趣盎然。让我们打开幽默这本令人开心的书,品味幽默这杯沁人心脾的酒,使幽默这只可爱的小精灵活跃在师生感应与塑造这块沃土上!

    名言警句之人生篇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

    ——王光美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第七章理智应对课堂事件

    掌控课堂交流主动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师生合作上,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要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的办法,要在学生不合作时,使之快转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气氛和谐融洽,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合作顺畅。然而,教师上课时碰到学生恶作剧的事情时有发生,教学过程只好中断;有时教师分析了某一问题,学生却发表反对的意见,师生各执一端,僵持不下;也有时学生的看法与老师有分歧,老师却批评或责怪学生,学生不服,议论纷纷,课上不下去;至于老师提了问题,学生不愿回答,或回答不出,或答非所问,更是几乎每节课都会遇到的,这时师生之间往往出现一种尴尬局面,师生之间的交流遇到了障碍,进行不下去了,作为一位老师,你将如何掌握师生交流的主动权?如何缓和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能排除障碍、顺利进行?如何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一、当学生恶作剧时,请试用“自制——冷静——引导”的公式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的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要求自制。”当捉弄人的事情发生时,自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善于自制,才能使自己冷静下来,进而采取恰当的引导方式,使事情得到妥善的解决。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如下案例中的女老师是如何圆满地处理这样的事情的。

    她第一次走上讲台,黑板上竟画着她的头像,学生们哄堂大笑,她感到很难堪。但一会儿她就冷静下来了,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她诚恳而平静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希望这个同学继续发展画画这个特长。”然后开始讲课。下课铃响了,课还没讲完,她充满惋惜地说:“可惜时间不够用了。”课后,女教师邀这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给她作画。碰到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她的处理轻松而完美。

    教师难免会遇到类似的事,此时,首先要在心里提醒自己:我是人民教师,教育学生是我的责任。教师要以教师的职责迫使自己忍耐难堪的局面,压抑要发作的脾气,待心情平静下来,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再平心静气地和学生说话,事情就会处理得较好。当黑板上出现了谩骂教师的语句时,当学生顶撞教师时,当个别学生无理取闹时,请试用一下“自制——冷静——引导”的公式。

    二、当学生发表与老师相反的意见时,教师应虚怀若谷,热情鼓励钱老师进行《故乡》一课公开教学,听课的老师云集满堂。他分析到《故乡》景物描写的作用时说:“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要渲染一种气氛:荒凉、萧条、冷落。如果不是这样写,而是写故乡鸟语花香,行吗?”一位学生当即举手发言:“我认为写鸟语花香也可以,只要写出人物心情的不高兴就可以了。而且这一衬托,作用就会更强烈。”钱老师和蔼可亲地笑着听完了这一相反的意见,然后充满激情地说:“对!对!你比老师高明!这种手法叫反衬,在写作上是一种‘乐景写哀’的方法,同学们脑子里有许多老师没有的东西。这样讨论讨论,的确能集思广益。”

    三、当学生的看法与老师有分歧时,要冷静听取,循循善诱师生之间由于年龄、水平、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对事情的处理,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理解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有所不同。此时教师不应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更不宜批评、指责他们,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有针对性地解答、诱导,使师生的意见趋于一致。

    特级教师于漪在《记一辆纺车》的公开教学中,就顺畅地处理了这样的问题。上课不久,于老师问道:“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不少学生竟异口同声说:“不喜欢。”听课的老师大为惊讶,于老师虽也感到意外,但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请你们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学生纷纷发言,她一一让他们谈自己的看法,不断问道:“还有别的原因吗?”直到耐心地听完五位学生的发言,她才说:“还有别的意见吗?没有了?同学们敢于大胆直率地发表意见,很好,这种风气要坚持、发扬……这篇是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大家没有接触过,一下子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所以会不喜欢。叙事散文有叙事散文的特点,这篇散文托物言志见精神,好些段落写得别有意味,推敲推敲,你们就会喜欢了。”

    四、当学生回答不出时,请着眼于“育人”这个根本老师提了问题,学生却回答不出来,这恐怕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况了,然而,有的老师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往往只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进度和课堂时间的安排,因而不自觉地流露出不满、焦躁的情绪。如果着眼于“育人”呢?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钱老师在《语文学习》上对比式地谈到两位老师,他们在观摩教学课上,都遇上了怯场的女学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不得要领。但两位老师所采取的态度、方法却迥然不同:一位把手一挥,说:“你坐下吧,别浪费时间了!”另一位却耐心地听她讲完,以后又点名让她回答了几个浅易的问题。后来,她居然主动举手,圆满地答出了一个很难的问题。这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祝贺她的成功。

    这种不同的做法,迥然的结果,值得老师们深思啊!第一位教师当同学答不出时,感到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时间安排,表现出厌烦和不满,而置教育对象怯场的特点、心情于不顾。而第二位教师则着眼于教育的对象,发现她怯场,不敢说话,就想方设法让她勇敢起来、变得敢说。这位教师以耐心的倾听表现出对她的尊重,以浅易问题的答出使她得到鼓舞,还以掌声肯定她的进步使之保持和发扬。教育工作者从中应该悟出: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这二者中,“育人”是根本,是教师一切言行为着眼点、出发点。

    师生交流时遇到各种障碍、阻力的情况还有很多种,在此不能一一举例分析。但克服障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着眼于“育人”。抓住了这一关键,解决的办法则是灵活多样的课堂气氛自然也生动融洽了。

    在分歧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因意见相左而发生分歧,是常有的事,关键是教师要用心、细心,及时捕捉瞬间生成的精彩火花,要利用自己灵活的教学机制及时把握,并给予正确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

    我们先来看著名特级老师吴正宪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

    (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马上作出判断,而是巧妙地进行引导)师: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能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

    (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当然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此时,反方同学虽然口称“是,是”,心里却很不服气,该是他们反驳的时候了。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的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正方连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到:“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了声:“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我们再来看一位郭老师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的教学片段:

    生:一个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条大鱼,挺不容易,人和鱼谁重要?我觉得不放这条鱼也没多大错误。

    师:你能在读中体验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是怎么看的?

    (教师不匆忙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一场唇舌之战)生:我在读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来汤姆放鱼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鱼,是对他心灵上的一个打击。

    生: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汤姆开始不愿放鱼,但从“那情景却一直铭记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耳边”这句话可见,他不但想通了,而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鱼应该放。

    生:可我从这句话中读出来的却怎么是放掉那条大鱼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生:不。文中用了“可是”、“铭刻”这样坚定的话语,这就是说,汤姆一生难忘的是自己受到教育。

    生:是的,从课文中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可以知道汤姆爸爸的崇高品质——放掉一条大鱼,培养的却是遵章守法、诚实可信的好品质。

    生: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了放鱼是小事,做人是大事。我们不能凭一时的兴趣和利益而放掉诚实守信的好传统。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感悟也越来越深,现在大家认为汤姆到底应不应该放鱼?

    生(齐):放——!

    在前面这两个案例中,当学生在出现意见有分歧时,老师引发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议、辩论,让学生们的思维冲突、碰撞,迸发出绚烂的火花,促进课堂的生动活泼。

    把“危机”转化为“良机”

    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最头疼的就是课堂“危机”。课堂上冷不丁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要么是学生调皮捣蛋,要么是外界干扰,要么是学生的思维与老师背道而驰,不仅打乱了课堂教学秩序,也使本来的好心情一下子烟消云散,这节课接下去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是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抓住偶发事件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不仅可以将“危机”化险为夷,有时甚至可以将“危机”转化为“良机”,生成一堂生动有趣、质量上乘的课。

    那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我们该怎样处理,才能既维护课堂的生动有趣,又能变“危机”为“良机”,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一、细心观察,预防为主偶发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它也有发生先兆、出现的必然性。所以,偶发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应该对偶发事件的规律加以研究,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从而达到预测和预防偶发事件的发生,把偶发事件的消极作用减少到最小限度。正如《学记》所言:“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发而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所以,细心观察,以预防为主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偶发事件都是由调皮学生捣乱、破坏纪律引起的,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预先对那些爱调皮捣乱的学生重点防范,严加注意。又比如一些学生爱在课堂上提出怪问题、难题,教师若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从容不迫、不乱方寸。

    为了减少和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以“明察秋毫”、“一叶知秋”的洞察力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迅速判断偶发事件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微杜渐,发现不良苗头,就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满怀爱心,教书育人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基础,是教师取得教育成就的奥秘所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以爱心为行动的准则。在处理偶发事件中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挚爱与高度负责精神,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教师从不会对偶发事件听之任之,他往往从偶发事件中探求学生的思想动向、心灵奥秘,并能抓住偶发事件这一契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位教师在讲到“相遇”应用题时,刚要请同学上台表演相遇的情境,发现两个同桌的同学在双人课桌上用粉笔画“楚河汉界”,谁的手臂过了界,就会受到对方的惩罚。她灵机一动,把这两个同学请到讲台前,让他俩相对站在两端,然后同时用不同的速度走向中间,并要求相遇时互相握手。这两个同学照样做了,教师及时地表扬了他俩的成功表演,同时也批评了先前的错误做法。这两个同学又高兴又羞愧,回到座位上就把“楚河汉界”擦掉了。所以,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时,只要满怀爱心,才能教书育人。

    三、沉着冷静,尽量坚持“冷处理”

    课堂上如果出现偶发事件,教师不能慌张,也不能乱发脾气,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过激的情绪,这既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衡量教师应变艺术高低的尺度。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有很多是学生在情绪激烈、头脑发热时造成的,此时他们不太考虑事情的后果和影响。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现象,硬要批评训斥学生,往往容易碰壁,有时还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相反,教师如果站在教育者的高度,运用教学机智,将“热”问题“冷”处理,化大为小,化不利为有利,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转入正轨。

    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见同学小王与同桌小卫同学打架,你推我拉,各不相让,班上其他同学神情都很紧张。可是这位教师却没有慌张,也没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们开始上课。”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有的还轻轻地笑了。在善意的笑声中,小王松开了手,坐到座位上,小卫呢,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场“龙争虎斗”很快平息下来,课上得有条不紊。

    四、宽严相宜、掌握分寸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和手段,都要宽严相宜、掌握分寸。因为任何方法措施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达不到或者超过这个“度”,都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教师在偶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情感的流露、措施的宽严、批评语言的措词等方面的适度都需要教师精心加以把握。所以,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中,切忌宽严偏颇。惩罚的基调高低,应与过错相适应。过严、过宽甚至溺爱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该严不严,就不能起到教育学生树立是与非、对与错的正确认识;如果该宽不宽,学生就会难以接受,认为教师是“小题大作”。因此,惩罚应准确,要适度,有分寸。一般说来,对过错要判断出是故意行为、重犯,性质比较恶劣的应予以重罚;对无意行为、初犯、程度较轻的,应予以轻罚。惩罚的宽严失当,必然给课堂教学带来混乱局面和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件复杂的、自由度较大的创造性活动,一个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可以有多种多样,然而,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去寻找、筛选、确定一种最佳的教育方案,这的确是一件难度较大的教育活动。偶发事件的处理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这样说,倒不是认为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不可捉摸、无规律可循的,诚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偶发事件的处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只是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加以运用。

    1.趁热加工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应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一位语文教师刚刚跨进教室,发现学生都望着天花板,原来一条凳子上的座垫挂在天花板露在外面的电灯线上。他正想发火,却转而镇静下来,灵机一动,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转而在黑板上写了《由座垫飞到屋顶上谈起……》,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写出的作文真实生动,那位挂座垫的同学,在作文中也承认了错误……又如,一位特级教师正在讲课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被窗外飘过的柳絮所吸引,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柳絮的飞舞状态掌握“飘飘悠悠”一词的含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趁热加工”,往往能使偶发事件及时得到解决,并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深刻印象,对日后偶发事件的产生起了震慑作用。但是,这一方法往往会占用一部分教学时间,甚至被迫变更原有的教学计划,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冷却处理“冷却处理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一此偶发事件给予暂时“冻结”,仍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最后的其他时间再作处理。

    一名班干部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发出“哎哟”、“哎哟”的惊叫声,原来有人在他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大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午,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缺点,并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

    冷却处理,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考虑,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案,冷静地处理偶发事件。同时,它又不会妨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还应该注意,由于“冷却处理”不能马上把问题解决,有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有些偶发事件,必须及时地给予解决,而不能事事都“冷却处理”。

    3.幽默带过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使教师处于窘境,要查处会迤延上课时间,还可能伤害许多学生的感情,如果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甚至会使事态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

    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窒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

    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了尴尬的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4.因势利导课堂中有些偶发事件的出现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于原定的教学内容十分困难。这时,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

    冬季的上午,一位语文教师突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原来在茫茫的大雪中,一只大灰狼正蹑手蹑脚地逼近一只兔子。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没有制止学生观看窗外的精彩场面,也没有加大自己原来的音量去分析课文,以引回学生的注意,而是随机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讲课计划,宣布允许学生观看这个场面,然后利用学生这种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讨论这件事,并鼓励学生以这件事为素材,创造性地进行写作。又如,一位教师正在讲课,一只燕子飞进教室,分散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刚才燕子飞行的路线像我们学过的哪个数字?”同学们立刻回答说像“6”,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学习上来。

    以上两例,既顺应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保护了课堂教学的秩序,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达到了教学目的。

    5.巧妙暗示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悄悄地提醒当事人,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次许多老师去观摩一位特级教师的讲课,发现上课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走了出去,过一会儿又有一个学生也出去了,不久两个人又先后回来,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中断教学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听课教师闹不明白,下课询问这位特级教师。他说:我在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脸上表情很难过,坐立不安,知道他可能要大小便,便走到他身边示意他出去。过了一会儿,学生还没有回来,我便猜想他可能没带纸,便悄悄地让第二个学生拿了草纸上厕所,果然他们就一起回来了。听课教师这才恍然大悟,无不表示佩服。

    所以,教师采用巧妙暗示的方法去解决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既不影响教学程序,又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比如教师通过目光、临近控制、提问等暗示方法来阻止学生的讲话,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6.虚心、宽容虚心、宽容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一种理解和信任。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与包庇。宽容要使学生能在心灵深处反省,宽容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只有如此,虚心、宽容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和威信受到损害。因而有的教师便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当事人,这样只能使偶发事件更加恶化,是完全不可取的。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与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是“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当时,这位教师不是马上要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这张纸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我们的班主任》一篇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学生都对教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7.“堵、导”变通在教材内容的讲授方面,偶发性问题俯拾即是。实践证明,处理这类偶发事件,采用“堵”、“导”变通法是行之有效的。

    “堵”和“导”应该相辅相成的。既要注重点拨诱导,讲究“导”的艺术,又要注重堵漏塞流,强化“堵”的机智,提高课堂效益。

    堵即控制,也就是控制学生思维,将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古人云:“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教学思维本身具有随意散漫、多元辐射的特性,课堂上瞬息万变,学生随时会有所领悟、联想、发现,也可能产生困惑、迷茫、偏激,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者毫不联系的问题,致使课堂枝蔓芜杂,流量散溢。如不及时堵住散乱的流向,就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进退维谷,课堂教学效益就会大大降低。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导向应始终指向教学目标,否则思维训练就会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变换方向、误入歧途、有悖教学目标时,要及时“堵”住,并根据反馈信息,适时诱导,使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以避免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读讲《小交通员》一课中“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一句时,有一位学生举手发问:“妈妈去小便,立安也跟着吗?”这是一个十分荒唐可笑的提问,怎样处理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呢?这位教师是这样来处理的:

    师(面带笑容):你怎么会想到提这个问题的?

    生(甲):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她,是讲立安寸步不离跟着妈妈。那么,妈妈去小便,他不也跟着吗?

    师:大家想一想,立安为什么要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妈妈?

    生(乙):立安跟妈妈是看妈妈怎样干革命,要学点干革命的本领。

    生(丙):立安跟着妈妈是想要帮妈妈干点工作,减轻妈妈的负担。

    生(丁):立安跟着妈妈是给妈妈站岗放哨,保护妈妈的安全。

    师(转向学生甲):现在你想想看,妈妈去小便,立安要不要跟着?

    生(甲摇摇头):不要!

    这个教学片断,说明教师及时堵住了学生思维的旁支,回避话锋,顺路归引,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试想一想,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对“跟”还是“不跟”的大讨论,就会显得庸俗不堪而没有实在的意义,必然会导致这一节公开课的失败。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堵”的机智,借助于有声的语言,去把握学生无声的思维潜流,断流时导,漫溢时堵,堵导并用,灵活变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教师讲授的旋律,弹奏出探索的“交响曲”。

    8.共同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如果出现这类偶发事件,可采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来解决。

    一位教师利用发现法教《圆的面积》,让学生拼摆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有的学生把圆拼成了梯形、三角形。照理说,无论是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拼成梯形,都能顺利地推导出圆的面积:S=πr2。但是,由三角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出现了误差,竟推导出:S=2πr。老师没有发慌,反而灵机一动,若无其事地笑着对学生说:“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的注意力,看谁能发现老师推导的错误。”全班学生思考着,检查着,纷纷地举起了手,把错误很快更正过来。

    通过发动学生共同探讨和更正错误,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9.随机调整上课时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会打乱原来计划的教学结构,例如,忘记了板书课题,讲授后忘记小结等。遇到这情况,如果从头再来,时间不允许;如果立即补入某一环节与教学进程又不吻合。这时,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原来计划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位教师在讲“工程问题”一课,当进行到课堂作业时,他边指导学生做作业边回顾教学内容,发现还没有板书课题。这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进行。在作课堂总结时,强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自然地补写上了课题。这样,板书课题由原来的开篇点题调整为结尾点题,既点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使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无缺,其效果并不比原计划差。

    有规矩未必就成方圆——合理制定课堂规则

    制定课堂规则是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也是为课堂氛围的和谐稳定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课堂规则既包括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奖罚制度等显性的成文的规章,也包括上课仪式、座位编排、教学惯例等隐性的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前者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师生冲突;而后者则在无形中影响师生交往和沟通,是引发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更为隐蔽的可能性因素。

    首先来看课堂规则的制定。很多课堂规则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班干部等少数人单方制定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它是外部强加的要求,本身就可能遭到学生的抵制。如果规则制定者考虑不周,让某些学生感到不公平、不适用,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方便课堂沟通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导致师生冲突。另外,很多课堂规则都只是单方面对学生的行为做了规定和限制,没有同时向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约束,这一方面使某些教师放松了对自己情绪及言行的控制,因不尊重学生或随意发泄情绪而产生师生冲突;另一方面,教师欠约束的行为也会引起学生的质疑和不满,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满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但学生可能以其他的方式暗中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抵制,故意在课堂上跟教师作对,造成师生冲突。此外,如果作为规章制度的课堂规则不够清晰明确,文字模糊或有歧义,在课堂上出现某些意外的时候,规则本身也可能成为师生争执的焦点。

    请看案例:

    老师安排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找多音字。学生讨论十多分钟之后,老师宣布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回答两个多音字。由于每个小组只能有一个人来回答,而大家都想做这个回答者,所以有的小组就开始用“锤子、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有的就由擅长演讲的来回答,还有的由学生干部来回答。

    在轮到第三组的时候,被推选的回答者A同学和未被推选的B同学同时站起来,都要回答。老师为了不伤B同学的积极性,就想了个办法,让两人每人回答一个多音字,两人回答完后,满意地坐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出乎老师的意料了,受到前组的启发,很多想回答但是没有得到“资格”的同学,也开始站起来和有“资格”的一起回答,变成了两个人同时回答问题,先前的规则被改变了,老师没有什么表示,仍然按照两人每人回答一个的做法来进行。到了倒数第二组的时候,却同时站起来三个同学,都要回答问题,其中C同学说,他们组本来决定由D同学来回答,后来看到可以由两个人回答,就和E同学通过“锤子、剪子、布”来决定第二个回答名额。C同学赢了,但是E同学却还是要回答,就也站起来了,并振振有词地说:“B同学(指第三组的那个没有‘资格’的同学)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老师有点为难,但想了想说:“E同学这样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就奖励你回答一个多音字吧!”课堂提问还在继续,但很明显,前面已回答过的一些小组的同学都在遗憾:“自己怎么没有像B和E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回答呢。”

    该案例中,师生之间在“每组只能由一个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一课堂规则上产生了冲突。由于事先是教师单方面制定了规则,没有征询学生的意见,所以该规则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快就遭到了学生的质疑和破坏(两个同学同时站起来都要回答问题),而此时教师也没有严格维护和遵守自己刚刚制定的课堂规则,对学生的“违规行为”作出妥协,并最终导致了该规则的无效和课堂秩序的混乱。这种情况下,虽然师生之间没有明显的正面对抗和交锋,但隐蔽的师生冲突是存在的(很多同学都已经无心听课,后悔自己没有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

    其次,即使课堂规则是全体师生共同制定并承诺遵守的,如果执行不当,同样可能引起师生冲突。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爱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即使课堂规则是经过他们自己讨论、认可并明确下来的,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学生违规的情况,这在规则刚刚开始执行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时候,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不能从孩子的心理特征出发来理解他们,帮他们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仅仅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简单粗暴地批评这些孩子言行不一、不守规矩,师生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冲突。有些孩子可能因此受到打击,丧失信心和积极性,自暴自弃,不再遵守课堂规则,甚至故意违规,挑起争端,也有的孩子可能会对课堂教学完全失去兴趣,“人在曹营心在汉”,形成一种隐性的师生冲突。但如果教师因此就不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或者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不能一视同仁,对某些学生有所偏颇的话,也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使课堂规则形同虚设。对于那些自制力还不够强的孩子来说,没有了约束,他们在课堂上就更容易违纪,产生师生冲突。

    请看一位学生的自述:

    我觉得有时候老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所以学生就产生了忌妒心理,就跟老师作对,应该让老师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不会认为老师是故意挑自己的毛病,而且,老师应该用一种恰当的方法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而不应该直接刺激这个学生。有的时候老师是无意的,但是学生就会以为老师是故意的,所以也故意跟老师作对。

    再看下一个案例:

    上课铃响过之后,一男生从外面匆匆跑过来,推开教室门就往里冲。

    “站住!”听到老师一声喊,他顿时停下来。老师瞪了他一眼,不高兴地说:“真没礼貌!上课来晚了,也不知道喊报告?”该生愣了一下,然后转过身走出去,关上门,喊了一声“报告”,再从门缝里探了个脑袋进来,侧脸看着老师。老师不屑地说:“现在喊报告已经晚了,先出去站一会儿吧。”该生先是一脸疑惑,既而变为不满,干脆一甩门,跑了。

    该案例中,老师告诉学生“上课迟到了要喊报告才能进教室”,但当学生按照这个规则来做的时候,教师还是不满,出尔反尔,令学生无所适从并感觉自己受辱,产生了师生冲突。

    除了上面所说的明确制定的规则之外,课堂上还有许多不成文的制度,例如上课仪式、座位排列、教师教学惯例等,这些无形之中也制约着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座位排列来说,一般教师在排座位的时候都会考虑到优差搭配、男女搭配、动静搭配等,但同时,很多教师也有一些特殊安排。例如,不少教师会在教室最后排或者最前排的角落里甚至是讲桌旁边设置专座,留给班里那些最难以管教的学生。学生坐在这些位置上,常常就被“自然而然”地贴上了标签,成为老师上课时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旦课堂上出现了纪律问题,教师最先想到的常常是这些“专座”

    上的典型学生,有些教师不经过了解就直接批评他们,甚至言辞中带有讽刺和歧视,造成师生冲突。还有些教师按照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让学生自己挑座位,这样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感觉受到了歧视,可能故意在课堂上挑起事端,以示抗议。此外,一些老师甚至将学生的座位安排与其家庭背景挂钩。例如有位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坐在教室边上几个月没换过,侧面调查之后才知道教室里的座位是“有说法的”:前边是留给调皮捣蛋的,后面是留给那些守纪律但学习差的学生,中间留给那些什么领导的孙子、什么处长科长的儿子或者是有钱的什么经理的孩子等,边上也只有平民百姓的孩子的份儿了。家庭背景对于一定年龄的学生来说,是个敏感问题,如果教师将其和座位排列挂钩,一方面,很容易引发学生情绪甚至行为上的抵制,挑起师生冲突,破坏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尊严,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让课堂“形乱”而“神不乱”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课堂秩序“乱”的情况;在听别的教师讲课的时候,也会看到课堂秩序“乱”的现象。如果全体学生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即使“乱成一锅粥”,也不要紧。这说明学生学习很投入、很主动,思维很活跃,学习方式是个性化的,这时候的“乱”,恰恰是教学的“高潮”所在,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请看下面一个案例:

    我们去听小学一年级教师的课,这天下起了小雨,是天意的安排,还是老师的随机应变?她讲的课文是《雨点》。

    师:同学们好!看看外面的天气,看看课本,今天我们学哪一篇课文好呢?学生纷纷向外张望,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生(大部分):老师,学《雨点》吧!

    师:好!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雨点》。(板书课题)师(提议):全体起立,说一声谢谢天公作美,帮我学习课文。

    (学生全体起立,在笑声中齐喊:谢谢天公作美,帮我学习课文)师:拿起课文面向窗外,大声地、尽情地、美美地读几遍课文吧!看谁能把雨点逗笑了。

    师(微笑着拍了三下手):雨点雨点下吧!小朋友们停下。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听见小雨点都笑了。大家静下来,侧耳细听,是不是小雨点在笑?

    (教室顿时一片寂静,学生们在屏住呼吸静静地听。刚才还是琅琅的读书声,立即又变成一个无声世界)生(一个小女孩沉不住气了):老师,我听见了小雨点在小声地笑。

    师:是吗?谁还听见了?

    生1:老师,我也听见了。

    生2:老师,我也听见了。

    师:别给老师说,给你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纷纷互相说,有说“哈哈笑”的,有说“嘿嘿笑”的……)(突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生:老师,我怎么听不见呀?

    师:是吗?可能小雨点笑的声音小,你听不见。下课后,你站在雨地里听一听,一定能听见。好吗?老师也希望大家都到雨中去听雨点的笑声。

    师(把半盆水端在讲桌上):老师这里准备了个“池塘”,咱们到教室外面看看雨点是怎样在“池塘”里睡觉的。

    (学生走出教室,站在楼道里。老师把水盆放在院子里,任雨点落入盆中)师:雨点落进“池塘”里干什么去了?

    生(齐声):在“池塘”里睡觉。

    师(蹲在雨中,慢慢地让水流出来,在院子里形成了“小溪”,师指着“小溪”):雨点落进“小溪”里干什么去了?

    生:在“小溪”里散步。

    师(让水流得快了,师指着流动较大的水):雨点落进“江河”里干什么去了?

    生:在“江河”里奔跑。

    师(把水全倒出来,成了一片“海洋”,师指着“海洋”):

    雨点在“海洋”里干什么?

    生:在“海洋”里跳跃。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问什么你们都知道。

    师(让小朋友回教室):小朋友闭上眼睛,想像刚才的情境,再读几遍课文。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小雨点给我们带来几个生字呢?抄一抄,写一写,让小雨点看一看,是不是难住了我们?

    ……再看一个案例:

    一位男教师执教《我的油布伞》一课。这篇课文很感人,表达了深厚的母子之爱,但在听课过程中,始终感到学生似乎游离于课文之外,学生的学习很不投入。当教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磁带的时候,发现不少的学生没有认真地去听、去欣赏、去体会课文之情: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好像在谈论别的事情;有的学生在用彩笔涂描书上的插图,还有的学生竟跟着音乐轻轻地哼起了小曲……接下来,教师让个别学生朗读最感人的几节文字,当一位学生读错了字的时候,全班竟响起了窃窃的笑声和一片嘈杂的议论……课后,我拉过一位同学询问:“母亲”费尽千辛万苦,为“我”买了一把油布伞,你觉得感人吗?请实话实说。

    他好像还没回过神来,最后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想……买把雨伞也是应该的,不怎么感人……”

    从案例l中看到,尽管课堂秩序很“乱”,很不“规范”,学生发言随心所欲,地点也由室内“乱”到了室外,显得不像一节“正规”的课,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情感很投入,思维很活跃,学生始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活动,因而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而在案例2中,虽然教学秩序没有“乱”到案例1的那种程度,但学生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情感是很不投入的,各忙其事,身在教室心在外,最后的教学目标也没能很好完成,因而给人以很“乱”之感,这种教学是不成功的。为什么会如此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前没有很好地研究学生,对学生内心世界没做到充分了解。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的内在体验没有被真正唤醒,学生的情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大部分学生没能很好地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是造成教学不成功的一大因素。尽管课文很感人,但对于现在生活条件之下的学生来说,母亲为自己买上一把小小的雨伞,真可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能有什么强烈的感受呢?在如此的心理状态下,若想达到深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浓厚的母子之爱,看来是很困难的。

    教学秩序的“乱”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乱”的是什么?在一定教学目标之下的形“乱”,而“神不乱”,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积极主动的发展,这恰恰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以合作的方式处理课堂事件

    课堂上的各种看似无关的事件及其处理,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师生关系的好坏以及其他方面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件应该认真探讨。

    一、以教育的心态对待学生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在三年级的课堂上,所有的孩子都在静静地做数学题。马克弓伏着坐在自己的座位边上,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做数学题。他仅仅有点感觉到老师在过道附近走动着,接着,是一阵困惑的脸红,他体内的肾上腺素陡然往上冲,合并着其他孩子的哄然大笑声。原来,老师猛然间将椅子从马克的下面抽了出来:马克一下跌在了地上。“这样会教会你在自己的椅子上坐端正了。”老师取笑地说。但是,马克几乎听不到这些话,他满脸通红,很羞怯地爬到自己的座位上。过了好一阵子,他才能够不再理睬其他孩子的嘲笑,继续做数学题。

    在另外一个三年级的课堂上,所有的孩子都在静静地做数学题,扬科弓伏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做数学题,他仅仅有点感觉到老师在过道附近走动着。突然,教师的脸出现在他旁边,看着他的作业。“做得很好,扬科!”老师说。

    “我很喜欢你排列数字的整洁。我还没看到一个错误。”当老师对他低声这样说的时候,扬科几乎可以感觉到老师脸上的温暖,它就像一种爱抚一样,扬科挺直了身体,调整了一下坐的姿势,他几乎没有注意到老师的手在他的背后是一种鼓励似的轻拍,而且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动作,让他挺直身体,调整好坐姿。

    这是两个对比鲜明的例子。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都是相似的,但两个教师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效果。显然,第二位老师的做法更恰当、更具有教育性。为什么两位教师的做法会完全不同呢?我们试着对两位教师的心理活动过程来做分析。马克的老师认为马克的坐姿是不正确的,而且可能是故意这么干的!为了给他一个记忆深刻的教训,用了极端的做法,这位教师可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教师自己的威严和管理课堂的权力。而扬科的老师,同样注意到了扬科的不正确的坐姿,也要进行纠正。但是,他(她)并不想通过让扬科难为情的方式来纠正,而是要让扬科自己意识到并“悄悄地”改正。因此,老师通过关注扬科的整洁的书写、并用手轻轻示意扬科的坐姿的方式成功地纠正了扬科的坐姿,而且使扬科感觉到了温暖,这样做既不会引起其他同学因关注此事而分散注意力,又使扬科调整了坐姿,而且坐姿的调整不是单一的。它意味着:整洁的书写应该配合着正确的坐姿!

    当老师将学生看作是向善的、可教育的,说明老师有教育的能力,有培养向善的能力,其对待学生的方式也是善意的:如“大家做好准备了吗?”“好,请大家看黑板!”当老师把学生看作是恶的、不可教育的,只能用强迫的、惩罚的方式来管教时,则说明老师没有教育的能力,没有做老师的资格,其对待学生的方式往往是不耐烦的、厌恶的:如“怎么还没准备好?告诉你们多长时间了?”“眼睛看哪儿呢?想什么呢?往这儿看!”可以想象,不同的看待学生的方式,会造就出不同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学习态度等等。

    二、对小事忽略不计课堂上的某些事件转瞬即逝,对于一些较小的不良行为大可忽略不计,任其自然消失。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对每个问题都进行干涉,因为干涉本身可能比问题更具干扰性。对一些比较小的不良行为,最好是推迟行动或忽略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总是纠缠于一些小的不良行为,就可能使某个人小的不良行为扩展为影响全班的大事件,从而使课堂停顿下来。

    例如,学生进教室时推推搡搡,打打闹闹,叫叫嚷嚷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学。对于这种现象,一些教师常常会火冒三丈,大声叱责。这种处理方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也许会起到暂时的震慑作用,但学生并不会意识到其行为有何不对,因而这种行为很可能会反复出现;高年级学生则会认为老师吹毛求疵,小题大做,教师的斥责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甚至,在某些学生看来,老师的这种行为是引他们开心的刺激物,私下里还会模仿取笑老师的这种行为。优秀的教师通常不会特别关注,或用和缓的语气或用幽默的口气说:“好了,要上课了,暂时先收起你们躁动的心,准备进入今天的应用题学习。”

    老师要明确哪些作为能够真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唠唠叨叨,看似在控制课堂,实则被学生所控制。例如:

    老师正要在阅读班开始阅读小组的工作,而其余的学生正在用练习本从事课堂作业,她坐在一个小组前面,问道:“好啦,谁能告诉我下一章的名称呢?”在叫一个学生回答以前,她望着学生做作业,说:“让我们等一等第二组的人安定下来工作。”

    (实际上,多数人已经在练习本上写字了)。于是她看着在做作业的小组中的约翰,吹毛求疵地问道:“你找到你的铅笔了吗?”约翰用听不见的声音回答了点什么。老师从座位站起来,说:“我想知道你拿铅笔干了什么事。”停了大约两秒钟,“你把它吃了吗?”又停了一下,“它怎么了?它是什么颜色的?”

    “你做作业不能没有铅笔。”于是老师走到她的书桌那里,取了一枝铅笔交给约翰,说道:“我给你一枝铅笔,明天早上把铅笔一定带到这儿来,不要告诉我说你又丢了一枝。它还是一枝新的,你看它是削好了的。”老师又回到阅读班去。处理铅笔的事务用了1分4秒。

    下面的这则例子则有相同的发生背景,但教师的“不纠缠”使得事件没再扩展。

    齐扬并没有专心做题,而是心不在焉地把玩一块橡皮。陆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不带任何情感倾向性地问:“齐扬,你做完了吗?”他也并不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很镇定地把头偏向同桌,对老师说:“她也没做完。”同桌的王荞马上反应:“我没做完怎么了?”他们的对话引起了许多同学的注意,扭头往这边看。

    老师很明智地打断了可能发生的一连串的不必要的事情,她说:

    “没做完就赶快做。”齐扬还是玩他的橡皮,一点也没有要做题的意思。陆老师当然看到了,但她没再理会。

    当然,教师的“不纠缠”是有前提的,即课堂事件是小的不良行为,而且与“纠缠”相比,其负面后果更小。

    三、避免不当的表扬与批评表扬与批评是课堂上师生沟通的重要反馈语。然而,不当的使用表扬与批评会给课堂造成不良影响。

    1表扬掘出的陷阱恰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优点,而使用不当的表扬则会使教师操纵学生对自己的感觉(尤其在低年级)。

    首先,表扬应该针对学生的努力而非努力的结果,从而使学生鼓起勇气去不断尝试、不断进步。如果教师仅在学生的表现符合某种标准时(如取得好成绩、回答对问题、作业质量好等)才给予表扬,则会使学生形成一个概念:除非获得老师的表扬,否则学习是毫无价值的。学生一旦习惯于依靠外在的称赞来获得满足感,就很可能不懂得什么是为自己而学习。

    其次,教师应小心使用诊断性的赞美,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是个乖孩子”等,它很可能导致学生把对自己学业乃至人格的价值认定依附于别人所给予的肯定上。当教师夸奖学生时,应当着重在学生所做出的行为本身而非学生的人格。如一位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上评价道,“这份作业水平很高,它对人类的情绪有深刻的描写”。这位教师并没有将该报告的水平归因于学生的人格特点,由此,学生也可以按照评语对自己的功课有个准确的判断。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是不可避免地经常使用诊断性的赞美使学生重复期望的行为,而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当他们发现教师的赞美并非出自真心时,就会抗拒这些明显的操纵。

    将以上两点结合,我们会发现另一个不当之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因为学生答对了某个问题而夸学生“很棒”,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让其他学生以此推论认为自己没有答对便是“很笨”。因此,对学生掌握正确答案时的评价不应附带对学生人格的评价,而适当的评价应该是“不错”、“正确”、“你答对了”这些不附带人格评价的表扬性质的评语。

    再次,当教师特别赞美某学生某些好行为时,会显得好像教师对这些好行为感到惊讶,而这也隐含教师原来正期望某些不良行为可能会发生,有时学生自然地就会去符合这些负面的期望,比如:

    学习不好,但个性极强的孩子往往通过其他途径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平常是问题儿童,时常打架,令老师头痛,而这样的孩子也能引来老师的表扬,因为老师要安抚他,才能使班里的纪律保持正常。安磊自称“安大爷”,体育很好,脑子聪明但学习不好。经常打架,三年级时就能打得过五年级的学生。他经常被老师批评,也经常被老师表扬:只要有几天不打架,老师就表扬他:“这几天安磊表现不错!”在其他孩子眼里,老师的做法无异于大大的不公平,因为别人没得到表扬而安磊却得到了。但是,他们以及表扬安磊的老师可能都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对安磊来说,这样的表扬与批评一样,是使他消沉的力量而非激励的力量。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把安磊置于这样一种境地,即他与“打架(或不打架)”有着“天然”的联系,无法摆脱。他是否打架已经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存在方式只是“打架(或不打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打架又能做什么呢?

    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到运用表扬的一些陷阱:

    (1)教师不应该鼓励学生与他人过多地竞争或比较;(2)教师不应该指出学生能够变得多么好;(3)教师不应该使用“但是”的叙述,如“我对你的进步感到高兴,但是……”;不应该使用“是干……的时候了”之类的话。

    其实,表扬只要使用正确,仍具有巨大的建设性:对学生的表现说出教师自己的感受,或是指出学生的努力程度,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并表示欣赏,都是建设性的表扬。最终,把评判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总之,表扬的功能应当是支持、激励与鼓舞,而非评判。

    2.不当的批评危害无穷批评(乃至惩罚)对制止错误的行为非常有效,但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破坏课堂的良好氛围,从而偏离教育目的。假如学生不认同对其的批评且产生逆反心理,则可能产生反抗,有时候也可能变成退缩,因为这等于在告诉被批评的学生:“强权即公理”。如果教师总是责备、要求、说教、恐吓与贬低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否定自己内心的感觉,并依赖别人来判断他们的自我价值,同时,教师自己的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能力、维持师生关系的能力,也会在天长日久中被一点一滴地腐蚀掉。因此,当学生有错误的行为时,教师应针对情境而不要立刻判断学生的人品或人格。教师仅需描述相关的错误情境,指出事实,让学生自己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应该,只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行为是不被容忍的,触犯之后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就行,这样的声明可以营造安全的课堂气氛,而且能帮助学生自律。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反应方式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学生的感觉,这些反应可能建立或毁掉学生对自我的看法。教师有时可能会不自觉地用讥讽学生来显示自己在见识上高出一筹,而学生往往不明白讥讽的内容,会觉得自己受到取笑与贬低,因此教师最好避免所有的讥讽语言。

    总之,即使是对学生进行批评,也要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和老师对他的希望,而不是厌恶。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教师的教学工作辛苦而繁杂,期望教师没有自己的情绪,永远以“海纳百川”的态度面对学生无异于自欺欺人。但是,教师应该在正视自己情绪的前提下,学习如何恰当地表达对学生的愤怒(甚至反感),而不会伤害到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人格的认定。当学生惹教师生气时,教师应该首先理性地说出自己愤怒的原因,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尽量使用第一人称语句,如“我感到很生气”或“我很失望”

    等;第二人称的语句则有攻击学生的意味,如“你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

    或“因为你一个人的自私捣乱,耽误了全班同学的时间”等。同时,教师应清晰而肯定地提出要求,以引导来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因为学生常常只需要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比如,王迪上课时在不停玩笔袋,李梨在呆看窗口的树叶,这时教师只须向学生指出现在应当进行的内容,可以说:

    “笔袋不是用来上课玩的,现在是写作文时间;好风景咱们课后一起欣赏。”当教师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感觉及被期望如何做时,学生更可能自动遵从教师的建议并改正行为。

    教师还应反省自己是否以身作则,是否示范出自己所期待的行为。

    总之,教师采取合作的方式而非仅凭己意来处理课堂事件,有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名言警句之人生篇 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培根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莎士比亚 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巴尔扎克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第八章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不是缺少课堂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我们都知道,要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爱听,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大力利用课堂资源。然而,许多教师不以为然,或者干脆认为课堂资源太少,无法利用。

    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2003年3月6日,教育部课程专家评估组成员对高密市一所中学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考察评估。专家组成员对单咏梅老师执教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受到很大教育,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而且也震撼了听课专家的心灵。为什么这堂课会产生这样好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单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出奇制胜。

    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她展示了一组照片,一组反映高密市电影院门口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的照片:一个爆玉米花的青年,在工作间隙里,及时地从破旧的手提包里拿出英语书和复读机学习英语。在一般人眼里,这个青年的工作是卑微的,然而,他的灵魂是高贵的!面对着教师出示的这组真实的照片,听课的师生包括教育部的专家无不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其实,令人惊奇的还在照片之外——这组照片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该校电教组常老师路过电影院时,无意地发现了那个画面。当她听说单老师要讲《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课时,就把它介绍出来,单老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于是,两位老师利用午休时间,费尽周折,终于拍下了这组真实感人的镜头。

    这正是,课程资源珍贵,而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更珍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的课程资源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中小学教师甚至把教科书当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理解十分狭隘。同时,开发与利用途径单一,如重视校内资源,忽视校外资源;重视条件性资源,忽视素材性资源等,从而造成了许多很好的非常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英国教育家怀特说:教育只有一种素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作为教师来讲,要善于发现与捕捉各种资源,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课程资源来讲,同样如此,课程资源到处都有,我们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与利用。

    创生性资源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各种课程资源中,创生性资源为教学过程注入了生命力。一是这种创生有空间意义上的创生,即通过课程资源在学校、家庭、社会中间开放;二是时间上的创生,即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者来讲,面向每一个学习历程上的创生。我们说它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是因为:第一,真实。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是对课程的开发过程,创生性资源就产生于其中。真实的教学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课堂里,发生在师生互动中,正是由于来自于学生之中,故较之生活经历以外的课程资源更为可信和易于接受。第二,亲切。它是由师生感悟、体验到的,与课程的心理距离缩短了许多,是学习者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更具亲切感和亲和力。第三,开放。互动生成的相关信息及教学资源是很广泛的,它会是“节外生枝”、会是“锦上添花”、会是回答问题恰到好处、会是看法意见上“不合情理”,有时是智慧的火花,有时是灵光闪现。正是这种情境方向的不确定性,更能激发学生去探究,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第四,延时。这种创生性资源给人印象深刻,更具长远的教育意义,由此循序渐进,走向更加深远的空间,获得丰厚的文化素养。

    请看教学案例:

    一节体育课上,我在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要领之后,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可还有一半同学掌握不好。我便吹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这时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吓得四处跑,更多的同学拥上前去围观。我走上前,只见一个学生趴在地上用手戳那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王强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一点儿没学会又来搞这个名堂。我的火气正要发作,但灵机一动: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相像吗?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蹬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开始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我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我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王强跳起来答道。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双脚轻巧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同学们齐声答道。

    同学们有的跟在青蛙后边,有的斜眼望着青蛙,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因此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越跳越有劲,互相比赛谁跳得远了。

    一只惹祸的青蛙,竟帮了我的大忙,使这节课的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不是预设不变的,其“生成”是永恒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均可产生创生性课程资源,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隐含性的资源,需要我们去激活、捕捉,以提升课堂的生动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他十分赞赏教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创生性资源,使教学直接诉诸儿童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他说:“这种境界只能是教师具备深刻的知识的结果。他的知识要如此深刻,以至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儿童们的脑力劳动。”因此,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创生性资源,演绎教学精彩,甚至使其成为学生铭记终身的珍藏,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首先,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其次,及时给予辩证的评价和鼓励,以不断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满足表现需求;再次,要善于思考、分析、判断这些资源的价值,如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就须果断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重组课堂生成信息,形成新的教学“生长点”。唯有如此,“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浮想联翩”的美好境界才会在我们的课堂孕育成长,每一节课才会酿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

    如何巧用创生性资源、演绎教学精彩?

    1.重视不明确的认识学生从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造成不明确的认识。而有些不明确的认识,往往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可供研究和反思,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请看案例:

    在学生讨论《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教师便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蔺相如是‘骗’回来的吗?

    从课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后纷纷发表了看法:

    “不能说是‘骗’回的,因为这块璧原来就是赵国的。”

    “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正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秦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

    ……这不仅仅是纠正了一个“骗”字的错用,而是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丰富精神内涵。

    2.善待侧向的提问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时会提出一些与文本内容或价值取向不尽一致的问题,善于和学生一道探讨这些问题,不仅能满足学生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探究需求,而且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搭建想象平台,课堂会因此而绚丽多姿。

    在引导学生探索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了分角色朗读之后,一位学生突然质疑:“青蛙为什么天天坐在井里?”

    师:刚才,老师听见××同学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可惜声音太轻了,大多数同学没听见,请你再说一遍好吗?(微笑着摸摸××同学的头)生:(大声地)青蛙为什么天天坐在井里?

    师:(赞许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大胆推断一下。

    生1:他以为井里是他的家,所以不愿离开井里。

    生2:青蛙在井里住惯了,就不想再出去了。

    生3:也许是井里原来有水,小蝌蚪在井里渐渐长大成了青蛙,觉得井里很宽敞。

    生4:井里冬暖夏凉,青蛙觉得舒服,就不愿出去了。

    生5:小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妈妈会送来食物,他不用担心什么。

    生6:也许是青蛙妈妈怕小青蛙遇到危险,(师插话:什么危险?)可能遇到蛇,就叮嘱小青蛙:“孩子,外面很危险,你在井里待着,我给你捉虫去。”

    生7:青蛙妈妈与小青蛙商量说:“孩子,秧田里有农药,一些人还会捉我们去美餐一顿,外面太恐怖了,井里既绿色环保又安全,你就安心呆着吧!”

    ……师:是呀,或许是青蛙觉得井里舒服,或许是怕遇上危险,有妈妈的精心照料,小青蛙才天天坐在井里,所以他看到的天只有——(生齐)井口那么大。让我们为××同学的精彩问题和自己的丰富想象而鼓掌吧!

    (师生一齐热烈鼓掌)3.关注要处的质疑课堂上的质疑,是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在解读课文、建构新知中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落差。由于小学生同龄群体在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往往使某些质疑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若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做文章”,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最值得开掘的教学资源。

    请看案例:

    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有学生质疑:“李大钊同志被捕时身边带着手枪,为什么不开枪打敌人?”为什么不开枪?这与李大钊同志的优秀品质有联系吗?教师看到了这一问题的教学价值,便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设计,说:

    “李大钊同志为什么不开枪?这个问题提得好,值得我们去深读深思。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不开枪的原因好吗?”

    于是全班同学兴致大增,谁都希望能找到不开枪的理由:

    “因为当时是在街上,又是在白天,如果开枪打起来,会伤了老百姓。”

    “当时在身边的还有李大钊幼小的儿女,他不想让孩子们受到伤害。”

    “从整篇课文看,李大钊在法庭、监狱里都一直在和敌人作斗争,揭露敌人镇压革命、杀害人民的真面目。他不开枪正是为了保存力量,更好地与敌人作斗争。”

    ……于是,大家进一步读懂了课文,李大钊不开枪正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爱护人民、憎恨敌人、勇敢机智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策略和精神。在学生的质疑中把握教学机遇,开掘教学资源,由此可见一斑。

    4.宽容奇谈怪论“教学就是即席创作”。课堂上,学生常常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走,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甚至是“奇谈怪论”。这些“奇谈怪论”,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也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多一些宽容,不要急于表达,而是把球踢回去让学生讨论是非曲直。这里,问题是对是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求证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就是一道亮丽的课堂风景。

    请看案例:

    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教师创设了“伸冤法庭”这一交际场景,让学生以桌椅板凳、黑板、墙壁的口气状告它们的小主人。告状结束后,请同学们谈感想,大家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要把弄坏的桌椅板凳修理好。可有一个同学却说:既然坏了就干脆扔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此言一出,全体哗然。教师却处之泰然,问大家:你们认为怎样?这时,部分同学纷纷指责这种想法不对。有的说,正是这种想法才会有那么多破椅子;有的说,他不懂珍惜,铺张浪费,没有同情心。但是,另一部分同学却反驳道:如果椅子坏到了修一把和买一把的费用差不多的程度,那还不如买一把新的;再说,在追求生活品质的今天,商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那种等物品用坏了再换新的观念早已过时,更何况已经坏了再买新的又何过之有?这时,老师趁势小结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仅仅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这样,将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学生的“奇谈怪论”也就成了擦出思维火花的宝贵资源。

    5.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错误,教师有时可以把它们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请看案例:

    在某堂课上,有一学生读“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时,将“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他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很不一样,区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虽有区别,但差距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看看大兴安岭跟秦岭区别大不大。

    生:它们区别很大。秦岭“云横”,而大兴安岭是“那么温柔”。

    师: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两者的确……生齐:大不一样!

    事例中,学生读错了词,这虽是一字之差,但教师并不是简单地指正了事,而是抓住这一语言细节,机智地把纠错巧妙地转化为语言训练和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事例中,教师意识到这是一种推进教学的宝贵资源,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辨析词义,再通过比较课文内容,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匠心。可以推测,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与教师直接的口授相比,将给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师随机应变地捕捉住学生出现的错误,并把它当作资源加以利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很值得推崇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避免绝对性地纠正学生。

    6.正视教师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也会无意识地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

    请看案例:

    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分马》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我认为《分马》这个标题不恰当。”宁老师问他为什么,学生说:“你想啊!白大嫂子分的不是马,是骡子;老初头分的也不是马,是牛;李毛驴分的也不是马,他拉走了两头毛驴。明明牛马驴骡全有,题目却叫《分马》,不恰当。”

    宁老师请他重新给这篇课文拟个标题,这个学生说:“分牲口。”宁老师鼓励并表扬了这个学生,说:“《分马》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作品,你敢于向名家挑战,值得表扬。”

    话音刚落,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错了!课文注解1写着呢,本文标题是编者加的。他不是向作者周立波挑战,而是向编者挑战。”这个学生指出了老师的失误,宁老师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表扬这个学生说:“很好!

    我一时疏忽,说错了,你马上给我指出来,非常好!从这一段时间看,你们一不迷信名家,二不迷信编者,三不迷信老师,这是值得称赞的。”

    案例中,宁老师在点评学生回答时犯了一个错误,而且这个错误被一个细心的学生指了出来。难能可贵的是,宁老师并没有认为这是学生扫他的面子,欣然接受了学生指出自己的失误,并且还表扬了指出他错误的学生。这样做,实际上鼓励了怀疑、挑战权威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个例子中,教师就把自己的失误当作课堂教学的资源加以利用。

    7.利用教材的错误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主载体的教材,是编者精心选择和组织,并经教育权威部门严格审定的“人类文明”,其知识性、思想性应该是正确无误的,然而,从客观上讲,教材不可能是万古不变的绝对真理。比如,小学讲乘法,对“a×b”这样的式子,就只能讲a乘以b;到了中学才有权丢去一个“以”字讲a乘b,到了“2000年试用修订版的教学大纲”才取消了这些繁文缛节。再如,过去规定“0”不是自然数,现在把“0”也纳入自然数。诸如此类的变化,谁能说今后就一定没有了?因此,我们只有正视教材错误的一面,才能真正实现教材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课堂急需营造一种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敢怀疑和挑战一切的民主氛围。在这种民主空间里,教材中的错误就将成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创新意识的课程资源。

    请看案例:

    一位教师教学《第一朵杏花》,欣赏“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一佳句时,一位学生提出“吹绿了小草”中的“绿”字用错了。面对学生向教材突如其来的“发难”,独具慧眼的老师迅速抓住了这个“创生”的课堂契机,改变了让学生欣赏、积累佳句的预定目标,立即创设了一个发散思考的创新空间,笑问学生:“错在哪儿呢?”这个学生陈述其理:“和第一个‘绿’字重复了,我觉得用‘醒’好。春姑娘来了,睡了一冬的小草醒了,探出了小脑袋。”教师继续鼓励,激发学生创新:“你敢于向教材挑战,我很佩服。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一语激起了大家对这个教材之“错”的热烈争论,形成了三种独到的见解:①用“醒”好,既可避免与“吹绿了柳梢”中的“绿”字重复,又可把小草写活,用“绿”太俗了,明显是模仿“春风又绿江南岸”;②用“绿”好,因为课文写的不是初春,而是杏花开放的时节,小草早已睡醒了,现在变绿了;③用“醒”好,但句序要变,应改成:“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理由是:春天来了,河水解冻,小草萌生,杨柳吐绿,杏树开花,用“皱——醒——绿——鼓”不但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还可以展现出时间的推移和变化,这种超越教材的创见,最重要的价值还在其产生中所蕴涵的创新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创生性资源虽然对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利,虽然对促进教育效果有利,但并不是所有的创生性资源我们都无选择的利用,对教材不利或毫无用处的漫无边际的创生,教师就不要利用,对这样的“创生性资源”要及时进行引导,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要完成一定的目标与任务。

    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一根指挥棒,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学会“用教科书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凭借适当的教材资源,融合课内外的学习拓展延伸。

    目前,很多情况下的教学,由于教材使用与处理不当,致使教师无法利用教材资源去调节和改善课堂气氛,出现教材“死”课堂“死”的现象,也阻碍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为送教下乡,一青年教师准备了一节苏教版二年级“角的认识”,试讲过程中发现:

    (1)学生对教材的第一组图中“三角尺、红领巾、打开的扇面”认识不清。

    教师操作课件隐去具体图像,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再组织学生辨认角,数角时,总有学生认为“扇形”图中有三个角。

    (2)课上完后,学生对于如何指认角仍然模糊不清,有的指顶点,有的指边;在实物上找角时,也大都指着尖上的顶点说这是一个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打开的扇面”这一生活中的原形在上课开始就出现,对学生的感知造成了一种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正确表象的建立,不利于概念本质的揭示,为此,不应因循教材,而应有所补充。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

    教学文本:

    一只虫子的故事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了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

    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

    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虫子,感慨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著、顽强;失败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

    我遭到了一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

    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气道:“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意反省,不肯看一看,唉,可怜的虫子。”反省自己吧!我正在做着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些……第三个人询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虫子,两个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可敬的智者,他们哪一个对呢?”

    智者回答:“两个人都对……太阳在白天放射光明,月亮在晚上投洒清辉——它们是相反的……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组合体,同样是观察虫子,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他们获得的启示就不同……形式的差异,往往蕴涵着精神实质的一致;表面的相似,倒可能掩蔽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

    教学实录:

    一师: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美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之后我们一起来赏析。(生阅读、思考、交流)生: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于细小的生活中,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

    生:本文语言凝练、深刻、犀利,如……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对待同一事物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答案。

    二学生们正兴致勃勃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突然有人小声嘟哝了一句。

    师:李燕伟同学,刚才你小声说的话大家没有听清楚,你能大声说一遍吗?

    李:教师,虫子不爬怎么办?

    (虫子不爬怎么办?这是我在备课中绝没想到的问题,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三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来赏析了这篇美文,但这是在“虫子爬的情况下”进行的,刚才,李燕伟同学提出“虫子不爬怎么办”。下面我们分组讨论一下“虫子不爬怎么办”。

    (赵文杰从前排跑到后排找孙健讨论,张超自己思考,老师提示他与其他同学讨论,他回过头去和后面的同学交流了几句,又回过头来独立思考)学生交流的结果有:

    刺激法:1用针刺激。2用木棒驱赶。3在背后放上虫子的天敌,如小鸡之类。4在虫子的后面点火。

    诱饵法:在墙的上方吊着虫子爱吃的东西吸引它。

    激励法:和几条粗大、能爬的虫子放在一起激励它爬。

    借助法:1把虫子放在藤蔓上,然后将藤蔓甩过墙头。2把虫子绑在蚱蜢上飞过墙头。3在墙上钻一个洞,让虫子钻过去。4可以让虫子坐飞船。

    选择法:1虫子不爬一定有原因,如果实在爬不上去就不要爬。虫子可以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道路。2不一定爬墙,可从门口爬过去。

    换取法:干脆换一只别的虫子完成任务。

    等待法:(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超发言)这只虫子一定是在等待和积蓄力量,等到成了茧,变成蛾之后,便会飞起来。

    ……师:恭喜大家,通过讨论交流,我们获得了以上这么多的答案。

    在这个案例中,执教者对教学文本没有深入地学习。“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学生刚接触文本,还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内容的情况下,执教老师就将学生引到了一个与教学文本关系甚微的问题上,让学生们用大量的时间去讨论“虫子不爬怎么办”的问题,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了,也生动了,但执教者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问题与错误,不去关注,不去纠正,却因“有人小声嘟哝了一句‘虫子不爬怎么办’”,就放弃了教学文本,这是极不恰当的。

    “虫子不爬怎么办”,实在是一个与文本思想内容关系甚微的问题,是一个不值得花掉大部分课堂时间来讨论的问题,学生提出这种脱离文本思想内容的问题本身就说明他没有读懂文本,这时教师应该进一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然而,执教者却让全体学生放弃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将这个“虫子不爬怎么办”的问题当做了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花费大半节课的时间去想办法解决。

    目前,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既定方案去教学,不能将学生的思想死死地纳入自己既定的教案轨道,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组织、引领作用是永远不可放弃的。

    再者,并不是凡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必须将之当做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的。学生由于知识、阅历等方面相对不足以及对教学文本的不熟悉等原因,有时只能提出一些需要帮助解决的小问题。所以,用不着学生一提出问题,教师就放弃既定的教学方案,甚至脱离教学文本。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幼稚可笑,教师都是不能取笑的,不仅不能取笑,而且要认真解答,并且还要予以鼓励。如果提出的问题脱离了教学文本,教师应机智地将学生的思路引领到教学文本上来,这才是上好课的保证。

    当然,仅仅达到上述要求还是不够的,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的第十课是《父母的疼爱》,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讲一讲发生在家里的真实故事,体验一下父母对自己的呵护、疼爱。一位王老师面对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动或者出去打工,很少有时间精心地呵护孩子,也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常常不被孩子们理解和尊重,王老师从这种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把课题改为《父母的辛苦》,引导学生将他们的视野转移到父母的劳动中,从中体会父爱和母爱。当时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师生对话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条谜语,请看大屏幕:“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吃饭穿衣全靠它。”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手。

    师:你们很聪明,猜对了。

    接着,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手的对比图片:一双手洁白、光滑、细嫩;另一双手暗淡、粗糙、长满老茧。

    师:请同学们指一指哪双手更像你父母的手?为什么?

    生:那双粗糙的手像我爸爸妈妈的手,因为爸爸妈妈长期做农活,非常累,非常辛苦,他们的手长满了老茧,布满了裂痕,非常粗糙。

    教师用课件出示课题“父母的辛苦”,在天蓝色的背景下,两颗大大的、红红的“心”出现了,慢慢旋转一圈后,定格在“父母的辛苦”几个大字上。

    师:做父母的都很辛苦,农村孩子的父母更辛苦。与城里的父母相比,他们工作的地点不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而是田间、地头、工地、牛棚;他们劳动的对象与工具不是纸、笔、计算机,而是镰刀、铁锹、瓦块、砖头。夏天,他们顶着似火的骄阳;冬天,他们迎着刺骨的寒风。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农村,但是由于父母的疼爱,这些劳动我们都未曾尝试过,今天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父母的辛苦与不易。

    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体验四种活动5分钟,老师巡视指导。

    这四种活动分别是:

    (1)扒玉米(将玉米穗的外皮剥去)。

    (2)搓玉米(几个学生围成一圈,把玉米粒搓在塑料盆里)。

    (3)背喷雾器(每个喷雾器灌了十五六斤水,五个学生一人背一个,同时不停地加压喷水)。

    (4)手举刮板(将建筑工地刮白灰用的刮板高高地举过头顶,坚持5分钟)。

    然后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师:扒玉米什么感受?

    生:扒玉米觉得手很疼。

    师:搓玉米的同学,你们什么感受?

    生:搓不掉,感觉手很疼,火辣辣的。

    师:背喷雾器的同学,你们什么感受?

    生:肩膀被绳勒得很疼,腰酸背痛,太沉了。

    师:举起手拿东西的呢?

    生:胳膊又酸又累,简直快不是我的了。

    师:我们才刚刚做了5分钟,你们就已经叫苦连天。试想一下,让你们从事这样的工作一节课、一天、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一定非常辛苦,太累了,我会受不了的。

    师:我们的父母长年累月从事着这样的劳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父母劳动的真实场面。

    播放录像。

    镜头一:几位孩子的父母站在高高的桌子上,一手持灰板,一手举刮板,紧张地忙碌着,浑身上下沾满了灰尘和涂料。

    镜头二:一位母亲在高过自己一头的玉米地里干活,手上缠着胶布,从这头干到那头,空旷的田野上只有沙沙作响的玉米秸作伴。

    镜头三:天还没亮,父母就早早起床,爸爸做饭,喂鸡、鸭、鹅,打扫院子。妈妈钻进牛棚挤牛奶,一下、两下、三下……镜头四:爸爸、妈妈在塑料大棚里不停地搬蘑菇,汗水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当屏幕上出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镜头时,孩子们异常兴奋,不由得脱口而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

    师:先请录像中有自己父母的同学来谈一下你看完录像的感受。

    此时的学生们已被父母劳动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面对平时很熟悉的场景,他们似乎想到了许多,也有许多话想说。

    生1:画面中那个刮大白的是我的妈妈,我的爸爸在几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不能干活,妈妈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爷爷奶奶、爸爸和我,还要挣钱养家,我感觉我的妈妈太辛苦了,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

    生2:画面上刮大白的也有我的妈妈,别人的妈妈都可以穿漂亮的衣服,而我的妈妈每天都要穿那挂满涂料的衣服(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妈妈再受累了。

    生3:录像中掰玉米的那个人是我的妈妈,我家养着十多头牛,妈妈早晨四点多就起来给牛挤奶、清圈,有时候半夜还要起,来给牛喂料,这已经非常辛苦了,但地里还有许多繁重的农活,春天捡茬子、平地;夏天除草、浇地,有时一个晚上都不回家;秋天掰棒子,妈妈的手裂着口子,缠着一层又一层的胶布,我感觉我的妈妈实在太辛苦了。

    生4:画面中种大棚的是我的爸爸、妈妈。夏天,大棚里闷热,待在里面喘不过气来;冬天,大棚里面热外面冷,在大棚里出一身汗,出来浑身冰凉,特别爱感冒,而且我家还有一千多棵果树,夏天的时候,爸爸要睡在山上看果树,身上被蚊子叮咬,起很多疙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

    学生们流泪了,有的用双手捂住了脸,想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伏在桌子上,双肩不停地抽动;一个小男孩紧咬牙关,泪水还是流了下来。好几位听课的老师都在悄悄擦去自己的泪水。一位老师事后说:她当时由眼前的情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想到他们如今已经年迈、已经步履蹒跚,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再悄悄地看着四周,其他老师也都用面巾纸暗自拭泪,个个红红的眼睛,酸酸的心情)师:我们的父母虽然这样辛苦,但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播放课件,刚才出现的几位父母对子女说话的画面。

    父母1:希望你好好学习,期末考个好成绩,爸爸多累都值得。

    父母2:妈妈累点没有什么,只要你学习好,妈妈心里就高兴了。

    父母3:我们起早贪黑地干活,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只要你有出息,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这些朴实的话语再一次感动了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有的人再次流下了泪水,发自心底地感叹着:

    多伟大的父母!多伟大的中国农民!)师:此时此刻相信大家心里都很激动,很想对父母说点什么。老师帮你们用录音机录下来,下次开家长会时放给你们的父母听。

    老师开始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母亲》这两首感人至深、意味深长的乐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感染了学生,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于是,情感的“闸门”又打开了。

    生1: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生2:爸爸、妈妈,你们这么辛苦供我上学,我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我很后悔。

    你们放心,从今往后我一定努力学习。

    生3:妈妈,您那么累都是为了我,我还不听话,惹您生气,我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

    生4:妈妈,我长大后多挣钱,给您买漂亮的衣服,好好孝敬您。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只要用心,都能让父母感动、高兴、欣慰。

    学生再次谈感受。

    生1:我每天要早起一会儿,把小鸡端到院子里去,晚上再把它们端回来,妈妈就能歇一歇了。

    生2:我要把零花钱省下来,给妈妈买一瓶擦手油,妈妈手上的裂口就会好一些。

    生3:老师,我要把我的零花钱攒下来,给妈妈买一副好手套。

    生4:我要自己上学,爸爸就不用绕路送我了,就能吃上早饭了。

    生5:我要自己检查作业,爸爸、妈妈干一天累活儿后,不用再为我的学习操心,就能早点儿休息了。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非常感动,相信你们的父母听到后也会非常感动,父母会因为有你们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欣慰和自豪。老师希望也相信你们会做令父母、老师骄傲的好孩子。

    出示课件: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课件开始的字幕是:

    “关爱老人用心开始”;结尾是:“将爱心传递下去”。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下课的铃声响了,然而,老师和学生们的心情都还酸酸的,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久久不愿离去。这节课,王老师话语不多,没讲什么大道理,却让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人类最伟大的父母之爱,唤起了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热爱之情。相信多年后,他们都会记得父母那一双粗糙的带有老茧的手,记得父母那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不会忘记给妈妈买漂亮衣服,不会忘记给爸爸捧上一杯热茶……这是一堂富有生命力的课,学生们在真实生动的氛围里教育自己,受到了精神的洗礼。这堂生动的课也启示我们,如何才能合理地使用与处理教材。

    1.学会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关键一步。教材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阅读感知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多角度全面感知教材。影响对教材全面感知的最大障碍是教师自己,自认为熟悉教材而不认真钻研,教师应将全套、整本教材与精读所教单元或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系统阅读;将咬文嚼字细读课文内容与亲自动手做练习、习题结合起来深入阅读;将本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参考资料、各种杂志结合起来广泛阅读。这样,才能多方位深层地感知教材,真正把握教材。

    (2)思维加工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本质上理解教材的加工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揭示这一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知识的价值与功能,理解教材的目的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3)想象构思阶段在这一阶段要运用阅读感知和思维加工的成果,想象构思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使之更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想象构思,既是前阶段钻研教材的总结概括、优化组合,又是结合师生素质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创造的过程。通过想象构思进一步对教材的内容分解组合、增删改换,精心处理教材,形成教学的初步方案,为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做一个可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而且教材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去加工,不断地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补充、丰富其内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2依循教材与“改造”教材义务教育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都要求教师具有比以前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编写自有一套体系,它面对虚拟的学生,具有完整性、严整性的特点,又有抽象性、模糊性和未定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材使用与处理上要把握好依循与改造的关系。怎样才能把握好依循与改造的关系呢?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点:

    ①认真解读课标,把握新课标新理念。

    ②搜集和听取教材编写者的提示,领会编写意图,尤其要注意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特点。

    ③搜集和听取实验区介绍的经验,对可用的经验实行“拿来主义”。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实施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将层出不穷,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判断,并根据学生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

    ⑤听取学生的意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改造教材可以把不符合学生认知现实的改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以把呈现方式枯燥的改为有趣的、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可以把简单的内容改造为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

    3把握好利用教材资源与开发课内外资源的关系对新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广泛的课程资源。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实现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的结合,把课内外教学资源当做教材资源的一种扩大、延伸,像过去那样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完成一学期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新视野下的课程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怎样理解教材资源和课内外资源的关系呢?

    ①教材是主要的,教材规定的目标应该达到,这是教学之本;②广泛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教材的使用,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③开发课外资源是为课内教学服务,将课内的学法、技能迁移于课外,着重于个体探究式学习和群体合作式学习,讲求实效。

    总之,以教材和课堂为圆心或轴心,逐层次扩大教学资源,将教材变成开放性教材,将课堂变成开放性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动、感人的课堂氛围时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巧用道具,助你一臂之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针对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道具,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课堂氛围,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道具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形式为主的,因为受时间条件,物质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有许多现成的教学模具,但是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灵活使用,通过这些形象鲜明的实物,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刻、牢固。

    道具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把知识要点和直观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灵活地应用各种直观教学道具,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学生不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请看案例:

    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以儿时的一个小玩具为教学素材,通过精心设计,演绎了精彩的课堂教学:

    师: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现在都有哪些玩具?

    生1:足球。

    生2:洋娃娃。

    生3:电动小汽车。

    生4:电动飞机。

    ……师:想不想看看老师小时候的玩具?

    生:想。

    教师出示玩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玩具的玩法。

    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生:它是由一根火柴。

    师:还有——生:一张圆片组成的。

    教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课伊始,趣已生。从学生异口同声的“想”字中,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已被教师充分地调动起来。是什么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显然,是玩具,是学生非常熟悉且颇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在步入新知学习之前,贲老师先以玩具为教学媒介和新知教学的突破口,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然后借助几秒钟玩具的玩法演示,紧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学习情绪高涨。最后,通过探讨玩具的组成,自然而贴切地进入了新知的教学。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情境是高效的、有价值的,也是每位教师所倾心追求的!

    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请看一位教师在语文课《荷塘月色》中的教学片段:

    《荷塘月色》的讲解刚刚开始,老师道:“我们已经知道,这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同学们再回忆一下历史课上学过的知识,1927年7月,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沉默了一会儿后,一学生举手:“1927年7月,正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轰轰烈烈的时候,当时的蒋介石政府在军事上似乎处于十分不利的阶段。”

    老师:“对,也就是说,《荷塘月色》写作前后,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之时,他对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现实和白色恐怖的不满,使之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本文体现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作者通过对淡淡的月光和朦胧的荷塘的描写,抒写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从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下面我们先来听一段阿炳的《二泉映月》。”

    一曲低沉的乐曲慢慢地在教室里弥漫,那如诉如泣的幽怨,让学生们情不自禁生出一种忧郁的伤感。

    突然,乐曲断了。

    老师道:“我们再来听一段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月光》。”

    录音机里传来一节节美丽轻快的旋律,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中的感觉。

    几分钟后,轻快的旋律消失了。

    老师:“现在大家回想一下刚才听两段音乐时的感觉,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

    又有学生站了起来:“先是感到很悲伤,郁闷,有一种压抑感,然后的感觉好像换了一个环境,心情也变得好多了。”

    老师赞赏地道:“描述得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复杂的心情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带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开始了《荷塘月色》的学习。

    ……人的学习与心境有关。学生虽然对新知充满了渴求,但在学习中难免有紧张和惧怕,而紧张和惧怕是最有害的负面情绪,它诱发极大的紧张度和激动性,降低了学习的自信度,引起学习的退缩躲避行为。而优美的音乐作用于听者大脑,可以使得听者变得冷静、平和、理智,改善大脑皮质状态,使紧张兴奋的脑组织活动得到缓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这个成功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的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利用多媒体资源,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新颖灵活的画面,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让学生视、听觉并用的多媒体,就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取和保留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创设学习情境。上例就是一个成功的说明。我们再以初中语文《春》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给学生播放一段表现春天的音乐,同时播放几小段视频画面,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丽画面,这种刻意的典型情景的创设,一下子便调动了学生的欣赏情绪,使大多数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完全进入了学习的最佳境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因此,多媒体可以帮助创设学习情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4)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特征,用计算机的闪动功能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到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特征。再进一步观察,可知正方形便是特殊的长方形。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同步进行,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扫清了学习障碍,突破了学习难点,使学生豁然开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资源,它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教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教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教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别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奴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丰富,这对我们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大有益处,但是,有些人却走入了误区,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手段,成了现代教学手段的“奴隶”。

    有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到某校听一位语文老师执教作文评讲课。该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作文中的精妙处与缺陷点在银幕上一一展现,翔实的例子、精到的点拨,令听课教师啧啧称赏。最后八分钟,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事先配好音,文字也在银幕上行行交叠,而这时的老师则在旁静静地候着,显得闲着无事。评课时,一些听课者对这堂课的“卒章”之处提出看法,以为教师的“下水作文”宜由老师亲自去读,教师可以凭借饱满振奋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变化的体态语言去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师生情感的共鸣,而用银幕显示文字、音箱输出声音,则切断了师生情感对流的通道,严重削弱了语文教学情感熏陶、心灵沟通的功效。

    评课者的意见是不无道理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场革命,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拓宽了课堂空间,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但是,任何手段,都是为内容和目的服务的,现代教学手段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在教学诸要素中,教学手段充当的是配合、辅助的角色,现代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削弱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因这种削弱而淡化学生完美人格、良好个性的培养。因为作为教与学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只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也不能只就教与学两种手段的革新来实现各自的价值和飞跃,他们更需要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他们更需要在一种和谐完美的特定情境中实现思想轨道的对接和科学理念的升华。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十分推崇现代教育手段,但又绝不能陷入“唯手段论”的泥潭,让活生生的生命体退居二线,因为不注意情境创造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教育,没有感情融汇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现在,投影仪、多媒体走进了课堂,这无疑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事。但是,有些教师在对待现代教育媒体的定位上存在错误认识,以为只有用了多媒体的课才是好课,且使用频率愈高愈好,或者认为课堂教学都应是“人机对话”,于是,有些本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被多媒体替代;有些本来很简单的意思表达也要投影出来,忽略了板书的功效;有些必须通过反复强调来记忆的内容也只由银幕一带而过。这种现状,并不是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初衷,需引起为师者高度重视。

    有位中学校长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学校聘请了几位外籍教师,这些老师上外语课,极少进现代化的语音室,而喜欢利用或设计一些特殊的情境,与孩子在十分开心的氛围中实施教学。有一次下大雨,一位“老外”跑到校长室,要校长给他买“雨鞋”,然后穿起“雨披”,冒雨直接冲进教室,带着学生和他一起在“下雨”

    的情境中完成口语教学……现在,许多学校装配的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外籍教师的教学思想也确实是有可鉴之处的。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唤醒。教师的职责在于唤醒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体悟、唤醒学生的机智和才能。这种唤醒,首先依赖的是教师的感情世界。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更要注意努力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并在这种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行为,构建师生全方位、立体化沟通交流的宽带,在现代教学手段的辅佐下,更有效地创造和谐优美的教学情境,更高位地达到教育教学的完美境界。

    切记:千万别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奴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