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浑身发烫,马和斯诺在这又燥又热又乏又干渴的天气里,跟着毛驴走进了这片“三不管”地带,在这条狭长的山谷之中,其实根本就没有路,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向远处缓缓地流淌。他们两人沿着溪水走了约莫四个小时,居然连一个人影也没有见到。
就在马和斯诺都感到有些疲惫不堪的时候,岩壁在他们的眼前渐渐消失了,不远处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小村落。眼看目的地就在眼前,马和斯诺这几天来一直紧绷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了下来。他们把毛驴拴在溪边的一棵小树上,坐下来抽支烟,一路上又热又累,看看四周没人,索性脱掉衣服跳进水里洗澡去了。正当他们在清冷的水里说着话时,突然,一个个稚嫩严厉的声音从河岸上传来:“举起手,出来!”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排红樱枪,正齐刷刷地指向小溪中的两个外国人。斯诺低声对马说:“可能是红色根据地站岗放哨的儿童团。”
直到斯诺的话说完,马才看清:这十几个人全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虽然他们的脸仍是稚气未脱,但是举手投足间的神情却显得非常威严。孩子们手握着红缨枪,正目不转睛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两个外国人。
这些拿着红樱枪的孩子们,把他们的衣服给没收了,斯诺张开两手比划着用中国话说:“我们没有穿衣服啊!”斯诺的话显然发生了作用,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用红缨枪挑着衣服,一件一件地递给他们。
在这些儿童团员的监督下,他们穿好了各自的衣服,收拾停当后,儿童团的孩子们端着红缨枪,命令他俩走在前面。马和斯诺被押进了他们刚刚看到的那个小村庄。
这两个“洋俘虏”被押进山坡上的一个窑洞,儿童团员们把他们的行李搬了进去,并命令这两个“洋俘虏”坐在土炕上。随后,儿童团员们都走了出去,只听咔嚓一声,门被反锁上了。
斯诺对马说:“如果真是落到儿童团手里,也许不会有什么危险。否则,我们眼看快到红色根据地了,一旦出了问题可太冤了。”
过了很长时间也没人理他们,马和斯诺的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正在他们为饭发愁时,忽然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两人急忙从炕上坐起来。反锁的门被打开了,有两个人走了进来。
打头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农民,他的头上包着一条白羊肚毛巾,很精神,身穿中式裤褂。进门就自我介绍说:“我叫刘龙火,是农会主席。”斯诺说:“我们是去安塞找毛主席的。”刘龙火说:“安塞已经不远了,不过,你们必须等一等才能走。”至于为什么他却没有说。
跟着农会主席进来的人手里端着一个长方形的大盘子。盘子里摆着一碟炒鸡蛋、一碟炒土豆丝,此外还有蒸卷和小米饭等主食。来人将食盘放在两人面前,马和斯诺早已饿坏了,便不客气地大口吃了起来……
瞬间,桌上的菜饭已被他们一扫而光(后来,我丈夫多次和我描述那顿饭说:“那是我这辈子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在这个村子小歇后,刘龙火给他们带来了向导。
两人在临行前再三向刘龙火致谢,刘龙火也热情地说:“欢迎你们再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