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徐莹莹-第43章 酷暑入藏之生离死别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主任的那位同学是拉萨文化站的,说让我们先在这里玩几天,我爸的事她会帮忙打听。

    我们每天在街上转着,有时也爬一小段山坡,但感觉山坡上透不过气,就不在上山了。去了大昭寺,虔诚的跪拜了佛像。人们说,来拉萨而没到过大昭寺就不算真正到过拉萨。确实有一番道理。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00年的时候,大昭寺就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界所熟知。

    “刚刚你许了什么愿?”坐在寺旁的一家藏式风格的茶馆里,香儿边喝着茶边问我道。

    “不可以说的,说了就不灵了。”我笑着道。

    “小气。有没有和佛祖提到我啊?”香儿笑嘻嘻的看着我。

    “嗯,有啊。我…”“嗷,套我话!”伸手过去到她的腋窝,她抓着我的手嘻笑着。

    “有我们吗?”李颖喝口茶笑着看着我。

    “嗯…,我不告诉你。”我端着茶碗,嗅着茶香笑着看着她道。老板说这茶是蒙顶茶,SC的。看着茶碗中黄中带绿的蒙顶茶,的确很是与众不同。无意看到墙上的条幅,上面是白居易的一首《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

    细细读来,不甚理解。

    “你唧唧呜呜念什么哪?”香儿看我不说话,只是看着墙上的条幅出神,皱着眉头道。

    我指着墙上的条幅,“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啊。”

    “我知道。”董舒儿笑着看着我道。大家看向她,等待着她的解释。

    “这首诗是白居易老年归隐山林时所作,‘兀兀’是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

    “姐,你说那么多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香儿手托着腮都快睡着了,打个呵欠道。

    “别急啊,等我把这最后一句解释一下你就知道了。”她看我都快听傻了,故意把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清脆一声,给大家提了提神,笑道:“末句表达了诗人想为国效力的愿望,但诗人却到死亦未能再回去。就是这样。”说完她端起茶杯接着喝茶。

    “嗷…,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我冲董舒儿笑笑。

    “知道什么了?”韩小婷望着我,不知我笑什么。

    大家笑笑,“这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李颖笑道。

    乔安娜自始至终听得都很认真,临走时她让我把诗抄在她的一个小本子上,我问她抄这干嘛,她说带回去研究。在她的逼迫下,我潦潦草草的帮她抄了下来。

    董舒儿呡一口茶,“嗯,茶都凉了!”

    “服务员,帮我们再添一点茶。”我轻喊一声。

    “来了!”服务员拎一大茶壶走过来。一一的添了茶,走到我跟前时,楞了一下。“你好像一个人,嗯,那个谁来着。”他闭起眼睛努力思考一下,“对,那个过去经常来我们店里喝茶的那位自称诗人的人。嗯,没错,实在很像。”

    “你说什么,哪个诗人,他叫什么?”我站起来看着他道。这位服务员好像不是刚才那位,刚才那位年轻一些。听他说诗人而且我又和他长得很像,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我还不敢断定。

    “不给客人倒茶,怎么站那和客人闲聊起来了。”

    “嗷,老板。你过来看啊,我感觉这位客人很像以前经常来我们这喝茶的那个诗人。”他被我突然的追问楞了一下,听到他身后的一个很有气质的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喊他,他这才缓过神,激动的冲老板说道。

    “是吗?让我来看看。”老板走过来,看到我也先是一愣,“没错,挺像的。要是再加上点胡子就更像了!”

    “你们说我像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我焦急起来,盯着那老板问道。

    “当然知道,他在我们这喝茶有几个年头了。我这人也喜欢诗歌,就经常和他谈论些诗歌方面的事。他写的诗的确很好,我还有他的诗集那,有三本,最新的是两年前刚出的。你还别说,我也好像很久没看到他了。他好像老咳嗽,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老板追忆着,不住的打量着我。

    “可以告诉我他的名字吗?”我有些想哭,我有预感,他就是我十几年前出走的爸爸。

    “他的真实姓名我不知道,他没说,我也没问。只知道他的笔名叫‘问天’。嗯,很好的一位诗人。”

    “是啊,我也好久没见到他了。我也很喜欢他的诗,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服务员也看着我说道。

    有时候世界就是那么的小,小的相隔十几年竟会进到同一家茶馆喝茶。

    “问天”多么熟悉的笔名,十几年我一直寻找的人的笔名,一时间有人说出口,我有些难以接受。

    “冬宁你怎么了?你干嘛哭啊!”香儿拉着我的手道。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像药王山上的积雪,除了白茫茫的没有其它。

    我的笔名叫“天问”,是我爸给我取的,当初我还说老土不好听,原来…。

    十几年过去了,当听到“问天”的入耳一声,有太多的感悟在里面了。

    “那是我爸!”泪水像决了堤的江水,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你爸?你说那诗人是你爸!”大家看向我,不由得惊讶。

    晚上坐在床边灯下,一页一页翻着茶馆老板送给我的三本诗集,泪水打湿了纸张。

    扉页上有我爸模糊的照片投影。他比十年前瘦多了,眼眶深凹,感觉突然苍老了好多。

    我想不明白,家里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到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来呢?我翻着书页,想从字里行间寻找到答案。

    茶馆老板说他曾经听诗人说,他的儿子也会作诗,写的也很好,将来一定比他强。他的儿子的笔名叫“天问”。

    只是茶馆老板不知道他的下落,我爸一年多没再去茶馆了。

    他又去哪了?我有些恨他,等找到他,我要向他大发脾气。

    董舒儿读着诗,想和我说什么最终还是没说。陪我流着泪。

    七个人默不作声的流着泪。

    第二天下午主任的同学从文化站回来,脸色不是很好看,只是说带我去见我爸。

    跟在她的后面走着,我心里万分的复杂,十几年没见了,不知道见面后我要和他说什么。该不该责备他当初的狠心,抛弃年幼的我和他美丽的妻子。

    “冬宁,待会儿见到伯父,你要和他说什么?”香儿拉着我的手问道。

    “不知道,还没想好。”看着香儿,又看向莹莹,莹莹的表情好像也很复杂,不过可爱的样子依然惹人喜爱。

    “伯父怎么住在山上啊,真奇怪!”韩小婷跟在后面道。

    “山上空气好啊!”李颖从后面赶上来,对韩小婷道。

    “嗯,不光这样,山上也安静,有助于思考。”董舒儿补充道。

    而后又是不说话,安静的可以听见彼此的喘息声。

    半个多小时后的山顶。

    “到了。”主任的同学说道。

    “到了?这里什么也没有啊!”韩小婷迷惑道。

    “是啊。什么,都,没有。”乔安娜四处张望,看着她道。

    我们也四处的张望,的确除了远处的一堆乱石就不再有别的了。

    “你不是说…”

    “是的。”主任的同学肯定道。

    “冬宁你说话啊,不要吓香儿啊!”

    “冬宁,不要这样子,哭就哭吧!”

    “是啊,你还有我们那!我们都爱你!”

    当一切都化为乌有,当模糊的记忆清新,清新再模糊,你会忘记哭泣,忘记曾经假设的一切。

    “爸,儿子来晚了!”

    静静的跪在坟前,直到天慢慢的黑下来。

    “爸,一路走好。”

    我拣起一块我爸坟头的石块,放入口袋。一步三回头的下了山,眼里没有一滴泪水。

    我肯定他还活着,活的很潇洒,活的很自由。

    “你爸一年前在拉萨一家医院病故,死于癌症晚期。据医生诊断,他的病况最少在十年以上,能活到去年已是奇迹了。”系主任的同学告诉我说。

    “你爸是个好人啊,他曾告诉我他的稿费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我的茶馆两年前发生了火灾,烧得面目全非,我想过死。但是你爸却咳嗽着往我手里塞了五千块钱,钱虽不多,但却燃起了我重生的**。茶馆有今天的成就,你爸有太多的功劳。我本想感谢他,谁知…,哎。”茶馆老板叹口气,接着道“今天能看到他的公子,我还是想说声‘谢谢’,真的很感谢!”

    ......

    坐在返回无锡的飞机上,我闭着眼躺在座椅上抱着我爸的三本诗集,静静地回想着拉萨的每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对我说过的关于我爸的事情。

    莹莹静静的把头倚在我的肩头不说话,香儿拉着我的手也陷入迷茫。七个人表情木然,静静的等着。等着什么?谁也不知道,但又很明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