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国家,由于受到沙漠的影响,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燥,多年少雨,因此也被称为“缺水之国”。漫步在沙特城市,不论是麦加还是麦地那,首先令我们想到的就是丰富的石油以及富有神话色彩的伊斯兰教,也正是由于宗教的广泛传播,导致其政治披上了一层宗教色彩。

    第一节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王国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国家,“空旷的红沙漠”、“无流国”等一系列的代名词将沙特的特点展现在世人面前。走进沙特,映入我们眼帘的不是黝黑的石油,就是浊黄的沙漠。在单调颜色之外,却出现了一抹绵延深邃的湛蓝,翻开地图才发现原来这便是横跨非洲以及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红海。但在沙漠中与酷热作斗争,为人们阻挡风沙的枣椰树的确是沙漠的卫士。一排排枣椰树,形成了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它们用结实的枝干,保卫着沙特的每一寸土地。阿拉伯世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除了灿若繁星的名胜古迹、浩瀚无际的大沙漠、挺拔秀丽的椰枣令人流连忘返外,更有许多特有的动植物为之增添了不少奇趣。

    1.沙特地理概况

    沙特阿拉伯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数百万年前,这块大陆的东部边缘地带周期性地受到海水侵蚀,日积月累,这块海域最终变成了今日的波斯湾。而在海域生存了数百万年的海洋生物们的尸体沉积物变成了这一地区最富有的资源——石油。

    阿拉伯半岛本身的历史并不长久,最初是由于近期历史地壳活动而形成的岛屿。其形成的时间大约在2000~2500万年之间。

    由于地壳活动使地表产生巨大的力量,为此将紧密相连的阿拉伯板块和非洲大陆板块分开。它们相互分离,最终形成一条幽深的大峡谷,被漂流过的海水不断填充,形成了今日湛蓝的红海。

    由于地壳不断的活动,峡谷继续延伸,演变成非洲大陆的裂谷。亚丁湾连接红海南端,把阿拉伯半岛和“非洲角”分开,向东展开为阿拉伯海。在半岛东南角,阿拉伯海逐渐变窄形成阿曼湾,向北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与波斯湾相连。阿曼湾与波斯湾把半岛与伊朗分开,而沙特王国恰好成为阿拉伯半岛的中心点。

    自1930年发现石油以来,沙特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强大,现代文明和各种新生事物也不断涌入这个最传统的伊斯兰国度,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发生碰撞,并逐渐地融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沙特可见到最新款的跑车、豪华的别墅及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还有高档的金银首饰店和充满异国情调的香料市场。一走出城市,浩瀚的沙漠之中点缀着令人惊奇的绿洲和阿拉伯远古时期的建筑遗迹。沙特阿拉伯还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徒的朝圣之地。

    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是伊本·沙特,沙特之名即来源于此。在阿拉伯语中,沙特为“幸福”之意;阿拉伯一词,为“沙漠”之意。沙特阿拉伯即为“幸福的沙漠”之意。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沙特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与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

    沙特阿拉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很低。它的国土大部分位于阿拉伯高原,红海和波斯湾沿岸为平原低地。全境地势由东向西成阶梯状,西、中部为高原山地,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在3000米以上;中部为纳季德高原,有图怀克山脉;东部为波斯湾沿岸平原;南部是辽阔的鲁哈利沙漠;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千米的红海低地。沙特阿拉伯的气候非常干旱,地面没有流河和湖泊,只有在低洼处,有地下水涌出的地区,形成了绿洲。沙漠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所以有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王国”之称。

    在阿拉伯半岛干燥的沙漠气候下,风化地形普便,被风吹干的岩石屹立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构成沙特阿拉伯独特的自然景观。

    沙特幅员辽阔,占据了阿拉伯半岛的70%,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属于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日照非常强,夏季十分炎热。

    半岛降水量极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整个阿拉伯半岛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也高于10℃,多在15~24℃之间。

    南部地区更热,比如半岛南端的亚丁,年平均气温为28.9℃,7月为32.5℃,1月为25.4℃,有四五个月的月平均气温超过30℃。半岛绝对最高气温常有50~55℃。半岛气温年差很大,一般在15℃以上,在一些地方可达20℃左右。

    2.沙漠中的“空域”

    “听说远方有一片红沙漠,凡越过的人都可以得到真爱;听说红沙漠里有一株青翠的仙人掌,可以治愈因爱心碎的人的伤;听说仙人掌上有一条变色龙,收集到它的眼泪可以让爱人回头……”在人们发现红沙漠之前,这个传说已经在沙特以及周边地区流传了千百年。红沙漠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寻觅爱人的脚印。

    鲁卜哈利沙漠在阿拉伯语中是“空旷的疆域”或“沙地”的意思。由于其占据阿拉伯半岛的1/4,为此被称为“空旷的四分之一”。虽然其地表只占沙特的1/4,但存沙量几乎占撒哈拉沙漠的一半,因为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砾平原与裸露的岩层。

    鲁卜哈利沙漠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海,占地面积达22.5万平方千米。这片沙海从沙特阿拉伯延伸到也门、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粉红色沙丘上掺杂灰白相间的沙粒,如同撒了一层盐。气温极高,最高为54.4℃,除了少数植物、蜘蛛和啮齿动物外,极少有其他生物生存。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地形多样:西部海拔610米,沙粒细软;东部海拔183米,有沙丘、盐沼和小沙原,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之一,几乎没有人居住。

    这个极端险恶的沙海世界,或许也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但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好奇之心。在无边的大漠之中,如果发现远处沙丘上有白色物体,那也许是骆驼的遗骨或干枯的胡杨树干。沙漠中草木不长,阳光下一片火红,没有一丁点绿色,使人望而生畏。近看岩石斑驳,层层重叠,或竖石高低排列,碎石裸露,或如刀削峭壁,沟壑万丈,红色的沙土一铺万里,波波相连。

    几千年来,鲁卜哈利沙漠一直是地球上最酷热、最干旱和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根本不适于人类居住,但这里也孕育出一种边缘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里环境如此恶劣,适应能力超强的人才能在此生存,为此鲁卜哈利沙漠一直是探险者穿越的蛮荒野地,而不是人们决定在此定居的目的地。

    沙漠给人的印象是荒凉和暮气沉沉的,但它们有时也相当美丽,尤其是从太空中看沙漠。不同类型的沙、地形、风向和气候相结合,形成了各种巨大的奇异景观,特别是当沙丘移动时,会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风景图。

    据考证,积极进取的贝都因人的部落走到这片荒芜沙漠的边缘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自傲的贝都因社会正努力适应一种新生活,这种生活结合了伊斯兰教、古老的部落习俗以及新近发现的石油财富带来的高要求、快节奏的现代世界生活。

    贝都因人凭借着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生存技能,组成了一个荣誉至上的复杂社会。接下来,冲突、结盟、袭击、反袭击,任何微小的异常迹象(沙子上的骆驼蹄印或一天前的火堆痕迹)都不被放过,为了保卫水井可以战斗到死。贝都因人无视国界的存在,仅遵守由家族和传统约定的领地界限。正当他们对脚下的石油财富还毫无兴趣之时,这种财富已经对他们保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构成威胁。

    3.红海,沙漠中的一抹湛蓝

    走在沙特阿拉伯地区,人们总是被清真寺及伊斯兰教堂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场所所吸引,但其色彩不是沙漠中的浊黄就是石油的黑暗。在漫长的路途中,不知从何时开始,单调的黄色之外有了一抹绵延不断的湛蓝,像一条蓝色的带子躺在黄色的土地边,这便是横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红海。

    红海形状狭长,犹如一头张嘴的鳄鱼,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多千米,最宽处达306千米。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影响,红海常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是世界上水温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之一。红海的海水非常蓝,犹如蓝宝石一般,深深浅浅,轻盈妩媚,近乎透明,把人眼都要晃花了。白色的遮阳伞、别墅,衬着蓝天丽日,无比夺目。

    对于红海名字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在红海之中,有众多色彩鲜艳的贝壳,继而使得水色变得深红;还有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也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故其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还有人认为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及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面呈暗红色,因此称为红海。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与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的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西亚人眼中,黑色代表北方,红色代表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但红海最为着名的传说是来自《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的故事。那时的犹太人不信上帝,他们在埃及备受奴役,需有人指点迷津。摩西是被埃及公主收养的犹太人,长大后被立为王子,受到上帝的感召,决心拯救埃及同胞。上帝告诉摩西,你可以带领埃及的犹太人脱离苦海,但必须途经红海。摩西带领众人来到红海,面朝大海举起手杖,海水从中间分开了一条路,于是他们成功登陆到被奉为基督教圣地之一的西奈半岛。

    红海除了颜色湛蓝外,最特别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热了。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面水温在8月份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更为奇怪的是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

    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和水下岩岭,大洋里的淡水很难进来,红海中的咸水也难以流出去,为此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热洞”。热气腾腾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使盐的浓度越来越高。因此,红海的海水就比其他地方的海水咸多了。

    红海的海水很清澈,二三十米以下的海中,珊瑚像一根根柱子,一直长到海面附近。珊瑚上附着很多海藻、海葵及海胆等生物,色彩斑斓的鱼群围着珊瑚游来游去,海水在光影映照下,变幻出湛蓝、黛青、碧绿的颜色。除了鱼儿、珊瑚外,还有漂亮的海鸥与海豚。

    红海美丽的海滩是大自然对人们精美的馈赠。不远处,层林叠染,连绵的山峦和海岸遥相呼应,中间狭长地带则是人们露营游玩的宽阔平原,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气候共同组成了红海优美的风景画,让人仿佛陶醉于人间天堂之中。

    4.沙特忠诚的“卫士”——枣椰树

    阿拉伯人曾说过:“家中无椰枣,就会闹饥荒。”据统计,《古兰经》中赞美枣椰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处。可见,椰枣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椰枣是阿拉伯人的食粮之一,为此枣椰树便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树。

    在沙特阿拉伯,枣椰树一直被视为是民族的象征,沙特人像对待国旗一样地喜爱着神奇的枣椰树。

    枣椰树的形状如椰子树,但较椰子树矮,枝干粗大,并且成熟的果实像枣状,为此被称为枣椰树,是沙特阿拉伯最常见的树。

    枣椰树属常绿乔木,是棕榈科海枣。它是一种适应环境极强的盐生植物,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

    枣椰树一般生长在高温缺水的沙漠地区,其根茎向地下深扎数米,以汲取地下丰富的水源,然后通过树干中密布的纤维管,将水送达树的顶端。

    由于沙漠地区光照较强,为保持水分减少蒸发,枣椰树的叶子呈现细长状。枣椰树的各种构造就好像是为了适应这片神奇的沙漠而生。

    它喜盐分、爱干燥、宜高温,树干的构造与叶柄叶片都迎合了沙漠的种种特性。

    枣椰树不需特殊的照顾,它默默地承受着地表的干旱,为沙特人阻挡着风沙的袭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千百年来,沙特人用其树干做成建筑材料,用其枝叶编织箩筐、篮子及席子。用枣椰树枯萎的叶子制成燃料,用其果实当主食和果品,用其种子磨成粉代用咖啡或者榨油。

    枣椰的果肉香甜甘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极低,可以做食粮、糖、酒或糕点,枣椰被誉为沙漠面包。枣椰就好比是大自然对沙特人的恩赐,为其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每逢夏秋交替之际,枣椰树挺拔的树干和细长的枝叶,加之串串金黄的果实,形成了沙特阿拉伯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枣椰要比红枣大数倍,呈橄榄形状,枣核和红枣枣核形状类似。吃上一个枣椰,细细品尝其味道,说它像蜜一样甜,一点也不过分。

    据记载,枣椰的营养极其丰富,每天食用6颗,便可维持人体一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枣椰不但营养丰富,食用之后还可强身健体,具有抗癌的作用。

    高大而神奇的枣椰树,在大漠中同干旱酷热作斗争,默默地为人类挡风蔽沙,深深地扎根在这片荒芜的沙漠之中,却从不弯下高傲的躯干。

    一年四季果实累累,为人类供奉甜美的食粮。枣椰树就像是一名忠诚的卫士,守着沙特的每一寸土地,并赋予沙特人力量和勇气。

    第二节阿拉伯之城

    提起沙特阿拉伯,人们对其印象无外乎就是沙漠、石油、宗教,到处似乎散发着沉闷的气息。直到走近才发现,原来沙特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不论是文化古城、绿洲之城,还是能源之城、新经济之城,都是干净整洁,街道宽敞明亮,建筑现代华贵,民众安居乐业,时刻在向世人展示着古老而又现代化的阿拉伯之城。水、石油和宗教也成为沙特城市发展及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1.沙漠中的花园——利雅得

    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和中央省首府,它坐落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哈尼法谷地平原上,海拔520米。城市人口达150万,是沙特第一大城市。

    在阿拉伯语中,利雅得是“庭院”的意思。因利雅得四周是一片绿洲,有广阔的枣椰林、棕榈树及清澈的泉水,如莽莽沙漠中的庭院伸延,令人神往。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在的利雅得已是一个南北长30千米、东西宽10千米的现代化城市,城内居民区、工业农业区和商业区,布局井然有序。

    利雅得属热带沙漠气候,因此绿化在这里便另有新意。沙特政府也非常重视绿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绿化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新开辟的宽阔的马路两侧,绿油油的树木遮住了炙人的阳光,市内有许多空地,上面皆种植着大片的绿草。利雅得的别墅庭院中,芳草如茵,墙壁上爬满藤萝。为调节气温,市区内还建有许多公园及喷泉,给城市增添了丝丝凉意。

    沙特阿拉伯是个水比油贵的国家,利雅得虽有水源,但淡水仍然不足,为了利用雨水灌溉花园和种植园,利雅得市政府投资巨款修建了一座长225米、高10米的水坝,蓄积了大量雨水,保证了城中植物四季长绿。

    由于富饶的石油资源,沙特阿拉伯可称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其国民收入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利雅得的居民之富可从他们的国库中表现出来。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二三辆高级轿车的家庭并不稀奇,各种高级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利雅得市民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也特别多,比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免收赋税。

    从利雅得的文化设施中,也可以看出这个海湾富国的财大气粗。沙特国王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世界上颇为知名的大学。该大学建筑豪华,一条长近1000米、宽20米的走廊地面全部用马赛克铺成,走廊两边是数万根高达20米的大理石石柱。城内还有法赫德体育场,体育场内专设的皇家包厢,装有巨型防弹玻璃。

    大街上,一排排不高的楼,是规则的几何图形的组合,简洁的线条,棱角尽显;玻璃幕墙,多彩多姿的招牌、广告,鱼贯而过的车流,都是典型的现代元素;商铺骑楼下廊柱构成的莲花瓣形状及墙体上的莲花瓣状装饰又体现着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路上的车多于行人,商店冷清,街面也绝不喧嚣。不多的行人中女人更是稀少。不时可见的是穹隆顶的清真寺和寺旁玲珑的小塔,尖顶上装饰着一弯新月,四面都装着高音喇叭。颂经之声每日5次定时响起,提醒居民们每日必做的祈祷,让人感觉到古老宗教国家的气息。

    王国中心大厦是利雅得的标志性建筑,如鹤立鸡群般,大约在利雅得的任何方位都看得到它。纺锥形断面的柱体直耸苍穹,外形简洁挺拔,顶部天桥下巨大的倒抛物线空洞体现出生动的变化,据说有人曾驾驶小型飞机从其中穿过。通体玻璃幕墙反映出蓝天白云又显示出其空灵飘逸。到处可见新的建筑工地,建筑并不密集,不时可见大片的空地,整个城市显得明亮开阔,绝无高楼压顶难见天日的压抑感。

    国王塔是沙特人指路的明灯。几乎每个走进利雅得的人,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便会记住它。几乎每个行走在利雅得的人,都习惯用它来辨别方向和道路。对这个楼高不超过10层的建筑,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诺基亚手机模型,相信沙特人更愿意把它看成一袭阿拉伯长袍“黑夜里”。塔上流光溢彩,霓虹流转于胸前,非常像王室镶着金边的白袍。

    尽管利雅得人的生活富裕奢华,但另一方面,利雅得也有严厉的法规戒律。利雅得没有电影院,严格禁酒。

    2.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不到26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景色壮丽。只有四个山口和外边联系,像一座最坚固的天然城堡。由此,麦加又有“安全城”之称。麦加气候炎热干燥,这里虽然没有迷人的自然风景,然而麦加的名气却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它的着名还得归功于宗教地位及传奇色彩。

    在阿拉伯语中麦加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麦加城之所以名震环宇,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这里。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因遭到反对和迫害,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决定把礼拜的方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麦加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在其出生前的2个月去世,母亲又在他6岁时病故,不幸的童年使他过早背负起沉重的生活负担。长大后,他经常去麦加郊区希拉山,隐居在小山洞里,昼夜沉思,想什么却没有人知晓。

    据说,他是在山洞里和上帝神会,这些神会使他成了真神安拉“最后的先知”,之后他便创立了伊斯兰教,将麦加城的首要神灵安拉奉为唯一的神灵。

    有一次,穆罕默德突然听到一种声音,这是上天的安排使其成为先知。从此,穆罕默德便以先知警告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宗教活动。在布道初期,他主要讲述天堂地狱,死后复活以及末日审判等教义,告诫人们末日即将来临,信奉安拉免受惩罚。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把圣殿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

    穆罕默德及其后继者们一手拿着《古兰经》,一手举剑,经过无数次的圣战,终于建立起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成为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强国。

    麦加城中心的大清真寺(又称禁寺)是穆斯林最神圣的地方,总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7亿穆斯林虽然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精神中心,就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

    在穆斯林世界,麦加被誉为“诸城之母”。这里四面山峦起伏,东西两侧高峰危立,在东北、西北、西、南方向,各有一山口通往外地。因受山峰所限,城市过去大致沿西南和北方伸展。

    麦加旧城建在一个“易卜拉欣洼地”的干涸河谷上,聚集着具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麦加城中最重要且着名的圣地是大清真寺,即圣寺。

    据《古兰经》的经文记载,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所以又称禁寺。

    它是一个由上下两层长廊环绕的露天大院。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建和修葺,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面积已从3万平方米扩建为16万平方米。

    按照沙特阿拉伯的规定,只要是穆斯林,不论什么国籍,皆能在麦加居住。伊斯兰国际联盟也驻扎在这里,使麦加成了一座有特色的国际性城市,正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

    3.塔伊夫——沙特“夏都”

    山城塔伊夫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西部,海拔1682米,面积175平方千米,行政隶属权归麦加管辖。

    在阿拉伯语中,塔伊夫是“包围、环绕”的意思。这座群山环抱的山城,几百年来一直是沙特的游览胜地。站在风化的岩石上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葱翠,山谷果园中各色鲜果挂满枝头,鸟语花香,白云蓝天,草地青翠。塔伊夫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在20℃~30℃,冬季平均气温在10℃~22℃。每年夏天都有众多家庭到这里消夏避暑,向来有沙特“夏都”之称。

    曾有西方旅行家这样称赞:“塔伊夫是麦加的伊甸园,空气清新,流水潺潺,是玫瑰园、葡萄园、苹果园之地。”因临近麦加,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塔伊夫成为沙特重要的旅游胜地。在沙特民间,流传着“在麦加过冬,在吉达赏春,在塔伊夫消暑”的说法。

    塔伊夫是座历史名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伊斯兰兴起以前。有历史学家认为,5000年以前,塔伊夫山谷已有人居住。历史上米赫拉希、阿马莱克、塔木德、塔基夫等部落曾在此生息。前三个部落已消亡,仅剩下塔基夫部落繁衍至今。塔伊夫部落居住在城里,为过往商旅提供食宿、保安等服务。

    塔伊夫与麦加相距仅55千米,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深。公元631年,塔伊夫居民皈依了伊斯兰教,许多塔伊夫居民成为传播伊斯兰信仰的使者。《古兰经》将麦加与塔伊夫相提并论,称为“卡里亚坦”,意为“两个城市”,清楚地表述了这两座城市间的密切联系。

    穆罕默德传教初期,也曾在塔伊夫住过。因受到古来氏贵族的反对,麦加穆斯林处境很困难。公元619年,穆罕默德前往塔伊夫,劝说塔伊夫部落皈依伊斯兰教,以寻求他们的支持,但没有如愿。有一位名叫阿达斯的奴隶,见穆罕默德神情沮丧,动了恻隐之心,给了穆罕默德一盘葡萄,经过一番短暂交谈,阿达斯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塔伊夫的第一位穆斯林。今天在塔伊夫还能见到一座以阿达斯命名的小清真寺。

    630年,穆罕默德再次前往塔伊夫,此次随穆罕默德前往的穆斯林和当地部落发生了武装冲突,战斗持续了20天,12名穆斯林被打死,穆罕默德被迫撤离塔伊夫。但穆罕默德还是祈求真主赐福于塔伊夫居民,并指引他们走上正道。一年后,塔伊夫部落派6名代表前去拜见穆罕默德,宣布该部落从此信奉伊斯兰教。

    塔伊夫还保存着许多的古代遗迹,其中有奥斯曼帝国时期构筑的城堡,阿拉伯半岛中修建的军事要塞,还有塔伊夫的标志性建筑——阿巴斯清真寺。阿巴斯清真寺附近的一座墓地里埋葬着在公元630年先知战役中战死的12名殉道者的遗骸。此外还有费萨尔国王的行宫苏布拉宫。

    4.“先知之城”——麦地那

    麦地那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希贾兹境内,相麦加城北约450千米,人口约20万。麦地那原名“麦迪娜”,或称“叶斯里卜”,公元前7世纪伊斯兰教在麦加始创时,曾遭到当地信仰多种神话的古莱什部落的贵族、富商的强烈反对及迫害,为此穆罕默德命令信徒分批迁往“叶斯里卜”,也就是今天的麦地那。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秘密出走叶斯里卜,后改名为麦地那,又被称为麦地那-纳比,寓意为“先知之城”。

    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穆罕默德继续传教、组织武装,后来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即第一个穆斯林国家,并以首都麦地那为基地,逐步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于麦地那。现在麦地那的主要圣地是先知寺,寺内有穆罕默德的陵墓。因此,麦地那也成了世界各地穆斯林朝觐礼拜的圣地之一,向来有伊斯兰教第二圣城之称。

    麦地那为穆斯林国家的第一个首都,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初期的政治、宗教活动中心,也是他的安葬地。

    早在前伊斯兰时期,叶斯里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交通枢纽,众多的宗教信徒多会途径此地去圣城麦加朝圣。

    麦地那曾是伊斯兰教的政治中心,在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穆斯林们曾冠之以“被照亮之城”、“和平之城”、“胜利之城”等名。

    1924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掌控了几个世纪的麦地那,被伊本·沙特占领,后来他成为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位国王。

    有人说,麦加是伊斯兰的心脏,而麦地那是伊斯兰文明的躯体,真主派遣他的使者到那里成功地实践了伊斯兰精神。

    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血肉相连。

    麦加是真主光亮的发源地,而麦地那是真主光亮的变电站,让伊斯兰真理的光芒照耀伊斯兰世界。

    5.“红海新娘”——吉达

    吉达坐落于沙特阿拉伯西部红海岸边,面积约560平方千米,人口约300万,是沙特阿拉伯第一大商贸港口和航空港,向来有“红海新娘”美誉。“红海新娘”的名字源于人类始祖母——哈娃。在阿拉伯语中,祖母一词的音译即为“吉达”,为此这里被称为吉达市。

    自从先知穆罕默德到吉达传播伊斯兰教以来,吉达即成为信教者到圣城麦加朝圣的门户。随着伊斯兰教在吉达的广泛传播以及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吉达显得愈来愈重要。在行政管辖上吉达隶属于麦加城,是沙特第二大经济、金融及贸易、运输中心。吉达相距麦加72千米,距麦地那424千米,是通往两座圣城的重要门户。

    吉达作为沙特的金融中心,在全市有100多家银行以及分支机构。

    其中有11家合资银行。除此之外,沙特的小钱庄也遍布全城。

    吉达是沙特阿拉伯重要的商业中心,拥有各类工商企业及公司8万余家,全国大型综合企业集团的总部多半以上驻扎在吉达。吉达市的商业销售居全国第一,约是全国商品销售总额的1/3。

    吉达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现代新城,生活方式相对沙特阿拉伯其他城市要较为开放。由于吉达交通等设施良好,夏季气候和沙特其他地区相比要好些,为此吉达还是沙特重要的旅游城市。每年除400多万外国游客来吉达观光外,还有200多万的本国人来此旅游度假。

    每年夏天,国王、王室成员及政府各部大臣都会聚集吉达办公。在此期间,重大国事活动以及会议也均在此举行。

    南北长达80千米的海滨大道以及两旁的公园和雕塑、吉达港办公楼和指挥塔、吉达工商会大楼、会议宫、科技馆等和其他别具风格的建筑群体都是吉达较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海上喷泉更是吉达的一大景观,喷射水柱高达260米,为世界第一。

    富丽堂皇的和平宫是国王、王储的主要活动中心,哈姆拉宫用于接待外国元首与政府首脑,而会议宫则用于接待部级及部级以上政府代表团。另外,不少亲王均有自己的豪华宫殿和别墅。政府各部在吉达设有西部地区分部,由次官或总局长负责,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吉达有“夏都”之称。

    另外,吉达还有沙特的“外交首都”的美名。1984年以前,外国驻沙特阿拉伯的使馆都驻扎在吉达,1985年才迁到利雅得,并将原驻吉达的使馆改为领事馆或总领事馆。迄今为止,已有58个国家在吉达设有领事馆或总领事馆,并有25个国家在吉达设有名誉领事。

    此外,伊斯兰会议组织、伊斯兰发展银行等十多个具有伊斯兰性质的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总部或办事机构都设在吉达。众多与伊斯兰有关的事务以及重大活动都在吉达举办。

    第三节沙特政治概况

    沙特是君主制国家,国王是最高统领。对内管理方面,由于宗教在国内占主体地位,所以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从1926年现代沙特王国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臣会议的建立以及以后的缓慢发展都彰显了国家职能的扩大和行政体制的变化。国王与平民的关系在冲突和缓和中磨合,之后众多的平民大臣逐渐在政府内阁中占据多数席位,这折射出沙特中间阶层的逐渐兴起。大臣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沙特王国经济现代化的需要与产物,是具有沙特王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式。沙特石油资源很丰富,石油的运输牵动着全世界的经济命脉。

    所以在对外发展方面,沙特以和平的方式推动着世界的发展。

    1.政治制度的演变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国家明令禁止政党活动,没有明确的宪法。而《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是国家元首,也称“真主的仆人”,又是教长,并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大臣会议主席(即内阁首相)等职务。沙特王室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大权,行使最高的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及否决内阁会议以及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等。内阁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国务大臣和国王顾问组成,任期四年。

    沙特统治者还在“硬件”方面不断完善国家机器,从原先以王室机构为主的传统国家机构向现代化国家机构,尤其是现代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转化。

    1926年8月,伊本·沙特国王颁布《汉志王国约法》,这是沙特王国早期制定的第一部法规性文件,可以把它视为沙特王国的代宪法或者政治章程。

    1932年3月,国王颁布一套治理国家的基本法规。规定:国王有权废黜王储,解散协商议会。其中议会也称王室长老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决定成立协商会议。它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协商会议由主席及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负责向国王提出改革建议,委员由国王任命,任期四年,可连任。政治协商会议是由王族、贵族、大资本家及中产阶级组成的咨询机构,并在2001年规定为法定立法机关。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主管沙特全国行政事务的政府各部已增至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国防部、卫生部、交通部、国民经济部、教育部及农业部9个部。这标志着沙特王国传统的与先进的两种行政体制已向先进的现代行政体制转轨。

    六七十年代以后,一些具有才干、学识和政绩的非王室成员先后进入大臣会议,数量逐步增多。1970年,费萨尔国王决定建立司法部,以此取代大穆夫提独掌的最高宗教权力,将司法纳入中央政府框架内,削弱了宗教势力。

    2002年2月,法赫德国王任命萨利赫·阿卜杜拉·哈米德为政治协商会议主席,2005年4月连任。除政治协商会议外,沙特还有包括立法委员会、公民委员会及贵族委员会在内的十余个立法机关,但是立法大权几乎完全掌控在沙特国王手中。

    因沙特政府调整了一些政策,所以沙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及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沙特对外奉行独立自主、温和务实、不结盟的政策,主张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但互不干涉内政。沙特政府表示将和美国发展关系放在外交首位,并且重视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致力于阿拉伯团结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大力开展多元化外交,加强和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沙特的能源与伊斯兰大国地位为各方看重。

    沙特于1964年建造武装部队,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最高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军队分正规军与国民卫队。正规军平时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一般兵种服役期两年,特殊兵种服役三年。

    2.沙特国王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于1924年出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他是前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之子,也是已故国王法赫德的同父异母兄弟。

    阿卜杜拉的母亲是沙特中部内志省的主要游牧民族沙马尔族的后裔。阿卜杜拉早年学习过系统的宗教知识,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1964年,阿卜杜拉成为沙特国民卫队的司令。由于法赫德国王年迈体弱,阿卜杜拉多年来一直代表法赫德国王主持王室及政府事务,执掌着王室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阿卜杜拉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用以改善沙特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他设立最高经济委员会统筹管理社会经济,制定政策鼓励外来投资,对一些企业实行私有化,同时努力设法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他还经常微服私访,注意听取民众意见,体察民情。阿卜杜拉还要求制定有关规定,限制王室铺张浪费的现象。

    2005年8月1日,法赫德国王因病逝世,阿卜杜拉亲王继承王位,成为沙特王国的最高领导人、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政府首相兼国民卫队司令,执掌着王室与国家的最高权力。

    阿卜杜拉喜好读书和沙漠旅行,荣获菲律宾大学的博士学位。他极为推崇阿拉伯民族文化,特别是阿拉伯半岛特有的文化传统,并亲自创建阿拉伯马术队。每年春天,沙特阿拉伯还举办由国王创建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吉纳达里亚”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国家和民间的一大盛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