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知道自己的方向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懂得如何确定人生航程的方向。
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将会走向哪里,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有志向的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懂得去寻找方向,学会认识自我,确定人生航程的方向。这样,在上路的时候,你才不会害怕暴风雨的袭击,因为你知道自己将会驶向哪里,你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航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在坎坷的生活经历中,在复杂的社会境遇中,我们要学会认识自我,认清当时环境中的自我,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究竟如何。
方向决定了你的命运,影响着你的前途。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如果不知道自己将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前进也就无所谓顺风或是逆风了。而没有方向、没有计划的生活只能叫作碌碌无为,停滞的思想会使你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人生也只能在原地踏步。
诗人纪伯伦曾借别人之口阐述说:“认识自我是一切认知之母,我应该认识自己。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外貌、分子和原子。我应该除去覆盖在自己心灵秘密上的帷幔,抹掉心灵深处的装饰,还应该弄清我物质存在中精神存在之含义,我精神存在中物质存在之隐秘。”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茫茫的海中有一条鱼,这条鱼逆流而行,它冲过海滩,划过激流,穿过湖泊中层层鱼网,躲过深海中无数水鸟的追逐,拼命地往上游。它不停地游,穿过山间的小溪,挤过浅滩的乱石,避过所有的暗礁,克服了所有看起来不可能克服的困难,在一天的早上,它游到了雪山。然而,还没来得及在这雪山跳跃一下,还没来得及在这水中畅游一番,还没来得及欢呼一声,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多年后的一天,一个登山队发现了这条鱼,它还保持着向上游的姿势。队员们看出它是来自海中的一条鱼,都被它的不屈精神所感动、所折服,无一不赞叹它的勇敢与无畏。其中的一位老人却说:“它固然勇敢,但只有伟大的精神,没有伟大的方向。”
2.耕耘,从点滴开始
踏踏实实做事,淡淡泊泊生活。
人生的减法哲学,就是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
我们有太多的愿望,一旦不能及,便成了失望。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候,是他干渴难耐时,突然有一碗清凉的水放在他面前,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是当他终于有了富贵名利之时,却只剩下他自己孤零零的一人。给心灵做减法吧,简单地生活,让心灵淡泊宁静。
人生的路途是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常常需要我们调整自己与现实磨合。在起伏跌宕的历程中,只有善做减法,才能使我们平稳向前。贪多又求完美的心态,不但使很多人难承重压,更背离了和谐的人生状态。
甘蝇是古代的一名神箭手,利箭所向,飞鸟落地,走兽伏倒。甘蝇的弟子飞卫,曾向甘蝇学射箭,勤学苦练,后来技艺超过了他。
后来,有个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的本领,练成这个本领之后,再跟我来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照着飞卫的话,仰面朝天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来回穿梭的梭子。
就这样苦练了两年,就是有人用锋利的锥尖朝他的眼睛刺过去,他都不眨眼睛。于是,他高兴地跑去告诉飞卫。
飞卫摇摇头说:“这些还不够,你要再练好眼力,才能射箭。当你能把极小的物体看得很大,将模糊的目标看得很清楚的时候,再来找我。”
纪昌回到家,捉了只虱子,用牛尾毛拴住,吊在窗口,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十多天过去了,虱子在他的眼中渐渐显得大起来;三年以后,他竟然能把一个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大。回头看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
他便用燕国牛角做的弓,搭上朔冬蓬杆制的箭,朝虱子射去,弦声响处,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还好端端地悬在空中。于是,纪昌又跑去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高兴地说:“好,你学成功了。”
精湛的技艺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练成的,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
成功不是一鸣惊人,而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小流又何以成江河。不要幻想有什么捷径,可以让你平步青云;要想取得成功只有努力工作,这才是成功的唯一路途。
3.不能只靠运气
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坐等机会。
莎士比亚说:“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会,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创造新机会。”怎么创造机会呢?创造机会要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发掘或制造有利的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增加或创造机会。
中国有一个寓言,叫守株待兔。有一位农夫在耕田时,正好有一只兔子撞到一棵树桩上而死,于是,这位农夫便再也不干农活了,专门守在这棵树旁,准备捡撞死的兔子。
听这个故事时,我们人人都觉得这个农夫好笑,但在实际生活中,像这个农夫那样一心坐等机遇来临的人,却大有人在。
机遇不是等来的,在很多时候是要靠自己去发现、去挖掘,甚至还得靠自己去创造。机遇不会主动来敲你的门,我们能不能获得机遇,利用机遇呢?
常有人发如此的感慨: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
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系在一个等来的机会上,他们当然不会成功,以至于到现在都只知道抱怨自己的命运。
没有人会主动给你送来机会,机会也不会主动来到你的身边,只有你自己去主动争取。成大事者的习惯之一是:有机会,抓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拿破仑·希尔说:任何人唯一能依靠的“运气”,是他自己创造的“机遇”——这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固定不变的目标是成功的起点。
闻名世界的麦当劳快餐的创始人克雷罗,就是一个特别善于主动争取机会的人,他从一份来自一家汉堡包快餐店的订单中,寻找到了机会,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餐桌上的革命。
在这份有些意外的订单上写着要求订购14台制奶机,无比惊喜的克雷罗觉得对于这样大的一批订货,他应该和客户见上一面,而见面的结果不仅使美国兴起了一个新兴的快餐业,也改变了克雷罗后半生的命运——他没有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从此和“麦当劳”的快餐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克雷罗见到的客户不是别人,正是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的麦当劳兄弟,他们经营着“麦当劳”快餐馆。那时的“麦当劳”快餐馆规模不像今天这样庞大,经营的品种也很单一,主要是炸薯条和汉堡包。
克雷罗抱着好奇的心理品尝了这种食品,立即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吸引他的不仅是食品的美味可口,更主要的是麦当劳兄弟独特的经营方式。兄弟俩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一方面,他们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汉堡包和搭售炸薯条的营销方式。在制作和销售过程中,不仅采用标准化牛肉小馅饼、标准化配菜系列,还采用红外线灯照射以保持炸薯条的清脆可口。
这种分量足、口感好,又方便快捷的食品很受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此外,克雷罗还注意到,麦当劳兄弟俩在餐馆前竖起个巨大的拱形“M”招牌,以招徕顾客,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另外9家餐馆也使用“麦当劳”店名,并且已经有了联合销售、联合经营的发展趋向。
但是,克雷罗经过周密考察,发现麦当劳兄弟俩的经营思路也不是完美的。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思想比较保守落后,而且过于满足现状。另外,也不愿过于奔波劳累去进一步开发拓展业务和发展分店。所有这些,都给克雷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多年的推销员生活和对饮食业发展趋势了解的经验告诉克雷罗,麦当劳兄弟的创造发明非常重要,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他并不急于立即签订出卖制奶机的合同,而是留在加州连续考察了一周。
克雷罗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了一次重大抉择。他出资34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兄弟的全部资产和经营权,在美国经商史上,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奇迹。当他后来解释时曾说:“当我遇到麦当劳兄弟时,已有多年准备了。以我多年在食品、饮食业中推销的经验,我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机会是否真正来临。”
克雷罗经过慎重地考虑,当机立断,立即和麦当劳兄弟签订了一份联营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清楚地写着:“克雷罗独家代理出售‘麦当劳’店名的权利,并向冠以该店名的分店提供原料供应和标准化技术指导。”
从这份协议中,克雷罗能够得到的好处就是按照餐馆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报酬。此时,克雷罗已经52岁了,对他来说,这一抉择不能不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克雷罗凭借他经验丰富、信心十足的优势,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严格按照协议规定的内容开展业务。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美国各地的“麦当劳”快餐店发展迅速,成为了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快餐行业。
由此可见,生活中并不缺乏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素质。如果有了很高的素质,即使生活中没有机遇,也能创造出机遇。
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是铁匠的儿子,年轻时他写信给汉佛里·戴维申请在英国皇家学会谋职。戴维就此咨询了一位朋友:“这里有一封名叫法拉第的年轻人来的信,他一直在听我的课,想让我为他在皇家研究院找个工作,我该怎么办?”“怎么办?让他去刷瓶子,他要是能有什么出息,就会立即去干;他要是不会有出息,就会拒绝。”后来的事实是,法拉第选择了“干”。刷瓶子算不上一个什么好机会,但法拉第却从中创造出了机会:他在工作之余利用那些坩埚和玻璃瓶子做实验,虚心请教皇家学会的泰斗们,就是这样使他终于成为伍尔维皇家学会教授。廷德尔谈起这位年轻人时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成为那个时代的科学奇人。
机会不是等来的,在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去创造。经常听到和看到有人在抱怨上天不公平,没有赐予他成功的机会,其实这类人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他们只想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没有去有目的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而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创造机会的人。
4.成为自己的领航者
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自己灵魂的领航人。
一个人拥有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要相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相信自己具备达到这一目标的能力。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生最大的缺失,莫过于失去自信。自信是拯救自己唯一的原动力。
林肯出身贫寒,几乎一生都在与失败打交道,8次竞选但8次都落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甚至一度精神崩溃……于是人们多次劝他放弃,不甘平凡的林肯,用真诚的微笑响应了那些好心人的劝慰。他坚持说:“那是我的梦。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成功必定属于我和我的未来。”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习惯自己给自己画定一个框框,让自己受到局限,觉得自己不行。这其实都是自卑感在作祟。自卑是对自我的一种消极评价或意识,这是在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让意识产生一种消极的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类的行为很多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所以,树立自信,战胜自卑,是我们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法宝。
阿诺德·施瓦辛格是好莱坞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拍摄的每一部动作片都能获得惊人的票房,他更是美国加州州长。人们在佩服他高超的演技,羡慕他那山岳般健美的肌肉的同时,也常常感叹他传奇的人生。
鲜为人知的是,阿诺德·施瓦辛格出生于奥地利一个普通家庭,15岁时,他身高也不过6英尺,体重只有150磅,这在西方,只不过是一个瘦小子。但是,当他看到美国健美先生力土柏加主演的电影时,他就被影片中那种肌肉棱棱、威武雄壮的男子汉迷住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成为力土柏加这样的人。他开始练习举重和健美,十分投入。父母亲怕他锻炼过量,不得不限制他去健身房的次数,他便把家里一间没有暖气的房间改为健身房继续锻炼。
终于有一天,他荣获“少年欧洲先生”冠军。阿诺德写信给自己的偶像,力土柏加深为这位万里之外的年轻人感动,邀请阿诺德到他美国的豪宅一游,并且亲自向他传授健身的窍门。阿诺德更加努力了。
他说:“我有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食谱和比赛计划,我总是把这些内容写出来。我不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肌肉松弛的样子,不能违反自己制订的计划。”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施瓦辛格成为最知名的健美运动员。从影前他一共获得过8次奥林匹克先生和5次环球健美先生。
施瓦辛格总是充满自信。他在1973年出版的自传小说《阿诺德,一个健美运动员的成长》中说:“我知道我是一个赢者,我知道我一定要做伟大的事情。”在洛杉矶定居后,他不满足于只是个健美冠军,于是转向世界富豪的目标前进。
无穷的抱负和充沛的精力使施瓦辛格迎接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健美运动员,他从很早开始就具有表演的才能。身居洛杉矶时,好莱坞就近在咫尺。于是他制定了下一步的目标。“我总是在强烈地受到表演艺术的吸引,我喜欢表演,喜欢发挥自己。我在观众面前表现得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越高,就越能从观众的掌声中得出结论,我的事业应该是表演。”
施瓦辛格的第一部电影《大力神在纽约》在电视中播出,在这部影片中,施瓦辛格的声音是后来配音的。在招贴画中,他的名字改为阿诺德·斯特朗——他的口音被认为很难听懂,人们也不会读他十分拗口的名字,但他内心深处认为改名是不正确的。
1979年,当施瓦辛格的电影生涯来到时,他开始使用自己的原声和本名。与此同时,他也放弃了健美事业,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他开始进修表演、对话和纠正口音这三门课。他不断地练习发那些母语中没有的音,直到精疲力竭。
他在自传中阐述了“秘诀”:“要肌肉增长,你必须有无穷的意志力,你不能可怜自己。你要跨越痛苦,甚至爱上痛苦。人家做10下的动作,你要加倍,做足20下。不要松懈、不要懒惰,否则你是不会成功的。”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请记住:你是命运的主人,是灵魂的领航人,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
成功是每一个人都在争取和渴望的美好结果,但是,有的人一直对自己是否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心存疑虑,于是到最后他只能失败;相反,那些自信的人,往往能在最后品尝到成功的美酒,自信就是成功的关键,是信心推动了成功的进程。我们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充满自信。
6.加油,相信自己
人需要不断地被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某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试验:将所有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经常受到鼓励和赞美,第二组学生任其自由发展,第三组学生只接受批评。结果表明,任由发展的一组学生进步最小,受批评的一组有一点进步,但是受赞美的一组的表现最为突出。
在生活中,不少人往往会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遇到一点事就想“糟了”、“又是一件麻烦事”、“我怎么总是这么倒霉”等。而那些有所成就、保持乐观的人却正相反,也就是说,在不顺心时,他们习惯自我鼓励。这样的人,一旦有强烈的、想取得成功的愿望,他就会经常这样鼓励自己:你是一个成功者。
许多人做出了成绩,往往期待着别人的赞许。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仅仅依靠别人的赞许是不够的,何况别人的赞许可能难以真正满足你的期盼。要保护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功信念,不妨花些时间,适当地给自己一些鼓励。
懂得鼓励自己,在如今的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成功的象征、睿智的表现,更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生存法则。所以,我们应该每天都鼓励自己。要想实现梦想、达成目标,就需要经常鼓励自己。
然而,大多数的人都是“等待”他人的鼓励。抱有这种等待心理的人,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拴系在他人手中,而不是依靠自己去掌控,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其实,他们没有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都不欣赏自己,别人怎么会欣赏你。自己都不鼓励、肯定自己,别人又怎能鼓励、肯定你。自己对自己没信心,别人又怎么会对你有信心。
所以,千万不要有“等待”心理,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掌握命运的舵。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长跑比赛后回到家里,父亲看他很高兴,就问:“你是不是得了第一名?”他说:“没有啊,我得了第二名。”父亲很奇怪:“得了第二名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小男孩却回答道:“爸爸,你知道吗?那个第一名不知道被我追得有多惨。”
成功者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后,总是以强烈的进取精神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大大增加了自己成功的概率。即使遇到挫折,他们也会积极进行分析,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进行新一轮的努力。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帮助。如果你经常观看体育比赛,就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镜头:每当运动员发挥不佳,成绩不太理想时,教练会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轻声地安慰几句,鼓励他稳住情绪,好好发挥。教练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稳定运动员的情绪,也鼓舞了他的斗志,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一句鼓励胜似千金。
鼓励是助推器。人在不断地被鼓励中,可以保持一往无前的状态。鼓励来自他人,但更多源于自己。其实,最好的鼓励是源自于每个人的内心。只有相信自己,鼓励自己,最后的胜利才会是完美的。他人的鼓励只不过是一种催化剂。
有一位美国作家,他是靠为报社写稿来维持生活。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周必须完成两万字。达到了这一目标,就去附近的餐馆饱餐一顿作为奖赏;一旦超过了这一目标,还可以安排自己去海滨度周末。于是,在海滨的沙滩上,常常可以找到他自得其乐的身影。
其实我们的最佳支持者就是自己。要知道,你最需要的东西,别人通常不会给你。所以,当没有人鼓励你的时候,不要再自怨自艾了,你可以自己鼓励自己。
鼓励自己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在墙上贴满励志标语,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默念;有的人找个僻静的地方,痛快地流泪;也有人拼命地看成功人物的传记,还有人借运动来强化意志,忘掉内心的沮丧……其实具体的方法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鼓励自己的方法。你要相信自己,成功其实就在不远处,只是在最后的时刻你需要鼓励一下自己。每个人都有难过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自己鼓励自己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请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力量。
朋友,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鼓励自己吧,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成功。自我鼓励是自信,是希望,是一种斗志,也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自己鼓励自己,让勇气和力量在心中生长,好比钻一眼泉,泉水汩汩涌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你都可以自己取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