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气质与个性-利用环境,发展人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格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人格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个人又积极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因此,人格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特质和人格整体是这种交互作用的自我积淀。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在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多种方式中,主要有反应的交互作用、唤起的交互作用、超前的交互作用。根据他的研究,对我们人格发展的交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反应的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是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解释。每一个人的人格都能从客观环境中选取主观的心理环境,这种主观心理环境便构成了其后的人格发展。

    青年人的人格发展已开始进入整体性和成熟性的状态。学校的系统教育使其既是具有比较相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们又是一个个具有独特性、主观性的个体。我们对环境的认识、体验、感受和解释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化的、比较固定的主观性和独特性。由于我们既以群体的方式存在又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其心理环境不仅具有共性,更具有明确的倾向性、个体性。比如,对相同学校环境的反应和认识,一个外向、善于交际的人和一个内倾、趋于沉默的人对环境的反应是不同的。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和一个无责任心、无上进心的人对环境反应是不同的;一个能力强和一个能力比较低的我们对环境的反应也是不同的,等等。这些不同的主观心理环境,便构成了我们以后的人格发展基础。因为这些不同的主观心理环境决定了不同态度和行为,这些态度和行为会引起其人格的不同发展。

    唤起的交互作用唤起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异反应。这种反应又反过来作用于个体,使个体的人格和行为产生变化。这种唤起的交互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人格发展的全部过程。

    我们的人格和行动,会引起同学、教师、学校、社会等对其产生独特的看法和评价,这种看法和评价义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人格和行为,使其人格和行为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具有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的人,他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求实创新、学习认真、工作负责、具有献身精神、追求进步、热爱生活,这些人格和行为必然会得到同学、同事、单位和社会的肯定和赞扬,而这种肯定和赞扬又会引起他精神百倍、执著进取、工作学习效能提高,更加积极努力。这样,人格和行为就会获得进一步地发展。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超前的交互作用超前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主动选择和营造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进一步塑造其人格。一个追求进步、努力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人,都会积极选择和创造有利于自身人格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又反过来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我们选择和创造有利于自身人格发展的环境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直接选择符合自身特点、有利于自身人格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二是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人际关系、调适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来建构有利于自身人格发展的环境;三是通过其他的渠道和方式,比如改变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去等来选择适合自身人格发展的环境。

    在超前的交互作用中,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和批判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具有这些特性,才能积极选择环境,主动建构环境,决然改变环境,从而使环境更能成为发展自己人格的基础。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格的环境基础包括胎内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

    1.胎内环境的影响

    胎内环境具体指母体的健康、食物和营养及其精神状况。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子宫环境,从而深刻地影响新生儿的某些特性。家庭环境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环境因素。家庭的各种因素,诸如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都对人格的形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根据埃里克森的研究,学前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其人格的发展要解决信任对不信任、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主动性对退缩愧疚等发展危机,因其矛盾的不同解决而出现发展顺利与发展障碍的区分,最终形成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人格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影响,学校是个体人格发展中群体互动的理想场所,学校教育时间长,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其中,学校的文化氛围、班级环境、教师教育教学风格和人格特征等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格发展首先面对学校环境,然后是我们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包括历史时代、人类文化、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社会阶层等各种因素。一个学校的教育环境、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等对我们人格发展产生直接的作用。关注人格发展,促进健康人格,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形成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不仅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因为作为世界最高存在的人,是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主体。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根据自己日益发展的需要和能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的现实存在,使自己生存和发展水平始终处于发展之中,由追求物质文明为主走向追求精神文明为主。作为自我主体的人,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以确立明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追寻的方向,不断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追求和完善理想的自我。

    正因为人是主体,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存在和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发展,从思想政治、道德、科学文化、心理等各方面激励和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现代学校管理要切实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实践中自觉完善人格。

    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重视学生的需要与价值,而且正视他们个体的差异与特长,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激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发掘主体的创造潜能,发挥创造才能,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是一个学校正常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个体在群体良性互动中发展人格的良好条件。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集体其构成成员在认知水平上参差不齐、在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在能力特长上各有千秋。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具有自身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利益,这种差异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但是,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可以建构的。因为,学生群体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目标、利益,同一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广泛的文化共同,他们相互依存,共同活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生间的接近性(空间距离小)、相似性、互补性及其各自的能力和特长,建立必要的制度和机制,创造各种机会,比如各种学习交流会、民主座谈会、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广泛接触,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并引导其形成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学校管理者要建立公正客观的激励评价制度,从制度上维护团结和谐。

    和谐的人际环境为学生间交往、学习、互补等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为他们发展人格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条件,进而促进我们人格的发展。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两方,每一方却包含着认知和行为两个侧面。认知包括对另一方行为的选择性知觉与评价;行为是各自认知的体现,表现为言语和非言语两类活动,行为会影响对方的认知。

    显然,教师是学生的示范和导向,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的人格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教师对其行为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反馈,反省自身行为和人格,并对自身人格进行改造和发展。这种机制必须建立在师生双向或多向交往上。为此,就需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教师人格的完善。

    民主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对知识、问题民主探讨,共同学习,充分注重学生的意识,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互为运动员、裁判员,开放教学,开放思维,共同实现目标。

    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具有平等的地位,特别是对知识理解和问题的解决,师生都有各自平等的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权利,教师不拿师权压人,学生也参与教学决策,教师既是决策的指导者,义是参与学生学习的学习者。

    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还是学生的益友,是他们学习和探讨问题的伙伴,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信任、理解、宽容。当然,老师得有原则。这样的师生关系和谐互动,变单向交往为双向、多向交往,师生间具有亲密协作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言行全面直接接触,师生间的信息直接全面的反馈,当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3.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将人和动物比较,人和动物具有共同性,表现在:他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要受自然规律支配;都有自然欲求,比如生存欲求、性的欲求。但人和动物是具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动物本能地适应环境,人能动地改造环境;人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人的社会文化性,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文色彩。比如吃,动物生吃,人就熟吃。因而,人具有人格,而动物不具有人格。人和动物的这些区别,是社会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教育的结果,个体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而形成并具有人格的。

    人类自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又把自己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人类文化是形成人格的重要条件。没有人类文化的熏陶,人就不能成其为人,也就谈不上具有人格。不仅如此,每一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称为民族文化,它塑造着一个人的民族性,使个体的人格特征打上民族的烙印。

    我们既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而且又是社会文化的承传者。作为前者,我们既要受人类文化的影响,又要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作为后者,我们既要传递人类文化,又要传递民族文化。正是在这种阐释文化、传播文化、运用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自觉地追求真知、创新价值、创造文明,从而完善自我人格。可见,我们人格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其内容足十分博大的。既有人类文化,又有民族文化;既有传统文化,义有现代文化;既有东方文化,又有西方文化;既有主文化,义有亚文化。其中充满精华,不乏糟粕。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该是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古为今用、他为我用;既要突出主文化和时代主旋律,又要兼容并包。只有这样的文化环境才能真正塑造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全面而整体的人格。社会既应该激励人们崇尚文化、崇尚科学、崇尚进步、崇尚文明,又要尊重人格主体的人格尊严和其自身价值、特点和特长。

    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社会要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我们要立足自身的特点和潜能,追求真知、勇于开拓、积极创新,获得自我发展人格。

    4.社会阶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社会出现阶层划分,之后迄今每个社会都存在着阶层。不同阶层拥有的财富不同。从而所处的经济、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享有教育的机会和程度甚至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都是有区别的。正是这些区别,使得人们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存在着差别,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人格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体,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归属于某一阶层,个体所处阶层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状况,是其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外在环境基础,也是个体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等心理活动产生的现实基础。

    任何人无不处于社会的一个阶层之中。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而变化,同时其地位也深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背景和教育功能的影响。纵观地位的历史发展,我们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处的阶层地位,不仅成为其人格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和基础,而且也是心理形成的客观基础,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就是在自我与这些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因此,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下,人格具有不同的特点,人格不仅有着阶层的烙印,而且有着历史的烙印。可见,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受自身所处的阶层地位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阶层对人格发展具有影响,地位的切实保障是发展人格的基本保证。地位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是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政治地位是其发展人格的政治权利和保证;礼会地位是发展人格的外在动因。为此,国家和社会要充分关注民生、保障民权、尊重民意、造福民众。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即国民的生产、生活,安居乐业。保障民权就是保障公民权益,它是关注民生在法律中的体现。尊重民意,就是尊重老百姓的常识常理常情,在此基础上造福民众。保障公民地位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其贯彻落实;社会要形成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风气,使每一个现代人都自觉地成为追求理想人格的主体。

    轻松一刻:玻尔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玻尔是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曾获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金质奖章,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诺贝尔物理学奖。

    1885年10月7日,玻尔生于哥本哈根,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1903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

    1907年,玻尔以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的金质奖章,并先后于1909年和1911年分别以关于金属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去英国学习,先在剑桥汤姆孙主持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几个月后转赴曼彻斯特,参加了以卢瑟福为首的科学集体,从此和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

    1912年,玻尔考察了金属中的电子运动,并明确意识到经典理论在阐明微观现象方面的严重缺陷,赞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在电磁理论方面引入的量子学说。创造性地把普朗克的量子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了起来。

    1913年初,玻尔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助教时,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研究原子结构,通过对光谱学资料的考察,写出了《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的长篇论著,提出了量子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91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

    1917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1920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任所长。

    1921年,玻尔发表了《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长篇演讲,阐述了光谱和原子结构理论的新发展,诠释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对周期表中从氢开始的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作了说明,同时对周期表上的第72号元素的性质作了预言。

    1922年,第72号元素铪的发现证明了玻尔的理论,玻尔由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3年,玻尔接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37年5、6月间,玻尔曾经到过中国访问和讲学。

    1939年,玻尔任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丹麦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3年玻尔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往瑞典。

    1944年,玻尔在美国参加了和原子弹有关的理论研究。

    1947年,丹麦政府为了表彰玻尔的功绩,封他为“骑象勋爵”。

    1952年,玻尔倡议建立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并且自任主席。

    1955年,玻尔参加创建北欧理论原子物理学研究所,担任管委会主任。同年丹麦成立原子能委员会,玻尔被任命为主席。

    1962年11月18日,玻尔因心脏病突发在丹麦的卡尔斯堡寓所逝世,享年75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