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知的科技小常识-七巧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根据近代数学史家们的研究,七巧板始于明、清两代间,它是由中国人所发明的;另有少许人士说七巧板已经发明一千多年了。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待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典故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于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少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这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出一百多种图形。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七巧板在明、清两代很快就传往日本和欧洲。1805年,欧洲的书目中已经收有介绍中国七巧板的书籍。七巧板的玩法简易,就是用七巧板内七块板拼出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图案,也可以跟朋友们比赛试试看谁拼得最多。

    七巧板以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知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为其特色。

    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及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