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思绪放慢些节奏 ◎
是不是已经不记得上次让自己放松是什么时候了,大脑时时刻刻处于高速运转状态,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没有好的状态,做事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不妨慢一些,看看从指尖穿过的阳光和风,闻一闻花朵盛开随风送来的香气,过度的紧张会让人感觉到紧张,就像一直没有壳的蜗牛。找不到合适的节奏就会乱了自己的脚步,一切就会乱了套。
周一早上七点,闹钟准时响起,仿佛就在睁开眼的那一刻,人就被上紧了发条,神经开始高度紧绷。
每天按照固定的习惯,在吃早餐的同时快速地浏览了新闻,装扮后出门,一路上思量着一天甚至是一周的行程安排,时间节点、工作节奏、接触对象、交流方式。
一周总是在忙碌中很快地度过,和好姐妹小P酝酿安排了很久的周末小假期如期而至,迫不及待地带上行李赶往目的地小山城古镇。
小山城恬淡舒适,是个宜居的地方。春末夏初的时节,碰到了阵雨。雨后出门散步,山城的空气特别清新,春天里的花香,嫩草新叶儿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路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在小街道上,满脸的闲适。老人怀抱着咧着嘴露出两颗下门牙笑的小婴儿,特别逗趣儿。抬头半眯起眼望向天空,很蓝很洁净。
趿拉着木质拖鞋,我和小P在青石板路上走着,享受着这小城镇里的安宁,将平日工作生活里的一切繁杂浮躁抛诸脑后。走累了,在一家干净的小烧烤铺坐下,老板娘笑脸相迎,笑声爽朗,热情大方地招呼我们入座,身边是一个壮实黝黑的男人,想必是她丈夫,开始为我们的到来忙碌着。来上一碗比电影《芙蓉镇》里更好吃的米豆腐,配上几碟老板娘自家做的爽口小菜,店里只有我和小P,我们一边吃着,一边和老板两口子闲聊着。
老板娘说几年前她每天推着木质平板车在小镇里的每条小巷里叫卖新鲜蔬果,而她丈夫那时候还只有一个一平米大小的烧烤摊。两个人也没想过要赚多少钱,每天起早贪黑,安安心心地卖新鲜蔬果和经营小烧烤摊。四五年的时间,他们有了自己的铺面。水果就在铺面里出售,还能一边做烧烤生意,不用再推着平板车满镇跑,烧烤摊也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无法正常出摊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过着安静恬淡的生活,一切都似乎井井有条,简单而幸福。
宁静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傍晚,起身告别善良健谈的老板娘一家,坐着最长线路的小巴士转悠,一路看着窗外掠过的街道,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和火烧云般的晚霞。车厢内飘过来一位老人点的老式烟草的味道,并不呛人。路边逐渐亮起的路灯,有着古老的门窗的店铺,一家瓦罐汤店的老板娘倚在门边静静地发呆。想着这些小贩们每天的生活不过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周而复始;而我们,每日西装革履,高跟鞋配上精致的妆容,烦恼也不曾停歇。不免让人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们有多久没有放慢自己的节奏了?
比如说,停下来憧憬下未来的生活;停下来去看看天边的彩霞;停下来躺在草地上看看满是白云的蓝天。
这么些日子以来,已经想不起上一次憧憬美好是什么时候了,不免有时候也会觉得生活有些乱。终日都是忙忙碌碌,人容易变得急躁不安,一急躁就容易出错,反而吃了很多亏,走了不少的弯路。不妨把思绪放慢一点,想想来时的路,道理也能领悟到不少,在曲曲折折的道路上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地走着。甩开一身急躁,找准自己的节奏,按照正常的节奏来生活吧。
◎ 让杂乱远离工作与生活 ◎
为了避免自己工作起来忙乱,让工作更加有条理,作为年轻的管理者之一,老板在进行经验交流分享的时候,让我把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与习惯和大家分享。在我与大家分享的时候,我说自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习惯每天提前一刻钟左右到达办公室,并不急于去开始一天的工作,而是根据昨天工作的完成情况,把今天的工作进行罗列,并且将所有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时间的分配,然后把日程安排在记事本上做好记录,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下班之前,对当日完成之事进行回顾及反思,并查看每天的工作计划有没有都按照正常的安排进行,这样也不怕遗漏了工作没做,一天也会过得忙碌而充实。有时兴起,还会对近期工作情况和感受寄情予纸笔之间,做——思考——记录——提升,这样出来的成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还记得几年前刚进公司的时候,为了巩固业务知识,晚上12点还在熟悉技能要点,以此辛苦的付出换得了业务技能名列前茅的结果,也曾为了记录经验教训而奋笔疾书至凌晨。虽然这样,但是却不曾感到疲倦,也不曾察觉早已夜深人静,仍沉醉在工作所带来的乐趣中。
工作之外则是我热爱的生活。拥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我自然也有自己热爱生活的方式。熟悉我的同事和朋友们都知道我习惯在下班之后,尽量不谈工作,如果是和同事们聚在一块的时候,我还会提醒大家不谈工作,就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之外的时光。而我自己更愿意远离电脑、网络、电话,喜欢自己独自在家里练上一天的钢琴,酣畅淋漓、大感快意。我也是标准的爱吃喝玩乐的主儿。用双腿去丈量祖国大好江山的美丽风景是我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走街串巷去寻找不起眼儿的美味小吃是我最爱干的事。我很享受带朋友一起去享受美食的快乐,在个人空间里面晒晒所遇见的好吃的、好玩的图片,经常会接到朋友电话,要我推荐各类有名的特色小吃。在工作之余,如果接到朋友这样的电话,我会很乐意地向朋友介绍,如果碰巧大家离得不远,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叫上三五个朋友小聚上一番!
朋友们常常觉得我精力总是很充沛,不知疲倦,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其实秘籍很简单,理清思绪,不要让繁忙琐碎的事物缠绕着大脑即可,手忙脚乱可是无法处理好任何事情的。不要让混乱的思绪打扰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工作得尽心尽力,生活得充实有趣,这才是现代人追求工作与生活的最高境界。
◎ 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
能左右你自己生活的,不会是别人,永远只会是你自己。虽然出生决定起点,一生中各种选择决定了发展的方向,但心态可以说是决定了你的生活。不要怕麻烦,就怕你不愿意去做最简单的事情;不怕走得慢,就怕不愿意走;不怕不如意,就怕想不通。如果能把做简单的事情都看清楚了,认真去做了,那么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创造。人的命运都在自己手中,别把自己的人生当儿戏,不放过任何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近因为公司文件需要寄出去的特别多,所以一来二去,便和经常跑我们这栋楼的快递业务员熟络了起来。因为这个业务员姓夏,戴着一副眼镜,人看起来也有些憨厚,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夏师傅”。有一天周末,因为平日还有工作没完成,所以周末便到办公室干活。碰巧,遇见了夏师傅来公司,我顺口问一句:“夏师傅,今天公司都休假,还有快件要送吗?”“是这样的,我身后这个小伙子是新来的员工,然后跟着我们一块体验体验,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人看起来还不错,这不正好是周末嘛,客户也不多,活不多,不耽误事情,所以带他来认认门。”正好我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在等一个文件传过去审核,就和夏师傅一路聊了起来,夏师傅让新人去整栋楼其他公司看看情况,在等新人认门的空档期,我和夏师傅就很熟络地聊了起来。
夏师傅告诉我区域里面很多业务员都是他带出来的,要不是有他在,区域内里面好多新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而他都会手把手地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徒弟。夏师傅说最起码、最简单的,作为收送服务的快递员,背上的大背包都背不好的话,怎么去为客户做好服务,怎么去保证不出错,又怎么去保证能传帮带新人。
夏师傅干快递这一行快七个年头了,之前也干过其他的工作,最后觉得收送快递这个工作他挺喜欢的,一干就这么些年。如今他已经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傅,他告诉我他已经连续几年被公司里评为优秀员工了。他认为从新员工成为一个老员工,更甚者成为一个绩优员工,都与每个师傅教授给徒弟的一点一滴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传帮带每一个新人,他都会倾注很多心血,他带出来的徒弟个个都是业务能手,有好几个现在也是绩优师傅。说到这一点,他脸上一副特别自豪的表情。
他认为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是可以慢慢积累和不断提升的,但是每一个新员工初到伊始都是从零学起,从注重每个细节开始。他苛刻地要求每个新快递员都要先从背包学起,从最简单的做起。记得有次我去仓库里等一个非常急的快件的时候,正好看到夏师傅正在检查当时带的一个徒弟刚刚收回来的快递件。很多快递员正准备出门去派送刚到的一大批的快件。一个新业务员急急忙忙就准备骑车出门,背上的包盖没扣好,而且还是单肩背着,夏师傅立马叫住这个新快递员,很严厉地说:“照照镜子,你出去为客户服务,代表的就是公司的形象,你看看你这个样子,你认为你这样合适吗?包不扣好,不怕弄丢了客户的快件?单肩背着包,像话吗?把包背好了,态度端正了,习惯也会好了,自然出问题的情况也就少了!”几句话说完,好几个也要出门的快递员都立马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把自己肩上的背包好好检查了一番,在仪容镜前整理了着装后才出门去。
夏师傅说像我们这些老客户都挺信任他们的,客户把物品托付给他们,无疑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也许客户的物品并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是对于客户而言,或许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也许很容易忽略掉这一点,如果我们快递员的背包看起来很脏很破旧,如果我是客户我就会想,“你这个快递员这么不讲究,我把我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你,我能放心吗?指不定东西就坏了,就丢了。”要真是出了问题,那就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
夏师傅说当他还是学徒的时候,他的师傅的很多工作行为和习惯都非常打动他,到现在他都记得。当时有个朋友说寄过一个类似水晶的物品,因为情况很紧急,夏师傅的师傅虽然当时已经下班了,但还是带着夏师傅一块赶到了客户所在的地方。当时夏师傅看到客户要寄的东西是极其容易摔碎的东西,所以一直都不敢出声,更不知道这个东西要怎么下手去包装。夏师傅的师傅可能看到了夏师傅的犹豫,所以干脆自己动手来包装这个极其容易坏的物品,夏师傅就看着师傅熟练地把东西一点一点包装好,并且外面还用了各种保护措施以防万一。包好之后,还很仔细地和客户核对了运单信息,忙活了好久才包装完,夏师傅都看到了师傅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自从有了那次和师傅一起收件经验之后,夏师傅认为快递员的服务应该是最细致贴心的,这些细致贴心都来自于平时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每一点每一滴。
每次见到夏师傅,都能看到夏师傅把一套工装穿得整整齐齐。他说不管别的,只要是刚来的新员工想要独立进行作业,那首先就得把最美好的形象展示出来。其实他们为客户打造的优质服务在于每一个细节,每个学徒都可以将绩优师傅的优良风格进行传承,出门前,是不是习惯性地检查了自己的着装、工装、工帽、背包、车辆是否干净整洁;在面对客户的时候,是不是有与客户核对客户寄出去的东西、数量,要寄到的地方是在哪里。多一分耐心等候,多拨打一个电话;收回快件后,不清楚的地方,是不是马上去请教师傅;每一张运单的边是不是都有整整齐齐地放在一块。这些都是一点一滴最简单的事情,只是在于你怎么去做,有没有去重视。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知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得太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尤人。每天简简单单的,看看路边的绿草地,小孩子简单快乐的笑脸,其实一切都是那么地简单而美好。
◎ 宁静中有天堂 ◎
在当下这个社会,我们总是希望取得成功。什么是成功?我们整日徘徊于各种社交场上,工作时要处理好与同事,尤其是上级的关系;工作之余,也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如果我们站在闹市的天桥,俯视路过的人群,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那些人那么匆忙,究竟都要去做什么?”有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我们只知道,大家都在这样做,自己再不抓紧做,就来不及了。而究其原因、究其本质,却没多少人知道一个究竟!
宁静,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在这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静下来,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找一个僻静的公园,在一个有树荫笼罩的座椅上,读一本喜欢的书,看一眼自然的闲适,或许会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生命的激情或许让人心动,其中的宁静也有着另一番趣味。当我们靠在躺椅上,听着音乐、发着呆时,有人会说这种生活多无聊多无趣,可等到他们唱歌、聚餐、旅游回来之后,却往往拖着疲乏的身子,抱怨着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又把自己弄得这么累,而我们却已经摆脱了工作的疲累,享受到了生活的安宁。
宁静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平凡,意味着庸碌。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似乎只有到了古稀之年,才有享受宁静的资格。可当你为某个成就得意时,或为某个挫折失落时,不妨停下你急躁的脚步,停下来看看蓝天白云的宁静,看看雨打芭蕉的清新,你就会发现,生命之所以美好,并不是因为那些绚烂的烟火,而是那些平凡祥和的点点滴滴。
很多人会抱怨说,“我们何尝不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城市里又哪有宁静的地方?即使是那些自然名胜如今也充斥着各种喧嚣。”但真正的宁静并不只存在于“水穷云起”中,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我们也知道“大隐隐于市”的道理,只要有一颗平和的内心,宁静就无处不在。
宁静是我们取得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物质上的富有,还是获得内心的安逸,非宁静无以得之。“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如果一直沉湎于社会的喧嚣之中,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肤浅,最终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只有一颗宁静的内心,才能让人了解生命的悠远和旷达,才能在厚积薄发中,实现“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的豪迈。
◎ 淡泊并不等同放弃 ◎
似乎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听说过“淡泊以明志”的圣人教诲,可是,想要在那样的年纪明白“淡泊以明志”的含义实在是有些困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难以做到淡泊,淡泊名利、淡泊欲望,这些都成了难以实现的圣人之言。
然而,淡泊并不是无欲,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不可能不对名利有所追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的地步,不正是因为那些无穷尽的欲望吗?淡泊名利并不是不追求名利,而是不要成为名利的奴隶。很多人为了获取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放弃了人类的社会属性,而运用所谓的“丛林法则”,在名利场上“弱肉强食”,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欲望动物。
人生在世,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名利,那人生也未免太过悲凉了。我们并不是要成为孔孟那样的圣人,但如果能够对别人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帮助,维护、弘扬人生中美好的事物,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名利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会用各种方法运用自己的能力、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有的人却在自己的追求之路上迷失了自己,他们在追逐理想时肆意妄为,有时也显得贪得无厌,等到欲望满足时,更是趾高气扬,希望将所有资源都聚集在自己身边。这样的行为往往只是损人不利己,最终一事无成。
淡泊并不是无为,有些人一生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然后美其名曰“淡泊以明志”,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就好像鲁迅笔下的阿Q。淡泊其实是一种理智,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动物,正在于其拥有理智,不会被动物本能所淹没。
我们要淡泊,就是要拒绝各种的诱惑,坚持自己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不是心安理得地同流合污。
淡泊以明志,就是告诉我们,明志要以淡泊为前提。无论我们追求什么,都要坚守自己的正义。如果我们成了名利的奴隶,难道我们还能说自己的志向有多么伟大吗?我们不妨扪心自问,随波逐流地追逐名利,自己的内心真的能够感受到快乐吗?
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如今的我们很少会有这样的理想,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因为读书才能立足于社会,因为读书才能够成就自己,因为父母、社会、国家让我们去读书。可是,抛开这些,仔细想一想读书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因为读书,我们才能有生存的必要常识;因为读书,我们才能从先人那里汲取智慧;也因为读书,我们才有能力去追逐我们的理想和目标。读书不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只有知识而无品德的人,而是以更加高远的志向,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谋取福利、创造幸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能够包罗万象,正是因为大海愿意包容万物。自诩清高、挑剔苛求,只是给自己画地为牢。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能与自己志向相投,也因此,我们在对待他人的志向时要做到淡泊,做到宽容。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每个人在追逐自己的志向、对待他人志向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是国家的法律法规,也是社会的人伦道德。只要是在底线之上,当别人因为无心之失,损害到我们的利益时,我们不妨尽量予以宽容。淡泊是一种宽容,但不是无条件地妥协、忍让或迁就。我们不应该故意伤害他人的利益,也不应该容许别人对自己故意伤害。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强者至上成为通用的法则。融入社会以更好地生存,成为强者以更好地生活,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要时刻抱有一颗淡泊的心,谦虚待人,学会欣赏和宽容!
◎ 以不变应万变 ◎
从出生开始,我的人生几乎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从我出生到今天,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可我的人生轨迹却仍然沿着某条既定的路子不断地走着,没有什么变化。
对于出生那会儿的记忆,我大多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凭着仅有的记忆、家人的调侃,想来也不会与其他人有太大的变化。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我降临到了这个世上,当时的周围大概围着一群人,有父母、有叔伯、有爷爷奶奶,虽然我那样用力地哭着,他们大概却是笑得很开心吧。
于是,我开始躺进母亲的怀抱里,喝了一两年的母乳,我就开始学习走路、学习吃饭、学习说话。一天一天地,我长得越来越大,我的容貌却像是注定了的,摆脱了“可爱”的形容词之后,就一直是那么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没有多漂亮,倒也没有丑到不能见人的地步。
我的童年时期并没有发生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不断长大,有时候被丢在爷爷奶奶家,有时候被丢在阿姨舅妈家,与小伙伴们玩着跳绳、堆沙的小把戏,偶尔玩火、玩水,被父母发现也会遭到一顿责骂。
到了五六岁的年纪,我开始进入幼儿园,然后上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也是那样按部就班地过来了。大学之前,我过着几乎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周末、放假时,我也与一群小伙伴们到处玩耍,最为激动的时候是与心仪的男孩子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中学的时候,我倒是想表现出一点特别的地方,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可是,我运动能力不突出,学习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那时候看过一些青春文学,就觉得自己比同学们更早熟一些,更有想法一些。但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其实与其他同学是没什么两样的。
经过高三一年的紧张学习,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那时候,我就想着,我终于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的主人了,不需要被老师、父母控制了,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做过一些兼职,挣了一点小钱,但还是会找父母要生活费,救济一下生活;虽然有时候连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但辅导员、系主任有了什么召唤,自己还是得屁颠屁颠地跑东跑西。即使是成了学生会的部长、社团的骨干,无论自己有着什么特别的想法,其实与前辈们、同事们都没什么差别。
终于,我毕业了,我开始进入社会,开始了自己工作生活。我选择在家乡之外的城市工作,因为我想,只要自己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脉,没有了父母的唠叨,那么,我的人生就是我做主了。然而,现实再一次击败了我,我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毕业之后遇到好的机遇,而“飞上枝头变凤凰”。刚出来工作时,我甚至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想着各种各样的赚钱方法,而那些“小资生活”却一直没有来到,每天往返于公司与家之间,下班之后在菜场算着今天的菜价又贵了,自己做饭吃完洗碗之后,就已经感觉非常累了。于是,躺在沙发上玩会儿电脑、看部电影、看会儿书就乖乖地洗洗睡了。所谓的夜生活,从那时候开始,其实就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种负担——累又花钱。
毕业了这么多年,与朋友们比比,自己的人生真的是平凡又普通。我想,即使再过上十几年,无论这个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我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会抱着自己的孩子,辛苦抚养他长大,又开始为孩子的工作、婚姻担忧,直到安享晚年。
这大概就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方式吧,我们很难拥有一段像电影中那样轰轰烈烈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大多会选择步步为营,安稳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很多人将人生比作一台戏,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自己这出戏的导演,导出一部精彩的戏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人生都显得平淡;而在我们自己看来,其中的酸甜苦辣其实只有自己才知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