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宾馆与瀑布隔一深谷,挂在瀑布对面的半山腰,成遥遥相望之势。是观瀑的最佳位置。
位置好而不逢天时,时值五月春夏之交的旱季,河水几乎断流,只有几股碗口粗的水注,在巨大的褐青石壁上跌成雪白的银练,泻入幽深的河谷。河谷除了常年滚瀑的石壁是褐青色的外,皆是一片墨绿的,那几缕银练飘落,更显得幽深寂静。
让人怅之,寂寞的情绪如无形的雾,从这谷底涌进心头。
意外得很,好像熟人多年不见,一下子迎面走来,让人叫不出名字。
我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应该说相识很久,了解很深了,以至于成为一种“文化心理”了!最有象征性的,是那种叫黄果树的香烟。儿时玩烟盒儿,就认识它,牌儿是树名,画的是瀑布,锡纸里裹着的是点上火冒烟的东西,水火共存的怪物。以后有了烟瘾,知道这是名牌香烟,价钱一涨再涨,但总舍得为它花钱,名山名水,名牌商品,山川自然与商品经济的杂交物。读过写它的文章,看过拍摄它的电视,还有诗就不知有多少了。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大多是写瀑布,轰隆隆地吵着,雾腾腾地跳着,湿漉漉的情绪泡着我的倾慕之心……
没有水,千里迢迢来此作甚?
看这空荡荡的山谷?
怅然凝视许久,倒也看出些名堂。形成瀑布的这条河并不大,从它倾入深谷前的河床可以知道,宽不过数丈,深不过数尺,水也并不与他处的有异。只是流到此处,地势陡落,形成一个断裂的高阶,形成一个喇叭形的峡谷。从谷底朝上看,巨崖三面环立,被河流冲荡的地方恰是喇叭嘴,河水跌入深谷后溅出一水潭,然后从喇叭口泻出……
看来平平常常的河水,之所以演出雄壮奇美的大瀑布美景,是得地利之妙,没有这贵州高原山势的多变,哪有大瀑布?不是水勇,而是水不得已而为之。
话说回来,也算我有缘分,得旱季的天时,让河水退出舞台,让我得识黄果树大峡真面目。此断崖十丈,经千年狂瀑激荡而不改旧貌,不得不让人面对这不起眼的褐青的石崖,肃然起敬。
这面长年累月支撑着大瀑布的石壁,坚韧无缝,浑然一体。水流集中处成沟,瀑幅散飞处凸起如浪,整个作为瀑布床体的石壁,并不平整,也以一种流动状悬立在这峡谷的喇叭口上。
看得久了,居然石头如瀑,流动起来!
好生动的一幅“石瀑图”,青幽幽的深峡中,石头呼吸流动,形如瀑,形如浪,形如流—刹那间又凝成石头!
没有这石头之韧,哪有这流水之勇?在我身边是徐霞客的雕像,他对瀑而坐,如我一样地凝望“石瀑图”。
没有大水,比之有大水若何?
1988年5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