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了乔治·海德姆写的这份实事求是的报告。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眼看着离开苏区的时间快到了,马开始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通过这几个月的走访,马内心深处觉得眼前的这支队伍在将来肯定是有大出息的,而且这支队伍很需要他。
经过一阵反复的犹豫后,1936年10月初,马和斯诺在苏区的访问即将结束之前,他终于对斯诺说出了自己内心强烈的渴望:“埃德,我想了很久了,我决定留下来。”
斯诺想了想后,回答他道:“你既然想好了,我也很赞成。不过,这里的生活实在很艰苦,长期住下来,能否适应?你想过吗?”
马认真地说:“这里的人能受得了,我也能受得了。我想,最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医生,我的事业应当在这里。”
斯诺很诚恳地说:“乔治,决定了就这么办吧!我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马嘱咐斯诺说:“你写文章的时候,千万不要提我的名字,因为上海有我很多朋友,如果国民党反动政府知道我在这里,我的那些朋友将会受到牵连。美国还有我的家人,我也不想让他们担惊受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我在红色根据地的事暴露了,他们的处境会很危险。”
斯诺表示对此非常理解,他请马放心,他一定会按照马的要求去做。后来他在英文版的《红星照耀中国》(由于国民党政府谈红色变以及种种无理阻挠,中文版出版时此书将书名改成了《西行漫记》)中,真的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马的名字。也正是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不知道当年穿过国民党封锁,访问红色政权的外国人,除了埃德加·斯诺之外,还有一个叫马海德(乔治·海德姆)。
通过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以及红军的认识和了解,马海德确认这支队伍是能够解救中国人民的。为此,他决定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党中央、毛泽东非常高兴地任命这位美国医学博士为“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这道命令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员。
十月中旬的一天,马和斯诺最后一次并肩走在保安县城的大街上。不过这次马却是作为一名红色根据地的人,来为他的朋友斯诺送行。临行前,斯诺把他的一件黄色麂皮夹克送给了马留作纪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