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闻一多先生趣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心灵物语

    一个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小丑进城,远胜过一车子药材进城。

    提起著名学者闻一多,很多人会想起《最后一次演讲》,印象中的闻一多先生可能更多的是爱国民主人士、为民主自由而牺牲的学者。其实,生活中的闻一多,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1912年,闻一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入校时,他的姓名是闻多,同学就用谐音的英文词widow给他起绰号,widow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寡妇,闻一多为此颇有些苦恼。校友潘光旦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答应了。

    闻一多特别喜欢读书,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痴,家人说他一读书就“醉”。闻一多新婚那天,宾客来了,新娘子也到了,新郎却迟迟没有出现。家人急了,派人四处寻找,到了书房时,发现闻一多穿着一件旧的长袍,手拿一本书,正读得津津有味呢。读书入迷到连结婚都忘了的,古今中外似乎没有多少。

    闻一多原来非常喜欢画画,后来迷上了写诗,再后来疯狂地爱上了篆刻。1927年夏,在致饶孟侃的信中,他以诙谐风趣、轻松活泼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篆刻艺术的热爱之情。在信中,闻一多幽默地写道:“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谅能宠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爱国学生们纷纷罢课游行,有的还登上火车去南京请愿。闻一多和梁实秋等老师不是很赞同学生们的做法,他们觉得学生请愿对时局改变没有帮助,还不如好好学习,学得知识后报效国家,使祖国变得强大,列强自然不敢侵略。

    但学生不理解他们,他们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旁边还配打油诗一首:“闻一多,闻一多,你一个月拿四百多,一堂课五十分钟,禁得住你呵几呵?”原来,闻一多上课时总是不自觉地发出“呵呵”的声音,没想到这也成了学生们讽刺挖苦的目标。闻一多见状哭笑不得,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请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学生们听罢,恍然大悟。原来,闻先生用这个简单的算式形象地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数学那样,用公式来计算的。文学艺术作品贵在含蓄,要给人们以广阔的想象余地。

    心灵加油站

    闻一多先生的为人处世,充分体现了他的幽默与豁达。对于学生们的嘲讽和挖苦,他只笑不恼。调侃起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令人忍俊不禁。讲起课来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假如你身边有这样一位师长,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幽默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当一个人拥有了这种令人愉快的本领,就等于拿到了一张无往不利的通行证——不仅能够和任何人自在地相处,而且更容易赢得信任和支持,做起事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