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魔法-自我身心管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健康的身体是自我实现的最重要的“资本”,没有它,其他“资本”几乎变得与你不相干了。俗话说,名声、运气、家庭、朋友可以说成是“0”,健康却是“1”,假如你把这个“1”放在首位,每加一个“0”,就增加了你一份财富。没有这个“1”,你什么也没有。

    如果说健康的身体是“资本”的话,那么,健康的心理则是使自身潜能放出巨大能量的原子弹。“人类潜能运动”研究者认为,现阶段人类心灵状态并不是终极状态,日常意识的层次也只不过是一种局限的层次。因此需要改变意识状态,发掘人类潜能。他们甚至预言,随着人的心灵的“突然”转变,可能诱发人的“突变”。

    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的幸福,而人类的幸福不仅要取决于对自然界的征服,还包括人类对自身的改造。研究自我身心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学会自我情感调节

    情感是人的心理的波动状态,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在自我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情感,自我管理者的心理之“车”就不能驰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的动力功能可分为增力功能和减力功能。增力功能是指积极的乐观情感,如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忘我的痴情等,它能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减力功能是指消极的、悲观的情感,如烦乱的心绪、极度的哀伤、冷漠的态度等,能使人消极地行为,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自我情感的调节的主要任务,则在于自觉地培养、维护和发展积极的情感,做到在任何情况上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工作和学习。

    第一,调节情感倾向性。情感的倾向性就是一个人的情感经常指向什么性质的事物而言的,它是意识的倾向性表现。例如,有的人高尚,他的情感经常指向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物;有的人庸俗,他的情感经常指向个人的生活琐事。情感倾向性的差异往往使同一情感具有本质不同的意义。如憎恨的感情如果指向国家的敌人,就成为鼓舞创造英雄业绩的高尚情感;如果反映向竞争中的佼佼者,则是毫无价值的卑微情感。对情感倾向的调节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的情感指向“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走向成功”。

    第二,培养情感深度。情感的深度是就一个人情感涉及有关事物的深度而言的,也就是情感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联系的普遍性与深厚程度。情感的深度在工作和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形成顽强的毅力,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培养情感深度是使情感产生效能价值的前提条件。

    第三,发展情感的广度。情感的广度指情感的多样性而言。情感的多样性不仅包括情感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情感的形式。情感的广度对工作、学习以至人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国教育学家史宾塞说;“倘使没有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和其他自然美所产生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美好的意义。”

    第四,提高情感稳固性。情感的稳固性是就情感的持久与稳定的程度而言的。情感的固定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情感维持时间的长短;二是指情感的深度有无增减,深度增强就是稳定的情感,深度减弱甚至变易无常的就是不固定的情感。情感的稳固性在工作和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中曾说;“我已经给自己选定了道路,我将坚定不移。既然我已经踏上了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情感调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发挥自己的情感效能,使情感成为鼓舞人行动的力量。因此,善于把自己的任何情感,无论是积极、乐观的情感,还是消极、悲观的情感,都转化为激励自己行动的力量,是情感调节的关键艺术。

    善于自我心理保护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中有一句名言;“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越有新追求,越想干点事业的人,可能遇到的烦恼和痛苦及精神打击越多。面对这些情况,有些人坚强地挺立着,继续走自己应该走的路,而有些人却颓废、绝望,甚至轻生。俄罗斯文学之父、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知识渊博,体魄强健,精力旺盛,正当有为之年却为婚姻之事发生纠葛,最后竟在决斗中丧生,死时年仅38岁。法国的青年数学家E·加罗瓦、俄国青年诗人莱蒙托夫,也有类似的遭遇。马克思也曾受到决斗的挑衅,但他头脑清醒,没有让情感失去理智的控制,蔑视地不加理睬,才没有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举动。

    在社会生活中,人在一生中会遭到各种各样的精神打击,诸如失恋、工作上的重大挫折、含冤莫白、遭受意外灾害、家庭纠纷等。在精神打击面前,是沉入颓废的泥潭,败下阵来,甚至放弃人生,还是挺起胸膛,继续前进,去争取胜利?这固然与打击的轻重程度有关,同时也和是不是善于进行自我心理保护有极大关系。

    自我心理保护就是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各种心理上的挫折打击,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心理健康。善于进行自我心理保护,能使一个人豁达、乐观、处变不惊,在任何情况下,不悲观,不动摇,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后悔不及的事情,从而始终坚定地走向成功。

    要善于进行自我心理保护,首先要非常现实地看待人生碰到的各类问题。一是要看到“没有问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不但从一开始就回避问题,放弃努力的人,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就是成功,也不是让成功者脱离问题,而是给成功者摆出新的问题。二是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有终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样的问题都有终结,都会过去。三是问题中隐藏着良机,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除了表面的一层,还有隐蔽的深层。这之中可能隐含着某种潜在的可能性,或某种机会,人们碰到的许多难题,都可能隐含着某种机会。四是问题不可避免,对问题的反应却可选择。人虽不能控制问题的产生,但却能控制自己对问题的反应,而对问题的反映,将关系到问题导致的后果。五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对问题的处理,只要愿意总是有最积极的办法可供选择。英雄、强者就是在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

    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进行自我心理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包括良好情绪的培养激发以及坏恶情绪的意志抑制,把情绪上的随意放或一味压抑转为有助于工作与开拓生活的持久热情。良好情绪给工作事业带来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自信成功的乐观、奋战拼搏的激情、危急时的沉着、失败下的沉重与不服输等都是促成最后目标的宝贵因素。至于坏恶情绪的意志抑制,包括急躁情绪的克服,紧张情绪的控制、牢骚的消解、忧思愁绪的摆脱、精神苦恼的抵御、怒气的转移、悔恨情绪的消除、自卑心的防治以及嫉妒心的升华等等。进行自我心理保护还必须掌握一些方法,一是自我鼓励法,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一个人在痛苦、打击和逆境面前,只要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他就会感到有力量,就能在痛苦中振作起来。二是“自我譬解”,也就是“想得开”。如不小心丢了几十元钱,心里十分懊恼,如果想一想;“就当生病买药吃了”,“就当少拿几十元奖金”,内心也会释然一些。三是升华法。把对恶劣情绪的压抑转化为从事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的热情。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慎》;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四是请人疏导法。俗话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而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把痛苦闷在心里,越想越想不开,如果把它向同事、亲友倾诉,痛苦和烦恼就会大大减轻;如果还能得到对方一些鼓励和安慰,或者几句顿开茅塞的点拨,往往会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而且因为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经历,你便在不断扬弃自身中,逐渐摆脱旧我,自我的位置也就慢慢升高了。

    消除自我迷误

    法国有位哲人说过;“人之所以常常认为被某一件事伤害了,其实,这种伤害大多起源于对这件事的看法。”就是说,对事物产生意见和看法完全在于你的思考。有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他认为上司把他看得很笨,以为自己没有发展前途,因此,很不快乐。但是假如他并不知道上司认为他很笨,他还会苦恼吗?或者上司就根本没有这种评价,那又该如何呢?所以,使得这位年轻人苦恼的原因并不在于上司对他的看法,而在于他自己的感觉。他错误地认为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

    这种推理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人的看法。例如,某个人的死亡并不会使你感到悲伤;在得知其死讯前,你是不会悲伤的。使你悲伤的原因在于你对这一死讯的心理反应。又如,台风本身并不使人抑郁,而抑郁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你对台风的反应使你感到抑郁。当然,这并不是你应该欺骗自己说遭遇台风是一种享受,而是说你可以想一想;“我为什么非要感到抑郁呢?”“这能使我更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吗?”

    事实上,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其实是自找的,有些事情本来不那么严重,或者说根本不算一回事,但由于自身对生活的理解不够达观,强化了问题的“能量”,变成了一道道的扼杀生机的绳索和人生旅途上沉重的枷锁。只有像美国高级精神病学家韦恩·W·戴埃指出的那样,消除心理上的自我迷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你就可以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积极地生活”。

    戴埃博士认为,自我迷误,即自我挫败的情绪和行为方式,包括自我轻视,根据别人的评论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赞许,不是相信自己,而是要看别人的意见如何;用许多固定的标签描述自己,如“我从小就很笨”,“我一贯胆子小”;不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经常陷入消极的悔恨之中;不去探索未知,使自己在许多方面不能得到现实的幸福,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盲目遵循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的框框,使自己活泼的生机束手就擒或束手待毙;强求虚有的公平,遇事斤斤计较;逃避现实,遇事拖拖拉拉;依赖别人,缺乏自主精神;脾气过于暴躁,行为往往失去理智的控制等等。

    自我迷误是可以消除的,关键是要认识到人能主宰自己,人能选择自己的情绪,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主宰自己。戴埃指出,要想主宰自己,首先需要培养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即你一定要确信,你每时每刻都能做出情感上的选择。因为情感并不仅仅是出现在你身上的情绪,情感是你自己对外界事物做出的心理反映。也就是说,情绪是一种可选因素,而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有思想,人类有能力为自己头脑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如果某个信息“跳”进你的大脑(这也是你自己的决定,尽管或许不知其原因),你仍有能力不理睬它,而依然控制自己的精神世界。虽然这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绝不是做不到的事。据心理学家估计,我们社会中至少有75%的人属于外界控制型,他们从小到大都认为,自己的情感是无法控制的,愤怒、恐惧、怨恨、爱慕、喜悦、欢乐等情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个人对它无能为力,只能接受不能控制。但只要认真观察这些约定俗成的错误心理、习以为常的自我挫败行为,找出维持错误心理的支撑体系,就发现它们共同的一点就是;避免责任,抵制改变。生命是属于你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寻找感情控制力的目光从客观转向主观,这是消除自我迷误的起步。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自我,才能不成为盲目遵守传统、习惯等种种限制的机器人。人生是由自己的思考所创作,当你运用自身的、内在的控制力量对待你的思想、行为,你就是一个消除了自我迷误的人,你也就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注意自我保健

    德国诗人歌德曾呼吁;还我青春,还我力量!人才,是“人”与“才”的有机结合,只有人的健壮体质,“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人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精神的充分发挥,与整体生活效率的增加,都有赖于体力之强健。可以说,健康,是比任何金银财宝更有价值的财富,人生健康,生活会更加愉快、幸福;事业上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多、更大。但只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才会获得健康的身体。古今中外的自我保健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十大类;

    第一类,劳动保健法。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活了102岁,他在总结健康长寿经验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意思是说,若要健康长寿,必须经常地适当地参加劳动。

    第二类,运动保健法。恩格斯年轻时喜欢击剑、划船、散步和登山,他的骑术也很高超,因为有一个经过锻炼得来的好身体,恩格斯到晚年,除胡须有些灰白外,找不出一根白发。70多岁以后,能完成“十二个平常人”也难以完成的繁重工作。

    第三类,“七情”调摄保健法。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所谓调摄就是必须避免和克服“喜笑过度”、“发怒”、“忧”、“愁”、“悲伤”、“惊恐”等。

    第四类,修身养性保健法。如读书、吟诗、作画;栽花、种药、养蜂、钓鱼、听音乐、参加文娱活动等。

    第五类,最佳环境保健法。即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无噪音,少致病因素的环境中生活。

    第六类,四时保健法。即春防感冒,夏防中暑和肠道病感染,秋防疟疾、痢疾,冬防肺气病、冠心病、肾炎、高血压等病。顺应“四时”的变化,是一条健身的长寿之道。

    第七类,身体食补保健法。传统的中医补法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真正补养身体的是食物。因此,有人将食物称之为“生命”之药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如中医认为蘑菇、乌龟、蜂蜜、萝卜、韭菜和韭菜籽对中年人有健身作用,另外,如南瓜、冬瓜、西瓜、西红柿、橘子、香蕉、柿子、苹果、梨等各有其特别的保健作用。

    第八类,身体药补保健法。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当身体虚弱时,常常弄一些滋补性的药物或者食品来补养身体。事实证明,使用补品或补药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补品补药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如何选用是有学问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九类,生物钟保健法。即人的一切活动要与生物钟的运转“合拍”、“同步”,特别是中老年人不要随便打乱已养成的生活习惯。英国拉马斯·伯乐活了152岁零九个月,国王查理一世派人把他请到皇宫,尽情吃喝玩乐。生活规律骤然改变,竟使这位高寿老人在一周内死亡。

    第十类,防病健身法。古人说,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就是说,应当重视防疾病。有许多疾病一旦发生,治疗起来就很困难了,如果能按照科学的方法,事先进行预防,就可以免除疾病的侵袭,确保身体健康。

    自我身心管理,是一门生命自我管理学。大脑是长寿的“调节器”,健康的体魄是长寿的资本,只有注意身心健康,你才能愉快地生活、工作和享受成功。

    〔无限的超级魔力〕

    美国心理学家陆哥和赫胥勒在其合着的《生活心理学》中写道;“编纂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时候,可以这样写;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地震、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类未开发的巨大潜力。如此之多的现代人,其生活中心竟只是生活的安全、食物的充足,以及电视的感官刺激。我等芸芸众生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之多的吾辈尚未经历足月的心理和社会的诞生,却已经衰老死亡。”

    2.人只发挥了百分之四的潜能

    本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假设;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他在谈到那些永远不能认识自己的人时说;“与我们应该的那样相比,我们只是半觉醒的。我们只是在利用自己体脑资源的一小部分。大胆一点说,每一个人生活的范围都远远没有超过自己的限度。他具备各种力量,然而却习惯地没有去加以运用。”稍后又有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撰文,认为不是10%,而是6%,而奥托又以大量事实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他指出;“我们估计的数字之所以越来越低,是因为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源泉之强大,根据现在的发现,远远超过我们十年前、乃至五年前的估测。”

    《头脑不好也能成功》作者、日本青年改革家德田虎雄则认为,很多人仅用了自己3%的智能。他指出;“即使你们当中有人自信,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已经运用到极限了,但最多还只不过用了智能的3%,……而97%却让它睡着未用。”所以,他认为人应该确定超过实力一百倍的目标。德田虎雄生在偏僻小岛上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这个岛教学水平低下,在那儿高中毕业后上竞争激烈的大阪大学医学系是绝无仅有的事,但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他奋进不息,百折不挠,奋战四年,终于从第一百六十一名,进入到前一、二名,考入了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他立志针对当时日本医疗方面的种种弊端,建立真正为患者服务的德田式的医院,他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艰苦创业,八年当中开办了九所医院,固定资产达数百亿元,他的事迹像旋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日本的医务界。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这种“能”到底来自哪里?曾困扰、煎熬了人类文明史上不可胜数的思想家。多少年来,各类科学,包括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学家等等,一直怀疑有一种普遍的“能量”或“活力”在操纵人这部机器,有的认为人从食物和空气中以生理手段积聚一定的能量;有的心理学家,特别是治疗人类疾病的临床心理学家,却倾向于认为能量的来源应视为通过我们发生作用的冲动,而不是我们自己产生出来的。而荣格则把“性欲”或“冲动”做为贯穿生命始终的一种力,有时是摄取营养的冲动,有时表现为性本能。哈德菲尔德博士总结说;“我们不仅是量的通道。生命和力不是局限在人体内,而是经过我们身体。人的能力不能由井中的静水来衡量,而是由天上的云层中无穷无尽的水源来衡量……”

    那么,这被誉为“天上云层中无穷无尽的水源似的能量”又从何而来,生物学家认为从开掘千百万年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类的巨大潜能素质(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中来。遗传学认为每个人都从自己双亲提供的四十八个染色体上,继承了各种因素。阿姆拉姆·斯彻菲尔德说;“在每个染色体内部的任何地方都可能会有二十至几百个基因——有时仅仅一个基因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整个生命。”也有的科学家认为,人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也受天地之气势的重大影响,因此,人的个性可能与其相对应的天地气势密切相关,而且人的潜能也与其密切相关。在一份由前苏联科学家排列的近四百年来天才人物的出生日期表中发现,天才是周期性地降生。四百年来共有18次天才出现的高峰,每两次高峰期的间隔是23年。而太阳的活动周期也恰恰是23年。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科学家们发现,每次太阳活动高峰时地球上的放射性气体就增加,这又是如何影响母腹中的胎儿,人的潜能和大自然的恩赐有什么关系?至今仍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潜能的来源尚有待研究,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却是学者们所公认的。

    超凡的记忆潜力

    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英雷夫说;“人的潜力之大会使人震惊万分……如果我们迫使头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四十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完成几十个大学的必修课程。”还有的科学家估计,人的记忆容量相当于五亿册书籍的知识量,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五十倍(该图书馆藏书一千万册),堪谓“纳十方之虚不为大,勺四溟之水不能溢”。

    这是荒诞的无稽之谈吗?不。有事实为证;据许多国家的报刊报导;一名叫伊克塔多尔·胡笙·库阿德里的人,对历史上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日期以及与此有关的人名都能对答如流,能记住从1901年到2000年的几号是星期几,以及全部重要事件。还有个叫加翁的人熟记了他一生读过的2500本书,而且能不加思索地回忆起这些书中的任何一段内容来。前苏联科学家C·A·恰普雷金院士能一字不差地说出他在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用过的一个电话号码。俄国著名棋手阿廖欣能凭记忆,不看棋盘与30~40个对手对弈。苏联索洛多夫尼教授授课时举过一个例子,有名瓦工砌好一堵墙,一年半后在催眠状态下回答出了一个问题;某街道某栋房屋东墙第五层第六块砖上的裂缝是什么形状。另据苏联一家杂志报导;克里米亚一个名叫尤里·诺维科夫的艺术工作者,其记忆力远远超过常人。在一次表演中,几名观众用粉笔在五块黑板上共写出150个六位数,尤里·诺维科夫登台将黑板扫视一眼,随即转过身,背诵写在黑板上的数字。令人诧异的是,他能准确无误地自左向右,自右向左,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背出所有的六位数,他还能应观众提问,回答从150个数字中随便选出的某一排或某一个数字。观众将30个颜色各异的纸圈悬挂于绳索上,他只打量一眼,便能牢牢记住30个彩圈的排列次序,既可以顺背,也能倒背。他可以一边演算观众出的算术难题,一边用乐器娴熟地演奏观众点的新乐曲。

    过目不忘的记忆被认为是罕见的“天才”。其实,据记忆理论科学家研究,除了天生的白痴,人人都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不过你自己不承认、没有发现或不善于运用罢了。据报导,尤里·诺维科夫的超群记忆力并非来自先天,而是他通过刻苦训练获得的。美国心理学家潘菲尔德用电极刺激大脑某一部分,受试者居然记起了童年时看到的景象和听过的歌曲。可见,人在无意识中记忆着大量信息,只要有效地予以开发,人人都可能成为诺维科夫,人人都能学会叶夫莫雷夫所说的那些东西。

    非凡的创造潜能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你只需激发,并加以合理引导,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创造出巨大的奇迹。

    日本有一个钢铁公司,每年要招收一大批大专毕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从中挑选了12名专科毕业生,于每星期六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实习培训,为期半年,按照教材学习种种设计思考的实际事例。结果不到半年,大家都开始有所发明。实习期终,取得了70多项发明专利,同时还对工厂的设备作了很好的改进。创造力是可以学会的,有许多国家的学者在探讨创造力的奥秘。

    开发创造力训练,已是国际上的热门课题。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曾对一些人进行创造力训练,经过训练,受试者的创造力提高了三倍。而且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培蒂·爱德华博士发明了一种运用右脑画画的方法——即“倒画法”,可以使任何人都能在30天到60天内学会画画。

    还有些完全和创造发明无缘的人,由于某种机缘,发愤努力,终于成为有名的发明家。据报载美国有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婆为了健康的原因,进了智育学校,结果变成了月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发明家。

    丰富的多种潜能

    加拿大病理学家塞利在《从幻想到发现》这本书中指出;人的大脑皮层所包含的思维能量可与原子核包含的物理能相当。这就是说,在理论上人的潜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多维、多样、多值和丰富多彩的。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研究,人的智力结构好像一个立体的、有长、有宽、有高的方块。长宽高为三个变项,每个变项又有一些有关因素。如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操作又由认识力、记忆力、分散思维、辐射思维以及评价五种因素组成;智力的第二个维度是材料内容,人的智力活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内容,吉尔福特区分为图形的、符号的、语义的、行为的四种;智力的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人们进行智力活动时,既离不开内容,也表现在一定结果中,结果分为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与含意六种。每一个维变中任何一项,同另外两个维度中的任意两项结合,都可以构成一种智力因素,这样就可以产生;二十四种认知因素,二十四种记忆因素,二十四种分散思维因素,二十四种辐射思维因素,二十四种评价因素,共计为一百二十种因素。每种因素都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吉尔福特运用实验方法,目前已测出九十八种能力。

    无限的发展潜力

    人的潜能还是可无限发展的。据科学家研究,人的生活结构有很多变化的可能性。人的一生中偶然开发的潜能(如职业、爱好等)要比他的可以开发的潜能小得多,心理学家的测验证明,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喷漆工人,由于工作的原因,养成了非凡的辨别漆色能力,有时能识别四、五百种之多;长期从事烟草研究的人,他们品烟的能力很强,往往吸上几口烟,就能尝出这根烟是由产于何地的几种烟草配制的,包括新旧烟草的配合比例各占多少,以及掺了那几种香料,比例恰当不恰当等等。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人类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人脑的能力就随之产生,旧的能力也获得新的内容。如由于机械的发明,人类使用机械能力就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随着进入宇宙航行阶段,人类的飞行能力获得了新的内容。社会的发展开发了人脑,人脑的开发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因之,可以说人的潜能是无限可开发的。

    纵观人类历史,非常可悲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潜能的人太少了。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认识到这些潜能。这不能说不是人生的最大悲剧,也是人类的最大悲剧。

    巨大的可开发潜力

    人类的大脑是已知宇宙中最复杂、最完善、最有效的资讯处理系统,其潜在的可开发能力是非常巨大的。据1985年4月29日某报载;美国妇科专家凡德卡创办的胎教学校,从已毕业的500名毕业生们证实,胎教对胎儿确有作用,凡德卡本人的一个男孩受过胎期“对话”训练,出生后4个月就会讲简单句子,用童话讲话。另据新华社北京1989年1月6日电,来自山西的并非具备特异功能的三位七岁和八岁的儿童,在专门训练后,对加、减、乘、除任何算式都可“一口清”,面对72925×238.94832+761.3908527481+7983664726的算式在几秒钟内说出了答案,速度赛过了电子计算机。使专家、记者赞叹不已。专家们指出,今后可以运用高度发达的大脑科学,针对不同状况,通过教育启发(如胎教和特殊训练)、环境影响(如将人放在一个“浓缩了的”环境中,使人的大脑皮层变大,神经的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变大,活动增强,大脑供血更多,使人的大脑复杂化和智能化)、营养滋补(外国科学家对37名半岁至两岁半的营养缺乏症儿童和37名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前者的智商为60.5个点,后者则为81.5个点。以证明营养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手术矫正(将来可运用高度发达的生物工程学对有些有害的遗传基因进行“手术矫正”,把有缺陷的基因切割下来,镶补入正常的基因)、药物治疗(荷兰药理学家戴蒙德发现,人的脑重体分泌出一种神经激素——后叶加压素——也属于多肽物质,吸它几口就可以使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恢复和改善)以及系统锻炼等方法,使绝大多数人的大脑神经元经常处于最佳状态,不断接近脑及思维的真、善、美。这样一般人的智力发展,也将会达到今天天才人物的水平。

    据科学家们发现,智力不但开发智能,还能开发体力和使人的道德发生变化。传统气功如果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提高,可以更好地为人类保健服务。疾病和衰老是自然界困扰人类的两大怪物。而有效地治疗疾病和防止衰老,就得依靠医疗科学水准的提高,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人类将大大推迟衰老和延长寿命。至于智力能促进人的道德发生变化,人们已经非常熟悉哲学家培根的“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的名言,但对可以用最合适的疗救手段来提高人们的道德等素质,却知之甚少。科学家经过动物实验证明;从外界把某些特异化学物质引入白鼠的脑组织,会使其神经回路发生相应变化,甚至使其所好所爱互相调换了位置。而人的每种道德思维活动通常有一种神经回路与之对应,可以称之为“道德思维神经回路”。那么,从调整脑组织的物理化学构成和信息传递通路入手,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改善某些人的道德素质,弥补某些人的道德缺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