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电影结尾的彩蛋一般。
例如,因为《魔法少女小圆》中没有男主的缘故,所以本届影展的最佳男主,是由《命运石之门》中,冈部伦太郎的扮演者,藤原真守获得。
而《狼的孩子雨和雪》,三项提名无一斩获,但却获得了一项名为促进亚洲和平贡献合作奖的安慰奖。
这让陆良好生吐槽了一番。
什么鬼?京都影展组委会这边也学会玩政治平衡了啊?
最佳新人由《魔法少女小圆》中,除了苏己外的几名小子役,共同获得。
毕竟是部群像剧,真要从里边分出谁更优秀一些,实在很难。
而最佳女配,则是《未来日记》中,我妻由乃(有奶)的扮演者,藤原知沙荣获。
这小姑娘今年才十七岁,站在台上时,气场十足,落落大方,衬着背景内那一幕双手捧着脸狞笑的表情,让人控制不住的,胆颤心寒。
说起来倒也可怜,这姑娘明明占着女主的戏份,影展时却评选的是最佳女配的奖项。
接受记者采访着这小姑娘倒也爽快。
“最佳女主那边都是什么怪物啊?谁要和她们比啊?”
于是,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了。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是《魔法少女小圆》的存在,那么《命运石之门》,又或者是《未来日记》,这两部电影,绝对不仅仅才收获这样的成绩。
特别是《命运石之门》,一众媒体影评人,给予该部作品的评价,都是相当之高,只可惜,这部作品生不逢时,恰恰撞上了《魔法少女小圆》。
在然后,《未来日记》还捡到了几个几个零碎的奖项,分别获得了最佳灯光,最佳特效等等。
而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在影展开幕之前都有预测,而结果也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当然,这里边,最有意思的,要属最佳男配。
本届京都影展最佳男配角的得主是。
绫濑苏己。
对,没错。
苏己的丘比,在魔法少女小圆中,穿着条白裙子,长发飞扬,貌美无双的,丘比必须死。
对此,《魔法少女小圆》的编剧,虚渊玄是这样解释的。
“这个剧本在创立初期的时候我明确表示孵化者的性别是男性,上交给三大机构里的审核剧本,我也有标注过的。你们或许不知道,我和新房最初在找到绫濑苏己时,给她圈定的角色,就仅仅是孵化者丘比而已,本来一开始我们看中的,就是她身上那股凌厉的气势。但你们也知道,剧组在拍摄时过程呢,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之后才由绫濑苏己,接任了木村微子的晓美焰……”
“至于最后,这名角色,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据说丘比拟人化是新房和绫濑碰出来的火花,而关于丘比最后的拟人造型,就是那一套白色的小裙子啊,这个人设,是苏己自己设定的。”
“当然这些都跟我没什么关系。”
“在我最初的设定中,孵化者啊,它就是一名…呃,雄性。”
这语气轻佻,莫名其妙的甩锅。
一长篇的采访下来似乎满是例如,“怪我咯。”“跟我没关系。”“都是他们的错!”等等推卸责任的说法。
结果真有好事者将《魔法少女小圆》初版的送审资料翻了出来。
好吧。
在那书稿资料上边,确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着这么几个字。
“丘比,原名孵化者(Incubator),性别,男。”
网络上边一众看热闹的网友们彻底沸腾了!
这位“爱的战士”啊,真让人爱不起来呢。
原本以为《魔法少女小圆》是一个纯洁的悲伤的关于拯救救赎一类的百合故事。
结果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名男性?
这也太…
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嘛?
丘比就算是男的,对于整体故事来说,也无伤大雅嘛。
整体故事就那样了,脑补空间近乎是一点没有,公开映画了这么长时间,而丘比必须死的梗也传遍了整个日本十几个洲……据说就连海对岸的中国,也常常能在各大BBS上边,看到关于这样的网络用语。
“要跟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吗?”
然后第二部。
“丘比必须死。”
这些都是《魔法少小圆》这样一部作品,延伸出来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影响力的东西。
要不然,这部作品,为什么当得起一个时代这样的评价?
而在这一届京都影展过后。
日本网络上边还有一句话悄无声息的火了。
大抵发生在情侣之间。
句式特简单,句尾的时候,微微带上一丝丝的小得意。
像是撒娇,又像是特飞扬的炫耀。
“哎,亲爱的。”
“我知道,你想我了!”
这让整个日本网络上边,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本来嘛,蕾丝边什么的,属于真爱,不用烧的。
可现在,这两个人秀得这么丧心病狂泯灭人性。
果然啊,还是烧了比较好一些…
……
加拿大,多伦多。
今天苏己的镜头比较少,没有戏的时候,多半是不会有人过来招呼她。
所以她只是拿着台手机,呆在一旁,不停的刷着关于国内的推特消息。
《环太平洋》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在影棚内拍摄的。
影棚内拍摄出来的镜头。
大抵都是那种,观众们看起来很爽很暴力,而演员拍起来,又傻很天真的类型。
《环太平洋》还跟《魔法少女小圆》不太一样,《魔法少女小圆》里边至少还有一部分是真实的镜头,后期在用特效点缀。
但《环太平洋》里的很多镜头,实景根本拍摄不了,除了几个在京都室内的镜头,像内种怪兽出现啊,大机器人动起来啊!
基本上用的,全是特效拍摄。
一帧,一秒,都是赤裸裸的流水,哗啦啦的美元!
对了这个剧组还打造了一个实物大小的机甲,摆放在摄影棚之中,能做一些特技动作,后期制作团队,就是根据这个机甲的动作和物理表现,制作了其他的机甲的战斗特效。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这台大机器,花了好几百万制作而成的大铁甲,拍摄起来根本就用不上,它被制作出来的目的,就是让后期制作团队看看,大机器人,是怎么打架的!
你可以理解成。
这是一台,起码超过二十吨,巨大的,真实的玩具!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