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运动会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发展的影响
从经济领域的影响看,综合性运动会往往成为东道城市,甚至东道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契机。一些城市,特别是起点较低的城市从线性发展,获得了跳跃式发展的效果,并带动了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的经济进入了中等发达程度。通过举办1992年奥运会,巴塞罗那获得98亿美元的直接效益和162亿美元的间接效益,在筹备工作的7年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了近6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在1991年即奥运会开幕前一年,增加的工作岗位数达到9万多个。不论是汉城还是巴塞罗那,以奥运会之前和之后相比,两地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即使像亚特兰大、悉尼这样发达水平较高的城市,奥运会的举办也大大增加了其经济活力。奥运会为亚特兰大创造了8.4万个就业机会。据国家统计局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促进我国GDP增长0.3%~0.4%。北京提出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市在大气治理、水资源保护、污水和垃圾处理、环保方面的投入将达70亿美元。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真正进入了商业运作。尽管奥运会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但对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征指标,如建设量、吸纳量、入住率、租金及房价还是会产生间接和直接的影响。2003年湖南长沙承办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14个市州当中有9个承担城运会的比赛,得益于城运会,城市面貌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变化全部归功于城运会,但城运会筹办却是这种变化的重要动力。长沙市共计投入城建资金230多亿元,完成了包括城市道路改造、城市建筑和住宅建设以及城市绿化、亮化、景观修缮等重点工程上百个。2003年桂林市承办第10届广西运动会后,桂林体育中心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形成桂林市新的全民健身中心。广西玉林市承办第11届广西运动会提出了“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的理念,利用新建体育中心,拉动城市东区的发展,促进城市品位的提升。因此,大型运动会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会战时间表,一个跳出纯竞赛因素来考虑和策划城市发展的平台。
1. 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形象力的影响
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形象力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广州为例,为了迎接九运会,广州市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美化,提高了广州市的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规模宏大的体育场馆建设强化了城市中心,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具特点,也扩大了商业规模,提高了广州市的发展形象和强化了广州市的城市个性。
九运会对广州市城市形象力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美化对城市形象力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美化,强化了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提高了广州市的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是评价一个城市形象力的基本指标,是塑造城市其他形象的基础。为迎接2001年第9届全国运动会,广州市在九运会前1998~2001年3年多时间内,投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达339亿元,包括鹤洞、华南两座跨珠江大桥、地铁1号线、全封闭的环城高速公路、内环与内环路和环城高速公路相衔接配套的7条放射状公路、新国际机场以及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和广深准高速铁路城市客运快速交通系统。
广州市在环保工程项目投资约50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处理污水66万吨的猎德污水处理厂、西朗新建一座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新建一座大型焚烧垃圾的资源发电厂、远郊新建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和珠江广州河段两岸28公里堤岸的绿化带建设,另外,广州市还投资8.5亿元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新增公共绿地300公顷。
为准备九运会,广州市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容貌得到明显改观,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商贸往来,从而提高了广州市的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走出塑造城市形象的第一步。目前,为了承办2010年亚洲运动会,广州市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
(2)体育场馆建设对城市形象力的影响。广州市新建和改造体育场馆的资金将达到30亿元,包括广州体育新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等新建场馆和改造场馆。广州体育馆是为迎接2001年第9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举行而建造的大型体育设施,能承接大型室内国际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能举办大型演唱会、展览会等;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场,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整个体育造型新颖、朴素大方、经济实用、功能齐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大型体育场,成为21世纪广东省标志性建筑。宏大的体育场馆建设,使城市有了标志性建筑,同时有利于城市中心区建设,拉开广州市城市布局,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具特点,强化了广州市的城市个性。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广州体育馆,再加上广州市原来的象征性建筑——天河体育中心,这三个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体育场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特征上都是其他建筑无法比拟的。毫无疑问,它们会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建设与布局会主导广州市的空间结构,对规划广州市城市布局,确立广州市的城市中心和附中心起到很大作用。
(3)广告效应对城市形象力的影响。九运会的广告宣传效应,能把广州市的潜在形象力转化为现实形象力,使之城市形象为更多的人认知。现代体育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与电视转播结合,对塑造城市形象有极强的广告宣传效应作用。九运会是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展示广州市形象力的一次机会。而且其广告宣传效果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而且各省(市)电视台、电台将对赛事进行全方位的现场直播、转播、录播报道,各省(市)报纸大篇幅的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庞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覆盖整个运动会,相关信息将通过国际互联网及时准确地向全世界发布。通过九运会这些赛事及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宣传效果,借助体育竞赛的吸引力和电视转播对大众的辐射力,广州市的现实形象、发展形象和城市个性都有了一次较好的展示机会。
2. 大型运动会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和设施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和文化名城,更需要一流的体育场馆,这样城市的功能才比较完整。更高层次的综合运动会还对城市的环保、交通、通信、广播电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设施起到推动作用。北京市要筹备2008年奥运会大约要投入3000亿人民币,这些钱真正办比赛很少,绝大部分用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体育场馆的建设。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分工中国家体育总局也只负责两个部,即竞赛部和市场开发部。
3. 大型运动会强化了城市管理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大型综合运动会不仅是对政府管理的效率,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和运转的综合考验,同时也是对市民文明程度的促进和考验。一个旅游城市,市民文明程度、遵纪守法程度是旅游城市对游客可持续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在韩国釜山举办的亚运会就感到当地的市民素质较高,亚运会期间看不出当地有任何的突击,整个城市运转正常,大大小小的酒店、餐馆、商店对内外宾的服务都是一个标准,高标准。要达到这种水平也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是要靠多年的努力,多次地举办大型活动,通过举办像区运会这样的活动来教育和强化而形成的。
(二)带动业的发展
从旅游的角度看,体育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理论上,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为法国带来了80亿法郎的效益。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为日本带来了258亿美元的收入,为韩国带来了88亿美元的收入。尤其以自然风光吸引游客为主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运动会,来构筑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抢占这一领域,树立自己的体育旅游品牌,大有文章可做。
二、大型运动会的文化意义
(一)体育工作中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文化的角度讲,大型运动会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和构筑先进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其参与者大多都是基层的普通群众,他们有参与体育的需求。因此,定期地召开大型运动会,成功地办好大型运动会,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在体育工作中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对体育的基本要求,体育本身也具有这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属于大文化范畴,这个基本理论观点是勿容置疑的。体育是大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事实,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体育实践中,都得到了社会不同层面的广泛认同。因此,就体育本身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而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体育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体育运动中有很多要素和特征都体现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现代体育精神的核心就是体育所倡导和体育所固有的高尚的道德规范理念。如“公平竞争,更高、更快、更强,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和平、进步、发展、友谊”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建设先进文化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体育最鲜明的文化特征就是以公平竞争和团结协作为道德基础的体育竞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体育竞赛,就没有体育运动。没有公平和公正,体育竞赛就不可能正常地进行,也不可能吸引人们广泛地参与其中,就会失去政府和社会对发展体育事业支持的意义。通过体育竞赛所表现和倡导的这种体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加强公民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建设,优化社会道德环境,培养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加强社会团结协作的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所提出的“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就是对体育运动的道德规范内涵作出的更明确的新概括、新表述和新补充。“更干净”是保证日益激烈竞争的体育竞技公平与公正的基础:“更人性”所反映的是发展体育事业为了人更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更团结”是体育所倡导的人类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条件。所有这些在体育运动中所提倡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与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公平、公正”的崇高社会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与人类社会所提倡和要求的先进道德规范和谐一致,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谋而合。
竞争是体育运动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和表现形式,公平与公正则是体育文化道德规范的内核和本质。体育竞赛所必须的公正与公平离不开参与体育运动各方高尚的道德规范支撑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竞赛规则的有力保障。在体育运动中所出现的兴奋剂、不良赛风、假球黑哨、弄虚作假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动摇着体育运动发展所依赖的道德规范的根基,目标直指体育运动所倡导和追求的公平公正的文化内核。因此,在体育工作中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所谓“运动会上演出多少人间学问事,比赛中凝成万千道德修身经!”
(三)体现先进体育精神
体育特别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最显著的文化内涵就是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不畏强手、不屈不挠、超越自我、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和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可以激发各行各业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和强盛祖国的良好精神面貌。增强整个国家和民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的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创造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要保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对物质文明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三、大型运动会的体育意义
(一)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可以培养人们科学、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优化社会人文环境,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等等。我国群众体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体育健身,振兴中华”为主要内容,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有利于体育组织健全,体育活动普及,体育设施的发展。
1. 群众体育活动更加丰富
将会为群众设计更多、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形成品牌的标志性体育活动,组织开展更多传统体育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科学化、普及化。
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得到加强
在大型运动会的影响下,建立更多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的新格局。完善包括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宣传教育、竞赛活动和体质测试在内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3. 国民体质监测更加完善
通过大型运动会,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系统得到完善,并形成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制度。动态地观察人民群众的体质变化状况,公布体质监测结果。
4. 群众健身场地建设更美好
一批精心设计、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园林建设相融合。
(二)促进和检阅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从体育的角度来看,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竞技体育的竞争是我国体育的战略方针,各级体育工作都应围绕这一任务来尽到自己的责任,大型运动会是竞技体育重要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通过可以检阅各地竞技体育成就,锻炼和选拔优秀运动人才,为实现“奥运争光”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
(三)项目设置的推动效应
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可推动运动项目的发展。比如,随着奥运会综合效应影响的日益扩大,奥运会的规模、项目也逐渐扩大。第25届奥运会设有25个大项、257个小项;第26届奥运会设有26个大项、271个小项;第27届奥运会设有28个大项、300个小项,28届奥运会设有28个大项,301个小项。而我们的竞技体育以奥运争光为目标。近年来,全运会项目的设置也围绕着奥运会项目的设置的增加而增加。如第8届全运会共设28项、319个小项,第9届全运会共设30个大项、345个小项,第10届全运会共设32个大项、42个分项、357个小项。运动会项目的设置有效地促进各地对所设项目的开展,促进队伍的组建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的人才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没有现在的基础,就没有未来的冠军。
从这些意义来讲,大型运动会远远超出了体育的意义和范畴,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这些成就和意义不能简单地用奖牌和金牌的多少来衡量。因此,办好大型运动会对于弘扬先进的文化和普世价值观念,对推动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现实意义。
(原载于《运动改变城市》,接力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