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人物一样思考-快速发掘自己的强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六章第二节快速发掘自己的强项 (1)

    确立自己的目标

    如果说成功的渴望是发掘自己强项的催化剂,而明确的目标则是开启发掘强项的“钥匙”。

    目标是一种需要恰当地选择的方向。假如你的一个目标发生了问题,应当更换另一个目标,这样才能重新确定自己的强项!

    1888年,作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先生成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一时声名赫然。1893年夏天詹姆斯?威尔逊先生到华盛顿拜访里凡?莫顿。在谈话之中,威尔逊偶然问起莫顿是怎样由一个布商变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说:

    “那完全是因为爱默生的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还在经营布料生意,业务状况比较平稳。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读到爱默生写的一本书,爱默生在书中写的这样一句话映入了我的眼帘:‘如果一个人拥有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特长,那么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顿时使我改变了原来的目标。”

    “当时我做生意本来就很守信用,但是与所有商人一样,难免要去银行贷些款项来周转。看到了爱默生的那句话后,我就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当时各行各业中最急需的就是银行业。人们的生活起居、生意买卖,处处都需要金钱;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了金钱,要翻山越岭、吃尽苦头。于是,我下决心抛开布行,开始创办银行。在稳当可靠的条件下,我尽量多往外放款。一开始,我要去找贷款人,后来,许多人都开始来找我了。由此可见,任何事情,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可能会失败。”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一生干着不恰当的工作而遭到失败。在这些失败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认真,似乎应该能够成功,但实际上却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所从事的事业一直没有成功的希望,那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了,不要再无谓地消耗自己的力量,而应该再去寻找另一片沃土。当然,在你重新确定目标,改变航向之前,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尤其不可三心二意,不可以既要抱着这个又想要那个。

    在美国西部,有一位著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经做了40年的牧师,可是一直无法成为一个胜任而出色的牧师。他考虑再三后,对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立刻改变目标,开始经营商业。他从此一帆顺风,最终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木材商人,富甲一方。

    两颗同样的种子由于落在不同的地方,一颗长成瘦枝细叶、异常矮小的树,一颗长成蓬勃茂盛的参天大树。可见,环境对事物、对人的影响力也不容轻视。

    一个人由于找错了职业以致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这实在是件可惜的事情。但是,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完全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只要他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就算晚了一些,也仍然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到那时,他一定会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焕然一新,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一般。

    机会

    不要等待机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而是要抓住每个机会,让它在你的手中变得非比寻常。

    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挥强项,就应该具有捕捉机会的本领。

    在尼罗河战役前夕,当纳尔逊刚刚详细地阐述完自己的作战方案时,“如果我们成功了的话,不知道世人会怎么说?”巴利上尉热切而又兴奋地问道。纳尔逊回答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如果可言,不存在任何有假设。我们一定会赢,这一点毫无疑问。至于谁能够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向世人讲述这里所发生过的故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随后,当上尉军官们纷纷起身,从会议室回到各自的战舰上去的时候,纳尔逊在后面又追加了一句话:“到明天的这个时刻,我或者已经是赢得了贵族头衔,或者是有资格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地上永远安息了。”他的眼睛里闪耀着敏锐而热切的光芒,在别人只看到了失败的地方,他却嗅到了胜利的气息。

    “如果通过这条路直接穿越过去,有没有可能?”拿破仑问他的工程师们。这些工程师曾被派去探寻能够穿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的路。“可能行的,”他们吞吞吐吐地回答道,“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的。”“那就前进吧”拿破仑坚定地说道,丝毫没有把工程师们刚才回答里的弦外之音听进去:穿越那山口肯定是极其困难的。

    此时,英国人和奥地利人听到拿破仑想要跨过阿尔卑斯山的消息时,都轻蔑地撇了撇嘴,报以无声的冷笑;那可是一个“从未有任何车轮碾过,也从不可能有车轮能够从那儿碾过的地方”。更何况,拿破仑还率领着七万军队,拉着笨重的大炮,带着成吨的炮弹和装备,还有大量的战备物资和弹药呢!

    然而,被困的马塞纳将军在热那亚陷于饥饿境地时,一向认为胜利在望的奥地利人看到拿破仑的军队突然出现,他们不禁目瞪口呆。拿破仑没有被高山吓住,他成功了。

    拿破仑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尽管这种困难对于任何人来说几乎都是难以克服的。他需要前进,所以,他就自己创造了机会并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无数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成为事实时,总会有人说,这件事本该在很久以前就能做成;还会有人找借口说,他们所遇到的巨大困难是任何人都无法克服的,从而把在困难面前的退却说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好让自己从困难面前大摇大摆地溜走。对于许许多多的指挥官而言,他们同样有精良的装备,有必要的工具,有善于穿越崎岖山路的士兵,但他们却缺乏拿破仑的坚韧与勇气。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盟的英雄格兰特将军在新奥尔良不幸从马上跌了下来,受了重伤,就在这时候他接到命令,要求他去指挥查塔努加的战役。当时,南方军已经将联邦军围得严严实实,投降看来几成定局,仿佛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一到晚上,四周群山上到处是敌军燃起的篝火,在漆黑的夜空里如同满天的星星。而对格兰特来说,所有的补给与供应线都已经被完全切断了。忍着巨大的疼痛,格兰特断然下令,挥师前往新的作战场地。

    沿着密西西比河北上,穿过俄亥俄河及其星罗棋布的支流,在马拉着的担架上一路颠簸走过茫茫的荒原,最后在四名士兵的帮助下,格兰特将军终于到达了查塔努加。一个伟大的指挥官到了!他的到来使整个战局立刻为之改观,他能够扭转战局,而且也只有他才能够扭转战局。整个军队都为他的坚韧和毅力所鼓舞,整个军队顿时士气大振。敌人仍然在一步步地逼近,但是在格兰特还没有来得及跨上马鞍、下令前进的时候,北方军队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了周围所有的山头。

    第六章第二节快速发掘自己的强项 (2)

    是不是意志力、勇气与决心会使所有的情况为之改观?否则为什么贺雷修斯只带领两名战士就让九万托斯卡纳的军队惊慌失措,瑟瑟发抖,直至跨过台伯河的桥轰然倒塌?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是完全出自偶然,还是因为整个军队为受伤的格兰特将军那不屈不挠的决心所鼓舞、所激励才扭转了战局?为什么莱奥尼达斯能够以寡敌众,在温泉关阻遏波斯的百万大军?为什么德米斯托克利能够在希腊的海边让波斯的战舰碎为片片,沉没海底?为什么恺撒在发现自己的军队难以紧逼进攻时,挺起长矛,紧握盾牌,勇敢地战斗,使得他的军队又迅速集结,最终反败为胜?为什么温克尔里德的胸前深深扎入了整整一大束长矛时,他依旧傲然挺立,为战友们冲开一条血路,让他们步步进攻,踏上通往胜利之路。为什么在联邦军不断溃败时,谢里丹将军赶到温彻斯特,独自一人策马去往御敌前线,从而力挽狂澜?为什么拿破仑在经年累月的战斗生涯中,从未在任何一场战役中后退溃败过,从未失手过?为什么内伊在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斗中总能化险为夷,将险败战局扭转为大获全胜?为什么威灵顿公爵历经沙场却从未被打败过?为什么佩里能够离开劳伦斯河,独自摇桨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让英国人的枪声从此销声匿迹?为什么谢尔曼将军单枪匹马冲往阵地,向他的士兵们挥手致意,要他们挺住,要坚守住堡垒和阵地时,战士们立刻军心大振,奔走相告他们伟大的指挥官——谢尔曼将军到了,并真的保住了阵地?

    历史无声地留给人们诸如此类的许许多多个例子,告诉人们有无数英雄伟人们在别人畏手畏脚、面对机会犹豫不决时,他们果敢地抓住了机会,取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伟大业绩。这些人总是能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全身心地投入到行动中去,让整个世界为之喝彩。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意味着上帝赋予了你奋斗进取的特权,你要利用这个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去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机会所能给予你的东西要远远超越它本身。是的,世界上只有一个拿破仑;但是,人们也要看到,当今任何一个年轻人所面对的困难与艰险,绝没有这位伟大的科西嘉小个子所跨越的阿尔卑斯山那么高、那么险。

    时间是发掘自己强项的量尺

    拥有强项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是需要自己花大量时间完成的。

    有一次,拿破仑?希尔收到一封来自一位青年朋友的信,他说决定要研究法律;但是在研究法律之前,打算先做另外一件事情。世界上真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为这种不良的想法和习惯所耽误!很多人每天都在干与他们兴趣不合的工作,他们往往自叹命运不济,他们希望机会来了,再去做称心满意的工作。可实际上光阴似箭,时间过去就不再重来,如果不马上回头,今天得过且过,明天又再等一会儿,当所有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稀里糊涂浪费掉后,再想重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往往为时已晚。这种一再拖延、得过且过的惰性,其实与慢性自杀无异。青年人通常不太去留意促成事业获得成功的因素,他们常常把做事情和干事业看得过分简单,不肯集中自己全副心思去做。他们不知道,在一项事业上的经验好比是一个雪球,随着人生轨迹的推移,这个雪球永远是越滚越大的。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把全副精力集中在某一项事业上,在这一方面随时随地作努力。

    “光阴一去不复返”,人人都须懂得时间的宝贵。当你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浑身充满干劲的。你应该把这干劲全部用在事业上,无论你做什么职业,你都要努力工作、刻苦经营。如果能一直坚持这样做,那么有一天当你发现这种习惯所给你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你一定会感到惊讶。

    歌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句话可以作为对那些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

    无论是谁,如果不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去养成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性格,那么他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绝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什么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

    专一的精神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己的强项也只是指自己某一项专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蚂蚁,学习它们那种专一精神。

    “剪掉”不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剩下的就是适合自己发展的园地。

    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入社会就善于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就有成功的希望。在这方面,蚂蚁是人们最好的榜样。它们驮着一大颗食物,齐心协力地推着、拖着它前进,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要翻多少跟斗,千辛万苦才把一颗食物弄到家门口。蚂蚁给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更谈不上有什么强项。

    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惟有如此方能实现目标;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人们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但是,园丁们知道,为了使树木能更快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要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若要保留这些枝条,那么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无数倍。所以,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习惯把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实的枝条剪去,一般人往往觉得很可惜。

    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

    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要比有十种心思来得有价值,有专门技能的人时时刻刻都有办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和弱点,随时随地都在这方面下苦功求进步,总是要想到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有十种心思的人就和他不一样,他可能会忙不过来,要顾及这一点又要顾及那一个,由于精力和心思分散,事事只能做到“尚可”为止,结果当然是一事无成。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你必须专心一致,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有出色的业绩。

    三人行,必有我师

    所有强者的座右铭都是“以人为师”,即学习别人,发掘自我。这个过程就是寻找自己强项的最好方法。因此,真正的强者不是傲慢无比,而是谦和谨慎。

    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的时候承认,如果他的判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对的,行事便可以达到最高的期望。

    如果像这样一位杰出的伟人都承认自己的判断最高只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正确率,那你又该当如何?

    苏格拉底曾一再告诉门徒:“我惟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你不可能比苏格拉底更加聪明,所以从现在开始,最好不要再指出人们有什么错,更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因为你的观点也并非完全正确。如果你认为有些人的话不对,就算你确信他说错了——你最好还是这样讲:“啊,慢着,我有另一个想法,不知对不对。假如我错了的话,希望你们纠正我。让我们共同来看看这件事。”

    很奇妙,的的确确很奇妙,尤其是像这样的话:“我可能不对,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天上或地下绝对没有人会反对你说:“我可能不对,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

    拿破仑?希尔的一位学员哈洛?雷恩克就曾用这种方式处理顾客纠纷,他是道奇汽车在蒙大那州的代理商。雷恩克在报告时指出,由于汽车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在处理顾客投诉案件时,你常常显得冷漠无情,这就很容易引起愤怒,甚至做不成生意,或造成许多不快。

    他告诉班上的其他学员:“后来我想清楚了,这样确实无济于事,后来便改变了做事的办法。我转而向顾客这么说:‘我们公司犯了不少错误,我实在深以为憾。请把你碰到的情形告诉我。’这种方法显然消除了顾客的敌意。情绪一放松,顾客在处理事情的过程当中就容易讲道理了。许多顾客对我的谅解态度表示感谢,其中两个人甚至后来还带来自己的朋友买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我们很需要这样的顾客。而我相信尊重顾客的意见,对待顾客周到有礼,都是赢得竞争的本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