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一天,刘少奇忽然发现孩子们的房间里有一台收音机。那时候,收音机算是高档家用电器,一般人家买不起。刘少奇这里只有机要秘书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用军用发报机改装的收音机。那是为工作需要而配备的。
刘少奇问女儿平平:“收音机是哪里来的?”平平说:“是杨叔叔给的。”刘少奇找秘书杨俊问:“你为什么要送收音机给孩子们?”杨俊说:“孩子们很喜欢听收音机里的节目,他们经常到我这里来。不让来,怕伤害孩子们的感情;让来,又觉得不方便。后来,就和一个单位联系,想用这台大的收音机换几台简单的小的。对方一听,立刻送来几台。”刘少奇明白了收音机的来历后,批评说:“你们怎么能随便向人家要东西?赶快给人家送回去!”杨俊只好把收音机都退了回去。
像这样反对特殊化的事例,在刘少奇身上可以找到许多。他每次到外地去,出发前都要亲自嘱咐随行人员:“不要通知人家接送,不准接受礼物,不准请客吃饭,不准前呼后拥地陪同。”当时,秘书们觉得不问情由便把人家送来的东西都退回去,有时会使人家感到难堪。刘少奇却说:“你这一回退了,他下一次就不送了。”
(张飞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