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明察的故事-徘徊歧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徘徊歧路”表示在岔路上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此典出自唐代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则天掌握唐代政权以后,便打算建立大周王朝,自己好当女皇。唐朝开国功臣李勣的长孙徐敬业知道此事后,便以扬州为根据地,准备起兵反对武则天。

    徐敬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发展势力,以便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就请那时有名的文学家骆宾王帮他写了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

    骆宾王在檄文中一条条列举武则天的罪状,号召皇亲国戚都起来反对武则天。檄文的最后严正地告诉他们说:“假如你们还留恋自己的城池,迟迟不选择自己的道路,耽误早日立功的机会,就一定要按违命而论处。请你们认识清楚,今天的中国,到底是哪一家的天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